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和敘利亞什麼時候開戰

土耳其和敘利亞什麼時候開戰

發布時間: 2023-01-15 14:49:37

㈠ 伊土戰爭可以分為哪幾個時期

長達200餘年的伊土戰爭共分三個時期。第一時期從1514—1555年。1514年8月23日,奧斯曼軍隊在查爾迪蘭(南亞塞拜然)與8萬波斯騎兵展開決戰。土耳其部隊不僅有步兵、騎兵,還有強大的炮兵,伊朗部隊則主要是裝備馬刀和長予的騎兵。伊朗軍隊以逸待勞,但軍事上不佔優勢。使用滑膛槍的土耳其耶尼切里兵團在大炮配合下摧毀了伊軍抵抗,擊敗了沙赫伊思邁爾一世,佔領了伊朗首教大不里士。1515年科奇希薩爾一戰,伊朗軍隊再次敗北,土耳其炮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到1516年,塞利姆已佔領了西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和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1516~1517年,土耳其又佔領了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賈茲和阿爾及利亞部分領土。1533年,蘇萊曼一世在同奧地利簽訂和約使其北翼安全得到保障之後又對伊朗開戰。1536年,土耳其佔領了喬治亞西南的部分領土。這里是伊土兩國爭奪外高加索和美索不達米亞統治地位的主要戰場。伊朗軍隊有了自己的炮兵之後,雙方的戰爭互有勝負。1555年5月,兩國在阿馬西亞城締結和約,伊朗保有所佔外高加索領土,土耳其則把阿拉伯伊拉克並入自己的版圖。兩國平分了喬治亞和亞美尼亞,確認卡爾斯城區為中立區。

伊土戰爭第二時期從1578年起,延續近半個世紀。土耳其乘伊朗薩菲王朝內訌之機再次進攻伊朗。1578年,擁有克里木諸可汗強大軍隊支持土軍撕毀1555年和約,開進外高加索境內,佔領南喬治亞的部分土地。8月10日,伊朗沙赫軍隊在徹爾德爾附近被擊潰,土軍侵入東喬治亞和東亞美尼亞,爾後進入北亞塞拜然並佔領希爾萬。1579年起,土軍同克里木可汗軍隊(10萬人)聯合作戰,奪取整個亞塞拜然和伊朗西部地區。

阿拔斯一世被迫1590年3月,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簽訂了屈辱性的《伊斯坦布爾和約》。根據條約,伊朗幾乎把整個外高加索和盧里斯坦、庫爾德斯坦大部領土都割讓給了奧斯曼帝國。

16、17世紀之交,阿拔斯一世紀進行了軍事改革,組建了一支由火槍兵軍(1.2萬人)和騎兵軍(1萬人)組成的常備軍,成立炮兵教練場和炮兵部隊。大力擴軍之後,阿拔斯一世的軍隊達到30萬人。為准備對奧斯曼土耳其的戰爭,爭取主動地位,伊朗還同土耳其的敵人俄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1602年,阿拔斯一改一個世紀以來的被動防禦地位,第一次主動對土耳其發動了戰爭。由於軍隊體制沒有作出相應改革,土耳其面對伊朗的攻勢有些力不能支。1603~1604年,伊軍在蘇菲安附近的數次交戰中打敗了土軍,攻佔並洗劫了大不里士、納希切凡等城市,把30餘萬亞美尼亞人遷往伊朗境內。1602~1612的10年戰爭,伊朗大獲全勝,1613年11月簽訂的《伊斯坦布爾和約》肯定了伊朗的全部成果。

土耳其對該條約心懷不滿,遂於1616年對伊朗採取報復行動,但在3年的戰爭中再遭敗績,1618年的《薩拉卜和約》重申了《伊斯坦布爾和約》的內容。伊朗乘戰爭獲勝之機大大擴展了自己的領土,遂准備進行新的戰爭。1623年,伊朗軍隊入侵阿拉伯拉克,引發了1623~1639年戰爭。阿拔斯一世趁伊拉克人民反對土耳其蘇丹穆斯塔法一世統治舉行起義之機,興兵攻佔巴格達,繼之佔領了整個阿拉伯伊拉克。

蘇丹穆斯塔法四世在位期間(1623~1640年),1625年,土耳其佔領了阿哈爾齊赫,從伊朗手中奪得了薩姆茨赫-薩塔巴戈公國,並將它變為自己的一個省。土軍還進犯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佔領了北美索不達米亞和摩蘇爾,但圍攻巴格達9個月未能成功。1630年,土軍轉戰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洗劫哈馬丹城,全城居民均遭屠殺。1639年5月,伊土簽訂《席林堡(佐哈布)條約》。伊土邊界保持現狀,但阿拉伯伊拉克劃歸土耳其。

伊土戰爭第三時期始於18世紀初,土耳其蘇丹艾哈邁德又對伊朗發動戰爭。1723年春,土軍乘薩菲王朝崩潰之機侵入外高加索,相繼佔領第比利斯、整個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同時,土軍還征服了伊朗西部的盧里斯坦省。1724年6月,俄土《君士坦丁堡條約》在伊斯坦布爾簽訂。條約規定,1723年俄伊彼得堡條約列舉的裏海沿岸所有地區轉歸俄國,外高加索其餘地區、伊朗西部和克爾曼沙阿、哈馬丹兩城轉歸土耳其。

強佔大片領土的土耳其仍感不足,在1725年,又進軍伊朗東部並攻佔加茲溫。1730年,伊朗的實權人物納迪爾率軍打敗土軍的進攻,並將其驅逐出哈馬丹、克爾曼沙阿和南亞塞拜然。塔赫馬斯普二世為提高個人聲望,令納迪爾鎮壓阿富汗阿布達利部施拉桑起義,自己親征土耳其,但在1731年的哈馬丹城下一戰被土軍擊敗。1732年,他被迫承認土侵佔的阿拉斯河以北外高加索永久歸屬土耳其。1732年,納迪爾推翻塔赫馬斯普二世,並同俄國簽訂《拉什特條約》(1732年),答應肅清外高加索土軍後把庫拉河以北歸還俄羅斯,以換回吉蘭省。1735年6月,納迪爾率7萬大軍在卡爾斯城下打敗了8萬土軍。1736年,納迪爾即伊朗沙赫王位,著手改組軍隊,擴大軍隊數量和改善裝備,特別注重發展炮兵。他的軍隊近代化計劃得到法軍事專家的幫助。薩菲伊朗重新統一穩定之後,納迪爾沙赫為奪回土耳其控制的阿拉伯伊拉克和外高加索,於1743年對土再次發動戰爭。3年的伊土戰爭未分勝負。

㈡ 土耳其對敘利亞突然動武,為什麼土耳其總跟敘利亞過不去

土耳其的總統一月二十日發起了對土耳其的接壤國家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並且對外宣稱的這次軍事行動的目的是為了消除邊境的恐怖分子,然後就對敘利亞邊境進行了炮火打擊。那麼很多人都非常奇怪土耳其為什麼對敘利亞動手,為什麼土耳其總是要跟敘利亞過不去呢?其實土耳其它這次對敘利亞的戰爭,主要的針對方並不是敘利亞,而是在敘利亞一側的庫爾德人。


再加上敘利亞和土耳其其實一直都有領土之間的紛爭,亞歷山大勒塔省以前被劃分在敘利亞的領土上,所以兩個地區之間的矛盾一直是非常的尖銳的。

㈢ 土耳其敘利亞雙方正式開戰了嗎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正式開戰。

㈣ 現在土耳其在和那個國家打仗

10月12日,庫爾德敘利亞黨未來秘書長赫夫林·哈拉夫在敘利亞北部M4高速公路附近被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lun奸並石刑。隨著土雞的越境軍事行動展開,本來已經垂死的敘利亞各方反政府武裝將有卷土重來之勢。這些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與IS木有本質上的區別,都以殘忍濫殺著稱。

㈤ 土耳其出兵敘利亞又要開始打仗了嗎

中東又起戰亂——這次是土耳其和敘利亞。

13日,美國宣布將在土敘—伊敘邊界沿線訓練一支3萬人左右、以庫爾德武裝為骨乾的「邊境保護部隊」後;1月20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布,發起針對阿夫林地區庫爾德武裝的 「橄欖枝」行動;28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再次表示,土耳其軍隊將會肅清整個土敘邊境地區的庫爾德武裝。

這就意味著,土耳其的「橄欖枝行動」可能將要維持很長一段時間。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此次土耳其出兵攻打庫爾德,會引發中東新一輪混戰嗎?

對此,島叔的答案很簡單,兩個字:不能。

總結

分析了這么多,我們來簡單說說結論——

簡言之,從土耳其的角度看,如果此次能夠達到既定軍事目標,為自己的嫡系「自由軍」再爭得一塊有戰略靠背的地盤的話,既能確保自己在敘利亞的「利益」,又能顯示土耳其是一個具有獨立行動能力和意志的「大國」。這樣一來,土耳其在美、俄、歐及阿拉伯諸國面前的身價必然抬升,也將為自己贏得足夠的戰略選擇自由。這是土耳其此舉的主要考量。

而俄美這兩個敘利亞的主要玩家,目前對土軍的行動都表達了容忍。埃爾多安明白,只要不越過兩家的底線,就不會與這兩國發生沖突。沖突的代價,不是他能付得起的。

那中東各國、世界其他各國呢?事實上,當前的中東亂局已經決定了其他各國影響力的式微。

比如,原本在敘利亞內戰中很積極的海合會國家現在自顧不暇(領頭羊沙特深陷葉門戰場,與卡達的內訌未有分曉);雖然法國總統、歐盟外交代表表示了對土耳其行動的「擔憂」,但除了延遲土「入歐」外,也沒有什麼實質性招數,反而土耳其手裡有敘利亞難民這張牌;最尷尬的是北約,秘書長一邊承認土耳其有權「自衛」,另一邊敦促「自衛也得有分寸」,差不多算是一半安撫一半提醒,尷尬之意溢於言表。

可見,埃爾多安的「橄欖枝」是經過精心政治算計的「抓牌」行動,僅從理論上來說其得手概率頗高,也不至於引起中東新的混亂。

但話又說回來,埃爾多安的「禍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中」。

要知道,這次參與行動的土軍第二集團軍,是土耳其的精銳部隊。除了駐防首都之外,主要任務就是在東南部鎮壓庫工黨游擊戰爭,也一直深受埃爾多安信任。如此信臣精卒,傾巢而出,短時間內也許不是問題,可一旦戰事久拖不決,國內就難免空虛。屆時,庫爾德工人黨、軍內對其不滿勢力等,恐怕就有可乘之機。

畢竟,庫爾德武裝也不是好捏的軟柿子。此次土耳其進攻的阿夫林地區,雖然面積不大,但當年庫爾德人既然能在IS的圍攻中巋然不動,戰鬥力自是不可小覷。何況,之後他們還得到了美國指導員的訓練,水平想必也有不少提高。換言之,即便最後土軍能夠勝利,也必不輕松;若在此行中土軍損失過大,對埃爾多安來說,就將是一個嚴重的政治打擊。

畢竟,埃爾多安的「內」仍未全「安」。未遂政變之後,埃爾多安不斷延長國內的緊急狀態,其政治老本,也依然是此前執政時的經濟建設成本。除了對軍警和政府內部強力清洗外,在政治控制上,他也一直採取高壓手段。但一旦其國內經濟形勢走衰,埃爾多安的威信勢必再度受損。那時的後果,還很不好說。

和平共處才好。

㈥ 土耳其,敘利亞之間的矛盾是怎麼產生的

1.被奧斯曼統治、剝削四百年:

早在16世紀,敘利亞就被納入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帝國的版圖,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帝國一直對敘利亞實施專橫的壓迫和無情的經濟掠奪。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斯曼帝國變本加厲地進行掠奪,並打擊阿拉伯民族主義分子。僅在1915年,從敘利亞強征了當年9成的糧食產量,戰爭後三年,45萬敘利亞和黎巴嫩人死於非命。

2.因領土問題再添仇怨:

亞歷山大勒塔是所謂天然的敘利亞的組成部分,在經濟、宗教、文化方面與敘利亞有著密切關系,但該地區也生活著大量土耳其人。

1936年,土耳其政府提出對亞歷山大勒塔的主權要求,法國很快做出讓步。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山雨欲來,為了拉攏土耳其,法國、英國已經決定以這塊土地為誘餌。

3.冷戰時期的離合:

1957年10月,敘利亞在聯合國控告土耳其,敘利亞問題一下成了國際危機,美蘇兩強則分別支持自己的盟友。不過,這場危機最終沒有發展成公開的軍事對抗。

1957年危機只是敘土緊張關系的一個縮影,由於兩國結怨已久,之後的近半個世紀,敘土關系經歷了緊張與緩和、沖突與合作的艱難歷程。

(6)土耳其和敘利亞什麼時候開戰擴展閱讀

奧斯曼時期,敘利亞與土耳其矛盾的起因:

1516年,敘利亞被納入曾一度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奧斯曼帝國版圖,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政府對敘利亞人民政治上專橫壓迫,經濟上無情掠奪,文化上實行愚民政策。

18世紀後,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外國資本大量侵入敘利亞。18世紀末葉,法國資本在敘利亞各大城市佔絕對優勢。外國資本的侵入,促使敘利亞在19世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1831至1840年,名義上屬於奧斯曼帝國的藩屬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佔領敘利亞長達10年之久。

19世紀下半葉,敘利亞的民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領導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復興運動在敘利亞和黎巴嫩蓬勃發展。代表人物有布斯塔尼、阿卜杜勒·拉赫曼·卡瓦基比等。

文化復興運動激發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識,為阿拉伯的民族解放運動鋪平了道路。一些秘密的民族主義組織相繼建立,如「青年阿拉伯協會」和「盟約社」。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敘利亞人民蒙受更加深重的災難。奧斯曼帝國軍事當局強迫敘利亞人民充當炮灰,殘酷鎮壓愛國分子。

1916年6月,麥加的謝里夫海珊舉行反土起義,海珊的第三子費薩爾率軍由阿拉伯半島北上,與英軍協同作戰,大批敘利亞人參加了戰斗。

1918年10月費薩爾攻佔敘利亞,在大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在敘利亞長達300多年的封建軍事統治。

此後,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地帶由法國控制,從亞喀巴到阿勒頗的敘利亞內地由費薩爾的軍隊控制。

參考資料

敘利亞-網路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1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6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5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3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8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6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5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1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