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發生過什麼詩人

土耳其發生過什麼詩人

發布時間: 2022-12-11 07:03:31

① 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的人物生平

1881年3月12日,凱末爾出生於奧斯曼帝國的薩羅尼卡。1887年先後就讀於法特瑪太太區立小學和沙姆西先生小學。1893年轉入薩洛尼卡幼年學校,學習成績優異。因與一位老師同名,被該老師命名為凱末爾·穆斯塔法。
1895年升入瑪納斯提軍事預備學校。1899年進入了伊斯坦布爾軍官學校,1902年進入哈拜參謀學院,因數學成績優秀,獲得「凱末爾」之稱(阿拉伯語意為「完善的」)。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此時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已經日薄西山,淪落為西方列強欺凌爭奪的半殖民地。青年凱末爾的愛國主義意識被喚醒。在軍校里,他如飢似渴地閱讀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等法國啟蒙學者的著作和土耳其大詩人納默克·凱馬爾的愛國詩篇,進一步認識到封建領主的貪婪殘暴、民族壓迫的深重與蘇丹(奧斯曼君主)專制制度的野蠻落後。於是,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組織了一個秘密革命小組,辦了一份手抄小報,寫文章揭露蘇丹的黑暗專制統治。 1905年畢業,授上尉軍銜。凱末爾因參與政治活動被逮捕,後被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放逐到大馬士革第五軍營服役。1907年,在馬其頓第三軍團服役時,凱末爾加入了青年土耳其黨,並參加了青年土耳其黨人領導的1908年革命,已獲少校軍銜的凱末爾在革命中立下功勞。但革命後,凱末爾因為批評當局而被調離伊斯坦布爾,後被派往保加利亞擔任武官。在保加利亞期間,凱末爾對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提高了自己的軍事素養。 1911年,凱末爾因批評當局而被調離伊斯坦布爾,不久參加了土耳其與義大利在的黎波里塔尼亞(今利比亞)進行的戰爭,晉升為少校。1912年10月—1913年5月,調任奧斯曼帝國駐保加利亞大使館武官,晉升為中校。
一戰爆發時,凱末爾已是土耳其駐保加利亞大使館的武官,他敏銳地指出,土耳其加入同盟國參戰將是一場「可怕的災難」。凱末爾主張土耳其應保持中立,但他的建議未被採納。 作為軍人,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奔赴前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被任命為新編第19師師長。1915年晉升為上校。在達達尼爾海峽保衛戰中,他兩次率領土軍成功地阻擊了協約國的登陸,贏得了「伊斯坦布爾救星」的美譽。由於戰功卓著,第二年4月,他被晉升為准將軍銜。
1916年8月,因保衛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獲得「伊斯坦布爾的救星」和「帕夏」的稱號,名揚全國和歐洲。後被任命為第二軍團司令,晉升為將軍。然而,凱末爾的軍事天才並不能挽救奧斯曼帝國戰敗投降的命運。 主詞條:土耳其獨立戰爭、凱末爾革命
1918年10月底,奧斯曼帝國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停戰協定,許多領土均被協約國「委託管理」。昔日的屬地被協約國瓜分得乾乾凈凈。老謀深算的英國還鼓動奧斯曼帝國的周邊國家,妄圖將它肢解分裂。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會召開。在協議中奧斯曼帝國非但將丟失15世紀以來佔領的所有領土,土耳其民族世代生存的土耳其國家固有領土也被分割殆盡。在控制了安納托利亞地區軍隊之後,凱末爾立刻通過電報與地區內所有帝國軍隊取得聯系,並聯絡多個民族主義團體,之後與勞夫·奧爾貝、阿里·福阿德·哲別索伊及瑞菲特·貝爾等國民運動領導人會晤,發表阿馬西亞公告。國難當頭,凱末爾挺身而出,「不獨立,毋寧死!」他著手把全國各地分散的愛國組織統一起來,他向戰友們發出吶喊:「祖國的領土完整和民族獨立正處在危機中」;他號召戰友們:「只有民族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拯救民族的獨立」。不久,凱末爾毅然辭去軍職,全身心地投入到拯救祖國的斗爭中。
在他的推動下,議會在1920年1月通過了庄嚴的土耳其獨立宣言《國民公約》。宣布土耳其應該享有完全的獨立、自由和領土完整,廢除治外法權。這一文獻,被稱為「新土耳其的獨立宣言」。但是,協約國很快正式佔領了伊斯坦布爾,驅散議會。妥協的蘇丹政府決定解散議會,逮捕凱末爾黨人。凱末爾抓住時機,於1920年4月23日在安卡拉發起召開大國民會議,成立了以他為首腦的國民政府。他開始組建正規軍,並與列寧領導的蘇維埃俄國建交,締結了友好條約,爭取盡可能多的國家的同情與支持,為獨立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1920年6月,希臘軍隊在英國的支持下,大舉進攻,企圖扼殺土耳其的獨立運動。危難時刻,凱末爾出任國民軍總司令,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突破希軍防線,把希軍趕出了土耳其,活捉了敵軍總司令。凱末爾領導土耳其人民最終趕跑了外國侵略者,協約國不得不於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洛桑會議簽訂了《洛桑協定》,正式承認土耳其的獨立和主權。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凱末爾當選為共和國首任總統,安卡拉被確定為首都。兩天後,大國民議會根據凱末爾的提議,廢除了封建的蘇丹制。 主詞條:凱末爾改革
1923年9月,凱末爾在安納托利亞與羅麥里亞護權協會基礎上建立人民黨。1924年4月,大國民議會通過了新憲法,實行一黨制。11月人民黨改名為共和人民黨,總統兼任黨主席,總理為副主席,黨國制度正式得以確立。自1923年直至1938年凱末爾去世,凱末爾一直連選連任共和國總統、黨主席和武裝部隊總司令,其權力幾乎不受任何限制。
1925年2月,土耳其東部各省爆發叛亂,在托缽僧的唆使下,叛亂者聯合起來准備推翻共和國,使哈里發復位。叛亂很快被鎮壓下去,47人被判處死刑。此次叛亂之後,凱末爾查封寺院,禁止托缽僧活動,並以嚴厲手段打擊任何反對改革的勢力。1926年,土耳其以當時最先進的瑞士《民法》為藍本,頒布了《民法》。民法中廢除了一夫多妻制和休妻制等習俗,規定男女平等,婦女可以自由結婚、離婚,穆斯林婦女可以和非穆斯林男子結婚,女子有權參與國家一切政治、社會生活等。但改革也有妥協的一面,如沒有強制規定婦女必須摘除面紗,以避免社會的強烈反彈。至1927年,在凱末爾的鐵腕鎮壓之下,所有反對他的宗教、政治、軍事力量都被鎮壓下去,凱末爾全面掌權。
1928年,土耳其通過立法,將阿拉伯字母改為拉丁字母,此後又禁止使用阿拉伯字母。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種傳播西方文化的展覽會、學術團體和藝術學院如雨後春筍般出現。1934年的一項立法規定,每個人都必須有姓氏。而在此之前,只有名門望族才能擁有自己的姓氏,大多數土耳其人有名無姓。姓氏改革後,議會授予凱末爾「阿塔圖爾克」姓,意為「國父」,故凱末爾全名為穆斯塔法·凱末爾·加茲·阿塔圖爾克。從1935年開始,廣播電台上播放的幾乎是清一色西方音樂。在教育領域中,大學中的神學系被取消,原有的大學被按照西方模式改造,各種類型的世俗學校紛紛建立起來。依照凱末爾的要求,這些學校必須向學生傳播西方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
凱末爾的晚年開始與土耳其人民疏離。他將以前蘇丹的主要住處多爾馬巴切宮整修一新,花在那裡的時間較多健康狀況日益變壞,當確診他患肝硬化時已為時過晚。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個月里,他以極大的毅力和尊嚴忍受病痛,於1938年11月10日上午9時5分在多爾馬巴切宮去世。凱末爾曾說過,我終歸於塵土,而共和國卻將永存。凱末爾領導土耳其15年,身後給土耳其留下了一隻精銳強大的部隊,一個根除了專制的共和國,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府,一個文明有序的社會,一個嶄新的土耳其民族 。
凱末爾的遺體通過伊斯坦堡運至安卡拉,等待適合的墓地。數年後墓地建成:安卡拉的一座壯麗的陵墓,其中安放凱末爾的石棺,並包括一座紀念他的博物館。

② 20世紀30年代土耳其文學詩歌方面比較有影響的作品是什麼

現代土耳其文學在詩歌方面曾出現過受法國詩人波德萊爾影響的「七火炬」流派。

20世紀30年代,內吉普·法澤爾(1905—)的表現個人在社會和宇宙中的孤獨、絕望和痛苦的詩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納齊姆·希克梅特則以其描寫社會生活的自由體詩歌而聞名。後來,迪納莫(1909—)、勒法特·厄爾卡茲(1911—)和阿·卡迪爾(1917—)等人也寫了不少反映社會和政治問題的詩歌。但由於希克梅特這些進步詩人被監禁及遭受迫害,這些詩人的創作未能順利發展。

③ 土耳其詩人,塔朗吉個人簡介。 萬分感謝。

塔朗吉,Cahit Sitki Taranci (1910 - 1956)。土耳其著名詩人、小說家。
出生於土耳其名門望族,1954年患病癱瘓。1956年1月12日,在維也納一間醫院去世,死後長眠於家鄉土耳其。

④ 土耳其詩人塔朗吉的詩集有哪些 謝謝

火車

去什麼地方呢?這么晚了,
美麗的火車,孤獨的火車?
凄苦是你汽笛的聲音,
令人記起了很多事情。

為什麼我不該揮手舞手巾呢?
乘客多少都跟我有親。
去吧,但願你一路平安,
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

餘光中 譯
原文
Tren
Cahit Sıtkı Tarancı

Nereye bu gece vakti?
Güzel tren, garip tren?
Düdüğün pek acı geldi,
Hatıra neler getiren.
Çokmur mendil sallamam;
Her yolcu az çok aşinam,
Haydi, yolun açık olsun;
Geçtiğin köprüler sağlam,
Tüneller aydınlık olsun.
英譯
The Train

Where to at this time of night
Beautiful train, solitary train?
Bitter was the sound of your whistle
Bringing so many things to mind.
Why should I not wave my handkerchief
All your pasengers are more or less close to me.
Go, then, I wish you a safe journey,
I wish you strong bridges and bright tunnels.

Translated by Feyyaz Kayacan Fergar
[詩人簡介]
塔朗吉,Cahit Sitki Taranci (1910 - 1956)。土耳其著名詩人、小說家。
出生於土耳其名門望族。婚後第四年,1954年患病癱瘓。1956年1月12日,在維也納一間醫院去世,死後長眠於家鄉土耳其。

⑤ 土耳其文學的現代文學

19世紀奧斯曼帝國在資本主義勢力的影響下開始進行政治改革,1839至1878年在土耳其歷史上被稱為"革新時期"(即"坦齊瑪特"時期)。它的文學也逐步擺脫阿拉伯、波斯文化的影響,竭力模仿歐洲文學。文學作品的內容大多抨擊封建專制和宗教傳統,宣揚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思想;它的形式也逐漸多樣化,出現了新的文學體裁,如話劇、小說、雜文、政論等;它所用的語言也是更加純凈的土耳其語。

這時著名的作家有錫納西(1826~1871)、納默克·凱馬爾(1840~1888)和齊亞·帕夏(1825~1880)等。錫納西於1859至1860年間首次翻譯了法國的詩歌,創作了第一個劇本《詩人的婚姻》;阿卜杜勒·哈克·哈米德(1851~1937)最早接受歐洲詩歌的格律,對土耳其詩歌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19世紀70年代末,由於第一次君主立憲運動失敗,文學的革新遭到挫折。1896年,一批作家以文學雜志《知識寶庫》為據點,形成一個流派,稱為"知識寶庫派"。
他們主張"為藝術而藝術",他們的創作更加西方化,作品往往脫離社會現實,充滿悲觀絕望的情緒。這個流派的代表人物有陶菲克·菲克萊特,土耳其象徵主義詩歌的先驅及散文家傑納普·謝哈貝丁(1870~1934)及著名的小說家、長篇小說《藍與黑》和《破碎了的生活》的作者哈利德·齊亞·烏沙克雷吉爾(1866~1945)。
20世紀初,封建勢力重新抬頭,1901年《知識寶庫》雜志被封閉,文學再次陷入停滯狀態。1908年青年土耳其黨人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文學界才重新活躍起來。一些作家創辦《未來的曙光》雜志,繼承了"知識寶庫派"的事業,但無甚創新。這些作家中引人注目的有象徵主義詩人阿赫梅特·哈希姆(1884~1933),以寫歷史和社會題材小說聞名的亞庫普·卡德里(1889~1974)。
此後又出現民族文學流派,它的政治和社會基礎是土耳其民族主義。這個流派的作家被認為是共和國文學的奠基者。他們盡量不用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彙。在詩歌創作方面,他們主張廣泛採用民歌形式,用音節韻律來代替阿拉伯詩歌的"阿魯茲"韻律。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麥赫梅特·埃明(1869~1944)——土耳其國歌《獨立進行曲》的詞作者,·凱馬爾·貝亞特勒(1884~1959),以及一些被稱為"音節韻律派"的青年詩人。
在小說創作方面,他們要求取材於本民族的生活。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獨立戰爭延續了 4年,激起了一個愛國主義的文學潮流,出現了許多以民族解放運動為題材的作品。如女作家哈莉黛·埃迪普(1884~1964)的著名長篇小說《磨難》(1922)、《殺死淫婦》(1926)及亞庫普·卡德里的長篇小說《私邸出讓》(1922)等。
但這個流派中最有才華的作家還是奧馬爾·賽福鼎和雷沙特·努里·君泰金。他們的作品大多屬於現實主義范疇,有的甚至帶有自然主義傾向。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不久,在詩歌方面曾出現過受法國詩人波德萊爾影響的"七火炬"流派。到30年代,內吉普·法澤爾(1905~ )的表現個人在社會和宇宙中的孤獨、絕望和痛苦的詩歌又風靡一時。與他同時代的納齊姆·希克梅特則以其描寫社會生活的自由體詩歌而聞名。稍後,迪納莫(1909~ )、勒法特·厄爾卡茲(1911~ )和阿·卡迪爾(1917~ )等人也寫了不少反映社會和政治問題的詩歌。但由於希克梅特及這些進步詩人被監禁和遭受迫害,這些詩人的創作未能順利發展。40年代期間雄踞詩壇的是以奧爾□·韋利(1914~1950)為代表的"怪誕派"詩人。他們對土耳其詩歌進行了重大革新,進一步發展了自由體詩歌。這時還有一個不屬於任何流派、風格獨特的詩人達拉爾賈 (1914~ ) ,以其抽象的、富有哲理性的作品而十分引人注目。在短篇小說方面,有不少作品描寫勞動人民生活,反映了嚴酷的社會現實。雷菲克·哈利特·卡萊伊(1888~1965)的《鄉土故事》 (1939)是最早的現實主義作品。 薩伊特·法伊克·阿巴瑟亞納克(1906~1954)的作品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的注意。
1956年後,短篇小說創作方面曾出現過一個受存在主義影響的流派。他們的作品內容抽象,結構奇特,語言晦澀,不易為廣大群眾所接受。其中一些作家後來也都改弦易轍,走上了現實主義的道路。60年代末和70年代期間,政權更迭頻繁,各種思潮之間的斗爭錯綜復雜,這一切都由感覺敏銳的青年作家用短篇小說的形式反映了出來,因而在這期間短篇小說的創作比較活躍。其中引人注目的有貝基爾·耶爾德茲(1935~ )、奧斯曼· 沙欣(1938~ )和女作家菲呂贊·塞爾柱克(1935~ )。
在長篇小說方面,亞庫普·卡德里的《外人》(1932),哈莉黛·埃迪普的《有蒼蠅的雜貨鋪》(1936)及雷沙特·努里·君泰金的《戴菊鳥》(1922),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問題和人民生活,因而深受歡迎。30至50年代之間出現的薩巴赫丁·阿里、薩德里·埃爾泰姆(1900~1943)和雷沙特·埃尼斯(1909~ )等作家,廣泛而深入地描寫了城市貧民、士兵、農民、工人、囚犯和流亡者的生活。埃爾泰姆的《當紡車停轉的時候》(1931)是土耳其文學史上第一部反映農村階級斗爭的小說。雷沙特·埃尼斯的長篇小說《泥土氣息》(1944),以一個貧苦家庭的悲慘命運反映了農民遭受剝削的處境,成為40年代的名著之一。1954至1967年間是農村小說最風行的年代。亞沙爾·凱馬爾、奧爾□·凱馬爾、薩米姆·科賈格茲(1916~ )和奧爾□·
汗切爾里奧盧(1916~)等作家廣泛而深入地描寫了農民的生活。40、50年代期間一些畢業於"農村學院"
(一種從農民中培養為農村服務的人才的學校)的學生也成了著名的農村小說作家。如馬卡爾·馬赫穆特(1930~ )、法基爾·巴伊庫爾特(1929~ )和塔里普。
阿普阿伊丁(1926~ )等。馬哈穆特寫的《我們的村子》(1950)曾引起巨大的反響,它的出版被認為是土耳其文學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60年代後期,長篇小說仍然以社會政治題材為主,而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土耳其現實主義小說的創作題材也逐步由農村生活轉向城市生活。作家們不僅暴露社會的黑暗,而且努力探索實現社會變革的道路。

⑥ 近代土耳其文學是什麼

19世紀以前主要是宮廷文學和民間文學。著名的宮廷詩人有富里、巴基、納比、內菲等。民間文學中最豐富的是詩歌,其主題多為歌頌愛情和反對黑暗勢力。

19世紀奧斯曼帝國在資本主義勢力的影響下開始進行政治改革,1839至1878年在土耳其歷史上被稱為「革新時期」。它的文學也逐步擺脫阿拉伯、伊朗文化的影響,竭力模仿歐洲文學。文學作品的內容大多抨擊封建專制和宗教傳統,宣揚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思想;它的形式也逐漸多樣化,出現了新的文學體裁,如話劇、小說、雜文、政論等;它所用的語言也是更加純凈的土耳其語。

這時著名的作家有錫納西(1826~1871)、納默克·凱馬爾(1840~1888)和齊亞·帕夏(1825~1880)等。錫納西於1859至1860年間首次翻譯了法國的詩歌,創作了第一個劇本《詩人的婚姻》;阿卜杜爾·哈克·哈米德(1851~1937)最早接受歐洲詩歌的格律,對土耳其詩歌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19世紀70年代末,由於第一次君主立憲運動失敗,文學的革新遭到挫折。

1896年,一批作家以文學雜志《知識寶庫》為據點,形成一個流派,稱為「知識寶庫派」。他們主張「為藝術而藝術」,他們的創作更加西方化,作品往往脫離社會現實,充滿悲觀絕望的情緒。這個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泰夫菲克·菲克雷特,土耳其象徵主義詩歌的先驅及散文家傑納普·謝哈貝丁(1870~1934)及著名的小說家、長篇小說《藍與黑》和《破碎了的生活》的作者哈里德·齊亞·烏沙克雷吉爾(1866~1945)。

20世紀初,封建勢力重新抬頭,1901年《知識寶庫》雜志被封閉,文學再次陷入停滯狀態。1908年青年土耳其黨人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文學界才重新活躍起來。一些作家創辦《未來的曙光》雜志,繼承了「知識寶庫派」的事業,但沒有創新。這些作家中引人注目的有象徵主義詩人阿赫梅特·哈希姆(1884~1933),以寫歷史和社會題材小說聞名的亞庫普·卡德里(1889~1974)。

此後又出現民族文學流派,它的政治和社會基礎是土耳其民族主義。這個流派的作家被認為是共和國文學的奠基者。他們盡量不用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彙。在詩歌創作方面,他們主張廣泛採用民歌形式,用音節韻律來代替阿拉伯詩歌的「阿魯茲」韻律。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麥赫梅特·埃明(1869~1944)、亞赫亞·凱馬爾·貝亞特勒(1884~1959),以及一些被稱為「音節韻律派」的青年詩人。

在小說創作方面,他們要求取材於本民族的生活。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獨立戰爭延續了4年,激起了一個愛國主義的文學潮流,出現了許多以民族解放運動為題材的作品。如女作家哈莉黛·埃迪普(1884~1964)的著名長篇小說《磨難》(1922)、《殺死淫婦》(1926)及亞庫普·卡德里的長篇小說《私邸出讓》(1922)等。但這個流派中最有才華的作家是厄梅爾·賽斐丁和雷沙特·努里·君泰金。他們的作品大多屬於現實主義范疇,有的甚至帶有自然主義傾向。

⑦ 20世紀40年代土耳其主要是什麼形式的文學作品

20世紀40年代,以詩人奧爾·韋利(1914—1950)為代表的「怪誕派」對土耳其詩歌進行了重大革新,進一步發展了自由體詩歌。這時還有一個不屬於任何流派、風格獨特的詩人達拉爾賈(1914—),以其抽象的、富有哲理性的作品而引人注目。這時在短篇小說方面,有不少作品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反映了嚴酷的社會現實。如:雷菲克·哈利特·卡萊伊(1888—1965)的《鄉土故事》(1939)。此外,薩伊特·法伊克·阿巴瑟亞納(1906—1954)的作品也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的注意。

⑧ 介紹一下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

◆奧爾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06.07~ )於1952年出生於伊斯坦布爾,學習建築的他是當今土耳其最重要也最暢銷的作家。文學評論家把他和普魯斯特、托馬斯?曼、卡爾維諾、波赫士、安伯托·艾柯等大師相提並論。自1979年出版第一部小說《塞夫得特州長和他的兒子們》以來,帕慕克的寫作生涯可謂榮譽等身,曾獲得歐洲發現獎、美國獨立小說獎、法國文藝獎、德國書業和平獎等多種榮耀。1985年出版第一本歷史小說《白色城堡》,這本小說讓他享譽全球,紐約時報書評稱他:「一位新星正在東方誕生——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

◆奧爾罕·帕慕克出生於伊斯坦堡,在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主修建築。他的作品曾獲得歐洲發現獎、美國外國小說獨立獎、都柏林獎等等。其中,《我的名字叫紅》獲得了包括法國文學獎、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和都柏林文學獎在內的歐洲三大文學獎項。作品已被譯成20多種語言出版。

1979年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州長和他的兒子們》得到《土耳其日報》小說首獎,並在1982年出版,1983年再度贏得奧爾罕·凱馬爾小說獎。

1983年出版第二本小說《寂靜的房子》,並於1991年獲得得到歐洲發現獎,同年出版法文版。

1985年出版第一本歷史小說《白色城堡》,這本小說讓他享譽全球,紐約時報書評稱他:「一位新星正在東方誕生——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這本書榮獲1990年美國外國小說獨立獎。

1990年出版《黑書》是一個里程碑,這本小說讓他在土耳其文學圈備受爭議的同時也廣受一般讀者喜愛。法文版獲得了法蘭西文化獎。1992年他以這本小說為藍本,完成《隱蔽的臉》的電影劇本。

1997年《新人生》一書的出版在土耳其造成轟動,成為土耳其歷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書籍。

1998年《我的名字叫紅》出版,這本書確定了他在國際文壇上的的文學地位;獲得2003年都柏林文學獎,這個獎獎金高達10萬歐元,是全世界獎金最高的文學獎,同時還贏得了法國文藝獎和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2002年作者發表小說《雪》。

2005年作者的新作《伊斯坦布爾》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同年獲得德國書業和平獎。

1998年《我的名字叫紅》在西方出版,確定了他在國際文壇上的地位;並於2003獲得都柏林文學獎,這個獎獎金高達十萬歐元,是全世界獎金最高的文學獎,同時還贏得了法國文藝獎和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成為包攬歐洲三大文學獎項的當代文學大師。地理上伊斯坦堡是歐洲的最邊緣,帕慕克的小說卻占據了歐洲文學的主流位置。

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紅》,寫的是一個發生在古老的伊斯坦堡的兇殺案,宮廷細密畫家陸續死亡,在死亡背後,則是東方的宗教和藝術為了「自衛」而拒斥來自威尼斯的影響。謀殺和東西方交匯,是帕慕克的一貫主題;在這之上,則是深陷這一漩渦的個人的傳奇命運。在帕慕克筆下,東方的固執,終將讓步於西方的強悍。這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宿命。

有「亞洲最聰明的小說家」之稱的奧爾罕·帕慕克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紅》近日由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公司引進,將於7月底上市,這是這位土耳其最負盛名作家的作品首次在內地出版。

◆2006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0月12日當地時間下午13時(北京時間19時),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0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

瑞典文學院在頒獎公告中說,授予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鄉憂郁的靈魂時發現了文明之間的沖突和交錯的新象徵。」

◆歷年獲獎紀錄
1979 Milliyet Press Novel Contest Award (Turkey) for his novel Karanlık ve Işık (co-winner)
1983 Orhan Kemal Novel Prize (Turkey) for his novel Cevdet Bey ve Oğulları
1984 Madarali Novel Prize (Turkey) for his novel Sessiz Ev
1990 Independent Foreign Fiction Prize (United Kingdom) for his novel Beyaz Kale
1991 Prix de la Découverte Européenne (France) for the French edition of Sessiz Ev: La Maison de Silence
2002 Prix Meilleur Livre Etranger (France) for his novel My Name Is Red
2002 Premio Grinzane Cavour (Italy) for his novel My Name Is Red
2003 International IMPAC Dublin Literary Award (Ireland) for his novel My Name Is Red
2005 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 (Germany)
2005 Prix Medicis Etranger (France) for his novel Snow
2006 Nobel Prizein Literature (Sweden)

⑨ 土耳其「革新時期」有哪些著名的作家和作品

這時著名的作家有錫納西(1826-1871)、納默克·凱馬爾(1840-1888)和齊亞·帕夏(1825-1880)等。錫納西於1859至1860年間首次翻譯了法國的詩歌,創作了第一個劇本《詩人的婚姻》;阿卜杜爾·哈克·哈米德(1851-1937)最早接受歐洲詩歌的格律,對土耳其詩歌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3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6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6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1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7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