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土耳其出動多少部隊
㈠ 抗美援朝各國發兵多少萬
中,朝,蘇軍隊1066000—1642600人。韓軍,「聯合國軍隊」 972214—1205605人。抗美援朝參戰兵力主要是朝鮮與韓國。中國派志願軍支持朝鮮。
美國以及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衣索比亞、南非、盧森堡共16個國家根據聯合國第84號決議參戰;蘇聯派遣了小規模航空兵部隊與高炮部隊參加抗美援朝戰爭防空作戰。
(1)抗美援朝土耳其出動多少部隊擴展閱讀
傷亡情況:據有關統計,中國為進行抗美援朝戰爭共消耗各種作戰物資560餘萬噸,戰費62.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當時的25億美元)。
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1953年8月14日公布,從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殲敵(包括斃、傷、俘)109.3萬餘人。
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公布的「聯合國軍」傷亡總數是147萬餘人。美國與韓國官方公布各自作戰減員數字總和為113萬餘人(不包括其他「聯合國軍」作戰減員)。
㈡ 抗美援朝的時候所謂的聯合國軍有幾個國家
抗美援朝的時候所謂的聯合國軍有16個國家的作戰部隊和5個國家的醫療隊組成。
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84號決議,聯合國組建「聯合國軍」。 「聯合國軍」由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共16個國家的作戰部隊及義大利、挪威、瑞典、丹麥、印度5個國家的醫療隊組成。
值得指出的是,當時不屬於聯合國會員國的韓國(南朝鮮)部隊也受「聯合國軍」指揮。當時,台灣蔣介石政權(中華民國)亦參與了部分聯合國軍戰俘營管理工作。
(2)抗美援朝土耳其出動多少部隊擴展閱讀:
這支部隊並不是在秘書長的權力之下,而是在美國的統一指揮下。關於其在戰斗時期中行動的報告並未提交給聯合國的任何機構。1975年,聯大通過第3390號決議,要求解散「聯合國軍司令部」。」
聯合國在當時無法對這只部隊進行任何控制,其指揮權完全由美國操縱。消息最後提供了更加詳盡的資料,其中透露的信息表明,至今仍在朝鮮半島存在的「聯合國軍司令部」早已被聯合國要求解散,但這一決議在執行過程中遭到了美國的拖延和抵制。
㈢ 抗美援朝中國出兵多少
抗美援朝戰爭中,總計有240萬人先後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其中以輪戰方式先後入朝參戰的各種部隊共計190萬,補充兵源近50萬,共計240萬。
第一次戰役,從1950年10月25日到11月5日,在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之下,朝中邊境以及附近地區展開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韓國國軍的進攻戰。
此次用1個軍為主力來配合朝鮮人民軍在東線地區進行阻擊,另外集中5個軍以及另1個師在西線給美國「聯合國軍」一個突然性攻擊,最終將其從鴨綠江邊打回清川江以南地區,打破美軍妄想在感恩節前佔領全朝鮮的計劃,得到初步穩定朝鮮戰局的狀況。經過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共同的努力一共殲敵15000多人,此次中國志願軍投入30萬人。
1950年11月7日到12月24日開始了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此次參戰的志願軍共達45萬人。第二次戰役是一次反擊戰,也是扭轉朝鮮戰局的一項重要戰役。清川江地區投入6個主力軍,東線長津湖地區投入3個軍師進行反擊,是一場「出其不意」的反擊戰。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共同反擊下,美國「聯合國軍」被迫放棄平壤、元山,重新退到三八線以南地區。這次志願軍共殲敵36000多人。
第三次戰役是在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此次是打破美國「先停火,後談判」的目的,從而爭取喘息時間,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施以重擊。中國人民志願軍共集中6個軍,和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之下,將「聯合國軍」從三八線擊退到北緯37°線地區,將韓國首都「漢城」佔領,此次殲敵19000多人。
第四次戰役發生在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此次是進行反擊准備,在三八線南北地區進行防禦戰。在前三次戰役中,中國志願軍都是最後的勝利者,前面消耗太大,所以在這次戰役中不得不做調整。而此時的美軍也發現中國志願軍這一漏洞,迅速調整部隊,發起進攻,第四次戰役就此展開,由於軍力以及資源不足,所以此次戰役打得比較艱難,但是仍然將「聯合國軍」遏制在三八線南北附近。雖然中國志願軍損失較大,但是一共殲敵7.8萬多人。
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正是抗美援朝第一階段的第五次戰役,一共歷時50天,戰爭將「聯合國軍」打退到漢江南岸地區,結果又被打回至三八線南北地區,這次戰役自身損失8.5萬多人,殲滅敵軍8.2萬餘人。
聯合國軍兵力情況
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荷蘭、紐西蘭、加拿大、法國、菲律賓、土耳其、泰國、南非、希臘、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衣索比亞共16個國家的作戰部隊及瑞典、印度、丹麥、挪威、義大利5個國家的醫療隊組成。值得指出的是,韓國軍隊也受「聯合國軍」指揮。
朝鮮戰爭期間,「聯合國軍」侵朝部隊最多時達到93.26萬人,受「聯合國軍」指揮的韓國部隊達59萬多人,共計152萬多人。其中美國出兵居第一位,兵力達30多萬人;英國居第二位,兵力達1.40萬多人;加拿大居第三位,兵力達8123人;土耳其居第四位,兵力達5400多人;其餘出兵數量的排列順序是澳大利亞、菲律賓、紐西蘭、泰國、衣索比亞、法國、希臘、哥倫比亞、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南非。
朝鮮戰爭美國動用了其陸軍兵力的三分之一,戰場兵力最多時達到302483人;海軍兵力的二分之一,出動各種艦艇210艘,海軍航空兵的作戰飛機383架;空軍兵力的五分之一,先後出動各種飛機數萬架,戰場上飛機最多時達1700多架。
美軍動用大量的精銳部隊,有「開國元勛師」——騎兵第一師,「美利堅之劍」——陸戰第一師,「滴漏器師」——美軍第七師,「王牌飛行隊」——航空兵第四聯隊等大量「王牌」。
美軍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許多戰役、戰斗的炮火密度、戰場兵力密度、空襲轟炸密度,都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水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抗美援朝
㈣ 求抗美援朝時聯合國軍的各國兵力情況和出動著名部隊名稱
一、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前(1950年10月19日前) 美國:1個集團軍3個軍,6個師,1個團(183000人)第八集團軍:第1軍、第9軍、第10軍;海軍陸戰隊第1師、騎兵第1師,步兵第2師、第7師、第24師、第25師;空降第187團。 韓國:2個軍,8個師,1個團(135923人)第1軍、第2軍;首都師、第1師、第2師、第3師、第5師、第6師、第7師、第8師;海軍陸戰隊第1團。 英國:1個旅(7000人)步兵第27旅。 澳大利亞:1個營(1400人) 土耳其:1個旅(6000人) 菲律賓:1個營(1200人) 合計14個師,2個旅、2個團、2個營,計334523人。 二、第五次戰役結束後(1951年6月上旬) 美國:1個集團軍3個軍,7個師,1個團(253100人)第八集團軍:第1軍、第9軍、第10軍;海軍陸戰隊第1師、騎兵第1師,步兵第2師、第3師、第7師、第24師、第25師;空降第187團。韓國:3個軍,10個師,1個團(229600人)第1軍、第2軍、第3軍;首都師、第1師、第2師、第3師、第5師、第6師、第7師、第8師、第9師、第11師;海軍陸戰隊第1團。 英國:2個旅(14000人)步兵第28旅、第29旅。 加拿大:1個旅(7000人)步兵第25旅。 澳大利亞:1個營(1400人) 紐西蘭:1個團(1200人)炮兵第16團。 土耳其:1個旅(6000人) 法國:1個營(1200人) 泰國:1個營(1400人) 菲律賓:1個營(1200人) 希臘:1個營(700人) 荷蘭:1個營(1000人) 比利時:1個營(700人) 盧森堡:1個排(50人) 哥倫比亞:1個營(1100人) 阿比西尼亞:1個營(1200人) 合計17個師,4個旅、3個團、9個營、1個排,計520850人。 三、朝鮮戰爭停戰協議簽訂時(1953年7月27日) 美國:1個集團軍3個軍,8個師,2個團(373500人)第八集團軍:第1軍、第9軍、第10軍;海軍陸戰隊第1師,步兵第2師、第3師、第7師、第24師、第25師、第40師、第45師;步兵第5團;空降第187團。 韓國:3個軍,16個師,3個團(491000人)第1軍、第2軍、第3軍;首都師、第1師、第2師、第3師、第5師、第6師、第7師、第8師、第9師、第11師、第12師、第15師、第20師、第21師、第22師、第25師;第53團、第56團、海軍陸戰隊第1團。 英國:2個旅(14500人)步兵第28旅、第29旅。 加拿大:1個旅(7000人)步兵第25旅。 澳大利亞:2個營(2800人)步兵第2、第3營。紐西蘭:1個團(1200人)炮兵第16團。 土耳其:1個旅(6000人) 法國:1個營(1200人) 泰國:1個營(1400人) 菲律賓:1個營(1200人) 希臘:1個營(700人) 荷蘭:1個營(1000人) 比利時:1個營(700人) 盧森堡:1個排(50人) 哥倫比亞:1個營(1100人) 阿比西尼亞:1個營(1200人) 合計25個師,4個旅、6個團、10個營、1個排(904550人) 說明:1951年5月下旬英步兵第28旅抵朝鮮接替原來的第27旅,第27旅返回香港;1951年12月,英、加、澳、新4國軍隊編成英聯邦師;1952年5月,美騎兵第1師和步兵第24師與駐日本的美步兵第40師、第45師進行了輪換,停戰前第24師抵朝,所以仍統計在內;參加朝鮮戰爭的聯合國部隊還有南非聯邦,因為它只派遣1個空軍中隊參戰,所以在地面作戰部隊的兵力中沒有統計。
㈤ 抗美援朝時期,土耳其為何那麼積極他們真是戰五渣嗎
我們都知道新中國對外的第一戰是抗美援朝,但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正確,其實是「抗十六國援朝」,當時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介入了朝鮮戰爭,一共有十六國出了兵,他們分別是: 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
光是美軍就出動了30多萬人,其他國家大部分只是來做做樣子,有幾國都只派了一個營的兵力。
第二、三位的英國和加拿大很好理解,跟美國的關系很深,一個是鐵盟一個是小弟,但第四不是澳大利亞或者法國,而是土耳其,他出動了5400多人。
土耳其又不是美國的傳統盟友,跟朝鮮又沒什麼利益沖突,為什麼這般踴躍呢?
要說原因,其實也比較好理解,跟朝鮮關系不大,只是因為土耳其想對付朝鮮背後的蘇聯。
土耳其的前身是奧斯曼帝國,蘇聯的前身是沙俄帝國,往前兩百年,兩國之間打了12次戰爭,要是再往上數,那次數還要更多,奧斯曼的很多土地都被沙俄佔領了,絕對的世仇。
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選擇加入德國陣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英國已經拉攏的沙俄,由此可見兩國之間的恩怨有多深。
二戰結束後,土耳其拼了命都想要加入北約,以免再次被蘇聯滲透,所以他參戰且那麼努力都是「納投名狀」。
那麼土耳其軍隊的戰鬥力如何呢?
1950年11月25日,志願軍向德川進攻,迅速擊潰了駐守的南朝鮮第2軍團,接著向價川方向進攻,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沃克得知消息後急忙命令土耳其旅防守德川後方的戛日嶺,這里山高林密,易守難攻。土耳其人知道戰敗的消息也比較緊張,連忙修築了工事,隨時准備迎戰。
他們很快發現「志願軍」到了,看到那些東方人拿著武器向陣地跑來,土耳其人也不多話,大炮機槍猛烈開火,「志願軍」瞬間潰逃。土耳其人眼見對方是戰五渣,也沖出去抓了一百多俘虜。
此戰土耳其旅大獲全勝,己方雖然傷亡了數十人,但是擊斃的人更多,加上這百多俘虜,真是一個勝利!所以連忙發電報邀功。
沃克也有些詫異,派了幾個翻譯官去審問,結果這些是潰敗下來的韓國軍隊,好不容易從德川跑出來卻被友軍給揍了。
這次烏龍沒讓土耳其人泄氣,他們相信總會遇上真正的志願軍的,11月27日晚就遇到了。
當時土耳其的1個步兵營和1個工兵連駐守在嘎日嶺瓦院村,志願軍38軍114師342團3營借著夜色趕到了,發現了土耳其人燃起的篝火。3營便分為兩路,一路迂迴上山包抄,一路正面沖鋒拼刺刀。
這一戰的最終結果是志願軍傷亡7人,土耳其傷亡300餘人,被俘20幾人。接著在28日,342團1營又與土耳其旅作戰,土軍700餘人,為志願軍留下了110多輛 汽車 。
第二次戰役中土耳其旅算是在用生命給其他國家部隊爭取撤退時間,根據權威軍事雜志上的數據, 土耳其旅傷亡3514人,其中陣亡了741人,算是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
不過這並不是說土耳其軍隊戰鬥力就真的很差,要知道這是第二次戰役,就算美軍都被志願軍狂揍,更何況土耳其這種拿去頂崗的部隊。
不少跟土耳其軍隊交過手的志願軍都說,土耳其是僅次於美軍的強敵,他們的執行力很強,也有悍不畏死的風格。
雖然二次戰役傷亡很大,但是他們很快又輪換了生力軍過來,土耳其一直是打完了整場戰爭,累積投入了1.5萬人,在後面的戰爭中還是給志願軍造成過不小麻煩的。
比如接近尾聲的金城戰役中,土耳其旅接連進攻志願軍陣地23次,雖然沒成功,但是也給志願軍造成了很大傷亡,屢敗還敢屢戰,血性可見一斑。
不過土耳其在朝鮮戰爭中最有趣的是俘獲了一面「志願軍」旗幟,存放在伊斯坦布爾的博物館里,至於來歷有三種說法:
戰爭結束後,土耳其人感覺死了這么多人啥都沒得到,回去不太好交差,於是找到老蔣自費采購了一面旗幟,拿回去宣傳;
還有就是被土耳其給揍了的那群南朝鮮士兵中有老蔣派過去的顧問,所以俘虜的同時順便繳獲了;
個人認為最可信的是來源於在朝鮮半島的華人後代,志願軍南下漢城後,不少華裔就舉旗歡迎,當年消息閉塞,並不知道新中國的國旗,所以只能掛青天白日。當時39軍打進漢城後就發現了這種情況,這也算是一個百姓的自保手段吧,有這樣的情況,土耳其旅順手拿走一面也很正常。
當然這只是流傳的說法,作為當事人的土耳其並沒有承認過,我也沒辦法去問,就當作一次誤解,讓旗幟好好躺在博物館吧。
㈥ 朝鮮戰爭有幾個國家參與
1.英國。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英國派出了第28旅和第29旅,總共14000到14500人的部隊參加朝鮮戰爭。
2.加拿大。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加拿大派出了步兵第25旅,總共7000多人的兵力參加朝鮮戰爭。
3.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派了兩個營2800人參加朝鮮戰爭。
4.紐西蘭,紐西蘭派出炮兵第16團1200人參加朝鮮戰爭。
5.土耳其,土耳其派出了一個旅6000人參加朝鮮戰爭。
6.法國,法國派出一個營1200人參加朝鮮戰爭。
7.泰國,泰國派出一個營1400人參加朝鮮戰爭。
8.菲律賓,菲律賓派出一個營1200人參加朝鮮戰爭。
9.希臘,希臘派出一個營700人參加朝鮮戰爭。
10.荷蘭,荷蘭派出一個營1000人參加戰爭。
11.比利時,比利時派出一個營700人參加朝鮮戰爭。
12.盧森堡,盧森堡派出一個排50人參加朝鮮戰爭。
13.哥倫比亞,哥倫比亞派出一個營1100人參加朝鮮戰爭。
14.衣索比亞,衣索比亞派出一個營1200人參加朝鮮戰爭。
15.南非,南非空軍一個中隊參加朝鮮戰爭,南非沒有出動陸軍參戰。
當然還有美國 ,中國,蘇聯其實也有 提供了武器 ,為了避免三站 穿上支援軍的衣服的少量部隊
㈦ 抗美援朝時期各國派去了多少人
抗美援朝時期,「聯合國軍」派出來自16個國家的60餘萬兵力,最多時侵朝兵力甚至達到93.26萬。
英國14198人
加拿大6146人
土耳其5400多人
澳大利亞2800人
菲律賓1143人
紐西蘭1200人
泰國1400人
衣索比亞1153人
法國2400餘人
希臘800餘人
哥倫比亞1153人
比利時兵力一直保持在700人
荷蘭1000人
盧森堡44人
南非出動25架飛機
美國派出兵力48萬
另有受「聯合國軍」指揮的南朝鮮軍隊59萬多人。
㈧ 朝鮮戰爭參戰各國兵力數據
朝鮮人民軍:10個師(前六個師,每師1.1萬人,第7師1.2萬人,超出1000人,第10師和第13師不足滿員,每師只有6000人。第15師也是1.1萬人),2個獨立團:約8000人,5個警備旅共18600人,1個105裝甲旅:120輛蘇制T-34坦克,1個獨立裝甲團:30輛蘇制T-34。
南朝鮮軍:9個師(每個師的兵力都不一樣,其中以第1師和7師為最多每個師約9600餘人,其次是第6師9112人,第2師約8000人,其餘的3、5首都師均為7000人左右。而第8師不足7000人,只有6866人)。裝甲車:27輛;火炮:129門;火箭筒:1900具;飛機:30架(10架戰斗機,10架聯絡機,10架教練機,無轟炸機)。總兵力:約9.8萬人。
中國人民志願軍:約78萬人(輪戰人數近300萬)。
蘇聯方面:約26000人(主要是飛行員、空軍地勤保障、雷達兵等)。
「聯合國軍」方面(合計:614694人):
美國 480000人
英國 63000人
加拿大 26791人
澳大利亞 17000人
菲律賓 7000人
土耳其 5455人
荷蘭 3972人
法國 3421人
紐西蘭 1389人
泰國 1294人
衣索比亞 1271人
希臘 1263人
哥倫比亞 1068人
比利時 900人
南非 826人
盧森堡 44人
㈨ 抗美援朝中國出兵多少回來多少
抗美援朝是在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中國人民先後出動了290餘萬兵力參加志願軍,戰斗傷亡36萬餘人,加上非戰斗傷亡共計70餘萬人。
抗美援朝基本知識
發生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地點:朝鮮半島
參戰方: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
結果:1953年7月,交戰協議簽字停戰
參戰方兵力:志願軍135萬(最大兵力);韓軍,聯合國軍120萬(最大兵力)
傷亡情況:中朝軍隊傷亡63萬餘人;韓軍,聯合國軍傷亡57萬以上
主要指揮官:彭德懷
抗美援朝出兵情況
據《南京抗美援朝運動》記載:1950年的12月2日時,國立南京大學的師生一共一千餘人,分為了三十多隊出動街頭以及郊區,他們利用演講、活報、相聲、歌舞劇以及歌詠等多種形式,展開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宣傳。
當時參加宣傳的教授人數之多,為解放以來,歷次大規模宣傳運動中所罕見的。
而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在志願軍中,累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總人數,一共達到了290萬餘人。
而同一時間內,在戰場上志願軍的兵力的最高峰,是在1953年春,反登陸作戰准備期間的135萬人。先後參戰的部隊,包括又陸軍27個軍。
事實上,除了中國之外,被捲入了這場戰爭的國家不在少數。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聯合國軍的參戰國家的數量竟然高達17個。
對於所有參戰的國家所出的兵力,都有詳細的數量記載。
其中,聯合國軍:韓國出戰590,911人、美國出戰480,000人、英國出戰63,000人、加拿大出戰26,791人,以及澳大利亞出戰17,000人、菲律賓出戰7,000人、土耳其出戰5,455人、荷蘭出戰3,972人、法國出戰3,421人、紐西蘭出戰1,389人、泰國出戰1,294人,還有衣索比亞出戰1,271人、希臘出戰1,263人、哥倫比亞出戰1,068,再加上不足出戰千人的,比利時出戰900、南非出戰826人、盧森堡出戰44人。所有加起來總共有1205560人。
而中、朝方面:朝鮮出戰了260,000人,而中國大陸則是出戰了780,000人。
㈩ 土耳其首次作戰,俘虜志願軍幾百名,每人還搶了好幾個銅碗
抗美援朝時,土耳其人剛剛進入朝鮮幾個小時就宣布自己大獲全勝,抓住了幾百名志願軍戰俘。美軍軍官興高采烈派人前去審訊,結果卻被氣歪了鼻子。
土耳其人就是這樣 搞笑 ,他們這次大獲全勝,卻把自己友軍韓國給痛痛快快打了一頓,這可真是大水沖了龍王廟。雖然土耳其人打仗比較 搞笑 ,但他們確實很能拼,是非常優秀的軍人。如果不是因為志願軍的「三猛戰術」,收拾他們還真要費一些力氣。
實際上,三猛戰術居然是一向主張用兵謹慎的林彪發明的。這似乎並不符合他的性格,那麼到底什麼是三猛戰術呢?
第一個是猛沖戰術。在火力准備完成後,突擊部隊應該趁著敵人被我們炸得暈頭轉向時,敢於沖上前去拼刺刀,不敢打肉搏戰的戰士不是好戰士。
第二個是猛打戰術。利用統一配備好的各種輕重武器向敵人猛烈開火,切記分散使用火力,要組織起來形成一片火力網。
第三是猛追。如果敵人潰逃則需要一路追擊,決不給敵人反應的時間。
在朝鮮戰場上三猛戰術就發揮了他們的威力。比如當我們守衛陣地,只有當敵人接近50m時我們才會開火。而且一上來就是大量手榴彈招呼,接下來就是刺刀幹活,聯合國軍被打得膽戰心驚。
土耳其人聽說三猛戰術後很不服氣,為了討好他們的美國主子,便派出五千多人的部隊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當彭德懷聽到土耳其旅進入朝鮮後笑了笑說:只知道野蠻作戰有什麼用,看我不滅了他們。
志願軍的三猛戰術果然沒讓土耳其人失望。但隨著交戰的進行,志願軍發現了土耳其人同樣悍不畏死的特點。正常情況下,如果是美軍英軍早就開始撤退,但土耳其人就是寧死不退,顯得非常特別。
38軍英雄營長曹玉海對土耳其人進行了分析:土耳其人打仗,確實不怕死。但如果論到不怕死,咱們志願軍是他的祖宗。只要利用三猛戰術,一定可以打的他們丟盔卸甲。
接下來的一場戰斗就是針尖對麥芒的戰斗。在被志願軍連續拿下三個陣地後,土耳其人仍然沒有退退的架勢,甚至在軍官的指揮下向我軍發動了反沖擊。
三連指導員孫永昌一看,山下到處都是移動的軍功章,舉起手槍大聲喊叫:收割戰功的時候到了,同志們跟我沖!他便身先士卒和土耳其人打起了白刃戰。一時之間,戰士們的刺刀和土耳其人的彎刀碰撞在一起。
結果果然如彭老總所料,一場白刃戰下來這些土耳其士兵幾乎被殺光。就像是彭老總說的,野蠻不可能帶來勝利,打仗既要有勇氣,也要動腦子。
搞笑 的是,被我們俘虜的土耳其士兵有很多人都帶著一個銅碗,有些還帶了好幾個,以為這些銅碗是金子做的。盡管志願軍向他們解釋了半天,可他們就是不聽,也就只能由著他們了。
但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土耳其人來到朝鮮就是為了賺錢的,和我們為了保家衛國完全不一樣。也難怪在殘酷的白刃戰中他們會被我們徹底消滅,這就是所謂的正義必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