伊拉克戰爭為什麼戰勝土耳其
A. 伊拉克戰爭的結果是什麼
「不能忽視一個事實,就是伊拉克是一個有著各種缺陷的國家,美國現在根本無法確定世界上未來的面對的對手是否和伊拉克同樣虛弱。」----作者
回顧伊拉克戰爭和先前美英與伊拉克軍事力量的對比都清晰地反映出聯合作戰力量角色的轉變。伊拉克戰爭的結果不僅展現了這種轉變的價值,而且解決了有關戰爭一系列關鍵教訓的爭論,而這種爭論甚至開始於主要戰斗開始之前。
在3月底美軍地面部隊行動停滯時,一場爭論出現了,它針對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強迫美國軍隊和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托米·弗蘭克斯接受比他們最初所要求少得多的軍事力量。一些批評家指出,這種對戰爭計劃的干涉削弱了聯合軍事力量,使他們不足以贏得決定性的勝利。
然而,聯合軍事力量勝利的速度和程度回答了一切。聯合作戰計劃和軍事力量態勢不無風險,但是聯合軍事力量不需要達到取得戰爭勝利的傳統軍事實力標准。同時,戰爭結果還引出了新的軍事理論問題,未來美國軍事力量運用計劃和美國現在是否能夠計劃一場「新式戰爭」,這些都需要未來進一步解決。
一、戰爭計劃的爭論
伊拉克戰爭的戰爭計劃形成的詳細過程還是一個未打開的「黑匣」。除了那些直接參與作戰計劃制訂和執行的人以外,能真正了解聯合作戰計劃形成詳細情況和作戰計劃的選擇的人很少。實際上在所有戰爭計劃的制訂過程中,有關作戰指導原則方面都有嚴肅的爭論,提出最有可能的軍事解決方案是軍事人員的職責所在,而確定戰爭計劃符合政治、財力、物力條件和總統的總體要求則是國防部長的責任。在軍隊和政府官員這些對國家安全最負有責任的人員中,不含有這種激烈爭論而制訂出戰爭計劃的戰爭是會陷入危險和被動境地的。
通過與一些曾參與制訂伊拉克戰爭計劃的個人交談,我們了解到,在2003年3月底一些文職官員對戰爭計劃提出的批評阻礙了戰爭計劃,但很明顯其中也包含了真理的因素。在戰爭計劃制訂過程的早期,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他的同事曾質詢弗蘭克斯將軍和戰爭計劃制訂者們,要求他們研究重空輕地的軍事力量選擇和使用問題。高級軍官在討論過程中指出這些討論有時候是對立的觀點,但多數令他們緊張的問題還有其它原因。
一些軍官感到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他的同事們非常輕視軍事專家,這種緊張出自國防部長對美國軍事力量和各種各樣的規劃的主要改革和軍隊計劃的討論。這種緊張在陸軍特別強烈,他們中至少一些人認為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更有效地兼任了陸軍參謀長之職,並偏愛空中和空間的精確戰而不是笨重的陸軍。
在戰爭開始時,一些軍官對雙方軍事力量對比和支援保障有效性表示擔心。按照1990年戰爭計劃標准衡量和此後研究「兩個主要地區性突發事件」,美國將需要5-7個重型師以對付與伊拉克陸軍規模相當的軍事力量,而不是一個重型機械化步兵師,一個中型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和一個相對輕型的第101空中突擊師。
傳統的軍事計劃需要更強的軍事力量來保證主要地面進攻部隊後方和側翼的安全,並且需要更多的各種支援保障分隊。體現這種兵力運用的不同時期部隊調整表被聯合參謀用於制訂戰爭計劃。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反復質詢了軍事力量的兵種和規模,在戰爭計劃制訂的最初階段又做了縮減和調整。
然而,需要著重指出的是在內部軍事爭論時,軍事和文職人員之間如此對立還是少見的。許多軍官也質詢傳統軍事力量需要量,並且感到一些決策在戰爭計劃制訂中有些過時了。他們感到一些決策要求過多的軍事力量和戰爭計劃實施進程過於緩慢,這些都沒有反映出情報、監視、偵察、空中精確打擊和地面力量機動速度的優勢。
如果說軍事人員內部關於以上問題存在「代溝」的話也許是不公平的,因為支持傳統還是改變畢竟與年齡沒有關系。至少一些參與制訂戰爭計劃的官員感到在提交給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那份戰爭計劃里的關鍵決策是過時的,並且力圖提交一份令大家都滿意的戰爭計劃,其中所需的各個軍種都大於其實際所需。
還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戰爭計劃是在沒有人對伊拉克戰爭能力有錯覺的情況下制訂的,盡管直到戰爭結束,沒有一個計劃制訂者能夠排除伊拉克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可能。美國的情報已經清楚地確定了伊拉克軍隊結構規模絕大多數對比缺點。當美國情報分析家發現伊拉克潛在的威脅是因其龐大的軍隊人數時,他們也看到了實際在伊拉克常規部隊的各個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缺陷,而且他們的評價沒有給聯合軍事力量對比提供理論根據,伊拉克現軍隊無法打敗它。
此外,像陸軍副總參謀長在戰爭計劃爭論之前就認為,精確空中打擊和裝甲機動能力和聯合作戰所構成的優勢使得更小的部隊就可以保證側翼和後方安全,機動速度和精度比傳統戰爭樣式更有效,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爾斯將軍也持相似觀點。
二、政治因素引起「戰爭計劃」的爭論
一些在職的軍官批評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他的同事們傲慢無理地干涉軍事還表明主要是弗蘭克斯將軍贏得了爭論的勝利。事實是土耳其拒絕為美英200多架戰斗機、大約70-100架直升機提供基地,而美國第四步兵師和第三裝甲騎兵師與戰爭計劃的爭論無關。聯軍開戰沒有完全計劃好開辟伊拉克北部第二條戰線也與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決定的戰爭計劃無關,這也是事實。
同樣大多數軍事力量計劃受聯合國安理會長時間對伊拉克動武授權爭論的影響也是事實。這種爭論迫使國防部作出政治決定以延緩一些部隊的部署和眾多海、空運輸行動,避免美國好像要在聯合國授權之前就急於開戰,這同樣給伊拉克更多的時間來備戰。
最後,在戰爭一開始就決定利用有利時機對伊拉克現政權領導人薩達姆·海珊實施「斬首」行動是一項政治決定,與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軍隊關系緊張沒有任何關系。決定不等幾天看薩達姆是否死亡和伊拉克現政權是否垮掉就開始大規模空襲戰役同樣與此沒有關系。
三、關於不了解「戰爭計劃」詳細過程和特質的爭論
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是一個長於與人對質爭論的人,他不是一個以同情和憐憫的方式來懇求或刺激別人的人。但是,在3月25日美國國防部的記者招待會上,他回答的有關爭論公平性的一些基本問題還是值得注意的:
我不知道政府以外的人是怎麼知道我的看法是什麼的,或者是弗蘭克斯將軍的觀點是什麼的,或者邁爾斯將軍觀點的。我們都深受影響,戰爭計劃已經被所有指揮員,當然,也有邁爾斯將軍、佩斯將軍、唐·拉姆斯菲爾德和美國總統先生,而且這個戰爭計劃很好,在4天半到5天時間地面部隊已經逼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了。我們在伊拉克的軍事力量每一天、每個小時、每一分鍾都在增強。這是事實,而且將繼續增強。有一個軍事力量流,數周之前就開始向戰區流動,全體人員空運到戰區與自己的裝備整合。每個小時那個國家聯軍的軍事力量都在增強。
如果你們回到阿富汗形勢,就會像前幾天一家報紙描寫那樣的陷入「泥潭」。並且就是最近幾天形勢看來不錯,我記得,馬扎里沙里夫已經被攻陷,其它城市也開始陷落。
3月25日,美國國防部的記者招待會上邁爾斯將軍關於此問題還有如下發言:
這項計劃正在執行當中,人人都參與了計劃的制訂,人人對計劃表示同意。我已經公開發表意見表示,我認為戰爭計劃最終由弗蘭克斯將軍參考他和他的指揮人員們的意見系統化和最終整理,是一項非常出色的戰爭計劃。並且我們已經按照此項計劃實施了近一周時間。我們已經逼近巴格達。我們遭受重大損失主要是因為伊拉克嚴重違反《日內瓦公約》中有關武裝沖突的條款,伊拉克軍隊身著平民服裝或向我部隊詐降然後對我部隊人員發起突然襲擊。所以我認為這項戰爭計劃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們會實施到底。
我要說,實際上我軍此時已經深入伊拉克境內200多公里,已經到了巴格達腳下,我們不急於攻擊伊拉克地面共和國衛隊師。因為我們已經用直升機打擊他們,武裝直升機,還有空軍和火炮打擊他們,但是我們沒有用典型的戰斗方式與其激戰。
聯軍地面部隊司令在戰斗結束後的4月23日發表了相似的觀點:
地面戰役的行程已經反映出我們高速持續性的作戰行動,准確的機動、遠距離的後勤補給保障,我承認其中在我們的遠距離的通信和後勤補給保障線有風險,但我們已經克服了困難,戰爭計劃執行決策總是針對敵人的。
並且我要反駁任何提出戰爭中的作戰行動有所停頓的言論。我們時時刻刻都通過空、地、海和特種部隊等向薩達姆政權施加壓力。
伊拉克戰爭中沒有作戰行動停頓,你制訂戰斗計劃後會碰到糟糕的天氣,戰爭中有3-4天我們就碰到了這種情況,他們停下來以便後勤保障能跟上,幾次戰斗後部隊也需要重新編隊,如果那一天你和這個部隊在一起,看起來這支部隊好像停下來了。但同時我們沒有停止空中打擊、直升機對地攻擊、戰場其它部分地面部隊的機動,在整個戰爭中我們的特種作戰部隊都在伊拉克全境執行特種作戰任務。
華萊士將軍對戰爭計劃、軍事力量強度和戰後的意外提出一些重要觀點:
我建議你的是「節奏」快些或慢些,或者快慢都行只要由你控制節奏,而不是由敵人。當我們放緩推進的進程和節奏,那是我們有意做的,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我們想在總攻巴格達之前建立我們的後勤補給基地。二是即使不向前推進,我們每天也都在攻擊敵人。
我想薩達姆的部隊想將我們引入城市,他們認為在城市中對他們有利。實際上,我們將城市變成了一個對其不利的地方,用我們的裝甲部隊突襲他們的重型裝備、車輛、掩體。我們曾用我們的重型裝甲部隊進行襲擊,後來轉變為由重型裝甲裝備支援下,輕型步兵進行進一步的清理性行動。在這一系列戰斗中,我們不僅保證了通信線路的安全,沉重打擊了敵人的戰鬥力,而且開始控制人口中心區,本來准備在戰爭第4階段穩定性的軍事行動進行的,這一問題比我們預期提早結束了。
四、「戰爭新樣式」的爭論
伊拉克戰爭是否是戰爭變革的產物,反映一種新的戰爭樣式。戰爭雙方的不對稱是戰略、戰術、技術等多方面的綜合,這種變革幫助美英快速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談及「戰爭新樣式」和軍事力量變革需要有一個歷史的角度。關於二戰後美軍軍事力量變革需要軍事歷史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包括這種變革成功和失敗的規律,及軍政官員在這種變革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這一過程總是充滿著軍事政府部門的關系緊張和軍隊內部深層次的爭論。美國已經從眾多正規的籌劃工作受益,決策制訂通常總是辯證的而不是經驗主義的。
當今眾多的軍事變革都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早期的歷史根源,美國的軍事變革的速度和特性引人注目,尤其是在冷戰後期美國在越南戰爭的失敗而獲得了變革的惟一動力後。
這不是分析伊拉克戰爭教訓而隨便找的一個時間點。眾多軍隊政府領導人用了將近25年時間來建設成的美國軍隊,在2003年3月投入了伊拉克戰爭。他們是勝利與失敗的產物,實際上,每一點作戰要素在投入戰斗時都是處於軍事變革過程之中的。
概略地看,在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這些軍事力量開始實踐一種「戰爭新樣式」,而且在阿富汗戰爭中使用並改進了許多技術裝備,但是他們使用的許多關鍵的武器裝備都是定型於越南戰爭或更早的戰爭時期。當然,關於戰備和領導的一些最重要的教訓主要來自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的失敗。所有這些都說明了「戰爭新樣式」是建立在新舊戰爭能力的恰當融合上。
美國確實實現了一種新的「戰爭新樣式」的許多要素,正如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他的同事們制訂的軍事力量改革的相關文件和證明所提到的一樣。伊拉克戰爭的經過已經清楚的表明了美國軍事力量通過作戰分別達到《四年防衛評估報告》中確定的六個目標:
一是保衛美國本土和其它軍事行動基地安全,清除敵核、生、化武器和運載工具;
二是不給敵人庇護所,剝奪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他們的跑和藏的能力;
三是在遙遠的戰區規劃和建設軍事力量以應付面臨的威脅;
四是在太空進行有效的軍事行動;
五是進行有效的情報活動;
六是使用情報技術提供美國聯合作戰力量通用行動圖。
伊拉克戰爭的進行遵循的許多軍事原則出自一開始就提到的「拉姆斯菲爾德學說」,盡管各新聞機構對拉姆斯菲爾德學說的表述各有側重。
一份報告將其描述著重於「精確閃擊戰」,強調:
一是快速機動、部隊輕裝,這樣的軍事力量能夠快速投入戰斗;
二是彈性決策,保證戰場部隊對形勢的變化做出快速反應;
三是陸、海、空、海軍陸戰隊聯合作戰;
四是運用戰略空中力量對數百個目標發動同時攻擊;
五是將高技術應用於「靈巧炸彈」和戰場情報收集。
另一家新聞機構將拉姆斯菲爾德學說描述為:
一是由文職人員調整戰爭計劃及其實施;
二是速度和機動;
三是彈性實施;
四是著重運用特種作戰部隊、大規模空中精確打擊、諸軍兵種聯合或整體作戰;
五是應用更新的技術裝備,如利用無人機提供戰場實時圖像。
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軍隊改革辦公室主任在總結伊拉克戰爭教訓時沒有提及任何拉姆斯菲爾德學說,他表述了如下內容:
一是網路中心戰的運用增加,及其通過空地作戰和動態作戰等新形式所表現出的作用,他把被更好的感測器和情報信息網、迅速決策、相對獨立多戰場的駕馭能力推動的這一過程稱為沒有前沿的戰場;
二是在網路中心戰中需要更多的接續性;
三是所有的非直接火力方式,火炮支援、近距空中支援和空中戰場遮斷等,要增加有效運用、相互促進;
四是在戰場盡可能減少對直升機垂直空運的依賴;
五是提高對特種部隊和地區性因素重要性的認識,有能力與當地友軍共同作戰,提供更多像特種作戰部隊一樣的力量保障情報、偵察、監視系統;
六是聯合作戰計劃還需要進一步修訂,特別是編寫一部透徹的聯合作戰理論學說和為軍隊改革制訂一幅路線圖;
七是進一步增強戰略機動性,盡可能提高海上運輸和飛船運輸的速度;
八是指揮控制速度要進一步提高。
實際上,許多過去的觀點看法表明如「拉姆斯菲爾德學說」報告描述的概念和原則很大一部分源於軍方觀點,這些觀點早在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入主國防部之前就有了。一個例子就是聯合參謀部制訂的一系列聯合構想戰略的文件,與此相關的就是聯合參謀部編寫的《2020年聯合構想》,它發表於布希政府上台之前。在談論文官創新而軍隊保守之前,有必要提一下《2020年聯合構想》中強調的作戰行動的四種觀念,這四種觀念看來與伊拉克戰爭計劃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軍隊改革目標非常相似:
一是機動優勢;
二是精確攻擊;
三是聚焦式後勤;
四是全維防護。
其它重要觀點像網路中心戰和通用的術語「軍事革命」在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入主國防部的前十年就提出來了。全維同步攻擊或「平行作戰」思想是第一次海灣戰爭戰爭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效果中心戰」的許多思想運用於科索沃戰爭,「聯合反應力量」思想是20世紀90年代早期就提出來的。柯林頓總統的首任國防部長威廉·科恩在擔任參議院議員和國防部長期間都曾提倡擴展特種作戰部隊的任務范圍。
像「精確閃擊戰」的思想基礎是古老的運動戰,新軍事強調的「絕對優勢」是18世紀歐洲戰爭思想,那個時代強調運用軍事力、經濟力、政治力聯合優勢達成戰爭目標——通常不需要使用戰爭。
從第一次海灣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來看,伊拉克戰爭更像是一次進化性而非革命性的戰爭。聯軍「閃電般的」勝利是以戰爭雙方軍事力量的極度不均衡為基礎的,必須思考戰爭新樣式是「新」在哪裡了。標題「精確閃擊戰」可能是新的,但這種思想與戰爭同樣古老。
總之,伊拉克戰爭中所運用的新的技戰術和著眼於未來作戰的軍隊改革都是經歷了數十年發展的。如果說美國在最近10年軍事發展速度非常迅速的話,至少部分原因是眾多的外國軍事力量發展的停滯和倒退,很多美國人忘記或根本不知道目前軍事發展的過程。實際上,美國的「戰爭新樣式」是相對保守的。它從來不會裁掉公認的軍隊單元直到有更新的來取代它,它是新舊作戰方式的融合,是經過評估和運用的。
五、「鮑威爾學說」與「拉姆斯菲爾德學說」的爭論
思考「鮑威爾學說」與「拉姆斯菲爾德學說」,已經成為戰爭計劃和軍隊改革的一部分,看起來更像是提出不相乾的事實或論點,以分散對主題的注意力。它與伊拉克戰爭中的實際軍事行動的細節沒有什麼關系,這種爭論是鮑威爾喜歡大規模的軍事力量,更多運用傳統的軍事行動方式,而拉姆斯菲爾德側重於用小規模的部隊,運用高技術武器裝備。
這種爭論又一次反映了美國軍隊與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他的許多文職顧問之間爭論仍存在,主要是關於軍隊改革的速度和道路方式的選擇。這反映了拉姆斯菲爾德等文職官員和軍方在許多其它問題上的緊張關系,其中軍方認為對方是剛愎自用,對軍隊的意見置之不理,而拉姆斯菲爾德等人認為對方是過於官僚的軍事,不願面對形勢變化的需要。
這也反映了一種支持鮑威爾和支持拉姆斯菲爾德之間更廣的政治爭論,這種爭論針對各種各樣與伊拉克戰爭幾乎沒有關系的問題,這是政客之間鉤心斗角。
實際上,將用於伊拉克戰爭的戰爭計劃稱為「拉姆斯菲爾德學說」的結果沒有什麼意義,因為:
一是戰爭的軍事力量規模不是拉姆斯菲爾德一開始要求的;
二是國務卿鮑威爾從來沒有在任何場合表達過對戰爭計劃和拉姆斯菲爾德正在實施的軍隊改革計劃的意見。鮑威爾惟一可能早就知道的是他感到伊拉克戰爭計劃使用的兵力是否充足。這很難說是一場爭論,很可能是發言人將自己的話帶上了國務卿的帽子,那根本不是什麼「鮑威爾學說」。
此外,國務卿鮑威爾在擔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時曾協助開創許多美國軍事技戰術的改革,使海灣戰爭勝利成為可能。他支持1991年的戰爭計劃,那是劃時代的創新。在冷戰結束後他曾幫助美國進行主要軍事力量的削減,這都表明他是支持革新的,並不是一個固執地堅持教條的人。
第三是伊拉克戰爭不可能用拉姆斯菲爾德尋求的那種軍事革新的方式來打。這種軍事革新還沒有在來年的防衛計劃中正式宣布,它只能等2004財政年度的防衛預算的資助下才正式開始實施。這種拉姆斯菲爾德尋求的改革後的軍事力量至少要5-7年才能形成。
第四是美國空軍、海軍陸戰隊和海軍都有改革考慮,還沒有具體的學說和長期力量改革計劃,只能是服從或反對拉姆斯菲爾德尚未確定的軍隊改革計劃。
第五,當把「鮑威爾學說」討論的一些內容與美國軍隊的領導人的觀點相聯系看,軍隊的計劃是最空洞的。美國陸軍打擊旅——陸軍首先努力使其更輕型化、更易於部署——並沒有完全准備使用在伊拉克戰爭。此外,他們主要用於打擊的對象不是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重型坦克部隊,而且與任何「鮑威爾學說」和精確打擊力量無關。
迄今為止,美國軍隊遠沒有能夠為其未來戰斗系統清楚地制訂一個軍隊方案,未來作戰系統還在提出無盡的要點和具體軍種、設備、費用。甚至根據軍方自己提出的,更寬的概念的軍隊改革方案直到2010-2020年的某個未確定的時間才能實施。
圍繞關於「戰爭新樣式」爭論的問題和任何主要軍種計劃決策都是非常嚴肅的。圍繞個人學說沒有任何具體爭論,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國務卿鮑威爾都沒有為個人目的公開發表相互對立的意見。
最後,還有更重要的討論需要美國戰略和防衛計劃的制訂者參加。美國武器在發展戰爭新樣式方面的成功,並且贏得了伊拉克戰爭的勝利,沒有借口說是任何形式的「勝利主義」。美國還是易受不對稱戰爭和恐怖主義的攻擊。那些成功發展的國家沒有很好的答案,先發制人的攻擊或「首次攻擊」能夠引起可怕的地區沖突。
任何勝利的定義都無法忽略戰爭對人類生命的摧殘,對財、物的消耗。它也不能忽視一個事實,就是伊拉克是一個有著各種缺陷的國家,美國現在根本無法確定世界上未來的面對的對手是否和伊拉克同樣虛弱。
美國在未來任何一場與北朝鮮或俄國、中國對抗的戰爭都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美國有能力發動和贏得戰爭的勝利絕非是靠較量通過國家建設和和平調解贏得和平的能力。它「世界惟一超級大國」的地位是主要依靠地區聯盟網和堅持全球政治支持的良好平衡。
圍繞伊拉克戰爭還有一個不確定的批評,就是實際上是如何選擇戰爭方式的,制裁和裁軍早就對付薩達姆·海珊了。在薩達姆·海珊統治下的伊拉克發出的威脅看起來好像並不那麼緊迫,從已發現的資料還不清楚伊拉克成功地保留了多少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種潛在的威脅迫使美英不得不對其發動戰爭。薩達姆·侯塞因的專政、侵略和武器擴散有很長的歷史,可以很好地證明伊拉克戰爭的正義性,但是戰爭發動的時機證明還是有些隨意了。
美國戰爭能力的發展也並不意味著美國能漫無目的地尋找敵人,或放棄尋求建設更強大的國際機構和使用外交而非武力。美國可能有能力推翻一系列實力不強而令人反感的領導,但是「能」絕不是「必須」或「應該」的同義詞。正如克勞塞維茨講到的:
「首先,政治家和指揮官必須要認清他們所進行的戰爭的種類,既不能誤解戰爭種類也不能將其轉化成其它的東西,這是影響最深遠的判斷行為。這是戰略問題之首。」
美國必須贏得全世界的信任,以鞏固其聯盟結構和避免建立一個敵對的軍事、政治、經濟聯盟網。信任不是靠戰爭新樣式而是靠正義和嚴謹獲得的。
B. 關於伊拉克戰爭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國以伊位克隱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主義為借口,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公然單方面決定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美國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國際社會多數國家的反對下去發動一場違背民意的侵略戰爭?
一、推行全球戰略擴張的重要步驟冷戰結束後,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美國在軍事、科技和經濟等諸多領域擁有超群優勢,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確立了以維護美國霸權為總目標的國家安全戰略,即霸權戰略。同時制定了三大具體目標,即維護美國及盟國的安全;擴展美國經濟;在世界推進美式民主。冷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就是圍繞這"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展開的。美利用冷戰後舊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確立這一"空前絕後"的"戰略機遇期",加緊全球戰略擴張,企圖按照自己的意願建立單極世界。通過第一次海灣戰爭,美打擊了伊拉克地區霸權主義,主導和控制了海灣地區的局勢;通過北約東擴和科索沃戰爭,擠壓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布希政府上台後,受共和黨保守主義的影響,開始調整美國安全戰備和對外政策,突出維護國家安全,將俄羅斯和中國作為潛在的戰略競爭對手。 "9·11"事件後,強硬的共和黨新保守主義集團得勢,布希政府將維護國內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擊恐怖主義成了第一要務,將反恐與防擴結合起來,為此出台了"布希主義","先發制人"理論。「9·11事件」 後,美以反恐怖為名,通過阿富汗戰爭實現了首次進駐中亞,增加了對南亞局勢的影響力。這次對伊拉克戰爭,是美推行全球戰略擴張的又一重要步驟,在布希的心目中,發動這場戰爭關繫到美國的眼前和長遠安全,關繫到美國的世界霸權或准霸權地位。通過戰爭,不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這個釘子,在伊斯蘭世界建立維護美國利益的戰略走廊;還可以通過控制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實現對俄、歐、中、印等大國的戰略牽制這一箭雙雕的作用。
二、基於地源政治的戰略考慮美國《國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博士喬治·理博伊等人寫的一篇文章:"應該根據各國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可能性來確定重點關注的國家。它們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程度各不相同,威脅並不是單單來自一個潛在的『匹敵的競爭對手'。在2001年9月11日前,這是對的。但是,由於美國的資源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須確定標准來決定哪些資源應該投入到哪些地方。"這實際是為美國政府構畫了確定下一個目標的標准,即這個目標是否具有地緣政治的戰略地位和戰略價值,是否具有市場價值和資源價值,執掌這個地區(國家)的政權對美國威脅程度,其他國際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這一地區(國家)的戰略意圖,以及美國是否有合適的時機和條件來消除這種威脅。眾所周知,亞太地區是全球地緣戰略力量最集中的區域,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廣泛而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安全利益。美歷來認為,自己在中東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利益。2002年夏,美國防部向布希總統和國會提交的《國防報告》中,將中東列入美國重點保護的關鍵地區之一。"9·11"事件後,美國把鏟除中東的原教旨主義溫床、遏制恐怖主義威脅作為自己在中東追求的又一戰略目標。隨著布希政府以維護美國"唯一超級大國"地位為核心的國際安全戰略的確立,中東地區在美對外戰略中的地位進一步上升。伊拉克是地區大國,處於中東的中心地帶,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二,在中東的地緣政治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這個極具地緣政治經濟意義的區域,鏟除一大強烈反美的地區性強國,對美來說具有長遠的戰略利益,當然不會錯過機會。美國有官員曾公開聲稱:伊拉克是美國在中東建立軍事基地的最佳位置。
三、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在世界范圍內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戰後,美成功地對納粹德國和軍國主義的日本進行了改造,並因此深受鼓舞。布希政府更是將推行美國民主、價值觀作為他這屆政府的一大根本國策,並寫入了2002年9月發表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之中,布希本人對推行美式民主具有一種近乎宗教式的熱情。開戰之前,布希就宣稱他的目的是要為中東地區樹立一個"民主"的樣板,進而向整個阿拉伯世界實行民主輻射,為建立一個美國治下的世界新秩序開辟道路。支持布希戰爭的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茨更是露骨地說:"伊拉克戰爭是為了實現政權改變,一個民主、自由的伊拉克將為中東國家的人民樹立一種典型,伊朗、敘利亞人民將從中得到啟示,沙特等國也會為政權形式而不安,從而實行改革。這充分暴露了布希政府不惜一切代價發動戰爭的真實用意。
四、控制中東的石油伊拉克石油資源豐富,1993年已探明了石油儲量達1120億桶,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約佔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10%,美政府官員從不諱言他們這一目的:控制伊拉克石油。白官鷹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國防部助理國務卿沃爾弗維茨公開聲稱,對伊動武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石油。據《世界日報》報道,美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在新加坡參加亞洲安全會議期間,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讓我們簡單地看這個問題,伊位克與朝鮮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經濟資源,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別無選擇,伊拉克這個國家到處都是石油。"在接受《名利場》雜志采訪時又講道:"由於美國政府官僚政治的原因,我們就把這一問題歸結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另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資源,國防部組成了由伊拉克前石油官員和美國公司的執行官參加的一個委員會,負責監督伊拉克油田管理和盡快出售伊拉克石油。這一事實說明,美國想一手壟斷伊拉克石油的圖謀已成為司馬昭之心。
五、項庄舞劍,意在暗算歐洲這是歐洲經濟界流傳的一種觀點,認為美發動戰爭的真正目的,在於通過控制伊拉克和中東地區石油的出海口,鉗制歐洲的石油來源,削弱歐洲經濟,震懾歐洲資本大量進入美國,從而打擊歐元,甚至使其破產,以維護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的霸主地位。歐洲的經濟規模和金融市場的規模與美國相當,如果未來不出現其他主要貨幣挑戰美元地位的情況下,歐元的確可能與美元平分秋色。那麼,歐元的挑戰會給美國帶來多大損失呢?有人進行了計算,美國的損失最高可達到2.5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人均1萬美元左右。與伊拉克戰爭做比較,戰爭及戰後經濟重建所需費用,盡管各方的估計很不相同,但最高的估計是2000億美元。這樣看來,通過伊拉克戰爭打垮歐元,從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暗算歐元的動機確實可以成立的。但我認為現實的可能性比較小,盡管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大約佔世界的70%,但其出口卻是佔世界石油交易的40%,中東之外的俄羅斯、墨西哥和委內瑞拉等都是石油大國,因此,即使歐洲一夜之間無法從中東進口石油,仍然可以從其他地區獲得部分石油,不至於使自己的經濟癱瘓。況且在自由經濟條件下,管制世界石油貿易比根除毒品還難,即使歐洲無法從中東直接進口石油,它還可以通過提高油價的方式,輕易地讓本來駛往其他地區的油船改駛歐洲。
此外,為小布希撈取政治資本,借伊拉克戰爭提高自己威望,以便能在2004年的總統大選中連任。同時,對伊位克開戰可以從沙烏地阿拉伯撤軍,由此解決美沙等國因基地組織而產生的主要裂痕,也無不是美國對伊動武的一個次要因素。
C. 現代伊拉克戰爭的誘因是什麼誰發動的伊拉克戰爭
在美元脫離了與黃金掛鉤的金本位體系後,美元及美元背後的銀行家利用美國在二戰中積累起來的政治經濟地位不斷提升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尤其石油交易價格與美元掛鉤後,利用美元結算,美國政府不斷的通過美元的強勁來不斷鞏固自身的經濟大國地位,不斷掠奪各國創造出來的財富,其依靠的就是其對海灣地區各產油國的控制,換句話說美國用軍事和政治力量換來了美元的強勁,又通過美元做武器來控制經濟血液-石油的交易,從而不斷鞏固其霸權地位和實力。
但隨著冷戰後多極世界取代單/兩極世界的趨勢不斷顯現,尤其是以歐盟、中國等新極力量的不斷增強,加上美國國內經濟增長乏力,使得美元近年來不斷疲軟,其統治地位不斷受到挑戰。尤其到06、07年,隨著石油價格突破100美元大關,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並沒有採取合適的增產來控制油價,而其他幾大產油國,如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國都明確表示了石油交易價格與美元不再掛鉤,這使得美元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而與此同時,多個國家的央行宣布不再將國內貨幣匯率與美元單純掛鉤,而是與多種貨幣掛鉤,從而直接打擊了石油美元的統治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除了不斷擴張新的石油產地,如非洲、東歐等地外,更多的是花大力氣來鞏固其在海灣的絕對統治地位。但美國現在在海灣也不再像91年科威特戰爭那樣一呼百應了,沙特、科威特等國都拒絕了美軍的作戰部隊駐扎;阿曼、阿聯酋等小國雖然能夠提供駐軍基地,但國小言微;而海灣的另一個大國,也是產油大國伊朗正卯足了勁和美國唱對台戲;而離海灣最近的土耳其基地用起來也不是那麼順手,小土也是個會折騰的主。美國突然發現他有可能在海灣會沒有穩定的安身立命之地,進而反映出來其區域影響力和地位正日益下滑,就像美元疲軟一樣。而相反的,歐盟、俄羅斯甚至中國卻通過各種手段不斷加強與該區域的合作,影響力與日俱增。
這種情況下,美國突然發現他對石油各環節的控制,如生產、運送、交易都無法像以前那樣絕對控制了,要轉變這種情況要麼繼續加強與傳統盟國的合作,要麼新開辟一塊天地,要麼就要收拾鋪蓋卷回家了。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就成為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控制伊拉克直接的就是控制了海灣10%以上的石油資源,間接的提供了良好的戰略基地,為美軍在海灣的長期駐扎提供了保障,從而能夠實現在海灣的實力展示和存在,依舊維持其絕對的區域控制地位;同時也是給以前的傳統盟國而現在不堅定的人一個明確的信號,美國會不惜一切代價維持其在海灣的存在,也就是要維持其石油美元的地位。再者,通過伊戰,美國也是給伊朗這個壞小孩一個警示和威懾,長遠來看也是為可能的打擊伊朗做准備。
說到頭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經濟是政治的基礎。通過控制世界經濟血液-石油的生產、運送、交易,就能夠繼續控制世界經濟發展的咽喉,進而發揮美元的經濟統治地位。因為美元的地位是由於其國際化,而國際化的原因就是石油,一旦美元失去了和石油的聯系,那麼他將不再具有國際化的特點,進而將退出國際舞台,因此控制石油就是維持了美元的國際地位,而維持了美元的國際地位就是維持了美國的國際地位。當然是美國發動的戰爭咯~~~
D. 伊拉克戰爭的原因、過程、影響、意義,對世界政治潮流的影響
原因
海灣戰爭是由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而引發的。歷史上,由於種種原因,伊、科兩國圍繞主權和邊界問題存有爭端。80年代末,隨著兩伊戰爭的結束和世界兩極體系的瓦解,伊、科爭端又突出起來。從伊拉克方面來說,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國際形勢 下,迅速實現國家的發展,具體說就是解決長期困擾它的出海口問題,免除兩伊戰爭中欠下的巨額債務,成為海灣的地區性強國。1990年7月中旬,由於石油政策、領土糾紛、債務等問題,伊拉克與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間的爭端突然公開化。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絕後,定下了以武力吞並科威特的決心。
過程: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極大震驚。聯合國先後多次通過反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並對伊實施制裁的決議。反應最為強烈的當屬在海灣地區具有巨大經濟利益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8月2日和3日,美國總統布希主持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研究對策。會議最終決定,採取大規模軍事部署行動,以迫使伊拉克撤軍,並為必要時採取軍事打擊行動做好准備。根據這一精神,負責中東地區防務的美軍中央總部擬定了「沙漠盾牌」行動計劃。8月7日凌晨2時(美國東部時間),布希總統正式批准了該計劃。
「沙漠盾牌」行動計劃擬分兩個階段向海灣地區部署部隊。第一階段用3至4個月時 間(17周)部署24萬人的部隊及其建制裝備,以使該地區美軍和其他出兵國家部隊兵力 達到同伊軍大致相抗衡的水平。第二階段將視形勢發展繼續增兵,以使兵力達到足以將 伊軍趕出科威特的水平。第一階段部署,又將根據伊軍有可能在短期內向沙特發動進攻的形勢,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蘭一線部署快速反應部隊和空中打擊力量,建立機動防禦,採取「以空間換時間」戰略,擋住伊軍可能的進攻,保證後續部隊陸續抵達和部署。
計劃確定後,美軍制定了具體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動了運輸司令部所轄戰略運輸 工具,動員了後備和民用運輸力量,同時,進行了後備役徵召和編組。其他出兵國家也 展開了各自的部署行動。經過緊張行動,分別於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兩個階段的部署。是時,美軍在海灣地區的總兵力達到43萬人,其中陸軍26萬人,海軍5萬人,空軍4萬人,海軍陸戰隊8萬人。主要武器裝備有:坦克1200輛,裝甲車2000輛,作戰飛機 1300架,直升機1500架,軍艦100餘艘。
連同其他國家出動的總兵力達50萬人。部分未出兵國家提供了武器裝備、艦船、飛機和 醫療隊。 隨著各國部隊的部署,建立統一、協調的指揮機構的必要性日益突出。8月中旬, 經協商在多國部隊最高層成立了協調性作戰指揮機構。原則是,戰區內所有部隊均接受 沙烏地阿拉伯武裝部隊司令哈立德中將和美軍中央總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將的統一指揮, 但各國部隊又分別接受本國最高當局的命令和指示。
因為面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出兵行動,以及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伊拉克採取了相應對策。總的戰略指導思想是,拖延戰爭爆發,使海灣沖突長期化、復雜化,進而分化以美國為首的軍事陣營,打破對伊拉克的各項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時,做好軍事上防禦作戰的准備。為此,它在外交上打出了「聖戰」的旗號,並將撤軍問題同以色列從阿拉伯被佔領土撤軍聯系在一起,以轉移阿拉伯國家的矛頭指向;在經濟上採取了內部緊縮, 對外尋求突破口的政策;在軍事上則加緊了擴軍備戰,恢復和新建24個師,使軍隊總兵 力達到77個師、120萬人。同時加強了科戰區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線共部署43個師, 約54萬人,坦克4280輛、火炮2800門、裝甲輸送車2800輛。
美軍在開始執行「沙漠盾牌」計劃時,即已估計到伊拉克拒不撤軍的情況,擬定了 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軍事打擊行動計劃。12月20日,美國國防部長切尼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批准了這一計劃。該計劃的要點是,實施進攻作戰,以達到:1.癱瘓伊拉克國家指揮當局;2.將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3.消滅伊拉克共和國衛隊;4. 盡量摧毀伊拉克的彈道導彈和核生化武器;5.幫助恢復科威特合法政府。
根據這一決心擬定了以下作戰方案:實施協調一致的多國、多方向、空中、海上和地面攻擊,首先以空中戰局摧毀伊拉克重要軍事目標,爾後逐步轉移空中作戰的重點, 在科威特戰區實施地面作戰,消滅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用阿拉伯部隊解放科威特市。整 個作戰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即1.戰略空襲; 2.奪取制空權;3.空襲地面部隊;4.地面進攻作戰。
11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678號決議,規定1991年1月15日為伊拉克撤軍的最後期限。1991年1月9日,美國國務卿貝克和伊拉克外長阿齊茲在日內瓦舉行戰前最後一 次會晤,但是,雙方都認為沒有妥協餘地,會談沒有取得結果。1月16日美國東部時間 上午10時30分,布希總統簽署了給美軍中央總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國家安全指令文件, 命令美軍向伊拉克開戰。
1月17日凌晨,美軍的空襲行動開始實施。整個空襲包括「沙漠風暴」計劃四個作 戰階段的前三個,美軍稱之為空中戰局。按計劃三個階段同時開始,齊頭推進,逐一達 到既定目標。通常的空襲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電子戰飛機先開辟 通路,擔負攻擊任務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 等型飛機攻擊各指定目標,F—14、F—15C、F—16和FAA18等飛機則擔負掩護任務。日 出動量達2000至3000架次。據美軍統計,至地面進攻開始時,科威特戰區伊軍部隊54萬 人中傷亡達25%以上,重裝備損失達30—45%。
為了實施地面進攻作戰,美中央總部陸軍也制定了具體戰役計劃,這就是「沙漠軍刀」計劃。該計劃事實上是「沙漠風暴」計劃的組成部分。計劃決定,由5個軍隊集團 執行地面作戰任務。美第十八空降軍在整個戰線西部實施進攻,負責切斷科戰區伊軍同 後方的聯系;美第七軍在戰線中段擔負主攻任務,重點消滅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在第七軍右翼,依次是北線聯合部隊、美軍中央總部海軍陸戰隊和東線聯合部隊,他們將包圍科威特後方及科威特市內的伊軍部隊,牽制伊軍戰術和戰役部隊,其中北線和東線聯合 部隊的阿拉伯部隊將負責解放科威特市。計劃制定以後,多國部隊從1月17日空襲之日 開始至2月24日進行了大規模部署調整。美軍兩個軍數十萬人分別從原駐地向新的進攻 出發地隱蔽機動了200多和300多公里。
1991年2月24日當地時間凌晨4時整,多國部隊向伊軍發起了大規模諸軍兵種聯合進 攻,將海灣戰爭推向了最後階段。多國部隊首先在戰線中部發起攻擊,以吸引伊軍統帥 部注意力。隨後,東西兩端開始行動,以造成西端「關門」,東端「驅趕」之勢。在這 種情況下,擔負主攻的美第七軍發起決定性攻擊。先向北,隨後向東,殲擊伊軍主力部 隊。伊軍在多國部隊進攻面前進行了頑強抵抗,後逐漸向北和西方向撤退,並點燃了科 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隊控制,多國部隊也大多完 成了各自任務。鑒此,布希總統下達了當日當地時間8時暫時停火的命令。整個地面進 攻歷時100小時
影響:
海灣戰爭是世界兩極體系瓦解、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它深刻地反 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過渡時各種矛盾的變化,是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結果。它體現了人類社會生產力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所引起的戰爭特徵的革命性變化,主要是:武器裝 備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術基礎之上;打擊方式已不再以大規模毀傷為主,而是在破壞力 相對降低的基礎上突出打擊的精確性;整個戰爭的范圍與過程被視為一個完整的系統, 戰爭的協同性和時間性空前突出。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戰手段和作戰思想運用於戰爭而產 生的作戰樣式的諸多新特點,主要包括:空中作戰已成為一種獨立作戰樣式; 機動作戰是進攻作戰的基本方式;遠程火力戰是主要的交戰手段;電子戰是伴隨 「硬殺傷」所不可缺少的作戰方式;夜戰是一種富有新內涵的戰斗方式。
海灣戰爭因多國部隊在質量和技術方面占據的絕對優勢,使其以高技術局部戰爭的代名詞載入戰爭史冊。在海灣戰爭中,美國動用了12類50多顆各種軍用和商用衛星構成戰略偵察網,為多國部隊提供了70%的戰略情報;多國部隊集結了2790架現代化的固定翼飛機、1700多架旋翼飛機(其中600多架攻擊直升機),6500餘輛坦克裝甲車輛以及大量自行火炮、火箭發射車、工程技術保障車輛等;多國部隊雖然與伊軍在數量對比上不佔優勢,人員比為1/2.4,火炮數量比為1/2.4,坦克數量比為1/1.44,但多國部隊調集的現代化裝備數量卻超過伊軍許多倍:新式飛機數量比為13/1,攻擊直升機數量比為16/1,在精確制導武器上多國部隊擁有絕對優勢。在海灣戰爭空中作戰投擲的8萬多噸彈葯中,精確制導武器僅占總投彈量的7%,但命中率卻高達90%;伊軍共被摧毀、被俘坦克3700多輛,裝甲車2000多輛。海灣戰爭中所體現出的技術對戰爭的強烈影響使海灣戰爭預示了另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在擁有質量優勢的部隊面前,單純的數量對比已失去了意義;各種軍事高技術應用導致的對信息的大量獲取,也使與之對陣的敵人在戰術運用方面困難重重。
E. 請問伊拉克戰爭的時間、雙方、起因、結果是什麼
表面上不談,基本上是為石油控制權。結果是美軍付出比較大的代價得勝。
伊拉克戰爭是2003年3月20日,以美國和英國為主的聯合部隊在未經聯合國授權下正式宣布對伊拉克開戰。澳大利亞和波蘭的軍隊也參與了此次聯合軍事行動。軍事行動是在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所發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兒子在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的最後通牒到期後開始的。
聯合部隊是由12萬人的美軍部隊、4萬5千人的英軍部隊、2千多人的澳大利亞軍隊和200人的波蘭軍隊所組成的,除此之外還有大約5萬人的伊拉克反叛軍。他們是通過駐扎在科威特的美軍基地正式對伊發動軍事打擊的。
美國第三步兵師從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達挺進,伴隨他們作戰的還有美國第101空中突擊師和第82空降師的若幹部隊。在另一個方向,伊拉克東南部方向,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遠征部隊和英國遠征軍(包含第四和第七裝甲旅組成的第一裝甲師以及若干海軍陸戰隊)則發動了鉗形攻勢以打開伊拉克的海運通道。在戰爭進行了兩周後,美軍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區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種部隊,並和該地的庫爾德反叛軍結成同盟,美國預期中的准備在北方投入的第4步兵師則由於土耳其議會的反對而未能在該地參加戰斗。
經過兩個星期的激戰,英軍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鎮、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現了斷水和停電等人道主義危機。戰爭爆發大約三個星期之後,美軍順利進入巴格達市區,途中並沒有遇到任何頑強抵抗。
結果:美軍壓倒性的軍事勝利,控制大半伊拉克地區,推翻薩達姆政權,薩達姆被伊拉克新政府處死。但是美軍卻因伊拉克局勢的原因直到最近才提出撤軍計劃。
F. 伊拉克戰爭是怎麼回事 大俠幫忙呀!
伊拉克戰爭的硝煙已散去兩年多了,但有關伊拉克戰爭的爭論仍不時付諸報端。而伊拉克臨時政府在對前總統薩達姆審判開庭後的種種不正常現象,使薩達姆的命運和伊拉克的未來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經濟衰退是現代戰爭的「導火索」
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無疑是新世紀中最值得思索的事情之一。全球有史以來最廣泛、最大規模的反戰浪潮及世界各國政府在戰前的種種努力,為何阻止不了小布希的一意孤行,這很值得我們思考。
美國向伊開戰的公開理由之一就是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消除後患就只有「先發制人」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打擊並毀滅「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就是伊拉克戰爭是正義的合法戰爭的邏輯,頗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意味,可見美國不但壟斷戰爭,而且壟斷了發動戰爭的理由。小布希在2004年7月4日再次強調,薩達姆是美國「先下手策略」產生的最大效果。此話一出口,在現場聽取布希演講的共和黨支持者立刻高喊「請你再干四年,再干四年」。盡管場面很熱烈,但布希政府指責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宣稱薩達姆同「基地」組織來往很深的說法都查無實據。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後,二十萬美軍把伊拉克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顯然就是這個令人質疑的理由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被證明是成立的。而據「紐約時報」報道,戰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就已經得到薩達姆總統已經放棄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的情報,但「並未引起重視」。可見,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過是美國發動戰爭的一個「莫須有」的借口罷了。
如果仔細考察一個多世紀以來爆發的戰爭,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每一次較大的經濟衰退(或經濟危機)之後必然爆發一場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此,海灣戰爭如此,伊拉克戰爭同樣如此。這其中必由原因。
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方國家建立後,市場經濟逐步取代自然經濟而占統治地位。自然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經濟,剩餘產品很少。而市場經濟通過價值規律的作用,促使參加競爭的每一個商品生產者採用新技術,更新設備,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導致大量的商品堆積。但是,由於資本和勞動的對立,資本的積累和生產技術的改進,卻造成勞動力的相對過剩,使社會購買力相對縮小了,而商業和信用的發展反而掩蓋了社會購買力的真是情況,產生虛假的社會需求,最終導致商品「相對過剩」。因而,市場經濟往往表現為「過剩經濟」。經濟危機就是這種相對過剩的結果和消除過剩的一種消極辦法。衰退期間,社會矛盾突出,商品積壓,生產下降,國家必須承擔消除過剩、刺激生產的責任。解決這一矛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大軍事費用開支。軍備及軍事工業的發展,一方面可以消耗大量的「過剩」物資,另一方面則可以加速軍事科技向民用企業的轉移,順應衰退期間固定資產大規模更新的要求。國內矛盾的突出和軍事力量的膨脹,這兩大力量的相互作用必然使某些大國的「鷹派」產生靠戰爭走出衰退「泥潭」的動機。
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失敗使美蘇爭霸的天平暫時失衡,美國被迫採取守勢。隨後的「星球大戰」計劃之所以拖垮了蘇聯而沒有拖垮美國原因就在於二者的經濟體制不同。美國是市場經濟國家,軍備競賽既可以加強軍事力量,又可以消費過剩產品,降低衰退幅度,刺激經濟復甦。而蘇聯實行的是計劃經濟管理體制,計劃經濟也稱為「短缺經濟」,其特徵是普遍地、長期地存在著短缺這樣一種經濟現象,存在著「投資飢渴」和「消費飢渴」。在這種體制下進行軍備競賽只能使短缺雪上加霜,導致經濟崩潰。因此,經濟體制不同,軍事部門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也截然不同。這就是美國為什麼能越打越富,而蘇聯越打越窮,最終解體的根本原因之一。
不同歷史時期,戰爭的起因和根源各不相同,在古代,一個美女,甚至一句話都可能引起戰爭,當然,也可以因其「化干戈為玉帛」。在近代,爭奪勢力范圍和銷售市場是戰爭的主導。在現代,經濟衰退則成了戰爭的「導火索」,戰爭反而成了醫治衰退的「葯方」。
伊拉克和薩達姆成了美國振興經濟的犧牲品
經歷了20世紀七十年代的「滯脹」後,為了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和經濟繁榮,美國開始利用美元優勢在浮動匯率制下「高息攬儲」,即提高銀行利率,發行高息國債,吸納全世界各國的資金,這筆錢既可以用於減輕美國企業的稅收,又可以通過增加軍備開支來擴大內需。這就是所謂「里根經濟學」,它同時採納需求學派和供給學派的葯方,既保持了美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又提高了美元的強勢地位,還增強了軍事力量。唯一的缺點會產生大量的財政赤字。對於任何一個單獨的國家來說,大量赤字是有危險的,巨額赤字逐年遞增更是匪夷所思。但是由於美元的強勢地位,具有「世界貨幣」的功能,美國可以多發行美元來購買全世界的商品。日本、歐洲包括中國雖然賣掉了貨物,但賺來的卻是大把大把的美元。這就意味著:日本、歐洲乃至世界各國在十幾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里都是在給美國打工。這樣,表面上美國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債務國,事實上由於美國欠的是美元,當美元貶值時,美國的債務負擔也就減輕了,當美元惡性貶值時,美國所欠的債務便有可能一筆勾銷。而這時誰敢向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裝備和軍事力量的超級大國要錢呢?實際上,從1971年美元和黃金脫鉤時起,美元就已經泛濫成災,不斷貶值了。
到了柯林頓時代,美國1992年的赤字總額高達4萬億美元,僅利息支出就高達近2500億美元。雖然根據高息攬儲金字塔原理,繼續借債仍然是可能的,而且它也的確是這樣做的,但是要靠借債來保持八十年代的繁榮就不那麼容易了。幸好這時候美股狂漲,自1991年以來,美國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指數從3000點一路飆升,最高時曾突破11000點。股票漲跌的機制是只要投入股市的錢比撤出股市的錢多,股票價格就會上漲;而股價上漲就會吸引大批的追漲者,進一步推動股價上漲。美國股市長期持續攀升的背後支撐力,是不斷流入的國際資本。美國自80年代初期開始,一直是國際資本的凈接收國。由於美國軍事上的強大,許多國家在政治上、軍事上依附或依賴美國,美國霸權大行其道,成了世界政治軍事的「平衡器」,客觀上促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穩定」的國家,也使美國成為「投資者的天堂」。上世紀末日本經濟處於蕭條中,歐洲一體化困難重重,東亞爆發金融危機,非洲戰火連綿,這樣的國際大環境對美國極其有利,大量外資無處可去,紛紛湧入美國。據統計,在1995年—1997年間,從西歐、東亞和拉美凈流入美國的資本額分別為3803億美元、1952美元和76億美元,合計高達5831億美元。1997年東亞爆發金融危機後,曾一度形成國際資本湧入美國的狂潮,僅在1997年7月—1998年10月,從所謂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流入美國股市的資金就有7000億美元之巨。正是這些源源不斷流入美國的資本,抬高了美國的股市及其資產價值,成為美國經濟和股市異常繁榮的動力,助成了牛氣沖天的股市和「新經濟」。隨著股市暴漲,美國家庭的名義財富大大增加。人們正是通過賣股票或者憑持有的股票借錢來花掉新增加的財富,抵押貸款和住房股本貸款因此成為90年代發展最快的消費貸款形式。
然而美國股市的泡沫是顯而易見。美國單獨開設的主要以高技術關連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僅在1999年就上升了86%。在此期間,美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為4%,公司利潤增長率為10%,而股市年增值率為17%。許多盈利並不起眼的科技企業,股價卻是每股收益的70倍。在2000年標准普爾500種綜合指數中,表現最好的前10家公司佔了該指數升幅的50%。也就是說,股市增長的一半是靠2%的企業來支持的,而外國投資者最集中購買的正是這類股票。但惡夢開了頭,最好還是繼續做下去,至少醒得越晚越好。很顯然,要使美國經濟泡沫不至於被刺破,就必須讓國內的資金繼續源源不斷地注入股市,還要設法阻止國際資本迴流,尤其是歐洲的資本不流出美國。1999年歐元誕生,許多人以為歐元可以向美元「叫板」,致使美國股市振動,外資蠢蠢欲動,而由美國主導的科索沃戰爭起到了阻止國際資本迴流歐洲的效應,歐元一蹶不振。
美國經濟目前的困境,與企業生產能力過剩導致的投資率下降和公司會計丑聞有關,暴露了「新經濟」虛假繁榮的一面,但引起美國經濟衰退的最直接的導火索就是「9•11」事件,它暴露了美國「安全體系」的脆弱性,預示著「投資天堂」受到挑戰。據OECD報告,「9.11」事件使美國2001—2003年的實際GDP共計減少5000億美元,相當一年GDP的5%。安全問題導致外國對美投資大減,2001年外國對美直接投資從2000年的2010億美元減少到1240億美元,降幅近40%。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經濟衰退是霸權受到威脅所致,而不單純是經濟因素。在這種情況下,仍然依靠「美股經濟學」的老葯方振興美國經濟顯然不行了,布希總統上台後,「戰爭經濟學」終於撕下了以前遮遮掩掩的偽裝,浮出了水面。
蘇聯的解體曾讓一些人興奮不已,認為冷戰結束後戰爭危險減少。現在看來,一超世界比二強爭霸更不安寧。世界就好比是一架天平,兩邊必須有相等重量的東西才能平衡,一方重量的變化也就意味著平衡的喪失。蘇聯解體後,制約美國的力量削弱了,多級化尚在發展之中,美國一超獨大,越來越喜歡用「戰斧導彈」講話。
有人認為,美國攻打伊拉克並除掉薩達姆是想在中東開創建立民主國家的先例,通過中東地區的民主化運動來確保該地區的穩定與和平。這種看法既十分幼稚,也是大錯特錯的。試想世界上哪一個真正民主的國家會聽任美國的擺布呢?美國不會傻到要扶植一個民主穩定的競爭對手出來。二戰後,美國為何容忍日本頭號戰犯天皇的繼續存在,為何不鏟除日本大家族大官僚統治的根基?本來二戰前中東是十分穩定和平的,為何美國要扶持以色列,就是要在有「世界心臟」之稱的中東叉上一把刀,通過有意的製造不穩定因素來攪亂中東穩定的政局。如果美國真是為了中東的穩定來攻打伊拉克,當初又何必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扶持以色列這個「中東的搗蛋鬼」呢?可見,美國不需要一個民主的中東,更不需要一個穩定的中東。因為美國政府深諳美國經濟繁榮、本國安全與世界安全三者之間的關系,其精髓就是要維持美國經濟繁榮,必須確保本國安全,恢復「投資天堂」的地位,同時給全球製造不大不小的麻煩,讓世界其他地方「有控制」地不安全。只有這樣,美國才能「漁翁得利」。
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恐怖活動逐步代替「無賴國家」成了美國的首要威脅,因而,「遏制戰略」對美國維持霸權和經濟繁榮遠遠不夠了,「先發制人」戰略就有了用武之地。因此,美國要不惜一切代價打擊當前對本國威脅最大的「恐怖主義」;封鎖不聽話的所謂「邪惡軸心」;防範中、俄、歐等潛在競爭對手,重建「安全孤島」。阿富汗戰爭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沉重打擊了恐怖主義,同時使美國勢力滲入到了靠近中、俄的地區。在這一政策的指導和反恐戰爭取勝的鼓舞下,美國不顧世界人民的強烈反戰,攻打伊拉克。這一舉動並不是布希總統的感情沖動,也不是純粹為了石油利益。自從上世紀70年代爆發了「石油危機」,美國經過多年的產業調整,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大為減輕,相反歐俄中等國對中東石油產業的依賴卻日益加深。在美國看來,戰爭是經濟復甦的「強心針」,是醫治經濟衰退的偏方。攻打伊拉克,一方面可以加強美國在中東的勢力,分化瓦解歐佩克,維護其石油利益;另一方面則可以打擊歐、俄的石油利益,制約其發展。這樣看來,伊拉克和薩達姆成為美國霸權的犧牲品也就不足為奇了。
美國利用戰爭刺激經濟,提升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頗有歷史,也是頗有經驗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使美國由一個二流國家躍升為一流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成就了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海灣戰爭的勝利促成了美國「新經濟」和長達10年的經濟繁榮期。由於經濟衰退成了戰爭的「導火索」,因而,美國的經濟好壞就和世界安全掛起鉤來。可以說,美國「新經濟」不依賴於世界的和平穩定,相反不穩定更有利於美國維持經濟泡沫。當各國的安寧與美國經濟的好壞開始掛鉤,戰爭這一醫治美國經濟衰退的「偏方」成了「良方」。難怪伊拉克戰爭還沒完全結束,美國的某些「專家」就開始計算這場戰爭對美國經濟復甦作用有多大。
美國快速取勝的「第一功臣」是伊拉克線人
伊拉克戰爭讓世人「欣賞」美軍狂轟濫炸本領的同時,也讓我們熟悉了一個名詞——線人。令人咋舌的是,這個在以往戰爭中名不見經傳的「地下工作者」在伊拉克戰爭中的威力一點也不遜於美國的「戰斧」式巡航導彈。薩達姆在家鄉提克里特的地道中被俘,其長子烏代和次子庫賽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被美軍成功「定點清除」以及眾多伊拉克前政府高官被抓獲,都是伊拉克線人的重大「傑作」。
線人當然不是美軍的「義務勞動者」,他們提供情報也不是因感謝美軍佔領伊拉克而做出的報答行為。美軍為培養線人是花了大力氣的,尤其是不吝嗇美元。因為美國人早就認准了一個理——重賞之下必有為美軍賣命者。這次針對烏代和庫賽的「斬草除根」行動再次驗證了美軍在伊拉克屢試不爽的「超級武器」——美元——的威力。
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以後,「功成身退」的美中央司令部司令弗蘭克斯坦言,美軍特種部隊在戰爭爆發前就深入伊境內,其中一項主要任務是用大把大把的美元收買伊拉克的軍政高官,而這是美軍能夠長驅直入巴格達的一個重要原因。美軍攻佔巴格達後,薩氏父子及前政權的其他高官一齊「人間蒸發」,既是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的一大敗筆,又是令美軍提心吊膽的心腹大患。為了肅清薩氏政權的「餘孽」,美軍再次祭起了「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法寶,對55名被通緝的對象實行「明碼標價」,效果也真是「立竿見影」。美軍機械化步兵師軍官雷蒙少校說,「自從我們懸賞後,伊拉克人就開始源源不斷地前來提供各種各樣的線索。每次我們展開新一輪行動,都會有很多伊拉克人向我們提供情報。」 一位駐伊美軍高級軍官也向美聯社記者感嘆:懸賞真是太有效了,在伊拉克,沒有用美元辦不到的事!
美軍並不是只知道大把花錢的「富家少爺」,他們也懂得算經濟賬。一名美軍高級官員曾說,「一枚巡航導彈要多少錢?在100萬至250萬美元之間!而行賄的威力不遜於精確制導武器,它既達到了目的,又避免了美軍流血和傷及無辜。對美軍來說,在伊拉克打仗行賄與戰斗同樣重要,甚至比戰斗本身更重要。」為尋找烏代和庫賽的行蹤,美軍曾為二人分別「標價」1500萬美元,鼓勵人們向美軍告密。而美國只不過花費了20枚巡航導彈的價錢就斬殺了薩達姆三個子孫,還捎帶著報銷了三個保鏢。看來,這個3000萬美元的懸賞是值得的。要知道,美軍僅僅為剿滅薩家「二少」等區區6人(好象還有一個是不滿14歲的兒童)的行動,就動用了AC-130「空中艦炮」、「阿帕奇」武裝直升機、OH-58D「奇諾瓦人」武裝直升偵察機、坦克等重武器,近千名美軍「精銳」,經過6小時苦戰,損兵折將,仍然「久攻不下」。最後,使出慣用的「狂轟濫炸」絕招,先是2.75英寸火箭瘋狂掃射,再追加13枚陶式導彈,直到把一棟數百平米的樓房炸成了廢墟,才算解決了「問題」。
線人讓伊拉克的未來更加灰暗
從傳統意義上說,向美英聯軍告密的伊拉克人可被稱為「伊奸」,告密行為也為廣大穆斯林所不齒。但是,只要看看伊拉克的現實,也許就不難理解美元通神的奧秘了。有報道說,成千上萬的伊拉克人為60美元月薪而報名參軍;越來越多的伊拉克人為重新找到工作而簽下「效忠令」,承諾「遵守法律和聯軍及臨時權力機構頒布的各項命令」;很多伊拉克人為1美元的日薪放棄自己的政治主張,受雇於各類遊行活動的組織者,為其搖旗吶喊,讓喊什麼就喊什麼!從美軍拯救女兵林奇,到緝拿薩氏兄弟,到處都閃現著伊拉克線人的「光輝業績」。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不僅是薩達姆個人的不幸,更是伊拉克整個民族的不幸。
這個具有5000多年歷史多災多難的文明古國,在新世紀的第三年又被來自大洋另一邊的外來民族「征服」了。看看這么多的「伊奸」噴涌而出、前仆後繼,很難想像這曾經是一個以不屈服外來壓迫而聞名的國度。有人說,這說明了薩達姆政權不得人心。但奇怪的是,告密者、變節者沒有一個是當年薩氏政權下的「受害者」,反而是清一色的該政權「既得利益者」,他們是薩達姆的「親信」或「座上賓」甚至是「恩寵高官」。這些人除了稱其為「小人」外, 無論如何不是什麼「棄暗投明」的義士。如果真是當年薩氏政權下的「受害者」做線人,那還情有可原,但這些人根本不可能接近這些高官,甚至連庫賽、烏代長得什麼樣都不知道的「受害者」即使想告密也沒有情報來源。為了苟且偷生或金錢出賣靈魂和同胞的「線人」綿綿不絕的出現,這是一個民族最大的悲哀,是伊拉克永遠的傷痛。
那麼,這些被美元俘虜的線人,從此是否就可以過上天堂一樣的日子了呢?有人預言,懷揣數千萬美元「橫財」的他,今後過的將是仇人要命、綁匪要錢、良心受譴責、擔驚受怕的日子。美軍可以暫時保護他,卻難保他與家人一世平安。確實,這些「民族奸細」無論是生前還是生後,永遠不會抬頭了。在美軍攻陷巴格達前夕,就有美國重金收買的一批線人,因暴露身份而「殉職」。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倖存的「地下鼴鼠」終有一天會浮出水面,而成「過街老鼠」。不管其生前如何,與那些鬼鬼祟祟的「線人」相比,躲躲藏藏的薩達姆的三個子孫最後「英勇戰死」,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對伊拉克來說,薩達姆的生死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一個物慾橫流、小人得志、告密成風的社會環境下,伊拉克還有希望嗎?一個被金錢打敗的國家,我們不敢奢想她會有美好的未來。
薩達姆最終命運是世界走向的信號
伊拉克戰爭的殘酷性、對人道的踐踏和對文明的褻瀆,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數以萬計的伊拉克人民被迫離開家園,流離失所,成為難民,更有甚者還要承受美英聯軍的所謂「誤傷」「誤炸」;數座大城市被戰火摧毀,只留下大片瓦礫和殘垣斷壁;幾千年的人類文明也不能倖免,成千上萬件珍貴文物被破壞和洗劫一空。這場戰爭的殘酷性,連隨軍的美國記者也為之動容,不堪回首。即便是在美國,也有人認為,伊拉克戰爭造成生靈塗炭、財產毀損、文明遭殃,是一場由進入21世紀的「文明人」發動的大規模的人道災難和文明浩劫。但是戰後為幫伊拉克重建美國只花費了十幾億美元,而且大多用於伊拉克社會安全保障,而在與伊拉克百姓息息相關的醫療衛生、供水和污水處理以及道路和橋梁等建設工程方面則沒有任何花費。另外,美國也沒有在恢復治安和創造就業機會上投入巨資,這種情況造成伊拉克人生活同過去相比沒有絲毫改善,在空洞民主口號掩蓋下的社會矛盾逐漸暴露出來,普通人對美國的不滿情緒繼續升溫。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對伊戰爭的合法性遭到國際社會也包括本國民眾越來越多的質疑,布希政府為平息輿論的壓力,竟然把美國「中情局」局長作為替罪羊拋出,全部承擔了對伊戰爭情報的失誤。薩達姆並沒有發動對美國的戰爭,卻平白無故地成了美國的「戰俘」。當然,「享有」戰俘的待遇還是好的,可以受到國際公約的保護。可是美國再三權衡後,把薩達姆「交給」了伊拉克臨時政府,薩達姆連「戰俘」的資格也沒有了,改成了「普通犯人」。由於伊拉克臨時過渡政府的「高官」們大多是長年流亡海外的反薩達姆人物,很明顯,伊拉克臨時過渡政府要置「老薩」於死地而後快。但伊拉克臨時政府不過是美國的「傀儡」,薩達姆的生死最終決定權其實操縱在美國人手裡。於是臨時政府千方百計揣摩美國心思的「小丑劇」上演了。先是美國總統布希說,把這位伊拉克前領導人關押在監獄中將讓美國更為安全。於是伊拉克臨時政府立即表示,不贊成判處薩達姆死刑,更有「高官」信誓旦旦的說,「即使特別法庭判處薩達姆死刑,自己也不會簽署命令。」然而餘音未消,山姆大叔一番權衡後又改注意了,覺得還是「死薩達姆」更有用。臨時政府見風使舵,立即表示,薩達姆不死天理難容。
伊拉克新政府在獲得對前總統薩達姆的司法監押權,並宣布將恢復死刑的消息後,法國政府重申了其強硬的立場:反對在「任何情況下」對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判處死刑。國際社會中也有2000多名律師自願出面替薩達姆說話,其中1000名打算前往巴格達助陣,包括700名非阿拉伯律師(400名來自美國和歐洲的知名律師和200名來自全世界的知名法律顧問)。「薩達姆辯護律師委員會」也收到了大量的捐贈辯護資金。在沒有「國際保護」的情況下,這支由律師和自願者組成的龐大隊伍前往巴格達確實要冒著巨大的風險。有報道說,所有自願前往巴格達的律師和「義士」都得跟薩達姆律師委員會簽下「生死約」,因為誰也說不好他們在巴格達會遇到什麼麻煩。即使抵達巴格達,為薩達姆辯護的律師團仍將遇到很多可能無法逾越的障礙,例如根據伊拉克現行法律,禁止外國人在伊法庭上為伊拉克人辯護。為此,薩達姆律師團與美國官員多次交涉,美方對此未予理睬。薩達姆的命運確實不妙。
在許多人看來,如何審判薩達姆似乎是國與國之間政治角力的結果,少有法律問題。實際上薩達姆的最終命運對未來國際法的走向意義重大,國際法是一種活的法律,處在不斷發展之過程中,國際法中發展最快的要屬國際刑法。可以這么說,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從內容上看,國際刑法的每一步發展都是對國家司法主權的侵害,是對傳統國際法上主權原則的挑戰。特別是國際刑事法院成立後,已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組織,有著完整的規約條文,深受利益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響。薩達姆的最終命運就代表著國際刑法侵蝕國家主權的程度,也預示著國際法發展的方向。
21世紀的世界事務,是美國一國說了算,還是由世界各國平等地商量著辦?世界是走向單極化還是走向多極化?這是世人關心的問題。美國屢次嘗到軍事強大的甜頭,下決心保持軍事的領先地位,布希總統一上台就宣稱要建立一支「無可匹敵」的軍事力量。美國2004年度的軍事預算高達4013億美元,比其他20個軍事大國的總和還多。據預測,到2010年,美國軍費可能達到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軍費的總和。但是歷史的進步和人民的意志已經不允許世界回到「拳頭就是真理的石器時代」。迷信高科技武器只會給世界人民和美國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世界格局多極化是實現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歷史需要,使用高科技武器的「不對稱戰爭」是不可能改變世界多極化這一歷史方向的。
G. 伊拉克戰爭,一戰二戰,的相關資料。
伊拉克戰爭又稱美伊戰爭,是美國因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疑似)而發動的全面戰爭,共有4國參與作戰,有評論認為其可視為第二次海灣戰爭,但具體分析可發現其不可稱為「海灣二戰」。美國等國家對伊拉克開戰的主要理由是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踐踏人權的行徑。根據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說法,美國對這場戰爭最終要達成的目的包括: ●鏟除薩達姆政權,幫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個自治的政府, ●發現並銷毀藏匿在伊拉克境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恐怖分子, ●結束制裁,並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保護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其他天然資源。 但伊斯蘭國家如伊朗,敘利亞則認為原因並不單純。根據伊斯蘭共和報等媒體的看法,美國已經被猶太集團所操縱,佔領伊拉克僅僅只是猶太集團龐大侵略計劃的序曲。美軍攻下伊拉克後,將以伊朗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借口出兵伊朗,最後則輪到敘利亞。最終目的是通過控制伊拉克,伊朗,侵吞伊斯蘭民族的經濟命脈——石油,從而瓦解巴勒斯坦的抵抗,支配整個中東地區。而最後美國尚未發現傳說中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010年8月3日,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表示,8月底美國部隊在伊拉克的作戰行動將如約結束。駐伊美軍8月31日結束作戰任務。美國從2003年3月20日入侵伊拉克到2010年8月撤出全部戰斗部隊,歷經7年零5個月。
一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位置: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東 結果:協約國獲勝 直接原因/ 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大約15億人卷進戰爭 死亡(約數):1669萬人=將士:900萬+平民:700萬 發起國家:同盟國、協約國 主要參戰國: 協 約 國 英國 俄國 法國 塞爾維亞王國 比利時 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 日本 義大利王國(1915年5月,義大利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 羅馬尼亞 希臘 美國 中國等 同盟國 義大利 德意志帝國 奧匈帝國 奧斯曼帝國(又稱奧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亞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7月開始到1918年11月,歷時4年3個月,戰火席捲歐、亞、非三大洲,參戰國家地區達34個,受戰禍波及的人口達15億以上,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75%。雙方動員的兵力達889個師,共計7400萬人,共有840萬人陣亡,另有2100萬人受傷。
主要事件
1914年6月:斐迪南王子被殺。 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起戰爭。 1914年8月:德國向俄、法宣戰並入侵比利時。英國向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 1914年9月:馬恩河戰役。 1914年11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加入協約國。 1915年10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 1916年3月:葡萄牙加入協約國。 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新生的蘇維埃俄國宣布退出大戰。 1917年4月:美國參戰。 1918年3月:俄、德國簽約停戰。 1918年9月:協約國開始最後的進攻。 1918年11月:德國簽約停火,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軸心國( 及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同盟國陣營: 蘇聯、美國、中華民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希臘、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盧森堡、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聯邦、南斯拉夫、墨西哥、緬甸、菲律賓、阿比西尼亞(即今衣索比亞)、伊拉克、巴西、玻利維亞、伊朗、哥倫比亞、賴比瑞亞、法國(1940年6月法國淪亡後稱自由法國)、厄瓜多、秘魯、智利、巴拉圭、委內瑞拉、烏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黎巴嫩、捷克。
軸心國:德國、日本、義大利。 仆從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芬蘭、克羅埃西亞、偽滿洲國、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維希法國、泰國、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根本原因
是由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加劇引起的。經濟上,一戰後德國不甘心《凡爾賽條約》對其的嚴懲和限制,由於希特勒的政府幹預經濟政策,經濟再度超過了英法;義大利在一戰後經濟衰落;日本侵略亞洲國家的同時,美英等國禁止向日本輸送石油戰略物資,導致日本經濟發展受到阻礙。政治上,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嚴重的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德國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專政,而英、法、美繼續堅持資產階級民主制度。世界大戰徹底嚴重爆發。
H. 伊拉克戰爭簡介
伊拉克戰爭簡介
伊拉克戰爭又稱美伊戰爭,是美國因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疑似)而發動的全面戰爭,共有4國參與作戰.有評論認為其可視為第二次海灣戰爭,但具體分析可發現其不可稱為「海灣二戰」。原因如下:
海灣戰爭中的主戰場不在伊拉克本土.海灣戰爭中美國經過了聯合國的授權。而伊拉克戰爭,聯合國一再不通過美國開戰的決議,然而美國繞開聯合國直接發動戰爭。也就是說這次戰爭是不合法的。關於該層面的問題,可以舉出更多的例子。
2003年3月20日,以美國和英國為主的聯合部隊正式宣布對伊拉克開戰。澳大利亞和波蘭的軍隊也參與了此次聯合軍事行動。軍事行動是在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所發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兒子在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的最後通牒到期後開始的。
聯合部隊是由12萬人的美軍部隊、4萬5千人的英軍部隊、2千多人的澳大利亞軍隊和200人的波蘭軍隊所組成的,除此之外還有大約5萬人的伊拉克反叛軍。他們是通過駐扎在科威特的美軍基地正式對伊發動軍事打擊的,並得到了海灣地區大量的空基和海基航空兵的支援。
美國第三步兵師從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達挺進,伴隨他們作戰的還有美國第101空中突擊師和第82空降師的若幹部隊。在另一個方向,伊拉克東南部方向,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遠征部隊和英國遠征軍(包含第四和第七裝甲旅組成的第一裝甲師以及若干海軍陸戰隊)則發動了鉗形攻勢以打開伊拉克的海運通道。在戰爭進行了兩周後,美軍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區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種部隊,並和當地的庫爾德武裝力量結成同盟,美國預期中的准備在北方投入的第4步兵師則由於土耳其議會的反對而未能在該地參加戰斗。
經過兩個星期的激戰,英軍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鎮、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Basra)。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現了斷水和停電等人道主義危機。國際多個人道組織向伊拉克運輸救援物資。這些援助物資大多都從聯軍所控制的烏姆蓋茨爾港(Umm Qasr)進入伊拉克,還有部分則從科威特進入伊拉克。
戰爭爆發大約三個星期之後,美軍順利進入巴格達市區,途中並沒有遇到任何頑強抵抗。伊拉克官員則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軍隊向美軍投降。之後巴格達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紛紛陷入無政府狀態,巴格達市內發生頻繁的搶掠事件,城市秩序陷入混亂之中,巴格達博物館遭到洗劫,上萬件珍貴文物失蹤,各地的大量古遺跡在戰爭中遭到破壞,有伊拉克民眾批評美軍並沒有努力維持巴格達的市內安全。
I. 土耳其為何出兵伊拉克
伊拉克與土耳其交界地區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經常鬧事,並策劃伊拉克和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獨立,這次事鬧得特別大,土耳其出兵伊拉克北部清剿庫爾德工人黨武裝。不排除土耳其有其他的想法或者打自己的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