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弓與其他弓有什麼區別

土耳其弓與其他弓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 2023-04-25 17:28:19

Ⅰ 歐美古代戰爭片中的士兵裝備符合歷史嗎

在人類歷史上,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一次戰爭發生在巴勒斯坦的麥吉多。公元前1469年,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一些部落舉旗反抗年輕的埃及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的統治。叛軍集結於卡梅爾山北面的麥吉多,並派前哨部隊扼守麥吉多山口。圖特摩斯乘坐戰車,率部強行突破封鎖,越過了山口。接著又迅速將部隊組成新月狀隊形,向叛軍進擊,而叛軍卻不知埃軍已經接近。圖特摩斯以其右翼部隊牽制住驚慌失措的叛軍,又率左翼的部隊向北包抄叛軍的側面,一舉將其擊潰,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在這次有文字記載的戰爭之前,武裝沖突早已是長期存在的事實了。最初,人類使用石塊和棍棒作為尋找食物、配偶和棲身之所的工具,或者將它們用來征服他人,以滿足其生來就有的慾望,從而認識了石塊和棍棒作為「武器」的價值。後來,人類又發現,邊緣鋒利的石塊或者削尖的棍棒要比圓石或鈍棒威力更大。遠古時代的人類還懂得,在進攻敵人或獵取食物時,如果隱藏在草叢中或者猛然從樹上、岩石上跳下,就更容易得計。這樣,人類就確立起一種典型方式,即採用跟自身能力相適應的特定手段來發明、改進、選擇和使用武器。人類在整個戰爭史上,始終是按照這種方式行事的。

早期的戰爭工具
由於人類最初的幾千年歷史一直沒有文字記錄,因此當時的武器庫中的許多原始兵器已經無蠢橡從查考。金屬的啟用,劍、弓和矛的發明,曾給戰爭和戰術的發展產生過革命性的影響,可惜都未能留下隻字片語。在後來的各個歷史時期里,這些基本的作戰武器及其使用方法又經歷了一系列的演變發展,不斷地影響著人類的戰爭。
兵器從開始就分為兩大類:劈刺式和投帶游旁擲式。史前人類所用的棍棒是最原始的劈刺式兵器,最早的投擲式兵器是人類投向敵人或獵物的石塊。
從史前時期開始,人類就會用獸皮製成投石器來投擲小而光滑的石塊,這要比單純用手臂投擲力量更大,距離更遠。這種投擲器還使用泥土燒制的彈丸,後來又採用鉛制彈丸。在龐培和其他古代遺址中已發現了橡子形狀的彈丸實物。生活在巴利阿里群島的投石手都有一套特別高超的投石技術。他們通常配有三種投石器,分別用於遠、中、近距離的投擲。大衛(公元前1040年-前970年,以色列王)就是用投石器殺死歌利亞的 [ 注 ] 。在好幾個世紀里,投石兵在作戰陣容中曾經起過重要的作用。
有些地區,投擲石塊逐漸改為投擲尖利的棍棒,後來就演變為投槍、標槍和曲形硬木飛鏢。荷馬勇士每人都攜帶兩支標槍。作戰時先向敵人投擲標槍,然後再用劍進行白刃戰。跟標槍相配合的沖刺式兵器是沉重的長矛或梭鏢。在許多古代社會中,梭鏢是作戰勇猛的標記,也是君權的神聖象徵。在古羅馬的瑪爾斯(戰神)神殿和希臘的各種聖堂中,梭鏢是人們崇拜的聖物。
希臘梭鏢的普通長度為六至九英尺。但由於是手工製作,所以實際上是形狀各異、長短不一的。梭鏢和長矛是古希臘甲兵的制式武器。這種甲兵配備有重型兵器和盔甲,是古希臘戰斗隊形——方陣的基本成員。

在整個石器時代里,棍棒兵器種類繁多。其中北美印第安人用的石斧屬於戰斧型兵器。如果將棍棒削出銳利的刀口,就成了劍的雛型。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人們冶煉出堅硬而富有韌性的金屬,製造出了刀口長而薄的劍。青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由於自然界中存在有天然的青銅,因此很難說人工生產青銅最早始於何時。青銅工具的磨稿使用,希臘的克里特島開始於公元前3000年的時候,而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則始於公元前2800年,特洛伊開始於公元前2000年。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前的印度河流域和幾個世紀後中國的黃河流域也出現了類似的技術發展。由於青銅具有堅固、柔韌和耐磨等特性,因此很適宜用來製作非常尖銳和刀口鋒利的武器。
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金屬製造工匠的技術日益提高,發明了許多新的製作和澆鑄技術,生產出來的劍不僅外形有了改進,而且更加耐用。青銅劍起初是尖頭的,劍頭比劍身要大,看來既可用於刺殺(類似決斗用的輕劍),也可以用於劈砍(類似軍刀),因為青銅質地較軟,故青銅劍最初主要是用於刺殺。

鐵制工具最早出現於公元前1500年左右。大約在一個世紀之後,居住在亞美尼亞山區的查萊比斯部落學會了將熟鐵放入炭火中加熱,然後淬火,再加熱、錘打,經過輪番加工處理,使鐵質變得十分堅硬。在進行上述加工處理的過程中,由於偶然在鐵的表面溶進了碳微粒,因而製成了最初的鋼。公元前1200年前,這種新的冶金技術已在整個地中海東部地區得到廣泛採用。
盡管最初鐵的造價十分昂貴,而且產量有限,但是,鐵的發現畢竟給古代兵器和戰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到了公元前1200年時,鋒利的劍開始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等地區出現了。由於這種金屬堅硬而不易斷裂,因此劍的外形也發生了變化。
到了公元前1000年的時候,劍分成了兩種主要類型。一種是形似馬刀用於砍殺的長劍,這種劍沒有尖頭,後來高盧人和凱爾特人用的就是這種劍。另一種劍比較短,很象一柄匕首,是古希臘甲兵佩帶的武器。這種劍的劍身長約16至18英寸,寬2至2.5英寸,劍柄長4至5英寸。它就是後來比它稍長稍寬的古羅馬短劍的雛型。——古羅馬以前的劍雖然仍是一種劈砍兼刺殺的兵器,但主要用於劈砍。

金屬武器的使用也導致護身甲具製造業的興盛發達。原始人類發明的最重要的護身具是盾。最初它僅僅是一張獸皮,幾乎總是用左手拿著或者擋在左臂上,這樣,右手就可以騰出來操持武器。後來,人們常常將獸皮包在一個簡單的木框架上,製成了盾。但有些古盾完全用木料製成。在亞洲常用的是柳條盾。用來保護頭部、軀乾和腿的護身具最初也是用獸皮、柳條、襯有墊料的布套或木頭等材料製成的。
盡管金屬已被用於兵器的製造,但皮革仍然是制盾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材料。當然,有時也用金屬來增強盾的牢度。錘制金屬鎧甲和頭盔需要很高的技術和費時的勞動,而用熟鐵小片製成的鱗甲則較為便宜和實用。古代東方的亞述武土得益於新的金屬製造技術,他們手裡拿著很長的鐵制砍劍,身披外面縫有鐵鱗片的皮里盔甲。自從鐵出現以後,希臘甲兵的梭鏢便裝上了鐵的尖頭,腰上佩帶的劍也用鐵製成,而他們的盔甲、盾和頭盔都是青銅的。古羅馬軍團士兵的胸甲,是在皮革上綴以重疊的青銅片或鐵片製成的。
弓問世於石器時代的後期。在發明黑火葯之前,它一直是士兵手中基本的投射式兵器。在人類歷史開始有文字記載的時候,中東、印度和中國早就使用它。從古代直至公元十六世紀這段時間里,弓始終是中國軍隊最重要的手提兵器。在既有重裝弓箭兵又有輕裝弓箭兵的亞述軍隊中,弓也是主要兵器。對古希臘、馬其頓、古猶太人和古羅馬軍隊來說,弓雖然也很重要,但只是輔助性的兵器。
印度弓的長度為4至5英尺,在2200年的時間里基本上一直保持著原樣。竹子是常用的製作材料,也試用過一些包括金屬在內的別的材料。箭的長度為2至3英尺,用竹子或藤條製成,通常採用金屬箭頭。弓箭兵一般不帶盾,由前面一排持盾的標槍兵來保護。在印度,不論弓箭兵或是標槍兵都配備有相當長而寬的砍劍。

為了有效地使用弓,士兵必須經過反復不斷的技術訓練,同時,還需要適宜於作戰的開闊地形。因此,它成為了一種具有專門技術的士兵手中的兵器。如亞述弓箭兵和後來的克里特島的僱傭弓箭兵(馬其頓和古羅馬人對他們十分稱贊)以及游牧狩獵者都使用這種武器。
期的弓是一種「單材弓」,它只用一種木料製成。大約到公元前1500年,中東和亞洲出現了「混材弓」,有時也稱作「角弓」,所用的混合製作材料取決於工匠能夠得到哪些材料。這種角弓後來就成為整個亞洲和有些歐洲人所用的制式兵器。直到現在,地球上的一些邊遠地區仍在使用它。

混材弓是用幾層不同材料製成的。在歷史上的大部年代裡,這種弓通常用一條扁平的木質基板做成弓的中心骨架,在對著弓箭手的一面壓上一層劈開的角片材料;在弓架的另一面再加上一層野獸的腱。多數混材弓是反射式的,弓弦鬆弛時弓的彎曲方向跟弓弦拉緊時的彎曲方向恰好相反。混材弓的長度一般不足4英尺,而土耳其弓和蒙古弓則在5英尺以上。

角弓種類繁多,其射擊距離和穿透力也各不相同。比如土耳其角弓的射擊距離在300碼以上,穿透力也相當大。但是,直到公元16世紀左右,經過改良的土耳其弓方能穿透鎖子甲。到了騎兵用上角弓時,它的威力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從而使軍隊的機動性和兵器的殺傷力得到了令人生畏的有機結合。

古代戰車是一種小型馬車,由一匹或多匹披帶盔甲的戰馬牽引。它在很古的時候就發展起來了。早在特洛伊戰爭時(約公元前1200年),戰車就作為弓箭兵和梭鏢兵的機動平台來使用了。在古希臘末期前,戰車主要用來把戰將運送到戰場,戰將下車後再跟敵人進行白刃格鬥。在印度和中國,戰車的形體較大,主要用作國王和貴族的移動指揮所。車上還載有擊鼓傳令兵、馭手和一名或幾名弓箭兵。隨著時間的推移,戰車逐漸變成了亞洲多數軍隊的主要突擊武器,用來撞擊或碾壓敵人部隊的士兵。由於在車軸和車輪上裝上了長柄大勾刀和別的刀劍兵器,車的四周還掛上了盾等不同的裝甲護具,因而大大提高了戰車的突擊威力。聖經上曾經記載說,從埃及逃出來的希伯來人特別害怕埃及法老的戰車。亞述戰爭中的戰車對當時和後來的史學家們都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不過,由於戰車所用的牽引馬匹容易受到敵人的襲擊,而且必須有平坦開闊的地形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因此它的使用是有限的。盡管如此,只要有適合的戰機,用於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戰車在作戰中曾多次贏得過勝利。
騎兵最早出現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次等的貴族組成。他們有足夠的財富,買得起盔甲和好武器,還佔有許多馬匹。但是,大多數軍隊中的精銳突擊隊里仍舊保留著一支戰車隊,用來運載大貴族或皇室成員奔赴戰場。
在印度,由於氣候的關系難以培育出品種優良的馬匹,而最好的牲口又都用於馬拉戰車,這就是古代印度很少騎兵的緣故。因此,約在公元前600年的時候,印度開始用大象進行作戰。這種巨型動物組成的部隊的突然出現常常使敵人驚恐不已。不過,實戰表明,它大不了只能起一種心理上的威懾作用。當大象所引起的驚恐平靜下來之後,訓練有素的部隊便可以找到對付大象的有效手段。這些野獸很容易四散亂竄,反而將自己的隊伍搞得亂七八糟。為此,驅趕戰象的士兵在大象亂竄時就用一根尖鐵刺入它的頭部。在印度則用沉重的鐵箭和燃燒的火箭射擊大象。希臘有些天才的無名將士曾用與現在的反坦克雷場相似的辦法,將鐵尖樁連環埋在適當的地方,以劃破厚皮動物大象柔軟的腳。
盡管大象作戰有很大的局限性,又容易被擊傷,但敵人從來不敢等閑視之,因而大象的使用逐步擴大到了近東和北非地區。第二次布匿戰爭之後,古羅馬人曾迫使迦太基人接受和談,規定作戰中禁止使用大象。可以說,這是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最早的一次武器限制。

在古代軍隊的組成、兵器的使用以及戰術的運用方面,能否靈活機動是十分重要的。當時的軍隊通常由大批手持矛和盾的步兵組成,另外還有配備著投擲式兵器的投石兵和弓箭兵,這支步兵構成了整個部隊的一個堅強基地。這就使裝備更好的戰車隊、騎兵隊和戰象隊可以在其周圍順利地進行作戰活動。

當兩軍對陣時,大群梭鏢手集中在一起,前面是密集的輕裝弓箭兵和投石兵,再前面和側翼是騎在馬上或乘坐戰車的貴族隊伍。兩軍互相接近時,弓箭兵和投石兵連續不斷地向敵陣進行騷擾性投射,一直到戰車或騎兵向敵人發起沖鋒。接著,輕裝部隊就穿過重步兵之間的空隙移向陣營的側翼和後背。除象麥吉多戰斗中圖特摩斯作戰方式那樣的少數例外情況外,部隊的運動只是相機而行的舉動,並非事先有計劃的安排。通常,混戰中的雙方互相咬在一起,踩著地上越來越多的屍體和傷兵,時面向前,時而退後。有時一方的戰車和騎兵在發起沖鋒時就嚇垮了對方,那末,這場戰斗就變成了一方對另一方的追擊。
自從人類歷史開始有文字記載以來,軍事戰術、軍隊的編制和軍事學說,不僅受武器不斷更新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受如何用兵、如何使用武器的新的思想和概念的影響。合理而創造性地使用現有的武器的思想,大大地促進著軍事的發展。 亞述人的戰爭機器
從亞述人採用的一種新的軍事組織體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個戰爭機器的具體情況。公元前700年左右,亞述國王提格拉·帕拉薩三世廢棄了當時的民兵組織,在全國各地建立了一支常備正規軍。當然,國家必須給士兵發放軍餉,而這支軍隊又最容易靠對外擴張來得到維持。因此,這個國家的首要事務變成了從事戰爭。它依靠戰利品和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個真正的軍事體制來保持它的財源和興旺繁榮。他們不遺餘力地設法保持軍隊的高效能。依靠這支軍隊,提格拉·帕拉薩擴展了窮兵黷武的亞述先王已經建立的帝國疆界。
有跡象表明,世界上最先充分認識鐵的性能比銅優良的是亞述人。他們的軍隊全部配備了鐵制兵器、戰車和鎧甲。由於他們不斷地、系統地改良兵器,並嚴格訓練土兵,使他們熟練地掌握兵器的使用方法,因此,亞述軍隊長期保持著軍事技術上的優勢。
亞述軍隊的主力由大量的梭鏢兵組成。他們行動緩慢而且相當笨重,但是,與當時別國的同類步兵相比,技術尚算較好,機動性也比較強。在亞述人的典型作戰方案中,高潮階段便是以不可抗拒之勢向敵人發起突擊。 亞述軍隊的弓箭兵比敵人組織得更加嚴密,弓的威力更大,並能以極高的命中率發射鐵頭箭。他們的射擊常常使敵人隊伍亂作一團,從而,為戰車和騎兵的密切協同,進行沖鋒創造了條件。
亞述軍的主要進攻力量是馬匹牽引的雙輪戰車隊。它的任務是在敵人的步兵隊伍中沖殺出一條前進的道路。跟當時別國軍隊一樣,亞述人利用戰車強大而兇猛的作戰威力組成浩浩盪盪的戰車隊,與弓箭兵、梭鏢兵和騎兵緊密配合進行作戰。
騎兵在亞述軍隊中所佔比例最小,但技術訓練最嚴,裝備最好。那些貴族將士都是騎馬奔赴戰場的。到了戰場上,一部分人下馬徒步作戰,也有的坐在戰車上進行戰斗,但是,許多人是騎在馬上跟敵人廝殺的。騎兵比別的兵種紀律更嚴,技術更熟練,而且更加機動靈活。作戰時唯有使用騎兵方能實施機動。
亞述軍隊能夠在各種復雜的地形條件下進行作戰,這清楚地說明,它的組織編制是高明的。亞述軍隊的詳細編制情況人們並不十分清楚。不過,它的野戰部隊有時可能接近五萬人的兵力。一支如此龐大的軍隊要能夠在沙漠和山地作戰,必須有一支龐大的保障軍需供給的輜重隊,同時也要有一套效能極高的作戰參謀機構和後勤供應系統,才能夠充分發揮它的戰斗威力。 恐怖戰術是亞述軍隊取勝的另一重要手段。當時,多數國家的軍隊都以狠毒兇殘而著稱,亞述人採取的正是這種恐怖政策——這可能算得上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心理戰實例。他們在攻佔一座城池之後,往往杷男女老少斬盡殺絕,或者把所有的人都監禁起來,他們以殺人不眨眼的殘酷手段實施著恐怖政策,實踐證明,這對亞述軍隊的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海戰的開端
大約在亞述人大力發展常備軍的同時,腓尼基人似乎已經開始使用最早的專用海軍戰船了。居住在地中海和愛琴海沿岸以航海為生的人早就將船隻應用於軍事目的。不過,當時只局限於將商船用於運送部隊和補給物資。這些帶著帆和槳的又短又寬的小船,基本上是用來支援陸地部隊的。腓尼基人製造的新式戰船是用槳推進的帆船。與典型的商船相比,它的船身更長,更窄,速度更快。 希臘人,特別是雅典人對腓尼基帆船的設計作了進一步的改進。並使海軍具備了當時在陸上或海上戰斗最熟練和最完善的技術。雅典人的三層槳帆船是一種船身既長,又淺又窄的戰船,由於它的槳在船的兩邊各排成三組,故而得此船名。為了提高船的速度、動力和機動性,他們不惜降低船的適航性,舒適性、貨物容量和最大航程。船的兩個桅桿上安裝了風帆,作為槳的輔助動力,但在作戰時只劃槳驅動,劃漿手的數量從75人加到150餘人。 三層槳帆船的主要戰斗部位是位於吃水線處突出於船頭約十英尺的金屬撞角。如果撞角插進敵船的舷側,必然造成致命的創傷。但是,大多數希臘人寧肯採取陳舊的戰術,即劃到敵船的旁邊,然後強行登上船去襲擊敵人,因此,他們的船上往往裝載著登船部隊。
雅典的海軍是依靠高超的航海技術、船的高速度和機動性取勝的。如果雅典戰船就近沒有機會直接撞擊敵船舷側,那末,它就在敵船旁邊突然轉彎,並在最後一刻把槳取下放入船內,再去撞擊那驚慌失措的敵船,這時無能為力的敵船好比一隻只伏窩的鴨子,聽憑雅典戰船用撞角進行猛烈的撞擊。 我們決不應該低估古代腓尼基人及其在迦太基和敘拉古斯的「繼承人」在海軍作戰方面的影響,因為腓尼基人用了幾百年的戰船和戰術一直是當時世界各國的海軍所效仿的典型。當然,他們沒有照抄照搬,作了許多改進。譬如,槳的數量有增有減,槳的位置也各不相同,船身變得更淺更長,船上增加了放置戰鬥武器的炮塔,使用了能夠鉤住敵船的撓鉤和攻佔敵船的渡橋。在兩千年左右的時期里,長而淺的帆桅戰船始終是西方世界的主要作戰艦型。沖撞和跳幫也一直是海軍作戰的基本戰術。直到公元十五世紀,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的的海軍沖出地中海,離開近海水域,開始了向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外擴張和征服戰,這種狀況才有所改變。
古代早期的作戰思想
根據我們對亞述人從事戰爭的情況的了解,加上麥吉多這種早期戰爭的零散資料記載,可以看出古代軍事將領已經具有我們今天所謂的作戰條令和戰術之類相當高明的軍事思想了。而且古代帝國的國王和法老也必定具備了一些朦朧的軍事戰略觀念。只是我們對此所知不多,因此只能作些推測罷了。 顯然,那時肯定已經有了我們今天所謂的作戰條令。
我曾在別的場合 [ 注 ] 將作戰條令一詞定義為「由作戰原則、策略和思想組成的一個有機體系,用來支配作戰時軍隊的各個組成部分,並確保連貫協調地使用這些組成部分。條令的產生可以來源於作戰經驗或者軍事理論,也可以兩者兼而有之。它代表了用兵的最佳指導思想,並依靠理智來確保它的實施。條令實際上是一套完整的作戰方法,只有軍隊的一切部門都知道它,弄懂它,並遵守它,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
條令是通過戰術來實施的。我把戰術定義為將可能得到的分散部隊加以調度部署和巧妙的運用,以實現既定之作戰目的的技術。
` 盡管現存的文字記載中,有關古代戰爭的詳細描述寥寥無幾,但依靠我們已知的情況,足可證明古代(遠遠早於公元前500年)的軍事將領已經制定了原始的作戰條令、良好的用兵戰術和武器的使用方法。他們能夠很好地組織和部署兵力,使之處於優勢的地位,派遣各種類型的士兵去完成特定的作戰任務。他們已經深知突然襲擊的優越性,懂得採用典型的機動作戰方法(直至現代仍在繼續使用著),其中最重要的是機動包圍的方法。此外,他們也能夠很好地使用投射式兵器。投射式兵器的作用距離大大超過了白刃格鬥兵器,它能造成敵人隊伍的嚴重混亂。倘若跟突擊沖鋒很好地配合,就可以充分發揮它的效能。
古代戰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特徵就是給施展兵器留出足夠的空間,並在軍隊的各主要組成部分之間留出一定的距離,每個士兵平均要佔一平方米的位置。一支有五萬人的亞述軍隊,其中步兵有四萬五千人,編成縱深為20人的密集隊形,騎兵和戰車隊的縱深約5排,各編隊單元之間的間隔大約相當於他們所佔位置的面積,合計總面積不到四分之一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寬度約二千五百米,縱深約一百米

Ⅱ 世界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弓有哪些

因為古代弓是中國的發明,所以就說中國的吧。古代十大名弓
第十:龍舌
用龍筋製作弓弦的傳說中的名弓,速度和准確性極高。三國時呂布用龍舌弓轅門射戟,見《三國演義》。呂布是三國中很牛的人,用的弓也很牛,但是他背信棄義,老做小人,只能排第十名了。
第九:萬石
用比鋼鐵還要堅硬但非常輕的紫檀木製作而成的弓,為三國時黃忠所用,《三國演義》中黃忠能開二石力之弓,百發百中。戰長沙時他本可以射殺關羽,幸二人都是義士,英雄惜英雄怎生下得了手。
第八:遊子
力猛弓強,離弦之箭如遊子歸家般急切。北宋時花榮所用,花榮,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一員。原是清風寨副知寨,使一桿長槍,箭法高超,有百步穿楊的功夫。清風寨正知寨劉高陷害宋江,花榮得知後造反,大戰黃信、秦明,救了宋江。花榮多次用箭法建立奇功。宋江三打祝家莊,花榮射落祝家莊的指揮燈,使祝家莊兵馬自亂。
第七:神臂弓
史書記載——神臂弓 「實弩也。以山桑為身,檀為弰,鐵為槍膛,鋼為機,麻索系札,絲為弦」「射三百步,透重札」。
第六:靈寶
李廣所用之弓,漢武帝時,匈奴侵入漢朝邊境,殺死了遼西太守,打敗了韓安國將軍。後來,李廣被封為右北平郡太守,匈奴人由於懼怕李廣,數年不敢入侵右北平郡,稱他為「漢朝的飛將軍」。李廣鎮守右北平郡時,有一天外出打獵,遠遠看見草叢中有一隻老虎,就拔箭射去,隨後走近一看,原來是塊石頭,而箭已經射入石頭中。唐代詩人盧綸還專門為此事寫了一首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第五:震天弓
公元661年,薛仁貴奉命率軍在大山一帶與突厥人決戰。突厥人為北方游獵民族,強悍善騎,素有彎弓射鵰之風。突厥人方面率軍作戰的就是號稱為「天山射鵰王」的頜利可罕,率兵十多萬。戰斗一開始,對方突厥軍就精選十幾個驍勇強壯的將士向唐軍挑戰,頡利可罕最賞識的三員大將元龍、元虎、元風出現在前面。只見薛仁貴鎮定自如,持此弓射擊,三箭連發,龍、虎、鳳應聲倒下。頓時,突厥軍嚇得亂作一團,紛紛投降。唐軍取得重大勝利,金軍欣喜若狂,薛仁貴的威名大震。「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成為唐軍長期傳唱的歌謠。
第四:軒轅弓
本是軒轅皇帝所鑄,選用泰山南烏號之柘,燕牛之角,荊麋之弭,河魚之膠精心製作了一張弓,名叫軒轅弓,蚩尤被黃帝軒轅用此弓三箭穿心而亡!在封神演義中又名乾坤弓,為李靖所用,骷髏山白骨洞碧雲童子被這一箭正中咽喉,翻身倒地而死。
第三:落日弓
傳說中後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幹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於封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後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後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後羿的繼續射擊。
第二:霸王弓
這把弓乃是當年楚霸王項羽的隨身之物『霸王弓』,威力無比,弓身乃玄鐵打造,重127斤,弓弦傳說是一條黑蛟龍的背筋。相傳項羽15歲那年,烏江中有黑蛟龍作惡,危害四鄉。項羽聽說後,當夜單槍匹馬來到烏江,找到黑蛟龍。與黑蛟龍搏鬥了一天兩夜,把黑蛟龍殺死,取得此筋搓股為弦。黑蛟龍乃至寒之物,堅韌異常,故此弦不畏冰火,不畏刀槍。」
第一:成吉思汗的射鵰彎弓
成吉思汗用他的弓箭和鐵騎打下了世界上最廣大的國家,亞洲除日本以外,幾乎占據了所有國家,他的軍隊到達了非洲的埃及,佔領了歐洲的一些國家,甚至他的子孫貼木兒汗在旗幟上畫了三個圈,象徵佔領了世界的四分之三。

Ⅲ 奧斯曼帝國弓箭漫談,最遠射程可達820米!

奧斯曼帝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早期國土擴張劇烈,因為征服了很多國家,吸收了不少其他民族的文化,導致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復合弓有各種不同的形制。其中包括現在稱呼的土耳其弓、韃靼弓、波斯弓、波斯—北印度弓(螃蟹弓)等等,這些弓在土耳其各大博物館里均有保存。

▲拆解後的土耳其弓

與多數有機物一樣,這四種材料也顯示出某些相似處:在壓力和拉力范圍內, 它們富有彈性, 但如超出范圍,就會顯出不可逆轉的塑性變形。這種變形叫作「滯後作用」,意思是材料一旦被壓,會變得更軟,從壓力中恢復會有個滯後現象。它們還有一個相似的重要特性:如果力是順著纖維的方向施加的,那麼它們的硬度就會更強;如果力與纖維方向相反,則硬度變弱。

本文經指紋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對刀劍感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沈師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Ⅳ 大俠,請問傳統弓哪種弓箭速快

相對來說土耳其弓,圈內叫「土弓」,射輕箭,箭速快。但這個也要看弓匠的水平,不一樣的弓匠做出來的弓,差很多。

Ⅳ 弓箭分幾類,各自特點是什麼

反曲弓
反曲弓是一種側面看來與普通長弓不同的弓,一把未上弓弦的反曲弓弓臂末端向外彎曲。反曲弓與其他弓的區別在於上弦的反曲弓的弓弦與其弓臂有所接觸。相比同等擁有直臂的弓,反曲弓可儲存更多能量,使得射出的箭有更高的動能。因此,反曲弓可以比普通的弓造得更短,卻可保持其威力。這個優勢使得反曲弓適合於較長兵器不太方便的地方,例如叢林、森林或馬背上。
光弓
光弓涵蓋范圍很廣,按照國內的標准,只要卸下弓弦之後能夠通過一個直徑為12.2cm的圓環的都算作光弓范疇。也就是說,我們不論平時看到的「鯊魚」、「野牛」這類現代美式獵弓,還是「莫里森」、「半人馬」這類傳統美式獵弓、長弓,甚至是拆了瞄、桿和響片的競技反曲弓,都可以涵蓋在光弓的范疇之內。
復合弓
復合弓可以片面理解為有輪子的弓,最大特點是省力。這里的省力,是指拉開弓之後保持所用的力量相對較小。一張60磅復合弓,如果具有75%的省力比的話,拉開之後僅僅需要15磅的力量,就可以保持開弓的狀態。某些品牌的輪組省力比,甚至能達到85%。復合弓窺孔—瞄具—靶心三點一線的瞄準方法,降低了瞄準的難度,擁有較高的精準度。
美式獵弓
美式獵弓一般以「霍磨陸伊特」、「雙贏」兩個國外大牌和「軍興」、「逐鹿」弓業這些國內廠家為主。現代美獵一般具有金屬或碳素弓把、較為大量的配重和減震裝載點。現代美式獵弓具有炫酷、皮實、上手快滑游賀的特點,因此被大量的新手使用。
傳統弓
傳統弓是一項古老的發明,在我國古代就有製作弓箭的傳統,最早相傳軒轅黃帝時期我國就發明了弓箭。我國的傳統弓製造工藝非常高超,在我國古代的軍事戰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傳統弓在中國的古代信派乃至近現代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至今仍保留了傳統弓的製作工藝。

Ⅵ 青海弓、匈牙利弓、土耳其弓、清弓、蒙古弓有哪些區別

漢弓、青海弓、匈牙利弓、土耳其弓、清弓、蒙古弓 僅僅是稱謂上的變化。實際上,青海弓,蒙古弓(非元代,以清之後的弓形為主的稱謂),清弓屬於同一一個系統,只是所處地域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稱謂。(具體解釋上面有樓層回答了,此不表。)匈牙利弓和土耳其弓屬於以所在當地民族或者國家出產的弓型命名的,匈弓實際上屬於長梢弓型,與新疆出土的一些古弓,我國壁畫,畫卷上留存的長梢弓類似的弓種。當然這其中屬土耳其弓弓形有很高的辨識特色,土耳其弓屬於小弓,弓把外貼,小弓梢兩段變形。至於漢弓...這和漢服一個道理,屬於當代新編的片語。以目前國內出土的弓箭實物,壁畫,畫卷,雕塑,中國弓的種類較多,且不同朝代弓的變種較大。中國歷史上出現過斯基台型弓,匈弓弓型弓,江南地區還出土過類似英格蘭長弓的竹木直拉長弓,以及將長弓型和匈弓型兩者結合的長弓形。而在朝代上,宋代官修兵書上已經有長梢弓的圖例,明代更是引進改良過小梢弓,以及所謂的開元弓。而且清代弓,某種程度上也屬於漢弓。(清弓屬於以當時明代北邊常用長梢弓為藍本變種弓型,現有一說,開弓弓屬於北邊邊疆將士所用的一種長梢長弓。)本質上題主你說的這幾種弓,除了土耳其弓以外,沒有太實質上的區別,他們只是因地域,弓形變形度,材料,弓梢製作產生的區別。當然這些區別某種程度上的確也挺大的。

Ⅶ 弓箭都有哪幾種啊~怎麼區分還有各種的特點優勢劣勢

弓有好多種分類方法,我在此羅列一下,歡迎留言補充。
寫在前面:復合弓有兩種定義,現在人們常說的復合弓是高科技現代化的那種帶滑輪的弓,也就是你說的滑輪弓。古代那種多種材料粘接在一起的,以前也叫復合弓,不過如今因為現代復合弓的影響力太大了,把這個名字搶走了,一般為了方便區分,通常改稱為傳統弓,也叫層壓弓。
1,按流行地域分,有中國傳統弓(簡稱傳統弓,還可細分為漢弓,明弓,清弓等等),美獵(美式傳統弓),和弓(日本大弓),韓弓(比較接近明弓),英國長弓,還有蒙古弓、韃靼弓、土耳其弓、阿拉伯弓等弓種,可以說差不多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弓種,但是只有強大的文明的弓種才會流傳開來。
2,按弓臂的形狀分,有直拉弓和反曲弓。靜置時弓稍往前拐的是反曲弓,往後順的是直拉弓。直拉弓由於效率比較低,現在很少有人玩了,比較典型的就是英國長弓,收藏的人有,練的人少。
3,按材質分,有單體弓和層壓弓。單體弓就是一種材料切削成的弓,如英國長弓;層壓弓就是多種材料粘接成的弓,以前也叫復合弓。(中國傳統弓就是典型的復合弓,而且還是反曲弓,在古代算高科技了,個頭小威力大。)
4,按競技項目分,有競技反曲(奧運會唯一指定射箭項目)、復合弓(帶滑輪的那種)、光弓(基本上可以說成是沒有平衡桿和瞄準具的競技反曲)、美獵、傳統弓等等,有時候傳統弓湊不夠一場比賽就把美獵(好歹也是美式傳統弓)的塞進一組,有時候光弓湊不夠一場就把傳統弓和美獵都塞進一組哈哈哈哈……反正競技反曲和復合弓的選手是比較人多的,越往後的越小眾,越難湊齊一場比賽(汗)……中國傳統弓雖然輕便小巧威力大,但是比較難掌握,所以也比較小眾。
5,現代復合弓通常分為獵弓和射准復合,射准復合比較長,重,顏色也比較鮮艷,加上巨大的平衡桿和比賽型的瞄具,高手50米處可以穩定收黃,而且為了提高容錯率,箭速反而稍低一點;獵弓比較短小精幹,威力往往反而更大,常見有迷彩塗裝、黑色、槍灰色;但是小巧的代價就是,更難打得准。以獵弓的威力,對穿熊也不困難,但是以弓箭的殺傷原理,如果不是射中致命要害,獵物往往還能流竄出幾公里再死,有時候撿屍都找不到,所以獵人往往會努力接近獵物到十幾二十米,直射心肺區。
6,這一條算不算湊數,長弓與短弓。和弓有兩米二,實戰意義很小。英國長弓有一米八,百年戰爭里射死無數法國兵。競技反曲、光弓、美獵在一米五左右,美獵也有一米三、一米四的。中國傳統弓和韓弓通常在一米到一米三,游牧民族的更小,有些不到一米。現代復合弓,射准復合長度在0.9米到1.1米左右;獵弓在0.8米到0.9米左右。更小的弓,威力和精度很難做上去,意義也就不大了。
純手敲,看完的給點個贊吧。

Ⅷ 漢弓、青海弓、匈牙利弓、土耳其弓、清弓、蒙古弓有哪些區別

其實漢弓、青海弓、匈牙利弓、土耳其弓、清弓、蒙古弓在樣子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他們只是在稱謂上是不一樣的而已。

實際上,青海弓,蒙古弓,清弓就完全是一個樣子的,只是因為他在不同的地方出現過,所以才會有不一樣的稱謂。

所以說,除了土耳其弓以外,你所問的幾種弓箭實在是沒有太大實質上變化,他們只為因國家不同,製作材料不同,還有弓梢的長短而有的區別而有不一樣的名字,其實他們真的十分相似。

所以我認為其實漢弓、青海弓、匈牙利弓、土耳其弓、清弓、蒙古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他們只是在稱謂上是不一樣的而已。

Ⅸ 弓有哪些分類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現代常把弓劃分為直拉、反曲、復合(注意這里的復合是現代復合滑輪弓,和後面將要說到的古代復合弓有很大的不同),直拉弓的弓片則是順著弓片自然彎曲的方向拉緊弓弦,反曲弓是弓片是向其自然彎曲的反方向上緊弓弦。而反曲弓弦後弓弦與其弓臂有所接觸的弓叫做反曲弓。像復仇者聯盟中的鷹眼使用的就是一張反曲弓。

加強弓也稱合成槐讓弓、疊片弓,是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疊加製成的。圖中可見紀念活動中現代人仿製的英格蘭長弓。復合弓(不是現代的那種滑輪復合弓哦)則是採用了性質不同的多種材料製成的弓,比如用木或竹,結合角片和動物的肌腱(筋),再用上膠和絲、漆等製作的弓。

Ⅹ 角端弓、英格蘭長弓、倭國長弓、土耳其弓哪個最好,求排序

英國長弓不屬於復合弓,日本弓使用方式於普通復合弓不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4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