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叫地球
⑴ 地球什麼時候誕生.為什麼.由什麼演變而來
球誕大約46億年前
一、地球的誕生和它的童年
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個成員,它跟太陽系的起源有密切的關系.這樣,要認識地球形成和早期的演變歷史,當然離不開探索整個太陽系的起源,而太陽系是眾多恆星中的一員,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恆星演變的一般規律推測太陽系以至地球的起源了.
一顆恆星的演化可以大體上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引力收縮階段,即彌漫星雲間的相互引力而集中成一團團星雲;第二階段為核反應階段,原始星雲間相互碰撞發熱,內部進行劇烈核反應;第三階段是衰老階段,即作為核聚變燃料氫和氮等逐步耗盡.
根據恆星演化一般規律,可推測大約在距今50~60億年以前,一團星雲開始集中,在引力收縮的過程中,這團星雲的大部分物質進入中心,形成原始太陽,開始有了形體,並開始發光.之後,由內部核反應產生的巨大能量,使它每時每刻都在放射光和熱.
地球最早可能是由大大小小的星雲團集聚而成的,一般認為在距今47億年前它已經增長到現代地球質量相近了.這時候的地球還只是許多微星的集合體,叫原地球,原地球在引力收縮和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熱的作用下,不斷受熱,當原地球內部溫度達到足以使鐵、鎳等元素熔融時,鐵、鎳等元素迅速向地心集中,在46億年前左右形成地核和地幔,地殼初步分異作用.原始地殼比較薄弱,而地球內部溫度又很高,因此,火山頻繁活動,從火山噴出的許多氣體,構成原始大氣,如CH4、NH3、H2、H2O(水蒸氣)、H2S、HCH等,但無游離的氧(現在大氣中的氧是光合生物藍藻和綠色植物出現後長期積累起來的).這種還原性大氣在閃電、紫外線、沖擊波、射線等能源下,形成一系列有機小分子化合物,有氨基酸、核苷酸等(這已被美國科學家米勒設計的模擬雷鳴閃電的火花放電裝置使無機物合成有機物這個實驗得到證實).這些有機小分子化合物或直接落入原始海洋,或經由湖泊、河流匯集到原始海洋,在海洋中層長期積累、相互作用,在適當條件下,進一步縮合成結構原始、功能不專一的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這些生物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積累,濃度不斷增加,凝聚成小滴狀,形成多分子體系.在一定的進化概率和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再經過長期不斷進化,大約在35億年前終於形成了具有新陳代謝和自我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體.此為生命演化的第一階段,即非細胞生命階段,實現了從非生命到生命轉變的過程.
地球的童年,從距今46億年形成時期起,大約延續到距今30億年左右,一共15.16億年.當然,對於地球的童年,現在知道的還不多,仍然是一個有待進一步探索的課題.
二、地球的少年時期
從距今30億年左右到5.7億年這段時間,地球進入了少年時期,也就是前古生代時期.雖然這個時期延續時間十分漫長,大氣、水、生物圈也都有很大發展,可是生物界的進化卻很緩慢,直到前古生代末期,地球上也還只是有菌類、藻類和一些低等原生動物、腕足類動物等.這跟寒武紀以後生物界突飛猛進的發展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地球進入少年時期是以最早出現小塊陸核作為標志的,後來大陸就是由陸核逐漸擴大而形成的,地球上發現的有確鑿證據的小塊穩定陸核形成於距今28億年前,地點在非洲南部.直到25億年前,各大陸內相繼形成若干個小塊穩定陸地.後來在距今17億年左右,地球經歷了一次最有意義的穩定大陸形成事件,穩定大陸的面積在相對比較短的歷史階段里大大增加,大陸差不多接近了它現在的規模.但形成的大陸岩石圈(也稱原地台)還比較薄弱,保留有相當的活動性,沒有達到真正的穩定.
從原地台到地台的轉變時期是從距今17億年到距今14億年左右,根據科學家對資料的研究分析來看,原地台曾多次被來自地球內部的力量所打碎,又不斷被下面湧上來的岩漿物質所膠結,變得越來越厚,越來越穩定,因此,距今14億年左右是穩定大陸最終形成時期,地球岩石圈的演變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此時期,生物界的發展進入第二階段,即原核細胞階段,這一階段生命已經有了細胞形態,有真正的細胞膜,但是還沒有真正的細胞核,分不出真正的核膜和核仁.主要以在28~20億年前最為盛行的藍藻為代表,它能進行真正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使早期地球的還原性大氣逐步被氧化型大氣所替代,其後接著進入到第三階段的進化,出現了真核細胞,從原核細胞發展到真核細胞是生物界完成的最重要的一次進化.
三、地球的古生代時期
古生代時期的地層可分成早、晚兩期,早古生代分為寒武、奧陶、志留三個紀,從距今大約5.7億年到4億年;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石炭、三疊三個紀,距今4億年到2.3億年.這3.4億年時間是最古老生命的時代,地球到這個時期已經歷了幾十億年的演變.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的物質組成和結構跟今天地球情況差不嗔恕U飧鍪逼謁⑸牡刂首饔茫蘼勰諏Φ幕故峭飭Φ模裉斕厙蟣礱婧屯斂閼誚械南啾齲慘丫芟嘟恕I鍀肟漲胺筆⑹逼冢俊⒅秩嚎漲暗卦齔ぃ聳逼謚瀉篤謁派鐧鍬匠曬Α?
從寒武紀開始,地台經過長期風化、剝蝕、搬運等外力地質作用,地球表面高低差異減少(即平夷作用),低窪區域屢遭海水浸漫,淺海面積不斷擴大.此時期是地球上最早出現可利用的煤的時期,如我國南方的一種煤—石煤,就是由生活在濱海、淺海的海生植物遺體大量聚集石化而形成的.到了志留紀末期,地台周圍和地台之間的地槽區發生了加里東(英國的一個山名)運動的大變動,延續時間為幾百萬年.原來低平地區重新被抬高,簡單地貌復雜起來.經過這場變動之後,有的地方發生了傾斜、褶皺,有的地方發生斷裂,大陸總面積擴大.隨著平夷作用的又一次進行,地球地勢又逐漸趨向平緩,太平洋若乾地區重新發生海浸,在石炭紀中期,海浸規模達到最大.從石炭紀晚期開始,強烈的構造運動使地槽里的沉積岩和火山岩層產生劇烈的褶皺,轉化成褶皺山系,構造運動此起彼伏,一直延續到晚古生代末期才完成,這個運動叫華力西(阿爾卑斯山脈中的華力西山)運動.
華力西運動使位於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槽,東歐地台和西伯利亞地台之間的烏拉爾地槽、西伯利亞、中亞、中國地台之間的廣大地槽區、北美、東緣的阿巴拉契亞地槽都轉化成褶皺山系,海水退出,使歐亞大陸連成一片.全球大陸塊達到最大程度的相互接近,這就形成了全球統一大陸——潘加亞大陸,大陸總面積已經跟今天地球上的大陸總面積相差無幾了.
在前古生代末期,植物和動物已經分化.在植物界中,藍藻和菌類繁盛;在動物界中,已經出現低等無脊椎動物,進入寒武紀,植物界中的紅藻、綠藻等開始繁盛;動物界中,若干門類無脊椎動物,尤其是三葉蟲突發性開始繁榮.奧陶紀的海洋里,植物界中藻類廣泛發育,海生無脊椎動物中以頭足類居多,在奧陶紀晚期,已經出現了原始的沒有頜的圓口魚形脊椎動物——無頜類.真正的魚類是出現在志留紀晚期.到了泥盆紀時,魚類已經很繁盛,是當時最高等的動物.其中有一種總鰭魚,以後發展成為兩棲類.
由於加里東運動,使大陸面積擴大,某些海洋消失,環境劇烈變化,使那些適應性強的生物種類生存了下來.在泥盆紀中期,陸生植物得到很大的發展,許多種屬已經長成大樹,並且出現了昆蟲、兩棲類.到石炭紀中期,出現了森林,昆蟲也進一步向空中發展,同時由兩棲類進化而來的爬行類也出現了,後來的華力西運動,使海水退去,大陸面積更加擴大,使生物界向大陸進軍的進程又大大推進了一步,總的來說,在古生代時期,植物界從低等的水生藻類進化成比較高等的陸生植物,動物界從比較低等的海洋無脊椎動物進化到魚類和陸生爬行類動物,完成了向大陸進軍.
四、地球的中生代時期
中生代時期分為三疊、侏羅、白堊三個紀,從距今2.3億年起到6700萬年前結束,延續時間大約1.6億年.
中生代開始以後,地球史發展出現了新的轉折,潘加亞大陸逐步解體,各個陸塊漸漸趨向於漂移到現代所處的位置,岩石圈又經歷了一系列重要的變動.中生代開始經二三千萬年,到了三疊紀末期,在北美、南美之間和歐亞、非洲之間發生了分裂,在南部的幾個陸塊之間也發生分裂,開始互相移開;到了侏羅紀晚期,各個陸塊進一步分裂,在北美和歐亞大陸之間,南美和非洲之間產生了一條大體上是南北方向的巨大裂隙,陸塊向兩邊移開,海水浸進去,這就是未來的大西洋;又過了七千萬年,到了白堊紀晚期,情況又進一步變化,各大陸繼續互相移開,最顯著的是南美和非洲之間的距離加大,也就是說南大西洋有了明顯的擴張.
以上所說的中生代時期大陸分裂的歷史根據是什麼?分裂原因又是什麼?這得從下面的假說說起.
首先是奧地利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A.L.Wegenge,1880~1930)於1912年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他認為地球是一個由熱變冷的天體,它的表層先冷卻,凝結成固體的地殼,地殼的上層是較輕的硅鋁層,它的下層是較重的硅鎂層,處於熔融狀態.如同冰塊浮在水面上一樣,大陸也是浮在它的基底——硅鎂層之上的.潘加大陸由於地球向東自轉和潮汐力的作用,原始大陸緩慢地向西移動,以後出現了裂縫,崩解.他還認為,太平洋是古老的大洋,同原始大陸一起存在,後來因為美洲大陸向西漂移,它的范圍逐漸縮小,縮小面積等於大西洋擴大的面積,印度洋是在澳大利亞和南極大陸分離後才出現的,至於北冰洋,它原來就是太平洋的一部分,在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的文獻資料中找到了大陸漂移的論據:南美洲東岸的西依拉山脈和非洲西岸的開普山脈,不僅地質構造相同,而且它們的礦層成份和年齡都一樣;其次是古生物資料,那時代的古生物研究證明,南半球的幾個大陸上,石炭紀時期的爬行動物中,有64%的種是共同的,到了三疊紀時,也就是推測南半球的幾個大陸已經分裂了一段時間之後,幾個大陸爬行動物中共同種已經下降到34%;再次是根據古氣候資料,用古氣候條件的特殊沉積物,如反映古赤道氣候的由熱帶植物形成的煤層、反映乾熱氣候條件的鹽類沉積等進行分析,發現其跑到了今天的高緯度地區,而反映古極區的冰磧卻跑到了今天的赤道地區,也稱為極移.但是,這個假說在盛行一時之後便遭冷落了.
直到本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古地磁學的興起,研究證明大陸漂移的軌跡與古地磁學是吻合的.地球磁場分南北兩極,億萬年前形成的岩石層中,保留著當時的磁性紀錄,利用精密儀器,對岩石剩餘磁性的測定,可以知道不同大陸在不同地質時代的地磁北極的位置及其移動,研究表明,各大陸測定地磁北極在相應地質時代移動路線不同,最終都在今天會合於磁北極.
其次是六十年代初,美國學者赫斯(H.H.Hess,1906~?)和迪茨(R.S.Dietz,1914~?)提出了海底擴張假說,這個假說的基本思想是:熱的、具有一定塑性的物質從下面的軟流圈裡上涌,通過岩石圈裡的裂縫,在未來的洋脊軸部侵入,湧出的岩漿冷凝成新的洋底,並推動原始洋底向二側擴張,大陸隨之漂移.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新的洋底不斷加寬,已經裂開的大陸殼被帶到離大洋裂谷更遠的地方.
既然新的大洋岩石圈不斷地從每個大洋里產生,老的大洋岩石圈向外移開,大洋在擴張,長此下去,地球體積不是越來越膨大了嗎?直到後來海底擴張假說和大陸漂移假說相互結合後,才說明了這個問題,那就是不斷增生的大洋岩石圈在地球的另外一些地方又重新回到軟流圈裡去而消亡了,這跟全球性地震活動帶的研究密切相關.從而使地球科學中形成一個完整而系統的,能從宏觀上闡述地球上層發生的各種運動的學說——板塊構造學說.此學說把地殼分為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每板塊又分成幾個小塊.所有的這些板塊構成一層岩石圈.各板塊的交界處是地殼的活動地帶,板塊隨著洋底擴張而移動.洋脊附近是板塊生長帶,有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東太平洋隆起這三處.海溝附近是板塊消減帶,就是太平洋東、西邊緣海溝部分.當密度較大的板塊向密度較小的板塊俯沖時,引起強烈地震和火山作用;仰沖則形成島嶼或高大山系.
中生代的氣候條件總的說來是有利於動植物發展的,中生代早期的植物以裸子植物松柏、蘇鐵、銀杏以及某些真蕨為主.到中生代晚期,出現了能夠真正開花結果的植物——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門類,它們在傳播和繁殖後代方面具有顯著優越性.在動物界里,中生代常常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其中以恐龍最為繁盛,到侏羅紀時期成為地球的霸主,但是在白堊紀卻突然絕滅了,究其原因,至今還是得不到恰當解釋的科學之迷.從爬行動物發展而來的兩類更高級脊椎動物——鳥類和哺乳類,也在中生代時出現了.
五、地球的新生代時期
新生代時期是地質歷史時期中最新的一個時代,包括現代在內整個新生代大約為6700萬年,由第三紀和第四紀組成.
雖然新生代延續時間相對較短,但就在這個時期,地球表面海陸分布、氣候狀況,生物界面貌逐漸演變到現代的樣子.
新生代時期最突出的事件是非洲跟歐洲的接近和印巴次大陸跟亞洲的相撞,其結果使一部分岩石圈上層物質互相推擠,形成了橫亘於南北半球之間,綿延幾乎達到地球半周的最雄偉的山系和高原,它西起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經南歐的阿爾卑斯山,東延是喀爾巴阡山,接高加索山、土耳其和伊朗的高原和山地、帕米爾高原和山地,向東就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再向東南去,中南半島和印尼諸島的山脈也都跟它相連.這就是阿爾卑斯山造山運動和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的產物.
太平洋跟周邊大陸的相互擠壓作用也使大陸邊緣的構造帶持續發生了強烈的變形和岩漿作用,並且伴有強烈的地震活動,這些作用一直到現代還在進行.以及被各個地質歷史時期的運動所形成的斷裂切割成大大小小的斷塊,在大陸邊緣各種作用和岩石圈物質運動的影響之下,發生了互相推擠,拉開或相對升降,形成了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
新生代早期的動物主要有兩大類:古有蹄類和古食肉類,隨著它們的進化,到了第三紀中、晚期,古有蹄類先是有奇蹄類,如馬、犀等,後有偶蹄類,如羊、牛等;古食肉類也漸漸進化成各種猛獸,如獅、豹、虎等.生物經過幾十億年的進化,走過了從無到有、從低級到高級的許多發展階段,終於在最新地質歷史時期產生了生命之花——人類.人類的進化是生物界長期演變的結果.
促成地球演變的因素,總的來說,不外乎內外兩個方面.外部因素就是在地球外部的大氣圈、水圈、生物圈裡的作用力,它所引起的地質作用就是風化、剝蝕、沉積等作用.它的主要能源是太陽能、地球的重力.另外還有太陽、月亮對地球的引潮力,以及地球時期歷史中的隕石沖擊作用等.內部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蘊藏在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一是由重力能轉變而來的能.內外兩方面的因素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共同決定著地球表層和內部的物質運動.
⑵ 地球上所有的國家分別叫什麼
世界國名大全:
亞洲:
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蒙古-蒙古國
朝鮮-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韓國-大韓民國
日本-日本國
越南-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寮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柬埔寨-柬埔寨王國
緬甸-緬甸聯邦
泰國-泰王國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
新加坡-新加坡共和國
汶萊-汶萊達魯薩蘭國
菲律賓-菲律賓共和國
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東帝汶-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尼泊爾-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不丹-不丹王國
孟加拉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印度-印度共和國
斯里蘭卡-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馬爾地夫-馬爾地夫共和國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阿富汗-阿富汗伊斯蘭國
伊朗-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科威特-科威特國
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王國
巴林-巴林國
卡達-卡達國
阿聯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曼-阿曼蘇丹國
葉門-葉門共和國
伊拉克-伊拉克共和國
敘利亞-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黎巴嫩-黎巴嫩共和國
約旦-約旦哈希姆王國
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國
以色列-以色列國
塞普勒斯-塞普勒斯共和國
土耳其-土耳其共和國
烏茲別克-烏茲別克共和國
哈薩克-哈薩克共和國
吉爾吉斯斯坦-吉爾吉斯共和國
塔吉克-塔吉克共和國
亞美尼亞-亞美尼亞共和國
土庫曼-土庫曼
亞塞拜然-亞塞拜然共和國
喬治亞-喬治亞
歐洲:
冰島-冰島共和國
丹麥-丹麥王國
挪威-挪威王國
瑞典-瑞典王國
芬蘭-芬蘭共和國
俄羅斯-俄羅斯/俄羅斯聯邦
烏克蘭-烏克蘭
白俄羅斯-白俄羅斯共和國
摩爾多瓦-摩爾多瓦共和國
立陶宛-立陶宛共和國
愛沙尼亞-愛沙尼亞共和國
拉脫維亞-拉脫維亞共和國
波蘭-波蘭共和國
捷克-捷克共和國
匈牙利-匈牙利共和國
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奧地利-奧地利共和國
列支敦斯登-列支敦斯登公國
瑞士-瑞士聯邦
荷蘭-荷蘭王國
比利時-比利時王國
盧森堡-盧森堡大公國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愛爾蘭-愛爾蘭共和國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摩納哥-摩納哥公國
安道爾-安道爾公國
西班牙-西班牙
葡萄牙-葡萄牙共和國
義大利-義大利共和國
梵蒂岡-梵蒂岡城國
聖馬利諾-聖馬利諾共和國
馬爾他-馬爾他共和國
克羅埃西亞-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斯洛維尼亞-斯洛維尼亞共和國
波黑-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共和國
馬其頓-馬其頓共和國
塞爾維亞-塞爾維亞共和國
黑山-黑山共和國
科索沃-科索沃國
羅馬尼亞-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保加利亞共和國
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希臘-希臘共和國
非洲:
埃及-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利比亞-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突尼西亞-突尼西亞共和國
阿爾及利亞-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
摩洛哥-摩洛哥王國
茅利塔尼亞-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
塞內加爾-塞內加爾共和國
甘比亞-甘比亞共和國
馬里-馬利共和國
布吉納法索-布吉納法索
維德角-維德角共和國
幾內亞比索-幾內亞比索共和國
幾內亞-幾內亞共和國
塞拉里昂-塞拉里昂共和國
賴比瑞亞-賴比瑞亞共和國
象牙海岸-象牙海岸共和國
迦納-迦納共和國
多哥-多哥共和國
貝南-貝南共和國
尼日-尼日共和國
奈及利亞-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
喀麥隆-喀麥隆共和國
赤道幾內亞-赤道幾內亞共和國
查德-查德共和國
中非-中非共和國
蘇丹-蘇丹共和國
南蘇丹-南蘇丹共和國
衣索比亞-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吉布地-吉布地共和國
索馬里-索馬里共和國
肯亞-肯亞共和國
烏干達-烏干達共和國
坦尚尼亞-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盧安達-盧安達共和國
蒲隆地-蒲隆地共和國
剛果(金)/民主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剛果(布)-剛果共和國
加彭-加彭共和國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
安哥拉-安哥拉共和國
尚比亞-尚比亞共和國
馬拉維-馬拉維共和國
莫三比克-莫三比克共和國
葛摩-葛摩伊斯蘭聯邦共和國
馬達加斯加-馬達加斯加共和國
塞席爾-塞席爾共和國
模里西斯-模里西斯共和國
辛巴威-辛巴威共和國
波札那-波札那共和國
納米比亞-納米比亞共和國
南非-南非共和國
史瓦濟蘭-史瓦濟蘭王國
賴索托-賴索托王國
厄利垂亞-厄利垂亞國
大洋州: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聯邦
紐西蘭-紐西蘭
巴布亞紐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
索羅門群島-索羅門群島
萬那杜-萬那杜共和國
斐濟群島/斐濟-斐濟群島共和國
吉里巴斯-吉里巴斯共和國
諾魯-諾魯共和國
密克羅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馬紹爾群島-馬紹爾群島共和國
吐瓦魯-吐瓦魯
薩摩亞/西薩摩亞-薩摩亞獨立國
紐埃-紐埃
帛琉-帛琉共和國
湯加-湯加王國
北美洲:
加拿大-加拿大
美國-美利堅合眾國
墨西哥-墨西哥合眾國
瓜地馬拉-瓜地馬拉共和國
貝里斯-貝里斯
薩爾瓦多-薩爾瓦多共和國
宏都拉斯-宏都拉斯共和國
尼加拉瓜-尼加拉瓜共和國
哥斯大黎加-哥斯大黎加共和國
巴拿馬-巴拿馬共和國
巴哈馬-巴哈馬國
古巴-古巴共和國
牙買加-牙買加
海地-海地共和國
多明尼加-多明尼加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
安地卡及巴布達-安地卡及巴布達
多米尼克國-多米尼克國
聖露西亞-聖露西亞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巴貝多-巴貝多
格瑞那達-格瑞那達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
南美洲:
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共和國
委內瑞拉-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蓋亞那-蓋亞那合作共和國
蘇利南-蘇利南共和國
厄瓜多-厄瓜多共和國
秘魯-秘魯共和國
巴西-巴西聯邦共和國
玻利維亞-玻利維亞共和國/玻利維亞多民族共和國
智利-智利共和國
阿根廷-阿根廷共和國
巴拉圭-巴拉圭共和國
烏拉圭-烏拉圭東岸共和國
⑶ 都說土耳其是最浪漫的地方,可為何卻被遊客稱為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
之前一段時間有首歌的歌詞就寫道:「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事實上土耳其確實是一直以浪漫著稱,它也是因為這個特點吸引了不少的遊客前往。而說它「不像地球」主要還是因為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亞擁有著非常多獨特的地貌特徵,而這些地貌特徵又和我們現在發現的月球上的很多地方都十分相似,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說法。
2.卡帕多西亞的熱氣球
除了非常獨特的地貌特徵之外,卡帕多西亞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旅遊項目就是熱氣球。在卡帕多西亞熱氣球項目已經成了一個標志性的東西,很多的遊客也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慕名而去的。本身光是乘坐熱氣球這一點就非常令人興奮了,而且因為卡帕多西亞群山環繞,擁有各種獨特的地貌,從熱氣球上往下望去真的是美的不像話,這些因素對於遊客的吸引力真的太大了。
⑷ 為什麼在土耳其的亞洲部分,被稱為小亞西亞呢
土耳其,面積78萬平方公里,這個數字比我國的青海省略大,但在今天的世界各國中並不算小。
從此,小亞細亞由基督教世界變成了伊斯蘭世界,至今不變。從此,小亞細亞在文化上逐漸脫離了歐洲。塞爾柱帝國衰落之後四分五裂,在小亞細亞的是羅姆蘇丹國,羅姆蘇丹國有36個侯國,其中之一便是奧斯曼。當羅姆蘇丹國被蒙古人滅掉之後,奧斯曼一世在公元1299年建立了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持續了600多年,至一戰後,公元1922年解體。奧斯曼帝國的繼承者便是今天的土耳其,塞爾柱帝國~羅姆蘇丹國~奧斯曼帝國~土耳其,這便是土耳其歷史的變遷。當土耳其在追溯其的歷史時,其更願意講述其祖上突厥人的輝煌,而公元11世紀之前的小亞細亞歷史,與今日的土耳其幾乎毫不相干。
⑸ 古代土耳其叫什麼名字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土耳其」一詞由「突厥」演變而來。在韃靼語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國家」。
公元前7000年以前,安納托利亞便開始有人居住,公元前1900年左右被印歐赫梯人佔領,他們隨後建立了一個世界強國,直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滅亡。後來弗里吉亞人和呂底亞人侵入安納托利亞,但其東部則由當地的亞美尼亞王國統治。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前550~前330)佔領了這個地區,隨後又經歷了馬其頓—希臘人的統治,最後於公元前l世紀還經歷了羅馬人的統治。亞美尼亞王國一直是敵對的羅馬人(後來是拜占廷人)與安息人以及後來的薩薩尼亞人之間的分界國。拜占廷人統治時,君士坦丁大帝把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定為首都。
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陵11世紀時,突厥游牧部落「烏古思」侵入安納托利亞。「烏古思」部落的一支凱伊人在 12世紀佔領了安納托利亞東部和中部。凱伊人奧斯曼一世建立了奧斯曼王朝。奧斯曼人在其擴張的最初階段,曾經是土耳其人維護伊斯蘭信仰反對拜占廷帝國的主要力量。13~14世紀,奧斯曼人奪取了西安納托利亞和東南歐的拜占廷領土,使這些基督教巴爾干國家成為他們的封臣,同時征服了東安納托利亞的土庫曼公國。15世紀,奧斯曼蘇丹強行對巴爾干國家實行直接統治,並征服君士坦丁堡(1453),將東至幼發拉底河(1468),西至匈牙利的領土都劃歸其統治范圍之內。16世紀末,奧斯曼帝國處於鼎盛時期,其版圖包括大多數巴爾干國家、中歐的匈牙利大部分領土和中東及北非的大部分地區。蘇萊曼一世(1494~1566)統治以後,帝國在政治、行政和財政上開始衰落。到1718年,奧地利已經把土耳其人趕出匈牙利,俄國於1783年吞並了克里米亞。19世紀,奧斯曼帝國喪失了對埃及、馬格裡布(的黎波里塔尼亞、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和大多數巴爾干國家的控制。最初「米勒特」制度允許宗教信仰不同的少數民族實行地方自治,但在19世紀末,這種制度開始瓦解,導致騷亂增加,終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亞美尼亞人遭受種族滅絕性大屠殺。1908年,青年土耳其黨發動革命,企圖恢復帝國,然而在巴爾乾地區卻繼續遭受軍事失敗和領土喪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土耳其站在德國和奧匈帝國一邊。戰後,土耳其喪失了其阿拉伯行省和小亞細亞部分,但是在經過殘酷的內戰和對希臘的戰爭之後,土耳的疆土在1923年的洛桑會議上被確定,土耳其成為一個共和國,由凱末爾為第一任總統。奧斯曼的蘇丹制和哈里發制被取消,土耳其在凱末爾的領導下開始了現代化的進程。凱末爾從根本上改革了土耳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他提倡一種新的民族認同思想,使土耳其社會非宗教化,降 低伊斯蘭教的主導地位,並用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書寫土耳其語。他還實施一項由國家控制的經濟發展政策,以後證實此項政策具有深遠的影響。1938年凱末爾死後,議會政治和多黨制在土耳其已逐步建立,盡管曾出現過不穩定時期和短時期的軍人統治。
⑹ 土耳其改名後叫什麼
Türkiye。
2022年6月1日,聯合國正式批准土耳其將其外文國名由Turkey更改為Türkiye的請求,更名從收到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致信的那一刻起生效。
土耳其在各種正式場合用Türkiye取代Turkey、Turkei、Turquie等各類拼寫。
相關信息:
土耳其全稱土耳其共和國,使用土耳其語單詞Türkiye作為簡稱。Türkiye意為「土耳其人的家園」,詞根Türk有「突厥人」之意,符合很多土耳其人自認為突厥後代的身份認同。
不過,國際社會更習慣用英語單詞Turkey稱呼土耳其。尷尬的是,首字母小寫的turkey意思是火雞,甚至還帶有一些貶義,帶來不少困擾。
⑺ 土耳其正式向聯合國要求改名,新名字有何深意
土耳其當前經濟形勢嚴峻,埃爾多安所領導的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支持率相對低迷,土耳其政府此時提出“改名”有一定打“感情牌”的因素。
⑻ 為什麼土耳其叫土耳其 原來真的是有來源的
1、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土耳其」一詞由「突厥」演變而來。在韃靼語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國家」。
2、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urkey),簡稱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3、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海拔978米,人口約369萬,是土耳其的第二大城市。公元前13世紀,赫梯人在安卡拉建立了城堡,當時被稱為「安庫瓦」或者變音「安基拉」,之後幾經演變就成了「安卡拉」。該地區先後被弗利吉亞人、高盧人、羅馬人和拜占庭人佔領。
⑼ 什麼是地球
地球
拼音:di qiu
簡介地球,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地球大約有46億年的歷史。
自轉和公轉
1543年,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一書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此後,大量的觀測和實驗都證明了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1851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在巴黎成功地進行了一次著名的實驗(傅科擺試驗),證明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周期約為23時56分4秒平太陽時,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公轉軌道的半長徑為149597870公里,軌道的偏心率為0.0167,公轉周期為一恆星年,公轉平均速度為每秒29.79公里,黃道與赤道交角(黃赤交角)為23°27′。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結合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四季變化和五帶(熱帶、南北溫帶和南北寒帶)的區分。地球白轉的速度是不均勻的,有長期變化、季節性變化和不規則變化。同時,由於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氣、海洋和地球內部物質的各種作用,使地球自轉軸在空間和地球本體內的方向都要產生變化,即歲差和章動、極移和黃赤交角變化。
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球形這個概念的出現,可上溯到公元前五、六世紀。當時,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哲學家只是從球形最美的觀念出發產生這一概念的。亞里士多德根據月食時月球上地影是一個圓,第一次科學地論證了地球是個球體。中國早在戰國時期,哲學家惠施已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
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的地理學家埃拉托斯特尼成功地用三角測量法測量了阿斯旺和亞歷山大城之間的子午線長。中國唐朝時期,在一行的指導下,由南宮說率領的測量隊在河南省黃河南北的平原地帶進行了最早的弧度測量,算出了北極的地平高度差一度,相當於南北地面距離相差約 351里80步(唐朝的長度單位5尺=1步,300步=1里),從而可算出地球的半徑。這項工作比阿拉伯人的類似工作約早100年。在現代,除用大地測量方法外;還可用重力測量確定地球的均衡形狀。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後,地球動力學測地方法得到很大發展。各種方法的聯合使用,使得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測定精度大大提高。197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天文常數系統中,地球赤道半徑α為6378140米,地球扁率因子1/f為298.257。地球不是正球體,而是扁球體,或者說,更象個梨狀的旋轉體。人造地球衛星的觀測結果表明、地球的赤道也是個橢圓,據此可認為地球是個三軸橢球體。地球自轉產主的慣性離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兩極向赤道逐漸膨脹,成為目前的略扁的旋轉橢球體形狀,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約短 21公里。地球內部物質分布的不均勻性,進一步造成地球表面形狀的不規則性。在大地測量學中,所謂的地球形狀是指大地水準面的形狀,在這個面上重力位各處相同,是個等位面。日、月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洋、大氣產生潮汐現象,也使固體地球(在某種程度上是個彈性體)發生彈性形變,這就是所謂「固體潮」。
質量和重力加速度
地球的質量為5.976×l027克,這是根據萬有引力定律測定的。地球質量的確定提供了測定其他天體質量的依據。從地球的質量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為 5.52克/厘米3。地球上任何質點都受到地球引力和慣性離心力的作用,二者的合力就是重力。重力隨高度遞增而減小,也隨緯度而變化。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為978.伽(厘米/秒2),兩極處為983.2伽。有些地方還會出現重力異常現象,這反映出地球內部物質分布的不均勻性。重力異常同地質構造和礦床有關。地球因受到日、月引潮力的作用,它的重力加速度也有微小的周期變化,最大的可達十分之幾毫伽。
構造
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層組成。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還有磁層,形成了圍繞固態地球的外套。磁層和大氣圈阻擋著來自空間的紫外線、X射線、高能粒子和眾多的流星對地面的直接轟擊。
地球表面十分之七以上為藍色的海洋所覆蓋,湖泊、江河只佔地球表面水域很少的部分。地球表面的液態水層,叫做水圈,從形成至今至少已有30億年。地球的表層由各種岩石和土壤組成,地面崎嶇不平,低窪部分被水淹沒成為海洋、湖泊;高出水面的陸地則有平原、高山。地球固體表面總垂直起伏約為20公里,它是珠穆朗瑪峰頂(據中國登山隊測定,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為 8844.43米) 和最深的海洋深度(馬里亞納海溝深度約11公里)之間的高差,它超過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的一半。洋底象陸地一樣不平坦,也不平靜。洋底岩石年齡要比陸地年輕得多。陸地上大多數岩石的年齡小於二十幾億年。陸地上到處可以找到沉積岩,說明在遠古時期這些地方可能是海洋。地表雖有少量的環形山,但難以找到類似月球、火星和水星那樣多的環形山,這是因為地球表面受到外力(水和大氣)和內力(地震和火山)的作用,不斷風化、侵蝕和瓦解的結果。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地殼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地面的隆起和沉降,以垂直運動為主,水平運動是次要的。近十多年來,愈來愈多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上部不僅有垂直運動,而且還有更大的水平運動,海洋和大陸的相對位置在地質時期也是變化著的。1912年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假說。此後,有的地質學家認為,地球早先存在兩塊古大陸——南半球的岡瓦納古陸和北半球的勞亞古陸。但在很長時期里許多科學家拒絕承認大陸漂移假說,因為當時人們很難相信有這么大的力量把原先的大陸塊撕開,使各碎塊分別逐漸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六十年代初,黑斯和迪茨提出了洋底擴張假說,認為全球大地構造是洋底不斷擴張的直接結果。正是由於洋底擴張假說和板塊運動理論的發展,又使大陸漂移學說重新受到重視。
地球最上層約幾十公里厚的一圈是強度很大的岩石圈,其下幾百公里厚的一層是軟流層,強度較小,在長期的應力作用下這一層的物質具有可塑性。岩石圈漂浮在軟流圈上。在地球內部能量(原始熱量和發射性熱)釋放時,地內溫度和密度的不均勻分布,引起地幔物質的對流運動。地幔對流物質沿著洋底的洋中脊的裂隙向兩側方向運動,不斷形成新的洋底。此外,老的洋底不斷向外擴張,當它們接近大陸邊緣時,在地幔對流向下拖曳力的作用下,插入大陸地殼下面,致使岩石圈發生一系列的構造運動。這種對流作用可使整個洋底在三億年左右更新一次。岩石圈被一些活動構造帶所割裂,分成幾個不連續的單元,稱為大陸板塊。勒比雄把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澳洲板塊和南極板塊。海底的擴張導致大陸板塊發生運動。板塊的相互擠壓造成了巨大的山系,自阿爾卑斯山經過土耳其和高加索,最後到喜馬拉雅山的山系正是屬於這種情況;也有的地方,兩個板塊的岩石同時下沉,造成洋底的深淵,此外,板塊的運動還造成了火山和地震。關於板塊運動的理論,目前還在不斷發展之中,同時也存在許多有爭論的問題。
起源和演化
對地球起源和演化問題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始於十八世紀中葉,至今已經提出多種學說。現在流行的看法是: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它同其他行星一樣,經歷了吸積、碰撞這樣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過程。地球胎形成伊始,溫度較低,並無分層結構,只是由於隕石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縮,才使地球溫度逐漸增加。隨著溫度的升高,地球內部物質也就具有越來越大的可塑性,且有局部熔融現象。這時,在重力作用下物質分異開始,地球外部較重的物質逐漸下沉,地球內部較輕的物質逐漸上升,一些重的元素(如液態鐵)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個密度較大的地核(地震波的觀測表明,地球外核是液態的)。物質的對流伴隨著大規模的化學分離,最後地球就逐漸形成現今的地殼、地幔和地核等層次。
在地球演化早期,原始大氣逃逸殆盡。伴隨著物質的重新組合和分化,原先在地球內部的各種氣體通過火山噴發等作用上升到地表成為第二代大氣,後來,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進一步發展成為現代大氣。另一方面,地球內部溫度升高,使內部結晶水汽化。隨著地表溫度逐漸下降,氣態水經過凝結、降雨落到地面形成水圈。約在三、四十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單細胞生命,然後逐步進化為各種各樣的生物,直到人類這樣的高級生物,構成了一個生物圈。
地球數據
軌道長半徑(天文距離單位) 1.000
軌道長半徑(百萬公里) 149.6
公轉的恆星周期(日) 365.26
公轉的會合周期(日) -
軌道偏心率 0.0167
軌道傾角(度) 0.0
升交點黃經(度) 0.0
近日點黃經(度) 102.3
平均軌道速度(公里) 29.79
赤道半徑(公里) 6371
地球周長(公里)40030
扁率 0.0034
質量(地球質量=1) 1.000
密度(克/立方厘米) 5.52
赤道引力(地球=1) 1.00
逃逸速度(公里/秒) 11.2
自轉周期(日) 0.9973
黃赤交角(度) 23.44
反照率 0.30
最大亮度 -
衛星(已確認的) 1
⑽ 為什麼土耳其又叫火雞國
今天亞歐君跟大家研究一下火雞名稱——這個美食界最復雜的名稱的由來。火雞的英文名為「turkey」,與土耳其(Turkey)相同。英文中的國名不乏有一詞多義的現象,如中國(China)意為「瓷器」、日本(Japan)意為漆器。瓷器與漆器分別是中國與日本的名產,這樣的一詞多義倒也頗有異國風情;而火雞原產與北美洲,與土耳其足足相距了半個地球——為什麼在英語中土耳其的國名會與火雞相同呢?
這個偶合其實跟阿拉伯數字源於印度相似,但卻有著更為復雜的情節。15世紀至16世紀,亞歐非三洲交界處崛起了一個強盛而龐大的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簡稱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這一名稱由開國君主「奧斯曼一世(Osman I)」與兼具族名、地名的「土耳其(Turkey)」結合而成,其叫法與中國古代「李唐」、「趙宋」、「朱明」等稱呼頗有相似之處。
奧斯曼帝國鼎盛時面積達五百餘萬平方公里,甚至大於整個歐洲西部的總和;而這五百餘萬平方公里幾乎盡數延伸於亞歐非三洲的地理要沖,使得土耳其商人可以輕而易舉地控制或切斷歐洲通向東方的各條商路。直到新航路開辟前,在近兩個世紀的漫長時期里,土耳其商人充當了歐洲市場上那些新奇事物的絕大部分來源——這些見多識廣的穆斯林如同一個個魔術師,將遙遠而神秘的世界沾染上沉重的「土耳其色」。
源於非洲中西部幾內亞地區的珍珠雞,就是這樣變成了歐洲人眼中的「土耳其雞」。原產於北美洲的火雞與珍珠雞在形體上的確有相似之處:羽毛褐黑而斑駁,頭頸裸露而且似乎都有著顏色艷麗的肉髯——更重要的是,兩種禽類都古怪而陌生。考慮到16世紀版畫泰斗丟勒筆下的犀牛都長著鱗,當歐洲人踏上新大陸時將火雞認成「土耳其雞」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事。
不過歐洲人面對火雞時的「麻糜不分」卻同時引出另一個叫法。法國人最早稱火雞為「印度雞(poulet d』Inde)」,法語中的雌火雞(dinde)便來源於此;荷蘭人更進一步將其稱為「卡利卡特雞(kalkoen)」——卡利卡特(Calicut)正是印度南部的一座城市。
很多知道火雞既不是土耳其「本地雞」也不是珍珠雞的土耳其人也接受了火雞來自印度的說法,考慮到哥倫布曾視北美洲為印度,這個誤解倒也能自圓其說。只是誤解還在繼續接力。阿拉伯人稱火雞為「羅馬雞(dik rumi)」,希臘人稱火雞為「法國雞(galopoula)」,馬來西亞人稱火雞為「荷蘭雞(Ayam Belanda)」,而作為「事主」的印度人,居然稱火雞為「秘魯雞(peru)」……
到了「秘魯雞」這一步,火雞名稱的神秘面紗終於逐漸揭開。印度卡利卡特於15世紀初成為葡萄牙人的殖民地。葡萄牙人開辟了西至美洲、東至印度的海上航線,原產於美洲的火雞在這一期間傳入印度,所以印度人才會給這個遙遠的物種冠以相對貼切的名稱。卡利卡特之後易手於荷蘭,荷蘭人很可能在這一過程中看到到被葡萄牙人引進的火雞,故稱之為「卡利卡特雞」。而對於歐洲人來說,卡利卡特太過於抽象,只有印度這個概念才顯得清晰——這或許便是火雞輾轉演變成「印度雞」的歷史脈絡。
無論是「土耳其雞」還是「印度雞」,都是大航海時代背景下的獨特文化產物。火雞因為新航路的開辟到達地球的另一側,但很快,這種動物也將在文化領域踏上更遠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