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的什麼運河位於埃及境內

土耳其的什麼運河位於埃及境內

發布時間: 2023-03-22 21:12:12

1. 蘇伊士運河的所有資料

蘇伊士運河1869年修築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長190公里(105哩),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蘇伊士的南面。

地理區位
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間的分界線,同時也是亞非與歐洲間最直接的水上通道。運河西面是尼羅河低窪三角洲,東面較高,是高低不平且乾旱的西奈半島。在運河建造之前,毗鄰的唯一重要聚居區只有蘇伊士城。沿岸的其他城鎮基本都在運河建成後才逐漸發展起來。
從地形上說,蘇伊士的地形並不相同,有3個是淺而充滿水的凹窪:曼札拉湖和提姆薩赫湖和苦湖,後者雖然有大小之別卻形成一片不斷的水域。蘇伊士運河穿過蘇伊士地峽,溝通地中海和紅海、印度洋。地峽是由海洋沉積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時期積存的砂礫、尼羅河的沖積土(尤其在北部)和風吹來的沙等構成的。在地峽處開鑿運河,溝通洋或海,能節約海上航程。[1]
明渠路線
蘇伊士運河是條無閘明渠,其全線基本為直,卻也有8個主要彎道。運河自北向南貫穿四個湖泊︰曼札拉湖(LakeManzala)、提姆薩赫湖(LakeTimsah)、大苦湖(GreatBitterLake)、小苦湖(LittleBitterLake)。兩端分別連接北部地中海畔的塞得港和南部紅海邊的蘇伊士城。
河道里程
總長:190.25公里。從航路浮標至塞得港燈塔:19.5公里;從等候區域到南入口:8.5公里;從塞得港到伊斯梅利亞:78.5公里;從伊斯美利亞到陶菲克港:83.75公里;提速區的長度:78.00公里。
水域參數
水面寬度(北/南):345/280米;浮標之間的寬度(北/南):215/195米; 運河深度:22.5米;最大船舶吃水允許值:62英尺;交叉區域:4800/4350平米;最大噸位:21萬噸;滿載油輪的限速:13公里/小時; 貨艙船限速:14公里/小時。
工程建造
運河建造
對地峽的勘測一直到法國佔領埃及時(1798~1801)才初次進行。拿破崙本人研究了古運河的遺跡。1834和1846年對運河再次作了研究。雷賽(FerdinanddeLesseps)接到埃及總督賽義德·帕夏(Sa'idPasha)的特許狀來建造一條運河。工程於1859年動工,用了10年才得以完工。初步的計劃是從三角洲沿著圖梅拉(Tumelat)河鑿一條小運河和一條南支線(今稱赫勒沃蘇伊士〔As-Suwaysal-Hulwah〕運河,兩條運河合起來原先叫作甜水運河〔SweetWaterCanal〕)通往蘇伊士,一條北段(阿巴西耶運河〔Al-AbbasiyahCanal〕)至塞得港。這條運河為其他乾旱地區提供了飲水,於1863年竣工。
100多年前,馬克思就把蘇伊士運河稱之為「東方偉大的航道」。蘇伊士運河建成後,大大縮短了從亞洲各港口到歐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縮短8000~10000千米以上。它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經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和太平洋連接起來,是一條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
1980年12月蘇伊士運河完成第一期擴建工程後,運河全長195千米、寬365米、深16.16米、復線68千米,可以通航空載15萬噸、滿載37萬噸的油輪,是世界上溝通海洋的重要運河之一。
建造代價
1859年運河公司以極低的工資僱用了成千上萬埃及民工,強迫他們在蘇伊士地峽熱帶沙漠地帶從事極其繁重的勞動,工地飲水十分缺乏,大批民工渴死。公司提供的伙食粗劣量少,一份飯甚至不夠一個小孩充飢,多數民工經常處於半飢餓狀態。衛生條件十分惡劣,支氣管炎、肝炎、肺並赤痢等疾病極為普遍,特別是瘟疫流行,奪去了大批民工生命。
1863年,傷寒席捲工地,許多民工猝然死去;1865年,工地爆發霍亂,大批民工死亡,以至連送病人去急救站的人都找不到,也無人去處置工地上死去的民工的屍體。為修建蘇伊士運河,埃及12萬民工為之獻身,平均每千米就死亡738.5人。運河歷史
開鑿時期
可能遠在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爾特三世(Senusret III,其名字即為「蘇伊士」一詞的來源)為了通過陸行平底船進行直接貿易,下令挖掘了一條「東西方向」的運河,連接紅海與尼羅河。一些證據顯示這條運河的存在至少持續到公元前13世紀的拉美西斯二世時期,隨後運河被荒廢。
根據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著作《歷史》(The Histories of Herodotus)記載,大約在公元前600年,Necho 二世著手它的重新挖掘工作,但沒有完成。
古代時期
蘇伊士運河在公元前250年左右被托勒密二世重新獲得。在隨後的一千年中被連續改進、摧毀和重建,直到最終於公元8世紀為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曼蘇爾(al-Mansur)廢棄。
其後,蘇伊士運河被斷斷續續挖掘和開放,分別在公元前117年羅馬時期的圖拉真國王和公元640年歐麥爾·伊本·哈塔卜時期兩度長時期開放。
近代時期
18世紀末拿破崙·波拿巴佔領埃及時計劃建立運河連接地中海與紅海。不過由於法國人的錯誤勘定結果計算出紅海的海平面比地中海要高,也就意味著建立無船閘的運河是不可能的,隨後拿破崙放棄計劃,並在和英國勢力的對抗中離開埃及。
法國在拿破崙失敗之後,重建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因為在美洲的殖民地失於英國,所以法國重點向東方發展,打通蘇伊士運河對法國意義更為重大。1854年和1856年,法國駐埃及領事斐迪南·德·雷賽布(Ferdinand Marie de Lesseps,1805-1894)子爵獲得了奧斯曼帝國埃及總督帕夏塞伊德(Said Pasha )特許。帕夏授權雷賽布成立公司,並按照澳大利亞工程師Alois Negrelli制定的計劃建造向所有國家船隻開放的海運運河。通過對有關土地的租賃,公司可從運河通航起主持營運99年。
1858年12月15日,蘇伊士運河公司(Compagnie Universelle Canal Maritime de Suez)建立。強迫窮苦埃及人穿過沙漠挖掘運河的工作花費了近11年,部分苦力甚至施以鞭笞。工程克服了很多技術、政治和經費上的問題。最終花費高達1860萬鎊,比最初預算的兩倍還多。
運河於1869年11月17日通航,這一天被定為運河的通航紀念日。
爭奪時期
1875年,外債迫使帕夏(Said 帕夏的繼任者)將運河的股份賣給了英國。1882年,英國騎兵進駐運河,1888年,君士坦丁堡大會公告運河為大不列顛帝國保護下的中立區,規定不論在和平還是在戰爭期間運河向所有國家的船隻開放。此外公約還規定在運河水域里不得有任何敵對行動,並不得在其沿岸修建防禦工事。1936年,英國與埃及簽訂《英埃條約》,英國堅持保留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
1941年2月,德國駐北非遠征軍司令隆美爾指揮發動了埃及的進攻,准備奪取蘇伊士運河。並試圖向蘇伊士運河投擲炸彈。英國著名魔術師賈斯帕·馬斯克林作為特戰人員成為英軍的一名中尉,主持用探照燈和錫片反射器造成光幕干擾德軍飛行員的夜間視野,輔以白天的防空炮火,使得轟炸精度大大下降。保護了蘇伊士運河。
1951年,埃及推翻了1936年《英埃條約》,新政府要求英國撤軍。1954年英國同意放棄。1956年6月,最後一批英軍撤離埃及。
1956年7月26日,埃及總統納賽爾(Gamal Abdel Nasser)宣布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入侵埃及,為期一周的蘇伊士運河戰爭( 亦稱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戰爭損傷和沉沒船隻的影響導致了運河被關閉,直至1957年四月在聯合國援助下被清理完畢。[2]
1967年,六日戰爭爆發,其後運河被迫再次關閉。其間,在1973年的猶太贖罪日戰爭中,運河成為埃及軍隊橫越進入西奈半島以色列控制區的場所,隨後以色列軍隊跨越運河西渡。1974年起,聯合國維和部隊入駐西奈半島。
1975年6月5日,蘇伊士運河向海運重開。
運河使用
和平時期的使用
運河於1870年開始使用。最初,雙向通行時必須有一船進入通行灣停靠,但是1947年後採用了護航體制。起初通行時間平均40小時,到了1949年已減少到13小時,但1942年後運輸量增加,至1967年又升到15小時,有護航也還是如此,這反映了當時油船的運輸量增加了。護航隊每天都出發,兩隊向南,一隊向北。南行的護航隊在塞得港、拜拉赫(Al-Ballah)、提姆薩赫湖和卡布里特(Al-Kabrit)停靠,北行這些地方都有旁道,護航隊可在這里繼續前進毋須停留。隨著總的運輸量減少和運河相應地擴大,自從1975年以來,通行時間大約為14小時。
自1945年創紀錄地運輸了984,000名乘客後,由於來自飛機的競爭,客運已減少到微不足道的數字。飛機還運帶小量的高價值貨物。運河運輸量進一步還源於澳大利亞的貿易從歐洲轉移到日本和東亞。
不過,石油的運轉,從俄羅斯、南歐和阿爾及利亞的煉油廠主要運往印度的運輸任務還在繼續;干貨的運輸包括穀物、礦石和金屬也有所增加。
戰爭時期的使用
戰爭期間國際使用運河的史實有下列幾起: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不準西班牙戰艦通過,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准許俄羅斯海軍艦隊通過,1935~1936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期間也准許其船隻通過。原則上說,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運河向所有交戰國開放,但是同盟國軍事上的優勢使德國及其盟友不能有效地使用運河。
1949年以色列及其阿拉伯國家停戰後,埃及不準以色列使用運河,也不準所有與以色列有貿易往來的船隻通過。兩次關閉運河的第一次發生在1956~1957年的蘇伊士危機期間,在以色列攻擊了埃及軍隊,法國和英國軍隊佔領部分運河地區之後。第二次關閉是1967年6月以阿戰爭後,在戰爭期間和戰後,運河成為埃及和以色列許多戰斗的戰場,有好幾年變成了這兩國敵對軍隊的前線。隨著1975年6月運河的重新開放和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的簽署和平條約,所有船隻(包括在以色列注冊的)又重新得以進入這條水道。
埃及的使用
蘇伊士運河,在埃及本國經濟發展上具有極大的價值。據統計,每年約有1.8萬艘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船隻通過運河。中東地區出口到西歐的石油,70%經由蘇伊士運河運送,每年經蘇伊士運河運輸的貨物佔世界海運貿易的14%,在世界上適於海運的人工運河中,其使用國家之眾,過往船隻之多,貨運量之大,蘇伊士運河名列前茅。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經濟的「生命線」和「搖錢樹」。過往船隻通行費,多年來一直與僑匯、旅遊、石油一道成為埃及外匯收入的四大支柱。現在運河每天為埃及政府收進200萬美元的外匯。船過運河按噸位繳納通行費,還要交付引水費和航標等費用。1993年運河收入達19億美元,1994年收入超過20億美元。
1981年10月1日起,蘇伊士運河正式啟用電子控制系統,從而標志著運河管理進入了現代新時期,它不僅提高了航運的安全性,還使運河的通過能力增加近一倍。現在每天通過運河船隻可達100艘以上。
為了適應國際航運日益發展的需要和賺取更多的外匯,蘇伊士運河第二期擴建計劃的第一階段工程已於1994年開工,這期工程把運河的河面由265米拓寬到415米,吃水深度增深到23.8米,使25萬噸級油輪得以順利通過。這一工程得耗資10億美元,費用的75%由埃及承擔,25%由日本、比利時承擔。可以預料,運河第二期擴建工程完成後,將會對國際航運和埃及民族經濟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為了便於運河兩岸的交通以及向西奈半島供水,埃及政府於1980年建成了長5912米的艾哈邁德·哈姆迪隧道,它是連接亞非兩洲的一條重要紐帶。隧道底部敷設了輸水管道,每天把3.4萬立方米的尼羅河水輸往乾旱缺水的西奈半島,灌溉1.4萬公頃土地,隧道內公路寬7.5米,每小時可通過2000輛汽車。

2. 表示亞非分界線的是什麼運河

1.蘇伊士運河,埃及境內.
2.土耳其海峽,土耳其境內.
3.馬里亞納海溝,-11034米.相對高度是19882米.
4.阿拉伯半島,氣候以熱帶沙漠為主,缺乏淡水.
5.尼羅河,棉花,水稻和小麥.
6.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

3. 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土耳其海峽的所在國家、溝通海洋

巴拿馬運河位於北美洲的巴拿馬,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蘇伊士運河位於非洲埃及,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土耳其海峽位於亞洲和歐洲交界處的土耳其,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4. 土耳其運河叫什麼

土歲數鉛耳其運河叫伊斯坦布畢蔽爾運河。

這條人工運河將緩解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運輸壓力,改變伊斯坦布爾的城市版圖,成為全球矚目的工程。黑海和馬爾馬拉海之間乎好水上交通運輸非常繁忙,唯一的水上通道博斯普魯斯海峽已經不堪重負,有必要增加一條水道伊斯坦布爾開鑿這一條運河,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為了緩解博斯普魯斯海峽運輸壓力。

2019年伊斯坦布爾運河項目開始招標,擬於6年內建成。項目首個工程是一座8車道的公路橋,將連接北馬爾馬拉高速公路和近期在建的多個基礎設施。

土耳其地理環境

土耳其位於亞洲最西部,橫跨歐洲、亞洲兩大洲。國土面積78.36萬平方公里,其中97%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土耳其地形復雜,從沿海平原到山區草場,從雪松林到綿延的大草原,這里是世界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土耳其西部及南部沿海地區屬典型的地中海型氣候,夏季炎熱、少雨,冬季則溫和、多雨。北部沿海地區終年溫和、多雨。中部和東部等非沿海地區為大陸型高原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多雨,溫差較大。內陸地區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全年平均氣溫為16-22℃。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土耳其

5. 蘇伊士運河的戰爭

蘇伊士運河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運河是埃及人民血汗和生命築成的,但卻為英、法的運河公司把持。蘇伊士運河公司每年攫取巨額利潤,成為埃及的「國中之國」。
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勝利後,埃及人民掀起反對英軍佔領運河區,要求收回運河主權的斗爭。1954年10月,英國被迫同意於1956年6月13日前將佔領軍撤出運河區。埃及為發展民族經濟和抵禦以色列的侵略,在向西方尋求軍事援助遭到刁難與拒絕後,於1955年9月與蘇聯、民主德國、波蘭簽訂貿易協定,購買蘇聯等國的武器裝備。這引起英、法、美西方國家的強烈不滿。
為迫使埃及政府放棄獨立自主的政策,1956年7月,英、美發表聲明,撤回1952年允諾的就埃及建造阿斯旺高壩工程提供的7000萬美元援助。接著,世界銀行也停止貸款 2億美元給埃及的計劃,埃及不屈服於西方壓力,同年7月26日納賽爾頒布「關於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國有化的命令」,以便用運河航運的收入作為建造阿斯旺高壩的款項。英、法擔心運河關閉,海灣與西
歐之間的石油運輸線被切斷,對埃及進行威脅制裁。
首先凍結埃及在英、法的存款及運河公司的基金。1956年8月2日,英、法、美三國政府發表聯合公報,主張蘇伊士運河「國際化」,並提出召開24國參加的倫敦會議,遭埃及拒絕。隨後,美國、澳大利亞、衣索比亞、伊朗和瑞典組成的「五國委員會」對埃及施加壓力。英、法還煽動幾百名外籍職員離職,但埃及領航員成功保證了航運暢通。9月,英、法、美再次召開倫敦會議,決定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10個旅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島,向運河逼進,埃及軍隊進行頑強反擊。10月30日,英、法要求以埃雙方軍隊在12小時內從運河區撤出,否則將派兵干涉,遭到拒絕。同年10月31日,英、法軍隊對埃及進行武裝干涉。11月5日,英、法海軍陸戰隊在塞得港附近登陸,但在當地軍民的英勇抵抗下,侵略軍受阻。埃及宣布與英、法斷交,埃軍主力撤出西奈,集中保衛運河區。
世界各國人民支持埃及反抗侵略的正義斗爭,一些阿拉伯國家與英、法斷交,對英、法實行石油禁運。同年11月1日,美國在聯大緊急大會上提出立即停戰的提案。2日,聯大以壓倒多數票通過這個提案。5日,蘇聯建議與美國共同出兵「制止」 侵略,並向英、法發出最後通牒,聲稱「決心使用武力」恢復和平。英、法政府內外交困,終於在6日宣布停火。12月3日,英、法宣布從埃及撤軍,22日全部撤走。1957年3月8日,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出,埃及取得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斗爭的勝利。
鏈接
蘇伊士運河
著名的國際通航運河。位於埃及境內,處於埃及西奈半島西側,橫跨蘇伊士地峽,處於地中海側的塞德港和紅海蘇伊士灣側的蘇伊士兩座城市之間。蘇伊士運河全長170多公里,河面平均寬度為135米,平均深度為13米。蘇伊士運河從 1859年開鑿到1869年竣工。
它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之一。與繞道非洲好望角相比,從歐洲大西洋沿岸各國到印度洋縮短5500-8000千米;從地中海各國到印度洋縮短8000-10000千米。
從1882年起,英國在運河地區建立了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駐扎了將近10萬軍隊。二次大戰後,埃及堅決要求收回蘇伊士運河的主權,並為此進行了不懈的斗爭。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
1976年1月,埃及政府開始著手進行運河的擴建工程。第一階段工程1980年完成,運河的航行水域由1800平方米擴大到3600米(即運河橫切面適於航行的部分);通航船隻吃水深度由12.47米增加到17.9米,可通行15萬噸滿載的貨輪。第二階段工程於1983年完成,航行水域擴大到5000平方米,通航船隻的吃水深度增至21.98米,將能使載重量25萬噸的貨輪通過。
蘇伊士運河開鑿始於埃及法老三世約公元前1874年。
蘇伊士運河被廢棄以至泥沙淤塞然後,分別於公元前1310年、公元前610年、公元前510年、公元前285 年、公元前117年、公元後640年、1859年重新開鑿了若干次:

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位於埃及境內,是連通歐亞非三大洲的主要國際海運航道,連接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聯結起來,大大縮短了東西方航程。與繞道非洲好望角相比,從歐洲大西洋沿岸各國到印度洋縮短5500-8009千米;從地中海各國到印度洋縮短8000-10000千米;對黑海沿岸來說,則縮短了12000千米,它是一條在國際航運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際海運航道,每年承擔著全世界14%的海運貿易。
蘇伊士運河全長約190千米,河面平均寬度為135米,平均深度為13米。蘇伊士運河從1859年開鑿到1869年竣工。運河開通後,英法兩國就壟斷蘇伊士運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獲得巨額利潤。
埃及政府同意兩艘伊朗軍艦——「哈爾克」號補給支援艦和「阿勒萬德」號巡邏護衛艦進入蘇伊士運河並駛往地中海,從而再次引發了世人對這條地處中東,聯系歐亞非三大洲的黃金水道的關注。對伊朗而言,這也是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其船隻首次穿越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境內,處於埃及西奈半島西側。它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全長190多千米。該運河處於歐亞非三大洲接壤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另外,蘇伊士運河是一條海平面水道,是連通歐亞非三大洲的主要國際海運航道。
蘇伊士運河連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連接起來,大大縮短了東西方之間的航程。與繞道非洲好望角相比,從歐洲大西洋沿岸各國到印度洋縮短了5000-8000千米;從地中海各國到印度洋縮短了8000-10000千米;對黑海沿岸國家來說,則縮短了12000千米。
蘇伊士運河是一條在國際航運中具有戰略意義的海運航道,中東地區出口到西歐的石油,70%經由蘇伊士運河運送,每年經蘇伊士運河運輸的貨物佔世界海運貿易總量的14%。在全世界所有的通海運河中,若論過往船隻數量及貨運量,蘇伊士運河均名列前茅。
埃及是第一個開鑿連通地中海和紅海的人工運河的國家。早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法老索斯特立斯就曾在尼羅河支流上開鑿過一條運河,後人稱之為「法老運河」。這條古老運河潛在的經濟和戰略利益,令各國垂涎,並因此刀兵不斷。這條古運河先後被羅馬人和阿拉伯人侵佔。公元8世紀,埃及出於軍事上的考慮,填塞了這條運河。
1798年,拿破崙佔領埃及後,為開辟一條直接奪取印度和遠東財富的通道,親自帶領工程師去尋找古運河的遺跡,准備重新開通它。但是,由於測量出現錯誤,拿破崙認為紅海的水位要比地中海高出10米,開鑿運河是不可能的事。不久後,拿破崙因急於回國,開鑿運河的事就此作罷。
19世紀,英法兩國都把擴張的目標集中在富饒的東方。法國企圖連通地中海與紅海,直抵東方,打破英國對好望角航道的控制。英國為維護其在東方,特別是在印度的利益,則反對開鑿運河,主張沿開羅、蘇伊士、敘利亞、幼發拉底河至波斯灣修築一條鐵路,以加強東西方之間的聯系。
1851年,英國獲得埃及的許可,開始修築鐵路。法國也不甘落後,通過欺騙取得埃及的信任,於1854年與埃及簽訂關於修建和使用蘇伊士運河的租讓合同,並於1857年成立了「萬國蘇伊士海運運河公司」。
1859年春,蘇伊士運河正式破土動工,動用了幾十萬埃及民工。在霍亂猖獗的蘇伊士地區開鑿運河,十多萬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經過10年的艱苦施工,1869年11月,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
蘇伊士運河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使英國統治者垂涎三尺。1874年11月,埃及政府因開鑿運河耗費1200萬英鎊而債台高築,發生了嚴重的財政危機,所以不得不決定出賣它所掌握的蘇伊士運河公司44%的股票。英國看到機會來了,便竭力阻止埃及將股票賣給法國。隨後,英國政府採用各種手段得到了蘇伊士運河公司的股票。最終,蘇伊士運河成為英法兩國的私有財產。
接著,英國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於1882年武裝佔領埃及,完全控制了蘇伊士運河,並在運河地區建立起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駐扎了近10萬軍隊。
由於蘇伊士運河直接影響世界各國的利益,西方國家對英國的野心一致表示反對。1888年西方數國締結《君士坦丁堡公約》,規定必須保證蘇伊士運河的安全和自由通航。而英國卻直到1904年才正式加入這個公約,但仍繼續在運河區駐扎大量軍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指使土耳其軍隊進攻埃及以奪取運河,但沒有成功。1922年,英國承認埃及獨立後,仍保留著在運河區的駐兵權。
上世紀30年代,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英國借口保衛埃及的「安全」和「穩定」,於1936年迫使埃及簽訂為期20年的《英埃同盟條約》,規定英軍繼續駐扎運河區,亞歷山大港仍為英國軍港等。二戰期間,英國再次在運河區建立了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埃及政府堅決要求收回蘇伊士運河的主權,並為此進行了不懈的斗爭。
1956年7月26日,埃及領導人納賽爾為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宣布將運河公司收歸國有。同年10月,英國和法國聯手以色列對埃及發起軍事進攻,企圖用武力重新奪回蘇伊士運河,推翻納賽爾政權。
以色列率先侵略埃及西奈半島,並迅速向運河區挺進。英法兩國空軍於兩天後對埃及發起空襲,然後空投傘兵,並調集海軍陸戰隊登陸塞得港,展開佔領運河的地面攻擊。
在埃及軍民的英勇抗擊下,英法以三國的武裝進攻最終失敗。英法軍隊不得不於當年12月全部撤出埃及,以色列隨後也被迫撤軍。這就是第二次中東戰爭,也稱「蘇伊士運河戰爭」。
每年約有1.8萬艘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早已成為埃及經濟的生命線。當然,蘇伊士運河開通至今也被關閉了5次。其中,在1967年的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侵略埃及並佔領埃及西奈半島,蘇伊士運河被迫停航8年之久,直到1975年6月5日才重新開放。
100多年前,馬克思就稱蘇伊士運河為「東方偉大的航道」。蘇伊士運河建成後,大大縮短了從亞洲各港口到歐洲的航程,連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經地中海與印度洋和太平洋連接起來,是一條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

踏上蘇伊士運河的堤岸,看著那滔滔流水,我的腦海中閃現這樣一個問題:河床中流淌的到底是什麼?一時間,歷史的鏡頭和現實的場景競相交疊,浮現出這樣一個答案:既有昔日悲憤的血汗,也有今天喜悅的淚水。
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東北部,北起地中海邊的塞得港,南止紅海旁的陶菲克港,全長190多千米。運河通過地中海和紅海連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緊扼歐、亞、非三大洲交通要沖。這樣的運河,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戰略價值。
埃及東北部是非洲和亞洲的接壤地帶。早在四千多年前,埃及人就認識到在那裡修建運河的必要性。據歷史學家考證,公元前1874年,埃及法老蘇努塞爾特三世曾主持開鑿運河,通過尼羅河及其支流把地中海與紅海連接起來。這條「法老運河」開工儀式的畫面,至今仍保留在盧克索的卡爾納克神廟正面的牆壁上。這是埃及開鑿的第一條人工運河,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條人工運河。可是,運河四周都是廣袤的沙漠,狂風卷黃沙,這條運河不久就被阻塞。後來的埃及法老,還有入侵的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都曾設法疏通,但沒有成功,到公元8世紀竟完全毀棄。
蘇伊士運河,緣起於現代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和殖民主義擴張。公元15世紀,葡萄牙人急於前往傳說中「遍地是香料和黃金」的東方。他們發現了繞過南非好望角直達那裡的新航道。但是,這條航道畢竟繞路太多,耗時費力。因此,後來的法國人和英國人都想尋找一條捷徑。1798年,拿破崙進占埃及,指示部屬對可能溝通地中海與紅海的蘇伊士地峽進行測量。1832年,法國外交官兼工程師費迪南?德萊塞普正式提出在這個地峽開鑿運河。1833年至1837年,他在開羅任領事,極力接近並討好埃及統治者,以「打通關節,成就大事」。1854年11月,他如願以償,從新任埃及總督賽義德?帕夏那裡獲得開鑿與經營運河的「特許權」。四年後,他發起成立主要由法國和埃及私人出資的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1859年4月25日,運河的修建在現今的塞得港破土動工。河道的走向沒有選取貫通地峽的最短直線距離,而是利用天然的湖沼窪地,將沿途的曼扎萊湖、提姆薩湖、大苦湖和小苦湖串連在一起。雖然河道出現多處彎曲,但卻大大縮減了施工量。
我參觀過塞得港和伊斯梅利亞城的運河博物館。那裡保存的資料說,為開鑿運河,公司從埃及各地僱傭了大量奴隸勞工。他們掘地全憑雙手掄鎬執鍬,運土則全靠頭頂與肩扛。他們終日勞作,忍受著政治脅迫、炎炎烈日、霍亂病痛「三重摺磨與煎熬」。當時,埃及全國有人口500萬,先後有220萬人參加運河修建。運河原計劃六年完成,但因氣候條件惡劣,勞動工具簡陋,歷時十年才完工。為開鑿這條水道,挖掘土石方7500萬方,有12?5萬埃及人因勞累而死。因此,博物館人員說,蘇伊士運河「是埃及人用雙手摳出來的,用肩膀扛出來的,用屍骨壘砌起來的,用血汗澆灌起來的」。運河的開鑿,使歐亞兩大洲繞過好望角的航程縮短近萬千米,是埃及繼其古老文明之後對人類做出的又一歷史性貢獻。
1869年11月17日,運河正式宣告通航。可是,通航不久,埃及總督伊斯梅爾因財政困難就不得不將埃及擁有的運河股份出售。1875年,英國購買了埃及的運河股份,隨後出兵佔領運河區和整個埃及。這樣,英國同法國一起就取得運河的長期控制權。在埃及土地上主要依靠埃及人民修建的這條運河,竟成為歐洲殖民主義者謀取私利的工具。
從來不甘逆來順受的埃及人民,決心把運河奪回來掌握在自己手裡。為此,他們展開了一場又一場悲壯的斗爭。
1952年7月,阿卜杜勒·納賽爾領導埃及人民推翻法魯克封建王朝,維護民族獨立和收復運河控制權的斗爭空前高漲。1956年6月,駐扎在運河區的8萬英國軍隊被迫撤離。同年7月26日,納賽爾順應民意,在亞歷山大城宣布蘇伊士運河國有化。當晚,那裡有25萬群眾走上街頭表示支持和歡慶。同時,塞得港有幾萬人湧向運河口,將豎立在那裡的德萊塞普的雕像推倒。這樣,由法、英兩國霸佔長達87年之久的蘇伊士運河終於回到埃及人民手裡。當時,許多埃及人從遙遠的南方和西部趕來,站在河岸上歡呼,將一把把熱淚拋灑到滾滾的水流中。

6. 蘇伊士運河的來歷

著名的國際通航運河。位於埃及境內,是連通歐亞非三大洲的主要國際海運航道,連接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聯結起來,大大縮短了東西方航程。它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之一。與繞道非洲好望角相比,從歐洲大西洋沿岸各國到印度洋縮短5500—8009公里;從地中海各國到印度洋縮短8000—10000公里;對黑海沿岸來說,則縮短了12000公里,它是一條在國際航運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際海運航道,每年承擔著全世界14%的海運貿易。

蘇伊士運河全長170多公里,河面平均寬度為135米,平均深度為13米。蘇伊士運河從1859年開鑿到1869年峻工。運河開通後,英法兩國就壟斷蘇伊士運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獲得巨額利潤。

從1882年起,英國在運河地區建立了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駐扎了將近10萬軍隊。二次大戰後,埃及人民堅決要求收回蘇伊士運河的主權,並為此進行了不懈的斗爭。1954年10月,英國被迫同意把它的佔領軍在1956年6月13日以前完全撤離埃及領土。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

1976年1月,埃及政府開始著手進行運河的擴建工程。第一階段工程1980年完成,運河的航行水域由1800平方米擴大到3600米(即運河橫切面適於航行的部分);通航船隻吃水深度由12.47米增加到17.9米,可通行15萬噸滿載的貨輪。第二階段工程於1983年完成,航行水域擴大到5000平方米,通航船隻的吃水深度增至21.98米,將能使載重量25萬噸的貨輪通過。

蘇伊士運河唯一的跨海大橋---「穆巴拉克大橋」

1980年10月25日,埃及第一條蘇伊士運河海底隧道通車,從而大大縮短了往返運河西岸所需時間。這條在蘇伊士以北17公里處的隧道,加上兩邊進口,共長5.9公里,隧道本身長1.64公里。隧道內公路寬7.5米,來往車輛往返並行,每小時可以通過2000輛汽車,這是經過蘇伊士運河海底下連接亞洲和非洲的第一條陸地通道。

亞洲和歐洲之間除石油以外的一般貨物海運,80%經過蘇伊士運河。由於中東地區鋪設了大量的輸油管道,以及公路和鐵路發展迅速,蘇伊士運河面臨著過往船隻、特別是運油船逐年減少的局面,埃及通過對蘇伊士運河上的過往船隻收取的過境費收入也開始下降。1993年2月14日,埃及決定拓寬和加深蘇伊士運河,以增加外匯收入。運河加寬30米,加深1至17米,此項工程於當年底完工。1996年7月24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決定進一步增加運河深度,從而吸引更多的大型油輪和貨輪使用蘇伊士運河,以確保埃及靠蘇伊士運河所得的收入不會下降。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僅次於僑匯和旅遊的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運河管理局統計報告顯示,蘇伊士運河自1975年6月重新啟用到2000年6月的25年裡,共為埃及徵收的船隻過境稅達300億美元,是蘇伊士運河自1869年11月正式建成啟用到1969年6月因中東戰爭而關閉的98年間過境費收入總和的6倍。據運河管理局公布的年度報告,2001年共有13986艘各類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這些船隻的總載重量達4.56億噸,收取的船隻過境費達19億美元。2002年7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的財政年度里,蘇伊士運河收入達到23.08億美元,創運河自1869年開通以來新高。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6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0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68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7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3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8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3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8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6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