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朱庇特導彈有多少

土耳其朱庇特導彈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08 04:34:20

Ⅰ 蘇聯為什麼要在美國家門口搞出一場核危機,最後又認慫

自從二戰結束後,世界便分割成了東西兩大陣營,分別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兩大陣營相互敵視和對峙,進入了冷戰模式。

雖然這兩大集團在局部戰爭、科技、軍備等方面展開競爭,但雙方都盡力避免大規模戰爭的爆發,即「相互遏制,不動武力」。不過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和蘇聯卻在古巴展開了一次非常激烈的對抗,雙方差點就爆發了足以將整個世界都毀滅的核戰爭,這就是著名的「古巴導彈危機」。

1962年10月28日,赫魯曉夫宣布停止在古巴的導彈基地建設,同時拆除原來已建立的導彈裝置運回蘇聯。並且這次沒有提到撤出美國在土耳其的導彈為對等條件。

11月11日,蘇聯部署在古巴的42枚導彈全部撤走。20日,肯尼迪宣布取消對古巴的海上封鎖。這場險些導致毀滅性災難的危機終於得到了解決。

在外界眼裡,美國在這場導彈危機的對決中大獲全勝。蘇聯先是展開強硬的架勢,後來看到美國態度堅決,便很快就認慫了,最後白折騰了一場,還讓自己丟了面子。而事實上,美國在第二年,就從土耳其將15枚「朱庇特」導彈撤出,也兌現了當時肯尼迪在私下裡對赫魯曉夫做出的承諾。

Ⅱ 為何說古巴導彈危機是人類離毀滅最近的一次看核彈部署量就明白

《為何說古巴導彈危機是人類離毀滅最近的一次?看核彈部署量就明白》

前言: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拉開了冷戰的序幕。次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標志著以美國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主的 社會 主義陣營之間的冷戰正式開始。在此期間,為了爭奪世界霸權,美蘇兩國及其盟國展開了數十年的斗爭,在數十年的斗爭過程中。盡管雙方有著嚴重的分歧和沖突,但雙方一直都盡力避免在世界范圍內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如越南戰爭、朝鮮戰爭等)、軍備競賽(如發展規模龐大的核武庫、戰略打擊力量等等)和外交競爭等方式進行,避免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直接爆發大規模沖突。以達到「相互遏制,不動武力」的目的,這是一場長達數十年,且沒有硝煙的戰爭,為此也稱之為「冷戰」。

1991年7月1日華約解散,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昔日超級大國一分為十五,蘇聯從此不復存在,世界格局變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一超多強」,標志美蘇之間進行長達44年的冷戰結束。

而本期內容,我們就帶大家一起回顧「冷戰」時期美蘇之間最嚴重的正面對抗事件——「古巴導彈危機」,同時也被認為是人類存亡的最危險時刻。看看這場對峙是如何爆發的,過程是多麼凶險,對世界帶來了哪些影響,最後又是如何結束的。

上世紀50年代,美蘇雙方在戰略性打擊手段上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雙方均擴大了自己的核武庫,研製了戰略轟炸機和洲際彈道導彈等戰略性打擊手段。

同時,冷戰時期雙方的戰略考慮均不排除對對方進行核「首發」的措施,旨在爆發沖突之際能夠從本土打擊對方的領土之上,以達到消滅和摧毀的目的,並在第一波次的打擊中能夠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和反擊力量。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蘇兩個已經開始研製裝備第二代戰略彈道導彈,典型型號有二美國的「大力神2」、「民兵l」,蘇聯的SS-9、SS-11等。使得當時兩個超級大國所擁有的洲際彈道導彈已可以覆蓋到10000公里外的目標,具備了從本土就能打擊到對方領土上的能力。

同時雙方還裝備了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和圖95「熊」式戰略轟炸機,這些戰略轟炸機也具備向對方領土內的目標投送核彈頭的能力。

不過,雙方並不滿足於此,因為打擊距離過遠,意味著預警時間過長,洲際導彈或戰略轟炸機飛行需要一定時間。這讓雙方都有足夠的時間採取反制措施,大大降低了在第一波次打擊中摧毀的效果。為此,為了縮短打擊時間,雙方必須將其核導彈盡量部署到對方的領土附近,使對方沒有足夠的預警和反制時間。

1959年美國率先公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布署了45枚中程彈道導彈PGM-19朱庇特彈道導彈,共計三個中隊,其中兩個中隊部署在義大利,另外一個中隊部署在土耳其。

PGM-19朱庇特彈道導彈中隊由15枚導彈和大約500名軍事人員組成,裝備有約20輛 汽車 。最快可以在5分鍾內發射,作第一波攻擊使用,1962年4月最後一批在土耳其的PGM-19朱庇特彈道導彈及其發射裝置豎立完畢。

這些導彈的部署位置,距離蘇聯首都莫斯科不過2000公里,從准備發射到打擊莫斯科本土,整個過程不過20分鍾,相較於笨重的洲際導彈從本土發射,時間起碼縮短40分鍾以上,給對方預留了極短的預警和應對時間,增強了威懾能力和打擊能力,這讓蘇聯很惱火。

而此時又恰逢古巴革命成功,美國和古巴關系惡化,這一系列的事件最終成為了「古巴導彈危機」的導火索。1959年1月1日,古巴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建立古巴共和國。古巴新政權成立初期,與美國的關系還算比較好。但這個「好」的目的在於美國試圖拉近古巴新政權的關系,企圖把古巴再次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鞏固它在拉美的統治地位。

1959年6月,古巴新政權的內部成員發生了很大的變動,政府重要部門絕大多數被主張實行激進政策的人所掌握,引起了美國人的擔憂。美國認為,古巴高層的變動可能會引起整個拉美地區的失控,動搖美國在拉美的統治地位。這讓美國感到不滿,使得兩個的關系急劇惡化。

1961年1月5日,美國突然宣布同古巴斷絕外交關系,同時對古巴施加制裁,企圖通過掐斷經濟命脈來扼殺古巴的新政權。

除此之外,剛上台的美國總統肯尼迪還支持古巴流亡組織組成的部隊駕駛美國B-26型轟炸機從佛羅里達起飛,對古巴進行了兩天的轟炸。並組織1000多名流亡軍企圖在古巴南部豬灣登陸,並佔領當地機場,迎接古巴流亡政府進入。

而美國則計劃借流亡政府登陸古巴本土後,希望以介入朝鮮戰爭的方式,介入到古巴的政權爭奪中,扶持親美的傀儡政權,重新鞏固在拉丁美洲的統計地位。

為此,美國還在佛羅里達州訓練了1萬美軍,待時機成熟後直接插手,入侵古巴並推翻新政府。不過,流亡軍在登陸過程中並未得逞,經過72個小時的激戰後被政府軍擊退,流亡政府和美國介入的計劃以失敗告終。

然而,美國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繼續對古巴新政權施加壓力,進行更嚴厲的制裁。同時還制定了恐怖襲擊嫁禍古巴新政府的計劃,以達到激怒古巴人民,然後美軍強勢介入的計劃,以達到推翻古巴新政府的目的。

這項計劃就是「北方森林計劃」,由美軍自導自演,襲擊美軍駐關塔那摩基地和位於佛羅里達的民用設施等各種恐怖襲擊,以及在深海擊沉古巴難民船,然後嫁禍給古巴新政府。但「貓鼬計劃」被肯尼迪擱置,最終並未實施,不然這場自導自演的恐怖襲擊,恐怕將導致無數無辜難民葬送大海。

受制於美國政府的壓力和制裁,古巴新政府不得不向蘇聯尋求援助。而蘇聯當時面對來自古巴的求援和處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切,出於美蘇爭霸的需要,蘇聯正想在拉丁美洲建立新的立足點,以實現在美蘇爭霸過程中對美國的牽制。

來自古巴的求援,也正是赫魯曉夫求之不得的事情。蘇聯認為,古巴關系的發展,直接關繫到蘇聯在拉丁美洲的威望和落腳點,如果蘇聯在拉丁美洲站穩了腳跟,那有助於提高蘇聯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從而達到牽制美國的作用,以減輕蘇聯來自西歐的軍事壓力。

1960年蘇聯和古巴恢復了外交關系,在美國同古巴絕交後,蘇聯就抓住機會,加大對古巴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力度,帶動古巴經濟和國防的發展。

同年秋,古巴新政府領導人卡斯特羅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面對坐在大廳里的美國人說:「是你們促使我們尋求新的市場和新的朋友,它們就是蘇聯和 社會 主義世界。」

1961年4月16日,卡斯特羅宣布古巴成為 社會 主義國家,標志著古巴正式加入了蘇聯陣營,與美國完全脫鉤,這一系列的事件為後續爆發「古巴導彈」危機埋下了伏筆。

而在此之前,美國已經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開展了部署45枚中程彈道導彈PGM-19朱庇特彈道導彈的工作,這些導彈對於蘇聯來說就如達摩克利斯懸劍對莫斯科構成莫大的威脅。

為應對來自家門口的威脅,蘇聯除了對美國提出抗議以外,還加強了防空力量、預警力量和防打擊設施的建設,並在1961年10月30日試爆了一枚超級氫彈——「沙皇炸彈」,以提高抗打擊能力和威懾能力,但這一且並不奏效,無法對美國的威脅帶來實質性的改變。

於是,1962年4月,赫魯曉夫在與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在黑海海邊散步時,面向黑海對面的土耳其,首次表達了其設想的更為激進的方案。

利用古巴與美國關系惡化之際,加強與古巴的關系建設,並在古巴部署進攻性中程導彈,對美國實現同等威脅。赫魯曉夫當時誇張地向馬利諾夫斯基稱,這是「將一隻刺蝟扔進美國的褲襠。」

1962年5月21日,蘇軍副總參謀長格裡布科夫大將和兩名助手開始根據赫魯曉夫的想法制定計劃,即「阿納德爾行動」。根據最初的想法,將在古巴部署5個彈道導彈團,其中3個團裝備R-12型中程導彈(北約代號SS-4),射程2000公里。

另外2個團裝備R-14型中遠程導彈(北約代號SS-5),射程3700公里,總計部署40具發射架60枚導彈和60枚百萬噸當量級的戰略核彈頭。

從古巴西部發射,導彈射程足以覆蓋美國本土全境。除此之外,還將部署2個近程導彈團,搭配FKR-1短程巡航導彈發射架16具、配屬80枚常規導彈和80枚戰術核彈頭。另外有大量的支援部隊,包括2個防空師、1個戰斗機團、1個導彈快艇支隊和4個摩托化步兵團,兵力總計50874人。

1962年7月4日國防部長批准了行動計劃,三天後赫魯曉夫拍板同意實施。一個月後的8月5日和29日美國中央情報局通過U-2偵察機以及間諜報告,首次在古巴比那爾德里奧省發現了防空導彈發射裝置,但並未發現導彈發射陣地。

9月4日美國U2偵察機發現了蘇軍的防空導彈和快艇,肯尼迪向蘇聯提出抗議,但同樣沒有發現部署有進攻性武器。

1962年9月9日,台灣黑貓中隊的一架U-2偵察機在中國江西南昌被擊落,為防止悲劇再次重演,美國決定暫停對古巴的偵察行動,決定10月9日再解除偵察限制。實際上10月14日才再次出動,在此期間加之天氣等因素的影響,美國的偵察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10月7日,古巴總統托拉多在聯大發言稱:

古巴總統托拉多的發言引起了美國的警覺,10月9日,在解除U2禁飛的同時,美國還發射了一枚膠片返回式偵查衛星,以密切監視蘇聯不同尋常的舉動。

10月14日周日當天,美國兩架U-2偵察機飛越古巴拍照。而此時蘇聯制定的「阿納德爾」計劃准備工作已大部分完成,大部分中程導彈已抵達。與此同時,赫魯曉夫要求在古巴西北部聖克里斯托佛附近將5個導彈團中的2個未經偽裝地展開,目的是向美國攤牌。

次日,偵察機帶回的照片顯示了導彈的存在。10月17日美國一天之內派出六架U-2偵察機拍攝導彈發射場,照片顯示兩處正在安裝SS-4,SS-5彈道導彈發射架。

另外,還有數十架伊爾28輕型轟炸機也被拍攝到。根據美國中情局雙重間諜潘科夫斯基上校獲悉的情報分析,這些導彈中射程最大的為3700公里,可以攻擊到美國重要的工業城市,留給美國的預警時間僅有5分鍾,這讓美國大為震驚。

發現蘇聯在古巴部署中程彈道導彈後,美國高層認為封港太軟弱,必須立刻進行空襲,然後入侵,同時各部門分別研究對付古巴導彈的各種方案。10月22日,美國軍隊進入警備狀態,為入侵古巴做好准備,大批美軍被移駐到佛羅里達州,約200艘艦船圍繞古巴實施封鎖。

1962年10月24日,美國宣布的封鎖時間到了,但蘇聯並未撤回導彈或示弱。美國封鎖艦隊出動了,在68個空軍中隊和8艘航空母艦護衛下,由90艘軍艦組成的美國龐大艦隊,從佛羅里達到波多黎各布成了一個弧形,封鎖了古巴海域。

與此同時,美國導彈部隊全部奉命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雙方劍拔弩張,箭在弦上,稍有不慎就將人類帶向滅亡的死亡地帶,在美軍的層層包圍和封鎖之下,整個古巴像個鐵桶似地被團團圍住了。

10月26日,赫魯曉夫給肯尼迪寫了一封被白宮形容為「冗長、雜亂無章、漫無邊際」的信。信中赫魯曉夫承認蘇聯導彈在古巴的存在,但把它們說成是純粹的防禦性。然後他說,他深切地渴望和平,讓我們不要使這種局勢弄得不可收拾吧。

1962年10月27日,就在美國總統答復赫魯曉夫來信之前,蘇聯大使館又向肯尼迪轉交了赫魯曉夫第二封信,其中措辭比較強硬。信中包含著實質上不同的立場,其實質是謀求實現一種相互交換。其中提到,我們同意從古巴撤走那些被稱為進攻性的武器,但美國也必須撤回部署在義大利和土耳其的導彈。

不過美國政府也擔憂,即使美國軍隊有信心入侵並攻佔蘇聯在古巴的導彈陣地,但假如美國軍方無法一次性毀滅蘇聯在古巴的導彈陣地,只要有數枚漏網之魚都將會美國的重要城市構成毀滅性的打擊,造成大量的平民傷亡,肯尼迪政府無法向美國人民交代。同時,美國一旦對蘇聯在古巴的導彈陣地發起攻擊,美國部署在歐洲的導彈陣地也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這恐怕是美國盟友無法接受的。所以,美國技術態度和決心都非常明確,但也不得不謹慎行事。

10月28日,經過秘密外交談判終於取得成功。赫魯曉夫態度改變,在莫斯科電台中宣布,已成功使美國保證,同意不入侵古巴,因此,蘇聯將從古巴撤回所有武器。作為交換條件,同時美國決定秘密撤回在土耳其和義大利部署的彈道導彈,不過美國的撤回是秘密進行的,且時間晚於蘇聯從古巴撤回的時間。1962年11月11日,蘇聯部署在古巴的42枚導彈全部撤走。古巴導彈危機得以化解,危機四伏的加勒比海又平靜了下來。

(潛望者2021年12月26日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必究!)

Ⅲ 古巴導彈危機中,為什麼蘇聯主動尋求妥協

「古巴導彈危機」的最終解決是雙方妥協的結果。蘇聯提出撤走導彈和部隊的前提一個是美國保證不入侵古巴,另一個是撤走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其實從美國角度分析,實際上美國部署在土耳其的射程有限的老式「朱庇特」彈道導彈已過時,肯尼迪早想把它們撤出來。

危機結束,到底誰是贏家?肯尼迪認為是美國,他警告他的下屬們和記者們不要過分公開地吹噓而使赫魯曉夫感到羞辱。但他自己還是忍不住告訴國會領袖們:「我們解決了人類最大的危機之一。」赫魯曉夫也承認,「為了和平,我們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讓步。」但他還說:「我們從肯尼迪那兒得到了無論是美國還是它的盟國都不準入侵古巴的保證,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偉大的勝利。

Ⅳ 古巴導彈危機是美國與哪個國家之間的政治對抗

1962年,加勒比海地區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 它是由於1959年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雷神導彈和朱比特導彈引起的, 前蘇聯為了扳回戰略劣勢,而在古巴部署導彈。 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 這次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3天,美蘇雙方在核按鈕旁徘徊,使人類空前地接近毀滅的邊緣,世界處於千鈞一發之際。最後以前蘇聯的妥協而告終,其中有不少值得總結、反思的經驗教訓。 迄今為止,古巴導彈危機仍然被認為是人類存亡的最危險時刻,它差點兒釀成熱核戰爭,肯尼迪與赫魯曉夫對此看法高度一致。
1959年1月1日,古巴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巴蒂斯塔獨裁政權。1月13日成立了古巴共和國。宣告這一勝利的是領導人民革命的菲德爾·卡斯特羅,當時這位領袖人物年僅32歲。[1]

新政權成立初期,美國同古巴的關系還比較好。2月,卡斯特羅出任總理,4月訪問美國,還受到艾森豪威爾政府的熱烈歡迎。巴蒂斯塔是美國一手扶植起來的傀儡,美國政府歡迎卡斯特羅,並不是贊賞反對獨裁統治,而是企圖把古巴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鞏固它在拉美的統治基礎。

無論是卡斯特羅還是他的戰友,本來不僅同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沒有任何聯系,而且甚至對馬列主義、對共產主義學說尚無基本的認識。

美古關系惡化
1959年6月,古巴新政府的領導成員發生很大變動,政府重要部門絕大多數被主張實行激進政策的人所掌握。美國政府擔心古巴高層的變動引起整個拉美地區的失控,動搖美國在拉美的影響力,於是就對古巴新政權產生了不滿,導致了美國與古巴關系的日益惡化。

1961年1月5日,美國突然宣布同古巴斷絕外交關系。同時,從經濟上開始對古巴進行制裁,企圖通過卡斷經濟命脈來逼迫古巴就範。
豬灣事件
1961年4月15日,在美國的策劃下,古巴流亡分子駕駛B-26轟炸機對古巴進行了兩天的轟炸,1000多名僱傭軍登上古巴豬灣,妄圖入侵古巴以暴力推翻卡斯特羅政府。72小時之內,流亡政府軍即被擊退。之後美國政府繼續對古巴施加壓力,採取敵視古巴的政策。

過程
向蘇求援
在受到美國的強大壓力時,卡斯特羅不得不向蘇聯尋求援助。蘇聯當時對古巴的處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切,正是出於同美國爭奪霸權的需要,想在拉丁美洲找一個立足點。

古巴的求援,正是赫魯曉夫求之不得的事情。他認為,古巴局勢的發展,直接關繫到蘇聯在拉丁美洲的影響,關繫到蘇聯的威信及其在拉美的立腳點。

古巴和蘇聯於1960年就恢復了外交關系。在美國同古巴絕交後,蘇聯就抓住機會,增加了對古巴的經濟、軍事援助。蘇古關系的發展,也就隱伏著美蘇關系的緊張和日後的導彈危機。

被逼入絕境的卡斯特羅,1960年秋天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他面對坐在大廳里的美國人說:「是你們促使我們尋求新的市場和新的朋友,它們就是蘇聯和社會主義世界。在這之後,我們就開始對這種社會主義產生了興趣並開始研究它。」
赫魯曉夫思前想後值得一試
他堅決主張把導彈運進古巴,理由是:
第一,約翰·肯尼迪上台之後,吉隆灘戰役登陸失敗,使他在外交上輸了一個回合,美國沒有充分理由反對卡斯特羅採取一切可能的預防措施來對付另一次入侵,其中包括接受蘇聯的核武器援助在內。

第二,對抗美國的包圍。鑒於當時美國已經用轟炸機基地和導彈包圍了蘇聯,美國在土耳其、義大利和西德的導彈都對准了蘇聯,蘇聯重要的工業中心都處於核彈、戰略轟炸機的直接威脅之下,因此應盡快秘密地把導彈運進古巴,而且要在美國發現之前裝好,可供發射。

第三,最重要的一個動因,是為了在全球恢復美蘇平衡。50年代後期,在軍備競賽中,肯尼迪政府在50年代後期拚命擴充其核武庫,使美國在蘇美核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因此,在赫魯曉夫看來,向古巴部署導彈顯然是恢復甦美平衡的一個快捷、便宜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從軍事角度來說,在古巴安置大約60枚導彈,有的射程1000英里,少數射程1500英里到2000英里,而且可以避開美國的預警系統,因而事實上就會使蘇聯打擊美國的能力增加一倍,改變蘇聯的戰略地位。

第四,可以鞏固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的地位,從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控制古巴,從而把古巴作為同美國進行政治交易的籌碼,以增強蘇聯的威懾能力。赫魯曉夫或許也知道可能會面臨嚴重的軍事沖突,但思前想後,覺得這場大賭博還是值得一試的。

運送導彈
1962年,蘇聯政府批准了赫魯曉夫的計劃,赫魯曉夫在7月3日和8日參加了與勞爾·卡斯特羅的會談,達成秘密協議。

蘇聯決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導彈,提供伊爾-28噴氣轟炸機,於7月開始實施。蘇聯把運往古巴的貨物改由蘇聯船隻運送,將幾十枚導彈和幾十架飛機拆開裝到集裝箱里運往古巴。同時,3500名軍事技術人員也陸續乘船前往。每一枚導彈都攜帶一個威力比在廣島的原子彈大20或30倍的核彈頭。經過偽裝的第一批武器是在7月下旬用商船運抵古巴的。

直到1962年9月2日,蘇聯才公開宣布,根據蘇古兩國達成的協議,蘇聯將向古巴供應武器和提供技術專家。此時,蘇聯的武器和專家的運輸計劃已基本完成,部署工作已近尾聲。

蘇聯否認
在此期間,蘇聯在公開場合一直否認在古巴擁有任何進攻武器。赫魯曉夫在給肯尼迪的信中表示:蘇聯不需要為了擊敗侵略,為了進行報復性的打擊而將自己的武器轉移到其他任何國家,例如古巴。赫魯曉夫並且保證,在11月美國國會選舉前,他不會挑起任何事件。

一周以後,蘇聯政府發表了一個聲明,特別提到徵召後備役軍人以及美國對蘇聯向古巴進行海運而引起的驚恐問題。聲明說,蘇聯的船隻是裝運「給古巴人民日用品和食物」號,但是,接著又承認:「由於侵略成性的帝國主義集團的威脅,應古巴政府的請求,還裝載著一定數量的武器,以及訓練古巴人使用現代化武器的軍事技術專家和技術人員。」

聲明繼續說:「……我們的核武器爆炸力如此強大,而蘇聯又擁有如此強大的火箭來運載這些核彈頭,以致沒有必要在蘇聯疆土之外尋找發射核武器的場所。……蘇聯有可能從它自己的國土上支援任何愛好和平的國家,不僅是古巴。」

被美發現
1962年8月,美國發現了蘇聯設在古巴的導彈發射場。
1962年10月14日是星期天。在這個萬里無雲的星期日凌晨,兩架美國U2飛機從南向北飛過了古巴西部上空,他們拍攝了大量照片,由專家們仔細地研究放大照片上的每一個畫面。

1962年10月15日,他們認出了一座發射台、許多發射彈道導彈的建築物,一枚中程彈道導彈。在修建射程為2000英里的中遠程彈道導彈使用的堅固的永久基地。而且,美國鑒定專家確信,發射裝置上安裝的是導彈核武器。

1962年10月16日,約翰·肯尼迪總統才得到上述情況的匯報。他對赫魯曉夫欺騙他的行為非常惱怒,並立刻意識到這件事關系重大。他沒有料到蘇聯人在古巴這樣一個地方會採取如此輕率和冒險的行動,沒有料到轉眼之間古巴戲劇性地擁有了在西半球僅次於美國的最大的、裝備最好的軍事力量。

肯尼迪感到,蘇聯導彈造成了一種嚴重的威脅,要是不猛烈回擊,那就會有損他的政府在國內外的形象,激起公眾對他的不信任,並使美國如芒在背。肯尼迪決定,要使蘇聯明白美國不惜一戰的決心。

美國海上封鎖
1962年10月22日晚上7點,肯尼迪向美國和全世界發表廣播講話,通告了蘇聯在古巴部署核導彈的事實,宣布武裝封鎖古巴,要求蘇聯在聯合國的監督下撤走已經部署在古巴的進攻性武器。

約翰·肯尼迪認為這一「秘密、迅速和異乎尋常的導彈設施」是「蓄意的挑釁和對現狀作出的毫無道理的改變,是美國不能接受的」。約翰·肯尼迪總統又以強調的語氣列舉了美國即將採取的海上「隔離等初步措施」。他在演說中用「隔離」一詞代替了「封鎖」,認為這個詞比「封鎖」火葯味較少,比較適用於和平、自衛的行動。

然而,婉轉的言詞並沒有減弱行動的火葯味。封鎖命令一下達,美國地面、空中和兩棲作戰部隊即開始集中。此外,還調集出兵古巴所需要的軍需物資,開始採取保護美國免遭核襲擊的種種預防措施。美國在世界各地的軍隊也進入戒備狀態。美國總統下令,載有核彈頭的美國轟炸機進入古巴周圍的上空。

美國如此強硬的態度著實讓赫魯曉夫吃了一驚,於是他下令加快向古巴運送導彈及蘇式轟炸機的速度。赫魯曉夫低估了美國的情報系統和肯尼迪政府的強硬態度。

危在旦夕
在肯尼迪發表廣播講話以後的5天中,即從1962年10月23日至27日,局勢緊張到幾乎「難以忍受的程度」,核戰爭的陰影籠罩著整個加勒比海上空,整個世界危在旦夕。
10月23日,星期二。蘇聯政府發表聲明,表示仍要按蘇古協議繼續使用武器「援助」古巴,「堅決拒絕」美國的攔截,對美國的威脅「將進行最激烈的回擊」。

1962年10月24日,在68個空軍中隊和8艘航空母艦護衛下,由90艘軍艦組成的美國龐大艦隊出動了。美艦從佛羅里達到波多黎各布成了一個弧形,封鎖了古巴海域。與此同時,美國導彈部隊全部奉命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導彈在發射台上聽候指令。

不僅在佛羅里達和鄰近各州,美國集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龐大的登陸部隊准備參戰,而且世界各地的美軍基地也進入戒備狀態,劍拔弩張地准備打一場全球性的核戰爭。

美國對古巴實施的海上「隔離」,於10月24日上午10時起正式開始。在藍色的加勒比海上,美國海軍艦只控制了幾千英里長的海域。在離古巴東部海岸約300公里的大特克島上,設有巨大的美軍導彈跟蹤站,密切監視往古巴去的船隻的一舉一動。整個古巴像個鐵桶似地被團團圍住了。

1962年10月25日,蘇聯此時作出了一個決定,即以不攜帶武器的船隻去考驗封鎖。

蘇聯尋求妥協
10月26日,星期五。赫魯曉夫給肯尼迪寫了一封被白宮形容為「冗長、雜亂無章、漫無邊際」的信,它「顯然是在情感沖動下寫的,充滿著要避免核戰的激情」。

在信中,赫魯曉夫承認蘇聯導彈在古巴的存在,但把它們說成是純粹防禦性的。然後他說,他深切地渴望和平,讓我們不要使這種局勢弄得不可收拾吧,強行實行隔離只會使蘇聯採取它自己認為必要的措施。但是,如果美國作出不會入侵古巴、也不允許別人入侵的保證,並且,如果它撤回自己的艦隊,不再搞隔離,這就會使一切馬上改觀。

1962年10月27日,就在美國總統答復赫魯曉夫來信之前,國家安全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又收到了蘇聯領導人發出的第二封頗為冗長、帶官腔的並帶有更大火葯味的信件(這也許是由蘇聯外交部寫的)。信中包含著實質上不同的立場,其實質是謀求實現一種相互交換。
「我的這一建議是:我們同意從古巴撤走那些您稱為進攻性的武器。我們同意這樣做並同意在聯合國宣布這一承諾。您的代表則必須發表一個聲明,大意是就美國而言,考慮到蘇聯的憂慮和關心,將從土耳其撤出類似的武器。我們可就雙方何時將其付諸實施達成一項協議……」

肯尼迪立即拒絕了這種交換方法。他沒有答復這封信,但白宮發表了一份聲明,指出土耳其與古巴危機毫不相干。這封信既反映出克里姆林宮內部意見的不一致,又使美國對蘇聯的意圖更加捉摸不定,因而使局勢又復雜化了。

此時,在全世界所有的美國核部隊和常規部隊都已經奉命准備隨時行動,一支龐大的入侵部隊也聚集在佛羅里達。雙方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

美國官方普遍估計,在古巴的幾個發射場已處於發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對導彈發射場的任何直接空襲都可能造成美國城市上空的熱核爆炸。肯尼迪和國家安全委員會執行委員會權衡了贊成與反對從土耳其撤除導彈的兩種主張,討論了空中打擊和入侵的時間表。

正當國家安全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在激烈緊張地辯論應採取什麼對策和一籌莫展的時候,羅伯特·肯尼迪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擺脫危機的辦法。他說,為什麼不可以不理睬赫魯曉夫的第二封信而只回答第一封信呢?

他向赫魯曉夫發出了接受他10月26日星期五「提議」的信:

親愛的主席先生:
我非常仔細地閱讀了您1962年10月26日的來信,對您表示願意迅速謀求一個解決辦法的聲明表示歡迎。然而,需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是,在聯合國的有效安排下,停止在古巴進攻性導彈基地上施工,並使古巴一切可供進攻之用的武器系統都無法使用。 ……

但是讓我強調一下,其首要的因素還是要在有效的國際保證之下,停止在古巴的導彈基地上的工作,使這一威脅繼續存在下去,或者使這些問題同歐洲和世界安全的一些廣泛問題聯系起來而拖延這一有關古巴問題的討論,肯定將會加劇古巴危機並嚴重危害世界和平。因此,我希望我們能按照此信和您1962年10月28日的信件中提出的辦法迅速取得一致意見。

約翰·肯尼迪

結束
赫魯曉夫領會了肯尼迪的暗示。他認識到,長期依然無法打破而又日益加強的封鎖不利於蘇聯,封鎖拖得越久,蘇聯的損失比美國就越大。在作出這一決定時,他已經來不及、也不想與性格倔強的卡斯特羅商量了,因為他已通過情報部門獲悉,如果第二天不給美國答復,美軍就會在29日或30日轟炸蘇聯的導彈設備和古巴的軍事目標,然後,入侵該島。再拖延下去,就意味著死亡。

10月28日,星期六。莫斯科電台廣播了赫魯曉夫的回信。

信中說:

「我非常理解您以及美國人民對於您所稱為進攻性武器所感到的憂慮,這的確是一種可怕的武器。您和我都了解,這是一種什麼性質的武器。為了盡快地消除這一危及和平事業的沖突,為了給渴望和平的各國人民以保證,蘇聯政府除了此前已下達的在武器的建築工地停止施工的命令外,現又下達新命令拆除您所稱為進攻性的武器,並將它們包裝運回蘇聯。」

隨著這一句話的播出,這場嚴重的古巴導彈危機結束了。信中沒有再提撤出美國在土耳其的導彈為對等條件。

1962年11月11日,蘇聯部署在古巴的42枚導彈全部撤走。

1962年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赫魯曉夫答應在30天內從古巴撤走全部伊爾—28型轟炸機。肯尼迪同時宣布取消對古巴的海上封鎖。與此同時,蘇聯政府命令蘇聯武裝力量解除最高戰備狀態。

加勒比海又平靜了下來。

Ⅳ 有史以來擊落敵機最多的防空導彈,是哪一種

有史以來擊落敵機最多的導彈,並不是冷戰時期威名大震的蘇聯薩姆地空導彈,而是一種美國生產的單兵攜帶型小型防空導彈,FIM-92“毒刺”式導彈。


另外美國的一些對立陣營也擁有過“毒刺”,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曾“慷慨提供”接近1000具“毒刺”給阿富汗游擊隊來對抗蘇聯的軍機,但是隨著蘇聯於1989年從阿富汗撤兵,美國一度想回收這些“毒刺”,但卻收效甚微。隨後這些沒用完的“毒刺”幾經轉手,像是伊朗、巴基斯坦等國也都擁有一部分“毒刺”,巴基斯坦還開發出了屬於自己的改良型,不用再依賴從美國獲取。目前經過估算,美國大約還擁有14000枚庫存的“毒刺”導彈,總價值超過73億美元。

Ⅵ 朱比特導彈有核彈頭嗎

中文名PGM-19朱庇特彈道導彈 外文名PGM-19 Jupiter或稱SM-78丘辟特導彈 概括美國空軍第一代中程彈道導彈 推力產生667kN

冷戰期間美蘇兩個超等年夜國的軍備比賽呈白熱化態勢。出於遏制蘇聯的須要,美國研發了可攜帶核彈頭的「中程彈道導彈)」並將其安排在北約友邦境內,美國在近東地域的主要友邦土耳其成為接收這批導彈的國度之一。土耳其寄望於經由過程安排可攜彈核彈頭的「朱庇特」導彈進步軍事威懾才能,並以此為契機穩固與美國的計謀聯盟關系,以期取得更多經濟扶植所必須的內部支援。但土耳其「朱庇特」導彈在安排進程中與退役時代產生了一系列成績,難以到達預定的計謀目標。跟著彈道導彈技巧的飛速成長,「朱庇特」導彈很快面對落後的地步。美國計謀決議計劃者偏向於用更加古代化的潛射彈道導彈體系來代替「朱庇特」導彈。美國的假想遭到了土耳其方面的否決,土耳其當局重視「朱庇特」導彈為土耳其平安所帶來的計謀價值與心思影響,不願隨意馬虎割捨。在土耳其方面的保持下,美國當局臨時撤消了撤離「朱庇特」導彈的籌劃。跟著古巴導彈危機的進級,美國國度平安好處遭到嚴重威逼。為換取蘇聯撤走安排在古巴的核導彈,美國在未與土耳其充足商討的情形下,片面做出了撤走「朱庇特」導彈的決定,激發了土耳其人的激烈不滿。美土兩國在「朱庇特」導彈成績上發生的一系列抵觸不合的本源,是美國全球計謀好處與土耳其國度平安好處的紛歧致性。在暗鬥時代兩國固然結成聯盟,但彼其間的好處訴求存在抵觸。美國同蘇聯機密會談撤走「朱庇特」導彈,被土耳其視為「背約棄義」的舉動,招致美土兩國間的聯盟關系涌現裂隙,對往後美土關系的成長形成了負面影響,在美土關系產生變更的條件下,土耳其的交際政策也做出了響應調劑。

Ⅶ 古巴導彈危機是啥

古巴導彈危機是發生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這次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3天,美、蘇雙方在核彈按鈕旁徘徊,使人類空前的接近毀滅的邊緣,世界處於千鈞一發之際。最後以雙方的妥協而告終,其中有不少值得總結、反思的經驗教訓。

事件始末:
1959年古巴獨立後,蘇聯以「保衛古巴」為名,從1962年7月開始,把進攻性導彈秘密運進古巴,以加強對美國的威懾力量。10月中旬,美國根據U-2型飛機偵察,得知古巴正在修建針對美國的中、遠程導彈發射場。10月2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發表電視演說,宣布武裝封鎖古巴,要求蘇聯從古巴撤出進攻性武器,並威脅不惜使用武力,形成戰爭一觸即發之勢。23日肯尼迪又簽發禁止進攻性武器運往古巴的公告,宣布從24日起,將攔截並強行檢查可能前往古巴的艦船。同時,美國在古巴周圍集中了大批武裝力量,駐西歐和遠東的美軍也都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與此同時,蘇聯、古巴和華沙條約國家也進行了相應准備。赫魯曉夫否認在古巴有蘇聯導彈,並對肯尼迪講話表示「震驚」。10月23日,蘇聯政府發表聲明,表示要繼續援助古巴武器,堅決拒絕美國攔截,但蘇聯駛往古巴的船隻此時卻開始返航。
10月25日,美國在聯合國展示了在古巴的蘇聯導彈和發射場的照片。26日,赫魯曉夫給肯尼迪一封秘密信件,提出願在聯合國監督下從古巴撤出進攻性武器,並表示不再向古巴運送這種武器,交換條件是美國撤銷對古巴的封鎖,並保證不再入侵古巴。27日,肯尼迪復信赫魯曉夫,要求蘇聯在聯合國監督下從古巴撤出導彈,美國保證不入侵古巴。28日,赫魯曉夫回函稱,已下令撤除在古巴的核武器,並同意讓聯合國代表到古巴核實。
11月8日至11日,蘇聯從古巴運走了42枚導彈,並在公海上接受美國「船靠船的觀察」。20日,肯尼迪宣布,赫魯曉夫答應在30天內撤走在古巴的全部伊爾-28型轟炸機,同時宣布美國取消對古巴的海上封鎖。12月6日,美國國防部宣布蘇聯轟炸機撤出古巴。至此,古巴導彈危機遂告結束。

Ⅷ 美國歷史上的核武器事故

1958年2月,英國紐伯里「格林漢姆·科曼空軍基地」,一架美國空軍B-47重型轟炸機在起飛不久因發動機突然發生故障,不得不把兩個各裝著1700加侖高爆航空燃油的備用油箱從8000英尺高空緊急拋下。然而,兩個油箱沒有拋出安全區,卻在另一架攜帶原子彈的B-47轟炸機後面爆炸!沖天的大火整整燃燒了16個小時,引爆了其中一枚原子彈的高爆炸葯,炸毀了緊挨著停放的另兩架同樣攜帶有原子彈的轟炸機,兩名飛行員死於非命,重傷8人。最可怕的是,三架重型轟炸機上攜帶的近十枚原子彈差一點被引爆(原子專家估計,如果這些原子彈全部被引爆的話,那麼英倫三島將不復存在)。

雖說這些原子彈最終萬幸地沒有發生爆炸,但原子彈被破壞時拋出的放射性物質,包括濃縮鈾卻被炸得滿基地都是,清理人員後來在基地外還找到了整整20克的濃縮鈾!在最危險的關頭,附近的一個機庫也遭嚴重損壞,救援人員不得不把機庫里的其它轟炸機全部推倒在地,以防大火產生的炙熱再引爆這些飛機。這場大火最後還是自己熄滅的,空氣中怪異的氣味好幾天不散,該基地順風方向的一個英國城鎮後來癌症的發生率突然暴升。美國空軍從來不承認這起特大核武器事故。

實際上,早在這起事故發生兩年之前,也就是1956年,美國空軍和英國國防部就曾達成一份絕密備忘錄:一旦駐英國的戰略轟炸機發生事故,堅決否認事故中涉及核武器!直到2000年,英國政府在談到這起事故的時候仍只是說:一架執行演習任務的美國B-47轟炸機在滑行的時候撞到另一架停著的B-47轟炸機上,造成了重大事故。至於大火和核武器隻字未提。

1961年1月16日,英倫三島再經核恐怖。駐英國的美國空軍「快速反應部隊」一架F-100戰斗機在試啟動發動機的時候突然起火,當時這架戰斗機上攜有用以對付前蘇聯的一枚熱核武器。在最可怕的時候,大火團團包圍了機身中部裝載有原子彈的彈艙,在大火被撲滅前,原子彈艙被燒得變了形!美國空軍後來在一份絕密的事故報告中聲稱:「一旦這枚原子彈發生意外爆炸的話,那麼英國將面臨著一場日本廣島式的核災難!」

1961年10月中旬到1962年8月之間,義大利至少四次經歷美國核武器的死亡威脅——攜有140萬噸當量熱核彈頭的「朱庇特」導彈在義大利美軍基地內遭雷電閃擊。在每次事故中,熱核導彈的電池均被啟動,在其中兩次更嚴重的事故中,輻射氣體滲入核彈頭的部件,實際上部分啟動了核彈的爆炸程序!直到第四次事故發生後,美國軍隊才開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所有導彈基地架設避雷針,但美國國防部直到今天仍把四次事故的資料列為最高機密。

1977年11月28日,一架攜帶核武器的美國陸軍CH-47直升機在德國基地起飛,因1號引擎突然著火墜毀,飛機最後墜入離起飛現場200至300米遠的樹林里,核武器沒有受到嚴重損壞,但美國政府仍對此事件守口如瓶。

實際上,上面提到的發生在歐洲的美軍核武器特大事故只是美軍核武器重大事故中「冰山一角」而已,多數的美軍核事故都被美國政府和軍方有意隱瞞了。

根據美國國防部絕密報告——《1950年至1980年涉及美國核武器事故簡報》的內容透露,在短短30年間光是被列為「斷箭級」的核武器事故就多達32起!所謂的「斷箭級」核事故是美軍最嚴重的核武器事故,包括核武器丟失、核武器著火、核武器誤射、核武器高爆炸彈誤引爆,而次一級的核武器事故代號分別為「折矛」、「鈍刃」和「空箭筒」。而1981年的核事故則分為兩類:一類是不得不公開的核武器事故,另一類是放射性物質溢出美軍基地范圍的事故,這些核武器事故既有發生在美國本土的基地,也有發生在某國的美軍基地。每次發生事故的時候,只要放射性物質不超出美軍基地,美國人就掩而不說,比如說1981年發生的核武器事故中,至少有7起直到今天仍沒有公開。能了解美國核武器事故真相的恐怕也就只有美國總統了。據透露,肯尼迪總統1961年曾接到國防部報告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美國先後發生60起核武器事故,其中最嚴重的兩起是誤射兩枚「裝有核彈頭的防空導彈」!

至上世紀90年代,美軍發生的重大核武器事故的次數就更加驚人了:從1965年至1977年,僅美國海軍就發生383起核武器事故;1985年,美國總審計署的一份絕密報告解釋說,1965年至1983年,美國核武器特大事故發生了233起。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秘密報告更加驚人:1950年至1968年間,美軍核武器事件或者事故總次數高達1250次,其中272次為特大核武器事故,包括數起核武器炸彈被引爆的千鈞一發的事故。在這272起特大事故中,107枚核導彈或者原子彈在儲存、組裝或者裝載的過程中突然落地,彈體損毀;48枚核彈頭在發射台或者發射井中突然脫落;41枚原子彈與裝備其的飛機一同墜毀;26枚核彈頭在儲存、組裝或者裝載的過程中在其容器內發生事故;24件核武器被飛機或者艦艇誤射或者誤投;22件核武器在地面運輸過程中運輸工具發生交通事故;4件核武器被撞壞。

1988年至今的情況也不比當年好到哪裡去,至少發生了96起核武器事故,事故的危險程度從彈體外部撞壞到高爆炸葯被引爆不等。這些核事故無一例外地被隱瞞了,而隱瞞這些事故的手段就是把它們列為美國「最高國家機密」。

美國政府和國防部之所以能把如此之多的重大特大核武器事故捂得個滴水不漏,就是因為他們屢屢拿出所謂「最高國家機密」的擋箭牌。

美國自稱是世界上最公開的政府,其基本保證是美國憲法,而且隨著媒體的日益發展,美國更是以「最公開政府」自詡。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獲得美國有關信息也越來越容易。然而,美國也是世界上最詭秘的政府,由於其龐大的軍費開支和情報機構,美國政府產生的新機密和秘密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要多,光是1999年就新產生8038592個「國家機密」,比1998年增長了10%,而「最高國家機密」也有3846個,相關的保密費用高達50億美元。

美國政府現在所用的「最高國家機密」體系仍基於冷戰初期杜魯門總統頒布的第一份《非軍事機密保密行政令》的內容,而有關核武器情況的保密法案則仍是1954年制定的《原子能法案》(處理李文和一案也屢屢動用這兩件法寶)。實際上,這些「最高國家機密」並非都是真正的美國國家機密,它們應該被分為三類:

真正的最高國家機密:如果這類情報被公開的話就會真的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並且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這類機密具體包括:先進軍事技術及設計方案、必須利於外交和軍事行動的情報、公開後嚴重損害美國公民利益的情報等。

政治最高國家機密:出於政治需要故意使用保密手段,比如說以「最高國家機密」為借口防止情況外泄後會對美國政客或者政府造成無法挽回的尷尬事或者丑聞。比如說美國曾把進行過人體輻射實驗列為「最高國家機密」,以免曝光後引起公憤和影響美國政客的形象。再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寫信批評美國的導彈防禦技術,也一度被列為「最高國家機密」,以防美國總統柯林頓丟臉。

機構的最高國家機密:這是美國政府各機構為了掩蓋其過失或者其它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一旦這些事情曝光後又會影響美國這些機構的形象,所以乾脆把它們一律打上「最高國家機密」的字樣,核武器事故就屬此類!

正是鑒於這種情況,美國公民和社會團體現在已經開始強烈呼籲改革這種體制,以減少政府或者官僚們以此為擋箭牌向公眾隱瞞真相。

Ⅸ 冷戰中為什麼古巴導彈危機蘇聯干不過美國,美國卻在義大利土耳其等地高了針對蘇聯本土的導彈部署。

當時蘇聯核打擊力量本來就不如美國,蘇聯部署導彈想通過「投機取巧」來抵消美國壓倒性的核打擊力量。再說蘇聯部署的導彈是低生存力的,(核威懾無法通過脆弱性來獲得)
可以通過常規力量摧毀,美帝怕啥?在土耳其部署的朱庇特導彈本身性能就不好,低生存力,美軍自己都不滿意,並且想撤走。同時美國已經部署了新的生存力更強的海基北極星A3導彈,朱庇特的存在可有可無了,只是土耳其堅持而已。
撤走朱庇特也正好給赫魯曉夫一個台階下。這么一折騰一切又回到了原點,赫魯曉夫導彈沒部署成,抵消美國的壓倒性核優勢的目標沒有達成,美國依然有絕對的核優勢,總之冷戰對抗要憑真功夫真本事的,投機取巧於事無補,到了70年代初期蘇聯才和美國初步達到了核勻勢,並且常規軍力占優。
可以說70年代才是華約優勢最大的時候,不過80年代後期就被完全逆轉過來了,但那都是後話了,這里暫且不提。

Ⅹ 美國支持庫爾德人的戰略深層原因是什麼

土耳其地處亞歐非三大洲交界處,在全球戰略的當下,可以說是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因此,對於美國來講,如何合理的掌控土耳其是很重要的,此外,即便是在歷史上兩者的關系也並不是一直都很和諧融洽的。

當時的美國政府一方面擔心喪失土耳其的基地將嚴重削弱東南歐、東地中海和近東地區對蘇聯的防禦體系,另外更擔心土耳其倒向蘇聯。1978年,美國在土耳其表態願意在塞普勒斯問題上讓步後,解除了對土武器禁運,此後,美土關系趨於緩和。

隨後美國在土耳其的基地在海灣戰爭和隨後對伊拉克的禁飛區任務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對於美國來講,土耳其仍然並不能完全的控制,並且一直都在尋找積極的平衡方式。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2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6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8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3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9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4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7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8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2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