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凱末爾革命前是什麼社會
① 凱末爾革命後,土耳其的社會性質是什麼
凱末爾革命後,土耳其的社會性質變化是由半殖民地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
所以社會性質是:資本主義社會
如果問國家性質則是:資產階級共和國。因為他把君主立憲制變為共和政體
注意社會性質與國家性質的區別
② 土耳其凱末爾革命的勝利是怎樣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戰敗的奧斯曼帝國在其本土安納托利亞爆發了民族解放運動,這是一次反對外國瓜分領土、推翻奧斯曼封建王朝、建立民族國家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這次革命根據其主要領導人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的名字,歷史上亦稱凱末爾革命。 爆發革命的社會背景 凱末爾革命的發生是土耳其歷史演進的結果。帝國主義瓜分土耳其的活動加速了這一進程。 19世紀以後,奧斯曼帝國雖在南歐、西亞和北非領有廣大的屬地,實際上已是外強中乾的泥足巨人。克里米亞戰爭以後的30多年間,外國資本的勢力滲透到帝國的政治、經濟、財政、司法、教育等各個領域。
青年土耳其黨人通過獎勵工業法等措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但土耳其民族資本的力量仍很弱小。根據1915年對伊斯坦布爾、伊茲密爾等7省的統計材料,這些主要工業地區僅擁有284個工廠型企業,這些企業資本的85%屬於希臘人、猶太人、亞美尼亞人和外國人。1914年土耳其共產煤65萬噸,銅1000—1500噸,含銀的鋁礦1.3噸,鉻1萬噸,但全都掌握在外國礦主的手裡。土耳其人僅在商業領域佔有較高的比重,安納托利亞80%的牲口商和40%的地毯商是土耳其人。
③ 凱末爾是怎樣解釋土耳其的國家社會主義的
凱末爾的經濟改革是在「國家主義」的旗號下進行的。凱末爾在1935年8月在伊茲密爾博覽會上對土耳其的國家社會主義作了解釋:「土耳其實行的國家社會主義制度,不是從十九世紀以來那些社會主義理論家所提出的主張抄襲或者移植來的;我們的國家社會主義,是以個人主動性和個人才能為基礎的,而同時又考慮到一個偉大民族和一個廣大國家的所有需要,也還考慮到我們依然有著許多事情要做這一實際情況,因此,我們的國家社會主義是以國家必須負責國民經濟這樣一項原則作為基礎的。」
④ 凱末爾革命的背景
土耳其民族革命戰爭——凱末爾革命的深遠原因固然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期,但導致它發生的直接原因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執政的青年土耳其黨人在1914年8月2日,同德國簽訂了秘密同盟條約,追隨德奧集團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中土耳其的30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土耳其的慘敗,導致了嚴重的民族危機。1918年10月30日協約國迫使土耳其簽訂了瓜分土耳其的《摩德洛斯協定》。1919年5月,希臘侵略軍繼英、法等國軍事佔領之後,侵佔伊茲美爾。1920年8月10日,協約國提出了滅亡土耳其國家的奴役性條約——《色佛爾條約》。
嚴重的經濟危機接踵而來。農業、工業、交通運輸、財政金融和對外貿易,都陷於破產的境地。土耳其民族處於危亡之秋。反對帝國主義瓜分和武裝干涉,成為土耳其民族最緊急的任務,也是土耳其社會發展的前提條件。
以民族革命戰爭為主要形式的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
⑤ 土耳其凱末爾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土耳其是一個日趨衰敗的封建性帝國——奧斯曼帝國。由於它站在同盟國一方參戰,實際上已淪為帝國主義的「保護國」。土耳其於1910年10月30日後,英法意等國軍隊進駐土耳其,希臘軍隊在1919年5月佔領伊茲密爾,土耳其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險。
在民族危亡的關頭,土耳其人民掀起了大規模的民族解放斗爭。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民族資產階級,核心人物主要由知識分子和軍官組成。其領袖人物阿·凱末爾歷任軍長、集團軍司令,是一位愛國將領。他領導的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亦稱凱末爾革命。
⑥ 土耳其是什麼社會制度
土耳其是資本主義國家。
土耳其政治是以議會制代議民主制的共和體制為框架(也就是議會制),奉行多黨制,土耳其總理是政府的領導人。土耳其的政治體制以分權為原則,行政權由政府行使,立法權則屬於政府及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司法則獨立於行政及立法。現行的憲法在1982年11月7日起實施,憲法奉行世俗主義。2017年4月土耳其憲法修正案獲得通過,總統制將成為2019年總統選舉和議會選舉後的法定政體。
延伸: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文:Türkiye C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urkey),簡稱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人是屬於歐洲人種的地中海原住民的後裔,奧斯曼一世在1299年建立奧斯曼帝國。到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拜占庭帝國,至16世紀和17世紀,尤其是蘇萊曼一世時期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故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土耳其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19世紀時國力開始衰落,1914年8月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並於1918年戰敗。喪失了大片領土,帝國從此土崩瓦解。1919年,土耳其擊退外國侵略者,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國。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 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又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及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⑦ 凱末爾改革的內容及作用是什麼
凱末爾改革的內容及作用:
1、改革國家體制。1922年11月大國民議會宣布廢除蘇丹制。
2、改革法制。廢除了伊斯蘭教法規,並且以歐洲國家法律為藍本,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三大法典。
3、改革經濟。以國家主義為改革的指導思想,鼓勵發展民族經濟,建立國營企業,保護關稅,控制外匯和外國投資。
4、改革文化教育。建立世俗學校,規定學校必須加強非宗教的現代化教育和民族意識教育,必須向受教育者傳授西方科學技術文化和思維方式。
5、改革社會生活習俗。廢除一夫多妻制和伊斯蘭教的各種陋規,提倡男女同樣,婦女不戴面紗,拋棄封建時代裝束,採用西裝禮貌。
(7)土耳其凱末爾革命前是什麼社會擴展閱讀:
文字改革:
1928年8月9日,土耳其宣布採用拉丁字母以取代阿拉伯字母。改革後的土耳其新文字,克服了舊文字許多缺點,具有易學易用等特點,它有助於發展和推廣民族文化,消弱封建政權、大大加快世俗化進程並增強了土耳其民族自尊心。
凱末爾推動和引導的改革運動是一場意義深遠的社會革命,它在很大程度上清除了封建思想,尤其是宗教神權思想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和控制,在土耳其樹立起現代生活觀念。從而鞏固了新生的共和國,為土耳其民族和社會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⑧ 土耳其凱末爾革命包括哪兩個階段
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
⑨ 凱末爾革命的經過
這次革命共經歷了三個時期: (1922年9月至1924年4月)。1922年10月11日,協約國與土耳其簽訂了停戰協定。1923年7月24日,英、法、意、日、希、羅、南七國與土耳其簽定了《洛桑和約》。條約確定了土耳其的邊界,東色雷斯和伊茲密爾地區歸還土耳其,亞美尼亞和庫爾德斯坦少數民族地區仍歸屬土耳其;廢除外國在土耳其的領事裁判權和財政監督權。同日,英、法、意、日、希、羅、南、保、土九國簽訂了《海峽公約》,規定黑海海峽無論在和平時期還是在戰爭時期海上和空中都通航自由的原則;海峽地區非軍事化,由簽字國組成的「海峽委員會」實行監督。《洛桑和約》為土耳其贏得了國家的主權和民族的獨立,是土耳其人民反帝斗爭的重大勝利。但是海峽地區的非軍事化和國際監督,仍然損害了土耳其的主權。
1923年10月29日,大國民議會宣布土耳其為共和國,凱末爾被選為總統。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標志著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