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增兵阿富汗
A. 為什麼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常發生戰爭
這是地緣政治導致的最後結果。
1、土耳其橫跨歐亞大陸,扼守博斯普魯斯海峽,戰略位置無需贅言。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誰掌握了這道海峽誰就管控了俄羅斯在黑海的出海口,黑海艦隊淪為廢鐵一堆;
2、阿富汗雖然土地貧瘠,但是長期以來的宗教沖突不斷,阿富汗是高原地區,地緣上雄視巴基斯坦。並且長期以來的戰爭當地一直缺乏強有力的領導機構;
3、伊朗則是老牌的反美鬥士,石油資源世界排名靠前。而且與伊拉克一直存有矛盾。
總結,這一地區長期就是陷入分裂狀態,並同為伊斯蘭國家,與他國的沖突往往是意識形態的差異,深層的則是追逐資源搶占戰略高地。表現在形式上就是常常為其他大國所利用,作為在當地制衡另一方勢力的棋子。這不是單單的地理原因就能解釋的。
B. 英、美、蘇三國當年為什麼會輪番入侵阿富汗這三次阿富汗戰爭在打什麼呢
在19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初,英國曾三次入侵阿富汗,但都以失敗告終,經過長期英勇的斗爭,阿富汗最終擺脫英國的控制而獲得完全獨立。英國當年入侵阿富汗,是為了建立一個從北非到印度的勢力帶,為了防止阿富汗被沙俄佔領,英國必須要提前出手了。當然了,其背後還是殖民主義在作祟。
蘇聯在50年代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爭執中支持了阿富汗,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到了蘇聯的懷抱。然而,到了70年代,兩國關系便差了,而且越來越差。同時呢,阿富汗的阿明上台後,試圖擺脫蘇聯控制,聲稱要與美國實現關系正常化。蘇聯人一看,這還了得,所以決定除掉阿明,由此引發了戰爭。阿富汗人民在國際社會支持和援助下,與侵阿蘇軍和蘇聯扶植的政府軍展開曠日持久的戰爭。
C. 為什麼在70年代末,蘇聯要出兵阿富汗
因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當蘇聯滲透到阿富汗時,美國正在給阿富汗提供各種援助,讓阿富汗能夠擺脫蘇聯。但是,美國主要提供軍事援助,對阿富汗的經濟沒有幫助。此外,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之間存在領土爭端,美國贊成巴基斯坦,這使阿富汗非常不滿意。1960年代後,美國減少了對阿富汗的援助,其影響自然減少了。
D.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土耳其在敘利亞泥潭中還能挺多久
據土耳其國家通信社報道稱土耳其軍隊最近遭遇到庫爾德武裝的伏擊,一次性死亡達到了近300多人。此次伏擊讓土耳其深感到庫爾德武裝的戰鬥力強大。如今土耳其軍隊與庫爾德武裝之間的戰爭陷入了相持的極端。先把庫爾德問題放在一旁,來看看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土耳其軍隊還能夠支撐多久?
而隨著土耳其陷入這場限期的戰爭中土耳其的經濟已漸感不支,因此想通過向公民征稅和一系列公共價格的上漲來滿足軍費開支需求。土耳其財政部長更是表示軍費開支的大幅上漲反映了「戰爭經濟」,是為了更好的應對地緣政治風險。那麼大家覺得土耳其軍隊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還能挺久呢?
E. 俄羅斯為什麼打阿富汗
那是前蘇聯,因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蘇聯一直想把阿富汗變成南下印度洋的戰略基地。
F. 伊朗土耳其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伊朗—土耳其戰爭指奧斯曼帝國與伊朗薩非王朝進行的掠奪性戰爭。戰爭目的是為了爭奪阿拉伯的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外高加索的所有權以及歐亞兩洲間最重要的戰略和貿易交通線的控制權。
這場戰爭自1514年起,斷斷續續進行到1746年,是打著伊斯蘭教的兩大流派——什葉派與遜尼派捍衛者之間的斗爭的幌子進行的。
得到遜尼派封建貴族上層人物支持的土耳其佔領者,遭到了15世紀末產生的以薩非王朝為首的伊朗國家的反抗,薩非王朝宣布希葉派為國教。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殘酷地鎮壓了1513年安納托利亞的什葉派教徒起義,殺死什葉派教徒4萬人。從此,開始了對什葉派的伊朗的戰爭。
伊土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奧斯曼帝國不僅擁有封建民軍,還擁有常備軍——土耳其近衛兵和強大的炮兵。
伊朗軍隊由騎兵弓箭手近衛軍、負責保護本部族領導機構並時常攜帶家小驅趕牲畜遠出的游牧民族的騎兵民軍和少量的地方封建主的民軍組成。庫爾奇伊和民軍戰士的武器是馬刀和長矛。在恰爾德蘭平原雙方首次大戰,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的軍隊在軍事上各方面都占優勢,打敗了沙赫伊思邁爾一世的薩非王朝軍隊並佔領其首都大不里士城。
但是,由於給養不足,加之近衛兵內部發生騷亂,謝里姆一世被迫放棄了亞塞拜然。其他地區的軍事行動仍在繼續。在科奇希薩爾附近的交戰中,伊恩邁爾一世的軍隊再次大敗。土耳其炮兵在這次交戰中又一次起了決定性作用。
至1516年前夕,謝里姆一世已佔領了西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和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1516~1517年,土耳其在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賈茲建立了自己的統治,1519年又統治了阿爾及利亞的一部分。
1533年,蘇丹蘇里曼一世與奧地利簽訂了和約。土耳其在其北陲安全得到保障之後,於同年重新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1536年,土耳其侵佔了喬治亞西南部的一部分,該地區成為伊土兩國爭奪外高加索和美索不達米亞統治地位的主要戰場。由於伊朗軍隊也有了炮兵,所以戰爭進行到1555年時,雙方已不分勝負。1555年5月29日,伊土兩國在阿馬西亞城締結和約。
按照和約規定,伊朗保有所佔領的外高加索的一些領土。奧斯曼帝國把阿拉伯的伊拉克劃入自己的版圖。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則由兩國瓜分。伊朗得到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的一部分、卡爾特里和卡赫齊亞。土耳其獲得了阿布哈茲、古里亞、伊美列丁以及拉濟人的領土。兩國承認卡爾斯城地區為中立區,全城已遭洗劫,城堡被夷為廢墟。伊土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就這樣以1555年雙方締結和約而結束。
伊土戰爭的第二個時期,始於1578年,時斷時續地持續了約半個世紀。土耳其利用薩非王朝國內封建內訌的機會,再次進攻伊朗。
這期間,土耳其依靠的是他的附庸——擁有強大軍隊的克里木諸可汗。1578年,土軍違反1555年和約,修復了卡爾斯城堡,繼而進入外高加索境內,佔領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的一部分。1578年8月10日,伊朗沙赫的軍隊在奇爾德爾附近被擊潰,土軍侵入東喬治亞和東亞美尼亞,後又侵入北亞塞拜然並在這里佔領了希爾凡。
自1579年起,土軍和克里木汗的10萬軍隊共同奪取了整個亞塞拜然和伊朗西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間,伊朗恢復了昔日的強盛,不僅奪回了被土耳其侵佔的西部領土,而且還吞並了一些新的領土。
然而,由於對烏茲別克封建主進行戰爭和鎮壓反封建的起義,阿拔斯一世不得不於1590年3月21日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對伊朗非常不利的伊斯坦布爾和約。按照這項和約,幾乎整個外高加索和路里斯坦、庫爾德斯坦的頗大部分都劃歸奧斯曼帝國統治。
16世紀與17世紀之交,阿拔斯一世進行了軍事改革。
最初,他建立了一支常備部隊,其中包括一個1.2萬人的火槍兵軍團和一個1萬人的騎兵軍團;還建立了火炮工廠和由炮手組成的炮兵部隊。火槍兵和炮手只從波斯人中招募。至改革完成時,伊朗軍隊的兵力達12萬人,計有常備軍4.4萬人、封建民軍7.5萬人,封建民軍中有3萬克濟爾巴希人和由土庫曼人、庫爾德人、盧爾人及其他游牧部落和定居的伊朗封建主組成的4.5萬民軍。阿拔斯一世的軍隊很快增至30萬人。伊朗為准備與強大的奧斯曼帝國進行戰爭,還與土耳其的敵對國——俄國和歐洲諸國建立了政治與外交關系。
1602年,阿拔斯一世對土耳其開戰。
整整一個世紀以來,伊朗國第一次成為進攻的一方,而軍事組織未作根本改變的奧斯曼帝國卻成為防禦的一方。1603~1604年,在蘇菲安附近的數次交戰中,伊軍打敗了土軍,攻佔並洗劫了大不里士、納希契凡及其他城市。遵照阿拔斯一世的命令,有30餘萬亞美尼亞人從被征服的亞美尼亞被趕往伊朗內地。
在1602~1612年的伊土戰爭中,伊朗獲得全勝。1613年11月20日,交戰雙方在伊斯坦布爾簽訂了使伊朗保有全部戰果的和約。
由於對1613年伊斯坦布爾和約的條款不滿,土耳其於1616年開始對伊朗採取報復行動。
在1616~1618年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新戰爭中,土耳其又遭失敗,於1618年在謝拉布簽訂和約,條約基本上重申了伊斯坦布爾和約的各項條款。在最後兩次戰爭中,伊朗大大擴張了自己的領土范圍,接著就開始了進一步的征服。
1623~1639年的伊土戰爭起因於沙赫阿拔斯一世的軍隊入侵阿拉伯的伊拉克。阿拔斯一世利用伊拉克人反對蘇丹穆斯塔法一世統治的起義之機,攻佔了巴格達市,隨後佔領了整個阿拉伯的伊拉克。
阿拔斯一世於17世紀的前25年裡,對東喬治亞的幾次遠征,破壞性特別大。外高加索人民對其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在喬治亞,薩阿卡則領導的廣泛的反伊朗起義,動搖和削弱了伊朗在外高加索的統治。
與此同時,土耳其在歐洲的戰事中遭數次挫折後,在蘇丹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間,便重新致力於征服東方。
1625年,土耳其佔領了阿哈耳齊赫,奪取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將其變為土耳其的一個省。穆拉德四世還進犯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同時,他的部隊還佔領了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可是他未能佔領巴格達,對該城長達9個月的圍攻毫無成效。
1630年,土軍轉攻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毀掉了哈馬丹城,屠殺了全城居民。1639年5月17日,簽訂了卡斯列—席林條約。
按照這項條約,伊土兩國間的疆界沒有變動,但阿拉伯的伊拉克歸屬土耳其。
伊土戰爭的第三個時期開始於18世紀初,土耳其蘇丹艾罕默德三世對伊朗重起戰端。
1723年春,土軍乘薩非王朝國家崩潰之機侵入外高加索,佔領了第比利斯、整個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與此同時,土軍還征服了伊朗西部的路里斯坦省。土耳其人的勝利直接威脅著俄國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遠征波斯和土耳其的軍事勝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馬斯普二世同俄國簽訂了1723年彼得堡條約。
1724年6月23日,俄土君士坦丁堡條約在伊斯坦布爾簽訂。
根據這項條約,1723年俄伊彼得堡條約列舉的裏海沿岸所有地區轉歸俄國,而外高加索的其餘地區和包括克爾曼沙赫、哈馬丹兩市在內的伊朗西部則轉歸土耳其。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條約的條款有利於土耳其,這是由於法國對它支持的結果,因為法國害怕俄國勢力加強。土耳其不滿足於已佔領的大片領土,其軍隊又向伊朗東部推進並攻佔了加茲溫。對土耳其侵略者進行抵抗的只有波斯和亞塞拜然的人民群眾。
18世紀30年代初,統帥納迪爾成為伊朗的實際統治者。
1730年,他擊敗了土軍並將其逐出哈馬丹、克爾曼沙赫和南亞塞拜然。
然而,當納迪爾忙於鎮壓阿富汗阿布達爾部族的霍臘散起義時,唯恐納迪爾的聲望增高的塔赫馬斯普二世向土耳其人出征,以期提高個人威望。塔赫馬斯普二世的軍隊在哈馬丹城下遭到失敗。
1732年1月10日,他被迫與土耳其簽訂和約。和約使土耳其侵佔的阿拉斯河以北的外高加索領土合法化。
1732年底,納迪爾推翻了塔赫馬斯普二世,事先與俄國簽訂臘什特條約後,便親自出征土耳其。
按該條約規定,吉蘭省立即歸還伊朗,而庫拉河以北的領土待將土軍從外高加索境內驅逐後歸還。
1735年6月14日,納迪爾的7萬軍隊在卡爾斯城下打敗了蘇丹的8萬大軍。
1736年,納迪爾加冕為伊朗沙赫,著手改組軍隊,以期增加兵員和裝備,尤其是炮兵。在這方面他得到英法兩國軍事專家的幫助。納迪爾—沙赫在鞏固了薩非王朝國家的統一之後,為了從土耳其手中奪回阿拉伯的伊拉克和外高加索,於1743年對土耳其重新開戰。3年戰爭雙方未分勝負而結束。
16至18世紀的伊士戰爭造成了各族人民的大批死亡,交戰的任何一方都未獲勝。戰爭阻礙了伊土兩國生產力的發展,加速了一些由許多民族和部落鬆散地拼湊而成的封建國家的崩潰。
伊土戰爭的非正義性,在被征服的各民族人民中間——特別是在17至18世紀——不斷激起民族解放運動和反封建運動,這些運動都為交戰國的某一方所利用,以建立自己的統治。伊土戰爭對外高加索人民來說是他們自古以來的歷史上苦難最深重的時期。在血腥的伊土戰爭中遭到削弱的伊朗和土耳其,日益淪為在近東和中東建立霸權的英法兩國的殖民地。
在伊朗和土耳其,武裝力量的基本形式是封建民軍,武裝力量的主要兵種是用矛、盾、馬刀、弓箭、短劍和火槍武裝起來的正規騎兵和非正規騎兵。伊朗的正規騎兵和土耳其的正規騎兵是軍隊中靈活機動的部隊。常備步兵與騎兵相比則處於從屬地位。
G. 土耳其打仗嗎現在
土耳其一直在打仗,主要是和在伊拉克,敘利亞的庫爾克武裝力量打。
H. 土耳其為何禁止美軍使用其任何領空運送兵援,增兵伊朗呢
土耳其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土耳其和伊朗的關系還是挺好的,土耳其不願意為了美國去得罪伊朗,如果美國經過土耳其的境地運送兵援,那麼可以看作是土耳其默認美國隊伊朗開戰;第二、主要是美國和土耳其的關系越來越差了,土耳其肯定不願意讓美國來占自己的便宜。
這樣一來,土耳其也是在對美國實行報復,因為在之前美國對土耳其實行了制裁,同時美國還加大了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的扶持力度,這樣一來不就是等同借刀殺人,借著庫爾德武裝去搞土耳其的事情。再加上土耳其不允許美軍通過其領地或者領空運送兵援、物資也不是第一次了,所以這樣的事情做起來真的是得心應手。但是我覺得。土耳其這一攔截對於這一場戰爭來說倒是一件好事,可以讓美國有台階下,能夠緩和一下戰爭的緊張。
I. 希土戰爭的對比分析
這場戰爭對於土耳其人來說是一場全民族的戰爭,摩德洛司停戰協定之後的世界政局將土耳其逼上了絕望的境地,也正是這種絕望促成了土耳其的民族覺醒和日益團結。戰爭初期各式各樣的護權協會與游擊組織都是自發組成的。民族政府成立以後,青年紛紛參軍,老人和婦女幫助軍隊挖戰壕、修工事、運送糧秣、看護傷員,工人和手工業者則全力製造各種武器供應前線。伊斯坦布爾的愛國群眾還想盡辦法從蘇丹政府和佔領軍那裡獲得武器,偷偷運往安納托利亞的國民軍那裡。安卡拉正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也正是由於全國人民的支持,民族武裝力量才能在不斷受挫的情形下,仍能繼續發展壯大。
希臘的情形則不同,它沒有土耳其人那種亡國滅種之危,戰爭目的只是為了攫取一部分小亞細亞領土,因此這場戰爭得不到國民自覺而長久的支持,希臘政府只能依靠一支正規軍隊。而作為一個小國,希臘的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向海外用兵只宜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同時,其軍事行動還必須得到西方列強在政治、軍事、尤其是經濟方面的支持。隨著戰爭的拖延,這些必備條件都一一失去了,希臘人逐步由主動變為被動。1922年,政府不得不強制發行國家公債以維持戰時經濟,致使物價飛漲,國民怨聲載道。而當土耳其發起戰略反攻的時候,作為希臘政府最後一點本錢的軍隊也開始反叛,大敵當前,士兵們卻不再服從命令,許多陣地就在混亂中被輕易地放棄了,更有不少地方的守軍在還沒看到土耳其軍影子的情況下,就匆忙撤往海濱,致使從前線潰退下來的軍隊得不到接應,整師整師地被土軍俘獲。這種情形與1921年土耳其人在薩卡里亞戰役中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的頑強精神恰成鮮明對照。 土耳其建立了以凱末爾為首的民族資產階級對獨立戰爭的統一領導
土耳其在奧斯曼帝國時代就不斷進行自身的改良,以適應近代歷史上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這些改良使土耳其的社會基礎較其他半殖民地國家進步,從而也造就了一批商業資產階級,他們中的許多青年在德國式的軍事院校中,接受過現代西方的軍事、文化教育。土耳其這些有著強烈民族民主思想的軍官階層,作為資產階級的中堅,對蘇丹制度以及帝國主義的侵略本性有深刻的認識。獨立戰爭初期的許多游擊組織就是由他們發起的,而直接掌握土耳其殘余軍隊的軍、師長們則是安卡拉政權最主要的支持者,土軍的一些高級將領,如伊斯邁特、卡賽姆·卡拉拜基爾、費夫齊·查克瑪克、里費特·拜萊等人在國難當頭之際身先士卒、善於指揮。凱末爾本人更是集政治、軍事才幹於一身的領袖人物,他目光敏銳、行動果敢,在土耳其的民族復興事業上表現出了堅強的毅力和強大的創造力。由於眾望所歸,凱末爾大權獨攬,但他頭腦冷靜,總是盡力避免使用獨裁的方式領導民族運動,對社會法治及政治標准表現出應有的尊重,因此他所領導的政府受到了社會各個階層的普遍擁護。 希土戰爭開始的時候,希臘人的行動表面上得到了協約國干涉集團的全力支持,但實質上希臘僅與英國有較密切的聯系。英國是對土瓜分陰謀中獲益最多的國家,然而英國仍不滿足,它又老謀深算地將希臘拉進干涉集團,准備將希臘當作自己的代理人,與法、意爭奪土耳其本土。於是希臘藉助英國這個強有力的後台,堂而皇之地與各大國一道踏上了安納托利亞的土地,英國則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給希臘以全力支持。因此有人形容希土戰爭實質上為英土戰爭。不過,希臘對土耳其事務的介入從一開始就引起了義大利的不快。在最初的秘密協議中,伊茲密爾及其附近地區原本是分與義大利人的,而希臘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提出的領土要求,甚至還包括了義大利早在1912年就已佔領的多得坎尼群島。不過維尼澤洛斯在和會上極力籠絡義大利人,他先是聽任義大利爭奪其他地區領土,繼而又放棄對多得坎尼群島的要求,並且主動提出國聯應將亞美尼亞國委託給義大利人代管,最後終於使得希、意雙方達成諒解,希臘人在安納托利亞的利益得到了義大利勉勉強強的承認。1920年底,希臘國內發生的不流血政變,使希臘的國際地位受到了嚴重影響,在大選中獲勝的希臘國王康斯坦丁,是大戰期間著名的親德分子,也是希臘君主派的領袖,這樣一種身份自然不受協約國的歡迎。有些國家表示,康斯擔丁無權繼任希臘王位。但康斯坦丁並不理睬這些,而且即位以後,毫不珍惜維尼澤洛斯首相建立的國際環境,自恃有英國人的支持,將法、意兩國棄置一邊,悍然擴大戰爭規模,這不僅給希、意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而且還激起了法國人的怒氣。法國是所有帝國主義國家中對土耳其投資最多的國家,它在奧斯曼債務中所佔的份額高達63%,超過20億金法郎。大戰結束後,法國很關心這筆巨額國債的償還問題。許多法國政治家指出,英國人所擬定的瓜分計劃和對凱末爾黨人採取的軍事措施,將使法國人喪失很大一筆債務收入。一位記者直截了當地指出:「把伊茲密爾交還給希臘人,這就意味著對法國的偷竊。」只是由於侵佔伊茲密爾是希臘參加世界大戰的條件,而且希臘人在希土戰爭的初始階段行動謹慎,對法方利益侵害不大,法國才隱忍下來。然而康斯坦丁上台後,戰事驟趨激烈,薩卡里亞戰前,希臘已在土耳其增兵至20萬人,大有一舉吞並小亞之勢,這就意味著法國人在奧斯曼債務方面的利益將化為泡影,加上法國人在土耳其南部的軍事行動進展不順,而英法又在歐洲萊茵河地區問題上發生齟齬等原因,法國乃有意與安卡拉政府講和。不過,失去兩位戰場「盟友」還不能將希臘怎樣,而薩卡里亞戰役之後,作為後台老闆的英國中止了對希援助,這對希臘外交來說,無疑是最為致命的打擊。
正當希臘在國際間日漸孤立的時候,安卡拉政府卻在以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支持。最先給土耳其人以道義支持的是美國。戰後,雖然美國出於本國利益提出了威爾遜的「十四點」建議,但其中關於尊重土耳其境內民族自決權的提議得到了土耳其人的擁護。而美國放棄對亞美尼亞人的支持以及拒絕在《色佛爾條約》上簽字,更在土耳其贏得了贊譽,因此土耳其與美國一直保持著友好關系。沙皇俄國曾是土耳其的宿敵,然而十月革命以後,俄國建立的蘇維埃政權遭到了協約國軍隊的圍攻,這就使得同樣處於被進攻地位的土耳其與俄國政府之間有了共同語言。蘇俄政府對安納托利亞.的民族解放運動寄予了極大關注,因為土耳其的武裝斗爭可以減輕協約國軍隊對俄國南部地區的軍事壓力。1917年11月,蘇俄宣布廢除沙皇和臨時政府時期俄國與協約國確認的關於瓜分土耳其的秘密條約,1920年間蘇土雙方互派特使,1921年3月16日雙方又簽訂了《莫斯科條約》,並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莫斯科條約》的簽訂使安卡拉政權第一次得到了大國的承認,這對提高安卡拉政權的國際地位起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蘇俄答應對土耳其予以金錢和軍火方面的援助。與此同時,大國民議會政府也與鄰國阿富汗建立了友好關系,這一舉措使安卡拉爭取到了穆斯林世界更廣泛的支持。在許多伊斯蘭教徒的心目中,英、希、法、意的軍隊是異教徒的軍隊,土耳其人捍衛主權的戰爭也就是保衛伊斯蘭教的戰爭。印度、埃及和北非的穆斯林捐款不斷匯往安納托利亞。大戰期間屢屢在土耳其後方發動暴亂的阿拉伯各國領袖們,此時也捐棄前嫌,作出了同情新土耳其事業的保證。薩卡里亞戰役之後,安卡拉又通過蘇俄的介紹,與由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組成的高加索政府簽訂了《卡爾斯條約》。早在1920年5月,大國民議會政府就開始了瓦解干涉聯盟的努力,由於法國人對土耳其民族武裝力量的實力持懷疑態度,致使談判時斷時續,雙方在戰場上也處於一種打打停停的狀態。直至土耳其人在薩卡里亞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雙方才迅速簽署了影響極大的《安卡拉條約》。義大利由於伊茲密爾的緣故,在希土戰爭中採取了中立態度,第2次伊諾努戰役之後,義大利人認識到了土耳其人爭取獨立、自由的堅強意志,於是在法國之前就開始了撤軍行動。1922年大反攻之前,安卡拉政府已經完全掌握了外交主動,談判技巧也已變得成熟,並將外交斗爭同軍事斗爭密切地結合起來。這些做法為土耳其在洛桑會議的談判桌上贏得勝利,提供了必要條件。 希土戰爭之所以在短短的3年之間出現令人驚奇的結果,也有許多軍事作戰方面的原因。
3年間,土耳其始終把武裝反抗外敵入侵,爭取民族自由領土完整和國家獨立作為最終的戰略目標。戰爭初期,土耳其人在作戰指揮上出現過一些危險的失誤。例如,土軍在與希臘人的數次交鋒中,一直忽視戰線南路的防禦,那裡的阿菲永城是由南路轉向北路的交通樞紐,失去這座重鎮,北路部隊就有遭到希軍包抄的危險。尤其是第1次伊諾努戰役之前,大國民議會政府為了收編埃澤姆的民族自衛軍,不惜大量抽調前線部隊趕往屈塔希亞,烏沙克方面竟然只留1個營的兵力與敵對壘,實在是冒險之舉。厄斯基色希爾一屈塔希亞戰役之前,南路的防禦雖然有所加強,但由於判斷失誤,土軍主力仍然集中部署在北路前線。令人費解的是,土耳其人在兵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卻又在蓋伊維和曼德列斯這些偏、遠地區部署了不少部隊,這就使阿菲永前線的守軍顯得更為孤立。因此戰役開始不久,希臘人便在此處迅速打開突破口,旬日之間完成北向迂迴,並搶佔了鐵路沿線上的所有戰略要地,西線土軍險些全軍覆沒。隨著戰爭實踐的豐富,土軍在戰役指揮上,逐步成熟起來。在防禦戰中,他們總是盡可能地利用地形上的有利條件,遏制住敵人的兵力優勢,同時發揮自己騎兵較強的長處,對敵實施迅速而有效的突擊,因此往往能在被動的形勢下扭轉危局。土軍很少僵死地執行原有的作戰計劃,軍事行動常常根據戰場上的具體情況而加以調整,如薩卡里亞戰役初戰之時,土軍識破了希臘人的作戰意圖,迅速收縮左翼,並調派部隊加強南側的防禦力量。戰役後期,土的右翼反攻,原是一次試探性的突擊,但土耳其人能夠把握戰機,及時地將這次局部反攻發展成為整個戰役的勝利。在大反攻中,土軍更將這種積極、果敢、機動、靈活的作戰風格,發揮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他們先是通過遠距離的迂迴,大范圍的包抄,將希軍整師整師地殲滅,繼而又在毫不停歇的追擊中,以大膽的穿插與分割行動,把潰退中的敵人打得七零八落,使之根本無法組織有效抵抗。這對土軍戰略目標的迅速實現,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希軍在戰役指揮方面也存在嚴重失誤。首先是伊諾努的第1次進攻戰。希軍統帥僅僅因為土耳其方面有機可乘,便匆忙出擊,以致進軍極為盲目。土軍防線最為薄弱的南部根本未曾受到攻擊,而北路希軍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一戰受挫便轉身撤退,白白喪失了一次消滅對手的絕好機會。第2次伊諾努戰役期間,希軍雖然在南路發起的牽制性進攻中獲得了成功,但卻由於配合不利,土軍後方並未受到威脅。而北路希軍則重蹈覆轍,再一次被誘入伊諾努山谷,受到迎頭痛擊。應該說,希軍後兩次的戰役計劃還是正確的,問題主要出在作戰指揮上。厄斯基色希爾一屈塔希亞一役確立了南北合擊的戰略方針,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而且戰術配合密切、合理。薩卡里亞的戰役計劃也針對土軍兵力不足的弱點,採取了拉長戰線,實施重點突破的方案。然而,希軍在作戰中保守、僵化、缺乏主動靈活的弱點,使一個較好的作戰方案得不到較好的發揮。希臘人在厄斯基色希爾—屈塔希亞戰役獲勝之後,並沒有抓住戰機追殲敵人,以擴大戰果,而是停頓下來,准備下一步的計劃,致使西線土軍在未受重大損失的情況下,安然退往薩卡里亞河東,這給希臘人的下一次攻勢留下了嚴重的後患。薩卡里亞戰役中,由於土耳其人在防禦中作了戰術上的調整,希軍在戰場上的優勢已漸失去,但康斯坦丁等人卻堅持原來的作戰方案,其結果,希軍對土軍防線上的任何一點都不能造成決定性的突破,而土耳其人則在僵持之間漸漸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不過,薩卡里亞哉役之後,希軍防守厄斯基色希爾一屈塔希亞防線的決定,比以往任何一次戰略失誤都嚴重得多。因為希軍雖然還有一定戰鬥力,但薩卡里亞的失利已使希軍喪失了最後一個勝利的機會。希臘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及早撤退,即使不能全部撤出小亞細亞半島,至少也該撤至伊茲密爾或布爾薩。然而,由於當權者在個人利益上的患得患失,希臘的撤軍行動被拖延下來,從而導致了1922年8、9月間的慘重失敗。
J. 奧斯曼土耳其人採取了哪些歐洲擴張計劃
為了實施向歐洲擴張的計劃,奧斯曼土耳其人採取了3個步驟。
首先,烏爾罕蘇丹不斷派遣士兵越過海峽進入拜占廷,有時他們在色雷斯地區和君士坦丁堡城郊搶劫財物,有時則應拜占廷皇帝的邀請,幫助拜占廷軍隊作戰。總之,他要以各種借口呆在歐洲,擴大影響並等待時機完成征服計劃。當時,約翰六世也極需要土耳其人的驍勇善戰的才幹,為了滿足土耳其人,他花光了國庫的積蓄,甚至將莫斯科大公捐贈的用來修復聖索菲亞教堂的金錢也支付給了土耳其人。
其次,烏爾罕蘇丹利用拜占廷的困境,以幫助拜占廷為名進兵歐洲。他曾於公元1348年、公元1350年、公元1352年和公元1356年四次大規模增兵,其中最大的一次(1352年)人數在兩萬左右,從而使色雷斯南部地區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每次派兵,烏爾罕蘇丹都是一舉兩得,一則他要求與拜占廷皇帝訂立協議,迫使後者提供金錢和承認對色雷斯部分城市的佔領,二則又為他的軍事擴張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
最後,烏爾罕致力於建立進軍歐洲的軍事基地。以前,奧斯曼土耳其人大多是經過達達尼爾海峽進入色雷斯南部地區,因此,位於海峽歐洲一側的加里伯利城就被確定為具有戰略意義的軍事基地。烏爾罕曾多次進攻此城,都因城池堅固而未果。因此,烏爾罕要順利達到目的,就必須攻下加里伯利城。
公元1354年,烏爾罕的機會終於來了,色雷斯南部地區發生強烈地震,當地居民紛紛逃離,奧斯曼土耳其軍隊乘著大好時機佔領整個地區,在地震廢墟上重新修建城牆和堡壘,並在加里伯利城駐扎大批軍隊,囤積大量給養。從此,這里就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軍歐洲最重要的戰略中心和軍事基地。
在奧斯曼土耳其人發展的前半個世紀里,其主要的征服活動集中在陸上,而後便開始發展海上勢力。巴耶札德具有超過其父輩的野心和慾望,當然他也具有相當的遠見卓識。他清楚地認識到,要建立帝國必須滅亡拜占廷,而要攻佔君士坦丁堡必須建立強大的海軍。因此,他下令網羅人才,建造艦船,訓練水師,組建大規模艦隊。以此為基礎,他命令海軍首先分區清剿在愛琴海橫行了半個世紀的土耳其海盜,收編或征服了薩魯汗、奧穆爾和希德爾·貝伊等一大批土耳其海盜武裝,將許多海上的和沿海的海盜老巢變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基地和據點,從而控制了愛琴海地區。但是,精明的巴耶札德注意不使海軍主力分散,而是集中於具有戰略意義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地區。在這里,他沿著海岸建立多處海軍要塞,並將勢力發展到黑海南部水域。
可以說巴耶札德為了自己遠大的目標,他處處小心,步步為營,為最後的決戰做好一切充分的准備。巴耶札德在被征服土地上建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機構,強迫被征服地區君主提供軍隊隨同作戰,大膽啟用外族軍事將領,積極准備進攻君士坦丁堡。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作後盾,巴耶札德為了在政治上造成既成事實,他以最高宗主的名義召集巴爾干半島各國君主會議,強令其臣屬國的君主,即拜占廷帝國皇帝、米斯特拉專制君主、法蘭克的阿塞亞侯爵和塞爾維亞君主到會。在會上,他還作為仲裁人判決拜占廷人和法蘭克人之間的爭端。
公元1386年,巴耶札德在多淄河南岸的尼科堡戰役中擊潰由匈牙利國王希格蒙德(1387~1437年)統率的由威尼斯、熱納亞、匈牙利、伯艮第公國、法、英、德、波蘭等國組成的十字軍,最終確立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不可動搖的國際地位,也為最後攻佔君士坦丁堡作好了准備。
正當巴耶札德躊躇滿志、雄心勃勃准備完成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偉大事業之際,一件意料不到的事件中斷了他的計劃,這就是鐵木爾(1370~1405年)率領的蒙古軍隊擊敗了巴耶札德的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給鼎盛時期的巴耶札德當頭一棒。
鐵木爾出身於蒙古貴族家庭,曾在察合台汗國任高官,公元1369年,發動政變,自立為汗。公元1380年,他開始從事對外擴張,首先佔領呼羅珊,而後滅亡伊兒汗國,吞並伊朗和阿富汗。公元1390年,征服金帳汗國。公元1398年,他征服印度後,揮師西進,進入兩河流域,次年攻陷大馬士革,旋即入侵敘利亞和小亞細亞地區,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軍隊發生沖突。公元1401年,鐵木爾計劃進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此,與拜占廷皇帝約翰七世(1425~1448年)和熱納亞人訂立協議,結成同盟共同攻打巴耶札德。
公元1402年7月2日日,兩軍在安卡拉戰役中苦戰一天,巴耶札德戰敗,與其子一起被俘。驕橫成性、不可一世的巴耶札德不肯認輸,對鐵木爾罵不絕口,遭致殺身之禍。樹倒猢猻散,消息傳來,被土耳其軍隊征服的各個國家紛紛起義,脫離巴耶札德的統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迅即瓦解,拜占廷因此得到解救。
但是,這個事件只能救拜占廷一時而不能救其永遠,拜占廷的滅亡也成歷史必然,它只是推遲了拜占廷的滅亡日期。50年後,拜占廷的末日終於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