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和哪個國家開戰的
㈠ 土耳其蘇丹政府是何時向俄國宣戰的
1853年10月4日,在英法的支持下,土耳其政府宣布,由於俄軍渡過普魯特河,侵佔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土耳其蘇丹政府向俄國宣戰。然而,戰爭一開始,俄國艦隊就在錫諾普全殲了土耳其的艦隊。
帕麥斯頓於12月15日突然宣布辭職,這在議會和社會上都引起了軒然大波。在議會中,有人攻擊內閣「排擠了真正的愛國者」。在社會上,謠言紛紜,說女王的丈夫受賄當了俄國間諜,應當以叛國罪接受審判。阿伯丁受不住這種壓力,親自前往帕麥斯頓家請他重新「出山」。帕麥斯頓重新迫使內閣把戰爭的決策權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裡。1854年3月,他拉攏法國、撤丁王國和土耳其共同對俄宣戰,一場殘酷的、被新聞界稱之為「東方的戰爭」的廝殺在黑海沿岸展開了。
帕麥斯頓看得出,要想打敗沙俄,奧地利站在自己一邊等於是在俄軍背後插上一刀。1848年,鎮壓匈牙利起義時俄國幫助過奧地利,尼古拉一世總是認為奧地利要感恩圖報,所以爭取了奧地利,這「背後一刀」將是突然和致命的。他通過波拿巴第三向奧地利指出,俄國佔領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就控制了多瑙河口,這就堵住了奧地利對外貿易所依賴的多瑙河。這一著果然見到了效果,1854年6月,奧地利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國從上述兩地撤軍。尼古拉一世又氣又惱,但終於於8月份將軍隊撤了出來。「裝備精良的重型炮艦是再好不過的和平保衛者」,帕麥斯頓所經常提到的這句話在戰爭中靈驗了。
㈡ 土耳其為什麼與伊拉克開戰
這在中東是個比較常見的問題,有些國家比較混亂,國家政權比較分裂,除了政府擁有一些外,國內一些勢力強大的黨派不聽從於政府的領導。自己經常動用自己的武裝力量去從事於周邊國家的破壞活動。
你說的土耳其炮轟伊拉克北部,其實土耳其是為了打擊在伊境內的反土政府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該武裝老是在周邊找土兒其的事。土耳其軍隊一到,他們又跑到自己的國境內。對方做為政府軍,是不能進去別國領土的。不然就意為著雙方國家的開戰。
這就是中東特殊的原因。
比如上次的以色列軍隊直接進入黎巴嫩,其實和黎巴嫩政府沒太大的關系,只是打擊在黎境內的珍珠黨的武裝。這個黨同樣是以雙方的國境線為依託不斷騷擾以色列。
㈢ 俄土戰爭是怎麼回事
1787—1791年的俄土戰爭,是俄國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後期對土耳其發動的又一次大規模擴張戰爭。這次戰爭與1768—1774年的俄土戰爭一脈相承,都是俄國傳統南下政策的繼續。
1787年,土耳其要求俄國歸還克里米亞,承認喬治亞為土耳其的屬地,並對出入海峽的俄商船進行檢查。俄國拒絕土耳其的要求,土耳其遂出動軍隊對俄開戰。
1787年9月2日,土耳其艦隊向停泊在金布恩附近的俄國護衛艦發起攻擊,俄軍艦隊和要塞炮兵還擊,戰爭首先從海上打響。9月25日夜,小股土耳其部隊在艦隊支援下,企圖在金布恩登陸,被俄軍擊潰,登陸未遂。
10月12日,土軍從奧恰科夫獲得增援後,再次攻擊金布恩。經多次爭奪,土軍遭到俄軍蘇沃洛夫軍團重創,幾乎遭全殲。金布恩之戰的失利,打亂了土耳其的戰略計劃,為俄軍集結主力發動進攻爭取了時間。
1788年1月,奧地利正式對土耳其宣戰。同年5月,俄軍主力編組完成,黑海艦隊力量加強。俄軍計劃攻佔奧恰科夫。6月下旬,俄波將金元帥率領5萬人渡過布格河,從陸上包圍奧恰科夫,同時以艦隊海上襲擾,對其長圍久困。
奧恰科夫攻防戰以海戰開始。6月中、下旬先後發生3次海戰,土軍損失各型艦艇共32艘,其餘艦艇或逃往黑海西岸,或避入奧恰科夫。土耳其統帥部為挽回敗局,調兵增援。俄土兩艦隊海上遭遇。7月14日,雙方艦隊在費多尼亞島交戰。俄軍烏沙科夫率艦全速出擊,搶占上風位置,從而使土艦隊處於俄艦隊夾擊之中。俄軍擊毀土艦1艘,其餘土艦先後撤回黑海西部沿海。
在奧恰科夫陸戰場上,俄軍繼續圍困要塞。直到1788年12月17日,俄軍兵分6路強攻奧恰科夫,經數小時戰斗,俄軍奪占奧恰科夫,斃俘土軍1.35萬人,繳獲火炮310門。
1788年夏,正值俄軍圍困奧恰科夫之時,土耳其盟國瑞典參戰,俄國遭土耳其和瑞典南北夾擊。俄力圖避免兩線作戰,但無濟於事。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俄以次要兵力在北線實施防禦,把主力放在南線,以對付土耳其。7月上旬,俄軍波羅的海艦隊一部,奉令出海尋殲瑞典艦隊。7月16日,俄瑞雙方在霍格蘭島附近遭遇,各自俘獲對方戰艦1艘,打成平手。海上交戰的同時,瑞典地面部隊分兩路向彼得堡方向進軍,由於瑞軍內部芬蘭籍官兵發生「騷動」,拒絕越境作戰,瑞軍進攻計劃破產,撤回本土。
1789年春,俄軍對土耳其作戰的部隊合編為南方集團軍,由波將金指揮。波將金1789年作戰計劃是:主力集團首先攻佔比薩拉比亞,爾後聚殲土軍於賓傑拉地區;牽制集團配合主力行動,並與奧地利軍隊保持聯系。為配合俄軍作戰,奧軍主要在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行動。
1789年的土耳其作戰計劃規定:在多瑙河下游集結15萬大軍,北上殲滅俄軍主力於賓傑拉地區。為免除後顧之憂,保證主力機動自由,土軍統帥部派出牽制部隊於福克沙尼方向,以切斷俄奧兩軍的聯系。
1789年6月下旬,集中於多瑙河下游一帶的土軍主力大舉北上,進抵福克沙尼。7月下旬,俄、奧兩軍在阿茹得會師,隨時准備攻擊進駐福克沙尼的土軍。俄軍指揮為蘇沃洛夫。
俄軍作戰方案是:俄奧聯軍從行進間強渡普特納河,對福克沙尼實施進攻。8月1日,聯軍與土軍在福克沙尼發生激戰。經10小時激戰,土軍陣亡1500人,聯軍傷亡300—400人。戰斗結束後,俄軍撤回原駐地。與此同時,波將金指揮的南方集團軍主力正向德涅斯特河推進,企圖迂迴賓傑拉,但行動遲緩。土軍趁機加緊准備發動進攻,計劃主攻方向指向聯軍結合部,殲滅蘇沃洛夫部隊,爾後回頭攻擊俄軍主力。另一支牽制部隊進駐伊茲梅爾。
1789年9月中旬,土軍主力進逼福克沙尼。9月21日,蘇沃洛夫部隱蔽進至福克沙尼,與奧軍會合。當日夜10時,聯軍在距土軍7—8公里處乘夜偷渡雷姆納河。22日晨,雷姆尼克會戰打響,雙方激戰達12小時。土軍遭重創,放棄陣地潰逃,傷亡、溺斃者達1萬餘人。
雷姆尼克一戰打亂了土耳其的整個作戰計劃。俄軍在此役之後,攻克賓傑拉,並且不戰而奪取阿克爾曼,控制整個摩爾多瓦。
俄軍為迫使土耳其停戰議和,計劃在多瑙河左岸展開積極的軍事行動,並做好打到右岸的准備。土軍依託沿岸一系列堅固設防的要塞進行戰略防禦。伊茲梅爾在諸要塞中,戰略地位最為重要。伊茲梅爾控制著多瑙河下游,直接威脅俄軍翼側和後方,不拔除伊茲梅爾,俄軍難以在多瑙河左岸行動;該地集中土軍精銳部隊,一旦被殲,土軍戰鬥力銳減。攻克伊茲梅爾不僅震撼土耳其,也有助於提高俄國在歐洲的地位。因此,伊茲梅爾勢在必克。
1790年3月,烏沙科夫就任黑海艦隊司令,先後在錫諾普海域、刻赤海峽和騰得拉島海域海戰中連續突擊,擊敗土耳其艦隊,牽制土海軍力量。然而,波將金指揮的地面部隊行動遲緩,貽誤了戰機。9月,奧地利單獨與土耳其締結和約,從而增加了俄軍的困難。1790年10月中旬,俄軍向伊茲梅爾開進。12月上旬,兩次圍攻伊茲梅爾,均未奏效。波將金指派蘇沃洛夫指揮伊茲梅爾地區的俄軍(地面部隊3.1萬人、火炮600門,多瑙河區艦隊小型艦艇200餘艘、艦炮約400門)。
蘇沃洛夫的作戰計劃是:地面部隊編成三個集團,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同時發起猛攻。從作戰部署看,主攻方向指向防禦較薄弱的南面,俄軍在該方向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兵力和四分之三的火炮。
1790年12月22日凌晨3時,俄軍在夜幕和濃霧掩護下秘密接近城牆。5時30分,按統一號令,兵分三路同時發起攻擊,多瑙河區艦隊輸送地面部隊上陸,並以艦炮支援。8時,外城被攻破,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16時戰斗結束。土耳其守軍陣亡2.6萬人,被俘9000人。俄軍傷亡約1萬人。伊茲梅爾一戰基本上決定了俄土戰爭的結局。
1791年夏,蘇沃洛夫部將庫圖佐夫兩次打敗土軍地面部隊,6月15日,在巴格達附近擊潰土軍2.3萬人。同時,烏沙科夫兩次打敗土耳其艦隊。8月11日,在卡拉克里亞海角,趁土艦隊官兵多數在岸上度伊斯蘭教節日之際,發動突然襲擊,重創土艦隊。雙方軍事行動至此基本結束。
1792年1月,俄土簽訂雅西和約,土耳其承認俄國兼並克里米亞,宣布放棄喬治亞。至此,整個黑海北岸廣大地區劃歸俄國版圖。
1787—1791年俄土戰爭的結束,沙俄實現了稱霸黑海的野心,為進一步向巴爾干、地中海和中亞方向侵略擴張創造了有利態勢。俄軍取得這次戰爭的勝利,在於葉卡捷琳娜二世善於把外交和軍事結合起來,形成合力。戰前進行充分的外交准備,拼湊軍事同盟,孤立敵人,避免兩線作戰。俄國面對土耳其和瑞典兩個對手,始終把主力用在南線對付土耳其,而在次要方向的北線,只用少量兵力進行防禦。
這次俄土戰爭也充分展示了俄國統治集團內部軍事思想上的斗爭。在較長時期,革新派與保守派的斗爭一直不斷。從總體上說,保守派占優勢,18世紀後半期,以蘇沃洛夫和烏沙科夫為代表的革新勢力已嶄露頭角。他們兩人在作戰中相互配合,進一步發展了地面和海上作戰的基本原則。蘇沃洛夫的進攻思想充分反映了沙皇政府的擴張政策對軍事的要求。這種思想,較之西歐盛行一時的避免決戰、依靠「機動」取勝的消極作戰思想略勝一籌。然而,俄國封建農奴制決定了革新派在對外戰爭中雖然打勝仗較多,但在統治集團內部斗爭中卻往往敗北,成為宮廷陰謀的犧牲者。
㈣ 奧土戰爭發生的經過是怎樣的
16~18世紀的奧土戰爭。16~18世紀間的奧土戰爭,是奧地利和土耳其為爭奪東南歐和中歐霸權而進行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戰爭持續了近三個世紀,奧斯曼帝國日趨衰落,多民族的奧匈帝國開始形成。
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游牧突厥部落。13世紀末葉,奧斯曼突厥部落酋長的兒子奧斯曼襲封後,宣布成立獨立公國,遂不斷進行擴張,於1326年建立奧斯曼帝國。14世紀,奧斯曼土耳其乘拜占庭帝國內訌,開始插足歐洲。到14世紀末,巴爾乾的絕大部分土地都處於土耳其的統治之下。15世紀,土耳其開始對拜占庭帝國展開新的攻勢。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佔領。奧斯曼帝國遷都君士坦丁堡,更名為伊斯坦布爾。1461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到15世紀末葉,奧斯曼帝國已經佔有幾乎整個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軍事封建帝國。
奧斯曼土耳其佔領君士坦丁堡和東部地中海後,直接威脅巴爾干鄰近的波蘭、捷克、匈牙利、奧地利等國。這些國家不斷與奧斯曼土耳其發生爭斗,以哈布斯堡家族為首的多民族的奧地利國家也在長期爭斗中形成。從此,奧地利和土耳其為爭奪東南歐和中歐的霸權,雙方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
奧斯曼帝國在1453年佔領君士坦丁堡後,繼續對外擴張。塞里姆一世在位期間(1512~1520年),開始對伊朗的戰斗,佔領南高加索的亞塞拜然、喬治亞一部和庫爾德斯坦。蘇里曼一世在位期間(1520~1566年),奧斯曼帝國達到鼎盛時期。蘇里曼進行多次擴張,1521年,進占貝爾格萊德和羅德斯島。1526年8月,土耳其軍隊在摩哈奇附近打敗匈牙利和捷克聯軍。土耳其在匈牙利東部有了立足之地,也就有了向西進一步擴張的跳板。匈牙利王國其餘領土歸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管轄。匈牙利內部呈現兩派,一部分貴族選立斐迪南為王,藉以與土耳其對抗。土耳其蘇里曼王支持另一部分貴族選立查帕爾亞為王,反對斐迪南,與哈布斯堡王朝發生直接沖突。1529年,土耳其蘇里曼向匈牙利中部發起進攻。9月,佔領布達,入侵奧地利,並開始圍攻維也納。但是,土耳其屢攻不克,最後由於糧秣匱乏和疾病流行被迫撤退。1530年,奧地利與土耳其進行和談,但未達成任何協議。1532年夏,雙方重又開戰,奧軍在查理五世統率下,在匈牙利中部地區,阻止了土軍的進攻。1533年7月,奧土雙方在伊斯坦布爾簽訂和約。根據條約規定,匈牙利西部和西北部仍歸奧地利管轄;奧地利每年向土耳其蘇丹納貢3萬杜卡特(古威尼斯金幣);匈牙利其餘部分歸蘇里曼控制,奧軍保證不對駐軍進攻。
1540~1547年,土耳其與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聯盟,反對哈布斯堡王朝。土軍趁奧地利大部兵力被牽制在義大利北部和法國東部邊境之際,對匈牙利西部發起攻勢,於1541年和1543年先後佔領布達和埃斯特格。1544年,奧地利與法國媾和,奧軍得以抽出與法作戰的兵力阻止土軍的前進。1547年,奧土雙方簽訂《亞得利亞那堡和約》,奧地利把匈牙利中部地區割讓給土耳其,匈中部地區的政權落入土耳其代理人之手。哈布斯堡王朝承認土耳其對匈牙利大部地區的統治。1551~1562年,奧土雙方為爭奪特蘭西瓦尼亞而展開爭斗。土耳其軍隊獲得局部勝利:1552年,攻佔特梅什瓦爾(今蒂米什瓦拉);1553年,攻佔埃格爾。但是,根據1562年的雙方和約,土耳其寸土未得,雙方呈膠著狀態。在1566~1568年的戰爭中,土耳其仍無建樹。
1592~1606年的戰爭是由土耳其挑起的,雙方各有勝負。根據1606年雙方締結的《席特瓦托羅克和約》,奧地利首次被承認為平等的締約一方。1660~1664年的戰爭,是因土耳其大舉進犯匈牙利西部地區而爆發的。雙方於1664年8月,在拉布河畔的聖戈特哈特附近進行了決戰,土軍遭奧軍迎頭痛擊失利。根據1664年雙方締結的《瓦什瓦爾和約》,土耳其從特蘭西瓦尼亞撤軍,但該地區仍屬奧斯曼帝國所有。
雙方經過16~17世紀的角逐,奧斯曼帝國已經渡過它的強盛時代。從16世紀後期開始,奧斯曼帝國對西方的威脅的勢頭逐漸減弱。由於廣大農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地方貴族的離心傾向和宮廷貴族爭奪政權的內訌,以及因侵略擴張政策而引起的與鄰國的不斷戰爭,土耳其的實力開始走向衰落。到17世紀中期,土耳其矛盾重重,內外交困,越來越走向衰落。
在1683~1699年的戰爭中,土耳其企圖聯合對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不滿的匈牙利封建主的軍隊進行對奧的戰爭。1683年7月,土耳其軍隊圍困維也納。奧軍得到波蘭軍隊的支持,9月,土軍被擊潰,損失慘重:死亡2萬餘人,損失火炮300門。維也納一戰的敗北,迫使奧斯曼帝國轉入防禦,並逐步撤離中歐。1684年,奧地利、波蘭和威尼斯之間建立反土耳其的「神聖同盟」,1686年,俄國加盟。此後,戰局發生變化。1686年,奧軍攻佔被土耳其佔領的布達,1687~1688年,先後佔領匈牙利東部、斯拉沃尼亞、貝爾格萊德等地。1689年,土耳其海軍在多瑙河上的維丁城附近敗北。同年,土耳其曾一度扭轉敗局,迫使奧軍放棄原先佔領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特蘭西瓦尼亞等地。由於俄國的參戰,使奧地利得以恢復原來的態勢。1697年9月,奧軍在蒂薩河畔澤特一戰獲勝,土軍亡3萬餘人,損失全部火炮和輜重。根據1699年奧地利、波蘭、威尼斯與土耳其簽訂的《卡爾洛維茨和約》,以及次年俄國、土耳其簽訂的《伊斯坦布爾和約》,奧地利獲得了匈牙利、斯拉沃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大片領土;波蘭獲得第聶伯河西岸烏克蘭南部和波多里亞;威尼斯獲得摩里亞和愛琴海中的土屬各島;俄國獲得亞速夫要塞。這是對奧斯曼帝國的第一次分割。
進入18世紀,土耳其利用俄國與瑞典戰爭的機會,伺機報復俄國,土耳其取得了勝利。1716年,土耳其乘勝向奧地利開戰,但告失敗。1716年10月,奧軍攻佔特梅什瓦爾;1717年8月,在貝爾格萊德附近擊潰土軍,貝爾格萊德守軍投降。根據1718年《波日阿雷瓦茨和約》,土耳其又失去包括貝爾格萊德在內的塞爾維亞北部。1735~1739年期間,奧斯曼帝國連戰失利,奧軍開始取得部分勝利,佔領了波斯尼亞、塞爾維亞等地。1788~1790年期間,根據1781年奧俄同盟條約,奧軍發起進攻,1788年9月,在洛多什城附近被土軍擊潰。俄軍在俄土戰爭中的獲勝使奧軍得以整頓兵力,重新轉入進攻。1789年10月,奧軍經過三個星期的圍攻,攻佔了貝爾格萊德,接著又攻陷謝苗德利亞、波日阿雷瓦茨等要塞。歐洲形勢,尤其是法國大革命後形勢的變化促使奧地利退出戰爭。1790年之後,奧地利和土耳其在解決雙方沖突時不再訴諸武力,並且轉而相互合作。
奧土戰爭持續近三個世紀。奧斯曼帝國的對外擴張政策激起了各鄰國之間的不滿,促使各鄰國結成反土耳其的「神聖同盟」,在戰略上把自己擺在東南歐和中歐國家的對立面,「失道寡助」。長期的征戰使國庫空虛,激起了廣大農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這一切都加速了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奧土戰爭之後的奧斯曼帝國日趨衰落,給歐洲各國瓜分土耳其的歐洲領土創造了契機,也促進了多民族的奧匈帝國的形成。
㈤ 俄國是如何對土耳其宣戰的
1875年,土耳其統治下的黑塞哥維納和波斯尼亞等國發動起義,爭取民族獨立。不久,俄國打著「援助斯拉夫同胞」的旗號,插手巴爾幹事務。由於塞爾維亞軍隊很快就被土耳其軍隊擊敗,俄國出兵干涉。1877年,俄國對土耳其宣戰,並很快進逼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
㈥ 土耳其和哪個國家打仗
土耳其沒有打仗,這個國家被捲入敘利亞動盪局勢當中,敘利亞和土耳其的關系一直非常的緊張,特別是在敘利亞動盪的初期,在土耳其的境內是接納了敘利亞的反對派,訓練的他們的武裝分子,並且把敘利亞全國委員會也設在了安卡拉。從敘利亞動盪開始,土耳其一直是積極的扮演一個支持敘利亞反對派的一個角色。
㈦ 俄羅斯與土耳其曾經打了多年的戰爭,兩者究竟在爭什麼
為的是土地,為的戰略地區。土地當然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上這么多強大的帝國外擴,為的就是土地。其次就是戰略地區了,歐洲很多地方戰略位置都有著很多的意義,俄羅斯後來打仗也是為了爭奪黑海的利益。
可是土耳其不明白,俄羅斯是多麼渴望土地。可能俄羅斯毛子天生就喜歡大的東西,他們的寵物都是熊,所以他們的土地也要大。於是後來的戰爭,基本上都是俄羅斯挑起了,雙方打打停停,一共打了十次土俄戰爭,勝負雙方都有。土俄戰爭,見證了奧斯曼帝國和沙俄帝國的興衰,見證了歷史,至於土俄雙方,打著打著都打出熟悉感來了,所以現在雙方鬧矛盾是一點都不著急,又不是沒打過。
㈧ 為什麼土耳其和敘利亞沖突開戰到底是什麼原因。
一是教派不同,二是都有庫爾德問題,敘利亞利用庫爾德問題牽制土耳其,土耳其因此希望敘利亞早日解決問題穩定下來,以免庫爾德人渾水摸魚。
㈨ 伊朗—土耳其戰爭是怎麼樣發生的
伊朗—土耳其戰爭指奧斯曼帝國與伊朗薩非王朝進行的掠奪性戰爭。戰爭目的是為了爭奪阿拉伯的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外高加索的所有權以及歐亞兩洲間最重要的戰略和貿易交通線的控制權。
這場戰爭自1514年起,斷斷續續進行到1746年,是打著伊斯蘭教的兩大流派——什葉派與遜尼派捍衛者之間的斗爭的幌子進行的。
得到遜尼派封建貴族上層人物支持的土耳其佔領者,遭到了15世紀末產生的以薩非王朝為首的伊朗國家的反抗,薩非王朝宣布希葉派為國教。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殘酷地鎮壓了1513年安納托利亞的什葉派教徒起義,殺死什葉派教徒4萬人。從此,開始了對什葉派的伊朗的戰爭。
伊土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奧斯曼帝國不僅擁有封建民軍,還擁有常備軍——土耳其近衛兵和強大的炮兵。
伊朗軍隊由騎兵弓箭手近衛軍、負責保護本部族領導機構並時常攜帶家小驅趕牲畜遠出的游牧民族的騎兵民軍和少量的地方封建主的民軍組成。庫爾奇伊和民軍戰士的武器是馬刀和長矛。在恰爾德蘭平原雙方首次大戰,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的軍隊在軍事上各方面都占優勢,打敗了沙赫伊思邁爾一世的薩非王朝軍隊並佔領其首都大不里士城。
但是,由於給養不足,加之近衛兵內部發生騷亂,謝里姆一世被迫放棄了亞塞拜然。其他地區的軍事行動仍在繼續。在科奇希薩爾附近的交戰中,伊恩邁爾一世的軍隊再次大敗。土耳其炮兵在這次交戰中又一次起了決定性作用。
至1516年前夕,謝里姆一世已佔領了西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和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1516~1517年,土耳其在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賈茲建立了自己的統治,1519年又統治了阿爾及利亞的一部分。
1533年,蘇丹蘇里曼一世與奧地利簽訂了和約。土耳其在其北陲安全得到保障之後,於同年重新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1536年,土耳其侵佔了喬治亞西南部的一部分,該地區成為伊土兩國爭奪外高加索和美索不達米亞統治地位的主要戰場。由於伊朗軍隊也有了炮兵,所以戰爭進行到1555年時,雙方已不分勝負。1555年5月29日,伊土兩國在阿馬西亞城締結和約。
按照和約規定,伊朗保有所佔領的外高加索的一些領土。奧斯曼帝國把阿拉伯的伊拉克劃入自己的版圖。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則由兩國瓜分。伊朗得到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的一部分、卡爾特里和卡赫齊亞。土耳其獲得了阿布哈茲、古里亞、伊美列丁以及拉濟人的領土。兩國承認卡爾斯城地區為中立區,全城已遭洗劫,城堡被夷為廢墟。伊土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就這樣以1555年雙方締結和約而結束。
伊土戰爭的第二個時期,始於1578年,時斷時續地持續了約半個世紀。土耳其利用薩非王朝國內封建內訌的機會,再次進攻伊朗。
這期間,土耳其依靠的是他的附庸——擁有強大軍隊的克里木諸可汗。1578年,土軍違反1555年和約,修復了卡爾斯城堡,繼而進入外高加索境內,佔領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的一部分。1578年8月10日,伊朗沙赫的軍隊在奇爾德爾附近被擊潰,土軍侵入東喬治亞和東亞美尼亞,後又侵入北亞塞拜然並在這里佔領了希爾凡。
自1579年起,土軍和克里木汗的10萬軍隊共同奪取了整個亞塞拜然和伊朗西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間,伊朗恢復了昔日的強盛,不僅奪回了被土耳其侵佔的西部領土,而且還吞並了一些新的領土。
然而,由於對烏茲別克封建主進行戰爭和鎮壓反封建的起義,阿拔斯一世不得不於1590年3月21日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對伊朗非常不利的伊斯坦布爾和約。按照這項和約,幾乎整個外高加索和路里斯坦、庫爾德斯坦的頗大部分都劃歸奧斯曼帝國統治。
16世紀與17世紀之交,阿拔斯一世進行了軍事改革。
最初,他建立了一支常備部隊,其中包括一個1.2萬人的火槍兵軍團和一個1萬人的騎兵軍團;還建立了火炮工廠和由炮手組成的炮兵部隊。火槍兵和炮手只從波斯人中招募。至改革完成時,伊朗軍隊的兵力達12萬人,計有常備軍4.4萬人、封建民軍7.5萬人,封建民軍中有3萬克濟爾巴希人和由土庫曼人、庫爾德人、盧爾人及其他游牧部落和定居的伊朗封建主組成的4.5萬民軍。阿拔斯一世的軍隊很快增至30萬人。伊朗為准備與強大的奧斯曼帝國進行戰爭,還與土耳其的敵對國——俄國和歐洲諸國建立了政治與外交關系。
1602年,阿拔斯一世對土耳其開戰。
整整一個世紀以來,伊朗國第一次成為進攻的一方,而軍事組織未作根本改變的奧斯曼帝國卻成為防禦的一方。1603~1604年,在蘇菲安附近的數次交戰中,伊軍打敗了土軍,攻佔並洗劫了大不里士、納希契凡及其他城市。遵照阿拔斯一世的命令,有30餘萬亞美尼亞人從被征服的亞美尼亞被趕往伊朗內地。
在1602~1612年的伊土戰爭中,伊朗獲得全勝。1613年11月20日,交戰雙方在伊斯坦布爾簽訂了使伊朗保有全部戰果的和約。
由於對1613年伊斯坦布爾和約的條款不滿,土耳其於1616年開始對伊朗採取報復行動。
在1616~1618年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新戰爭中,土耳其又遭失敗,於1618年在謝拉布簽訂和約,條約基本上重申了伊斯坦布爾和約的各項條款。在最後兩次戰爭中,伊朗大大擴張了自己的領土范圍,接著就開始了進一步的征服。
1623~1639年的伊土戰爭起因於沙赫阿拔斯一世的軍隊入侵阿拉伯的伊拉克。阿拔斯一世利用伊拉克人反對蘇丹穆斯塔法一世統治的起義之機,攻佔了巴格達市,隨後佔領了整個阿拉伯的伊拉克。
阿拔斯一世於17世紀的前25年裡,對東喬治亞的幾次遠征,破壞性特別大。外高加索人民對其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在喬治亞,薩阿卡則領導的廣泛的反伊朗起義,動搖和削弱了伊朗在外高加索的統治。
與此同時,土耳其在歐洲的戰事中遭數次挫折後,在蘇丹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間,便重新致力於征服東方。
1625年,土耳其佔領了阿哈耳齊赫,奪取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將其變為土耳其的一個省。穆拉德四世還進犯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同時,他的部隊還佔領了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可是他未能佔領巴格達,對該城長達9個月的圍攻毫無成效。
1630年,土軍轉攻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毀掉了哈馬丹城,屠殺了全城居民。1639年5月17日,簽訂了卡斯列—席林條約。
按照這項條約,伊土兩國間的疆界沒有變動,但阿拉伯的伊拉克歸屬土耳其。
伊土戰爭的第三個時期開始於18世紀初,土耳其蘇丹艾罕默德三世對伊朗重起戰端。
1723年春,土軍乘薩非王朝國家崩潰之機侵入外高加索,佔領了第比利斯、整個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與此同時,土軍還征服了伊朗西部的路里斯坦省。土耳其人的勝利直接威脅著俄國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遠征波斯和土耳其的軍事勝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馬斯普二世同俄國簽訂了1723年彼得堡條約。
1724年6月23日,俄土君士坦丁堡條約在伊斯坦布爾簽訂。
根據這項條約,1723年俄伊彼得堡條約列舉的裏海沿岸所有地區轉歸俄國,而外高加索的其餘地區和包括克爾曼沙赫、哈馬丹兩市在內的伊朗西部則轉歸土耳其。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條約的條款有利於土耳其,這是由於法國對它支持的結果,因為法國害怕俄國勢力加強。土耳其不滿足於已佔領的大片領土,其軍隊又向伊朗東部推進並攻佔了加茲溫。對土耳其侵略者進行抵抗的只有波斯和亞塞拜然的人民群眾。
18世紀30年代初,統帥納迪爾成為伊朗的實際統治者。
1730年,他擊敗了土軍並將其逐出哈馬丹、克爾曼沙赫和南亞塞拜然。
然而,當納迪爾忙於鎮壓阿富汗阿布達爾部族的霍臘散起義時,唯恐納迪爾的聲望增高的塔赫馬斯普二世向土耳其人出征,以期提高個人威望。塔赫馬斯普二世的軍隊在哈馬丹城下遭到失敗。
1732年1月10日,他被迫與土耳其簽訂和約。和約使土耳其侵佔的阿拉斯河以北的外高加索領土合法化。
1732年底,納迪爾推翻了塔赫馬斯普二世,事先與俄國簽訂臘什特條約後,便親自出征土耳其。
按該條約規定,吉蘭省立即歸還伊朗,而庫拉河以北的領土待將土軍從外高加索境內驅逐後歸還。
1735年6月14日,納迪爾的7萬軍隊在卡爾斯城下打敗了蘇丹的8萬大軍。
1736年,納迪爾加冕為伊朗沙赫,著手改組軍隊,以期增加兵員和裝備,尤其是炮兵。在這方面他得到英法兩國軍事專家的幫助。納迪爾—沙赫在鞏固了薩非王朝國家的統一之後,為了從土耳其手中奪回阿拉伯的伊拉克和外高加索,於1743年對土耳其重新開戰。3年戰爭雙方未分勝負而結束。
16至18世紀的伊士戰爭造成了各族人民的大批死亡,交戰的任何一方都未獲勝。戰爭阻礙了伊土兩國生產力的發展,加速了一些由許多民族和部落鬆散地拼湊而成的封建國家的崩潰。
伊土戰爭的非正義性,在被征服的各民族人民中間——特別是在17至18世紀——不斷激起民族解放運動和反封建運動,這些運動都為交戰國的某一方所利用,以建立自己的統治。伊土戰爭對外高加索人民來說是他們自古以來的歷史上苦難最深重的時期。在血腥的伊土戰爭中遭到削弱的伊朗和土耳其,日益淪為在近東和中東建立霸權的英法兩國的殖民地。
在伊朗和土耳其,武裝力量的基本形式是封建民軍,武裝力量的主要兵種是用矛、盾、馬刀、弓箭、短劍和火槍武裝起來的正規騎兵和非正規騎兵。伊朗的正規騎兵和土耳其的正規騎兵是軍隊中靈活機動的部隊。常備步兵與騎兵相比則處於從屬地位。
但是,到17至18世紀時常備步兵的作用上升到主要地位,這是由於西歐經驗傳到了這些國家。步兵裝備有熱兵器並按正規原則編成。炮兵作為一個兵種在土耳其出現的較伊朗為早。
在納迪爾的軍隊中有許多戰象,交戰時用它們沖擊敵人戰斗隊形的中央,為步兵開路。在運用熱兵器之前,交戰勝負通常取決於大批騎兵的沖擊,旨在包圍敵人,隨後將被圍之敵擊潰。騎兵能保證突然而迅速地打擊敵人。
隨著正規步兵和炮兵的出現,騎兵成為戰斗隊形的基礎,它能夠掩護翼側並對敵突擊。部隊作戰採用疏開隊形,而到17至18世紀時則採用線式戰斗隊形。對擊潰之敵一般不予追擊。奪取要塞主要靠長期圍攻。
在伊土戰爭中,總的說來軍事學術發展極其緩慢,這是由於兩國軍隊中存在著大量非正規的、不同種族的、用各式各樣的武器裝備起來的封建騎兵和封建步兵組成的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