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奧斯曼土耳其什麼時候一戰

奧斯曼土耳其什麼時候一戰

發布時間: 2022-11-27 01:33:15

1. 第一次世界大戰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於1914年7月28日,結束於1918年11月1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標志為1914年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結束標志為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或WW1),簡稱「一戰」,是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在各自利益劃分不均等的情況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1)奧斯曼土耳其什麼時候一戰擴展閱讀;

1)「一戰」交戰雙方;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

2)「一戰」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四年多,三十多個國家、15億人口被捲入了戰爭,它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上損害。

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的重大成果是它嚴重消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戰爭後期,地處歐洲東部邊陲的俄羅斯無產階級在帝國主義的鏈條上打開了薄弱的一環,為俄羅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爭取了條件,戰後初期,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美的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

2. 一戰四個同盟國捲入戰爭的時間

同盟國:義大利 德意志帝國 奧匈帝國 奧斯曼帝國(又稱奧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亞


義大利王國(1915年5月,義大利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比利時對德國宣戰;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

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塞爾維亞對德國宣戰,義大利宣布中立。

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3. 一戰時間

一戰時間為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3)奧斯曼土耳其什麼時候一戰擴展閱讀:

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斗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

為了對付「三國同盟」,1892年,法國和俄羅斯達成了軍事協議,它也是向三國協約方向推進的第一步。隨著英德矛盾發展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調整同法國、俄羅斯的關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的建立。

4. 奧斯曼帝國,參加過一戰

奧斯曼帝國參加了一戰,加入同盟國。奧斯曼由土耳其人建立,奧斯曼即土耳其的前身,當時的土耳其叫奧斯曼。

5. 奧斯曼土耳其屬於哪個時代

奧斯曼土耳其,這個國家成立於14、15世紀,一直持續到一戰(1918年),一戰後,被瓦解成許多部分。

6.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哪些國家發動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發起國家:同盟國(義大利 ·德意志帝國 ·奧匈帝國 ·奧斯曼帝國(又稱奧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亞)
主要參戰國:
協約國
·塞爾維亞王國
·俄國
·法國
·比利時
·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
·日本
·義大利王國(1915年5月,義大利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
·羅馬尼亞
·希臘
·美國
·中國等

·

7.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及參戰國家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協約國:法國,英國,俄國,塞爾維亞,美國,義大利(義大利原先是同盟國的,後來加入了協約國)中國等27個國家,但1918初年俄國退出了戰爭

8. 世界大戰(即「一戰」和「二戰」)什麼時候發生地點在哪人物是誰

一戰 爆發時間 1914 8月4日 標志:英國對德奧宣戰 交戰雙方:同盟國:德國(統治者:德皇威廉二世) 奧匈帝國(統治者:國王約瑟夫) 奧斯曼土耳其
vs協約國:英國 法國 沙俄(統治者:尼古拉四世 註:沙俄1916年開始節節敗退,國內民眾怨聲載道,於是1917年爆發了二月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以資產階級為首的克倫斯基政府上台,俄國繼續參戰但仍失敗。隨後十月革命爆發,無產階級政府上台,列寧執政。隨後退出了一戰。) 美國(總統威爾遜) 日本(裕仁天皇) 比利時 中國(段祺瑞 註:中國一戰前期中立,後期對德奧宣戰,派了上萬名勞工前往歐洲前線)
1911-1913:兩次巴爾干戰爭是巴爾干各國將土耳其的勢力趕出了巴爾干半島。巴爾干各國相繼獨立: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黑山,波斯尼亞,希臘......
1914年:
6月:導火索: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殺了正在波斯尼亞訪問的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
7月:奧匈帝國以此為由向塞爾維亞宣戰。並於月底攻陷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
8月初:覬覦巴爾干半島的沙俄向奧匈帝國宣戰。
與奧匈帝國結盟的德國向沙俄宣戰。
與沙俄作為盟國的法國對德奧宣戰。
德國開始進攻比利時,是英國感到威脅。
8月4日:英國對德奧宣戰,一戰正式爆發。
1917 4月 原本中立的美國因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傷及美國商船而對德宣戰並出兵歐洲。

戰事主要在歐洲,分東西兩線 西線由英國法國聯軍與德國交戰,地點最初由德國攻入法國境內,後期法國與英國軍隊反攻入德國本土。並且有美國參戰。而且隨後義大利反戈。東線由沙俄迎戰奧匈帝國和德國,地點最初在奧地利與東普魯士,後來德國攻入俄國東部。戰線包括整個東歐。
其他戰場:中東:英國對戰奧斯曼土耳其。地點:中東各阿拉伯國家。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
亞洲:日本與1914年9月對德宣戰,出動4萬多人進攻青島的德軍。

二戰 爆發時間 1939 9月1日 ,標志:德國入侵波蘭 交戰雙方 軸心國:德國(希特勒) 義大利(墨索里尼) 日本(東條英機) 芬蘭 保加利亞 匈牙利 羅馬尼亞vs同盟國:美國(羅斯福) 英國(丘吉爾) 法國(戴高樂) 蘇聯(斯大林) 中國(蔣介石) 加拿大 澳大利亞 紐西蘭 荷蘭 菲律賓......

以戰區劃分:分為西歐戰區,蘇德戰區,太平洋戰區,北非戰區,中國戰區

西歐戰區:1936年 德國,義大利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將法西斯政黨長槍黨扶上台,西班牙從此由弗朗哥當政。
1938年 德國武裝吞並奧地利
1938-1939 德國先強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的地區,進而佔領其全境。
1939年 9月1日 德國進攻波蘭,波蘭軍隊堅決抵抗,英法對德宣戰,二戰正式爆發。
1940年 4月德國進攻丹麥和挪威,很快消滅這兩國軍隊並佔領其全境。
5月德國實行曼施坦因計劃閃擊荷蘭 比利時 盧森堡,法國戰役開始
6月 德國擊潰英法聯軍並佔領巴黎,法國over。
7月 德國與英國展開不列顛空戰。
1943年 美英聯軍登陸西西里島,隨後進軍義大利本土,義大利投降。
1944年 6月 美英盟軍以及加拿大,自由法國軍隊從諾曼底登陸,很快解放
法國。進 軍德國本土,最後與蘇聯軍隊在易北河會師。
蘇德戰區:
1939年 11月 蘇聯入侵芬蘭,蘇芬戰爭爆發(俗稱冬季戰爭)
1941年 5月 德國攻下希臘與南斯拉夫。
1941年 6月 德國向蘇聯全線進攻
6月-8月 德國 迅速佔領斯摩棱斯克,基輔,兵臨莫斯科城下。
10月 莫斯科保衛戰打響
1942年 斯大林格勒會戰
1945年 5月蘇軍與盟軍易北河會師,該月蘇軍攻克柏林,德國投降。
北非戰區:1936年 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埃塞軍雖頑強抵抗但由於裝備落後而最終戰敗
被占。
1940 7月-8月 義大利進攻肯亞與蘇丹,但在當地軍隊的抵抗下沒有成功。
1940 12月 英軍重創義大利軍隊。
1941年 3月 隆美爾率德軍增援北非義大利軍。
1942年 10月 巴頓率美軍增援北非英軍。
1943年 夏 阿拉曼戰役
中國戰區(中緬印戰區):1931年 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三省。
1937年 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全面入侵中國。
1937 年 8月 日軍進攻太原與上海,太原會戰與淞滬會戰打響。
1938年 1月 日本軍隊進攻徐州,徐州會戰打響。
1938年 6月 日軍進攻武漢,武漢會戰開始。
1939年 9月 長沙會戰打響。
1939年 12月 日軍進攻南寧,昆侖關戰役開始
1940年 12月 日本進攻法屬印度支那。
1942年 初 日軍進攻緬甸,中國遠征軍入緬與英軍協防緬甸。
1944年 7月 中國遠征軍攻克密支那。日軍被趕出緬北。
1945年 1月中國駐印軍與中國遠征軍會師芒友。與此同時美英盟軍
攻克仰光緬甸以同盟國戰事勝利結束。
1945年 夏 中國軍隊反攻並收復柳州,與此同時敵後游擊隊也開反
攻。
太平洋戰區:1941年 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美英與日本開戰。
與此同時,日本向菲律賓,馬來亞發起進攻。美軍英軍節節敗退。
1942年 2月 日本佔領新加坡,同時開始進攻荷屬東印度。
1942年 3月開始 日軍向盟國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戰略島嶼,如關島、威
克島、俾斯麥群島、新不列顛島、巴布亞紐幾內亞島,等地進攻,達
了建立空軍前進基地的目的。
1942年 5月 日軍進攻索羅門群島,並開始進攻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珊瑚海戰響。
1942年 6月 中途島戰役
1942年 8月 美軍登陸瓜達卡納爾島,瓜島戰役開始。
1943年11月 美軍發起吉爾伯特群島戰役(代號「電流行動」)並最終佔領塔拉
瓦等島嶼
1944年1月至2月,美軍連續組織「燧發槍」和「法警」作戰,奪取了誇賈林、羅
伊島—那慕爾島、埃尼威托克諸環礁
..................
1945年 8月6日 9日 兩顆原子彈。
1945年 8月15日 日本投降
1945年 9月2日 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二戰結束

個人觀點 以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憑個人知識逐字打出,如有不足,請多多指教,望支持,謝謝。

9. 第一次世界大戰什麼時候的有什麼國家和為什麼

日期:1914年6月—1918年11月
位置: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
結果:協約國獲勝印度洋、中東
死亡(約數)
將士:900萬
平民:700萬
合計:1669萬
發起國家:同盟國、協約國
主要參戰國:
協約國
·塞爾維亞王國
·俄羅斯帝國
·法國
·比利時
·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
·日本
·黑山
·義大利王國(1915年5月,義大利退出三國同盟,加入協約國)
·羅馬尼亞
·希臘
·美國
·中國等
同盟國
·德意志帝國
·奧匈帝國
·奧斯曼帝國
·保加利亞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Triple Alliance)和協約國(Triple Entente)之間的戰斗。 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是同盟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傷。
戰爭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比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干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戰爭的背景

普法戰爭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國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干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沖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沖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面臨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俄國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系,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1892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見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就那樣被罷後,可是後來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就又實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的勢力范圍。於是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雙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沙皇俄國得到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軍備的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又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0萬,俄羅斯也准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可是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是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卻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的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27萬擴漲至80萬,義大利由20萬擴大至35萬,而奧意兩國的陸軍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爭奪摩洛哥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系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達成了《阿爾赫西拉斯決議》,決議承認摩洛哥能夠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其中由法國來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就借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給非洲作為補償,並於該年的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借口,出動炮艦「豹」號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的霸權,因此支持法國,態度強硬。德國只好被迫退讓,與法國在該年11月4日達成協議,以一部分給剛果為代價,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保護國。1912年3月,法、摩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成為法國的保護國。
因此也使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里結怨更深,而德皇還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更加的大。

歐洲火葯庫——巴爾干

巴爾干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葯庫,當時巴爾干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干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的沖突又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深厚的導火線。

波斯尼亞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奧匈帝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派兵吞並了原由其託管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因有較多塞爾維亞人)的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奧情緒。因為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國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羅斯擁有),極度渴望統治全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匈帝國的出兵令其希望毀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第一次的巴爾干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黑山組成巴爾干同盟,聯合攻打奧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爾干同盟與奧斯曼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結果奧斯曼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干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布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塞爾維亞因為得不到亞得里亞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滿,因此巴爾干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的巴爾干戰爭
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爆發,奧斯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月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干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干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干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沖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薩拉熱窩事件

這次事件為在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時正,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當時僅19歲)在薩拉熱窩刺殺主張吞並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可熄滅的導火線。普林西普的行動是熱愛民族的一種偉大表現,但是刺殺斐迪南的這一薩拉熱窩事件被奧匈帝國當做了對塞爾維亞發動戰爭的口實。1914年7月23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驕,戰爭已無可避免。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比利時對德國宣戰;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塞爾維亞對德國宣戰,義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根本原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10.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一戰時沒有分裂 1914年6月28日,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族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借口,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羅斯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立國時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宣戰。

http://wikientry.cn/wikientry/browse.php?u=%%3D&b=93#.E6.8B.89.E7.BE.8E.E8.AB.B8.E5.9C.8B.E5.8F.83.E6.88.B0 第一次世界大戰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9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3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7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6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1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7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