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和土耳其是什麼關系
⑴ 為何阿根廷土耳其西班牙1945年1-2月對軸心國宣戰
二戰後,大量的納粹分子在阿根廷逃過了審判。而大量的小道消息也聲稱希特勒沒有自殺,而是乘坐潛艇來到了阿根廷,然後隱居起來。
阿根廷自稱是希特勒的老人,當然,她的夫人聲稱他是精神病人。不過無風不起浪,若不是一直以來流傳民間的傳言,也不可能有阿根廷自稱自己是希特勒。
至於土耳其,在一戰中由於參加了德國陣營,慘遭解體,若不是凱末爾革命最終迫使協約國妥協,土耳其險些亡國,但是土耳其依舊還是簽訂了極為苛刻的條約,喪失了全部的境外土地。二戰中,土耳其顯然聰明了很多,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保持著中立狀態。由於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比較重要,軸心國和同盟國都是積極拉攏土耳其的。土耳其雖然最終參加了同盟國,不過基本上成功的避免了二戰對土耳其的破壞。
阿根廷和西班牙長期中立,主要是因為自身就是法西斯專政政權,而土耳其則是從本國利益出發,左右逢源,最終都站在了同盟國一邊,可謂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⑵ 土耳其是亞洲國家還是歐洲國家
亞洲國家
土耳其是橫跨歐亞的國家。橫跨兩大洲的國家還有俄羅斯,埃及,或者算上西班牙,西班牙在北非有休達等飛地。不過土耳其的領土主體部分是小亞細亞,歐洲的東色雷斯部分很小。
文化上,土耳其是個亞洲國家。 土耳其文明的主體是伊斯蘭文明。雖然融合了一部分拜占庭文明,但由於伊斯蘭文明的強勢,拜占庭文明殘存的不多。
政治上,土耳其之前一直想加入歐盟,但一直未能成功,也不可能成功。 土耳其現在回頭想深度介入中東政治,但只能在自身問題上參與。也就是除了庫爾德問題外,土耳其能參與的中東問題不多,使不上力。
宗教上, 土耳其和突尼西亞是不被伊斯蘭世界承認的兩個伊斯蘭國家。在宗教上沒有發言權。中東的宗教中心在伊朗,埃及和沙特。
⑶ 土耳其和希臘的關系為什麼如此緊張呢
土耳其核希臘一直存在著歷史矛盾和民族矛盾。土耳其作為一個亞洲的國家但是卻一心想加入到歐盟,但是希臘作為歐盟國家是反對土耳其加入到歐盟的,所以產生了矛盾,在另一個方面來說歐盟國家的很多國家同樣是反對土耳其加入到歐盟的。
對於土耳其和希臘的矛盾可謂是歷史悠久了,在11世紀的時候在希臘的就已經有了民族的矛盾,所以在如見兩國的矛盾不僅僅在民族矛盾逐漸演變成了國家間的的矛盾。所以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還是有必要緩解一下矛盾的。
⑷ 西班牙與土耳其所處半島
西班牙位於伊比利亞半島
土耳其橫跨歐亞,包括的半島有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和南歐的巴爾干半島
希望幫到你~
⑸ 土耳其是歐盟國家嗎
土耳其不是歐盟國家。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
歐盟國家介紹
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塞普勒斯,克羅埃西亞,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馬爾他,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
⑹ 二戰如果土耳其和西班牙加入軸心國會怎樣
西班牙入軸,奪取直布羅陀。軸心國勢力將控制整個地中海,北非將很快淪陷。以至於中東國家時刻受到軸心國威脅而被迫選擇陣營。土耳其入軸又會將黑海完全封鎖,導致蘇聯黑海艦隊時刻面臨被全殲的風險,德軍將會在義大利艦隊幫助下在黑海沿岸登錄奪取克里米亞,高加索地區受到的威脅將前所未有。不會再出現歷史上德軍為了奪取油田而發動斯大林格勒戰役把自己戰線拉的過長。德軍將會在土耳其境內部署軍隊進攻高加索,克里米亞集結的軍隊向斯大林格勒與方向推進,蘇聯將陷入三線作戰。而一旦高加索地區淪陷,蘇聯將會陷入極大的戰略被動,東線戰場的進展將會使盟軍在諾曼底登錄無限延遲。再大膽一點,高加索地區淪陷向北推進後配合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和克里米亞集團軍大規模合圍蘇軍,而蘇軍丟失了巴庫油田喪失了大規模進攻能力,大量有生力量被殲滅也就離莫斯科淪陷不遠了,蘇聯隨後宣布投降,在如此局勢下,諾曼底登錄將會變得毫無意義,而英美的海軍又讓德軍很難實施海獅行動。至此無論在戰略還是民族情結上德國都會選擇和英美和解,德國將會在歐洲占據主導地位建立新秩序。
⑺ 15-17航海時代葡萄牙西班牙兩國的關系
情況是那樣的
大航海時代的開始:
首先的原因,葡萄牙由於人口和面積明顯處於劣勢,但是作為一個統一主權國家的時間相對比較早,在15世紀中期之前,卡斯蒂尼亞和阿拉貢,還是2個相互獨立的王國,西班牙沒有形成,而此時,葡萄牙已經作為一個中央專制的單一制國家多年,在15世紀中前期的恩里克王子,若奧二世的大力支持下,迪亞士和達迦馬,已經逐步建立了沿著非洲西海岸進入印度洋,並控制印度和非洲沿岸一些貿易點進行早期殖民活動,此時葡萄牙的航海事業已經有一定基礎了。
在航海事業上,西班牙地區是相對後起的,在南部的安達盧西亞15世紀中前期還有一些殘余的穆斯林據點,卡斯蒂尼亞和阿拉貢必須花不少精力和物力清除它們。
後來卡斯蒂尼亞和阿拉貢通過聯姻方式,實現了合並,形成了一個比葡萄牙綜合上要強大不少的西南歐大國,同時,西班牙方面,哥倫布發現了美洲(他當時認為是印度)。這一點,若望二世主動找西班牙王室進行談判,並找在當時的歐洲最有影響力的羅馬教廷進行仲裁,1494年簽訂的《托德西利亞斯條約》,1529年簽署的《薩拉戈薩條約》,基本上對西葡兩國發現的海外殖民地和貿易據點,是比較均衡的劃分,(俗稱教皇子午線)這對於國力相對弱小的葡萄牙來說,是非常成功的,這不能不說若望二世是一個出色的君主。
葡萄牙繁榮後的危機:
殖民事業為小國葡萄牙帶來了滾滾貿易利益,也推進了葡萄牙文化和技術的發展。然而危機則接踵而來。
原因:
1.美洲,非洲南部,印度那些地方的貿易事業變大後,就不再是原來那個主要是依靠南歐-西北非小區域貿易得利的葡萄牙了,之前,葡萄牙船隊活動的經費,主要是某一個王子或大商人承擔的,然而,新興的跨大洲貿易所需的成本,難以靠某個個人承擔得起的。
2.在葡萄牙,由於不同於當時的歐洲西北部地區和義大利的情況,葡萄牙缺乏較為獨立的具有相對繁榮製造業的自由城市,也不同法國或波蘭那樣有充足的農耕土地,海外殖民事業並沒有對葡萄牙本土的工農業實際生產方面帶來進步,反而是過於充足的貴金屬貨幣,讓葡萄牙當時國民生活變得奢侈,同時也讓該國成為一個絕大部分生產-生活產品都依靠進口的國家。
3.在16世紀中期,西班牙,羅馬教廷和義大利諸城市聯合海軍擊敗土耳其帝國海軍的勒班陀海戰後,土耳其人自海路的侵略停止了,近東地區重歸穩定,地中海貿易重新開始興盛,西班牙可以通過地中海路線(當時西班牙在康布雷同盟戰爭後控制了義大利南部),就近獲得了香料通道,對葡萄牙依靠遠洋運輸(要繞道南非好望角)葡萄牙香料轉口事業,由於前者的低成本,葡萄牙香料貿易遭受了沉重打擊。
4.1554年上任的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奧,年少沖動,思想上還是中世紀歐洲騎士進行聖戰的軍事英雄主義,加上得到了葡萄牙舊貴族的支持,在北非戰場上對摩爾人進行了以小搏大,以弱搏強的陸戰,慘敗身亡。是後,引起了葡萄牙國內君主繼承權的混亂,給了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之後兼並葡萄牙可乘之機。
被西班牙兼並的60年:
年輕而且無子女的國王塞巴斯蒂奧一去不回之後,紅衣主教、塞巴斯蒂奧的叔爺爺恩里克(史稱「純潔恩里克」)繼承了王位,由於是主教,純潔恩里克同樣無子。此時,西班牙王菲利普二世憑借和葡萄牙王室的姻親關系,借機宣稱他的葡萄牙王位繼承權是無可爭議的。這樣,由於西班牙軍事上的強大,菲利普二世根本不理睬葡國平民代表在議會中的反對,重兵囤積在西葡邊境。
紅衣主教恩里克去世後,另一個王位繼承資格者----克拉托修道院院長安東尼奧,盡管得到了葡萄牙平民的支持,但這些烏合之眾根本不是訓練有素的西班牙軍隊的對手,在加上菲利普二世重金收買了葡萄牙主要城鎮的上層人士,最終一介書生安東尼奧被迫流亡西班牙的主要宿敵----英國和法國。這樣,葡萄牙開始了被西班牙事實上兼並的60年。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菲利普二世在位期間,出現了西班牙「無敵艦隊」慘敗於英國的事情,(此役,參戰的葡萄牙海軍最後也所剩無幾),但他總體上是一個偉大的君主。他對葡萄牙進行了懷柔政策,期間,葡萄牙原有的法律制度,傳統風俗,貴族和富商既有的特權都不變,萄牙人可以受命在西班牙擔任公職;東方貿易仍由葡萄牙人直接經營,同時西葡兩國之間取消妨礙商品流通的種種限制和賦稅,必要時西班牙將派艦隊為葡萄牙商船護航。期間,葡萄牙地區經濟還是發展不錯的,在1589年,西班牙無敵艦隊慘敗後,修道院長安東尼奧曾經派遣了一支英國僱傭軍潛回國,里斯本市民都選擇了關閉城門的「抵抗」。
問題主要是出現在1598年菲利普二世去世以後,其子菲利普二世(西班牙稱三世)繼位。他在歷史上的綽號是「虔誠者」(o Pio),但是正是在他的任內西班牙—葡萄牙帝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其實錯也不在他本人,有道是盛極必衰,西班牙的劫數到了。首先是美洲的銀礦出現了枯竭的跡象;其次在1605年,由於宗教上的原因,國王策動了一場驅逐摩爾人的運動,將格拉納達地區的阿拉伯人後裔逼走,結果是讓西班牙失去了一大批技術高超的手工藝匠人。英國和荷蘭也在此時崛起,不斷騷擾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連年的戰爭開支使帝國的國庫日漸吃緊,西班牙漸漸無力顧及葡萄牙的海外屬地了。於是曾經是葡萄牙人天下的印度洋成為了英國人和荷蘭人的舞台。1609年荷蘭人佔領斯里蘭卡;1617年開始葡萄牙人又在日本受到荷蘭人的刁難和排擠;1622年在英國人的支持下,伊朗將霍爾木茲海峽奪了回去;1637年荷蘭甚至占據了幾內亞灣的一部分地區。最令葡萄牙人忍無可忍的是1623年至1630年巴西的幾個重要港口竟也落到了荷蘭人手中,其中包括作為巴西首府的聖薩爾瓦多和最富饒的伯南布哥地區!
1621年,西班牙王菲利普三世去世,菲利普四世繼任,為了填補軍費造成的漏洞,政府加重了稅收。這樣,葡萄牙人起義了,西班牙統治者看到葡萄牙國內不穩定的形勢,決定結束其半獨立的狀態,但這很明顯的,菲利普二世的對葡萄牙貴族的懷柔政策也成為廢紙了,原本最認同西班牙國王的貴族們,進而作為了追求葡萄牙復國的急先鋒。1640年5月,巴塞羅那爆發了起義;為了鎮壓這次起義,葡萄牙的貴族們都收到了動員令,讓他們去加泰羅尼亞參戰。這項動員令讓忍耐已久的上層階級也坐不住了。大家開始聚集在當年的王位繼承人女公爵卡塔琳娜的孫子、如今的布拉甘薩公爵若奧的周圍,策劃著一次乾脆徹底的行動。
1640年12月1日上午九點左右,40名王公貴族突然沖進里貝拉王宮,控制了宮廷衛隊,隨後抓出來代表菲利普行使權力的他的表妹曼圖阿女公爵和她的國務大臣。在將後者處死之後,這些人逼迫女公爵命令聖若熱城堡和特茹河各要塞的西班牙守軍立即繳械投降、不得抵抗。一切辦妥之後,他們才走出王宮,號召人民起來歡呼葡萄牙的光復。15天之後,布拉甘薩公爵正式加冕成為葡萄牙國王,稱若奧四世。布拉甘薩王朝就此建立。
葡萄牙復國了,但再也不是那個在大航海時代初期強盛的葡萄牙,由於西班牙軍隊的反攻,弱小的葡萄牙不得不尋找強國的支持,主要包括英國,荷蘭等歐洲北半部主要新教國家,還有西班牙人更淵遠的宿敵----法國人。但是,這光復外交所需要的支持,代價太大了。
的確英葡同盟源遠流長,但這次不同的就是英國當時國王倒台,克倫威爾在位,葡萄牙人,在現實面前,不得不放棄了流亡於里斯本的英國保王黨殘余,接受了克倫威爾提出的苛刻的條件,這是一個新的同盟條約,但很顯然,對於葡萄牙經濟長遠發展很不利;荷蘭方面,新的擁有大業的「小國」只是接受了葡萄牙人善意的歐洲范圍內,在海外,荷蘭繼續進攻葡萄牙的殖民地,直到後來的1661年,葡萄牙在無奈之下做出了讓步,放棄當時荷蘭佔領下的海外屬地,並且給予荷蘭商人類似於英國商人在葡萄牙屬地上的貿易特權。至於法國人,法國根本都不理睬葡萄牙的希望。
⑻ 土耳其是屬於亞洲還是歐洲
土耳其是亞洲
土耳其是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北臨黑海,西臨愛琴海。地理位置上屬於亞洲國家,因為土耳其超過95%的領土位於亞洲,首都安卡拉同樣地處亞洲。土耳其雖然劃分在亞洲,但是足球賽都是參加歐洲的
(8)西班牙和土耳其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⑼ 西班牙是不是地跨亞非兩大洲的國家
是的,西班牙橫跨歐洲和非洲。眾所周知直布羅陀海峽是非洲,歐洲的分界線,而西班牙在直布羅陀海峽以南地理上屬於非洲大陸以及附屬島嶼還有兩個省(拉斯帕爾馬斯省和特內里費省)和兩個特別市(休達和梅利利亞),總面積7000平方公里,佔西班牙國土的1.5,人口230萬左右,佔西班牙人口的5%。
⑽ 請問各位軍事大蝦:西班牙與土耳其之間的軍事實力對比,那個要強一些
我本人覺得西班牙軍事實力總體上比土耳其強點!西班牙海軍擁有是排水量1.7萬噸的「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輕型航母,而又建造滿載排水量達2.7萬多的兩棲攻擊艦「胡安·卡洛斯一世」號,這從這方面都比土耳其的強多了!「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服役後將極大增強西班牙海軍的遠洋兩棲作戰能力和遠程空中作戰能力。下面是西班牙軍事實力的統計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16.605萬人。義務兵5.17萬人。
陸軍
10萬人,義務兵3萬人。編有8個軍區司令部(含2個海外軍區),1個機械化師,2個裝甲旅,1個山地旅,2個西班牙軍團,1個防空團,1個工程兵旅,1個陸航旅,1個炮兵旅,1個防空司令部,1個海岸炮兵司令部(含2個岸炮團),3個特種作戰營,1支快速反應部隊。
主戰坦克:665輛,其中AMX-30ERl/ER2型209輛,M-48A5E型164輛,M-60A3TTS型184輛,「豹」ⅡAⅣ型108輛。
裝甲偵察車:BMR-VEC型340輛。
步兵戰車:「皮扎羅」式14輛。
裝甲輸送車:1624輛,其中M-113型1311輛,BMR-600型313輛。
牽引炮:105毫米457門,155毫米20門。
自行炮:105毫米48門,155毫米90門,203毫米64門。
岸炮:6英寸44門,305毫米6門,381毫米3門。
火箭炮:140毫米14門。
迫擊炮:120毫米409門,81毫米1314門。
無坐力炮:106毫米638門。
反坦克導彈:「陶」式200具,「霍特」式28具,「米蘭」式442具。
高炮:20毫米329門,35毫米92門,40毫米183門。
地空導彈:「羅蘭」式18部,「防空衛士」廠「蝮蛇」13部,「西北風」式108部,「霍克」式24部。
直升機:174架(其中武裝直升機28架)。
海軍
3.695萬人,義務兵1.07萬人。編有1個艦隊司令部,4個基地司令部,6個海軍基地。分為4個海管區。
航空母艦:「阿斯圖利亞王子」號1艘。
潛艇:8艘,其中有「加萊爾納」級4艘,「鯨」級4艘。
護衛艦:15艘,其中有「聖瑪麗亞」級6艘,「巴利埃里」級5艘,「偵察」級4艘。
巡邏艇:33艘。
掃雷艦艇:12艘。
兩棲登陸艦:4艘,其中有「新港」級2艘,「加利西亞」級2艘。
兩棲登陸艇:13艘。
支援與補給艦船:32艘。
海軍航空兵 700人(義務兵290名)。編有1個攻擊戰斗機中隊,1個聯絡機中隊,5個直升機中隊。裝備有「AV-8B」型戰斗機17架,「嘉獎」2型3架,直升機37架。
海軍陸戰隊 6900人(義務兵2800名)。裝備有M-60A3型主戰坦克16輛,「蠍」式輕型坦克17輛,LVTP-7兩棲裝甲戰車16輛,105毫米牽引炮12門,155毫米自行炮6門,「陶」式反坦克導彈12具,「龍」式反坦克導彈18具,「西北風」式地空導彈12部。
空軍
2.91萬人(義務兵1.1萬名)。編有4個軍區(即中部軍區、東部軍區、直布羅陀海峽軍區、加那利群島軍區),1個後勤支援司令部。 作戰飛機211架。
攻擊/戰斗機:F-5B型35架。
戰斗機:EF-18A/B型90架,「幻想」F-1CF/D日EE型65架。
偵察機:RF-4C型14架,C-212型6架,「色斯納」560型2架。
海上巡邏機:P-3A型2架,P-3B型5架。
電子戰飛機:C-212型2架,「獵鷹」20型2架。
運輸機:「大力神」C-130H型7架,C-130型12架,C-212型34架,CN-235型20架,「獵鷹」20型3架,「獵鷹」50型1架,「獵鷹」900型2架。
加油機:KC-t30H型5架,「波音」707型4架。
聯絡機:130-27型21架。
搜索救援機:C-212型9架,F-27型3架,CL-215型15架。
教練機:C-101型74架,E-26型37架,E-24型25架,E-20型5架,C-212型試飛機1架。
直升機:57架。
空空導彈:「麻雀」AIM-7型、「響尾蛇」AIM-9型、「阿姆拉姆」型AIM-120型、R-530型若干枚。
地空導彈:「西北風」、「防空衛土」/「蝮蛇」若幹部。
預備役部隊
44.79萬人,其中陸軍斗3.6萬人,海軍3900人,空軍8000人。
准軍事部隊
7.576萬人,其中國民警衛隊7,5萬人,海上國民警衛隊7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