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對巴勒斯坦的戰爭怎麼說的

土耳其對巴勒斯坦的戰爭怎麼說的

發布時間: 2022-11-28 13:31:22

❶ 巴以戰爭是在什麼時候

巴以沖突的由來

公元前20世紀前後,阿拉伯半島上閃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成為該地區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紀末,希伯來人也來此並於公元前11世紀建立希伯來王國。此後巴勒斯坦又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及羅馬人佔領和統治。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統治該地區後,將猶太人逐出該地並使之流落世界各地。公元7世紀,巴勒斯坦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人在戰勝羅馬帝國接管巴勒斯坦後不斷遷入,並被當地土著人同化,逐漸形成了現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公元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始統治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稱迦南,包括現在的以色列、加沙、約旦河西岸和約旦。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過。公元前20世紀前後,閃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區,成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紀未,希伯萊各部落遷入巴勒斯坦,並曾先後建立希伯萊王國及以色列王國。此後巴勒斯坦又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及羅馬人佔領和統治。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在戰勝羅馬帝國接管巴勒斯坦後不斷遷入,並被當地土著人同化,逐漸形成了現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世界各地興起,各地的猶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巴勒斯坦淪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英國將其分為兩部分:即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外約旦(即今約旦王國),西部仍稱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此後,世界各地猶太人開始陸續移居巴勒斯坦地區。在猶太人紛紛湧入巴勒斯坦的過程中,猶太人與當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發生過多次流血沖突。1947年11月,聯合國通過第181號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決議規定,在2.7萬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領土上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國際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由於這項決議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強烈反對,巴勒斯坦國卻未能誕生。

以色列宣布建國後,阿以之間爆發了5次大規模戰爭。以色列通過戰爭佔領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領土,數百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園,淪為難民。長期以來,以色列在被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上實施猶太移民政策,大量興建猶太移民定居點,力求通過改變其佔領領土上的人口結構,建立一個大以色列國。

為了恢復民族權利,重返家園,巴勒斯坦人開始了武裝斗爭。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簡稱「巴解組織」)成立,其目標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領土上消滅猶太復國主義」。從此,巴勒斯坦開始了反對以色列入侵的武裝斗爭。多年的戰爭使雙方認識到,誰也無法消滅誰,戰爭解決不了問題。在國際社會的斡旋下,巴以雙方開始尋找政治解決的途徑。

1991年10月馬德里中東和會召開,阿以間開始艱難的和平談判。在阿以和談中,巴以和談是構成中東和平進程的關鍵。1993年9月,巴以雙方簽署了第一個和平協議-巴勒斯坦自治《原則宣言》以來,雙方還簽署了一系列協議,然而這些協議由於以歷屆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徹底執行。盡管根據有關協議,1994年5月巴勒斯坦開始自治,但關於巴勒斯坦最後階段談判卻因雙方在耶路撒冷的歸屬、猶太人定居點、巴勒斯坦難民回歸、巴以邊界劃定等棘手問題上分歧太大,巴以雙方至今沒有達成永久性和平協議。

2000年9月,以強硬派領導人沙龍強行進入伊斯蘭聖地阿克薩清真寺,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巴以流血沖突,特別是2001年3月沙龍政府上台以後,由於沙龍採取了一系列強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進組織針對以色列人製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動」,致使以色列採取了強烈打擊報復,巴以雙方陷入報復與反報復的惡性循環。

中東和平進程

為了恢復民族權利,重返家園,巴勒斯坦人開始了武裝斗爭。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簡稱「巴解組織」)宣告成立,開始反對以色列入侵的武裝斗爭。此後,巴解組織改變謀求建國的斗爭方式,開始以和平談判來實現建國的漫長歷程。

1988年11月15日,巴解組織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此後有130多個國家先後承認巴勒斯坦國。由於沒有自己的領土,巴勒斯坦國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

1991年10月馬德里中東和會召開,阿以間開始艱難的和平談判。這是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試圖解決長達40多年的沖突。這次會議構築了中東和談的基本框架——和談分成雙邊會談和多邊會談兩個層次,確立了以「土地換和平」的基本原則。1993年9月13日,巴以雙方第一個和平協議——巴勒斯坦自治《原則宣言》在華盛頓簽署。根據協議,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傑里科地區實行自治,臨時過度期為5年。

根據1994年5月,巴以雙方簽署的關於實施加沙-傑里科自治原則宣言的最後協議,5月4日巴勒斯坦開始自治。1995年9月巴以雙方簽署了塔巴協議,以色列軍隊先後撤出約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由巴方自治。1996年5月4日,巴以開始就關於巴勒斯坦最後階段談判進行了首輪會談。

但以色列在1996年6月內塔尼亞胡執政後,背棄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強調以「安全換和平」的原則取而代之,使中東和平進程停滯不前。盡管巴以先後簽署了《希伯倫協議》和《懷伊協議》,但終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徹底執行。1999年5月,巴拉克當選以色列總理。為落實懷伊協議,巴以簽署了《沙姆沙伊赫備忘錄》,雙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開始最終地位談判,並於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問題達成框架協議,9月13日前達成最終協議。由於以方蓄意拖延,協議條款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2000年7月巴以美三方首腦會晤在美國馬里蘭州的戴維營舉行。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邊界劃分、猶太人定居點前途、巴難民回歸以及水資源分配等棘手問題,會談未能達成協議。同年9月28日,以色列強硬派領導人沙龍強行進入伊斯蘭聖地阿克薩清真寺,引發了巴以間一場曠日持久的流血沖突。2001年3月沙龍政府上台以後,巴以關系更加惡化。

阿拉伯與以色列矛盾概況

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矛盾的實質是領土問題,雙方的領土爭端是在過去幾十年中陸續形成的。

1947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把總面積為2·6萬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領土一分為二,14477平方公里劃給猶太人建以色列國,11655平方公里劃給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並將耶路撒冷暫定為「國際城市」,即歸屬未定。

在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發的阿以戰爭中,以色列吞並了劃歸給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並強行佔領了西耶路撒冷。當時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佔領了劃歸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領土,包括東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同時還佔領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島、1600平方公里的敘利亞戈蘭高地、埃及管轄的加沙地帶,又從約旦手中奪走了東耶路撒冷,並宣布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戰爭中,以色列又佔領了黎巴嫩南部一條10-15公里寬的狹長地帶。

根據1978年埃以達成的戴維營協議,以色列把西奈半島歸還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蘭高地的一部分退還給敘利亞,但繼續佔領戈蘭高地其餘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並於1981年宣布將其並吞。

近幾年來,以色列在它所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上大量興建猶太移民定居點。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以色列已建立200個定居點,猶太移民達10·4萬。以色列的猶太移民政策是謀求通過改變其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上的人口結構,建立一個從約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國。

多年來,阿拉伯國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聯合國242號和338號決議,在被佔領土上停止興建猶太移民定居點,撤出1967年其佔領的領土,以「土地換和平」。以色列卻認為,西奈半島歸還埃及後,它已完成履行聯合國決議的要求,現在只需要以「和平換和平」。

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佔領土上建立自己獨立的國家,以色列卻只顧同西岸和加沙地帶的代表討論「有限自治」問題。敘利亞要求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卻一再表示堅持「寸土不讓」。

以巴分治和以色列建國

公元70年,古羅馬大軍佔領耶路撒冷,摧毀猶太教聖殿。公元135年,猶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由此開始了持續1800多年的漂泊生涯。從被逐出故土那天起,猶太人就沒有忘記過重返故園。

19世紀末,歐洲出現了大規模反猶太主義浪潮,猶太復國主義的思潮和運動也由此相應興起。1881年,俄籍猶太醫生平斯克爾出版了《自我解放》一書,提出了建立猶太民族國家的想法。該書被認為是猶太復國主義的發端。1896年,匈牙利猶太律師赫茨爾又出版了《猶太國》一書,完整地提出了猶太復國主義的思想。針對當時歐洲到處可以聽到的「猶太人滾出去」的口號,他這樣寫道:「我現在要以最簡單的形式提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要『出去』嗎?到哪裡去呢?」「應該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權授予我們,其面積足以滿足一個民族的正常需要;其餘的事情將由我們自己來做。」赫茨爾的著作在猶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但這個民族家園究竟建在何處,猶太人內部也有過分歧。他們設想過在南非和阿根廷,還認真考慮過烏干達,並為之進行過投票。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的第一次世界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才將其最終定在猶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這次大會提出,猶太人應建立「一個得到公眾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或國家)」。與此同時,「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成立並開始活動。他們組織猶太人向許多世紀以來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移民,並成立了「猶太國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等相應機構。這次大會召開的1897年,被認為是猶太人將自己的家園夢想開始付諸實踐的一年,也被認為是巴以爭端的開始之年。

從《貝爾福宣言》到《巴勒斯坦白皮書》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巴勒斯坦被英軍佔領,戰後成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1917年11月2日,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寫信給猶太復國主義者聯盟副主席羅斯查爾德,聲稱「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國家,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此信後被稱為《貝爾福宣言》。猶太人據此開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是,此舉遭到巴勒斯坦當地阿拉伯人的強烈反對,他們以暴動和罷工的方式向英國施加壓力,要求限制猶太人移民。這場動亂一直持續了3年之久。與此同時,在納粹迫害下生計無著的猶太人繼續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總數已增加到44.5萬人。

1936至1939年期間,英國曾建議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一個猶太人國家(面積遠比後來聯合國劃定的小)和一個阿拉伯人國家,但被阿拉伯人拒絕。1939年5月,英國政府害怕進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國的反抗,遂主動向阿拉伯各國示好,提出了所謂的《巴勒斯坦白皮書》。白皮書提出:在今後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萬名猶太人;限制猶太人購買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備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給一個阿拉伯人佔多數的當地政府,猶太人可在該政府管轄下實行高度自治。阿拉伯人的動亂是平息了,但是,在對立情緒強烈的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建立信任,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巴勒斯坦白皮書》公布之時,恰是歐洲猶太人為逃避納粹大屠殺,苦苦尋求安身立命的綠洲之日。在納粹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全世界1/3的猶太人被殺害,遇難者總數達600萬,歐洲猶太人所剩無幾。英國在向德國宣戰前,由於堅持白皮書的立場,不讓受迫害的德國和奧地利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使得當地猶太人和託管當局處在了戰爭邊緣。只是基於對德國法西斯的共同仇恨,才使暴力活動有所限制。但是,在戰時,猶太突擊隊從未停止過對攔截非法移民的英軍設施的破壞。

聯合國第181號決議和以色列立國

二戰結束後,從納粹集中營里解放出來的幾十萬波蘭猶太囚徒,成了無家可歸之人。他們不能返回故園,因為此時在波蘭各地相繼發生了殺害返鄉猶太人的事件;除了幾個北歐國家之外,飽受戰爭蹂躪的西歐國家無力收容他們;連素以移民國家著稱的美國都不願敞開大門。此時,惟一張開臂膀歡迎他們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猶太社區。由於英國繼續堅持白皮書的政策,導致猶太突擊隊同英國託管當局的沖突不斷升級。猶太人炸路斷橋,襲擊拘禁非法移民的營地,暗殺英國官員。

對英國而言,這將是一場不得人心的戰爭。此時,希特勒殺害600萬猶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國際輿論一邊倒地同情猶太人。讓那些被解放的波蘭猶太人繼續住集中營,實在是說不過去。隨著軸心國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國當年拒絕義大利的提議、不同意德國和奧地利猶太人經義大利轉送巴勒斯坦的決定,也大白於天下,輿論視英國為殘殺猶太人的幫凶。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英國決定從巴勒斯坦脫身。1947年2月15日,英國宣布把巴勒斯坦這塊燙手山芋轉交聯合國。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屆聯合國大會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其中10個是伊斯蘭國家)、10票棄權的結果,表決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即聯合國第181號決議。決議規定:英國於1948年8月1日之前結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並撤出其軍隊;兩個月後,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兩個國家,即阿拉伯國和猶太國。根據分治決議的藍圖,阿拉伯國國土可達11203平方公里,約占當時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為72.5萬人,猶太人為1萬人;猶太國國土為14942平方公里,約占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為49.7萬人,猶太人為59.8萬人。決議還規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國際特別政權,由聯合國來管理。蘇聯出於爭取以色列執政的工黨的考慮,一改從帝俄時期就固有的反猶態度,為以色列建國出了大力,並對以色列國的建立和鞏固給予了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蘇聯常駐聯合國代表葛羅米柯在聯大一番感人的演講,對181號決議的順利通過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貝爾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猶太人復國的英國,卻在此時投了棄權票。

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有120多萬,占總人口的2/3強。但分治決議中的阿拉伯國的領土只佔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3%。更令阿拉伯人難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國的領土支離破碎,互不相連,大部分是丘陵和貧瘠地區。猶太國則不然,猶太人雖僅有60萬,不到總人口的1/3,然而其領土卻占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7%,大部分又位處沿海地帶,土地肥沃。

1948年5月14日下午,特拉維夫現代藝術博物館前面的廣場上,擠滿了猶太人。下午4時,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國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國獨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總理。

以色列建國的消息通過電波傳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作出了積極的反應。本—古里安宣布建國17分鍾後,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查理·羅斯向記者宣布:美國承認以色列。承認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國人在還不知道這個新國家叫什麼名字的時候就擬好的。當得知這個國家取名「以色列」時,杜魯門總統用筆將文告上的「猶太國」字樣劃去,改為「以色列」。5月17日,蘇聯宣布承認以色列。

建國次日即爆發戰爭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國的第二天,英國宣布結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當天,阿拉伯聯盟國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以及外約旦(1950年改稱約旦)的軍隊相繼進入巴勒斯坦,同時,阿拉伯聯盟發表聲明,宣布對以色列處於戰爭狀態,第一次中東戰爭由此爆發。這次戰爭史稱「巴勒斯坦戰爭」。

與以後的幾次中東戰爭不同,英美兩國出於在阿拉伯世界的長遠戰略考慮,在巴勒斯坦戰爭中站到了阿拉伯人一邊。倒是蘇聯為爭取這個新生的國家,對以色列給予了充分的支持。當時在蘇聯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僅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軍火,而且為以色列提供專用機場、建立空中走廊,為以色列訓練空軍和傘兵部隊。戰爭進行之時,幾名駐歐美國空軍猶太裔士兵冒著軍法審判的危險,偷了3架重型轟炸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機場裝滿炸彈後,起飛轟炸開羅和大馬士革。

由於參戰的阿拉伯各國彼此之間心存疑忌、內部不和,外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國王法魯克各打算盤,使得只有游擊隊實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戰斗持續到1949年。這次戰爭後,巴勒斯坦被分為三部分: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總面積的78%,超過「分治決議」規定面積5700多平方公里;約旦河西岸歸約旦管轄;加沙地帶歸埃及管轄。近百萬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園成為難民。

第一次中東戰爭的失敗使周圍阿拉伯國家備感恥辱,到處彌漫著革命的氣息。1949年3月、8月和12月,敘利亞先後3次發生政變。1951年7月,約旦國王阿卜杜拉父子被巴勒斯坦難民刺殺。阿卜杜拉國王18歲的孫子海珊由於子彈擊中了祖父親手別在他胸口上的一枚勛章而倖免於難,於1953年繼位成為約旦哈希姆王國國王。1952年7月,埃及軍人推翻法魯克王朝,自由軍官組織領導人納賽爾於1956年6月成為總統。

五次中東戰爭簡介

第一次中東戰爭(1948—1949):又稱巴勒斯坦戰爭,以色列稱「獨立戰爭」。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次日凌晨,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埃及等阿拉伯國家出兵進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1957):又稱蘇伊士運河戰爭,以色列稱「西奈戰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和禁止以船隻通過運河與蒂朗海峽,聯合向埃及發動進攻。

第三次中東戰爭(1967):又稱「六五戰爭」,阿拉伯國家稱「六月戰爭」,以色列稱「六天戰爭」。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鎖亞喀巴灣,於6月5日晨,對埃及、敘利亞、約旦發動突然襲擊。

第五次中東戰爭(1982年6月—9月):又稱黎巴嫩戰爭。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佔領黎巴嫩14的領土,襲擊黎巴嫩境內的巴解組織及其武裝力量,並與在黎的敘利亞軍隊交戰。

❷ 什麼是伊土戰爭

1514~1746年的伊土戰爭16~18世紀的伊土戰爭,是奉遜尼派為國教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以什葉派為國教的伊朗薩菲王朝為爭奪阿拉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和外高加索,控制歐亞兩洲間重要戰略和貿易交通線而進行的、長達200餘年的掠奪性戰爭。戰爭的結果是兩敗俱傷,加速了西亞古文明的衰落。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薩菲王朝的伊朗都信奉伊斯蘭教,是中世紀西亞地區的兩個大帝國,但由於派別不同,爭奪宗教統治權和爭奪兩河流域領土的斗爭十分激烈。薩菲王朝奉什葉派為國教,土耳其則信奉遜尼派。在土耳其帝國內部有許多什葉派教徒,薩菲王朝利用自己的代理人在安納托利亞四處活動,鼓動叛亂反對遜尼派奧斯曼人的統治,對土耳其構成威脅。1513年,土耳其蘇旦塞利姆一世殘酷鎮壓了什葉派教徒的叛亂,屠殺5萬之眾,並乘機對伊朗的薩菲王朝發動了戰爭。

長達200餘年的伊土戰爭共分三個時期。第一時期從1514—1555年。1514年8月23日,奧斯曼軍隊在查爾迪蘭(南亞塞拜然)與8萬波斯騎兵展開決戰。土耳其部隊不僅有步兵、騎兵,還有強大的炮兵,伊朗部隊則主要是裝備馬刀和長予的騎兵。伊朗軍隊以逸待勞,但軍事上不佔優勢。使用滑膛槍的土耳其耶尼切里兵團在大炮配合下摧毀了伊軍抵抗,擊敗了沙赫伊思邁爾一世,佔領了伊朗首教大不里士。1515年科奇希薩爾一戰,伊朗軍隊再次敗北,土耳其炮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到1516年,塞利姆已佔領了西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和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1516~1517年,土耳其又佔領了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賈茲和阿爾及利亞部分領土。1533年,蘇萊曼一世在同奧地利簽訂和約使其北翼安全得到保障之後又對伊朗開戰。1536年,土耳其佔領了喬治亞西南的部分領土。這里是伊土兩國爭奪外高加索和美索不達米亞統治地位的主要戰場。伊朗軍隊有了自己的炮兵之後,雙方的戰爭互有勝負。1555年5月,兩國在阿馬西亞城締結和約,伊朗保有所佔外高加索領土,土耳其則把阿拉伯伊拉克並入自己的版圖。兩國平分了喬治亞和亞美尼亞,確認卡爾斯城區為中立區。

伊土戰爭第二時期從1578年起,延續近半個世紀。土耳其乘伊朗薩菲王朝內訌之機再次進攻伊朗。1578年,擁有克里木諸可汗強大軍隊支持土軍撕毀1555年和約,開進外高加索境內,佔領南喬治亞的部分土地。8月10日,伊朗沙赫軍隊在徹爾德爾附近被擊潰,土軍侵入東喬治亞和東亞美尼亞,爾後進入北亞塞拜然並佔領希爾萬。1579年起,土軍同克里木可汗軍隊(10萬人)聯合作戰,奪取整個亞塞拜然和伊朗西部地區。

阿拔斯一世被迫1590年3月,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簽訂了屈辱性的《伊斯坦布爾和約》。根據條約,伊朗幾乎把整個外高加索和盧里斯坦、庫爾德斯坦大部領土都割讓給了奧斯曼帝國。

16、17世紀之交,阿拔斯一世紀進行了軍事改革,組建了一支由火槍兵軍(1.2萬人)和騎兵軍(1萬人)組成的常備軍,成立炮兵教練場和炮兵部隊。大力擴軍之後,阿拔斯一世的軍隊達到30萬人。為准備對奧斯曼土耳其的戰爭,爭取主動地位,伊朗還同土耳其的敵人俄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1602年,阿拔斯一改一個世紀以來的被動防禦地位,第一次主動對土耳其發動了戰爭。由於軍隊體制沒有作出相應改革,土耳其面對伊朗的攻勢有些力不能支。1603~1604年,伊軍在蘇菲安附近的數次交戰中打敗了土軍,攻佔並洗劫了大不里士、納希切凡等城市,把30餘萬亞美尼亞人遷往伊朗境內。1602~1612的10年戰爭,伊朗大獲全勝,1613年11月簽訂的《伊斯坦布爾和約》肯定了伊朗的全部成果。

土耳其對該條約心懷不滿,遂於1616年對伊朗採取報復行動,但在3年的戰爭中再遭敗績,1618年的《薩拉卜和約》重申了《伊斯坦布爾和約》的內容。伊朗乘戰爭獲勝之機大大擴展了自己的領土,遂准備進行新的戰爭。1623年,伊朗軍隊入侵阿拉伯拉克,引發了1623~1639年戰爭。阿拔斯一世趁伊拉克人民反對土耳其蘇丹穆斯塔法一世統治舉行起義之機,興兵攻佔巴格達,繼之佔領了整個阿拉伯伊拉克。

蘇丹穆斯塔法四世在位期間(1623~1640年),1625年,土耳其佔領了阿哈爾齊赫,從伊朗手中奪得了薩姆茨赫-薩塔巴戈公國,並將它變為自己的一個省。土軍還進犯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佔領了北美索不達米亞和摩蘇爾,但圍攻巴格達9個月未能成功。1630年,土軍轉戰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洗劫哈馬丹城,全城居民均遭屠殺。1639年5月,伊土簽訂《席林堡(佐哈布)條約》。伊土邊界保持現狀,但阿拉伯伊拉克劃歸土耳其。

伊土戰爭第三時期始於18世紀初,土耳其蘇丹艾哈邁德又對伊朗發動戰爭。1723年春,土軍乘薩菲王朝崩潰之機侵入外高加索,相繼佔領第比利斯、整個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同時,土軍還征服了伊朗西部的盧里斯坦省。1724年6月,俄土《君士坦丁堡條約》在伊斯坦布爾簽訂。條約規定,1723年俄伊彼得堡條約列舉的裏海沿岸所有地區轉歸俄國,外高加索其餘地區、伊朗西部和克爾曼沙阿、哈馬丹兩城轉歸土耳其。

強佔大片領土的土耳其仍感不足,在1725年,又進軍伊朗東部並攻佔加茲溫。1730年,伊朗的實權人物納迪爾率軍打敗土軍的進攻,並將其驅逐出哈馬丹、克爾曼沙阿和南亞塞拜然。塔赫馬斯普二世為提高個人聲望,令納迪爾鎮壓阿富汗阿布達利部施拉桑起義,自己親征土耳其,但在1731年的哈馬丹城下一戰被土軍擊敗。1732年,他被迫承認土侵佔的阿拉斯河以北外高加索永久歸屬土耳其。1732年,納迪爾推翻塔赫馬斯普二世,並同俄國簽訂《拉什特條約》(1732年),答應肅清外高加索土軍後把庫拉河以北歸還俄羅斯,以換回吉蘭省。1735年6月,納迪爾率7萬大軍在卡爾斯城下打敗了8萬土軍。1736年,納迪爾即伊朗沙赫王位,著手改組軍隊,擴大軍隊數量和改善裝備,特別注重發展炮兵。他的軍隊近代化計劃得到法軍事專家的幫助。薩菲伊朗重新統一穩定之後,納迪爾沙赫為奪回土耳其控制的阿拉伯伊拉克和外高加索,於1743年對土再次發動戰爭。3年的伊土戰爭未分勝負。

16~18世紀的伊土戰爭除各族人民遭到大批屠殺外,任何一方均未獲勝。戰爭阻礙了兩國生產力的發展,加速了這些落後民族和多部族鬆散聯合而成的封建國家的崩潰。這場長達200餘年的戰爭是伊斯蘭教兩大封建國家為爭霸中東而進行的掠奪性戰爭,因此在被征服的各族人民中間不斷激起民族解放運動和反封建斗爭,而雙方又對這種矛盾和斗爭加以利用,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外高加索各族人民的命運中,伊土戰爭是他們許多世紀的歷史上苦難最深重的時期。伊朗和土耳其在血腥的戰爭中兩敗俱傷,日益淪為正致力於在中近東建立霸權的英法兩國的殖民地。

伊土戰爭的時間雖長,但軍事學術上卻無甚發展。雙方軍隊的主要類型是封建民軍,主要兵種是裝備予、盾、馬刀、弓箭、短劍和火槍(16世紀末開始裝備)的正規騎兵和非正規騎兵,其中前者是軍中的快速機動部隊。

❸ 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戰爭是什麼

巴勒斯坦是巴勒斯坦人民固有的國土,任何打著各種幌子搞侵略的行為都是不得人心反人類的,都必將失敗,正義必將戰勝邪惡。以色列武力侵略巴勒斯坦國家,在別人國家建立隔離區,驅逐巴勒斯坦人民,綁架槍殺人道主義援救者……

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歷史

巴勒斯坦在亞洲西部,位於地中海、死海、約旦河之間,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公元前三千年,從阿拉伯半島遷來的半游牧部落的迦南人定居巴勒斯坦,公元前二千年建立迦南國。後來,愛琴海沿岸的腓尼基人來到巴勒斯坦沿海地區,「巴勒斯坦」這名稱在希臘語中是「腓尼基人的土地」的意思。再後來,公元前1200年,猶太人祖先(希伯來人)來到了巴勒斯坦。從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135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總共居住了約1300年。希伯來人原是游牧民族,以前常在幼發拉底河流域(即今天伊拉克)一帶活動,後來遷居到埃及。在公元前1200年前,希伯來人受埃及統治者欺負壓迫,在其首領摩西帶領下又遷居巴勒斯坦。

猶太人到巴勒斯坦後,就不斷與先前早已在此定居的迦南人、腓尼基人作戰,並於公元前1025年建立了希伯來王國。後把耶路撒冷作為首都。公元前923年,希伯來王國分裂為兩部分,北部稱以色列王國,南部稱為猶太王國。後來,所有希伯來人都叫猶太人。公元前722年,亞述帝國征服了以色列王國,其居民被亞述人同化。從此,猶太人向外離散過程開始。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消滅了猶太王國,其國王和大批居民被擄到巴比倫。

公元前538年,占據今伊朗一帶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巴比倫。波斯對猶太人很寬容,積極扶植猶太教,還允許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但猶太人過慣了巴比倫繁華的都市生活,不想回巴勒斯坦,只有小部分猶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定居,,這些人成為現代猶太人的祖先。此時,巴勒斯坦以外的猶太人遠多於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其後幾百年,又有許多猶太人從西亞離散到南歐、北非、中亞等地。公元前143年猶太人擺脫了希脂人的統治,建立了獨立國家。但此次復國並未使散居在外的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公元前64年,羅馬帝國入侵滅掉猶太國,對猶太人實行殘暴統治。猶太人在羅馬帝國統治期間,先後舉行了4次大起義,反抗羅馬帝國殘暴壓迫、統治。但起義全被血腥鎮壓下去,羅馬帝國殺害猶太人100多萬。到公元132年,猶太人除被殺外,余者大部分被趕出巴勒斯坦,結束了長達1300年猶太民族主體定居巴勒斯坦的歷史。殘留的少量猶太人在其後的漫長歲月中,部分同化於當地民族,還保持對猶太教信仰和民族意識的則很少,如1170年,巴勒斯坦只有猶太人1440人。

猶太復國主義以上述歷史,作為在20世紀要在巴勒斯坦驅趕巴勒斯坦人來建立以色列國的根據。那麼,猶太人祖先曾在現今伊拉克、埃及居住過,是否猶太人也有權利趕走現今的伊拉克人或埃及人,在伊拉克或埃及的一塊地盤上建立猶太人國家呢?古羅馬人曾佔領過巴勒斯坦,古羅馬人的後輩是否現在也有權利要求佔領巴勒斯坦?

對於猶太復國主義的要求,當初有許多西方人士也是持反對態度。「1919年,美國總統威爾遜指派金.克蘭委員會調查猶太復國主義分子聲稱的,猶太人對巴勒斯坦的第一次佔領給予了猶太人以這塊土地的所有權問題。對這一問題的調查是這樣說的:『猶太復國主義分子的代表經常提出,基於2000年前的一次佔領,他們對巴勒斯坦擁有所有權。這種自稱的最初所有權簡直無法給予嚴肅的考慮。』事實上,24000居住在那裡的猶太人中的絕大多數,都強烈反對在阿拉伯土地上建立一個猶太國。一年後,在英國上議院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一次辯論中,西登漢勛爵對以前和以後的許多觀點作出反應說:『我完全同情猶太人建立一個民族之家的願望,但是,如果為此要使另一個民族承受巨大的非正義的對待,那麼我認為這樣的民族之家就不應該建立。巴勒斯坦並非猶太人固有的家園。它是在他們征服後佔有的,而且從來沒有全部佔領過。現在他們則公開索要這些。他們對巴勒斯坦提不出比古羅馬後裔對這個國家擁有的更為正當的要求。』」(〔英〕哈特《阿拉法特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41、42頁)

並且,在猶太人到巴勒斯坦之前,迦南人、腓尼基人就已經在巴生活了許久,他們後來同化了殘留的部分猶太人,再後來,他們同進入這一地區的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通婚(實際上,在伊斯蘭教產生前,巴勒斯坦已有大量阿拉伯人),同化演變為今日的巴勒斯坦人。因此可以說,迦南人是今天巴勒斯坦人的祖先,他們在巴勒斯坦已生活了5000年。他們世世代代在這里勞動生息,是這塊土地的主人。

如果說,猶太人長時間在基督教區的歐洲飽受欺壓的話,歷史上,阿拉伯地區的猶太人卻在較長時間里受到阿拉伯人的友好對待。曾經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時,加入以色列軍隊同阿拉伯人作戰的、親認色列的美國學者薩弗蘭,在其所著的《以色列的歷史和概況》一書中寫到歐洲基督教區對猶太人的迫害、殺害時,還寫道,「一般說來是寬容的阿拉伯穆斯林的統治下,亞歷山大的猶太人又興旺起來……他們中間的許多人在政治、財政、科學和教育各個領域里獲得了顯要位置。」當阿拉伯人從北非跨海,佔領西班牙後,猶太人也跟隨到了西班牙,「他們成為阿拉伯人強有力的夥伴,發展起燦爛的文明。城鄉一切行業都向猶太人開放,許多人在各個西班牙國家的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領域得到最高的位置。」所以,薩弗蘭也認為,「猶太人在西方世界過的日子遠不及在伊斯蘭統治地區過得那樣好。」(該書第25~2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可是,後來猶太復國主義者們卻恩將仇報,他們不是向那些迫害、歧視他們的歐美資產階級進行斗爭,主張自己的權利,卻是在歐美資產階級支持下,向長期善待他們祖輩的阿拉伯人大肆進攻,搶奪阿拉伯人的土地和房屋,將上百萬阿拉伯人趕出自己的家園。猶太復國主義者建立以色列過程中及其後,用當年羅馬帝國對待猶太人的方法來對待長期善待猶太人的阿拉伯人民。

猶太人在「文明的、民主的」歐洲、北美飽受壓迫,使許多猶太人認為,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國家,才使自己的民族在1000多年裡飽受迫害。所以,在19世紀末,在歐洲和北美的猶太人中間,出現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該運動希望建立一個猶太國家,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回到這個自己的國家,以結束自己民族受迫害、受歧視的歷史。因此,猶太復國運動,猶太人想建立自己的國家,並不是法西斯德國後來迫害猶太人的結果,因為他們的產生是法西斯德國產生之前許多年的事。

正因為歐美各國資產階級都反猶、排猶,只不過法西斯德國更過激一些(也就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別),因此,當德國大肆迫害猶太人時,西方其餘各國並沒有對法西斯德國造成的「人道主義災難」採取實際行動(而現在西方常攻擊不聽話的國家造成「人道主義災難」,然後給予軍事侵略或制裁),也未對受迫害的德國猶太人採取多少實際援助,不太願意接納他們。歐美其他國家一般只是對德國表示遺憾或進行譴責(譴責都算態度嚴厲的)。在一個波蘭籍猶太人在法國暗殺了一名德國外交官的第2天,「1938年11月,……納粹集團搗毀猶太人的商店,焚燒猶太教堂,並在街上襲擊猶太人。數十名猶太人被殺,數千人被送集中營……這一震驚世界的事件被稱作『水晶之夜』羅斯福總統召回美國大使以示不滿……《新共和》雜志建議美國放寬移民條件,讓受迫害的猶太人進入美國。但是這一建議並沒有引起多大反響……1939年初,議員羅伯特.瓦格納提出一項提案,要求政府允許20萬德國難民兒童不受移民定額限制進入美國,可是政府對此緘默……美國政府和其他許多政府一樣……不希望他們逃到美國來,於是建議他們逃往安哥拉、馬達加斯加、英屬蓋亞那和烏干達等歐洲殖民地(以前英國曾建議在其東非的殖民地「為猶太人提供一個民族之家」——筆者注)。……但卻未能見效。」猶如現在作為美國黑人上層人士的賴斯完全溶入美國統治集團之後,立場就與統治集團相同而與普通黑人不同一樣,作為美國猶太人上層人士的李普曼也認為納粹迫害猶太人只是「歐洲『人口過剩』的問題」。「當有人極力要求修改美國移民法,接納難民時,李普曼卻建議『過剩的』猶太人到非洲去。李普曼沒有公開批評羅斯福對猶太人的慘狀漠不關心」(以上見《李普曼傳》第559、560頁)。1939年中期,「聖路易斯號」客輪「滿載930名猶太難民從漢堡出發來到哈瓦那(當時古巴完全被美國控制——筆者注),但是由於難民們的簽證不符合手續而被拒絕登陸,於是他們試圖在邁阿密靠岸,可是又遭到美國政府的拒絕,被迫返回歐洲。盡管早在1942年死亡營就盡人皆知,李普曼卻沒就此寫過什麼。……國務院實際上對納粹滅絕猶太人的計劃進行了消息封鎖……屠殺猶太人的步驟不斷加快,奧斯維辛集中營每天屠殺1.2萬人,共有100萬人在那裡慘遭毒手。而美國政府卻對難民採取冷淡態度,並且拒絕炸毀通向死亡營的鐵路。」(《李普曼傳》第561頁)因此,美國政府對納粹迫害猶太人的態度是冷漠的,甚至抱著隨他的便的態度,更沒有它常談的「制止人道主義災難」的「高尚」舉動。

戰後,迫害猶大人的粹德納國已不存在,但沒有納粹迫害的猶大人從歐洲外流現象有增無減。「歐洲猶太人的最大潛在避難所是美國,1945年12月22日,杜魯門總統發表聲明,宣告一項迅速接納來自歐洲的政治避難者和難民進入美國的政策……一年以後,在1946年12月19日,總統宣告,到10月21日為止,只有4767人在這些行政安排下被接納入境。」(〔英〕柯克《1945~1950年的中東》,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323頁)似乎非常關心猶大人的人權的美國實際上是口惠而實不至。英國外交大臣「貝文在惠特森召開的1946年工黨大會上宣布,美國壓迫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的理由是『因為他們不要猶太人住在紐約』,一位美國的猶太記者承認,……許多對猶太移民進入巴勒斯坦的最熱心的大會支持者,同樣也是限制猶太移民進入美國的熱心鼓吹者。」所以,英國學者柯克寫道,美國支持猶大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這些措施並不是全部地為著猶太難民的利益的;在美國,任何大量地在猶太社團增加人數,似乎連猶太社團本身也不贊同;因為猶太人總數業已達到500萬以上,而且猶太人集中在美國那些大城市裡早已引起程度嚴重的反猶太主義,而猶太社團則極力希望不要去使它激化。」(《1945~1950年的中東》第324頁)因此,美國在國際上冠冕堂皇的、支持猶大人在巴勒斯坦建立自己國家的口號下,掩蓋著其國內的反猶、排猶丑態,掩蓋著驅使在美國不受歡迎的人們去佔領他人家園以充當自己在中東的鷹犬的禍心。

英美對猶太復國主義及恐怖活動的縱容和支持

如果僅有散居各國的猶太人想復國,沒有勢力強大的帝國主義支持,猶太復國主義根本不能成功。猶太人復國成功,先期主要是有英國支持,20世紀40年代後主要是美國的支持。西方壟斷資本根據形勢需要,不時掀起排猶浪潮來打擊與其競爭的猶太資產階級,另一方面,有時他們又想利用猶太資本的力量來為其海外擴張勢力效力。正是基於後者考慮,英美資產階級先後大力支持猶太復國主義。

英國1882年佔領埃及後,特別想控制巴勒斯坦。英國想以巴勒斯坦作為向中東腹地擴張的跳板(當時西亞很多地區都是奧斯曼帝國屬地),並作為他控制的蘇伊士運河的東面屏障。英國認為,如能這樣,將加強自己與法國、沙俄等爭奪中東時的地位。

英國想去控制巴勒斯坦,猶太復國主義也想去此處復國,英國的侵略野心與猶太復國主義的復國計劃相吻合,這使他們後來的勾結有了可能。猶太復國主義最早的領導人赫爾茨(奧匈帝國記者、猶太人)看出這種可能,想通過這種勾結來實現猶太復國計劃。他在1896年「發表了《猶太國家》一書,提出建立猶太國家的完整綱領。他宣稱,未來的猶太國家將依靠大資本家的金錢和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持建立起來;這個國家將由富人治理,而窮人只能從事體力勞動;至於土著阿拉伯人,必須強迫他們服勞役,然後將他們驅逐出去。」(《重要國際問題探源》第136頁)他還明確表示,「由猶太移民在巴勒斯坦建立的國家將充當歐洲防範亞洲的堡壘」(鍾冬《中東問題80年》新華出版社1984年版第4頁)。猶太復國主義頭目、後任以色列第一任總統的「魏茲曼在1914年曾向英國獻媚說:『如果巴勒斯坦進入英國的勢力范圍,並且英國此後鼓勵在那裡安置猶太人的話,那麼在以後50年中,將有可能引進100萬或更多的猶太人,他們將形成蘇伊士運河的一支強大的衛隊。』」(編委會《戰後世界歷史長編》第一編第四分冊第368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猶太復國主義自願充當帝國主義對付亞洲人民(首先是中東人民)的鷹犬、打手。

一戰爆發後,猶太復國組織的頭目們也看出英國將從埃及出發攻佔巴勒斯坦,他們認為在英國支持下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家的前景就將實現,為此,他們頻繁與英國政府要員接觸。1917年,英軍大舉攻入巴勒斯坦,英國政府認為在巴扶植一個親英猶太實體應提在議事日程上了。英國想利用猶太實體來協助自己在中東的殖民事業(也就是讓猶太實體充當自己壓迫、鎮壓阿拉伯人的助手、打手);而在阿拉伯民族之外另加入猶太民族,可利用民族矛盾相互制衡,以分而治之實現統治;另外,如戰後其他國家要求各國退出所攻佔地域時,可以幫助猶太人建立家園為英軍長期留駐巴勒斯坦的借口。11月2日,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在給猶太復國組織頭目、猶太財閥羅思柴爾德的信中正式宣布:「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這就是著名的「貝爾富宣言」。一個月後,英軍趕走土耳其人,佔領巴勒斯坦全境。戰後的1922年,國際聯盟正式批准巴勒斯坦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

在英國縱容下,「依靠國際猶太資本財團的資助,一些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大肆奪占阿拉伯人的土地,驅趕阿拉伯農民……猶太極端分子還建立了專門進行恐怖活動的秘密武裝。阿拉伯人忍無可忍,於1929年8月再次舉行武裝暴動,同猶太人發生激烈沖突。」(《重要國際問題探源》第139、140頁)因此,我們知道為什麼巴勒斯坦人要同猶太人斗爭,因為猶太復國主義者們霸佔了他們的家園。並且知道猶太復國主義者為霸佔他人家園不惜採取恐怖主義活動。知道是誰在巴勒斯坦首開恐怖活動的先河,知道侵佔他人家園的恐怖活動(包括以色列現在的國家恐怖主義)是引起反抗侵佔的恐怖活動(當然,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反抗活動)的原因。

30年代,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數量急劇增加。1880年巴的猶太人僅2萬,1918年也僅5萬人,占巴總人口的7%。1939年,在巴猶太人達「44.5萬人。英、猶默契,奪取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土地,把許多巴勒斯坦人趕出家園,在阿、猶兩個民族之間播下仇恨的種子」(《中東問題80年》第5頁)。猶太人在巴的急劇增加,就其原因,除英國對猶太復國主義的扶持外,還因為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大肆迫害,而「關注人權」的歐美各國對猶太人的慘狀漠不關心,拒絕他們入境避難,大批猶太人只有進入巴勒斯坦定居。因此,我們可以說,猶太人當時進入巴勒斯坦情有可原。但你應與原來一直住在這兒的阿拉伯人和平相處,而不能反而奪占阿拉伯人的土地、房屋,將其趕出家園。就象你避難進入某家,你不能反而將接納你的人家趕走啊!另外,約1800年前壓迫、殺害你們的祖先,並將其從巴勒斯坦趕走的是自歐洲侵入的羅馬帝國,而不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即使親以色列的美國學者費希爾也寫道,「猶太復國主義者沒有看到他們侵犯了另一個民族的家。」(費希爾《中東史》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570頁)

1939年起,英國修正了「扶猶排阿」政策。1939年5月17日,英國發表白皮書,限制猶太移民和「購買」士地。發生這種變化,是因為1936~1939年巴勒斯坦人民反抗英、猶合夥侵佔其家園和財產的武裝起義,以及阿拉伯各國人民對英國「扶猶排阿」政策的抗議,迫使英國重新考慮他的政策。同時,巴勒斯坦人民起義時,德國宣傳機器一再表示支持阿拉伯人,力圖拉攏阿拉伯各國反對英國。倫敦深知中東在即將到來的戰爭中的重要戰略地位,為避免大戰之前自亂陣腳,需拉攏阿拉伯世界,為此必須改變對猶太人的政策。

5.17白皮書遭到猶太復國主義極力反對,因為這將使猶太人永遠無法成為巴勒斯坦的多數民族,從而影響他們在巴勒斯坦復國的計劃。「他們一般認為巴勒斯坦的政治前途最終主要取決於力量和人數對比的既定事實,而主要不是取決於任何法律上或政治上的公式。」因此「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和全世界的猶太復國主義者把這份白皮書抨擊成一份奸詐的文件,並要不惜任何犧牲來『挫敗』它……一個英國警察在耶路撒冷被擊斃;猶太建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本.古里安(以色列建國後任首任總理——筆者注)宣稱,這次暗殺就是『猶太人開始反抗』英國新政策的『標志』」(《中東史》第569頁)。猶太人開始襲擊英國軍警,炸鐵路、工廠,1944年11月6日還暗殺了英國常駐中東大臣。從此,猶太復國主義脫離大英帝國軌道,轉而投向美國。英國也看出美國要通過扶持親美的猶太國家,在中東排擠英國。因此在隨後一段時間里,英美對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上產生了一些矛盾。

「猶太復國主義者的正式主張……在1942年於紐約市比爾特摩爾旅館起草的綱領中提出。這個比爾特摩爾綱領由猶太建國會的內部總理事會在耶路撒冷予以批准。該綱領要求成立一個包括整個巴勒斯坦在內的猶太共和國,並且要求移民不受限制,移民事務由猶太建國會實行管理。」(《中東史》第812頁)可以看出,猶太復國主義根本不想與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共處,他們想獨占巴勒斯坦,為此不惜用各種方法(包括威脅和各種暴力恐怖活動)將阿拉伯人趕出他們世代居住的家園。同樣,為使各地猶太人「不受限制」移居巴勒斯坦,猶太復國主義也不惜用恐怖活動對待英國當局。「古里安已經警告過,如果英國政府重又按1939年的白皮書行事,那麼所得到的答復將會是在巴勒斯坦發生『流血恐怖』和『經常性的殘暴行動』。」(《中東史》第813頁)現在,包括美國為首的西方和以色列說,抵抗以色列佔領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搞恐怖活動,要求解除抵抗佔領者的武裝(他們說這是非法武裝)。但是,為大量移民巴勒斯坦,趕走巴勒斯坦的原住阿拉伯人, 當年猶太復國主義搞了無數計的恐怖活動,成立了專搞恐怖活動的非法武裝。「古里安批准了巴勒斯坦的三股非法猶太復國主義武裝力量的公開行動。」三股武裝力量是哈迦納、伊爾貢和剛毅隊,哈迦納成員約6萬人(《中東史》第814頁)。

這三股武裝力量除大肆襲擊英軍警(包括用汽車炸彈炸毀巴勒斯坦英軍總部)外,還在巴勒斯坦大搞恐怖活動。1945年10月31日晚,哈迦納突擊隊「撬起巴勒斯坦鐵路的鐵軌153處;伊爾貢攻打利達火車站;剛毅隊則破壞了海法煉油廠。兩星期後,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的政府大廈被焚,……1946年的頭幾個月……恐怖主義者的行動仍在繼續,……哈迦納卻公然誇耀自己參與了恐怖活動。」(《中東史》第815、816頁)

猶太復國主義還針對巴勒斯坦人大搞恐怖活動。「巴勒斯坦人外逃的主要原因還是對猶太恐怖主義的恐慌和懼怕。這種恐怖活動的規模是巴勒斯坦人無法相比的。猶太恐怖活動採取兩種方式:對巴勒斯坦人的實際暴力行動;有組織的私下散布關於巴勒斯坦人的謊言、誹謗和威脅運動,猶大人稱之為『心理戰』。兩者的目的都十分清楚,就是要把巴勒斯坦人逐出他們的家園。猶太恐怖主義最可怕的暴行是在名叫代爾亞辛的巴勒斯坦人的村莊犯下的。1948年4月10日,約260名巴勒斯坦男子、婦女和兒童在那裡被屠殺,有些人是被砍死的。一位孕婦被屠刀剖開了肚子。」「代爾亞辛不是巴勒斯坦人唯一遭受大屠殺的地方。在納斯爾.艾爾-丁,安.艾爾-宰通赫,艾爾-比納,艾爾-巴薩和薩夫薩夫,都發生了巴勒斯坦公眾遭受猶太恐怖分子製造的浩劫。」(《阿拉法特傳》第45、46、48)猶太復國主義是現代巴勒斯坦地區恐怖主義活動開創者,並且他們是現在高喊反恐的美國縱容和支持下進行的恐怖活動。「猶太復國分子敢於如此膽大妄為,主要是因為有美國這個後台撐腰。」(《重要國際問題探源》第144頁)美國認為,猶太復國主義的恐怖活動將使英國難以管理巴勒斯坦,美國通過猶太復國主義恐怖活動將擠走英國,使這一地區納入美國勢力范圍。對於以色列建國,「有些西方學者說:『是恐怖分子把以色列送給了猶大人。』對於這段歷史,後來曾任以色列總理的貝京曾說:『我們的敵人把我們叫做恐怖分子,……而那些非敵非友的人,……在英國的宣傳影響下或出於習慣,也使用這個詞。我們的朋友……具有歷史眼光的也只用一個詞來稱呼我們:愛國者。』但是,由於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強勢地位以及它與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同盟關系,人們卻往往傾向於忽略這些事實(即猶太復國主義大肆進行恐怖活動的事實——筆者注)。」(張家棟 沈丁立《恐怖語境下的恐怖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12)

因此,對於猶太復國主義為在巴勒斯坦建國所採取的大量恐怖主義活動,當時是世人皆知的。貝京也承認,即使是中立人士(貝京所稱的「非敵非友」人士)也叫他們為「恐怖分子」。而希望通過猶太復國活動為自己在中東培育一頭鷹犬、建立一個堡壘的美帝國主義,卻縱容、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的恐怖主義行為,並把世人都稱為恐怖分子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尊稱為「愛國者」。正如張家棟等所言,由於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大力支持,對猶太復國主義在建國前乾的大量恐怖活動,西方主流媒體現在都默不做聲(他們對以色列現在的、對巴勒斯坦人民的國家恐怖主義同樣默不做聲),他們企圖通過這種方式,掩蓋(「忽略」)猶太復國主義的恐怖主義歷史。

面對猶太復國主義不斷的恐怖活動,加上美國對猶太復國主義的支持和美國對英的壓力,以及戰後的英國在很多地方都要依靠美國的支持,英國覺得難以進行與猶太復國主義的戰爭。再加阿猶矛盾難以處理,英國覺得無力繼讀對巴勒斯坦的統治。英國決定撒手不管,將巴勒斯坦交聯合國處理。

由於美國的強大作用,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巴勒斯坦分治計劃。盡管猶太人原來只佔不到1╱3的人口和少於6%的土地,它卻不顧事實,把這個國家57%的土地劃歸猶太人。聯合國的決議是不符合國際法的。」亨利.卡唐寫道:聯合國「這個組織任何時候都不能對巴勒斯坦擁有主權或其他權利,因此,聯合國無權決定巴勒斯坦分治,或者把它領土的任何一個部分劃歸一個外國移民的宗教的少數派,以便建立他們自己的國家。聯合國不能把不是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聯合國的成員,不論是個別的還是集體的,都不能分離、削弱或損害巴勒斯坦人民的主權,不能任意處置他們的領土,或者以分治來破壞他們國家的領土完整。」(《阿拉法特傳》第49頁)但以色列並不滿足聯合國劃給他們巴勒斯坦大部分土地和絕大部分優良土地的狀況,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後,通過幾次侵略戰爭,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全境(現在向巴方歸還了極少部分)。

現在,美國為首的西方經常要求巴勒斯坦首先承認以色列存在的權利,否則就對巴方實施制裁。如果美歐真正關心猶太人人權,真正為你們長期迫害猶太人而悔過,則應由你們歐美承擔迫害猶太人的責任,通過劃自己國家的某些土地安置猶太人。但美歐不這樣作,卻要與反猶毫不相關的巴勒斯坦人為歐美的反猶承擔責任——美歐強行將巴勒斯坦人的大部分土地劃來安置猶太人,使廣大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美歐如自己為以前反猶歷史贖罪,「為此要使另一個民族承受巨大的非正義的對待」,是毫無道理的。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請問,憑什麼應該是被侵佔者(巴勒斯坦)承認侵佔者(以色列)在侵佔領土上的存在權利,而不是侵佔者首先承認被侵佔者的生存權利並歸還佔領的土地呢?就象德國、日本在二戰前和二戰中,侵佔歐、亞很多國家的領土,應首先是德日承認被侵略國家存在權利,並德日撤出被佔領國家;還是要被侵佔國家首先承認德日在侵佔土地上存在的權利?因此,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思考,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巴方的要求都是毫無道理的。平時愛高喊「人權」的美國堅持這種蠻不講理的、嚴重損害巴勒斯坦人權利的強權政策,是為其在中東的狹隘私利服務的。英國學者哈特寫道,「以色列國的建立,是因為英國(原文如此。可能應為美國——筆者注)及當時的一些大國認識到,以色列的存在是使阿拉伯國家處於衰弱和分裂,並無法對大國控制和剝削這一地區的資源和戰略物資,進行成功的挑戰的最可靠的保證。巴勒斯坦人正是由於這一原因被用來作為犧牲品。他們真正罪過就在於他們拒絕從地球上消失。」(《阿拉法特傳》第53頁)

❹ 土耳其對於加沙地帶危機的立場(急)

新華網安卡拉2009年2月7日電(記者 文怡)土耳其總統居爾7日呼籲巴勒斯坦內部實現民族和解並建立聯合政府。
新華網大馬士革2009年5月15日電(記者拱振喜)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與土耳其總統阿卜杜拉·居爾15日在大馬士革呼籲巴勒斯坦各派盡快舉行認真對話,以實現巴勒斯坦民族和解。
新華網安卡拉2007年11月13日電(記者文怡)土耳其總統居爾13日表示,土耳其希望看到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以推動中東地區早日實現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從以上官方媒體的報道來看,土耳其作為伊斯蘭國家,是支持巴勒斯坦民族統一和建國的。

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認為加沙局勢不斷升級的全部責任應由「挑釁的」以色列來承擔,而非象阿拉伯國家政府和國際上的官方文書所指控的那樣:是伊斯蘭抵抗組織「哈馬斯」一再向以色列定居點發射火箭彈而導致了現今的加沙局勢。埃爾多安認為,就加沙局勢升級的責任而指控哈馬斯是「不可接受,也是不允許的。」
埃爾多安表示,為斡旋哈馬斯、以色列和安理會,他已經作好了全部准備,力促在加沙停火和解除對加沙的封鎖。此外,他還將調停哈馬斯和法塔赫,力促雙方繼續民族和解進程。
1月4日,星期天晚上,埃爾多安在卡達半島衛視的訪談節目中說:「導致現今的加沙局勢,以色列應當承擔責任,因為是以方沒有遵守停火協議,而不是哈馬斯。哈馬斯為了能夠解除封鎖,停止以色列的對加沙的侵犯而遵守了停火的協議,但是以色列一再持續封鎖加沙,從不解除對加沙的封鎖。」
埃爾多安認為:「讓哈馬斯承擔這樣的責任是不可接受的,也是不允許的,因為,正是以色列以其飢餓政策挑釁了哈馬斯,逼迫哈馬斯宣布終止停火,更何況,哈馬斯還因其是民選政府,面臨著滿足民眾需求的巨大壓力。」

從以上看出土耳其並不將哈馬斯當做恐怖分子,是支持哈馬斯的。
tips:巴勒斯坦現在又兩個政權,法塔赫控制著約旦河西岸,哈馬斯控制著加沙地帶。

❺ 土耳其對巴以沖突的種種態度

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重視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並將加入歐盟作為既定戰略目標。注重經濟外交,維護自身利益。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爭端。
重視建立和維護同鄰國的友好關系,推行與周邊鄰國「零問題」政策,強調發展同世界及地區大國的關系。在中東、黑海和巴爾乾地區,積極開展多邊和雙邊外交,突出其地區大國的重要性。在中亞,利用與突厥語國家在民族、宗教、歷史、文化和地緣方面的聯系,密切與地區國家關系。注重發展同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關系,承認阿拉伯、以色列的合法權益,支持中東和平進程。重視發展同中國、日本等亞太國家的關系。

❻ 巴以沖突中,土耳其為什麼如此執著地力挺巴勒斯坦

你這不是廢話么,猶太人戰後要求復國,恰好巴以地區在當時並沒有現代意義的國家,只有巴勒斯坦人的部落在該處游牧,所以受當時美英集團操控的聯合國作出決議,允許猶太人返回故鄉建國,把當地一分為二,建議建立以猶太人為主體的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人為主體的巴勒斯坦國,以色列在世界猶太財團的資助下,很快就建立了國家機器,而巴勒斯坦人本是游牧民族,倉促之間不僅丟失一半上千年的家園,還得迅速適應現代國際法,因此,遲遲的沒有建立國家,周邊同屬阿拉伯民族的國家以及同屬穆斯林信仰的國家都同情巴方,給與援助,可是迅速壯大之後的以色列,仗著現代軍事力量,不停的擠壓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周圍埃及等國看不過眼,就爆發了五次中東戰爭,可惜伊斯蘭世界戰鬥力實在太差,五次都是以色列方佔了優勢,這就導致了以色列同伊斯蘭世界結下不解之仇,已不再是同情巴勒斯坦人了,而是宗教和名族之間的仇恨了,不可調解了,所以在巴以沖突中,土耳其一定會站在同宗教的巴勒斯坦一方,客觀來講,以色列在對待巴勒斯坦問題上,確實很無恥;

❼ 伊土戰爭是怎麼回事

伊土戰爭是奉遜尼派為國教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同以什葉派為國教的伊朗薩菲王朝為爭奪阿拉伯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和外高加索,控制歐亞兩洲間重要戰略和貿易交通線而進行的掠奪性戰爭。戰爭的結果未分勝負,兩敗俱傷,加速了西亞這一古代文明的衰落,為西歐資本主義強國佔領和奴役中近東創造了條件。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薩菲王朝的伊朗都信奉伊斯蘭教,是中世紀西亞地區的兩個大帝國,但由於派別不同,爭奪宗教統治權和爭奪兩河流域領土的斗爭十分激烈。薩菲王朝奉什葉派為國教,土耳其則信奉遜尼派。在土耳其帝國內部有許多什葉派教徒,薩菲王朝利用自己的代理人在安納托利亞四處活動,鼓動叛亂反對遜尼派奧斯曼人的統治,對土耳其構成威脅。1513年,土耳其蘇旦塞利姆一世殘酷鎮壓了什葉派教徒的叛亂,屠殺5萬之眾,並乘機對伊朗的薩菲王朝發動了戰爭。

伊土戰爭共分三個時期。第一時期從1514—1555年。1514年8月23日,奧斯曼軍隊在查爾迪蘭(南亞塞拜然)與8萬波斯騎兵展開決戰。土耳其部隊不僅有步兵、騎兵,還有強大的炮兵,伊朗部隊則主要是裝備馬刀和長矛的騎兵。伊朗軍隊以逸待勞,但軍事上不佔優勢。使用滑膛槍的土耳其耶尼切里兵團在大炮配合下摧毀了伊軍抵抗,擊敗了沙赫伊思邁爾一世,佔領了伊朗首都大不里士。1515年科奇希薩爾一戰,伊朗軍隊再次敗北,土耳其炮兵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到1516年,塞利姆已佔領了西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和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1516—1517年,土耳其又佔領了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賈茲和阿爾及利亞部分領土。1533年,蘇萊曼一世在同奧地利簽訂和約使其北翼安全得到保障之後又對伊朗開戰。1536年,土耳其佔領了喬治亞西南的部分領土。這里是伊土兩國爭奪外高加索和美索不達米亞統治地位的主要戰場。伊朗軍隊有了自己的炮兵之後,雙方的戰爭互有勝負。1555年5月,兩國在阿馬西亞城締結和約,伊朗保有所佔外高加索領土,土耳其則把阿拉伯伊拉克並入自己的版圖。兩國平分了喬治亞和亞美尼亞,確認卡爾斯城區為中立區。

伊土戰爭第二時期從1578年起,延續近半個世紀。土耳其乘伊朗薩菲王朝發生內部爭斗之機再次進攻伊朗。這一時期,奧斯曼帝國擁有克里木諸可汗強大軍隊的支持。1578年,土軍撕毀1555年和約,修復卡爾斯城,開進外高加索境內,並佔領南喬治亞的部分土地。8月10日,伊朗沙赫軍隊在徹爾德爾附近被擊潰,土軍侵入東喬治亞和東亞美尼亞,爾後進入北亞塞拜然並佔領希爾萬。1579年起,土軍同克里木可汗軍隊(10萬人)聯合作戰,奪取整個亞塞拜然和伊朗西部地區。但是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間(1587—1629年),伊朗東山再起,不僅收復了被土耳其侵佔的西部領土,而且吞並了一些新的領土如阿富汗等。由於忙於對烏茲別克封建主進行戰爭和鎮壓國內民眾起義,阿拔斯一世被迫於1590年3月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簽訂了屈辱性的《伊斯坦布爾和約》。根據條約,伊朗幾乎把整個外高加索和盧里斯坦、庫爾德斯坦大部領土(伊朗西北部)都割讓給了奧斯曼帝國。

16、17世紀之交,阿拔斯一世進行了軍事改革,組建了一支由火槍兵軍(1.2萬人)和騎兵軍(1萬人)組成的常備軍,成立炮兵教練場和炮兵部隊。改革後的伊朗軍隊兵力達12萬人,其中常備軍4.4萬人,封建民軍7.5萬人。大力擴軍之後,阿拔斯一世的軍隊達到30萬人。為准備對奧斯曼土耳其的戰爭,爭取主動地位,伊朗還同土耳其的敵人俄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1602年,阿拔斯一反一個世紀以來的被動防禦地位,第一次主動對土耳其發動了戰爭。由於軍隊體制沒有作出相應改革,土耳其面對伊朗的攻勢有些力不能支。1603—1604年,伊軍在蘇菲安附近的數次交戰中打敗了土軍,攻佔並洗劫了大不里士、納希切凡等城市,把30餘萬亞美尼亞人遷往伊朗境內。1602—1612年的10年戰爭,伊朗大獲全勝,1613年11月簽訂的《伊斯坦布爾和約》肯定了伊朗的全部戰果。

土耳其對該條約心懷不滿,遂於1616年對伊朗採取報復行動,但在3年的戰爭中再遭敗績,1618年的《薩拉卜和約》重申了《伊斯坦布爾和約》的內容。伊朗乘戰爭獲勝之機大大擴展了自己的領土,遂准備進行新的戰爭。1623年,伊朗軍隊入侵阿拉伯伊拉克,引發了1623—1639年戰爭。阿拔斯一世趁伊拉克人民反對土耳其蘇丹穆斯塔法一世統治舉行起義之機,興兵攻佔巴格達,繼之佔領了整個阿拉伯伊拉克。17世紀前25年,阿拔斯一世對東喬治亞進行了數次遠征,遭到外高加索各族人民的頑強抵抗。

蘇丹穆斯塔法四世在位期間(1623—1640年),鑒於土耳其對歐洲的征戰屢遭挫折,因而致力於征服東方。1625年,土耳其佔領了阿哈爾齊赫,從伊朗手中奪得了薩姆茨赫——薩塔巴戈公國,並將它變為自己的一個省。土軍還進犯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佔領了北美索不達米亞和摩蘇爾,但圍攻巴格達9個月未能成功。1630年,土軍轉戰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洗劫哈馬丹城,全城居民均遭屠殺。1639年5月,伊土簽訂《席林堡(佐哈布)條約》。伊土邊界保持現狀,但阿拉伯伊拉克劃歸土耳其。

伊土戰爭第三時期始於18世紀初,土耳其蘇丹艾哈邁德又對伊朗發動戰爭。1723年春,土軍乘薩菲王朝崩潰之機侵入外高加索,相繼佔領第比利斯、整個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同時,土軍還征服了伊朗西部的盧里斯坦省。土耳其的勝利直接威脅到沙皇俄國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1722—1723年對波斯的遠征和土耳其的軍事勝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馬斯普二世同俄國簽訂1723年的《彼得堡條約》。1724年6月,俄土《君士坦丁堡條約》在伊斯坦布爾簽訂。條約規定,1723年俄伊彼得堡條約列舉的裏海沿岸所有地區轉歸俄國,外高加索其餘地區、伊朗西部和克爾曼沙阿、哈馬丹兩城轉歸土耳其。土耳其取得如此有利於自己的條約,主要是由於法國的支持。

土耳其強佔大片領土後仍感不足,於是又在1725年進軍伊朗東部並攻佔加茲溫。1730年,伊朗的實權人物納迪爾率軍打敗土軍的進攻,並將其驅逐出哈馬丹、克爾曼沙阿和南亞塞拜然。塔赫馬斯普二世為提高個人聲望,令納迪爾鎮壓阿富汗阿布達利部族霍拉桑起義,自己親征土耳其,但在1731年的哈馬丹城下一戰被土軍擊敗。1732年,他被迫與土耳其簽訂和約,承認土侵佔的阿拉斯河以北外高加索永久歸屬土耳其。1732年,納迪爾推翻塔赫馬斯普二世,並同俄國簽訂《拉什特條約》(1732年),答應肅清外高加索土軍後把庫拉河以北歸還俄羅斯,以換回吉蘭省。1735年6月,納迪爾率7萬大軍在卡爾斯城下打敗了8萬土軍。1736年,納迪爾即伊朗沙赫王,著手改組軍隊,擴大軍隊數量和改善裝備,特別注重發展炮兵。他的軍隊近代化計劃得到英法軍事專家的幫助。薩菲伊朗重新統一穩定之後,納迪爾沙赫為奪回土耳其控制的阿拉伯伊拉克和外高加索,於1743年對土再次發動戰爭。3年的伊土戰爭未分勝負。

16—18世紀的伊土戰爭除各族人民遭到大批屠殺外,任何一方均未獲勝。戰爭阻礙了兩國生產力的發展,加速了這些落後民族和多部族鬆散聯合而成的封建國家的崩潰。這場長達200餘年的戰爭是伊斯蘭教兩大封建國家為爭霸中東而進行的掠奪性戰爭,因此在被征服的各族人民中間不斷激起民族解放運動和反封建斗爭,而雙方又對這種矛盾和斗爭加以利用,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外高加索各族人民的命運中,伊土戰爭是他們許多世紀的歷史上苦難最深重的時期。伊朗和土耳其在血腥的戰爭中兩敗俱傷,日益淪為正致力於在中近東建立霸權的英法兩國的殖民地。

伊土戰爭時間雖長,但軍事學術上卻無甚發展。雙方軍隊的主要類型是封建民軍,主要兵種是裝備矛、盾、馬刀、弓箭、短劍和火槍(16世紀末開始裝備)的正規騎兵和非正規騎兵,其中前者是軍中的快速機動部隊。從16世紀(土耳其)和17世紀(伊朗)組建的常備步兵處於從屬地位。但到17、18世紀,步兵的作用有所提高,這主要是由於西歐經驗的傳人。步兵裝備了射擊武器(前裝槍、火槍),並按正規軍體制編成。炮兵作為一個兵種在土耳其出現較早,它曾是奧斯曼土耳其向外擴張的有力武器。同時,納迪爾沙赫的軍隊中也有戰象隊,交戰時用於突擊敵戰斗隊形中央,減輕步兵壓力。使用射擊武器之前,戰役結局通常取決於大批騎兵的沖擊和圍殲,因為騎兵能突然而迅速地攻擊敵軍。隨著正規步兵和炮兵的出現,騎兵變成了戰斗隊形的主體。騎兵掩護側翼安全,並以騎兵沖擊完成對敵突擊。軍隊作戰採用疏開隊形,到17、18世紀則採用線式戰斗隊形。對潰逃之敵一般不予追擊。奪取要塞多靠長期圍攻。軍事學術在伊土戰爭中發展遲緩,這是因為兩國處於落後的封建社會而且正走下坡路,兩國軍隊都有大量非正規的、不同部族的封建步、騎兵民軍,武器裝備以冷兵器為主,五花八門,極不統一。

❽ 初三歷史:你能說說巴勒斯坦問題的來龍去脈嗎

1917年-1947年
一戰之後,隨著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瓦解,巴勒斯坦問題成為一個國際問題。根據國際聯盟通過的《國際聯盟盟約》第22條有關委任統治的條款,巴勒斯坦與其它幾個前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阿拉伯地區一起交由英國委任統治。除一個委任統治地之外其它委任統治地全部按照最早的設想紛紛獨立。巴勒斯坦成為一個例外。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不是僅限於「協助管理和提供建議」,其首要任務是執行英國在1917年頒布的《鮑爾弗宣言》,該宣言支持「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一個猶太國」。
從 1922年到1947年巴勒斯坦被委任統治期間,大量猶太移民從其它地方,尤其是東歐湧入,30年代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該地區猶太人口急劇膨脹。巴勒斯坦人對獨立的訴求和對猶太移民的抵制導致了1937年巴勒斯坦人民的反抗,其後,在二戰期間和二戰之後,來自雙方的恐嚇和暴力從未間歇過。英國曾經嘗試過不同的方法讓這塊飽受暴力蹂躪的土地獨立,但均未成功。1947年英國將巴勒斯坦問題移交給了聯合國。
1947年-1977年
考慮了不同的方案之後,聯合國提議在巴勒斯坦建立兩個獨立的國家,一個是阿拉伯獨立國,另一個是猶太獨立國,並在耶路撒冷市建立特別國際政權(181號聯大決議第二部分)。分治計劃中設想的兩個國家中一個成為後來的以色列,在1948年的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77%的土地,以及耶路撒冷的大部分地區。一半以上的巴勒斯坦當地居民要麼逃離要麼被驅逐出了巴勒斯坦。約旦和埃及佔領了分治決議本來劃分給巴勒斯坦阿拉伯國的其它部分領土,這個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從未正式成立過。
在1967年的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當時約旦和埃及控制的巴勒斯坦其它地區(即西岸和加沙地帶),這包括之前未被以色列佔領的耶路撒冷殘留的地區,其後這些地區也被以色列兼並。這次戰爭導致了第二次巴勒斯坦人的大量外逃,據估計外逃人數達50萬人。安理會於1967年11月22日通過第242號決議,促請以色列從它在1967年的沖突中佔領的地區撤離。
1974年,聯合國大會重申了巴勒斯坦人民實現自治、民族及主權獨立以及重返家園的不可分割的權利。隨後一年,聯合國大會建立了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剝奪權利委員會。聯合國大會授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聯大以及其它由聯合國主辦的各會議中以觀察員資格。
1977年-1990年
然而事情繼續朝相反的方向發展。1982年,以色列侵略黎巴嫩,宣稱要消滅巴解組織。後來雙方達成了停火協議。在得到保證在其撤離之後上千萬留下來的巴勒斯坦難民有安全保證之後,巴解組織的軍隊撤出貝魯特,轉移到了其它鄰近國家。其後在薩布拉和夏提拉發生了大規模屠殺難民的事件。
關於巴勒斯坦問題國際會議於1983年9月召開,參加人數眾多,除其它事項之外,這次會議通過了包括如下原則的《日內瓦宣言》:必須反對和拒絕以色列在被佔領領土上建立定居點,以及其所採取的改變耶路撒冷地位一切行動;該地區所有的國家均有權在安全和國際公認的邊界內生存,所有的人民均有權享受公正的待遇並過安定的生活;承認並實現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得合法權利。
1987年12月在被佔領的巴勒斯坦地區發生了集體反對以色列佔領的抗暴行動。以色列軍隊對這次抗暴行動的鎮壓傷及大量人員並導致了巴勒斯坦平民的大量傷亡。
1991年至今(和平進程)
1973年阿以戰爭後,整個19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各方在不同論壇為安全理事會第242和338號決議基礎上實現中東全面和平而不斷努力。冷戰結束與海灣戰爭及其影響等全球性變化對中東局勢都產生了影響。1991年10月,阿以認真恢復談判進程,在美蘇兩國共同主持下在馬德里召開中東問題和平會議 。聯合國秘書長的代表以觀察員身份出席會議。但到1993年年中,談判似乎在若干政治和安全問題上停滯不前。在這些公開的外交努力的同時,以色列與巴解組織在挪威舉行秘密會談。雙方於1993年8月末結束會談並達成協議,這一消息使國際社會既吃驚又萌生希望。
1993年9月10日,以色列與巴解組織就相互承認換文,雙方代表並於9月13日在白宮舉行的一個儀式上簽署《關於臨時自治安排的原則聲明》,出席簽字儀式的有美國總統柯林頓和俄羅斯外長安德烈·科濟列夫。聲明簽署後,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拉賓與巴解組織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握手。這一歷史性協定為巴勒斯坦人民在加沙地帶和西岸實現自治開辟了道路。它標志著一個談判解決永久地位問題的進程的開始。
大會在1993年屆會上通過一項題為「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決議,對《原則聲明》表示支持,同時重申大會自己提出的若干原則以指導最後解決。此外,大會重申,聯合國將繼續承擔對巴勒斯坦問題應盡的職責,直至該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1994年7月,亞西爾·阿拉法特返回巴勒斯坦,在加沙和西岸耶利哥地區建立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此後達成的若干協定使更多地區歸屬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控制。
為了結束沖突,已就「最後地位問題」協定開始談判。尚待談判的困難問題包括:以色列撤出被占巴勒斯坦領土、最後邊界、難民、定居點、耶路撒冷的地位。中東迎來了一個新時代。
1995年9月28日,簽署了歷史性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關於西岸和加沙地帶的臨時協定》,即《奧斯陸第二項協定》,取代了1993年的《關於臨時自治安排的原則聲明》。《奧斯陸第二項協定》規定了解散以色列行政公署,撤銷以色列軍政府,並將西岸分成三個區,每個區都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不同程度地各司其責。
聯合國大會對迄令為止和平進程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支持。
在巴勒斯坦,第一次大選已於1996年1月舉行。阿拉法特主席當選為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他隨後任命了由21名成員組成的巴勒斯坦委員會執行局。安全理事會對選舉表示熱烈歡迎,稱之為「中東和平過程中邁出的重大一步」。
1990年代中期至末期,和平談判停滯不前,此後,以色列埃胡德·巴拉克和亞西爾·阿拉法特主席簽署了1999年9月4日的《沙姆沙伊赫備忘錄》。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對這一協議表示熱烈歡迎。
定居點建設和持續暴力給談判造成問題,此後,和平進程再度停頓。
2000年7月,柯林頓總統在戴維營召開了中東和平問題首腦會議。秘書長科菲·安南對會議表示歡迎,希望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建立「勇敢者的和平」。然而,以色列的巴拉克總理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阿拉法特主席未能消除分歧,達成協議。
2000年9月,第二次巴勒斯坦起義爆發。
2001年1月初,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談判代表在埃及的塔巴會晤,再度作出努力。雙方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達成最後解決。然而以色列迫近的選舉導致巴拉克總理中止了會談。阿里爾·沙龍當選為以色列的新總理。
2000年9月以來,政治、社會經濟和人道主義狀況日益惡化。2002年間,安全理事會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對每況愈下的局勢表示了嚴重關注,並呼籲結束暴力和恐怖主義,從巴勒斯坦城市撤出以色列軍隊,尊重國際人道主義法。在2002年3月通過的一項里程碑式的決議中,安全理事會確認了兩個國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一個地區各自安全和得到承認的邊界內並存的想法。
使這一憧憬變成現實的「路線圖」是由四方(美國、歐洲聯盟、俄羅斯聯邦和聯合國)制定的。「路線圖」設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採取平行步驟,以便至遲於2005年年底達成最後的、全面的和平解決。雙方於2003年6月在亞喀巴首腦會議上作出了執行「路線圖」的堅定承諾。安全理事會於2003年11月對「路線圖」表示贊同。
盡管有一些進展的跡象,但暴力、以牙還牙和報仇的循環繼續不已,和平進程停滯不前。
以色列決定在被巴勒斯坦領土、包括在東耶路撒冷及其周圍修建圍牆。為了對此作出回應,大會於2003年12月請國際法院就修建圍牆的法律後果發表咨詢意見。2004年7月,國際法院認定在被佔領巴勒斯坦領土修建的圍牆的路線違反國際法,表示以色列必修停止修建圍牆,拆除已經修建的部分圍牆,並對巴勒斯坦人的財產所蒙受的一切損失作出賠償。
2004年初,以色列宣布從加沙地帶大部分地區和西岸一小部分地區撤出的計劃。2004年5月,「四方」為這項撤出計劃訂立了一些原則,表明撤出必須是徹底的,而且應繼而在西岸採取類似的步驟。「四方」還表示所有關於最後地位的問題,例如邊界和難民問題,均應由雙方根據國際公認的和平進程框架進行談判。
於此同時,被佔領巴勒斯坦領土的人道主義狀況繼續惡化。秘書長一再呼籲國際社會竭盡所能緩解巴勒斯坦人民的困境,並敦促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採取必需的步驟,毫不遲延地達成和平解決。
展望未來
在本報告所述期間,巴勒斯坦被佔領土的危機日益加深,並繼續奪走生命。持續的沖突、封鎖、財政危機和以色列政府扣壓巴勒斯坦的收入,凡此種種產生了以下現實影響:收入減少,貧窮和糧食短缺狀況更形惡化。加沙地帶的法律和秩序實際上已經崩潰。如果不是聯合國系統、非政府組織和臨時國際機制迅速進行干預,共同提供高達8億美元的緊急糧食、經濟和預算支助,局勢可能會更加惡化。
政治、經濟和社會挑戰
組建一個巴勒斯坦民族團結政府改變了巴勒斯坦人的政治前景,創造了國際社會與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之間更大、但仍受限制的接觸機會。
大多數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條件仍非常艱難。盡管2007年年初,巴勒斯坦人內部派系暴力事件有所減少,但加沙的局勢依然緊張。如何使內部暴力行為得到控制,似乎已成為新政府面臨的重大考驗,另一項考驗是,採取有效行動防止對以色列目標進行軍事攻擊。經濟局勢仍然嚴重蕭條,鑒於持續性的商業關閉,經濟局勢似乎註定將繼續承受重大壓力。
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財政危機在2005年年底已經十分嚴重,在2007年上半年又遇到了威脅其生存的風險。即使恢復移交關稅和增值稅,巴勒斯坦每月的預算赤字也有約8 000萬美元。
對於雙方而言,確保恢復談判以達成永久解決沖突的辦法仍然是一項重大挑戰。為了在政治軌道上取得持續進展,巴勒斯坦政府必須在減少對以色列的暴力行為方面取得進展。以色列政府方面必須停止修建定居點並拆除前哨基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政府也都面臨內部困難。國際社會、包括該區域各國都能作出有益貢獻,例如,對「四方」倡議與阿拉伯和平倡議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道主義准入
在聯合國機構繼續就無障礙人道主義援助准入進行談判之時,巴勒斯坦人面臨越來越嚴格的封鎖規定,這直接削弱了他們從事經濟活動的能力。增加人道主義援助無法扭轉這些封鎖造成的影響。在嚴格限制准入的環境下,預計改善巴勒斯坦經濟發展努力所產生的影響將是有限的。在本報告所述期間,盡管大幅度增加了援助數量,但社會經濟指數仍然惡化。如果人員和貨物進出加沙、東耶路撒冷以及西岸的狀況沒有正常化,預計貧窮和失業人數將上升,對外援依賴的程度也會增加。
青年和教育
多年來,巴勒斯坦學生的入學率在該地區一直是最好的。在本報告所述期間,教育部門受到相當大的壓力,引起人們對教育服務質量的關切。由於人口壓力日益增長,需要更多的教室並加快師資培訓。在邊遠地區,如約旦谷,校舍依然破舊,缺乏基本的供水和衛生設施。尤其是在封鎖最為嚴厲的地區,急需開展補習教育並更加重視女孩入學。
婦女
除了外部對經濟和流動強加的限制外,婦女所面臨的社會壓力往往進一步阻礙了她們的流動性以及獲得信息、資源和服務的機會。在創造就業機會方案中,巴勒斯坦婦女往往是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人力資源,盡管在幫助增加家庭收入方面,她們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社區做法提供了一個機會,幫助通過地方倡議為婦女創造就業機會。此外,還需要解決婦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單單是把她們作為照顧別人的人,而要把她們當作有特殊需要和承受更大壓力的群體。
保健
人們日益擔心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財政危機將嚴重影響衛生部門長期的運作情況。過去,衛生部約一半的預算一直是國際社會通過預算支助和由該部執行的項目所提供援助支付的。在本報告所述期間,繼續對此類預算施加的限制使保健服務和改革面臨惡化的真實風險。
人權
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對於全世界人權的未來特別重要。巴勒斯坦的人權問題列入聯合國的議程已有60年;特別是自1967年東耶路撒冷、西岸和加沙地帶被佔領之後過去這40年更是如此。多年來對巴勒斯坦的佔領以及南非的種族隔離問題爭相捕捉國際社會的注意力。隨著1994年種族隔離的結束,巴勒斯坦成為世界上唯一受到西方從屬政權佔領的發展中國家。因此它關系著人權的未來。壓制人權的體制不只一個,尤其是在發展中世界,但是由一個從屬於西方的政權在如此長的時間里剝奪一個發展中國家人民的自決權和人權,這是唯一的一例。這就說明為何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已成為對西方的試金石,能充分表明西方是否真正地致力於維護人權。如果西方經不起這一考驗,就很難想像發展中世界能在其本國內認真地糾正違反人權的行為,但實際上西方似乎是經不起這一考驗的。歐盟通過臨時國際機制向巴勒斯坦人民支付良心錢,但盡管如此,它還是與美國、澳大利亞及加拿大等其他西方國家那樣並沒有向以色列施加壓力,迫使它接受巴勒斯坦人民的自決權並停止違反人權的行為。由美國、歐盟、聯合國和俄羅斯聯邦組成的四方也同樣失敗了。如果在全世界倡導維護人權的西方不能對巴勒斯坦人民的人權表現出真正的負責和承諾,那麼在過去60年裡國際社會最引以為榮的國際人權運動就將陷入危機和困境。

參考資料: http://www.un.org/chinese/peace/palestine/index.htm

❾ 巴以沖突的原因是什麼呀

為了爭取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相應的運動組織和政黨先後形成,比較有影響力的包括的60年代崛起的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和80年代末崛起的哈馬斯(伊斯蘭抵抗運動),法塔赫立場較為溫和務實,承認以色列的存在,但堅持爭取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當權益;哈馬斯則態度強硬、反對與以色列和談,不放棄以武力消滅以色列。雖同為巴勒斯坦的組織,但因主張不同,二者之間也在本世紀初爆發過沖突,使得巴以問題一度節外生枝。

為了抗議聯合國的「分治決議」,巴勒斯坦最初並未宣布建國,80年代末雖宣布建國,也得到了超過100個國家的承認,但並沒有劃定國界。經過中東戰爭的動盪後,實際被巴勒斯坦的力量控制的地區只包括約旦河的西岸和加沙地帶,這也是現在新聞報道中不會明說「巴勒斯坦境內」而是使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來代指巴勒斯坦的原因,如今的約旦河西岸主要由法塔赫控制,加沙地帶由哈馬斯控制,但即使如此,這兩個區域的范圍仍然小於1947年聯合國劃定的阿拉伯疆域。

當年將猶太人逐出巴勒斯坦的是羅馬人,後來迫害猶太人的人是歐洲封建勢力與宗教勢力,近代屠殺猶太人的是德國納粹,這一切並不是阿拉伯人乾的,而巴勒斯坦這個地區阿拉伯人不僅生活了近千年,還為了保住這一地區與外族進行過殊死的對抗,猶太人的悲慘遭遇固然值得同情和理解,但是這本不該成為讓另一個民族的民眾遭受悲慘遭遇的理由。基於對宗教、土地、資源、歷史問題的種種糾結,以及雙方幾代人在你來我往、冤冤相報、大大小小的沖突中積累的國恨家仇、新仇舊怨,巴以沖突延續至今也無法找到合適的解決途徑。

❿ 中東戰爭的具體內容````誰能提供

第一次中東戰爭 1948年
第二次中東戰爭 1956年
第三次中東戰爭 1967年
第四次中東戰爭 1973年
第五次中東戰爭 1982年
中東,是西方國家對西亞和北非的埃及等離歐洲較近的東方國家的習慣稱呼。所謂「中 東戰爭」是指1948~1982年間,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在中東地區進行的大規模戰爭,這是第 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阿拉伯國家是指阿拉伯民族佔大多數的國家,主要分 布在亞洲和非洲北部的中東地區。以色列是猶太人建立的國家。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爭端 由來已久。歷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猶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區(位於地中海、死海、約旦 河之間)建立過國家。公元前30世紀,原在阿拉伯半島的迦南人遷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 區定居。公元前13世紀,猶太人的祖先祖先希伯萊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萊王 國。此後,巴勒斯坦先後被波斯帝國、希臘、羅馬和土耳其等外來民族征服,猶太人被迫流 落到世界各地。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主張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重返巴勒 斯坦,建立猶太人為主的國家。1917年英國佔領巴勒斯坦,當時這個地區阿拉伯人66萬人, 猶太人僅9萬人,但英美為控制巴勒斯坦地區和蘇伊士河,竭力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 他們的策劃下已經在世界各地定居的猶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從此,阿、以兩個民族間的 矛盾日益加深,不斷發生流血事件。1947年11月29日,在美英操縱下的聯合國大會通過決 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耶路撒冷由兩國分治,阿拉伯世界廣泛反 對這個決議,沒有建立阿拉伯國家,也堅決反對猶太人建國。1949年5月14日,猶太人宣布 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以色列國,5月15日,阿拉伯國家就同以色列發生第一次中東戰爭,結 果阿拉伯國家失利,埃及、約旦、敘利亞和黎巴嫩先後同以色列簽訂停戰協定。戰爭結束 後,卻遺留下許多問題,這樣,逐步引發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東戰爭。直到1989 年,才終於建立「巴勒斯坦國」,中東問題,尤其是巴勒斯坦人建國問題才告一段落。

第一次中東戰爭亦稱巴勒斯坦戰爭。1947年11月第二屆聯合國大會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猶太兩個國家和耶路撒冷市國際化。阿拉伯各國堅決反對分治決議與建立猶太國家。1948年5月14日英國結束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猶太人於當日下午宣布建立以色列國。次日晨,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等阿拉伯國家出動4萬軍隊(後增至6萬)向以色列進攻,佔領耶路撒冷東城區(舊城)、比爾謝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臨時首都」特拉維夫。開戰時,以色列武裝力量約3萬人,經緊急擴軍,采購武器,統一各派武裝力量,最後發展到10萬人,並於7月、10月和12月展開反攻與進攻。阿方由於內部矛盾,缺乏統一指揮,且受帝國主義掣肘,結果戰敗。阿軍亡約1.5萬人;以軍亡約6000人。1949年2~7月,埃、黎、約、敘分別同以簽訂停戰協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區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外,均被以色列佔領。近百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趕出家園。

第二次中東戰爭亦稱英法以侵埃戰爭或蘇伊士運河戰爭。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隻通過運河與蒂朗海峽,向埃及發動進攻,企圖重新控制運河和鎮壓阿拉伯民族解放運動。10月29日,以軍1個傘兵營在西奈半島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隊也越過邊界進入西奈,配合英、法爾後的進攻。當時埃及總兵力約15萬人,有坦克500餘輛,作戰飛機250餘架(堪用者僅100餘架)。埃及總統納賽爾為集中兵力保衛運河,下令駐西奈的3萬部隊撤回運河區。以軍共出動10個旅,由裝甲部隊率先突擊,5天內佔領西奈和加沙地區。31日,英法聯軍出動各型艦艇100餘艘(含航空母艦和巡洋艦10餘艘),先以200餘架飛機襲擊埃海、空軍基地,掌握制海權、制空權;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點實施傘降和直升機機降;6日,出動2.2萬名登陸部隊佔領上述港口。埃及軍民堅決抵抗侵略者,尤其在保衛塞得港戰斗中,充分發動和武裝群眾,軍民聯合,英勇作戰,並利用美、蘇和英、法之間的矛盾,在全世界人民聲援下,英、法、以於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軍。埃軍亡1600餘人,損失飛機210餘架;英、法、以軍亡200餘人,損失飛機約20架。英、法軍於12月撤離。從此,美國便進一步插手中東事務。以軍於次年3月撤離加沙地區和西奈半島(由聯合國部隊進駐加沙和亞喀巴灣沿岸地區),但取得了通過蒂朗海峽的航行權。

第三次中東戰爭亦稱「六五戰爭」。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蘇對中東的爭奪加劇,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進一步向外擴張,借口埃及(當時稱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封鎖亞喀巴灣,於6月5日向阿拉伯國家發起突然襲擊。以軍乘埃軍早飯和軍官上班前戒備鬆懈之機,集中使用200架飛機空襲埃及各空軍基地,將埃軍絕大部分飛機摧毀於地面,爾後又擊毀敘利亞、約旦大量飛機;並出動22個旅實施多方向快速突擊,4天內佔領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區,繼而攻佔耶路撒冷東城區和約旦河西岸地區,10日攻佔敘利亞戈蘭高地。埃及對以軍突襲估計不足,損失慘重。約、埃、敘先後被迫同意停火。結果,以色列又佔領6.5萬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領土,數十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趕出家園(表1第三次中東戰爭阿以雙方軍事實力與戰爭損失概略統計)。

第三次中東戰爭後,阿、以對抗繼續發展。埃海軍艦艇於1967年10月使用艦艦導彈擊沉以軍驅逐艦「埃拉特」號,首創導彈擊沉軍艦的紀錄。從1968年下半年開始,埃炮兵部隊向運河東岸以軍實施大規模炮擊。以軍則從1969年下半年開始向運河西岸包括開羅周圍地區實施戰略空襲。雙方還各派突擊隊偷襲對方。1970年8月停火。這兩年的戰斗被稱為「消耗戰」。阿、以雙方分別從蘇、美得到新式武器裝備,為下次戰爭做准備。蘇、美對中東的爭奪加劇是導致第四次中東戰爭的重要國際原因。

第四次中東戰爭亦稱十月戰爭。1973年10月,埃、敘為收復失地和擺脫美、蘇造成的「不戰不和」局面,向以色列開戰。伊拉克、約旦、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沙烏地阿拉伯、蘇丹、科威特、突尼西亞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派部隊或飛機參戰。埃及(總統薩達特)企圖收復運河東岸部分失地,為爾後通過談判收復西奈半島創造條件。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企圖收復全部戈蘭高地。埃、敘為達成進攻的突然性,採取反復動員復員、進行軍事演習等多種欺騙措施並把開戰時間選定在伊斯蘭教齋月(穆斯林白天齋戒)和猶太教贖罪日(教徒當日齋戒,停止一般公務活動),隱蔽進攻企圖和進攻時機。以色列於1967年侵佔埃、敘部分領土後,擴大了防禦縱深,並在運河東岸構築巴列夫防線和在戈蘭高地構築防線,轉取守勢戰略。以軍自恃有強大的空軍、坦克部隊和偵察情報系統,驕橫麻痹,疏於戒備。直到開戰前數小時,以統帥部(總理G.梅厄、國防部長M.達揚等)仍認為埃、敘不敢發動進攻,在西奈半島只駐4個旅,在戈蘭高地只駐3個旅。10月6日14時,埃、敘使用優勢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網掩護下,分別向西奈半島(西線)、戈蘭高地(北線)同時突然發起進攻。北線,敘3個步兵師當日突破以軍防線,7日,又投入2個裝甲師,進抵距以本土數公里的地區。西線,埃陸軍在海、空軍協同下強渡運河,第2集團軍3個步兵師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團軍2個步兵師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線,步兵攜帶反坦克導彈、火箭筒率先穿過以軍各支撐點間的空隙,擊毀大量以軍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時打開60條通道,架設浮橋12座,保障2個裝甲師、2個機械化師等後續部隊渡河。海軍則同以軍艦艇進行海戰並用艦炮支援地面部隊進攻。10日,埃軍按預定計劃停止大規模進攻。以色列在損失慘重、極為被動的情況下,迅速運員預備役部隊,使總兵力增至近40萬人,先以北線為重點,遏止敘軍進攻並實施局部反擊,集中使用空軍主力向敘地面部隊和防空導彈陣地展開攻擊並空襲敘後方大城市。11日,以軍3個師轉入進攻,越過1967年停火線,形成威脅敘首都大馬士革之勢,並打擊了伊拉克、約旦的援敘部隊,奪得北線戰場主動權。繼之,以軍將重點轉向西線。當埃軍於14日投入1000輛坦克展開第2次大規模進攻時,以軍投入800輛坦克,步、坦、炮協同作戰,並使用武裝直升機和其他飛機發射「小牛」、「百舌鳥」式空地導彈、「白星眼」式電視制導炸彈等,擊毀埃坦克250輛,迫使埃軍當日撤回進攻出發陣地。15日晚,以軍A.沙龍師向大苦湖地區埃第2、第3集團軍接合部穿插突擊,先頭部隊於16日晨在湖北側德維斯瓦附近渡河,摧毀若干埃防空導彈陣地,為空軍活動創造有利條件;架設浮橋後,又有2個師渡河,向南迂迴,發展進攻;23日進抵蘇伊士灣,佔領阿代比耶港,對蘇伊士城和埃第3集團軍形成合圍態勢,奪得西線戰場主動權。24日,埃以雙方按照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停戰。埃、敘同以分別於次年1月和5月簽署第1階段脫離軍事接觸協議。至此,埃控制了運河東岸縱深約10公里的狹長地帶,基本達到戰略目的(1982年4月,根據1979年3月埃以和平條約,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島)。北線以軍撤至1967年停火線以西。

在這次戰爭中,埃、敘經過周密准備對以實施突襲和兩線夾擊,首戰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氣為之大振。埃軍渡河之役顯示出諸軍兵種協同作戰的威力。以軍動員快速,先北後西,重點用兵,化被動為主動,尤其向運河西岸的大縱深突擊,對於扭轉被動局面發揮了作用。雙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飛機、導彈等數量很大,埃、以於14日一天內共展開1800輛坦克的大會戰為戰爭史上所罕見。阿、以分別使用蘇、美當時的先進武器裝備和得到蘇、美戰略空運的及時補充並利用蘇、美偵察衛星提供的情報。埃軍由薩姆-2、薩姆-3、薩姆-6、薩姆-7型導彈為主組成的防空體系,在戰爭初期掌握了戰場制空權,使以軍飛機數日內不敢進入運河空域;以軍則使用「響尾蛇」、「蜻蜓」等空空導彈和「加布里埃爾」艦艦導彈對付阿軍的飛機、艦艇。大規模電子對抗的展開使戰場情況更為復雜,作戰損耗加大。雙方飛機損失的約60%、艦艇損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毀坦克均為各種導彈所擊毀(表2第四次中東戰爭阿以雙方軍事實力與戰爭損失概略統計)。在戰略指導與作戰上,廣泛利用電子技術和使用各種戰術導彈,是這次戰爭的突出特點。

第五次中東戰爭

亦稱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戰爭。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打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從陸 地、空中和海上大舉入侵黎巴嫩。到6月11日,以軍佔領了從貝魯特到大馬士革的國際公路 以南2800平方公里的黎巴嫩土地。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這一地區的基地被全部摧毀,武裝力 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損失。駐貝卡谷地的敘利亞軍隊也受到以色列空軍的重創,薩姆導彈設 施和空軍力量遭到到重大損失。6月11日,敘利亞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接著,以色列調 集重兵對巴解總部所在地貝魯特西區進行了長達兩個多月的包圍和攻擊,後在聯合國的調解 下,在維持和平部隊的監督下,巴解總部及其萬余名武裝人員不得不撤出貝魯特,分散到突 尼斯等8個阿拉伯國家。敘利亞在貝魯特的1000多名部隊也同時撤走。
http://hi..com/007cn/blog/item/db00b901cfadce03738da5a4.html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9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3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7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6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1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7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