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為什麼發生戰亂

土耳其為什麼發生戰亂

發布時間: 2023-01-05 20:48:29

㈠ 伊朗—土耳其戰爭是怎麼樣發生的

伊朗—土耳其戰爭指奧斯曼帝國與伊朗薩非王朝進行的掠奪性戰爭。戰爭目的是為了爭奪阿拉伯的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外高加索的所有權以及歐亞兩洲間最重要的戰略和貿易交通線的控制權。

這場戰爭自1514年起,斷斷續續進行到1746年,是打著伊斯蘭教的兩大流派——什葉派與遜尼派捍衛者之間的斗爭的幌子進行的。

得到遜尼派封建貴族上層人物支持的土耳其佔領者,遭到了15世紀末產生的以薩非王朝為首的伊朗國家的反抗,薩非王朝宣布希葉派為國教。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殘酷地鎮壓了1513年安納托利亞的什葉派教徒起義,殺死什葉派教徒4萬人。從此,開始了對什葉派的伊朗的戰爭。

伊土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奧斯曼帝國不僅擁有封建民軍,還擁有常備軍——土耳其近衛兵和強大的炮兵。

伊朗軍隊由騎兵弓箭手近衛軍、負責保護本部族領導機構並時常攜帶家小驅趕牲畜遠出的游牧民族的騎兵民軍和少量的地方封建主的民軍組成。庫爾奇伊和民軍戰士的武器是馬刀和長矛。在恰爾德蘭平原雙方首次大戰,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的軍隊在軍事上各方面都占優勢,打敗了沙赫伊思邁爾一世的薩非王朝軍隊並佔領其首都大不里士城。

但是,由於給養不足,加之近衛兵內部發生騷亂,謝里姆一世被迫放棄了亞塞拜然。其他地區的軍事行動仍在繼續。在科奇希薩爾附近的交戰中,伊恩邁爾一世的軍隊再次大敗。土耳其炮兵在這次交戰中又一次起了決定性作用。

至1516年前夕,謝里姆一世已佔領了西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和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1516~1517年,土耳其在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賈茲建立了自己的統治,1519年又統治了阿爾及利亞的一部分。

1533年,蘇丹蘇里曼一世與奧地利簽訂了和約。土耳其在其北陲安全得到保障之後,於同年重新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1536年,土耳其侵佔了喬治亞西南部的一部分,該地區成為伊土兩國爭奪外高加索和美索不達米亞統治地位的主要戰場。由於伊朗軍隊也有了炮兵,所以戰爭進行到1555年時,雙方已不分勝負。1555年5月29日,伊土兩國在阿馬西亞城締結和約。

按照和約規定,伊朗保有所佔領的外高加索的一些領土。奧斯曼帝國把阿拉伯的伊拉克劃入自己的版圖。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則由兩國瓜分。伊朗得到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的一部分、卡爾特里和卡赫齊亞。土耳其獲得了阿布哈茲、古里亞、伊美列丁以及拉濟人的領土。兩國承認卡爾斯城地區為中立區,全城已遭洗劫,城堡被夷為廢墟。伊土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就這樣以1555年雙方締結和約而結束。

伊土戰爭的第二個時期,始於1578年,時斷時續地持續了約半個世紀。土耳其利用薩非王朝國內封建內訌的機會,再次進攻伊朗。

這期間,土耳其依靠的是他的附庸——擁有強大軍隊的克里木諸可汗。1578年,土軍違反1555年和約,修復了卡爾斯城堡,繼而進入外高加索境內,佔領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的一部分。1578年8月10日,伊朗沙赫的軍隊在奇爾德爾附近被擊潰,土軍侵入東喬治亞和東亞美尼亞,後又侵入北亞塞拜然並在這里佔領了希爾凡。

自1579年起,土軍和克里木汗的10萬軍隊共同奪取了整個亞塞拜然和伊朗西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間,伊朗恢復了昔日的強盛,不僅奪回了被土耳其侵佔的西部領土,而且還吞並了一些新的領土。

然而,由於對烏茲別克封建主進行戰爭和鎮壓反封建的起義,阿拔斯一世不得不於1590年3月21日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對伊朗非常不利的伊斯坦布爾和約。按照這項和約,幾乎整個外高加索和路里斯坦、庫爾德斯坦的頗大部分都劃歸奧斯曼帝國統治。

16世紀與17世紀之交,阿拔斯一世進行了軍事改革。

最初,他建立了一支常備部隊,其中包括一個1.2萬人的火槍兵軍團和一個1萬人的騎兵軍團;還建立了火炮工廠和由炮手組成的炮兵部隊。火槍兵和炮手只從波斯人中招募。至改革完成時,伊朗軍隊的兵力達12萬人,計有常備軍4.4萬人、封建民軍7.5萬人,封建民軍中有3萬克濟爾巴希人和由土庫曼人、庫爾德人、盧爾人及其他游牧部落和定居的伊朗封建主組成的4.5萬民軍。阿拔斯一世的軍隊很快增至30萬人。伊朗為准備與強大的奧斯曼帝國進行戰爭,還與土耳其的敵對國——俄國和歐洲諸國建立了政治與外交關系。

1602年,阿拔斯一世對土耳其開戰。

整整一個世紀以來,伊朗國第一次成為進攻的一方,而軍事組織未作根本改變的奧斯曼帝國卻成為防禦的一方。1603~1604年,在蘇菲安附近的數次交戰中,伊軍打敗了土軍,攻佔並洗劫了大不里士、納希契凡及其他城市。遵照阿拔斯一世的命令,有30餘萬亞美尼亞人從被征服的亞美尼亞被趕往伊朗內地。

在1602~1612年的伊土戰爭中,伊朗獲得全勝。1613年11月20日,交戰雙方在伊斯坦布爾簽訂了使伊朗保有全部戰果的和約。

由於對1613年伊斯坦布爾和約的條款不滿,土耳其於1616年開始對伊朗採取報復行動。

在1616~1618年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新戰爭中,土耳其又遭失敗,於1618年在謝拉布簽訂和約,條約基本上重申了伊斯坦布爾和約的各項條款。在最後兩次戰爭中,伊朗大大擴張了自己的領土范圍,接著就開始了進一步的征服。

1623~1639年的伊土戰爭起因於沙赫阿拔斯一世的軍隊入侵阿拉伯的伊拉克。阿拔斯一世利用伊拉克人反對蘇丹穆斯塔法一世統治的起義之機,攻佔了巴格達市,隨後佔領了整個阿拉伯的伊拉克。

阿拔斯一世於17世紀的前25年裡,對東喬治亞的幾次遠征,破壞性特別大。外高加索人民對其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在喬治亞,薩阿卡則領導的廣泛的反伊朗起義,動搖和削弱了伊朗在外高加索的統治。

與此同時,土耳其在歐洲的戰事中遭數次挫折後,在蘇丹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間,便重新致力於征服東方。

1625年,土耳其佔領了阿哈耳齊赫,奪取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將其變為土耳其的一個省。穆拉德四世還進犯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同時,他的部隊還佔領了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可是他未能佔領巴格達,對該城長達9個月的圍攻毫無成效。

1630年,土軍轉攻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毀掉了哈馬丹城,屠殺了全城居民。1639年5月17日,簽訂了卡斯列—席林條約。

按照這項條約,伊土兩國間的疆界沒有變動,但阿拉伯的伊拉克歸屬土耳其。

伊土戰爭的第三個時期開始於18世紀初,土耳其蘇丹艾罕默德三世對伊朗重起戰端。

1723年春,土軍乘薩非王朝國家崩潰之機侵入外高加索,佔領了第比利斯、整個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與此同時,土軍還征服了伊朗西部的路里斯坦省。土耳其人的勝利直接威脅著俄國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遠征波斯和土耳其的軍事勝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馬斯普二世同俄國簽訂了1723年彼得堡條約。

1724年6月23日,俄土君士坦丁堡條約在伊斯坦布爾簽訂。

根據這項條約,1723年俄伊彼得堡條約列舉的裏海沿岸所有地區轉歸俄國,而外高加索的其餘地區和包括克爾曼沙赫、哈馬丹兩市在內的伊朗西部則轉歸土耳其。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條約的條款有利於土耳其,這是由於法國對它支持的結果,因為法國害怕俄國勢力加強。土耳其不滿足於已佔領的大片領土,其軍隊又向伊朗東部推進並攻佔了加茲溫。對土耳其侵略者進行抵抗的只有波斯和亞塞拜然的人民群眾。

18世紀30年代初,統帥納迪爾成為伊朗的實際統治者。

1730年,他擊敗了土軍並將其逐出哈馬丹、克爾曼沙赫和南亞塞拜然。

然而,當納迪爾忙於鎮壓阿富汗阿布達爾部族的霍臘散起義時,唯恐納迪爾的聲望增高的塔赫馬斯普二世向土耳其人出征,以期提高個人威望。塔赫馬斯普二世的軍隊在哈馬丹城下遭到失敗。

1732年1月10日,他被迫與土耳其簽訂和約。和約使土耳其侵佔的阿拉斯河以北的外高加索領土合法化。

1732年底,納迪爾推翻了塔赫馬斯普二世,事先與俄國簽訂臘什特條約後,便親自出征土耳其。

按該條約規定,吉蘭省立即歸還伊朗,而庫拉河以北的領土待將土軍從外高加索境內驅逐後歸還。

1735年6月14日,納迪爾的7萬軍隊在卡爾斯城下打敗了蘇丹的8萬大軍。

1736年,納迪爾加冕為伊朗沙赫,著手改組軍隊,以期增加兵員和裝備,尤其是炮兵。在這方面他得到英法兩國軍事專家的幫助。納迪爾—沙赫在鞏固了薩非王朝國家的統一之後,為了從土耳其手中奪回阿拉伯的伊拉克和外高加索,於1743年對土耳其重新開戰。3年戰爭雙方未分勝負而結束。

16至18世紀的伊士戰爭造成了各族人民的大批死亡,交戰的任何一方都未獲勝。戰爭阻礙了伊土兩國生產力的發展,加速了一些由許多民族和部落鬆散地拼湊而成的封建國家的崩潰。

伊土戰爭的非正義性,在被征服的各民族人民中間——特別是在17至18世紀——不斷激起民族解放運動和反封建運動,這些運動都為交戰國的某一方所利用,以建立自己的統治。伊土戰爭對外高加索人民來說是他們自古以來的歷史上苦難最深重的時期。在血腥的伊土戰爭中遭到削弱的伊朗和土耳其,日益淪為在近東和中東建立霸權的英法兩國的殖民地。

在伊朗和土耳其,武裝力量的基本形式是封建民軍,武裝力量的主要兵種是用矛、盾、馬刀、弓箭、短劍和火槍武裝起來的正規騎兵和非正規騎兵。伊朗的正規騎兵和土耳其的正規騎兵是軍隊中靈活機動的部隊。常備步兵與騎兵相比則處於從屬地位。

但是,到17至18世紀時常備步兵的作用上升到主要地位,這是由於西歐經驗傳到了這些國家。步兵裝備有熱兵器並按正規原則編成。炮兵作為一個兵種在土耳其出現的較伊朗為早。

在納迪爾的軍隊中有許多戰象,交戰時用它們沖擊敵人戰斗隊形的中央,為步兵開路。在運用熱兵器之前,交戰勝負通常取決於大批騎兵的沖擊,旨在包圍敵人,隨後將被圍之敵擊潰。騎兵能保證突然而迅速地打擊敵人。

隨著正規步兵和炮兵的出現,騎兵成為戰斗隊形的基礎,它能夠掩護翼側並對敵突擊。部隊作戰採用疏開隊形,而到17至18世紀時則採用線式戰斗隊形。對擊潰之敵一般不予追擊。奪取要塞主要靠長期圍攻。

在伊土戰爭中,總的說來軍事學術發展極其緩慢,這是由於兩國軍隊中存在著大量非正規的、不同種族的、用各式各樣的武器裝備起來的封建騎兵和封建步兵組成的民軍。

㈡ 希臘和土耳其為什麼會有戰爭

1967年希臘軍政府通過軍事政變上台,遭到全歐洲譴責,但美國卻支持希臘軍政府的「反共努力」。
1974年春,塞普勒斯情報部門發現希族准軍事組織---塞普勒斯全國戰士組織正策劃推翻馬卡里奧斯總統,他們還得到希臘軍政府的暗中支持。1974年7月2日,馬卡里奧斯總統寫信給希臘總統費宗·吉斯吉斯將軍,抱怨希臘試圖在塞普勒斯策動軍事政變。然而,希臘軍政府的答復卻是加快政變步伐。
7月15日,塞普勒斯國民警衛隊在希族軍官指揮下突然炮轟總統府,馬卡里奧斯總統護送一隊參觀總統府的學生離開後,自己乘計程車逃到塞普勒斯南部的帕福斯,那裡有英國空軍基地。隨後,他乘上一架英國飛機前往紐約,向聯合國控訴希臘軍政府的暴行。與此同時,政變軍人扶植贊同希塞兩國合並的尼科斯·桑普森就任臨時總統。
塞普勒斯政變使土耳其獲得了「口實」,迅速制定了「阿提拉1號」作戰計劃。7月20日拂曉,大批土耳其部隊突然在塞普勒斯北部港口城市凱里尼亞以西8公里處登陸,土耳其宣稱此舉是為了「保護」塞普勒斯土族人的安全。土耳其入侵部隊包括「恰克馬克」特別攻擊旅、第6兩棲步兵團、第50步兵團和第39師坦克營,裝備有12輛M47坦克、20輛M113裝甲車和12門105毫米口徑榴彈炮。
為了趕走入侵的土耳其軍隊,塞普勒斯國民警衛隊先派出第251步兵營的2個連和第23坦克營的1個排(5輛T-34坦克)前去攔截。塞軍起初打掉土軍2個無後坐力炮陣地,但土軍的M113裝甲車和步兵密切協同,擊毀2輛塞軍T-34坦克,使塞軍的努力付諸東流。

㈢ 為什麼會爆發意土戰爭

意土戰爭指義大利帝國主義為了奪取奧斯曼帝國的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而發動的侵略戰爭。義大利政府利用歐洲列強的姑息政策和土耳其國內的嚴重困難,於1911年9月23日向的黎波里城派出了法拉韋爾海軍上將指揮的艦隊。9月27日義大利向土耳其提出最後通牒,其中包括要求佔領的黎波里和昔蘭尼加這樣不能接受的條件。遭拒絕後,便發動了戰爭。9月29日戰斗行動開始,意軍從海上向的黎波里、胡姆斯及其他城市進行射擊。10月4日夜間,義大利登陸兵登陸,未遇到激烈的抵抗便佔領了的黎波里和胡姆斯。10月11日卡內瓦將軍的遠征軍開始在的黎波里登陸。戰勝為數不多的守備部隊和當地居民隊伍的抵抗後,遠征軍佔領了圖卜魯克和德爾納。爭奪班加西的戰斗很激烈。10月13日,義大利艦隊和步兵師部隊抵達這一地域。10月19日,義大利登陸兵在班加西近郊登陸,經過激烈戰斗,擊潰了土耳其軍隊和當地居民的隊伍,10月21日,佔領了該城。

至10月底,義大利軍隊已控制了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的一些最重要的瀕海城市。盡管他們具有優勢兵力並採用殘酷的討伐措施,但深入到國家腹地的企圖卻未能得逞。來自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埃及以及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游擊隊和志願軍與侵略者展開了積極的斗爭。義大利軍隊經與阿拉伯志願軍隊伍戰斗,損失慘重,被迫轉入防禦。阿拉伯人民的斗爭使戰爭發展為持久戰。在這種情況下,義大利統帥部於1912年5月前把自己的步兵增加到10萬人,並調來35架飛機,一些飛艇和許多其他技術兵器。1912年4~10月,義大利軍隊在北非積極採取軍事行動,佔領了贊祖爾和萊卜達綠洲。4月和6月,義大利艦隊轟擊了達達尼爾海峽,但無明顯成效。5月佔領了多德卡尼斯群島。盡管義大利軍隊這次取得了局部勝利,但仍未能深入到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腹地。土耳其國內政治形勢日趨復雜,1912年10月爆發了巴爾干戰爭,從而迫使土耳其政府放棄了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1912年10月15日,在烏希簽署了預先的秘密和約,10月18日,在洛桑簽署了公開和約。

根據和約,土耳其從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撤出了軍隊,並允許它們自治。義大利也答應從多德卡尼斯群島撤出自己的軍隊,但是,這個承諾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一直沒有履行。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實際上變成了義大利的殖民地,後改稱利比亞。利比亞人民一直堅持解放斗爭,1943年終於趕走義大利軍隊。意土戰爭在軍事學術史上的意義在於,它開創了使用飛機完成軍事任務的先例。在這次戰爭中,義大利人把飛機用於艦船和海岸火炮射擊校正,繼而又用於偵察和投彈。

㈣ 『敘利亞,伊拉克,土耳其,俄國』為什麼會發生戰爭

是以敘利亞為中心打的,開始是敘利亞民眾大遊行、暴亂,後出現了多個反政府派別,聯合對巴沙爾政府開戰,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伊拉克的黎凡特伊斯蘭國勢力打進敘利亞本土,與巴沙爾政府抗衡,戰爭升級。美國為首的北約隨即參戰,幫助反對派打擊巴沙爾政權,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理所應當捲入戰爭。俄羅斯也以打擊恐怖組織的名義,協助巴沙爾政權,也介入敘利亞戰爭,敘利亞戰爭擴大化。此外,世界各國的許多人們,包括百姓、退伍兵、逃犯等等,也都抱著不同的目標和宗旨,紛紛遠赴敘利亞,親臨這場戰爭。開戰以來,參戰人數起伏不定至今無法統計,許多新式武器都在此搬上戰場,戰爭異常激烈,這不僅僅是敘利亞各派的較量,更是各大國之間的博弈,敘利亞戰爭是近代歷史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是當今世界的焦點。

㈤ 為什麼會爆發亞美尼亞—土耳其戰爭

亞美尼亞—土耳其戰爭是土耳其和達什納克黨的亞美尼亞之間進行的一場戰爭。在協約國和美國的唆使下,達什納克黨政府指望通過軍事冒險行動來壓制勞動人民的革命活動和鞏固自己在國內的地位。

1920年色佛爾和約的簽訂更促使達什納克黨人加速實現其冒險意圖。根據和約,土耳其的凡省、比特利斯省以及埃爾祖魯姆和特拉布松兩省的部分地區劃歸亞美尼亞。土耳其方面考慮到亞美尼亞在軍事上的明顯劣勢,也企圖利用達什納克黨人的冒險政策以奪取亞美尼亞相當一部分領土。6月9日土耳其軍隊向納希切萬出動。達什納克黨人指望協約國和美國給予援助,拒絕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關於通過外交途徑調停沖突的建議。

但是,協約國和美國只向亞美尼亞提供了武器和為數不多的貸款。達什納克黨軍隊因為敵軍在人員和裝備方面占優勢而遭到失敗。9月29日,土耳其人佔領了薩勒卡默什,隨後又佔領阿爾達漢。10月30日佔領了卡爾斯。這不僅是對亞美尼亞的威脅,而且也是對亞塞拜然和喬治亞的威脅,俄羅斯聯邦政府對此感到不安,再次建議達什納克黨接受調停,但又遭到拒絕。

帝國主義集團為了在蘇俄和土耳其之間製造糾紛,鼓動達什納克黨人繼續進行戰爭。也由於此原因,孟什維克的喬治亞拒絕援助亞美尼亞,並於11月宣布中立。11月7日土耳其人佔領亞歷山德羅波爾,11月12日佔領阿金車站,並開始向埃里溫進攻。土耳其軍隊幾乎佔領了亞美尼亞2/3的領土。

達什納克黨得不到協約國和美國的軍事援助,於11月18日簽署停戰協定,12月2日簽訂和約。根據這一和約亞美尼亞實際上成了土耳其的附庸國。依照條約規定,亞美尼亞只剩下埃里溫市和戈克恰湖的一些地區。亞美尼亞的軍隊限制在1500人、20挺機槍和8門火炮以內。但是,達什納克黨已經無權締結條約了。11月29日,在布爾什維克領導下,亞美尼亞勞動人民舉行了起義,並在紅軍的幫助下推翻了達什納克黨政府。就在這一天,領導起義的革命委員會宣告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共和國政府拒絕接受達什納克黨與土耳其簽訂的喪權辱國的條約。

1921年3月16日,蘇俄和土耳其之間簽訂了條約。按照該條約,卡爾斯省和其他一些地區劃歸土耳其。根據蘇俄政府的要求,土耳其從業歷山德羅波爾地區和納希切萬省撤出了自己的軍隊。1921年10月13日,南高加索各蘇維埃共和國和土耳其簽訂了共同一致的和約,確定了它們之間的邊界。

亞美尼亞—土耳其戰爭非常明顯地揭示了達什納克黨活動的反人民性質。他們像南高加索其他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政黨和孟什維克黨一樣,不是為本國人民的民族利益服務,而是為國內外反革命的反蘇維埃政策效勞。

蘇維埃政權在亞美尼亞的建立,蘇俄在推翻達什納克黨和恢復亞美尼亞領土完整的斗爭中給予亞美尼亞勞動人民的援助,對於亞美尼亞人以及南高加索其他各族人民的社會解放和民族解放都具有重大意義。

㈥ 伊朗—土耳其戰爭的背景是什麼

伊朗—土耳其戰爭是打著伊斯蘭教的兩大流派——什葉派與遜尼派捍衛者之間的斗爭的幌子進行的。

得到遜尼派封建貴族上層人物支持的土耳其佔領者,遭到了15世紀末產生的以薩非王朝為首的伊朗國家的反抗,薩非王朝宣布希葉派為國教。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殘酷地鎮壓了1513年安納托利亞的什葉派教徒起義,殺死什葉派教徒4萬人。從此,開始了對什葉派的伊朗的戰爭。

㈦ 151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薩菲王朝為什麼發生戰爭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薩菲王朝的伊朗都信奉伊斯蘭教,是中世紀西亞地區的兩個大帝國,但由於派別不同,爭奪宗教統治權和爭奪兩河流域領土的斗爭十分激烈。薩菲王朝奉什葉派為國教,土耳其則信奉遜尼派。在土耳其帝國內部有許多什葉派教徒,薩菲王朝利用自己的代理人在安納托利亞四處活動,鼓動叛亂反對遜尼派奧斯曼人的統治,對土耳其構成威脅。1513年,土耳其蘇旦塞利姆一世殘酷鎮壓了什葉派教徒的叛亂,屠殺5萬之眾,並乘機對伊朗的薩菲王朝發動了戰爭。

㈧ 俄羅斯跟土耳其有什麼仇為什麼持續了200多年的戰火

土耳其的前身是奧斯曼帝國,與俄羅斯是世仇關系,雙方至今還保持著歐洲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系列,長達240多年的戰火,平均每19年就會爆發一場大規模戰役。不過一戰後奧斯曼帝國四國同盟被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協約國擊敗。後來奧斯曼帝國滅亡,就變成了現在的土耳其。

連續爆發241年的戰役,俄土雙方的民族仇恨根深蒂固,直到近現代還未完全消除,而造成這種民族仇恨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益作祟。在俄美爭霸時期,土耳其選擇了加入美國同盟陣營,是北約在南部的支撐點。

不過俄羅斯分化美國盟友的手段也非常高明,近幾年土耳其彷彿正在向俄羅斯靠攏。

㈨ 中東大國土耳其為何屢遭敗績,真的是武器裝備不如別國嗎

土耳其屢遭敗績不是因為武器裝備不如別國。

土耳其正規軍的傷亡超過200人,設備損失慘重,而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叛軍殺害或傷害了3000多人。實際上,土耳其發起的軍事行動遭到了敘利亞和伊拉克兩個鄰國的抗議,抗議土耳其冒著反恐的幌子,但它的確以庫爾德武裝為目標。當然,土耳其的算盤並沒有逃脫美國和俄羅斯的視線。兩國甚至向特種部隊同時派遣特種部隊到庫爾德武裝控制區,警告土耳其不要輕舉妄動。此外,敘利亞,伊拉克和庫爾德愛國聯盟也聯手切斷了土耳其繼續向南的旅程。在強大的綜合壓力下,土耳其被迫停止對庫爾德人的密集軍事打擊。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5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6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