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在阿富汗進軍沒受傷
① 伊朗土耳其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伊朗—土耳其戰爭指奧斯曼帝國與伊朗薩非王朝進行的掠奪性戰爭。戰爭目的是為了爭奪阿拉伯的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外高加索的所有權以及歐亞兩洲間最重要的戰略和貿易交通線的控制權。
這場戰爭自1514年起,斷斷續續進行到1746年,是打著伊斯蘭教的兩大流派——什葉派與遜尼派捍衛者之間的斗爭的幌子進行的。
得到遜尼派封建貴族上層人物支持的土耳其佔領者,遭到了15世紀末產生的以薩非王朝為首的伊朗國家的反抗,薩非王朝宣布希葉派為國教。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殘酷地鎮壓了1513年安納托利亞的什葉派教徒起義,殺死什葉派教徒4萬人。從此,開始了對什葉派的伊朗的戰爭。
伊土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奧斯曼帝國不僅擁有封建民軍,還擁有常備軍——土耳其近衛兵和強大的炮兵。
伊朗軍隊由騎兵弓箭手近衛軍、負責保護本部族領導機構並時常攜帶家小驅趕牲畜遠出的游牧民族的騎兵民軍和少量的地方封建主的民軍組成。庫爾奇伊和民軍戰士的武器是馬刀和長矛。在恰爾德蘭平原雙方首次大戰,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的軍隊在軍事上各方面都占優勢,打敗了沙赫伊思邁爾一世的薩非王朝軍隊並佔領其首都大不里士城。
但是,由於給養不足,加之近衛兵內部發生騷亂,謝里姆一世被迫放棄了亞塞拜然。其他地區的軍事行動仍在繼續。在科奇希薩爾附近的交戰中,伊恩邁爾一世的軍隊再次大敗。土耳其炮兵在這次交戰中又一次起了決定性作用。
至1516年前夕,謝里姆一世已佔領了西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和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1516~1517年,土耳其在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賈茲建立了自己的統治,1519年又統治了阿爾及利亞的一部分。
1533年,蘇丹蘇里曼一世與奧地利簽訂了和約。土耳其在其北陲安全得到保障之後,於同年重新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1536年,土耳其侵佔了喬治亞西南部的一部分,該地區成為伊土兩國爭奪外高加索和美索不達米亞統治地位的主要戰場。由於伊朗軍隊也有了炮兵,所以戰爭進行到1555年時,雙方已不分勝負。1555年5月29日,伊土兩國在阿馬西亞城締結和約。
按照和約規定,伊朗保有所佔領的外高加索的一些領土。奧斯曼帝國把阿拉伯的伊拉克劃入自己的版圖。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則由兩國瓜分。伊朗得到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的一部分、卡爾特里和卡赫齊亞。土耳其獲得了阿布哈茲、古里亞、伊美列丁以及拉濟人的領土。兩國承認卡爾斯城地區為中立區,全城已遭洗劫,城堡被夷為廢墟。伊土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就這樣以1555年雙方締結和約而結束。
伊土戰爭的第二個時期,始於1578年,時斷時續地持續了約半個世紀。土耳其利用薩非王朝國內封建內訌的機會,再次進攻伊朗。
這期間,土耳其依靠的是他的附庸——擁有強大軍隊的克里木諸可汗。1578年,土軍違反1555年和約,修復了卡爾斯城堡,繼而進入外高加索境內,佔領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的一部分。1578年8月10日,伊朗沙赫的軍隊在奇爾德爾附近被擊潰,土軍侵入東喬治亞和東亞美尼亞,後又侵入北亞塞拜然並在這里佔領了希爾凡。
自1579年起,土軍和克里木汗的10萬軍隊共同奪取了整個亞塞拜然和伊朗西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間,伊朗恢復了昔日的強盛,不僅奪回了被土耳其侵佔的西部領土,而且還吞並了一些新的領土。
然而,由於對烏茲別克封建主進行戰爭和鎮壓反封建的起義,阿拔斯一世不得不於1590年3月21日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對伊朗非常不利的伊斯坦布爾和約。按照這項和約,幾乎整個外高加索和路里斯坦、庫爾德斯坦的頗大部分都劃歸奧斯曼帝國統治。
16世紀與17世紀之交,阿拔斯一世進行了軍事改革。
最初,他建立了一支常備部隊,其中包括一個1.2萬人的火槍兵軍團和一個1萬人的騎兵軍團;還建立了火炮工廠和由炮手組成的炮兵部隊。火槍兵和炮手只從波斯人中招募。至改革完成時,伊朗軍隊的兵力達12萬人,計有常備軍4.4萬人、封建民軍7.5萬人,封建民軍中有3萬克濟爾巴希人和由土庫曼人、庫爾德人、盧爾人及其他游牧部落和定居的伊朗封建主組成的4.5萬民軍。阿拔斯一世的軍隊很快增至30萬人。伊朗為准備與強大的奧斯曼帝國進行戰爭,還與土耳其的敵對國——俄國和歐洲諸國建立了政治與外交關系。
1602年,阿拔斯一世對土耳其開戰。
整整一個世紀以來,伊朗國第一次成為進攻的一方,而軍事組織未作根本改變的奧斯曼帝國卻成為防禦的一方。1603~1604年,在蘇菲安附近的數次交戰中,伊軍打敗了土軍,攻佔並洗劫了大不里士、納希契凡及其他城市。遵照阿拔斯一世的命令,有30餘萬亞美尼亞人從被征服的亞美尼亞被趕往伊朗內地。
在1602~1612年的伊土戰爭中,伊朗獲得全勝。1613年11月20日,交戰雙方在伊斯坦布爾簽訂了使伊朗保有全部戰果的和約。
由於對1613年伊斯坦布爾和約的條款不滿,土耳其於1616年開始對伊朗採取報復行動。
在1616~1618年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新戰爭中,土耳其又遭失敗,於1618年在謝拉布簽訂和約,條約基本上重申了伊斯坦布爾和約的各項條款。在最後兩次戰爭中,伊朗大大擴張了自己的領土范圍,接著就開始了進一步的征服。
1623~1639年的伊土戰爭起因於沙赫阿拔斯一世的軍隊入侵阿拉伯的伊拉克。阿拔斯一世利用伊拉克人反對蘇丹穆斯塔法一世統治的起義之機,攻佔了巴格達市,隨後佔領了整個阿拉伯的伊拉克。
阿拔斯一世於17世紀的前25年裡,對東喬治亞的幾次遠征,破壞性特別大。外高加索人民對其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在喬治亞,薩阿卡則領導的廣泛的反伊朗起義,動搖和削弱了伊朗在外高加索的統治。
與此同時,土耳其在歐洲的戰事中遭數次挫折後,在蘇丹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間,便重新致力於征服東方。
1625年,土耳其佔領了阿哈耳齊赫,奪取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將其變為土耳其的一個省。穆拉德四世還進犯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同時,他的部隊還佔領了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可是他未能佔領巴格達,對該城長達9個月的圍攻毫無成效。
1630年,土軍轉攻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毀掉了哈馬丹城,屠殺了全城居民。1639年5月17日,簽訂了卡斯列—席林條約。
按照這項條約,伊土兩國間的疆界沒有變動,但阿拉伯的伊拉克歸屬土耳其。
伊土戰爭的第三個時期開始於18世紀初,土耳其蘇丹艾罕默德三世對伊朗重起戰端。
1723年春,土軍乘薩非王朝國家崩潰之機侵入外高加索,佔領了第比利斯、整個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與此同時,土軍還征服了伊朗西部的路里斯坦省。土耳其人的勝利直接威脅著俄國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遠征波斯和土耳其的軍事勝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馬斯普二世同俄國簽訂了1723年彼得堡條約。
1724年6月23日,俄土君士坦丁堡條約在伊斯坦布爾簽訂。
根據這項條約,1723年俄伊彼得堡條約列舉的裏海沿岸所有地區轉歸俄國,而外高加索的其餘地區和包括克爾曼沙赫、哈馬丹兩市在內的伊朗西部則轉歸土耳其。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條約的條款有利於土耳其,這是由於法國對它支持的結果,因為法國害怕俄國勢力加強。土耳其不滿足於已佔領的大片領土,其軍隊又向伊朗東部推進並攻佔了加茲溫。對土耳其侵略者進行抵抗的只有波斯和亞塞拜然的人民群眾。
18世紀30年代初,統帥納迪爾成為伊朗的實際統治者。
1730年,他擊敗了土軍並將其逐出哈馬丹、克爾曼沙赫和南亞塞拜然。
然而,當納迪爾忙於鎮壓阿富汗阿布達爾部族的霍臘散起義時,唯恐納迪爾的聲望增高的塔赫馬斯普二世向土耳其人出征,以期提高個人威望。塔赫馬斯普二世的軍隊在哈馬丹城下遭到失敗。
1732年1月10日,他被迫與土耳其簽訂和約。和約使土耳其侵佔的阿拉斯河以北的外高加索領土合法化。
1732年底,納迪爾推翻了塔赫馬斯普二世,事先與俄國簽訂臘什特條約後,便親自出征土耳其。
按該條約規定,吉蘭省立即歸還伊朗,而庫拉河以北的領土待將土軍從外高加索境內驅逐後歸還。
1735年6月14日,納迪爾的7萬軍隊在卡爾斯城下打敗了蘇丹的8萬大軍。
1736年,納迪爾加冕為伊朗沙赫,著手改組軍隊,以期增加兵員和裝備,尤其是炮兵。在這方面他得到英法兩國軍事專家的幫助。納迪爾—沙赫在鞏固了薩非王朝國家的統一之後,為了從土耳其手中奪回阿拉伯的伊拉克和外高加索,於1743年對土耳其重新開戰。3年戰爭雙方未分勝負而結束。
16至18世紀的伊士戰爭造成了各族人民的大批死亡,交戰的任何一方都未獲勝。戰爭阻礙了伊土兩國生產力的發展,加速了一些由許多民族和部落鬆散地拼湊而成的封建國家的崩潰。
伊土戰爭的非正義性,在被征服的各民族人民中間——特別是在17至18世紀——不斷激起民族解放運動和反封建運動,這些運動都為交戰國的某一方所利用,以建立自己的統治。伊土戰爭對外高加索人民來說是他們自古以來的歷史上苦難最深重的時期。在血腥的伊土戰爭中遭到削弱的伊朗和土耳其,日益淪為在近東和中東建立霸權的英法兩國的殖民地。
在伊朗和土耳其,武裝力量的基本形式是封建民軍,武裝力量的主要兵種是用矛、盾、馬刀、弓箭、短劍和火槍武裝起來的正規騎兵和非正規騎兵。伊朗的正規騎兵和土耳其的正規騎兵是軍隊中靈活機動的部隊。常備步兵與騎兵相比則處於從屬地位。
② 巴基斯坦恐襲數量增至四年最高,與鄰國阿富汗的戰爭有關嗎
肯定有關,主要因素有:
1、阿富汗長期戰亂
2、土耳其和中亞一些問題
3、巴基斯坦本身伊斯蘭政權的弊端
4、印度在背後的操控
③ 一戰奧斯曼土耳其為何要加入同盟國陣營 這其中有什麼原因
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歐洲歷史上幾個大國為了爭奪利益和底盤而爆發的一場戰爭,主要戰場在歐洲。不過亞洲國家想要獨善其身肯定是不可能的,很快也被捲入到了其中。緊鄰歐洲戰場的波斯愷加王朝卻倒了大霉。那時候波斯已經發現了大片油田,黑乎乎的石油讓人眼紅。因此俄國兵從北邊南下,土耳其和德國兵從西邊過來,英國兵從東邊經過阿富汗過來,幾家在波斯大打出手。所謂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不過如此。經過幾次大戰,同盟國的軍隊被轟了出去。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被捲入程度最深的,還要數亞歐交界處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近一個世紀,同盟、協約兩大陣營中的國家都欺負過土耳其,但欺負得最狠的莫過於協約國的沙皇俄國。相反,同盟國的老大德國本身統一很晚,倒是沒怎麼欺負過土耳其。德皇威廉二世還口口聲聲德國是奧斯曼的好朋友,甚至專門給七百年前的阿拉伯英雄薩拉丁送了大理石棺材,對土耳其也很夠意思,把兩艘新式軍艦也送給了土耳其。這么一來,奧斯曼土耳其決定跟德國做好朋友。
1914年10月,土耳其派出了德國贈送的軍艦,揍掉了老對頭俄國海軍的幾顆大牙。日薄西山的奧斯曼帝國正式加入了同盟國一方。協約國想不到這個「歐亞病夫」竟敢和自己作對,當即調兵遣將前往土耳其想教訓教訓。土耳其此時已經換上了青年黨執政,心想俺們再也不是當初那個腐朽落後、任人宰割的封建國家了,何懼你們這些帝國主義!
他們調兵遣將跟協約國對著干。奧斯曼土耳其當時的領土已經不太多了,歐洲的伊斯坦布爾等一點地盤和小亞細亞算是土耳其人的基本地盤,另外還占據著今天的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沙特西部等阿拉伯地區。土耳其的邊境四面烽煙不絕。比如前面說的,在東邊跟英國、俄國爭奪波斯,在北邊的高加索、黑海一帶和俄軍進行拉鋸戰。
西邊也打起來了。英國、法國在1915年派出一支強大的艦隊,掩護著大批陸軍,向歐亞交界處的達達尼爾海峽進攻,企圖把土耳其切成兩段。土耳其軍隊在德國顧問的指點下,堅守海峽。英法海軍逼近陸地,萬炮齊轟,土耳其就布下水雷,炸沉炸傷不少敵艦;英法軍派出掃雷艦開路,土耳其就趁敵軍掃雷艦過去後,抓緊再布下一批;英法陸軍在岸邊登陸,土耳其就在山頂布陣,居高臨下,迎頭痛擊。曾經被歐洲強國藐視的土耳其陸軍,如今堅守陣地,使協約國軍隊寸步難行。經過半年的激戰,雙方各自損失10多萬人,協約國軍隊被迫撤退。這一戰,土耳其軍隊以勝利贏回了榮譽,負責指揮的將軍凱末爾(1881—1938年)成為民族英雄。而協約國方面則受到很大震盪,海軍第一次官費希爾辭職,力主此次戰役的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下台,前線指揮官漢密爾頓將軍從此退役。
真正打得厲害的還是南邊。協約國沒法直接攻入土耳其核心領土,就分兵進攻阿拉伯地區。英國派了一支兵馬,從波斯灣北上,企圖攻克巴格達。這支軍隊在伊拉克沙漠里傻乎乎一路狂奔,最後被土耳其軍隊包圍在庫特伊馬拉,彈盡糧絕,水也喝光了,只好在1916年4月投降。1917年,英軍在波斯灣方向投入12萬大軍,進攻由3萬5千人防守的巴格達,雖然最終得勝,卻傷亡了4萬人,還有大批人病死、渴死、熱死,連司令官莫德將軍都死了。
土耳其和英國還在亞非交界的西奈沙漠拉鋸著。先是土耳其軍隊從巴勒斯坦向埃及進攻,被英軍打退。接著英國軍隊從埃及向巴勒斯坦反攻,又被土軍打退。雙方你來我往,反復爭奪了幾個回合,都沒佔到便宜。1917年3月,英國4萬大軍向加沙發動進攻,卻兩次被數千人的土耳其軍隊打退,損失上萬人。眼看這么下去,英軍在西亞還不知道要被磕掉多少顆大牙。幸虧這時,英國在中東方面的總司令換成一個叫艾倫比的厲害人物。艾倫比到達埃及後,親臨前線觀察地形,得出結論:要從埃及進攻西亞,必須先佔領水源地比爾謝巴,這樣才能讓大軍有水可以喝,也足夠支撐穿越沙漠的需求。於是,艾倫比先做出要繼續猛攻加沙的架勢,誤導土軍把主力都調去防守,然後在1917年10月以8萬大軍的力量向比爾謝巴發動突襲,僅用一天就拿下了這一水源地。佔領水源地之後,在沙漠里打仗就有了保障。艾倫比隨後分兵進擊,佔領交通樞紐,切斷了土軍退路。到12月9日,攻佔了聖地耶路撒冷。同時,艾倫比還充分利用了阿拉伯人反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起義。
阿拉伯的勞倫斯
20世紀初,在整個阿拉伯地區,反對土耳其的起義已經風起雲涌。「一戰」爆發後,英國更是出錢出槍支持阿拉伯人造反。1916年,阿拉伯領袖海珊·伊本·阿里(1854—1931年)發動大起義,在1916年10月宣布建立「阿拉伯王國」,阿里自稱國王。英國軍官勞倫斯(就是「阿拉伯的勞倫斯」)奉命去給阿里當軍事顧問,指揮阿拉伯人大打游擊戰,四處煽風點火,搶占城市,切斷鐵路,把土耳其的西亞防區攪成了一攤爛泥,搞得土軍焦頭爛額,有力地配合了艾倫比的進攻。雖然英軍、阿拉伯聯軍在1917年底取得了中東地區的勝利,但在整個戰局上,由於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退出戰爭,協約國失去了一個大塊頭盟友。
這樣一來,土耳其在高加索方向的壓力頓時沒了,不但把不少軍隊調到中東,還趁勢搶佔了亞美尼亞、喬治亞、亞塞拜然等高加索地區。德軍也得以把大批軍隊從東線調到西線,協約國在戰爭西線的壓力大大增加,中東的英軍也被抽調不少去支援法國。這么此消彼長,接下來的幾個月,艾倫比停止進攻,土耳其也得以暫時固守防線。協約國的困難是暫時的。等到1918年,美軍大舉登陸歐洲,協約國立刻恢復了進攻。中東局勢也隨之轉好。
1918年9月,艾倫比一面佯攻約旦河谷,一面令勞倫斯和阿拉伯游擊隊在敵後到處奇襲,分散土耳其和德國人的注意力。隨後,艾倫比在地中海岸邊發動突襲,一舉突破土軍防線,然後切斷了土軍的退路。短短幾天,土耳其的主力便被摧毀了。英軍在阿拉伯起義軍配合下,38天推進560多公里,奪取了整個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敘利亞,殲滅了在西亞的土軍,光俘虜就抓了7萬多人,自己傷亡卻不到5000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阿拉伯地區的幾百年統治也宣告結束。
④ 土耳其在阿富汗的核心利益是什麼
我是在土耳其的華人.土耳其國內一直存在著比較嚴重的民族問題,亞美尼亞族,庫爾德族等等.其中主要居住在東部地區的庫爾德人以庫爾德工人武裝為旗幟,公開與土耳其政府分庭抗禮,力圖建立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目前在土國內已被視為恐怖主義,被稱之為"PKK".而庫爾德工人武裝主要的活動范圍便是在土東部邊境,於伊朗,阿富汗,敘利亞等國接壤的地區.土耳其主要的意圖是借阿富汗將PKK勢力竭力肅清.再者,作為北約的成員國之一,土耳其與美國關系一向緊密.再加上近年來土耳其一直在努力加入歐盟,其欲藉助美國向歐盟施壓,達成徹底脫亞入歐的目的.所以響應美國號召,出兵阿富汗,協助美軍作戰.
⑤ 英、美、蘇三國當年為什麼會輪番入侵阿富汗這三次阿富汗戰爭在打什麼呢
在19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初,英國曾三次入侵阿富汗,但都以失敗告終,經過長期英勇的斗爭,阿富汗最終擺脫英國的控制而獲得完全獨立。英國當年入侵阿富汗,是為了建立一個從北非到印度的勢力帶,為了防止阿富汗被沙俄佔領,英國必須要提前出手了。當然了,其背後還是殖民主義在作祟。
蘇聯在50年代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爭執中支持了阿富汗,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到了蘇聯的懷抱。然而,到了70年代,兩國關系便差了,而且越來越差。同時呢,阿富汗的阿明上台後,試圖擺脫蘇聯控制,聲稱要與美國實現關系正常化。蘇聯人一看,這還了得,所以決定除掉阿明,由此引發了戰爭。阿富汗人民在國際社會支持和援助下,與侵阿蘇軍和蘇聯扶植的政府軍展開曠日持久的戰爭。
⑥ 迪斯累利為何發動了侵略阿富汗的戰爭
俄國從土耳其退出後,開始向阿富汗擴張。迪斯累利知道,一旦俄國人佔領阿富汗,英帝國的印度殖民地就岌岌可危。他橫下心,於1878年發動了侵略阿富汗的戰爭,雖然迅速地佔領了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但沒有多久,阿富汗人民就發動反英起義,奪回首都並殺死了英國駐喀布爾殖民當局的官員。
⑦ 打擊敘利亞庫爾德,為什麼土耳其軍隊表現如此糟
土耳其軍隊的表現並不糟糕,只是媒體誤導了受眾。
1、土耳其在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打擊庫爾德武裝,總計出動兵力6400人,而庫爾德武裝將近3萬人。以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卻能發動主動進攻並將庫爾德武裝擊退,已經算是很不錯的表現了。
2、土耳其軍隊以空軍和炮兵為主,輔以坦克部隊,相對來說,步兵數量較少。對於這樣的兵力構成,拔除庫爾德武裝的陣地和據點比較容易,但在平民區執行城鎮清繳任務卻顯不足,是故土耳其軍隊雖然輕易的突入了庫爾德控制區,但卻無力發動對平民區里庫爾德武裝的清繳作戰。在這一點上土耳其軍隊的表現和美軍並無太大區別,美軍在阿富汗伊拉克索馬里這些國家,也是打進城市很容易,但在城市清繳殘匪步兵就死傷慘重。
3、由於土耳其的作戰目標只是為了阻止庫爾德武裝壯大並控制敘利亞北部,並不是為了消滅庫爾德武裝然後自己侵佔敘利亞,所以土耳其的軍事戰斗並不是消滅庫爾德武裝的有生力量,而只是為了打散庫爾德武裝的建制,所以在實際戰斗中土耳其軍隊表現得相對克制,因此給外界的感覺就是其並沒有取得摧枯拉朽般的勝利。
4、媒體的誤導在其中也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因為土耳其實質上是入侵鄰國作戰,世界各國的主流媒體在道義上對其行為持負面態度,故在報道時,著重報道了土耳其軍隊的損失,而對庫爾德軍隊的損失閉口不談。比如土耳其坦克被擊中、特種部隊被擊退、單日戰死幾個人就成了媒體大寫特寫的熱點,而庫爾德武裝在土耳其空襲和炮火打擊下死傷數百上千人各國媒體卻不予報道,這就讓很多觀眾以為土耳其軍隊打得很慘。
⑧ 阿富汗戰爭的 起因是什麼
2001年阿富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起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該戰爭是美國對九一一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志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指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組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恐怖分子支援。2014年12月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宣布阿富汗戰爭結束。
(8)土耳其為什麼在阿富汗進軍沒受傷擴展閱讀
戰爭影響
周邊國家
由於在阿富汗戰爭期間,美軍指稱有基地組織成員越過邊境逃往巴基斯坦,一度引起鄰近國家的緊張。另外,位於阿富汗北部的前蘇聯中亞國家由於為美軍提供協助,一度惹來其他伊斯蘭教國家例如黎巴嫩及蘇丹等的敵視。
美國
由於阿富汗政府本身的問題,使西方的巨大投入付諸東流,不僅未能把阿社會引向正軌,而且在恐怖勢力面前節節敗退,控制的國土不斷縮小,總統被戲稱為喀布爾市長。相反,塔利班勢力則從最初的打擊中恢復,控制了大部分國土,並轉入巴基斯坦北部,大有東山再起之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富汗戰爭
⑨ 為什麼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常發生戰爭
這是地緣政治導致的最後結果。
1、土耳其橫跨歐亞大陸,扼守博斯普魯斯海峽,戰略位置無需贅言。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誰掌握了這道海峽誰就管控了俄羅斯在黑海的出海口,黑海艦隊淪為廢鐵一堆;
2、阿富汗雖然土地貧瘠,但是長期以來的宗教沖突不斷,阿富汗是高原地區,地緣上雄視巴基斯坦。並且長期以來的戰爭當地一直缺乏強有力的領導機構;
3、伊朗則是老牌的反美鬥士,石油資源世界排名靠前。而且與伊拉克一直存有矛盾。
總結,這一地區長期就是陷入分裂狀態,並同為伊斯蘭國家,與他國的沖突往往是意識形態的差異,深層的則是追逐資源搶占戰略高地。表現在形式上就是常常為其他大國所利用,作為在當地制衡另一方勢力的棋子。這不是單單的地理原因就能解釋的。
⑩ 利比亞戰爭原因
對於該國動亂的原因,一般認為主要由於總統卡扎菲的專制統治,以及受到近來席捲中東地區的抗議浪潮的影響。但事實上,這個國家正在陷入的分裂還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亞曾經是義大利的殖民地。在義大利殖民統治時期,利比亞由三個自治邦組成。東部地區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場軍事政變中掌權後,依靠武力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他還遷都至的黎波里,將利比亞的政治重心向西轉移。其政權對東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顧,盡管利比亞的很多石油財富都在那裏。 報道認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爭維持了統治,並將自己的部族提拔到關鍵的安全崗位和決策崗位。他還通過定期改組整個政府,使潛在政治對手失去支持基礎或威信,從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權力中心的生長。作為其伊斯蘭革命意識形態招牌的體現,他還在20世紀80年代對全部民營企業實行國有化。
而路透社的評論認為,卡扎菲對於利比亞長達40年的領導並沒有使得這個國家成為一個人民的國家。相反的,利比亞是目前全世界貪污腐敗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作為一個原油產量佔全球份額2%的國家,利比亞所創造的石油財富並沒有惠及其600萬人口。 據利比亞知情者說,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Gadhafa)控制著部分武裝部隊,他們花費數年時間摧毀了對手「瓦爾法拉」(Warfalla)的基地。瓦爾法拉曾被認為是該國最大的部落聯盟,但這已成過去。
現在,在利比亞的政治忠誠遭受嚴峻考驗之時,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壓迫的部落都在反對他。瓦爾法拉的幾位部落首領日前就曾現身,號召人們推翻卡扎菲。來自利比亞東部的「扎維亞」(Al-Zawiya)部落也在周末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領曾威脅說,如果卡扎菲繼續當權,就要切斷至關重要的石油供應。
事實上,持續的沖突和內戰的可能性已經驚擾了全球石油市場,國際油價躍升到兩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外電分析稱,利比亞動亂將影響整個地中海經濟,而作為其前殖民統治者的義大利將首當其沖受到沖擊。 目前,利比亞內務部長奧貝迪、司法部長亞利等已宣布辭職退出卡扎菲領導的政府,奧貝迪並號召軍隊支持反對派以及履行「公民法定義務」。此外,至少有7名利比亞駐外大使以辭職來抗議國內的殺害事件,一些高級外交官則呼籲卡扎菲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