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和希臘什麼時候分開
Ⅰ 希臘與土耳其,曾經為何要將200萬人口進行互換
奧斯曼帝國結束了維持數百年的多民族多文化融合,所以兩個國家才會互相交換人口。
土耳其的主要交換區域是地毯似地驅逐,土耳其有超過20%的非土耳其人。驅逐後僅剩2%,這部分不是被清除的群體中不存在的希臘人。民族交流也代表著祖國的交流,希臘仍然保留了一些土耳其人的財產,但在土耳其方面,僅允許衣服和被褥離開,禁止帶走任何金屬。換句話說,希臘人在土耳其一側的房屋幾乎得到了保存,不僅有牛和羊牧場,而且還保留了貴金屬和良田作物,這也使被遣返的土耳其人能夠迅速進入正常的生活狀態。但是被驅逐的希臘人極為悲慘,途中有130萬人喪生,海上有70萬人喪生。
Ⅱ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如何被肢解的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帝國現代化的時期。帝國在前線失去不少領土,中央政府的衰弱導致管治不穩
在19世紀,民族主義的興起橫掃許多國家,奧斯曼帝國亦不能倖免。民族意識與公民民族主義意識的增長令西方的國家主義思想引入奧斯曼帝國,使帝國須應付國內外的民族主義。
希臘在19世紀30年代的希臘獨立戰爭後宣布獨立。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戰爭正式確立了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黑山及保加利亞的獨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英國隨即吞並埃及和蘇丹。在1830-1912年間,奧斯曼帝國在北非的省份盡失,即阿爾及利亞(1830年被法國佔領)、突尼西亞(1881年被法國佔領)及利比亞(1912年被義大利佔領)。
《色佛爾條約》的條約確立了奧斯曼帝國的分裂。當時,在奧斯曼帝國土地上建立起來的新國家達40個(包括備受爭議的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
Ⅲ 土耳其和希臘的矛盾
希臘和土耳其之間的糾葛由來已久。11世紀時,塞爾柱突厥人進攻希臘所屬的拜占庭帝國,希臘人和突厥人開始交惡。14-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的沖突達到高潮。1453年,拜占庭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被奧斯曼土耳其攻佔,拜占庭帝國滅亡。希臘大部分領土被突厥人統治。
希臘人具有悠久的古代文明,而突厥人是落後的游牧民族。因此,突厥人統治時期被希臘人視作黑暗時代。希臘人的反抗也從未停止。在奧斯曼帝國與威尼斯人、俄羅斯人作戰時,希臘人總是暗中支持突厥人的對手。
1821年,希臘獨立戰爭爆發。希臘人的獨立訴求得到英國、法國、俄國的支持。1827年,希臘人在在納瓦里諾(Navarino)海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1830年,土耳其接受英法俄簽署的《倫敦議定書》,承認希臘獨立。
彼時,眾多希臘語地區如塞普勒斯等仍被奧斯曼土耳其統治。而希臘人的理想是恢復拜占庭帝國的疆域。因此,在後來的克里米亞戰爭、俄土戰爭、歷次巴爾干戰爭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希臘都站在奧斯曼帝國的對立面。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希臘參戰目標是獲得伊斯坦布爾、伊茲密爾等地。英法則承諾將希臘族為主體的塞普勒斯歸還希臘。1918年奧斯曼帝國崩潰,希臘軍隊佔領了伊茲密爾等地,但是很快被土耳其共和國軍隊驅逐出去。
1930年,希臘和土耳其簽署協議,希臘放棄對土耳其的領土訴求。1934年,希臘和土耳其與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簽署《巴爾干協定》,承諾相互提供援助,並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1941年,希臘遭遇災荒,土耳其是第一個提供援助的國家。
二戰結束後,希臘和土耳其均成為美國盟國。1952年,兩國同時加入北約。1954年,希臘、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簽署新的《巴爾干協議》,相互支持共同防禦蘇聯。但是好景不長,從20世紀50年代起,希土關系就因為塞普勒斯問題顯著惡化。
當時,塞普勒斯的希臘人強烈要求和希臘合並,這引發塞普勒斯土耳其族的不滿。兩國針對對方族裔的攻擊開始出現,雙邊關系惡化。最終,希臘停止了和土耳其的所有合作,《巴爾干協定》也名存實亡。1960年,英國允許塞普勒斯獨立,希臘和土耳其均在島上駐軍,保護各自族裔居民。同年,塞普勒斯共和國成立,希土兩族組成聯合政府。但是1963年,兩族發生武裝沖突,聯合政府崩潰。1974年,土族的北塞普勒斯宣布獨立建國,由此造成塞普勒斯的南北分立局面。時至今日,塞普勒斯問題一直是希臘和土耳其關系的「痛點」。
Ⅳ 希臘和土耳其的邊界是什麼時候劃分的
希臘共和國(希臘語: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簡稱「希臘」(希臘語:Ελλάδα),是地處歐洲東南角、巴爾干半島的南端的共和制國家。全國由半島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和愛琴海中的3000餘座島嶼共同構成。希臘為連接歐亞非的戰略要地,本土從西北至正北部分別鄰阿爾巴尼亞、馬其頓、保加利亞三國,東北與土耳其國境接壤。周圍則自東而西分別瀕臨愛琴海、地中海本域與伊奧尼亞海。[1]
希臘的歷史可一直上溯到古希臘文明,被視為西方文明的搖籃。希臘還是西方哲學、奧林匹克運動會、西方文學、歷史學、政治科學、民主制度、科學和數學原理,以及西方戲劇的發源地。希臘的文化與技術進步對世界歷史曾具有極大的影響力,通過亞歷山大大帝和羅馬帝國傳播至東方世界和西方世界。當代希臘歷史通常自1830年希臘獨立戰爭戰勝奧斯曼帝國,希臘王國建立後開始計算。[2]
希臘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而且還是巴爾乾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其海運業,旅遊、僑匯並列為外匯收入三大支柱。且農業發達,工業主要以食品加工和輕工業為主。2013年,希臘國內生產總值為1820.5億歐元。
Ⅳ 一戰後是不是土耳其的東色雷斯一小塊領土割讓希臘了
是也不是,一戰後1920年簽訂《色佛爾條約》,東色雷斯和瀕臨愛琴海的伊茲密爾區域割予希臘。
但希臘還不滿足,開打希土戰爭,結果偷雞不成。
1923年《洛桑條約》,東色雷斯和伊茲密爾地區歸還土耳其。
Ⅵ 為什麼希臘與土耳其的領海是這樣劃界的
事實上,土耳其和希臘關於愛琴海的爭端有其深遠的歷史淵源。
隨著奧斯曼帝國日益衰落,其領土和屬地被列強逐步蠶食和瓜分,愛琴海島嶼也不例外。1913年5月,在第一次巴爾干戰爭(1912~1913年)中失利的奧斯曼帝國被迫簽署5倫敦和約6,將克里特島割讓給希臘,愛琴海東部薩莫色雷斯(Samothrace)、利姆諾斯(Lemnos)、萊斯沃斯(Lesvos)等島嶼的歸屬則交由英國、法國、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和俄羅斯等6個歐洲大國裁決。同年11月,六國根據<倫敦和約>作出決定,所有被希臘實際佔領的愛琴海島嶼,除格克切島(Gokceada)、博茲卡達島(Bozcaada)和梅斯島(Meis)外,均劃歸希臘所有,前提條件是希臘不得在這些島嶼上構築防禦工事或者將它們用於 軍事目的,並撤出其在阿爾巴尼亞南部的軍隊。
1914年2月,希臘和土耳其收到上述會議決定,因 此它通常被稱為51914年決定。1923年7月,取得民族獨立戰爭勝利的土耳其同協約國簽署了<洛桑條約>,取代了此前喪權辱國的<色佛爾條約>,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但同時被迫在領土方面作出很大讓步。
洛桑條約確認了 倫敦和約 和<1914年決定>的有關規定,並將土耳其在愛琴海的領土范圍限制在了3英里以內,這意味著只有距離本國海岸線不超過3英里的愛琴海島 嶼才屬於土耳其。»
該條約導致大部分愛琴海島嶼都歸屬希臘,土耳其對此無法接受,並長期耿耿於 懷。1947年2月,有關國家同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和芬蘭等5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簽署了<巴黎和平條約>,其中 對義大利和約 規定將意屬多德卡尼斯群島,包括羅得島(Rhodos)、科斯島(Kos)、錫米島(Simi)等14個有名字的島嶼及其毗連小島割讓給希臘。該和約雖未涉及土耳其,但由於多德卡尼斯群島緊鄰土耳其本土,而條約並未對所有島嶼尤其是小島和岩礁的歸屬一一作出明確規定,這就給日後土耳其和希臘之間產生爭端埋下了隱患。
如前所述,一系列條約對愛琴海眾多島嶼作了有利於希臘的劃分,希臘在愛琴海的島嶼范圍北起薩索斯島(Thassos),南至卡爾帕索斯島(Karpathou),綿延數百海里,其中許多島嶼遠離希臘本土,而距離土耳其海岸近在咫尺。土耳其對此一直心懷不滿,並意欲挑戰和改變現狀。
Ⅶ 土耳其和希臘的關系為什麼如此緊張呢
土耳其核希臘一直存在著歷史矛盾和民族矛盾。土耳其作為一個亞洲的國家但是卻一心想加入到歐盟,但是希臘作為歐盟國家是反對土耳其加入到歐盟的,所以產生了矛盾,在另一個方面來說歐盟國家的很多國家同樣是反對土耳其加入到歐盟的。
對於土耳其和希臘的矛盾可謂是歷史悠久了,在11世紀的時候在希臘的就已經有了民族的矛盾,所以在如見兩國的矛盾不僅僅在民族矛盾逐漸演變成了國家間的的矛盾。所以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還是有必要緩解一下矛盾的。
Ⅷ 土耳其與希臘的矛盾是怎麼樣的
外電報道,土耳其與希臘參加北約組織「天賜榮耀」軍事演習,土耳其利用代理演習指揮官機會,擅自更改演習計劃,引發希臘強烈不滿,威脅撤出演習部隊,顯示雙方關系雖經一年改善,仍然薄弱不堪考驗。北約「天賜榮耀」愛琴海地區聯合軍事演習,自本月九日開始,包括美、英、德、義、西班牙及希、土兩國,各國均派遣機艦及登陸部隊參加;演習初期,希、土國部隊均依計劃和平登陸對方本土大陸,是為八十年前雙方爆發戰爭以來,兩國軍隊首次踏上對方土地。直到上周五雙方爆發沖突,爭議焦點在於位於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出海口的兩座希臘島嶼─雷諾斯島( Lemnos)與艾卡里亞島(Ikaria),兩島由於戰略位置敏感,一九二三年洛桑條約曾規定為非軍事區,但一九三六年希臘根據蒙特婁條約,在島上部署重兵,遭土耳其反對至今。北約指揮部為避免爭議,事前特意將兩島領空劃為自由區,不納入演習途徑,惟希臘可依本國領土航行權自行決定。但上周五,演習指揮官美國中將羅納德因事返回美國,職權由土耳其空軍司令暫代,演習計劃即遭更改,規定演習戰機不得飛越兩島領空,引發希臘不滿,威脅退出演習。隨後經北約最高指揮部斡旋,仍同意維持原計劃。但未料昨天(十九日),希臘三架A七攻擊直升機依演習計劃,飛經上述兩島上空,准備對達達尼爾海峽附近海域實施模擬轟炸操演時,突然遭到土耳其F十六戰機未經北約授權的騷擾攔截,北約指揮部立即召回希臘戰機,避免雙方爆發沖突。 據土耳其總參謀部要求匿名官員表示,土國堅決反對希臘戰機飛越兩島,除兩島本身的敏感爭議外,主要懷疑希臘可能利用演習機會,演練日後攻擊土耳其的方式與環境。這位官員的談話也顯示,盡管兩國屢屢宣稱彼此關系已獲顯著改善,尤其民間及商界往來日趨頻繁但其改善基礎仍然薄弱,在面臨關鍵問題考驗時仍不堪一擊。據土耳其媒體今(二十)日引述北約指揮部消息人士的話說,希、土國軍方高層已就該事件進行會商,土耳其外交部仍拒絕置評。但一般預料,由於「天賜榮耀」演習即將於二十五日結束,希臘在連遭土耳其阻擾後,極可能提前退出演習以示抗議。 土耳其與希臘向為世仇,兩國關系雖自去年相繼發生地震之後,因相互發揮人道馳援而出現轉機,一年來兩國官方簽署多項文化、學術、經濟及觀光協議,民間社團及商業交流活動日趨頻繁,但在緊要的愛琴海領域紛爭上,兩國仍相互堅持己見。愛琴海大小島礁達兩千多座,盡屬希臘所有,其中若干島嶼與土耳其大陸沿岸相距僅兩至三公里,令土耳其深感不安,故雙方在島嶼領域紛爭及海底資源方面爭議頗多,自一九七四年賽普勒斯戰爭之後,最近二十六年來雙方曾因領域紛爭三度瀕臨戰爭邊緣。
採納哦
Ⅸ 土耳其和希臘這兩國歷史上的有什麼恩怨情仇
一直以來,希臘和土耳其就不怎麼對付,兩國因為油氣爭端和海權爭端,發生了不少摩擦,這給地中海海域的穩定與和平,帶來了嚴重影響。為什麼希臘和土耳其的關系會如此惡劣?這主要還是歷史遺留問題惹的禍!在歷史上,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曾對希臘進行過長達近400年的軍事專 制統 治,這給希臘人民帶來了重大傷害,最終在希臘付出慘重代價後,他們才獲得獨 立。
1821年,希臘打響獨立戰爭,遭到奧斯曼帝國的無情鎮壓,發生針對希臘人的大tu sha事件,最終在俄、英、法等列強的支援下,重創了奧斯曼帝國。1829年,奧斯曼與俄、英、法簽署了《倫敦三國條約》,希臘贏得了獨 立戰爭的勝利。
1912,希臘與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等國組建了「巴爾干同盟」,並對奧斯曼宣戰,這次戰爭就是巴爾干戰 爭,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在此次戰爭中,奧斯曼完全處於劣勢,這讓奧斯曼看清了現實,於是他們便請求歐洲列強出面調停,與巴爾干4國簽訂了《倫敦條約》。奧斯曼將歐陸屬地(阿爾巴尼亞除外),以及克里特島割讓給了巴爾干4國。
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來了,巴爾干戰爭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同盟國和協約國,因為巴爾干問題展開了激戰,最終協約國獲勝。作為戰敗的一方,奧斯曼被迫簽署了《色佛爾條約》,該條約確立了奧斯曼的分裂,導致奧斯曼丟失大片領土。
而在列強劃分奧斯曼領土的時候,他們就給了希臘很多好處,將愛琴海的大部分島嶼,劃給了希臘。現在土耳其經常在地中海東部展開行動,就是想奪回失去的領土。
Ⅹ 土耳其政府哪一年承認希臘獨立
希臘起義軍利用俄土戰爭之際,先後解放了部分國土。1829年5月14日,解放米索隆基市;9月,起義軍在別特拉與土軍交戰,大獲全勝。1830年4月,土耳其政府接受英、法、俄於1830年2月3日新的倫敦議定書,承認希臘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