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為什麼要瓜分土耳其
1. 既然土耳其是一戰戰敗國,為什麼希臘不趁機索要拜占庭
一戰後,希臘在協約國的支持下對土耳其發動了戰爭。希臘軍隊差一點就把安卡拉都攻下來了。最後在卡薩利亞戰役中,希軍戰敗。最後希臘軍隊被趕出了小亞細亞。而原來居住在小亞細亞地中海沿岸希臘人社區的希臘人也遭到了土耳其人的瘋狂報復,最後沒有死於土耳其人種族清洗的希臘人全部逃離了小亞細亞半島。
這次戰爭使得土耳其逃脫了被徹底瓜分的命運,所以在土耳其也被稱為土耳其獨立戰爭。
電影《占水師》歷史背景的就是希土戰爭時期。
2. 一戰後,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主要任務是
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主要任務是:
反對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瓜分土耳其,捍衛國家的獨立和自主,保護民族的權力,進而推翻英國的傀儡素丹政府--土耳其封建君主政權,解放自己的國家並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民主的土耳其共和國。,凱末爾政府成立後,實行了一些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如發展資本主義民族經濟;廢除伊斯蘭教主「哈里發」控制國家的特權,實行政教分離;以資產階級民法和刑法代替伊斯蘭教律例;擴大世俗教育;給予婦女在選舉、教育和就業方面以一定的平等權利,廢除各種陋習,等等。
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土耳其語:Mustafa Kemal Atatürk,1881年5月19日-1938年11月10日)是土耳其的軍官、改革家、作家和領導人,土耳其共和國第一任總統,被譽為現代土耳其的肇建者。生於薩洛尼卡(今希臘境內),木商家庭出身。1934年11月24日,土耳其國會向凱末爾賜予「Atatürk」一姓,在土耳其語「Ata」就是父親,「Atatürk」(阿塔圖克)就是「土耳其人之父」之意。阿拉伯語「凱末爾」(又譯「基馬爾」),意為「完善的」。因為他年青時在軍事學院學習時,數學成績優秀,獲得「凱末爾」之稱。
穆斯塔法·凱末爾·對於土耳其的影響巨大,至今在土耳其,無論哪個黨派執政,都宣稱自己是凱末爾·的繼承者。縱觀近現代中東地區的歷史,也沒有任何一個能與其比肩的人物。
凱末爾最為人所知是他在一戰中傑出的軍事能力,同時伴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崩解,他帶領土耳其國民運動並成功在安卡拉建立獨立政府,他打敗當時協約國所帶領的同盟軍隊,並以傑出的優越能力解放了國家並建立了現今的土耳其共和國,在他就任土耳其領導人的時候,進行一連串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變革,啟蒙土耳其並讓土耳其成為現代化和世俗主義的國家,凱末爾帶領土耳其現代化的作為被稱為凱末爾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土耳其是一個日益衰落的封建帝國——奧斯曼帝國。在大戰中,土耳其參加德、奧集團一方作戰,大戰結束後,成為任人宰割的戰敗國。帝國主義列強不僅要瓜分土耳其的所有屬國,而且要瓜分土耳其本身。在這國運存亡絕續的時候,土耳其人民奮起斗爭,捍衛自己的民族獨立。
1919年5月,希臘軍隊在英國指示下佔領了土耳其在小亞細亞的天然良港伊茲密爾。土耳其反對外國佔領的游擊戰爭迅速展開,各地紛紛成立了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組織,取名「保護民族權力協會」。同年秋天,土耳其人民民族斗爭的領導人穆斯塔法·基馬爾(即凱末爾)在安納托利亞地區召集大會,統一了民族主義組織,並通過了要求民族獨立的綱領。大會選舉了以基馬爾為首的代表委員會。那時候,基馬爾黨人沒有公開的反對英國的傀儡素丹(素丹即土耳其君主),只是要求他召開土耳其議會。素丹政府同意了他們的要求。1920年1月,土耳其議會在伊斯坦布爾召開,基馬爾黨人在議會中佔有多數,使議會通過了一項《國民公約》。《國民公約》以土耳其獨立宣言的形式確認了民族獨立的原則,因此,它成了民族斗爭的旗幟。
《國民公約》的通過使英國和素丹政府感到不安。3月16日,英國出兵佔領了伊斯坦布爾。素丹政府解散了議會,宣稱基馬爾黨人為叛逆。不久,基馬爾黨人正式宣告不承認伊斯坦布爾的素丹政府,在安卡拉召開大國民會議,成立了以基馬爾為首的國民政府。
1920年6月,由英國提供金錢和武器的希臘軍隊從伊茲密爾出發,向安納托利亞內地推進。協約國帝國主義認為基馬爾黨人的抵抗是不會長久的,所以和素丹政府簽訂了色佛爾條約。土耳其在歐洲的領土除伊斯坦布爾及其鄰近的不大一塊地區外,全部被列強分割;土耳其在西亞和北非的所有屬國,也全部被英、法、意等帝國主義國家瓜分。土耳其喪失了獨立和自主,淪為英、法、意的半殖民地。色佛爾條約的簽訂,激起了土耳其人民的反帝怒濤。
土耳其的反帝民族斗爭得到蘇俄的同情和援助。1921年3月,蘇俄和基馬爾的安卡拉政府簽訂了友好條約,援助它大量的武器和金錢。安卡拉政府的土耳其國民軍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又得到了蘇俄的援助,迅速轉敗為勝,1922年秋,將希臘軍隊驅逐出境。11月1日,大國民會議廢除了素丹制度,即世俗的奧斯曼君主政權。土耳其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勝利,粉碎了協約國瓜分土耳其的色佛爾條約。1923年7月,協約國和土耳其在瑞士洛桑簽訂和約。土耳其收回了很多已被割讓的領土,取消了賠款,廢除了外國的財政監督和領事裁判權等。
1923年10月,土耳其宣布為共和國,基馬爾當選為第一任總統。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後,實行了一些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如發展資本主義民族經濟;廢除伊斯蘭教主「哈里發」控制國家的特權,實行政教分離;以資產階級民法和刑法代替伊斯蘭教律例;擴大世俗教育;給予婦女在選舉、教育和就業方面以一定的平等權利,廢除各種陋習,等等。這樣,土耳其的國勢開始蒸蒸日上。
3. 一戰後的委任統治制度不是要把德國和奧斯曼土耳其的在近東的部分領土委託出去嗎
根據《國際聯盟盟約》第22條的規定,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國在非洲和太平洋中的殖民地和屬地以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近東的一部分領土,由國聯委任「先進國」進行統治。委任統治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戰勝國通過國際聯盟對原屬戰敗國的殖民地進行瓜分的一種形式。國聯指定的「先進國」包括英國、法國、比利時和日本等國。委任統治地分為三類:甲類委任統治地包括前屬奧斯曼帝國的阿拉伯領土,這些地區因較為發達,可「暫被承認為獨立國之程度」,受委任統治國指導;乙類包括前德國在中非和東非的殖民地,這些地區短期內不賦予獨立之諾言,委任統治國必須負地方行政之責;丙類包括前德國在西南非的殖民地和在太平洋的島嶼屬地,受委任國可將該地區作為本國領土的一部分進行管理。委任統治的期限沒有規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委任統治國承認了一些委任統治地的獨立,其他未獲獨立的委任統治地則被轉為聯合國託管地。
4. 昔日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為何會淪為列強們瓜分的對象
因為奧斯曼土耳其地域非常的大,所以需要統治的民族就非常的多,在被統治的民族裡面,除了土耳其人不被剝削之外,其他的統治民族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剝削,所以讓整個帝國的經濟出現的非常不均勻,一旦老百姓貧富差距過大,就會激起不平等人們的反抗,因為不想一直受剝削壓迫,就需要站起來抵抗統治階級,其實這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人們在面對不公平待遇的時候,就會興起反抗的心理。
其實一個強大的帝國最終會落得被瓜分的結局,是由社會當中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和統治階級的統治思想有著很重要的關系,所以一個國家的強大是非常重要的,在統治的時候還要採取對的方法。
5.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土耳其爆發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1918年10月30日,奧斯曼帝國被迫與協約國代表簽訂《摩得洛司停戰協定》。協約國軍隊佔領首都伊斯坦布爾、海峽地區以及安納托利亞的東南部和西南部以及鐵路沿線的重要城鎮,土耳其面臨被瓜分的危險。1919年5月15日,希臘軍隊在英法支持下佔領伊茲密爾及其鄰近地區。土耳其各地紛紛成立護權協會等民族主義組織。1919年7月23日至8月7日,東部各省護權協會召開埃爾祖魯姆大會,凱末爾被選為大會主席和代表委員會主席;大會決議宣布,停戰協定確認的民族邊界內的領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反對各種形式的外國佔領和干涉;一旦伊斯坦布爾政府無力捍衛國家獨立,就應成立臨時政府,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託管和委任統治。同年9月4日至11日舉行的錫瓦斯大會,確認了埃爾祖魯姆大會所通過的民族斗爭綱領,大會成立全國性的安納托利亞和羅梅利亞護權協會,選舉以凱末爾為首的16人代表委員會,民族主義者在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席位。1920年1月28日,奧斯曼帝國議會代表委員會根據錫瓦斯大會決議精神擬定的、維護土耳其民族獨立和主權的《國民公約》,宣布停戰協定規定的邊界內土耳其人佔大多數的地區「構成一個真正的、在法權上不能以任何借口分割的整體」;反對阻礙土耳其政治、司法、財政發展的種種限制等。3月16日,協約國軍隊在伊斯坦布爾登陸。1920年4月23日,首屆大國民議會在安卡拉召開,成立以凱末爾為首的臨時政府,宣布自3月16日起的議定書一律無效,要求蘇俄政府支援土耳其的民族事業。1920年8月10日,巴黎和會通過剝奪土耳其民族生存權利的《色佛爾和約》。1921年7月,希臘十餘萬干涉軍在英國支持下,進犯安納托利亞。土耳其國民軍取得薩卡里亞戰役的勝利,成為民族獨立戰爭的轉折點,協約國陣營發生分化。1921年10月20日法土簽訂停戰協定,法國正式承認大國民政府,承諾在兩個月內從安納托利亞東南部撤出全部佔領軍。義大利也於同年秋天撤出安納托利亞南部,英國改變公開支持希臘的立場,轉向「中立」。1922年8月26日,土軍向希軍發動總反攻。9月18日,最後一批希臘軍隊撤離安納托利亞。同年10月11日,土希兩國簽訂停戰協定,土耳其收復東色雷斯,伊斯坦布爾地區的行政管理權交還土耳其。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和英、法、意、希、日等國簽署《洛桑和約》,取得外交上的重大勝利。1922年11月1日,大國民議會廢除蘇丹制。1923年9月,由護權協會第一集團改組的人民黨成立。
1923年10月29日晚8點半,議會通過建立土耳其共和國的決定,凱末爾當選為共和國總統。凱末爾革命取得勝利。
6. 當年法國為什麼要將敘利亞一部分領土劃給土耳其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這個中東小國就淪為各方勢力的角力場。在這場利益之爭中,歷史上素來和敘利亞沖突不斷的北方鄰國土耳其,自然不會甘於落後。
從最初的不請自來,公然出兵敘利亞境內,到如今派遣裝甲部隊強勢介入伊德利卜省局勢,阻止敘利亞政府軍對敘利亞的統一進程,土耳其確實做得很過分。
(巴沙爾舊照)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土敘兩國關系開始緩和。敘利亞放棄對庫爾德工人黨的支持,取締該組織在敘利亞的一切活動基地,禁止其領袖奧賈蘭進入敘利亞。
巴沙爾上台後,土敘關系進入了蜜月期,兩國間不僅建立了自貿區,還實行了旅遊免簽。土耳其一躍成為敘利亞第三大貿易合作國。埃爾多安和巴沙爾也彷彿成了親密無間的兄弟,雙方互訪,成了家常便飯。
敘利亞危機爆發後,認為巴沙爾政權難以持久的土耳其,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不僅公開表示反對巴沙爾政權,還緊跟西方勢力向敘極限施壓,成為制裁敘利亞最嚴厲的國家。同時,土耳其還在幕後支持敘利亞反對派“敘利亞之友”,允許他們在土耳其成立“敘利亞國家委員會”。
對於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來說,重振昔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輝煌,一直是他的雄心壯志。在他眼裡,不要說哈代伊省,就是整個敘利亞乃至中東大部地區,原本都屬於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
面對戰亂四起的敘利亞,埃爾多安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控制和吞並他國領土的機會。
最初以打擊庫爾德名義出兵的土耳其,在佔領敘利亞阿芙林後,立刻宣布其為土耳其新設的阿芙林州。並把敘利亞北部和土耳其接壤的約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劃入了土耳其,美其名曰“安全區”。
如今,土敘雙方軍隊終於在伊德利卜正面交鋒。對於敘利亞來說,收復伊德利卜天經地義;而對土耳其而言,吃進肚的肉,實在不願吐出來。
7.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怎麼回事
一樓的兄弟,你在搞笑,匈牙利、捷克都是從奧匈帝國分出來的,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沒有半毛錢關系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戰時站錯了隊,站到德國一方,成了戰敗國
1920年8月10日,在法國的色佛爾與協約國簽訂了《色佛爾條約》,內容如下:
恰塔爾加線以西割予希臘,另外綏克至布哈尼耶以西主權暫歸土耳其,五年後(1925年)以公投決定是否並入希臘;
黑海海岸基雷松之東、艾爾新疆、木施以西、比特利斯及凡湖以南歸亞美尼亞;
包括達達尼爾海峽及博斯普魯斯海峽兩旁的「海峽地區」成為非軍事區,但協約國擁有對該地區的軍事行動權。美、英、法、意、日、俄六國組成「海峽管理委員會」,負責區內航運、燈塔管理及領航等事宜;
原屬奧斯曼之阿拉伯及伊拉克地區領土割予英、法兩國,成立新的保護地。其中卡拉塔施及馬爾丁以南歸敘利亞,摩蘇爾以南歸伊拉克
黃色部分為允許保留的,其他的全部割讓了
此後,1920年凱末爾推翻了皇帝,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帝國灰飛煙滅
8. 一戰土耳其為什麼爭取到獨立
土耳其也稱不上獨立,畢竟並沒有完全被吞並
1 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中心,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這叫有資本
2 奧斯曼在1871年以後屢屢被辱,似有亡國危險,這叫有必要
3 一戰的失敗使得土耳其各個階層參與了政權的重構,使得國內氣象發生一定的變化,叫有準備
4 以英國等列強為後盾的希臘的進攻使得國內民族情緒爆發,支持政府進行還擊並實現最終的勝利,這叫有影響
5 其後土爾其經濟發展比較迅速,一度在經濟上實現大跨越,政治也穩定,宗教方面也沒有國教,這叫有保證
棕上
9. 一戰中土耳其,保加利亞為什麼要加入同盟國一方作戰
土耳其在長期對抗沙俄帝國的過程中,與德國產生很多利益契合點。因此歷史上一直有親徳的政治傳統,在情感上本來就偏向同盟國;一戰爆發前土耳其在英國購買了一艘戰列艦(原為出售給巴西海軍的「里約熱內盧」號戰列艦,後因經濟原因停購,轉而被土耳其買下),一戰爆發時該艦已經海試。但是英國政府擔心土耳其會加入同盟國對英作戰,於是強行沒收了該艦便如英國海軍,命名為「阿金庫爾」號戰列艦。此事徹底激怒了本來還心存猶豫的土耳其,成為土耳其參戰的直接導火索。
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陣營主要原因是分贓不均及自身貪婪所至。
在俄國和奧匈帝國的慫恿下,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等國組成了聯軍,共同進攻奧斯曼帝國。最終土耳其被迫答應和談。在瓜分勝利果實的過程中保加利亞獲得了馬其頓地區的控制權。但這引起了自己盟友塞爾維亞的嫉妒。僅1年後塞爾維亞就聯合了希臘、羅馬尼亞共同夾擊保加利亞。土耳其在這個時候也對保加利亞發動了反擊,試圖奪回失地。保加利亞無力抵抗,這就是第二次巴爾干戰爭。
在這次戰爭之後,保加利亞僅僅剩下了馬其頓地區17%的土地,其餘的土地被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瓜分。這就是一戰爆發前的復雜關系,在一戰爆發之後,德國在初期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這深深的刺激了保加利亞,保加利亞決定加入同盟國集團,其實它不想與其他國家為敵,只想全力進攻老冤家塞爾維亞。但是一戰的結果讓保加利亞很失望,德國一敗塗地,保加利亞也喪失了一部分領土。
10.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及重要原因。
根本原因帝國:主義之間的經濟政治不發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薩拉熱窩事件
重要原因:巴爾乾地區的爭奪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在歐洲列強的角逐中,巴爾干成為當時帝國主義矛盾的焦點,對巴爾干半島的控制權成為列強爭奪的重點。統治巴爾乾地區的奧斯曼帝國,自17世紀末期以來逐步走向衰弱,到19世紀已經難以維持在巴爾乾的有效統治。
(10)一戰後為什麼要瓜分土耳其擴展閱讀: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過的武器:
一、馬克西姆機槍
它是由Hiram Maxim在 1884年成功製造,這是世界上第一支以火葯燃氣為能源的自動連續射擊重機槍,射速達每分鍾500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會戰中,德軍就是用Hiram Maxim的重機槍向密集隊形的英軍進行猛烈持續的射擊,英軍近6萬人在一天之內斃命。
死亡使人們真正認識到了這種自動發射的重型機槍的巨大威力。Hiram Maxim因此獲得專利。
二、馬克V型坦克
29噸的馬克V型坦克是英國最重的坦克。它可能類似於踏板上的一顆回形針,但是它長而寬的形狀比優雅的現代坦克的交叉溝更好。大約半英寸的盔甲足夠厚,可以使子彈彈起,並裝有57毫米大炮(「男」版)或裝有303口徑機槍(「女」版),它足以破壞機槍巢和葯盒。
操作它們就像是坐在蒸汽機的中間,士兵們也容易受到德國炮兵的傷害。盡管如此,馬克V型坦克足夠強大,有助於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血腥僵局。
三、德國「巨人」轟炸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天空作戰,這個驚人的新技術比大多數軍事和政治領導人預期的更有用。在戰爭期間,多引擎轟炸機被研製出來,其中最大的是德國的「巨人」,翼展有138英尺和4個引擎。其范圍約500英里,炸彈裝載能力為4400磅。
這些重型轟炸機在加入對英國的空襲後,使英國人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它不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轟炸倫敦的最大型的飛機,這一記錄甚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納粹空軍時代也沒有打破。
四、毒氣
1915年4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德國炮兵在伊普雷斯地區發射了含氯氣的氣瓶。其他國家也爭相創造出自己的戰場氣體,雙方都有辦法增加對敵方部隊發射氣體濃度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氯氣專門襲擊眼睛和呼吸系統,芥子氣也是如此。
它還會讓暴露的皮膚起泡。相對來說,少數人會因毒氣死亡。大多數人在治療後恢復正常,但毒氣會導致大量兵力暫時喪失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