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願景是什麼
Ⅰ 土耳其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關於顏色的習俗主要有哪些
土耳其共和國,簡稱土耳其。位於亞洲的西部,地跨歐亞兩洲,絕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
土耳其人尚武。人們稱土耳其為「尚武之國」,「武士重武,不重食」。
土耳其人喜愛綠色、白色和緋紅色。禁忌紫色和黃色,因為黃色標志著死亡。在土耳其應慎用綠三角,綠三角是免費用品的標志。他們在布置房間、客廳時,絕對禁忌用花色,因為民間一向認為花色是凶兆,是禁色。土耳其人信仰伊斯蘭教,他們喜歡喝葡萄酒以外的酒,喜歡吃牛、羊肉,喜歡駱駝。禁忌吃豬肉,及把豬、貓、熊貓作圖案。按當地的習慣,到鄉下時,有時必須脫鞋才可進入房子。
Ⅱ 土耳其是個什麼樣國家
土耳其是個世俗化的伊斯蘭教國家,從1923年凱末爾將軍建立現代土耳其國家後就將土耳其設定為世俗國家,可能是為了擺脫過去土耳其蘇丹對國家的影響吧,宗教過度的影響國家對社會發展不利。政府受軍方影響頗大,與埃及、突尼西亞有些相像。有四次土耳其政府因為有伊斯蘭傾向而被軍隊推翻,同樣的,埃及前政府也就是皇室也是被軍人出身的納賽爾推翻的,建立了世俗化的埃及國家,今年主張國家伊斯蘭化的埃及總統穆爾西就被軍方廢黜,這是題外話,因為說到一個伊斯蘭國家就要說和它同類型的國家。
但土耳其建國後極力的想要脫亞入歐,和日本很像。因為有一小塊領土魯米利亞地區在歐洲,土耳其得以在足球籃球上進入歐洲杯,軍事上加入北約。
在中東事務上,土耳其反應積極,前年發生的利比亞戰爭就是土耳其在歐洲國家和利比亞之間主持調停,而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問題土耳其也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它試圖在伊斯蘭世界裡確立自己的地位。所以土耳其和伊朗、埃及、沙烏地阿拉伯的目標應該一樣都是做一個伊斯蘭地區大國。
Ⅲ 微說歷史(2)-土耳其與庫爾德百年恩怨-「被遺忘的」德西姆屠殺(之二)
上接《微說歷史(1)-土耳其與庫爾德百年恩怨-「被遺忘的」德西姆屠殺(之一)》
序幕
如前文介紹,凱末爾與其領導土耳其政府的願景當然是美好的:進行平和的文明化過程。只是施加以軍事化的手段推行這些改革的過程,則未必如此光亮。1936年,改革行動推進到了德西姆的庫爾德和扎扎人部落山區,由軍隊主導在當地進行架橋,修路,和文化教育。
一方面當庫爾德和扎扎人的部落領袖對政府軍隊的強製做法干預了他們歷史以來的獨立性心生不滿;當地部落間間或的沖突也不免被當地駐軍有意或無意的捲入。由於外來軍事力量的介入,一些部落間的慣常性沖突演變的有些變味,拉偏架,挑矛盾;而土耳其主要地區的世俗化,也使得部落宗教首領們對自己可能旁落的權利利益感到憂心忡忡。
另一方面,軍隊也對在當地推行建設,改革,教化受到種種拖延,敷衍,無視甚至搗亂破壞感到耐心漸失。對上,有中央政府快速推行改革的任務重壓;對下,作為擁有絕對暴力手段的組織,軍隊從來都不是和平鴿派。於是軍隊的舉措也逐漸簡單粗暴化。
到了1937年,由於土耳其內部庫爾德民族主義者在多地發生了對抗,土耳其當局感覺到了可能將要發生的叛亂。於是軍隊內部也加緊了對潛在叛亂的處理准備,這中間可能有一些激進的舉措在討論並准備著。
導火索
1937年3月的一天,一座在德西姆由政府建好的木橋被一夥人刻意縱火燒毀。同時,連接當地駐軍的電話線遭到了破壞。這時,或由於部落間的歷史積怨,個人的恩仇,當地的某個部落領袖向當局舉報破壞活動是由一個名為塞義德·里扎(Seyid Riza)的部落領袖組織其同盟實施的。無論有無證據,無論有無任何進一步暴力活動的跡象,當地的土耳其政府駐軍迅速的「預防性「的活動大規模的展開了。當然,也有說法,軍隊其實早就一直在等待實施懲罰的借口了。
於是,首先要求交出嫌疑的部落首領。當遭到拒絕時,軍事行動迅速升級為征服行動。
軍事征服
首先是針對叛亂部落,軍隊大規模進攻並追捕叛亂部落成員。部落則依靠當地的山形地勢進行反抗,男人們參與戰斗,而婦女,老人和孩童則躲在山洞。土耳其的軍隊已經經過了西式操練多年,並配備了當時先進的西式槍支和火炮。當地部落雖然熟悉地形環境,但是火力和人數的遠遠落後,堅持不了多久,便只能四散潰逃進深山。而來不及撤離的婦孺則落入了土耳其軍隊的手中。可是土耳其軍隊的做法,讓平叛行動發生了變味。他們將一些藏有老人婦孺的洞口用土石磚塊牢牢封死;更有甚者,在一些洞口直接點火驅煙;而一些試圖逃離山洞的人,則被擊斃或刺死。在庫雷山(Kureyshan)和巴克赫提亞(Bakhtiyar)部落,則有許多婦女和兒童被迫從高高的懸崖跳下。
征服行動持續到了1937年的夏末,那些曾經舉報反叛部落或選擇服從的其它庫爾德和扎扎部落,原以為可以安穩的躲過這次危機,然而,他們錯了。由於反叛部落的武裝人員四散到高山密林和深谷中,土耳其軍隊或處於惱怒,或處於原本的懲罰計劃,對這些部落也展開了大規模的進攻。或借口庇護叛亂分子,或借口不合作,這些部落來不及反抗便遭到了摧毀。部落首領遭到酷刑,而後槍殺;男人當場殺死,而婦女兒童被封在乾草堆中,縱火燒死。
而後,1937年的冬天來了。大雪覆蓋了山區的大部分地方,讓土耳其政府軍隊的軍事行動變得難以持續開展。於是,新的計謀便被推了出來。軍隊宣布進行停火和談判,甚至許諾為此前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或者是實力對比懸殊太大而無從選擇;或者是這些許諾太過誘人;或許是當地的庫爾德和扎扎人不夠城府。叛亂的主要領袖塞義德·里扎(Seyid Riza)決定和他所認識並信任的當地土耳其官員埃爾辛坎(Erzincan)談判。而事實是,當他和他的五十名手下一進入談判地點,便被逮捕。隨後經過簡易審判,包括塞義德·里扎(Seyid Riza)在內的11人被立即處死。
(未完,請看下一篇《微說歷史3)-土耳其與庫爾德百年恩怨-「被遺忘的」德西姆屠殺(之三)》)
Ⅳ 為什麼土耳其是一個居住的好地方移民土耳其生活有什麼好處呢
土耳其全部外籍人一般挑選定居的大城市,如伊斯坦布爾,安卡拉,伊茲密爾,布爾薩,安塔利亞,博德魯姆,費特希耶等都十分安全性。全部土耳其海域,包含愛琴海沿岸地區和土耳其里維埃拉,也十分安全性。
土耳其的天氣和氣候
土耳其的七個不一樣地理區域都有各自的天氣氣候。在卡卡爾山峰東北部地區,人們在六月依然衣著外衣。但是,尤其是愛琴海沿岸地區和地中海,每一年大約有300天日照。這便回答了為什麼他們是頂尖海邊度假終點。八月是酷熱的季節,氣溫高達40度,但這也代表著冬天柔和。這類完美天氣氣候推動了戶外拓展方法,對身體、精神和靈魂都有好處。想一想室外用餐和游泳館四周的日子。
Ⅳ 說說,土耳其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urkey),簡稱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人主要是歐洲人種-地中海血統,1299年奧斯曼一世建立奧斯曼帝國。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拜占庭帝國,16世紀~17世紀,尤其是蘇萊曼一世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統治區域地跨歐洲、亞洲和非洲。因此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 土耳其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此得以統合。19世紀時國力開始衰落,1914年8月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並於1918年戰敗。喪失了大片領土,帝國從此土崩瓦解。1919年,土耳其擊退外國侵略者,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國。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 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Ⅵ 土耳其古代什麼帝國
土耳其古代是奧斯曼帝國,為土耳其人所建立的一個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土耳其人初居中亞內陸地區,後遷至小亞細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日漸興盛。
土耳其雖為亞洲國家,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土耳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又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及二十國集團的成員。
Ⅶ 土耳其有什麼特色
一,地理位置獨具特色
土耳其是由地中海文化和多種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一個多民族文化國家。橫跨亞歐兩大洲,亞洲部分佔總面積的96.9%。北臨黑海,南瀕愛琴海,黑海海峽為國際水運交通要道。
二,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集東西、歐亞文明於一身,曾是偉大文明和信仰的發祥地,不同的宗教在這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她可以與擁有相似文化背景特色的義大利名城羅馬相媲美。
三,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建於公元537年。拜占廷帝國統治者君士坦丁下令建造了這座基督教堂,佔地面積7570平方米,圓頂周長32米,高55.6米。這座擁有107根支撐圓柱的教堂共使用了900年之久。
四,藍色清真寺
藍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布爾唯一的一座擁有六座宣禮尖塔的清真寺。這六座宣禮塔一共有十六個陽台,分別矗立在清真寺。
清真寺大廳內地面上鋪著幾百平方米的真絲地毯。大廳內用來照明的油燈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清真寺里還珍藏著各國和地區贈送來的禮物,其中最著名最有價值的是一套手寫的古蘭經。
五,托普卡泊老皇宮
托普卡泊宮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的皇宮,大門外有一座巨大的炮台,所以當地人都叫它「托普卡泊宮」,即「炮台皇宮」,這座博物館及它的手工藝品展示非常值得觀看。托普卡泊宮收藏的瓷器達一萬二千多件,其中四分之一向遊客展出,是繼中國和德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大瓷器收藏館。
六,飲食特色
土耳其有很多高級餐廳,特別是在伊斯坦布爾等大城市,能吃到全世界各地的菜餚。中餐館在土耳其算是高檔消費場所,價格一般比較昂貴。倒是那些土耳其小餐廳,既實惠,又干凈。
這里以烤肉(牛羊魚雞)為主,魚的價格最貴,雞的價格最便宜,還有各種美味沙拉,有膽量的朋友可以品嘗一下土耳其的拉克酒。飯後可以品嘗一下土耳其咖啡。土耳其盛產阿月渾子(開心果)和榛子(維珍果),又新鮮又便宜。
Ⅷ 曾經的強大一時的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它的國家性質是什麼
奧斯曼土耳其(目前已滅亡)的國家性質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國家。
奧斯曼帝國(土耳其語:Osmanlı İmparatorluğu;1299年—1922年),為土耳其人建立的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
土耳其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
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巴爾干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
(8)土耳其的願景是什麼擴展閱讀:
奧斯曼帝國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與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奧斯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與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奧斯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
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斯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戰崛起的歐洲基督徒國家的伊斯蘭勢力,在1856年3月30日的《巴黎會議》里,奧斯曼帝國被承認為歐洲國家,但帝國終不能抵擋近代化歐洲列強的沖擊,以卡洛維茨條約為主要標志而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敗於協約國之手,奧斯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起義,擊退歐洲勢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參考資料:網路_奧斯曼帝國
Ⅸ 土耳其為什麼會有西方文化
土耳其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它在現代國際大廈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除了其戰略地位舉足輕重之外,這個國家正處於重重疊疊的經濟區域中心,這些區域中最著名的當屬那些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的中亞各國家,土耳其不僅在地理位置上貼近它們,而且具有與之相似的文化淵源。土耳其是黑海周邊地區和近東地區國家的工業和貿易中心。土耳其也是黑海、地中海和愛琴海環境保護國際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土耳其人繼承伊斯蘭的傳統又擁有奧斯曼帝國的輝煌,他們在繼承西方傳統的同時成為現代西方的一部分。東方和西方、亞洲和歐洲的傳統融入土耳其的現代文明中,這種融合的一個標志是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的兩座大橋,它們用許許多多過去和一個未來把兩塊大陸連成一體。
土耳其人中99%都是穆斯林,但您卻很難想像在土耳其這篇土地上也曾經經歷過基督教的興盛時代。早期的基督教徒居住在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亞」地區,在和平之中傳播他們的宗教。到七世紀,基督教徒為了逃避拜占庭的迫害來到這里,鑿穴而居,洞穴相連,縱深地下幾十米。今天的「卡帕多奇亞」也是最惹人眼球的地區。旅遊者從世界各地趕來參觀葛萊梅(Goreme)露天博物館,它是一個包羅了數十座中世紀洞穴教堂的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