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搞宗教擴張
㈠ 歐洲為什麼要進行宗教改革
親親您好,宗教,統治歐洲思想,航海技術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繁榮發,使資本主義萌芽,以及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而當時大西洋沿岸航道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因此,有了新航路開辟,擴大了資本主義市場,繁榮了資本主義經濟,使人文主義越來越在人們心中佔主導地位,也就由此引起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由此,西歐國家迎來了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
商品經濟的發展
文藝復興
民族國家的逐漸形成和王權的復甦
新航路的開辟
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率先在義大利開展,一批工商業者借著復興古羅馬希臘文化的名義反對宗教神學和教會對人性的壓迫,這便是西歐近代化的開端。但文藝復興時教會勢力還極其強大,文藝復興的目的只是想讓教會稍微放鬆一下對資本主義的壓制,是以妥協為目的,而且文藝復興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上流社會,無法影響到占人口大多數的普通市民階級。緊接著,受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影響,受天主教會壓迫最深的德國首先開始了宗教改革運動,以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為代表的一批宗教改革家開始了向天主教會的全面宣戰,這場宗教改革運動席捲了整個歐州和底層人民,徹底打開了束縛人們的思想枷鎖,在這場運動中形成的路德教、加爾文教、英國國教都承認人們追求現世幸福和財富的合理性。英國的光榮革命即以此為理論支撐,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政權,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政體。到此時,歐洲別國新興資產階級的力量也以非常強大了,再也不需要以宗教為掩護進行斗爭了,十七世紀,啟蒙運動浩浩盪盪的開展了,啟蒙運動被稱為文藝復興後又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在啟蒙運動中,新興資產階級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反對教會權威、反對封建社會、提倡理性,有力批判了封建專制主義,宗教愚昧及特權主義,宣傳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這次運動的代表人物也都是大名鼎鼎有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盧梭、康德,孟德斯鳩甚至已經研究出了資產階級政權的組織形式,即著名的三權分立學說。至此,歐洲近代化歷程算是基本完成。
㈡ 土耳其的宗教問題
幾乎所有土耳其人都是穆斯林,以遜尼派為主也有少量的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但宗教信仰不十分狂熱,主要取決於國家的政策。很多婦女出門不戴頭巾,土耳其是否會變為一個宗教國家就要看世俗派能否崛起。
㈢ 同為伊斯蘭國的土耳其與伊朗,為何土耳其的世俗化能成功
因為伊朗和土耳其的國家本質有著根本上的區別,伊朗是傳統的政教合一國家,土耳其則是現代民主國家,所以土耳其的政治和教派改革會成功,而伊朗則失敗。土耳其作為一個現代民主的國家,實行著政治與教派分離的治理方式,而且他們和西方的強國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這也是導致伊朗改革不成功而土耳其改革成功的一方面原因,因為伊朗與西方國家的關系很糟糕。
後來由於伊朗越來越富有,導致伊朗政府開始揮霍不計成本。例如他們將每年的軍費從9億美元增加到了100億美元,之後的伊朗雖然也在發展著經濟,不過卻慢慢脫離了他們原先設定的軌道,經濟發展出現了失衡現象,而且沒有人可以站出來主導拯救經濟發展失衡的問題,所以到了最後伊朗回到了從前,也就是說伊朗的改革失敗了。
㈣ 土耳其政變的原因
實際上土耳其政變很復雜,但是簡單歸納是:政變雙方為總統代表的宗教勢力,軍隊代表的政黨勢力,政變的根本原因是外部勢力干涉土耳其內政,土耳其是一個宗教國家,總統代表的民主是宗教民主,而外部勢力認為無法以民意操控土耳其政府,外部勢力認為只有以正當的媒體宣傳可以干預民意的老百姓是文明人,只有民意能幹預的政府是民主的政府,這樣他們就能操縱媒體來干預民意,間接干預該國家政治傾向,和他們保持一致,如果幹預不了就要發動政變來達到這個目的。政變失敗的主要原因土耳其宗教勢力根深蒂固,並且宗教勢力和政治結合較為緊密,外部勢力和土耳其軍方不得人心。
總結,宗教政治有其一定的搖擺性,今天跟這個國家結盟,明天跟那個國家有利益就是好朋友,主要是因為他們除了真主不信政治和民主,在外部勢力眼裡這些國家的人應該都是恐怖分支。
㈤ 土耳其在中世紀跟哪些國家發生宗教戰爭,有人說鄂圖曼皇帝也瘋了周邊鄰居也瘋了。好幾次戰爭都跟宗教有關
那時不叫土耳其
叫拜占庭 就是東羅馬帝國
主要就是十字軍東征 和阿拉伯打過
也和十字軍打過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就是針對信奉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前三次十字軍東征打亂了拜占庭的統治秩序,使拜占庭處境困難。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導致拜占庭的形象被拉丁人醜化,拜占庭皇帝們不得不迎合西方,雖然取得一定的成功,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12世紀末拜占庭未能也無力迎合西方,這成為西方入侵的借口。前三次十字軍東征導致拜占庭人與拉丁人關系惡化,拜占庭人對西方人的仇恨使得西方更加想要征服拜占庭。
第四次
十字軍進入君士坦丁堡
(1202年-1204年)由教宗英諾森三世發動。目的本是要攻佔穆斯林所控制的埃及,作日後行動的基地。十字軍主要由法國和義大利貴族組成,在沒有足夠的金錢付給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況下,十字軍按威尼斯貴族將領的建議轉去攻打扎拉城(現克羅埃西亞的扎達爾)。並利用拜占庭國內的糾紛轉而攻打君士坦丁堡,在搶劫和破壞後血腥屠城三天。大戰過後,威尼斯佔去拜占庭帝國八分之三的領土(包括愛琴海,亞得里亞海沿岸許多港口和克里特島)。而十字軍則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國和兩個附庸於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國的國家,分別是雅典公國和亞該亞公國。
㈥ 土耳其的擴張是怎麼回事
土耳其的擴張是14世紀興起的奧斯曼土耳其國家為掠奪土地和財富對外進行的侵略戰爭。其結果是在亞洲、歐洲和北非洲遼闊的土地上建立起龐大的奧斯曼帝國和土耳其霸權。
土耳其人的祖先是我國北方游牧的突厥人。5世紀時,突厥人居於天山和阿爾泰山之間,處於原始社會末期。6世紀中期,突厥成為橫亘亞洲北部的大國。經過6—7世紀隋、唐對突厥的戰爭,突厥國破滅,領土並入唐朝版圖。1055年,在中亞游牧的一支塞爾柱突厥人以古代波斯為中心形成塞爾柱國家,塞爾柱國家曾繁榮一時。突厥人先後征服了小亞細亞和安納托利亞。1299年,突厥部落的一支奧斯曼人成立獨立的國家,即奧斯曼國。長期以游牧為生的奧斯曼人此時開始向農業定居生活過渡,並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分封采邑。1324—1360年奧爾漢統治時期,開始形成真正統一的奧斯曼國家。奧斯曼國家從建立之日起就不斷對外擴張,直到16世紀建成龐大的帝國,達到奧斯曼帝國的極盛時期。
土耳其長達200多年的對外征服戰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360—1402年,經過兩位皇帝的西征東討,奧斯曼國土面積擴大了數倍。第二階段是1451—1512年,奧斯曼由於帖木兒的侵略曾一度中衰。經過內戰和對西方基督徒的戰爭又復強大起來。這一時期奧斯曼帝國滅了拜占庭,佔領了巴爾干,完成了安納托利亞的統一。第三階段是1512—1571年,奧斯曼帝國處於極盛時期,建成地跨亞歐非的龐大帝國。但盛極而衰,帝國對外征戰受挫,開始走下坡路。
1360年,穆拉德一世即位後立即著手組織對巴爾乾的征戰,因為此時的巴爾干形勢對自己十分有利。拜占庭帝國日薄西山,治權不超過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一隅土地;巴爾乾的重要國家塞爾維亞面臨分裂;保加利亞自1330年被塞爾維亞戰敗後元氣未復;在地中海東部和海峽地區有巨大經濟政治利益的威尼斯和熱那亞經常處於明爭暗鬥之中。
1363年,穆拉德一世攻佔埃迪爾內,接著又佔領保加利亞的普洛夫迪夫。驚恐之下,匈牙利、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瓦拉幾亞組織聯軍反擊,但在1364年的馬查河戰役中被人數處於劣勢的奧斯曼軍隊擊潰。此後的東南歐各國更抵擋不住土耳其人的攻勢,節節敗退。1389年6月,6萬奧斯曼軍隊同由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匈牙利、瓦拉幾亞、阿爾巴尼亞、波蘭、捷克人組成的10萬聯軍在科索沃原野(塞爾維亞東南部普里什蒂納城附近)進行決戰。戰役開始,塞國的拉扎爾公爵率軍緊逼土軍,酣戰之際,塞國封建主米洛奇·奧比利奇潛入敵營殺死穆拉德一世,其子巴耶塞特接替指揮。戰斗異常激烈,最終以聯軍慘敗而告終,許多將軍被俘並遭殺害。科索沃戰役結束了多瑙河以南地區對土耳其的抵抗,塞爾維亞淪為奧斯曼附庸。
穆拉德在位30餘年,使其國土面積擴大了5倍。他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組建了一支紀律嚴明、生氣勃勃的軍隊,在向西擴張中幾乎所向無敵。同時,他也是一位政治家,用聯姻等手段擴大了在亞洲的領土。他為日後土耳其的進一步擴張奠定了基礎。他的兒子巴耶塞特一世即位後,把擴張的主要精力轉向東方,數年之內疆土已達幼發拉底河上游。這時,西方國家的封建主和教會意識到東方「異教徒」的威脅,開始發出團結抗敵的呼聲。1396年,他們組成了一支龐大的十字軍,參加者除匈牙利國王西吉斯蒙德領導的匈軍、瓦拉幾亞和波斯尼亞軍隊外,還有來自英、法、意、德、捷等國的騎士,總數在6—10萬之間。十字軍分兩路進攻奧斯曼國土,9月初在尼科波爾會合,准備攻佔該城。24日,土軍在此以南4—5公里處佔領陣地,把步兵配置在高地上,並以木柵掩護,輕騎兵在步兵之前,重騎兵位於高地之後。十字軍紀律敗壞,傲慢輕敵。法國騎士不待整個軍隊做好戰斗准備就向土耳其弓箭手展開猛攻。土弓箭手故意後撤,將法國騎兵引入步兵陣地,使其遭受重大損失。爾後,土重騎兵由兩翼夾擊法國騎士,將其擊潰,接著又各個擊破其餘部隊,大敗十字軍。被俘的近萬基督徒除重金贖回24人外均被殺害。尼科波爾戰役鞏固了奧斯曼在多瑙河以南的統治。1393年起,奧斯曼人開始對君士坦丁堡持續圍攻,迫使拜占庭帝國同意在城內修建穆斯林區、清真寺,任命伊斯蘭法官,對奧斯曼的年貢增加到1萬金幣,奧斯曼在君士坦丁堡近郊有駐軍權。此時正大力擴張的帖木兒與奧斯曼人在小亞細亞相撞。1402年在原野會戰,奧斯曼軍隊大敗,國王巴耶塞特和一個兒子被俘。從此奧斯曼在亞洲的勢力受到沉重打擊,並為爭奪王位發生內戰。
㈦ 回復1:為什麼土耳其宗教改革的力度反倒最大
除了土耳其和伊朗在人口,地理位置,歷史,國情當時所處的國家環境不同我們可可以直觀的看到這些異同以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於土耳其和伊朗從宗教方面來說,是不同的教派,什葉派遜尼派雖然這兩大教派同屬伊斯蘭教,在重大的教義原則問題上沒有根本性的不同,也不像基督教的東正教天主教新教等教派是原則根本性上的分歧。什葉派和遜尼派不是宗教上的不同而是對於當時領導人接班問題上的分歧,說起來是政治分歧。為了把這個問題說清楚,簡要的說明一下。在對於兩個國家轉型世俗化國家的問題上,什葉派在社會結構以及宗教情節上更注重領袖以及重要宗教領導人的作用,是形成了一個人為中心的宗教情結。甚至,在這方面很是看重的,而遜尼派在這個方面是比較鬆散的沒有向什葉派那樣宗教領袖地位的,所以說,兩者的社會結構就大不一樣了。宗教導致了社會結構等的不同。這些因素對於世俗化改革來說,也是有重大因素的。
㈧ 土耳其為什麼信伊斯蘭教
土耳其民族源於中亞西突厥烏古斯人的游牧部落聯盟。7世紀中期至8世紀,阿拉伯人征服中亞後,一部分突厥人歸信了伊斯蘭教,10世紀塞爾柱土克曼人實現了伊斯蘭化。
11世紀下半葉,以塞爾柱人為首的突厥部落開始征服並遷居小亞細亞各地,在科尼亞建立了羅姆蘇丹國(1077~1308)。
13世紀初,蒙古人大舉西侵。居住在中亞阿姆河一帶的烏古斯突厥人的卡伊部落,12世紀已信奉伊斯蘭教,在首領埃爾圖格魯爾帶領下被迫西遷,進入小亞細亞西北部的瑟於特定居,依附羅姆蘇丹國。
1299年,首領奧斯曼一世蠶食拜占庭帝國領土,定都耶尼謝希爾,宣告獨立,奠定了奧斯曼帝國的雛形。伊斯蘭教遂在小亞細亞得到廣泛傳播,當地原信奉基督教的部分希臘人和亞美尼亞人改宗了伊斯蘭教,並同突厥人開始融合。
奧斯曼帝國的真正締造者奧爾汗統治時期(1324~1360),遷都布爾薩。後又攻佔尼西亞、尼科美迪亞、斯庫塔里,勢力達於馬爾馬拉海及加利波利半島,他信奉遜尼派教義,修建清真寺和宗教學校,支持蘇菲派毛拉維教團和拜克塔什教團的傳教活動,促進了該地區伊斯蘭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8)土耳其為什麼搞宗教擴張擴展閱讀:
伊斯蘭教在土耳其:
土耳其擁有7400萬人口,其中99%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大多數屬遜尼派。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當天在伊斯坦布爾出席了米馬爾·希南清真寺啟用慶典活動,並祝全國人民齋月愉快。
齋月是穆斯林的重要宗教活動和節日,土耳其許多城市都搭起露天帳篷,向穆斯林提供免費齋飯。伊斯坦布爾艾米諾努街區的巨大帳篷可向5000多名市民提供免費開齋飯。
伊斯坦布爾省長海珊·穆特魯當天也來到帳篷里,和市民共享開齋的快樂。土耳其穆斯林的傳統開齋飯包括椰棗、清水、湯、烤肉、烤餅、乾果、酸奶和甜點等。
㈨ 土耳其到底是世俗主義還是宗教主義
請參考以下文章:
土耳其修憲中的世俗主義觀念之爭[ 來源:中國民族報 | 發布日期:2016-05-10 |
□ 周少青
日前,土耳其大國民議會議長伊斯米爾·卡拉曼宣稱,要從土耳其憲法中剔除世俗主義內容。卡拉曼是在一個與復興伊斯蘭文化相關的主題會議上作這番表態的。
卡拉曼對在場的伊斯蘭學者和作家說,「我們是一個穆斯林國家,應該有一部宗教化的憲法。」他還表示,「新憲法中將沒有世俗主義的位置。」由於卡拉曼是國會
修憲的主要負責人,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土耳其國內外強烈的反響。批評者擔心此舉會破壞土耳其現代國家的世俗主義基礎。
卡拉曼是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黨員,他的發言遭到最大的反對黨共和人民黨主席吉利達羅格魯的強烈譴責。後者在社交媒體上說,「中東混亂的局勢恰恰就是你
這種思維造成的,這種做法是將宗教變成了政治的工具。」吉利達羅格魯一針見血地指出,「正是因為世俗主義的存在,每個人才能自由地踐行自己的宗教!」卡拉
曼的發言同樣也引起了屬於其同一政黨陣營的土耳其總理及總統的不安與被動。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表態說,新憲法將繼續採納世俗主義原則;土耳其的世俗主義
和民主特性「不容爭辯」。他還進一步解釋說,「新憲法將確保公民的宗教和信仰自由。保證國家對所有信仰群體一視同仁。」與此同時,宗教情節比較濃厚的總統
埃爾多安也向外界公開表示堅持世俗主義價值觀。同為正義與發展黨議員,國會憲法委員會主席穆斯塔法·森拓普也表示,正義與發展黨並沒有討論世俗主義價值的
問題。
土耳其社會世俗主義程度比較深的精英群體和廣大民眾也對卡拉曼的「去世俗化」言行表達了強烈的不滿。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反對去世俗化的街頭遊行和抗
議。尤其是那些長期深受世俗化和西方化熏染的年輕人,更是明確地表達了對去世俗化的不滿。一名大學生表示,「伊斯蘭教在現代土耳其政治中不應有一席之
地」。
很長一段時期里,世俗主義和反世俗主義是土耳其最敏感的社會斷層線。自上世紀20年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放棄建立「國教」、強力推行世俗主義價值觀以
來,世俗主義者和反世俗主義者的斗爭一直沒有間斷。但至上世紀40年代末,隨著民主化的逐步推行,土耳其社會的宗教勢力迅速復興,並逐步對凱末爾確立的世
俗化政治秩序提出挑戰。不過,在議會、司法尤其是軍方力量的制衡和牽掣下,宗教勢力始終沒有形成具有威脅性的政治力量。即使是在宗教根基十分深厚的正義與
發展黨執政後,宗教勢力也沒能從根本上撼動土耳其的世俗主義根基。
進入21世紀後,伴隨著土耳其社會城鄉差別、人群分層的日益擴大以及國際范圍內宗教保守主義勢力的興起,原本就保守的正義與發展黨為迎合廣大農村地區
及弱勢人群試圖通過復興宗教文化而改善自身境遇的訴求。同時,也為了謀取更多的政治權力,逐漸加快了「復興」伊斯蘭文化的步伐。正義與發展黨主導的政府和
議會先是通過一系列法律法規,取消對伊斯蘭教法的限制。近兩年,又相繼取消了婦女在學校和政府部門的頭巾禁令,限制酒類銷售,並嘗試關閉公立大學的男女生
混合宿舍。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盡管自2002年以來,宗教情節較深的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伊斯蘭教信眾的政治和法律措施,但從本質上看,這些舉
措不能單純地解讀為土耳其當局試圖建立「伊斯蘭政權」,或者簡單地說土耳其的世俗主義「在倒退」。從國內情況來看,土耳其延續了近1個世紀的世俗主義國策
在大部分時期都是靠軍方的強制性力量維持的。這種世俗主義模式的一個最大不足是缺乏民主的合法性。通過民選上台的正義與發展黨看到了這一不足,並且試圖通
過修改憲法而對其進行某種程度的矯正。從這個意義上說,土耳其政府新推行的修憲改革實際上是世俗主義框架內的一次理念上的變革,其核心在於將傳統的軍人威
權體制下的國家強制式的世俗主義,轉化為現代條件下尤其是土耳其徹底民主化後的「自由的世俗主義」。
關於這一點,總理達武特奧盧說得很清楚。他認為,在自由的世俗主義理念下,虔誠的穆斯林不會受到歧視,「我們的憲法將為自由的而不是威權化的世俗主義
理念留下空間。」威權化的世俗主義也被稱為「積極的世俗主義」,其主要特徵是國家通過積極的立法等手段,強制推行宗教與教育、經濟等領域的分離。自由的世
俗主義也叫做「消極的世俗主義」,它的主要特點是國家在各種宗教信仰之間嚴守中立,既不禁止或限制某種宗教信仰,也不鼓勵或提倡某種宗教信仰。前者比較有
代表性的國家是法國,後者比較典型的是美國。
從外部環境來看,土耳其跨歐亞兩個大洲,歐盟的和順、繁榮與中東的動亂與破敗給土耳其提供了兩個截然相反的案例。在處理宗教問題上,究竟是追隨歐盟,
還是步中東諸國的後塵,土耳其人實際上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他們熱切地希望加入歐盟,認真地承諾其將踐行的「自由的世俗主義」價值觀以《歐洲人權公
約》為基準。
當然,也要看到,土耳其的這種世俗主義範式的轉型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憲法及相關法律對「自由的世俗主義」如何界定和設計,而且取決於土耳其政府能否
妥貼地處理一系列相關問題。這些問題擇其要有:實施全面發展戰略,努力消除地區和人群之間的經濟和社會差異,最大限度地避免邊緣化的地區和群體用復興伊斯
蘭教的做法來改善其處境;引導民眾樹立正確的宗教觀,讓民眾知曉「榮耀」伊斯蘭教的正確途徑是國家保障公民個人的宗教信仰自由,而不是通過國家干預來實現
某個宗教的尊崇地位;引導民眾正確認識歐美國家「妖魔化」伊斯蘭教的現實,而不要將其理解為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對立;正確處理政治體制改革與宗教的關
系,杜絕利用民間伊斯蘭教勢力來推動議會制向總統制的過渡,如此等等。
總之,伊斯蘭教對於正義與發展黨來說,猶如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炬,把握得好的話,可以收到照亮自己、溫暖和籠絡占國民97%的信眾的效果;處理得不好,也可能引火燒身,陷國家以及伊斯蘭教於不利的處境。
㈩ 一邊是世俗,一邊是宗教,土耳其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不會:
首先,土耳其世俗化已經近一個世紀了,本身土耳其人就比較世俗化,伊斯蘭教士在土耳其勢力遠不足以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就像就算羅馬教皇兼任義大利國王,義大利也不會變成政教合一的國家一樣)。ps:突厥作為在中國北方產生壯大的民族,習慣上學習了漢族世俗高於宗教的傳統,作為其後代的土耳其人也是如此;一直以來土耳其的伊斯蘭教勢力都是穆斯林國家中比較弱的
其次,土耳其的伊斯蘭教主要教派遜尼派比較尊重世俗政權,不像伊朗的什葉派主張宗教高於政治
再次,土耳其的伊斯蘭政黨的世俗化程度較高,政黨本身就不是由教士領導而是由世俗政治家領導
最後,土耳其是歐盟成員國,歐盟不會容忍一個政教合一的土耳其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