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為什麼有的人戴頭巾

土耳其為什麼有的人戴頭巾

發布時間: 2023-03-16 11:11:54

A. 哪個國家的婦女需要用頭巾裹住頭發

這是因為宗教信仰的原因。主要是阿拉伯國家的婦女,我國新疆也有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婦女也會用頭巾包住頭。

阿拉伯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巴林、葛摩、吉布地、埃及、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亞、茅利塔尼亞、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卡達國、沙烏地阿拉伯、索馬里、蘇丹、突尼西亞、阿聯酋、葉門、敘利亞。

(1)土耳其為什麼有的人戴頭巾擴展閱讀:

伊斯蘭教簡介

伊斯蘭(al-Islam)系阿拉伯語音譯,公元七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上首先興起,原意為「順從」、「和平」,又譯作伊斯倆目,指順從和信仰創造宇宙的獨一無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

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與伊斯蘭「Islam」是同一個詞根)。

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的古萊什部族人穆罕默德(約570~632,阿拉伯文儆)所復興。

公元七世紀至十七世紀,在伊斯蘭的名義下,曾經建立了倭馬亞、阿拔斯、法蒂瑪、印度德里蘇丹國家、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

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滄桑,這些盛極一時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歷史陳跡。但是作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蘭」卻始終沒有隕落。

起初,伊斯蘭作為一個民族的宗教,接著作為一個封建帝國的精神源泉,然後又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種人們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地發展著,乃至成為21世紀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蘭教世界的國家遍布亞、非兩個大洲,總體算來也有大約五十個。

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國家裡都有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民(穆斯林)。這些國家包括一些西方國家諸如英、美、俄、法、德等國家。

信仰主要綱領:

伊斯蘭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理論部分包括信仰(伊瑪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經典、信先知、信後世、信前定(簡稱「六大信仰」)。

實踐部分包括伊斯蘭教徒必須遵行的善功和五項宗教功課(簡稱「五功」)。所謂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禮拜、齋戒、天課、朝覲,簡稱「念、禮、齋、課、朝」。

B. 土耳其穆斯林女子的頭巾問題

穆斯林把一切的罪孽都怪罪在婦女的頭上。婦女要帶頭巾怕勾引男人雲雲,始作蛹是男人。為何沒有反過來之作法呢,男人難道不會勾引女人?把婦女矮化正是不人道的,是宗教殘酷的一面。世俗化也是好事,拋去了雄風,卻換回了良知。

C. 戴頭巾的女人是什麼民族

戴頭巾的女人是回族。回族同胞信奉伊斯蘭教。因此,不僅是我們的回族女性要戴頭巾,而是全世界信奉伊斯蘭教的女性都要戴頭巾,比如阿拉伯地區、伊朗、土耳其、敘利亞等國家,非洲部分國家,以及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他們都是信仰伊斯蘭教。

女人戴頭巾的原因

戴頭巾是有信仰的一種外在體現。對她們本身而言是遵守造物真主的命令。外顯的好處之一是易於識別一表明她們是有操守的婦女;另-方面不容易致人犯罪。它有遮羞的作用,」青絲不見青天」,是世界穆斯林婦女的一種傳統的宗教習俗,故多以面紗、披巾蒙面遮發。另外,戴蓋頭的習俗,源於阿拉伯國家,受到了伊斯蘭教的影響。

D. 阿聯酋戴頭巾的原因是什麼

阿聯酋有戴頭巾的習慣,在我們看來這就是一種讓人好奇的現象,不禁會問為什麼阿聯酋要戴頭巾。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阿聯酋戴頭巾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阿聯酋戴頭巾的原因
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的習俗有文字記載的文獻是《古蘭經》。《古蘭經》說:“你對信女們說,叫她們降低視線,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飾,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們用面紗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飾,除非對她們的丈夫,或她們的父親,或她們的丈夫的父親,或她們的兒子,或她們的丈夫的兒子,或她們的兄弟,或她們弟兄的兒子,或她們的姐妹的兒子,或她們的女僕,或她們的奴婢,或無性慾的男僕,或不懂婦女之事的 兒童 ;叫她們不要用力踏足,使人得知她們所隱藏的首飾。”這里提到的“面紗”是從頭頂下罩,能罩住全臉,遮住頭發、耳朵、脖頸,露出眼孔的方形紗巾。現在我們習慣上將“面紗”與棄用面罩的面紗統稱為蓋頭。穆罕默德要求信女們戴面紗或蓋頭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為了保護婦女私有財產不受侵犯。這從穆罕默德要求信女們“用面紗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飾”可看出這一目的;二是出於保護婦女不受男性侵犯的目的;三是出於對真主的尊重與對伊斯蘭教的信仰。

伊斯蘭教在公元七世紀才開始形成,而在西亞地區,阿拉伯人戴頭巾由來已久。公元前,古老的閃族男女都戴頭巾。這種習俗本沒有宗教意義和禁忌,而是經濟環境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其實,阿拉伯人的包頭巾,是沙漠壞境產物,是游牧民族隨身攜帶起萬用作用的紡織品。起帽子的作用,夏季遮陽防曬,冬天禦寒保暖。這種頭巾是塊布,將其放於頭上,再套上一個頭箍固定之。其色多為白色,也有其他顏色。布料有優劣厚薄之別,隨季節和條件而定。 頭箍是用駝毛做成的圓狀環,多者鎮清為黑色,偶有白色,粗細輕重不等。年輕人喜歡粗重的頭箍,再系旅正根飄帶,顯得瀟灑、英俊。 有些阿拉伯國家,如半島上的葉門和北非的茅利塔尼亞,男人們頭上纏一條白色的長頭巾,不戴頭箍。他們的頭巾除起帽子的作用外,還有 其它 用途:睡覺時做鋪蓋,禮拜時當墊子,洗臉時做毛巾,買東西時當包袱,刮風時蒙在臉上擋風沙。 阿曼男子只披頭巾,不戴頭箍,頭巾的顏色有等級之分,多為白色或素色,王室人員用紅、藍、黃三色為基調的特製頭巾,其他人們禁用。 頭巾下再戴一頂小白帽是許多阿拉伯人的習慣。在非正式場合,他們更喜歡只戴小白帽而不包頭巾。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部分男子不用頭巾,不戴小白帽,只戴一頂紅色或黑色土耳其式的高筒氈帽。一些人愛在氈帽下纏一條白布,更顯艷麗新穎。一些伊斯蘭教國家,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男人不再戴頭巾了,而女人仍然還戴頭巾,伊朗就是這樣。

有人擔心阿拉伯的女人都戴頭巾,會不會妨礙男女之間的交流和愛情。我們不必杞人憂天了。天下所有的女人都有暴露自己自然美的慾望,阿拉伯女人也一樣,她們只在公共場所戴頭巾,一回到家裡,或者私密的地方,穿得比我們漢族女人還潮流呢!男女之間的感情,上帝都管不了,一塊頭巾,紡織品而已,其奈之何?
阿聯酋頭巾的顏色首前說法
[一]男子的裝束

身著大袍,外加披風,包頭巾上戴頭箍,為阿拉伯人的形象。

阿拉伯大袍多為白色,衣袖寬大,袍長至腳,做工簡單,無尊卑等級之分。它既是平民百姓的便裝,也是達官貴人的禮服,衣料質地隨季節和主人經濟條件而定,有棉布、紗類、毛料、尼絨等。

??寬松舒適為阿拉伯大袍的特點,但其做工裝飾各區存在細微差異;如沙特人的大袍為長袖、高領、鑲里子。蘇丹人的大袍無領,胸圍和袖子肥大,呈圓筒形,長至腳踝,前後都有袋兜,側面還有腰兜,可兩面輪換穿。陣曼人的大袍無領,領口處有一條約30公分長的繩穗垂於前胸,穗底部有一花萼狀開口,可向里邊噴灑香水,放香料。

阿拉伯大袍的顏色除白色外,也有深藍、深灰、深棕色和黑色。阿拉伯人的內衣,各地區也不相同。上衣多為條紋長衫,也有白色汗衫,夏季許多人不穿內衣。下身穿著奇特,葉門、阿曼、阿聯酋等國流行男穿裙子女穿褲,偏僻地區的部落或窮人僅用一塊布把下身一圍了事。利比亞、突尼西亞等國的男士是喜歡穿肥大的燈籠褲。由於阿拉伯男子一年四季大袍不離身,內衣的式樣和色彩就沒有多少顯露的機會。

隨著社會的發展,阿拉伯各國受到西方 文化 的沖擊,但傳統服裝白大袍並沒有被冷落,至今仍相當流行。即使是趕時髦的年輕人和公務人員,上班時西裝革履或牛仔服,一到家仍都換上大袍。國家元首、高級官員身著大袍出席盛宴和慶典活動的也屢見不鮮。有一些人士洋結合,在大袍外穿西裝,或西裝外披大袍,可謂別具風格。

阿拉伯大袍歷經千載而不衰,是它對生活在炎熱少雨的阿拉伯人有無法取代的優越性。生活實踐證明,大袍比其他式樣的服裝更具抗熱護身的優點,無論白色或其他顏色的大袍,在吸收外來熱量的同時,裡面形成一個通風管,空氣自下而上流通,猶如煙囪一樣,使人體感到涼爽。

披風在阿拉伯人看來,是節日盛裝,男人在大袍外加件披風,顯得神采奕奕,有男子漢氣概。披風花色繁多,質量也不相同。如科威特的披風市場上,男式、女式、夏天穿的透明紗披風、冬季穿的羊毛、駝毛、呢絨披風樣樣俱全;有平民穿的物美價廉的普通披風,也有王室成員及富翁們穿用的做工精細、鑲有金銀絲的豪華披風。

阿拉伯人的包頭巾,也是沙漠壞境產物,起帽子的作用,夏季遮陽防曬,冬天禦寒保暖。這種頭巾是塊布,將其放於頭上,再套上一個頭箍固定之。其色多為白色,也有其他顏色。布料有優劣厚薄之別,隨季節和條件而定。

頭箍是用駝毛做成的圓狀環,多為黑色,偶有白色,粗細輕重不等。年輕人喜歡粗重的頭箍,再系根飄帶,顯得瀟灑、英俊。

有些阿拉伯國家,如半島上的葉門和北非的茅利塔尼亞,男人們頭上纏一條白色的長頭巾,不戴頭箍。他們的頭巾除起帽子的作用外,還有其它用途:睡覺時做鋪蓋,禮拜時當墊子,洗臉時做毛巾,買東西時當包袱,刮風時蒙在臉上擋風沙。

阿曼男子只披頭巾,不戴頭箍,頭巾的顏色有等級之分,多為白色或素色,王室人員用紅、藍、黃三色為基調的特製頭巾,其他人們禁用。

頭巾下再戴一頂小白帽是許多阿拉伯人的習慣。在非正式場合,他們更喜歡只戴小白帽而不包頭巾。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部分男子不用頭巾,不戴小白帽,只戴一頂紅色或黑色土耳其式的高筒氈帽。一些人愛在氈帽下纏一條白布,更顯艷麗新穎。

佩物,是阿拉伯各部落長期養成的裝飾習慣,其式樣繁多,各有千秋,尤以葉門和阿曼的腰刀最具特色。

腰刀最初是用以防身自衛的武器,後逐漸成為珍貴的裝飾品和民族風俗。阿拉伯人覺得只有佩戴腰刀,才能顯示男子漢的俠義、瀟灑和威武氣概,不佩腰刀的男人不算好漢。同時,佩戴腰刀也是男孩子長大成人的標志。至今還有些部落,當男孩長到15歲就為他舉行佩戴儀式,以示祝賀。

腰刀的製做,在葉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在不少城市仍有製造腰刀的作坊,有機制也有手工製做,做工考究、精細。腰刀多為雙刃,成彎鉤形,刀鞘飾有銀環,與寬皮帶或綉有精美圖案的絲帶連結,便於佩帶。

在阿曼,腰刀是國家的象徵,其圖案繪在國徽上。陣曼國的地圖形狀也酷似一把腰刀。

腰刀柄的製作也很講究,有牛角、羊角和木質的,最名貴的是用犀牛角或長勁鹿角製成,用金銀鑲上圖案或經文,光彩奪目,價值連城;有的還鑲上主人很氏、製做年代,代代相傳。

名為腰刀,並非都挎於人們的腰部,有的別於金銀綵線綉成的腰帶上,更多的插在胸前特製的寬皮帶上,每當他們高歌起舞時,常以腰刀伴舞。腰刀幾乎不離身,如從主人身上奪下腰刀,是對主人最嚴厲的教訓與最大的侮辱。葉門政府規定,佩戴腰刀的人打架斗毆,治安人員和部落酋長有權扣押他的腰刀,罰他在若干天內只能帶刀鞘外出,曉諭人們他正在受過。所以,無論何時,都不可隨便摘掉別人身上的腰刀。

茅利塔尼亞人的佩物與其他阿拉伯國家有所不同,幾乎人人身帶護身符,有的甚至要帶幾個。護身符裝在皮製的小袋裡。除美飾外,主要是圖吉利。

[二]女子的服飾

頭戴黑面紗,身穿黑大袍是伊斯蘭教規定下的阿拉伯婦女形象。阿拉伯婦女的黑面紗很薄,戴上面紗,外人見不著主人的臉,主人卻能透過紗同網視物如常。有少數婦女戴雙層黑紗,視物困難,常需兒童幫助;有人用一塊黑紗蓋住頭發,另一塊遮住面部和嘴巴,露出眼睛;有人在黑紗上開一個或兩個小洞,便於視物。黑紗有大小,小的罩住頭及脖子,大的蒙在頭上,四角可垂至胸部,甚至腿部。多數婦女除戴黑紗外,裡面還戴有做工精細、鑲嵌飾物的帽子。

黑大袍是阿拉伯婦女的傳統服裝,做工簡單,式樣和花色因地而異。如沙特婦女的黑袍是一件寬大的黑斗篷。

葉門女子服式有二種:一種是頭頂黑紗,將頭部蓋住,再披塊黑布(或花格子布)裹著全身;另一種是分頭部、上身和下身三部分,頭頂黑紗至脖子,上身黑披肩垂至腰部,在胸前系牢,下身穿條黑裙子蓋至腳面。

埃及婦女的黑袍是塊長方形的黑布,即將5米長的布一分為二,兩邊縫在一起,根據個人喜好綉上花邊即成,穿、披均可,靈活方便,還可隨意穿著袒露身體的某一部分。

蘇丹婦女愛穿拖地長袍。長袍是一塊布,可裹全身,黑色、白色皆有。

利比亞婦女外出時,常用一塊類似被單的花布把全身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雙眼。

阿拉伯婦女看起來衣著簡單,甚至赤腳,其實不然,她們渾身幾乎戴滿各式金銀首飾。頭戴銀頭箍,頭箍系銀鏈,前額掛金銀鏈,鼻飾鑲花,耳墜一環又一環,項鏈一圈又一圈,十指戴戒指,手腕掛鐲子,腳飾腳鐲與足鈴……,倒也十分別致,充分顯現披金戴銀的雍容華貴。

滾滾石油財富改變著中東這塊古老的土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規律和生活方式,也改變著人們的審美意識。如今,阿拉伯人的傳統服飾除在邊遠地區仍占統治地位外,大城市已逐漸讓位於土洋結合,東西方款式共存的服飾新時代。尤其男女青年一代裝束更喜歡追趕時髦。

埃及女裝的主流是表現女性的體態美,款式不拘一格。西裝、茄克、套裝、長褲、連衣裙、超短裙、牛仔褲等,都很流行,傳統斗篷式長袍,也仍有人穿著。

在利比亞,傳統服裝雖仍佔主導地位,但年輕男人常是西裝革履,女士們也身著西裝套裙,莊重高雅,欣賞和追求“淡化”了的西方化妝術,胭脂、口紅,輕描淡抹,染指甲、灑香水,佩耳環、項鏈等鈍金首飾。

即使是伊斯蘭教規最嚴格的沙烏地阿拉伯,服飾也在發生變化。婦女們雖仍戴面紗,大袍也依然如故,但大袍里邊卻是五光十色,年輕的學生身穿牛仔服、T恤衫,上流社會的女子也穿上了瀟灑的西裝。 阿聯酋國家介紹

E. 土耳其男人都可以娶2個或者更多的老婆的嗎 土耳其女人帶頭巾嗎

沒有啦,土耳其很開放,大街上就和歐洲沒什麼區別,但是有的女人包頭巾,有的不包,大多數不包啦,取決於家庭,土耳其人愛干凈是世界聞名的,額的神啊,那個干凈啊

F. 土耳其傳統服裝

土耳其傳統服裝:

土耳其女性的傳統服飾多由花色繁雜的棉質與絲質布料製成,基本款式沒有太大變化,各地區之間的差異也較小,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種寬大松垮的無襠褲莎伐。

在土耳其許多地區,常見的女性服裝還有高領長袖的夾克配以長可及膝的外套,夾克的下擺分為三片,前面兩片,後面一片。為了便於跳舞或工作,有時將後面的一片折進腰帶里,或將前面的兩片折至背部,固定在臀部。

在北部某些地區,人們還會將前面兩片交錯成圍裙的樣子。夾克大多是用有著垂直線條且色彩豐富的布料製成,它與款式寬松色調平淡的沙伐形成了鮮明對比。

(6)土耳其為什麼有的人戴頭巾擴展閱讀

土耳其男子的紅色筒帽一般都附有頭巾,有些地區的男子只帶頭巾,頭巾分為單色或多色,佩藏時常常環繞在頭部。黑海沿岸的某些地區,男子喜歡戴「巴士里克」,它由條長長的黑 色圍巾繞在頭上,但在頭部兩側會露出像耳朵一樣的兩端。

土耳其男人大多穿著黑色或褐色的葉梅尼鞋子,在黑海沿岸更常見的是軟皮靴再配一.條寬腰帶。很多人更喜歡在寬腰帶上繫上另一條很寬的皮帶,便於插置各式武器。

G. 阿拉伯人為什麼要包頭巾

阿拉伯人(阿拉伯語:عَرَب:英語:Arabs),屬閃米特人的一支,是指西亞和北非講阿拉伯語的居民,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人口約四億五千氏桐睜萬人,由阿拉伯人組成的社會為阿拉伯世界。那麼阿拉伯人為什麼要包頭巾?

1、 阿拉伯人的包頭巾,也是沙漠壞境產物,起帽子的作用,夏季遮陽防曬,冬天禦寒保暖。這種頭巾是塊布,將其放於頭上,再套上一個頭箍殲歲固定之。其色多為白色,也有其他顏色。布料有優劣厚薄之別,隨季節和條件而定。

2、 頭箍是用駝毛做成的圓狀環,多為黑色,偶有白色,粗細輕重不等。年輕人喜歡粗重的頭箍,再系根飄帶,顯得瀟灑、英俊。有些阿拉伯國家,如半島上的葉門和北非的茅利塔尼亞,男人們頭上纏一條白色的長頭巾,不戴頭箍。他們的頭巾除起帽子的作用外,還有其它用途:睡覺時做鋪蓋,禮拜時當墊子,洗臉時做毛巾,買東西時當包袱,刮風時蒙在臉上擋風沙。

3、 阿曼男子只披頭巾,不戴頭箍,頭巾的顏色有等級之分,多為白色或素色,王室人員用紅、藍、黃三色為基調的特製頭巾,其他人們禁用。頭巾下再戴一頂小白帽是許多阿拉伯人的習慣。在非正式場合,他們更喜歡只戴小白帽而不包頭巾。埃及輪肆、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部分男子不用頭巾,不戴小白帽,只戴一頂紅色或黑色土耳其式的高筒氈帽。一些人愛在氈帽下纏一條白布,更顯艷麗新穎。

關於阿拉伯人為什麼要包頭巾的內容就介紹到這了。

H. 土耳其文化習俗的風俗習慣

土耳其從城市到鄉村,到處都是清真寺,5次從宣禮塔傳出贊頌安拉的聲音。清真寺是可以定時參觀的,女士進清真寺一定要包頭巾、穿裙子。 男孩子長到7歲左右要舉行割禮,割禮之後的小男孩身穿白袍,頭戴王冠,手握權杖,神氣活現地躺在床上,親朋好友都要來送紅包,還有一個陪伴男孩進行割禮的人,將和這個男孩一生關系密切,相當於男孩父親的地位。土耳其比較保守的婦女穿袍子戴頭巾,而城市開放的婦女則更喜歡穿緊身衣,以顯露她們迷人的體形。婦女大多出門工作,結婚後隨夫姓。雖然大多數公共場合都不分男女,但按摩、理發必須男女分開。土耳其的婚禮要宴請親朋好友,賓客給新娘的禮物一般是金手鐲,新娘兩個手臂上戴滿金手鐲,日後即可衣食無憂。土耳其實行土葬,不允許火葬,死者必須由同性洗凈,頭朝麥加方向,否則不能升入天國。 土耳其人非常好客,見面要親臉頰,而且不停地問好。土耳其人對中國人也十分熱情友好。如果到土人家做客,進屋之前必須脫鞋,土人家裡一定鋪滿地毯,再窮的人家裡都是一塵不染。在公共場合千萬不能用手指別人、揩鼻涕、剪指甲等,這些都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土耳其的手工地毯在歐洲很有名氣,土耳其的食品以烤肉、甜點聞名,土耳其菜被譽為世界第三大菜系。土耳其知名的還有:土耳其浴、肚皮舞。土耳其人生活節奏很慢,在餐館吃一頓飯,至少要兩三個鍾頭,但他們開起車來卻像騎馬一樣橫沖直撞。土人喜歡飲茶和咖啡,和一般的茶和咖啡不同,土耳其的茶和咖啡要煮很長時間。雖然他們不喝中國的綠茶或花茶,但如果送他們一小桶中國茶葉,他們也會非常高興的。

I. 女人戴頭巾是民族的傳統還是伊斯蘭教的要求

伊斯蘭教規定婦女除了臉和手之外都是羞體,是不能讓非近親的外男人看到的。頭巾--伊拉克婦女的護身符這種戴頭巾的習俗在伊斯蘭世界的各個地方有所不同。在比較世俗的國家,比如土耳其,那裡的女子都按西方的方式打扮,而像沙烏地阿拉伯這樣嚴格遵守宗教教義的國家,在公眾場合,所有的婦女都得用頭巾蒙住頭還有大部分的面孔。

J. 為什麼伊拉克女人帶頭巾

頭巾--伊拉克婦女的護身符
青年參考

(「如果有一天我們得從頭到腳全身包裹,如果有一天我們要穿著傳統的黑袍才能上街,那也將是伊拉克作為一個文明國家的終結。」)

JackieSpinner文胡永華編譯

我們希望自己不要引人注目,這些巴格達大學的年輕女子解釋說。她們5個女學生圍坐在一起,白頭巾緊緊地裹著她們嚴肅的面龐。戴頭巾主要是為了隱匿自己,避免被人跟蹤、綁架或槍殺。這就是目前伊拉克許多穆斯林和基督教婦女的現狀。

戴上頭巾逃避恐懼

自從美軍入侵以來的幾個月里,不戴傳統的穆斯林頭巾冒險外出的婦女越來越少。在巴格達,普通的穆斯林婦女過去曾覺得她們有選擇權,可以戴頭巾也可以不戴,即便是過去薩達姆統治的幾十年裡宗教壓迫一直不斷。保守的穆斯林認為女人應當用頭巾遮住她們的美麗,避免誘惑那些見到她們的面孔的男人。這些指示清楚地寫在了他們的聖經——《可蘭經》中。

這種戴頭巾的習俗在伊斯蘭世界的各個地方有所不同。在比較世俗的國家,比如土耳其,那裡的女子都按西方的方式打扮,而像沙烏地阿拉伯這樣嚴格遵守宗教教義的國家,在公眾場合,所有的婦女都得用頭巾蒙住頭還有大部分的面孔。

在過去的幾年間,越來越多居住在西歐的穆斯林婦女已經開始戴頭巾了——在某些情形下,頭巾是作為一種宗教的標識,在其他情況下,則是由於當地其他移民所施加的壓力。

雖然伊拉克主要是穆斯林,但許多年以來,它的首都一直是個時尚的現代都市。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婦女們都曾經穿短裙和低領衫。但她們的女兒們說她們再也不能享有這樣的自由了。罪魁禍首便是那些頑固分子,正是他們掀起戰後的叛亂風潮。

「由於國內目前的局勢,安全感普遍缺失,人們開始尋找一種方式來逃避恐懼,」FadhilShaker,巴格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說,「對於婦女而言,頭巾是最好的保護方式。婦女們覺得頭巾像一面牆壁一樣,可以阻止人們看見她們。」

戰前,伊拉克的基督教婦女很少戴頭巾,她們的宗教並沒有這種要求。在伊拉克,穆斯林和基督徒一直和平共處,基督徒並未覺得有壓力需要融合到穆斯林中去。甚至在幾個月前,在基督徒聚集的街區,不戴頭巾的基督教婦女或穿法衣的天主教修女還是司空見慣的景象。

但現在,伊拉克社會好像失去了它的凝聚力和宗教寬容。基督徒覺得受到了孤立。任何與美國人、外國軍隊或臨時政府打交道的人都覺得受到了排擠。

信仰,不能用頭巾強迫

巴格達大學的女學生們正在辯論婦女是否應當戴頭巾。有些人戴頭巾是因為宗教的原因,但大多數最近才開始戴頭巾的人純粹是出於恐懼和害怕。

「要是一位婦女或女孩子戴上頭巾的話,她就能避免很多麻煩,」一位穆斯林學生說。這位學生覺得穆斯林婦女應當戴頭巾,但誰也沒有權利強迫別人戴頭巾。「首先,人們應當明白她們為什麼要戴頭巾;否則把它系在頭上就沒有意義。」

「那些想要逼迫婦女們都戴上頭巾的人是不想讓任何西方的東西在伊拉克傳播,」NoorAli,19歲,她說她從14歲起就開始戴頭巾了,「他們想把這里變成另一個喀布爾,」她指的是阿富汗的首都,它在1996年到2001年期間曾由塔利班——伊斯蘭的極端分子統治。

「塔利班在那裡失敗了,他們又想在伊拉克進行嘗試,」Ali說。「每個人都應當有自由,可以選擇戴不戴頭巾。做決定的不是我們。真主將裁決這一切。」

一位名叫Dalia的21歲的工程系大學生也同意逼迫婦女們戴頭巾的觀點並不能贏得民心。

「我們不能強迫人們信仰我們所信仰的東西,」Dalia說,她也是一位穆斯林。「他們甚至要基督徒也戴頭巾。基督徒有他們自己的信仰,與我們的不同。我們不應該強迫他們做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我們希望我們的國家安定穩固,我覺得逼迫人們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只會使得局勢更加緊張。」Dalia說她是學校里少數的不戴頭巾的女學生之一。

「頭巾與信仰沒什麼關系,」她說。「我擔心有一天恐怕我們得從頭到腳全身包裹,穿著傳統的黑袍才能上街,那也將是伊拉克作為一個文明國家的終結。」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8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2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1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0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2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1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8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