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與奧匈帝國是怎麼回事
㈠ 1國慘變40國,土耳其帝國究竟是如何慘被肢解的
土耳其帝國,作為15到19世紀唯一一個能夠挑戰歐洲國家的伊斯蘭勢力國家,為何在建國後期,慘遭分裂,從一個大國被分裂成四十個國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他們曾經所擁有的輝煌,終會讓後人為之驕傲。
㈡ 奧匈帝國的來歷
1867年2月建立奧匈帝國的原因是一種折衷方案。在此之前,奧地利帝國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帝國(1804年—1867年),而且是凌駕於普魯士之上、能左右統一德意志步伐的歐洲列強。但19世紀中葉,這個帝國的國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義大利獨立戰爭使它喪失了在義大利的所有非奧地利歷史領土;1866年的普奧戰爭迫使它被排除德意志邦聯之外;同時它境內的匈牙利對維也納的統治也非常不滿,在帝國的其它許多地區民族主義思想也不斷加強、造成了空前的叛亂。匈牙利對奧地利的統治不滿出於多種原因,其中之一是奧地利在俄羅斯帝國的支持下對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鎮壓。
匈牙利民族是奧地利帝國中第二大民族,為了保障奧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和防止這一個強大的地區脫離奧地利獨立,弗朗茨·約瑟夫皇帝不得不與匈牙利的貴族舉行安撫性質的談判,尋求一個可以使他們支持他的折衷方案。一些政府官員勸告弗朗茨·約瑟夫與所有民族運動家談判,來建立一個二元帝國。他們擔心單獨與匈牙利貴族談判會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對。但弗朗茨·約瑟夫無法忽視匈牙利貴族的勢力,而這些貴族只肯接受一個他們與奧地利傳統貴族之間的二元體。當時,羅馬尼亞人和斯拉夫人等少數民族亦曾要求參予政權,建立多元(七元)政府,但基於奧地利和匈牙利貴族的反對,此方案被廢除,而奧匈二元帝國則正式建立。
匈牙利貴族尤其要求皇帝特地在匈牙利加冕為匈牙利國王來證明匈牙利在帝國內的特權。他們還要求在布達佩斯設立一個有立法權的議會,這個議會設立的法律在歷史上歸屬匈牙利王國的地區有效。這個議會的組成保證匈牙利人(尤其是其貴族和市民階層的精英)在其中佔多數,而國內眾多的羅馬尼亞人和斯拉夫人等少數民族則基本上無權。 1872年9月,奧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及首相安德拉希·居拉伯爵、俄皇亞歷山大二世及首相A.M.戈爾恰科夫訪問柏林,與德皇威廉一世及首相俾斯麥會晤。三國首相最後議定:維持歐洲現狀;協同解決東南歐的糾紛。
1873年5月6日,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麥、H.K.B.von毛奇訪問聖彼得堡,德、俄簽訂一項軍事協約。約定:締約一方被歐洲任何一國進攻時,另一方應出兵20萬相助。同年6月6日,俄皇亞歷山大二世和戈爾恰科夫訪問維也納,俄、奧兩皇又簽訂《興勃隆協定》,約定:遇有第三國侵略危及歐洲和平時,兩國應立即商討共同的行動方針。同年10月22日德皇也加入這一協定,協定至1875年有效,史稱第一次三皇同盟。
1875年,黑塞哥維那地區發生反抗土耳其的起義。同盟的態度是:尋求避免大規模暴亂、催促蘇丹進行多項改革,包括基督徒宗教自由。另外組建基督徒及穆斯林混合委員會,以監督蘇丹的改革。這一態度體現於安德雷西文件中。英法對此贊同,安德雷西文件遞交予蘇丹,蘇丹於1876年1月31日同意文件的建議。然而,黑塞哥維那的反抗軍領袖,卻拒絕接受這份文件,指出蘇丹曾經承諾進行改革,不過從未有履行。
當起事被大規模鎮壓後,謠言指奧斯曼帝國對反抗省份居民施以暴行,謠言沖擊了歐洲人的感情。俄國這時期望發動戰爭,並於1877年4月24日對奧斯曼帝國宣戰。俄國成功爭取到奧匈帝國的中立,透過許諾戰後與奧匈瓜分戰時奪取的土地,即奧匈將取得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但是,英國催促德國及奧匈帝國向俄國發出警告。於是俄國與土耳其媾和,簽訂了《聖斯特凡諾條約》。借著條約俄國可以操控新獨立的多個國家,她在東南歐的影響力將會大幅提升。
1878年柏林會議召開,7月13日簽訂《柏林條約》,俄國的利益大減,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交由奧匈帝國管治,但名義上屬於奧斯曼帝國。
柏林會議後,德奧與俄關系惡化。俾斯麥為了防止俄、法聯合,使自己兩面受敵;而俄國也想聯合德國在近東和兩海峽與英國抗衡,因而在1881年6月18日俾斯麥與俄、奧兩國大使在柏林又簽訂了三國協定。為期3年。1884年續訂,1887年廢除。史稱第二次三皇同盟。
協定規定:締約國之一與第四國作戰時其他兩國應守善意的中立,並盡力使沖突局部化;對土耳其歐洲領土的任何改變須經三國共同協議:三國承認封閉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的原則,務使土耳其不得將海峽供任何交戰國作軍事活動之用。另外,三國又簽訂一項附加的協議書,規定:奧國對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兩省保留隨時吞並之權;三國不反對保加利亞和東魯米利亞的合並。
協定和協議書是秘密的,1920年才被披露。1887年協定期滿,因俄、奧在巴爾干沖突加劇而未再續訂。同年,俾斯麥另與俄國訂《再保險條約》,此約維持到1890年。 柏林會議後,俄徳關系迅速惡化。俾斯麥為對付俄國並防止俄法接近,決定先發制人,謀求與奧匈締結反俄同盟,於1879年10月7日在維也納與奧地利訂立了秘密攻守同盟條約。
德奧同盟建立不久,義大利要求加入。1882年在維也納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
1883年,羅馬尼亞與奧匈在維也納訂立了同盟條約,主旨在反對俄國對巴爾乾的擴張。同日,德國聲明加入。這樣便又形成了一個新的三國同盟。 薩拉熱窩暗殺事件在1914年6月28日巴爾干半島的波斯尼亞發生,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在從軍演結束後在市區訪問途中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隸屬塞爾維亞的恐怖組織「黑手社」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這次事件使奧匈帝國於7月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奧匈皇儲斐迪南大公之所以要去波黑閱兵,不是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們想像中的蓄意挑釁,實質上是因為他的夫人索非亞大公妃出身低微,每年大公妃生日慶典均十分尷尬,慶典招待會不辦不行,辦了又要招來維也納貴婦們閑話,大公妃不勝其煩。大公為討夫人歡心,索性主動向皇帝討了閱兵任務,准備借這個名頭帶老婆躲到波黑去,結果卻是進了鬼門關。
暗殺的策劃來自塞爾維亞軍方中的極端民族主義勢力「黑影」,塞政府事先已然知情,然而塞首相巴西奇懾於「黑影」1903年暗殺國王(由於不滿國王的謹慎政策,黑影成員沖入王宮,將國王夫婦斬成肉醬)的威勢,不敢制止,僅僅暗中通知奧匈邊境海關戒備,然而卻是於事無補。然而巴西奇畢竟老奸巨猾,他隱忍不發直到1916年,塞軍戰敗退到希臘薩洛尼卡,「黑影」在軍中勢力大不如前之時,才突然發難,將「黑影」連根拔除,主要人物部分經軍法審判處決,部分更被直接裝麻袋投入大海。 1918年夏,戰事對同盟國越來越不利。雖然到目前為止奧匈帝國內的少數民族領導人一直對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時他們不得不考慮他們自己的利益了。當協約國的勝利顯而易見時,對他們來說也是脫離舊的帝國的時刻,接受協約國所宣揚的民族主義是必走的路了。
此時的奧匈帝國已經無法將這眾多民族聯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員也對帝國喪失了信心:經濟發展已經停止,新的經濟發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戰時許多戰前在奧地利部分引入的開放政策被取消,這使社會主義者非常氣憤。
在這些條件下極端民族主義者獲得了許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區宣布獨立。
1918年11月3日奧匈帝國與協約國達成停火協議。戰爭的結束也是奧匈帝國的終止。
對戰勝國來說,按照伍德魯·威爾遜宣布的十四點計劃奧匈帝國分裂為許多民族國家是必然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分裂奧匈帝國並非協約國的戰爭目的,這個建議一直到戰爭後期才獲得支持。相反的,許多人認為奧匈帝國的分裂並不解決當地的民族問題,而只是使得這個地區更加不穩定。
1918年10月28日捷克首先宣布獨立,匈牙利其次。特蘭西瓦尼亞大多數地區加入羅馬尼亞,其中還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數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區聯合組成了後來的南斯拉夫。戰後戰勝國承認這些新的邊界,大大地改變了當地的政治地圖。一系列條約保障這些邊界的合法性。
奧地利和匈牙利成為共和國,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驅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但1919年羅馬尼亞入侵後保皇勢力又開始抬頭。1920年匈牙利恢復為一個王國,但沒有國王。奧匈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卡爾一世企圖占據這個王位沒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屬馬德拉群島,後來在那裡逝世。霍爾蒂·米克洛什成為執政者。
從奧匈帝國分裂出的國家有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等,此外波蘭、羅馬尼亞、義大利也獲得部分前奧匈帝國的領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四分五裂。對戰勝國來說,按照美國總統伍德魯·威爾遜宣布的十四點和平原則,奧匈帝國被肢解為多個民族國家是必然發生的事。值得注意的是,肢解奧匈帝國並非協約國的最初目的,這個建議一直到戰爭後期才獲得支持。因為當初不少人認為奧匈帝國的解體,不但無助解決當地的民族問題、反而只會使這個地區的局勢更不穩定,這些不穩定的局勢成為了法西斯納粹和共產主義滲入的源頭。
雖然奧匈分裂出的國家表面上遵從民族自決,但實際民族疆界的劃分極其混亂不堪(例如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而且有些直到戰前都擁有過完整歷史疆界國家(例如匈牙利)慘遭肢解,而有些組成民族不同、本不應草率合並的國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卻佔有了很多原本不屬於他們領土。這些民族和歷史疆域的劃分非但沒有使得東歐和巴爾幹人民過上自給自足的新生活,反而招致這些小國在互相攻擊,以至於很多國家走上法西斯、共產集權的道路,給了蘇聯和後來的納粹德國更多可乘之機。
這些國家中大部份的基礎工農建設、財政貿易結構、教育軍事體系基本沿用奧匈的老路,卻又因為國內市場迅速萎縮、原料人力嚴重不足而不能像在原奧匈時代那樣各司其職的進行產業分工。雖有相同的交通和通訊設施這些便利條件,但因為政治上的敵對和高額的關稅壁壘而不能發揮原本的作用。事實上,很多國家雖然從奧匈帝國獲得了獨立,但無論從國際地位、經濟狀況(這一點除捷克以外)、和軍隊實力都無法再與之前的奧匈相提並論,有些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遠遠低於奧匈還存在時候。加之很多國家剛獨立,民族主義的氣焰正濃,為本爭取利益而不惜手段,結果讓21世紀初的東歐和巴爾干問題埋下更多禍根。這比奧匈種下的苦果更加難以調解。
㈢ 一戰後奧匈和土耳其分別分裂成什麼國家了
奧匈分裂為奧地利和匈牙利,新建南斯拉夫、捷克,原奧匈帝國南部的一些領土割給義大利,歸還所佔波蘭領土。
土耳其由於戰敗喪失了更多的領地和屬地,只保留有歐洲的伊斯坦布爾和亞洲的小亞細亞,成為單一的民族國家。
㈣ 奧斯曼帝國與奧匈帝國是一回事嗎
奧凶帝國是以奧地利和匈牙利為中心,奧斯曼帝國是以土耳其為中心。
㈤ 奧匈帝國是怎樣消亡的
奧匈帝國消亡的原因:主因是世界特有的“二元結構帝國”下的錯誤民族政策;錯誤地與德國結盟直接導致失敗(衰落因素是民族關系錯位、奧匈帝國和德國的關系);
法國、沙俄、土耳其為了自身的利益,挑撥奧匈帝國境內的民族關系。國內民族戰爭一直都存在。
㈥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匈帝國,神聖羅馬帝國之間什麼關系
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語∶دولتعالیهعثمانیه),為土耳其人所創立之國。始王奧斯曼一世,初居中亞,並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中東及北非之大部,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蘇丹。自滅亡東羅馬帝國後,定都君士坦丁堡,且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故其帝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羅馬帝國及伊斯蘭文明,東西文明在其手中因而得以統合
奧匈帝國是1867年至1918年間的一個中歐的「二元君主國」(Dual-MonarchicUnion)、「共主邦聯國家」。在這段時間里,匈牙利王國與奧地利帝國組成聯盟,這個聯盟的全稱是「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的王冠領地」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德語:HeiligesRömischesReichdeutscherNation,拉丁語:),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帝國。早期為統一的國家,中世紀後演變為一些承認皇帝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聯合體。其歷史可追溯至羅馬帝國。
955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勒赫菲爾德戰役中擊敗馬扎爾人,收復各邊區。962年,奧托加冕為皇帝,建立神聖羅馬帝國。今奧地利地區自此歸屬神聖羅馬帝國,直到其於1806年崩潰
㈦ 我問的是奧匈帝國是不是現在的土耳其回答是答非所問!
奧匈帝國不是,其為奧地利與匈牙利,土耳其為奧斯曼帝國
㈧ 土耳其和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的前身為奧地利帝國..19世紀中期革命風起雲涌.1867年奧地利帝國為了保存帝國被迫與帝國內部勢力較大的匈牙利貴族組成二元聯邦國家.成為奧匈帝國.奧地利和匈牙利都有各自的政府.還有一個中央政府處理國防以及外交事務.
奧匈帝國按照當今的地圖 包括了 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後分裂為現在的捷克以及斯洛伐克) 以及南斯拉夫地區.
至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則是土耳其人建立起來的大帝國.該帝國封鎖了東西方的陸路貿易線.曾兵臨奧地利帝國首都維也納城下.為歐洲人特別是奧地利帝國或奧匈帝國以及沙俄的死敵.
㈨ 奧斯曼土爾其和奧匈有什麼關系是現在的什麼地方拜託各位了 3Q
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語︰ ),為土耳其人所創立之國。始王奧斯曼一世,初居中亞,並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中東及北非之大部,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蘇丹。自滅亡東羅馬帝國後,定都君士坦丁堡,且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故其帝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羅馬帝國及伊斯蘭文明,東西文明在其手中因而得以統合。 其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之陸上交流達六世紀之久。在其存在其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及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之界限日趨模糊。其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Memur Sinan)名留至今。於十六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頂盛,在十七世紀,其領土更達最高峰。而在赫伊爾丁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其為惟一的伊斯蘭勢力能於十五至十九世紀期間,挑戰日趨強盛之歐洲霸權。然而,終不敵之,由十七世紀開始逐漸趨於沒落,國土日削,國權日喪。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敗於協約國之手。國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今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因而領導國民起義,擊退西方勢力,據小亞細亞立國,廢哈里發,更國號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奧匈帝國 (德語: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語:Osztrák–Magyar Monarchia),英語:Austria-Hungary),是存在於1867年至1918年間的一個中歐共主邦聯國家。當時的匈牙利王國與奧地利帝國組成「 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領地以及匈牙利聖斯蒂芬的王冠領地 」聯盟,匈牙利國王與奧地利國王是同一個人。匈牙利對內享有一定程度的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等自治權,外交和國防等對外事務方面則與奧地利一樣,統一由帝國中央政府處理。 奧匈帝國是匈牙利貴族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爭取維持原來的奧地利帝國時所達成的一個折衷解決方法。它的首府設在維也納,是當時僅次於俄羅斯帝國的歐洲第二大國,人口僅次於俄羅斯帝國及德意志帝國,居於第三位。它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內政主要由組成它的十一個主要民族之間的商議所決定。當時歐洲各地民族獨立思想不斷發展,雖然奧匈帝國在其成立期間不斷有民族起義和其它糾紛,但在它所存的約50年間整個國家的經濟不斷發展,國家實現了現代化,許多開明的改革得以施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解體。 所以他們沒有任何關系。他們現在分別是土耳其和奧地利啊。
㈩ 奧土戰爭是怎麼回事
到18世紀間,奧地利和土耳其為爭奪東南歐和中歐的霸權而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18世紀土耳其軍隊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游牧突厥部落。13世紀末葉,奧斯曼突厥部落酋長的兒子奧斯曼襲封後,宣布成立獨立公國,遂不斷進行擴張,於1326年建立奧斯曼帝國。14世紀,奧斯曼土耳其乘拜占庭帝國內訌,開始插足歐洲。到14世紀末,巴爾乾的絕大部分土地都處於土耳其的統治之下。15世紀,土耳其開始對拜占庭帝國展開新的攻勢。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佔領。奧斯曼帝國遷都君士坦丁堡,更名為伊斯坦布爾。1461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到15世紀末葉,奧斯曼帝國已經佔有幾乎整個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軍事封建帝國。
奧斯曼土耳其佔領君士坦丁堡和東部地中海後,直接威脅巴爾干鄰近的波蘭、捷克、匈牙利、奧地利等國。這些國家不斷與奧斯曼土耳其發生爭斗,以哈布斯堡家族為首的多民族的奧地利國家也在長期爭斗中形成。從此,奧地利和土耳其為爭奪東南歐和中歐的霸權,雙方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
奧斯曼帝國在1453年佔領君士坦丁堡後,繼續對外擴張。塞里姆一世在位期間(1512—1520年),開始對伊朗的戰爭,佔領南高加索的亞塞拜然、喬治亞一部和庫爾德斯坦。蘇里曼一世在位期間(1520—1566年),奧斯曼帝國達到鼎盛時期。蘇里曼進行多次擴張,1521年,進占貝爾格萊德和羅德斯島。1526年8月,土耳其軍隊在摩哈奇附近打敗匈牙利和捷克聯軍。土耳其在匈牙利東部有了立足之地,也就有了向西進一步擴張的跳板。匈牙利王國其餘領土歸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管轄。匈牙利內部呈現兩派,一部分貴族選立斐迪南為王,藉以與土耳其對抗。土耳其蘇里曼王支持另一部分貴族選立查帕爾亞為王,反對斐迪南,與哈布斯堡王朝發生直接沖突。1529年,土耳其蘇里曼向匈牙利中部發起進攻,9月,佔領布達,入侵奧地利,並開始圍攻維也納。但是,土耳其屢攻不克,最後由於糧秣匱乏和疾病流行被迫撤退。1530年,奧地利與土耳其進行和談,但未達成任何協議。1532年夏,雙方重又開戰,奧軍在查理五世統率下,在匈牙利中部地區,阻止了土軍的進攻。1533年7月,奧土雙方在伊斯坦布爾簽訂和約。根據條約規定,匈牙利西部和西北部仍歸奧地利管轄;奧地利每年向土耳其蘇丹納貢3萬杜卡特(古威尼斯金幣);匈牙利其餘部分歸蘇里曼控制,奧軍保證不對駐軍進攻。
1540—1547年,土耳其與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聯盟,反對哈布斯堡王朝。土軍趁奧地利大部兵力被牽制在義大利北部和法國東部邊境之際,對匈牙利西部發起攻勢,於1541年和1543年先後佔領布達和埃斯特格。1544年,奧地利與法國媾和,奧軍得以抽出與法作戰的兵力阻止土軍的前進。1547年,奧土雙方簽訂《亞得利亞那堡和約》,奧地利把匈牙利中部地區割讓給土耳其,匈中部地區的政權落入土耳其代理人之手。哈布斯堡王朝承認土耳其對匈牙利大部地區的統治。1551—1562年,奧土雙方為爭奪特蘭西瓦尼亞而展開爭斗。土耳其軍隊獲得局部勝利:1552年,攻佔特梅什瓦爾(今蒂米什瓦拉);1553年,攻佔埃格爾。但是,根據1562年的雙方和約,土耳其寸土未得,雙方呈膠著狀態。在1566—1568年的戰爭中,土耳其仍無建樹。
1592—1606年的戰爭是由土耳其挑起的,雙方各有勝負。根據1606年雙方締結的《席特瓦托羅克和約》,奧地利首次被承認為平等的締約一方,它無須每年向土耳其蘇丹納貢,但需一次付清20萬杜卡特。1660—1664年的戰爭,是因土耳其大舉進犯匈牙利西部地區而爆發的。雙方於1664年8月,在拉布河畔的聖戈特哈特附近進行了決戰,土軍遭奧軍迎頭痛擊失利。根據1664年雙方締結的《瓦什瓦爾和約》,土耳其從特蘭西瓦尼亞撤軍,但該地區仍屬奧斯曼帝國所有。
雙方經過16—17世紀的角逐,奧斯曼帝國已經渡過它的強盛時代。從16世紀後期開始,奧斯曼帝國對西方的威脅的勢頭逐漸減弱。由於廣大農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地方貴族的離心傾向和宮廷貴族爭奪政權的內訌,以及因侵略擴張政策而引起的與鄰國的不斷戰爭,土耳其的實力開始走向衰落。到17世紀中期,土耳其矛盾重重,內外交困,越來越走向衰落。
在1683—1699年的戰爭中,土耳其企圖聯合對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不滿的匈牙利封建主的軍隊進行對奧的戰爭。1683年7月,土耳其軍隊圍困維也納。奧軍得到波蘭軍隊的支持,9月,土軍被擊潰,損失慘重:亡2萬餘人,損失火炮300門。維也納一戰的敗北,迫使奧斯曼帝國轉入防禦,並逐步撤離中歐。1684年,奧地利、波蘭和威尼斯之間建立反土耳其的「神聖同盟」,1686年,俄國加盟。此後,戰局發生變化。1686年,奧軍攻佔被土耳其佔領的布達,1687—1688年,先後佔領匈牙利東部、斯拉沃尼亞、貝爾格萊德等地。1689年,土耳其海軍在多瑙河上的維丁城附近敗北。同年,土耳其曾一度扭轉敗局,迫使奧軍放棄原先佔領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特蘭西瓦尼亞等地。由於俄國的參戰,使奧地利得以恢復原來的態勢。1697年9月,奧軍在蒂薩河畔澤特一戰獲勝,土軍亡3萬餘人,損失全部火炮和輜重。根據1699年奧地利、波蘭、威尼斯與土耳其簽訂的《卡爾洛維茨和約》,以及次年俄國、土耳其簽訂的《伊斯坦布爾和約》,奧地利獲得了匈牙利、斯拉沃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大片領土;波蘭獲得第聶伯河西岸烏克蘭南部和波多里亞;威尼斯獲得摩里亞和愛琴海中的土屬各島;俄國獲得亞速夫要塞。這是對奧斯曼帝國的第一次分割。
進入18世紀,土耳其利用俄國與瑞典戰爭的機會,伺機報復俄國,土耳其取得了勝利。1716年,土耳其乘勝向奧地利開戰,但告失敗。1716年10月,奧軍攻佔特梅什瓦爾;1717年8月,在貝爾格萊德附近擊潰土軍,貝爾格萊德守軍投降。根據1718年《波日阿雷瓦茨和約》,土耳其又失去包括貝爾格萊德在內的塞爾維亞北部。1735—1739年期間,奧斯曼帝國連戰失利,奧軍開始取得部分勝利,佔領了波斯尼亞、塞爾維亞等地。軍事失敗加深了奧斯曼帝國的危機。1788—1790年期間。根據1781年奧俄同盟條約,奧軍發起進攻,1788年9月,在洛多什城附近被土軍擊潰。俄軍在俄土戰爭中的獲勝使奧軍得以整頓兵力,重新轉入進攻。1789年10月,奧軍經過三個星期的圍攻,攻佔了貝爾格萊德,接著又攻陷謝苗德利亞、波日阿雷瓦茨等要塞。歐洲形勢,尤其是法國大革命後形勢的變化促使奧地利退出戰爭。1790年之後,奧地利和土耳其在解決雙方沖突時不再訴諸武力,並且轉而相互合作。總之,奧土戰爭加速了奧斯曼帝國的衰亡,促進了多民族的奧匈帝國的形成。
奧土戰爭持續近三個世紀。奧斯曼帝國曾盛行一時,在其鼎盛時期,幅員跨歐、亞、非三大洲。早在15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就開始遠征歐洲,之後,土耳其與東南歐和中歐各鄰國之間一直存在領土糾紛,各國統治者經常進行武力爭奪。奧斯曼帝國的對外擴張政策激起了各鄰國之間的不滿,促使各鄰國結成反土耳其的「神聖同盟」,在戰略上把自己擺在東南歐和中歐國家的對立面,「失道寡助」,長期的征戰使國庫空虛,激起了廣大農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人民憤懣情緒增長。1730年9月,伊斯坦布爾爆發人民起義。到18世紀後半期,奧斯曼帝國境內被壓迫民族也掀起爭取獨立的斗爭。這一切都加速了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奧斯曼帝國的日趨衰落,給歐洲各國瓜分土耳其的歐洲領土創造了契機,昔日的奧斯曼帝國已無往日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