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什麼運動跟五四運動

土耳其什麼運動跟五四運動

發布時間: 2023-05-25 11:11:24

①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Triple Alliance)和協約國(Triple Entente)之間的戰斗。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是同盟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傷。
戰爭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干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摘要:
日期:1914—1918
位置: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東
結果:協約國獲勝
死亡(約數)
將士:9百萬
平民:7百萬
合計:1千6百萬

主要參戰國

協約國
·塞爾維亞王國
·俄羅斯帝國
·法國
·比利時
·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
·日本
·黑山
·義大利王國
·中華民國

同盟國
·德意志帝國
·奧匈帝國
·奧斯曼帝國
·保加利亞

戰霧彌漫

普法戰爭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遠因。

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國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干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沖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沖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面臨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系,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見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范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沙皇俄國的既得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益加大。

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英國和德國從1905年起爭造無畏艦,到戰前的1913年,德國常備軍擴充至87萬,法國達80萬,沙俄也准備增加到230萬。

爭奪摩洛哥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系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達成了《阿爾赫西拉斯決議》,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借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非洲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借口,出動炮艦「豹」號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持法國,態度強硬。德國被迫退讓,與法國在該年11月4日達成協議,以一部分法屬剛果為代價,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保護國。1912年3月,法、摩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里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歐洲火葯庫——巴爾干
巴爾干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葯庫,當時巴爾干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干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的沖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波斯尼亞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派兵吞並了原由其託管的波斯尼亞和克塞哥維亞,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因有較多塞爾維亞人)的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奧情緒。因為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國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羅斯擁有),極度渴望統治全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地利的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第一次巴爾干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黑山組成巴爾干同盟,聯合攻打奧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爾干同盟與奧斯曼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結果奧斯曼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干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布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塞爾維亞因為得不到亞得里亞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滿,因此巴爾干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巴爾干戰爭
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爆發,奧斯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月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干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干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干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沖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薩拉熱窩事件
這次事件為在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時正,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當時僅19歲)在薩拉熱窩刺殺主張吞並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1914年7月23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驕,戰爭已無可避免。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

西線

施里芬計劃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沙俄。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17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在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迫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變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最後進攻
1918年,東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已方則損失13萬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惜,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東面戰線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持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持,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義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份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君士坦丁堡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於是決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靠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共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結果被迫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十月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盟國敗陣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海上戰爭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決戰,就是日德蘭海戰。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只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只,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英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沈,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系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反而招致了最強大的敵人 - 美國的參戰。

世界大戰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的山東的權益,並出兵佔領青島。日本的這種舉動結果引起了中國民眾的不滿,並於其後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發生。

其他國家參戰
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各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范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中國參戰
中國當時為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大戰結束
在整個戰爭期間,協約國軍隊皆在戰壕里作戰,但是生存條件極其惡劣

德國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只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起義,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德國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巴黎和會
戰後各國於巴黎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里孟梭主持。雖然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主張寬大對待德國,但法國卻因為復仇心作祟,主張嚴懲德國。因此,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了極其苛刻的條款,向德國強加了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制軍備條款。但同時間,並未向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戰犯施以應有的懲處。結果為德國在20年後挑起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其它和約
戰勝國與其它戰敗國亦分別簽署了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份簽署《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與保加利亞簽署《那依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億4500萬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少;與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 ,徹底瓜分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只剩下伊斯坦布爾、其附近小部份領土及小亞細亞的部份。
以《凡爾賽和約》及其它各個和約所構成的戰後歐洲及國際關系的新體系,就是所謂的凡爾賽體系,對戰後歐洲及國際關系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影響

民族國家
戰爭給人類帶來了重大損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皇俄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四大帝國覆滅。而巴爾干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國削弱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以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

十月革命
大戰期間,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美日興起
這場大戰削弱了英、法、意;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佔了原屬德國勢力范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1914-1919年,日本企業實繳資本金額從22.18億日元增加到61.23億日元,工業生產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實際工業產量增加1.8倍,出現了以出口工業為中心的新建擴建企業高潮。造船工業1914年建造79艘,計8.2萬噸,1918年激增至443艘,計54.05萬噸,從戰前佔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國復仇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準擁有空軍。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而且《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驕傲的日耳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提供了條件。結果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五四運動
凡爾塞和約條約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做法成為中國五四運動的導火線。1919年5月4日中國北京的青年學生及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了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而起因正是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原來德國的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它和較早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一並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政治思想文化運動,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巨。

軍人待遇
美國的一戰軍人領到每人每日1美元為薪金,另加25分為每日在美國國外消費。後來由於1930年代的大蕭條,退伍軍人、其家屬與其它有關團體向美國政府要求實時索取戰時服務的酬勞金額不果而導致1932年美國軍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進軍事件。

國際聯盟
鑒於第一次界大戰的傷亡與物資損失巨大,英法等戰勝國於是發起了一個用以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的組織,是為國際聯盟(簡稱國聯)。然而,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擊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

統計資料

第一次世界大戰里交戰雙方軍民的死亡人數的比例,協約國士兵佔36%,協約國平民佔20%;同盟國士兵與平民各佔22%。請注意戰爭里平民大多是死於西班牙甲型流感。

協約國士兵的陣亡: 5,497,600
·比利時: 13,700
·英國: 908,000
·澳大利亞: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紐西蘭:16,000
·南非:7,000
·聯合王國:715,000
·法國:1,240,000
·法國殖民地:114,000
·希臘:5,000
·義大利:650,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羅馬尼亞:336,000
·俄羅斯帝國:1,700,000
·塞爾維亞:450,000
·美國:50,600

同盟國士兵的陣亡:3,382,500
·奧匈帝國:1,200,000
·保加利亞:87500
·德意志帝國:1,770,000
·奧斯曼帝國:325,000

平民被殺:6,493,000
·奧匈帝國:300,000
·比利時:30,000
·英國:31,000
·保加利亞:275,000
·法國:40,000
·德意志帝國:760,000
·希臘:132,000
·羅馬尼亞:275,000
·俄羅斯:3,100,000
·塞爾維亞:650,000
·奧斯曼帝國:1,000,000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事記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索。
1914年7月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1914年8月 德國向俄、法宣戰並入侵比利時。英國向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
1915年5月 義大利加入協約國。
1917年4月 美國參戰。
1918年3月 俄、德國簽約停戰。
1918年9月 協約國開始最後的進攻。
1918年11月 德國簽約停火,大戰結束。

② 五四運動和華夫脫運動的關系

五四運動和華夫脫運動的關系是朝鮮三一運動與中國五四運動慶襲、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土耳其凱末爾革命、埃及華夫脫運動構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內容。
1、五四運動是1919年青塌差輪年學生組織的愛國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團信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共同參與的,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2、埃及華夫脫運動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加強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國宣布埃及處於英國的保護之下,埃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戰後,英國繼續維持埃及的保護國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強烈反對,埃及資產階級政黨華夫脫黨提出「通過和平手段」爭取埃及的完全獨立,得到人民的支持。

③ 幾個高二歷史問題

一 埃及 華夫脫黨 扎格魯爾 當時埃及 *** 三者的關系

以及埃及華夫脫運動與印度非暴力運動的共同點

為什麼不包括領導者爭取獨立的目標?

他們為什麼又都屬於非暴力不合作?

朝鮮的「三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埃及的「華夫脫」運動都是由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政黨或組織領導

相同點:領導階級:都是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

印度是甘地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政黨國大黨,土耳其是在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凱末爾的領導下

不同點:①斗爭形式:印度主要是通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土耳其主要採取暴力革命

②斗爭內容:印度主要以 *** 英貨、官吏棄職、兒童離校、工人 *** 、農民抗稅等,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爭取自治。

土耳其革命既要趕走侵略者取得民族獨立,又要推翻素丹的封建統治。

③斗爭側重點:土耳其以反對帝國主義瓜分和封建主義統治為主;印度則以反殖民統治爭取自治為主

④結果:印度由於國大黨通過了全國停止不合作運動的決議,使這場反帝斗爭走向低潮,沒有取得民族獨立。

土耳其革命取得了民族獨立擾鍵,推翻了素丹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走上了民族復興之路。

原因:是由兩國的國情決定的,其表現在:

①土耳其在戰後面臨的燃友民族危機比印度嚴重的多,且土耳其在一戰中的損失和人民災難也重得多,因而斗爭更激烈

②土耳其是半殖民地,是本國封建統治者與帝國主義勾結加劇了社會矛盾,而印度是由於一戰後英國實行殖民高壓政策引起的

③與兩國宗教信仰、個人因素有關。

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認識到了印度力量。

印度經濟發展落後,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無法與英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相比;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以往民族起義遭到失敗。

另外印度的宗教信仰,民族矛盾也是很突出的

②爭取自治。

立法、司法、行政、教育、手工業、稅務等部門

③國大黨內部出現了嚴重分歧;非暴力抵抗的辦法不適合運動發展和需要。

④不同意。

「非暴力」抵抗運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群眾斗爭的主動性,限制了人民爭取獨立斗爭的范圍和手段,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之下仍然是一個較好的斗爭方式和手段,它對於團結印度各個階層的人民,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具有重大的意義。

它是一種特殊的斗爭方式,不是逃避斗爭,非暴力運動給英國殖民主義者以沉重的打擊。

這種斗爭的方式是由印度的經濟落後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妥協性所決定的。

二 五四運動為何是東方各民族捲入國際政治生活的典型?

列寧說:「帝國主義戰爭也喚醒了東方,東方各族人民捲入了國際政治生活。」其中最典型的事例是五四運動

強調國際政治生活,五四運動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巴黎和會拒絕了中國人民的正義要求,其斗爭目標之一是要求北洋軍閥皮李槐拒簽和約。

三 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聲是土爾其嗎?

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

凱末爾革命開創了現代民族解放運動史這一類型的先聲

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

④ 第一次世界大戰各方面內容

6.本協定的有效期應與三國同盟相同。 第21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 通過對薩拉熱窩事件主要過程的學習,了解其「導火線」的作用,認識突發事件對人類和平的威脅。 通過對凡爾登戰役的學習,討論戰爭給人類發展和進步帶來的嚴重災難,引導學生從具體歷史事實得出結論,認識到熱愛和平、遠離戰爭是一種進步的現代意識。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影響而論是空前的,它導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極權主義的盛極一時,並為二十餘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第野孫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世界大戰的爆發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矛盾與沖突的醞釀、集結和計劃的過程。「帝國主義爭霸世界」是從這個角度講述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過程,在讓學生了解這一過程,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時,要從各種矛盾的歷史淵源和發展角度來引導,以使學生能從更深刻的背景中尋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薩拉熱窩事件出現在課前的導讀部分,教師可以以不同方式處理:(1)通過對薩拉熱窩事件的敘事性描述,增強故事頌虛鏈性(可安排學生課前搜集資料,進行講述),引發學生興趣,進而回顧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世界局勢,討論大戰的原因。(2)也可以按照歷史的順序,先回顧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世界局勢發生的巨大變化,各國逐漸走上帝國主義道路,爭霸世界的野心膨脹,矛盾異常尖銳,只需要一顆火花就能點燃整個世界,聯系教材給出的「火葯桶」的材料,強調薩拉熱窩事件導火線的作用。 作為頗具代表性的凡爾登戰役,教學中應對戰爭殘酷的現實進行形象的描述,使學生認識「戰爭給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帶來嚴重災難」,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和平、遠離戰爭的意識。這也是這一目以「空前的災難」作標題的原因,戰爭不是實現和平的工具,要啟發學生思考和探討人類發展過程中避免戰爭的有效途徑。 本課的難點之二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分析和評價,以培養學生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並形成科學的歷史觀。對於這兩個難點,教師可以根據以往教學過程中對類似問題的處理程度,選擇其一進行設計,不求在一節課中解決全部問題。 現將本課教材的主要內容表示如下,可作為教師板書設計參考: 第21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 二、教法建議 1.注意歷史學科的學習特點,強調歷史發生的時間順序和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引導學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世界局勢,了解列強之間為爭霸世界引發的重重矛盾,了解一戰的背景和原因譽攜。 2.利用薩拉熱窩事件的故事性,引發學生興趣,自然過渡到塞爾維亞的民族解放運動為一戰提供了導火線。 3.充分發揮歷史地圖、圖畫、資料的作用,讓學生對如: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過程(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地圖)、「導火線」引發的地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巴爾干半島地圖)、「爭霸」野心的表現(皮洛夫語、漫畫)等事件有直觀、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認識。 4.注意分析、閱讀與圖示的結合。在為學生補充相關背景知識的情況下,注意指導學生閱讀和自學教材中的小字部分,養成自學的習慣和能力。 5.准備相關材料,激發學生興趣。可適當選用部分影視、文字、圖片資料,使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6.指導和要求學生搜集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文學藝術作品,並在課堂提供相應的交流時間。 三、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在評論歷史事件時注意運用史實分析和說明問題,堅持「論從史出」,形成科學的歷史觀。 2.指導學生編寫《第一次世界大戰大事記》或《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主要史實編年》,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時空概念。 3.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可以指導有興趣的學生閱讀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書籍,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史》、《世界史》的近代部分等,或組織學生觀看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資料片、電影作品《西線無戰事》,直觀的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 四、問題探究 動腦筋 老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 小孩:不一定。在戰爭中,塞爾維亞人是為了維護民族獨立而戰,這是正義的斗爭,與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爭奪霸權的性質完全不同。 他們倆誰說得更有道理? 答案提示:這是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性質的討論和評價,建議從以下兩個方面說明: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列強出於各自的利益考慮,覬覦全球,爭霸世界,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其次,雖然塞爾維亞順應戰前普遍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維護民族獨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股帶有正義性的力量,但並不能改變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的性質。 練一練 D 活動與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發生了哪些與這次大戰有關的重要事件?把這些事件放在世界歷史背景下,進行分析和評價。 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慫恿中國政府對德宣戰,出兵山東,搶占膠濟鐵路和青島,並提出企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段祺瑞政府對德宣戰;新文化運動興起,並最終導致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 教師應指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作適當引導,或協助性的提供有關材料。認識角度是廣泛的:比如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世界局勢對各個國家內部的影響,政府與民眾對國際問題的不同態度等等。 (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趙軍) 參考資料 斐迪南大公 斐迪南大公(1863—1914),奧匈帝國皇儲,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之侄。1889年皇太子魯道夫自殺,他被立為哈布斯堡王朝皇儲。1898年任奧軍副總司令。1908年,他極力主張吞並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加深了俄與奧匈之間的矛盾,導致波斯尼亞危機。他極力反對南斯拉夫獨立,主張把奧匈二元帝國,改組為奧地利、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三元國家。1914年6月,在塞爾維亞邊境參觀軍事演習後,訪問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首府薩拉熱窩時,被塞爾維亞愛國青年刺死,此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薩拉熱窩事件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洲列強對巴爾乾的擴張,激起塞爾維亞族的極力反抗,塞爾維亞民族解放運動日益高漲。被奧匈佔領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企圖擺脫奧匈控制,同塞爾維亞合並,組成南斯拉夫,對此奧匈帝國力圖阻止。1908年,奧匈帝國乘土耳其發生革命之際,宣布正式吞並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兩地(該兩地長期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1878年該兩地被奧佔領,但名義上仍屬土耳其),激起塞爾維亞的極大憤怒。塞爾維亞在邊境部署力量,俄國支持塞爾維亞。奧匈帝國也在邊境集結軍隊,雙方劍拔弩張,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德國支持奧國,於1909年3月21日向俄國發出通牒,並威脅說,俄國干涉不僅意味著要對奧匈作戰,還要對德國作戰;德國還要求俄國承認奧匈對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兩地的吞並,否則就對塞爾維亞開戰。俄國由於日俄戰爭(1904~1905年)中戰敗,力量大大削弱,又得不到英、法的支持,無力同德、奧匈抗衡,不得不暫時讓步,承認奧匈對上述兩地的佔領。1912~1913年和1913年,曾發生過兩次巴爾干戰爭,推動了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斯拉夫人的民族解放運動,它們要求和塞爾維亞合並,建立大塞爾維亞國。奧匈帝國反對塞爾維亞擴大,圖謀吞並塞爾維亞。奧塞沖突成為兩大軍事集團斗爭的焦點,巴爾干成為歐洲火葯庫。 薩拉熱窩是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在其吞並不久的波斯尼亞鄰近塞爾維亞的邊境地區,進行軍事演習,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6月28日是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聯軍在1389年被土耳其軍隊打敗的日子,演習選定在這一天是具有挑釁意義的。奧匈皇儲斐迪南大公親自檢閱了這次演習,演習結束後,斐迪南大公返回薩拉熱窩市區時,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擊中斃命。這就是著名的薩拉熱窩事件。德、奧匈帝國立即以此作為發動戰爭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一事件遂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奧匈決定以此為借口挑起戰爭,吞並塞爾維亞。德國堅決支持奧匈的行動,俄國表示支持塞爾維亞。1914年7月23日,奧匈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限48小時答復。通牒內容極其苛刻,要求制止一切反奧活動,懲辦進行反奧宣傳的官民,由奧匈派員共同審判薩拉熱窩事件的「兇手」等。7月25日,塞爾維亞復文,除拒絕會審外,全部接受其餘條件,但奧匈仍不滿。當天奧匈即與塞爾維亞斷交。7月28日對塞宣戰。7月30日,俄國宣布總動員。8月1日,德國對俄宣戰,8月3日,又對法國宣戰。8月4日,英國借口德軍破壞了比利時中立,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歐洲主要帝國主義國家都捲入了戰爭。義大利出於自身利益,戰爭初期宣布中立,後來又轉向協約國方面,對德奧宣戰。日本為了奪取德國在亞洲的殖民地,於8月15日向德國發出通牒,8月23日向德國宣戰。土耳其於11月參加到同盟國方面作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帝國主義國家的擴軍備戰德、奧、意三國「同盟條約」(1882年5月20日) 第一條締約國互相承允彼此和平友好,並不得參加目的在於反對它們之中任何一國的同盟或協定。它們約定,對可能發生的一般性的政治和經濟問題進行交換意見,它們並彼此承允,在它們各自利益的范圍內,給予互相支持。 第二條如果義大利未有直接挑釁行為而遭受法國進攻,不論其理由為何,其他兩締約國必須以它們的全部軍隊給予被攻擊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國未有直接挑釁行為而遭受法國侵略,義大利也擔負同樣的義務。 第三條如果締約國一方或兩方未有直接挑釁行為而遭受進攻致與兩個或兩個以上非本條約簽訂國的大國發生戰爭,對所有締約國而言,應立即同時產生履行盟約的理由。 第四條如果一個非本條約簽字國的大國威脅締約國之一的國家安全,而受威脅的一方因此被迫與其作戰,締約國另外兩方必須對它們的盟國採取善意中立。在此情形下,它們都各自保留權利,在它們認為適當時參加戰爭並與它們的盟國共同作戰。 第五條如果在以上各款所預見的情況下締約國任何一方的安寧受到威脅,締約國應就為了實行最後合作而應採取的軍事措施及時進行會商。它們約定,今後如果共同參加戰爭,在任何情況下,非經它們之間共同商定,不得訂立停戰協定、和約及條約。 第六條締約國相約對本條約的內容及其存在保守秘密。 (以上摘自《1871~1898年的歐洲國際關系》第57~58頁。) 法、俄「軍事協定」(1894年1月最後批准) 1.如果德國或義大利在德國支持下進攻法國,俄國應使用它的所有的軍隊進攻德國。如果德國或奧地利在德國支持下進攻俄國,法國應用它的所有的軍隊和德國作戰。 2.如果三國同盟或組成三國同盟的國家之一動員了它的軍隊,法國和俄國一經接到這件事情的消息,不需要任何事先的協議,應同時動員它們的全部軍隊,並將這些軍隊調到盡可能靠近邊界的地方。 3.法國用於對付德國的軍隊應為130萬人,俄國用於對付德國的軍隊應為70萬或80萬人。這些軍隊應盡速全部參加戰斗,使德國不得不在東線和西線同時作戰。 4.兩國陸軍參謀本部應經常彼此合作,以准備和便利上述措施的執行。在和平的時候,它們應將它們所獲知的有關三國同盟的軍隊的情報互相知照。戰時的通訊的辦法應事先加以研究和准備。 5.法國和俄國都不得單獨媾和。 (以上摘自《1871~1898年的歐洲國際關系》第109~110頁。) 英、法協約 這個協約於1904年4月8日由兩國政府商訂,包括三個有關殖民地問題的協定。由於兩國在對待紐芬蘭、西非、東非、埃及、摩洛哥以及馬達加斯加等殖民地問題達成了妥協,英、法之間實際上成立了非正式的同盟關系。 英、俄協約 這個協約於1907年8月31日簽訂。英、俄以瓜分波斯來調和兩國之間的矛盾,並協調了兩國在阿富汗、中國西藏的關系。英、俄協約的簽訂,標志著三國協約的完成。 凡爾登戰役 第一次大戰開始後,法英軍隊同德軍在西線展開了激戰,西線戰場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個主要戰場。1914~1915年,德軍在各個戰場上都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急於改變戰場局面。1916年,德軍集中大量兵力向法國的凡爾登要塞發動了進攻。開戰前,法軍並沒有意識到凡爾登要塞的重要性,駐守凡爾登要塞的法軍兵力只有4個師10萬人和270門大炮,而進攻凡爾登的德軍兵力卻達到10個師27萬人,而且都是精銳部隊,由德國皇太子親自率領。1916年2月21日上午10點15分到下午4點45分,德軍集中了所有炮火猛轟凡爾登,把凡爾登附近的戰壕幾乎全部摧毀、森林燒光,甚至連山頭也被削平。同時,德軍的飛艇還對法國的鐵路線進行轟炸。24日,法軍總參謀長到達凡爾登,傳達死守命令。法軍的死守,造成了德軍的進攻速度緩慢。但是,由於法軍的失誤,德軍在25日佔領了部分法軍陣地,法軍陣地被切成數段,與後方的交通線也被切斷。凡爾登危在旦夕。這時,法軍統帥部意識到凡爾登的命運同法國的命運已經連在一起,於是,法軍急調援軍,並任命法軍第二集團軍司令貝當為凡爾登地區法軍總司令。25日,貝當到達凡爾登要求士兵死守,不準後退,並在27日後的一周內調集了27萬援軍和大量軍事物資。這期間,每晝夜有6 000輛法軍汽車到達凡爾登。法軍信心大增,阻止了德軍的進攻。三四月間,德軍雖然發動了進攻,但都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5月,雙方進入了消耗戰。從3月開始,法軍向盟軍求援,俄軍在東線發動了進攻,英軍也接替了部分法軍防線,使法軍第十集團軍得以調往凡爾登。6月7日,德軍發動了第三次大規模進攻,佔領了部分法軍陣地。法軍由於得到了大量援軍,最終擋住了德軍的進攻。7月11日,德軍進攻停止,戰場主動權開始向法軍轉移。在此期間,4月,貝當調走,第二集團軍司令尼維爾成為凡爾登法軍總司令,他在1916年的10月和12月兩次發動反攻,奪回了被德軍佔領的失地。12月18日,凡爾登戰役結束。凡爾登戰役中,法軍總兵力的70個師中有66個師先後參加了凡爾登戰役,而德軍也有46個師投入戰斗。雙方傷亡的總兵力高達70萬人,其中,法軍損失略多。因此,凡爾登戰役也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就在凡爾登戰役激烈進行之時,為了減輕凡爾登法軍所受壓力,英法聯軍在7月1日在索姆河一帶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在這次進攻中,英國軍隊首次把坦克投入戰場。索姆河戰役的規模和激烈程度都超過了凡爾登戰役,這次戰役雙方軍隊的損失人數在120萬人以上。11月,索姆河戰役才結束。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之後,雙方重新進入陣地戰,由於德國的人力和物力資源都遠不如英國和法國,長期的消耗戰明顯對德軍不利,從此德軍開始走下坡路,因此,許多人認為凡爾登戰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和影響 首先,大戰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破壞。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8月4日全面爆發到1918年11月11日結束,持續時間長達4年零3個月。在這次戰爭中,參加國家多達30多個,約15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的67%。戰爭中雙方共動員了7 351萬人上前線,有些國家如法國超過半數的男性公民走上前線。據統計,整個戰爭期間,有900萬軍人在戰場上犧牲,受傷者更是達到2 000多萬,此外還有大約1 000萬平民在戰爭中餓死或病死;按當時的美元計算,參戰國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 805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也達1 516億美元,在戰爭主要發生地的歐洲,有人估計,工業生產水平至少倒退了8年。 其次,大戰也造成了歐洲的衰落和美國、日本的興起,世界格局發生了變化。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這三個歐洲的老大帝國崩潰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在戰爭的廢墟上建立起來,同時,在舊帝國的版圖上出現了德意志共和國、奧地利共和國、波蘭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等資產階級共和國。英國和法國雖然是戰勝國,但它們的地位受到了嚴重削弱。相反美國卻在戰爭中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力量,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當歐洲國家忙於戰爭之際,美國人在集中精力發展自己的經濟,以製造業為例,1913~1920年間,歐洲製造業的生產量下降了23%,而美國卻增長了22%。1920年,美國的發電量相當於歐洲的總和,鋼產量佔全世界產量的一半以上,石油產量也佔世界產量的2/3。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世界有20多個國家欠下了美國巨額債務,其中,英國欠美國40億美元,法國欠美國30億美元。1930年,全世界有40%的黃金儲備在美國手裡,國際金融中心開始從倫敦轉向紐約。日本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獲利者,它趁歐洲列強忙於戰爭之際,在中國等亞洲國家大力拓展勢力。1914~1919年,日本的工業總產量實際增長了1.8倍。盡管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英法等老版的帝國主義國家通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維持著對世界的統治,但是,實際上,它們已經無力控制世界。所以20世紀30年代,它們面對納粹德國咄咄逼人的攻勢,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表現為一味退讓,以求太平。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為社會主義革命創造了條件,除了俄國十月革命之外,還爆發了德國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以及歐美國家的許多政治罷工。從此,社會主義運動和社會主義革命成為一種世界潮流,並日益發展壯大。 第四,第一次世界大戰還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在戰爭期間,帝國主義宗主國都在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從而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民族資產階級和民族無產階級得以壯大起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下,中國的「五四」運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土耳其的「凱末爾革命」相繼爆發。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10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多數飛機只用於通信和觀測,不帶武器,當時一般的飛機都是雙翼飛機,只能坐一人,雙方飛行員在空中相遇時,有時還招手致意。後來,飛行員們帶上了手槍、小炸彈甚至磚塊,用於攻擊對方的飛行員或砸毀對方飛機。1914年8月底,3架英國飛機擊落了1架德國飛機,這可能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空戰。1915年底,在法國飛機上安裝了機槍,一名法國飛行員擊毀了兩架德國飛機。不久, 德國人在荷蘭技術人員的幫助下,試製成功機載同步機槍,這種機槍可以精確地按照螺旋槳的轉速射出子彈,使子彈射擊時穿過飛機螺旋槳而又不毀壞螺旋槳的葉片。隨著戰爭的發展,飛機分成戰斗機、偵察機、驅逐機和轟炸機等不同機種,空戰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在索姆河戰役中,僅英國就損失了782架飛機,有近500名飛行員傷亡或失蹤;德國損失369架飛機。圖為英國在戰爭後期轟炸柏林的飛機,它有19米長,裝有4台350馬力的發動機,可攜帶2噸炸彈,最大航距1 700千米。 自由閱讀卡插圖《坦克》 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首先研製並投入戰場的坦克,1916年在索姆河戰役中首次投入使用。當時,英國是在製造水箱(Water tank)的借口下製造這種裝甲戰車的,後來,人們就根據「tank」一詞的發音,稱它為「坦克」。 本課參考書目 [美]鮑德溫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史綱》,軍事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張瑞德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蘇]羅斯托諾夫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史》,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年版。 列印本文 地址:北京市沙灘後街55號 郵編:100009 版權所有:人民教育出版社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64016633 傳真:64010370 Proced By 大漢網路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滿意請採納

⑤ 非洲人民的反帝斗爭

(一)以美洲為中心的獨立戰爭

1.背景:毀森孫西歐國家大肆進行殖民掠奪,以屠殺、掠奪販賣黑奴等方式進行資本原始積累,並進行殖民統治。

2.主要事件:①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②1791~1804年海地革命(杜桑·盧維杜爾);③1815~1826年西屬拉美獨立戰爭(玻利瓦爾解放今天的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聖馬丁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魯首府以後引退);④葡屬巴西獨立。

3.性質:反對殖民統治,美國獨立戰爭還具有資產階級革命的性質。4.特點:以獨立戰爭的形式發生在最早被殖民的地區,運動受歐洲啟蒙思想的影響。

(二)以亞洲革命風暴為代表的反殖民反封建斗爭(19世紀中期)

1.背景:工業革命使西方國家實力進一步加強,對外殖民擴張加劇,殖民侵略以商品輸出為主要形式。殖民主義者與各國封建勢力開始勾結,在殖民勢力的壓迫下,亞洲各國民族矛盾激化。

2.性質:具有反殖民主義和反封建的雙重性質。

3.五次大起義:爪哇人民反荷起義;阿富汗人民反英起義;伊朗巴布教徒起義;中國太平天國運動;印度民族反英起義。

4.意義:沉重打擊了西方殖民者和當地封建勢力,表達了人民不畏強暴,要求改革現狀的決心和勇氣。

5.特點:由農民或封建王公領導,大都帶有宗教色彩。

(三)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19世紀末20世紀纖鏈初)

1.亞洲的覺醒

(1)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於帝國主義侵略加劇,亞洲各國的民族危機加深了,亞洲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

(2)重大事件:朝鮮人民反日斗爭;中國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伊朗、土耳其的資產階級革命;印度民族解放運動。

(3)性質:反帝反封建斗爭和民族解放運動。

(4)特點:民族資本主義興起;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資產階級民族民主意識產生。在亞洲人民的斗爭中,不僅包括下層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也包括開明地主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為核心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這些運動在喚起亞洲各國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識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非洲人民反帝斗爭

(1)背景:帝國主義瓜分非洲導致殖民地人民同帝國主義矛盾十分尖銳。

(2)斗爭形式:武裝斗爭和武裝起義。

(3)突出事件:埃及人民反英斗爭、蘇丹馬赫迪反英起義(馬赫迪領導進行「聖戰」,斗爭規模大,堅持近20年)、衣索比亞人民抗意斗爭(1895年,國王孟尼利克二世領導,1896年迫使義大利在和約上簽字,承認衣索比亞獨立)。

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運動

(1)背景:①獨立後經濟上原有的大地產更加擴大;政治上普遍出現獨裁局面。②英美等國加緊經濟軍事侵略,導致拉美經濟處於停滯狀態。③反帝反封建仍然是拉美人民的主要任務。

(2)墨西哥的民主革命:①1910年爆發革命,推翻迪亞斯的統治。②後來又推翻美帝支持下建立的反革命政權,戰勝國內外敵人。③1917年,制定新憲法,它是一部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憲法。④這次革命既打擊了國內封建勢力,也打擊了美帝的侵略氣焰。

(四)一戰後民族解放運動再度高漲(1919~1923年)

1.背景:(1)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一些亞非國家民族資本主義有較大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力量增長。(2)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等國家成立無產階級政黨;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國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政黨或組織得以建立發展。(3)一戰後,戰勝國重新瓜分殖民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帝國主義之間矛盾尖銳。

2.特點:民族運動呈現出多種類型和不同的發春喊展道路。

3.突出事件:中國的五四運動、朝鮮的「三一」運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土耳其的凱末爾資產階級革命和埃及的「華夫脫運動」。

(五)亞非人民反對法西斯侵略的斗爭(20世紀30、40年代)

1.背景:德意日建立法西斯專政並發動局部戰爭,逐步把世界推向戰爭;一些大國實行縱容、綏靖、中立自保政策;共產國際七大提出反法西斯政策策略。

2.主要事件:中國、朝鮮人民的抗日斗爭;衣索比亞抗意民族解放斗爭;西班牙內戰是30年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一個典型。

3.特點:(1)中國1931年開始的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由局部抗戰發展為全國性的全民族團結抗戰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世界現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戰爭,是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2)衣索比亞1935~1836年抗意民族解放戰爭是非洲地區最早的反法西斯戰爭。它不畏強暴、堅持抗敵的精神,給世界人民以寶貴的啟迪。(3)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戰爭。它是由西班牙內戰演變為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民族革命戰爭。它牽制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活動,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

4.結果:30年代的局部戰爭中,三國人民打擊了國際法西斯侵略勢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處於孤立無援的不利地位;由於一些大國的縱容、綏靖、中立自保,國際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統一力量去遏製法西斯國家發動世界大戰的圖謀。

(六)二戰後的民族解放運動

1.戰後初期的亞非國家的民族獨立運動

(1)背景:二戰削弱了帝國主義勢力,為戰後初期民族解放運動提供了有利的時機。

(2)重大事件:印度尼西亞獨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和獨立,蘇丹、突尼西亞、摩洛哥和利比亞獨立;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的斗爭和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第一屆亞非會議召開。

2.殖民體系崩潰

(1)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非洲大陸誕生了32個國家。其中1960年就有17個國家取得了獨立,因此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

(2)70年代:葡屬非洲殖民地獨立時期,1975年莫三比克、安哥拉等國人民贏得獨立,結束了葡萄牙在非洲長達500年的殖民統治。

(3)80年代到90年代初:①是帝國主義在非洲殖民體系崩潰時期,其標志是辛巴威和納米比亞的獨立。②90年代初,在南非舉行的第一次各個種族都參加的全國大選,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席曼德拉成為南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擺脫種族隔離制度的南非,揭開了歷史新的一頁。

(4)古巴革命使美國對古巴半個多世紀的殖民統治結束;1977年,巴美簽訂關於巴拿馬運河的新約。據新條約,到1999年年底,運河區的主權和管轄權全部交還巴拿馬。

3.第三世界的興起

(1)興起的標志: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領導人鐵托、尼赫魯和納賽爾的推動下,1961年召開了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不結盟運動正式誕生。它標志著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台。

(2)第三世界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聯合國的變化:①由於越來越多的第三世界加入聯合國,聯合國不再是一兩個超級大國為所欲為的場所。②1971年由於第三世界的努力,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復。▲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而斗爭:「七十七國集團」的建立;「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建立。

(3)第三世界興起的意義: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第三世界的興起有力地沖擊了戰後國際關系中的兩極格局。

形成認識

(一)發展概況

1.發展階段:興起(美國獨立戰爭和拉丁美洲獨立革命)→發展(亞洲革命風暴→亞非拉美民族民主運動→戰後亞非獨立運動的發展)→特殊階段(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運動)→勝利(二戰後的民族解放斗爭)。

2.地區變化:美洲→亞洲→亞非拉。

3.性質變化:反殖民侵略的獨立戰爭→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

(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歷程

1.17世紀到19世紀初的美國獨立戰爭和拉丁美洲獨立革命

這一時期,反抗殖民統治的民族獨立運動以美國獨立戰爭和拉美獨立革命為代表。其中北美人民通過斗爭贏得了勝利,走上了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徹底打碎了西葡長達三個世紀的封建殖民統治,建立了一系列新興的國家,基本上奠定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國家格局;打擊了西葡的封建腐朽勢力,配合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基本上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但由於拉美各國資本主義因素薄弱,正在形成的資產階級十分軟弱無力,半封建的大地產制根深蒂固,因此獨立運動的領導權主要掌握在土生白人上層地主手中,新興資產階級分子只作為一般動力參加了斗爭。獨立革命後政權一般都從歐洲殖民貴族手中轉移到土生白人上層地主階級和種植園主階級手中,革命自始至終沒有觸動舊殖民地的社會基礎——大地產制。因此,獨立後長時期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仍然受到落後的封建關系的嚴重束縛和阻礙;在經濟上擺脫了葡、西殖民主義的束縛,卻又陷入對歐洲和北美殖民主義的附屬和依賴地位,因而革命的結果沒有加強資本主義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拉丁美洲獨立革命沒有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

2.19世紀初到19世紀70年代初的亞洲革命風暴

19世紀上半期,亞洲已有許多國家淪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如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印度等地;其他地區,如土耳其、伊朗和中國等國的領土和主權也相繼遭到侵犯,逐步淪為半殖民地。隨著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為了滿足工業資產階級對海外市場和原料的迫切需要,資本主義列強進一步加緊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使宗主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19世紀上半期,亞洲掀起了反殖民主義和反封建主義的民族解放運動,這包括五次大的起義:爪哇人民反對荷蘭殖民者的起義、阿富汗人民反對英國侵略軍的起義、伊朗巴布教徒起義、中國太平天國起義和印度民族起義。後三次起義把這次亞洲革命風暴推到了頂點。其中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是一次由封建王公領導的、以印度土兵為主要力量和廣大人民踴躍參加的民族大起義。從總體來看,這些民族起義大多以失敗告終。盡管各國起義失敗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根本原因在於這些起義均屬舊式的民族解放運動,即領導起義的多為農民階級或封建地主階級,他們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沒有先進思想指導,提不出改造社會的科學主張,不具備發展本國民族資本主義和改造社會的目標。盡管有的起義規模大、時間長、地域廣,對殖民主義打擊也很沉重,但在外國資本主義和各國封建勢力的聯合鎮壓下,終究難以勝利。

3.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深入進行,資本主義生產力進一步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壟斷資產階級為了擴大商品市場,掠奪原料和資本輸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亞非拉地區被進一步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列強在侵略擴張的過程中加強了與各國封建勢力的勾結,進一步加深了人民的苦難。帝國主義同被壓迫民族的矛盾,封建勢力同人民大眾的矛盾空前尖銳,激起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進一步高漲。同時這一時期亞非拉國家民族資本主義相繼出現和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形成和壯大。因此從民族解放運動的總體來看,擺脫了舊式民族解放運動的模式,呈現出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運動的新特點。但由於各個地區、各個國家社會發展水平很不平衡,外來資本刺激下產生的新的經濟因素或強或弱,階級結構變化有大有小,因而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民族斗爭水平高低不一,形式不盡相同,表現出歷史的多樣性。在亞洲,是一種新型的民族解放運動,其主流是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列寧稱之為「亞洲的覺醒」。同時也存在著處於次要地位的舊式的反帝反封建斗爭,如朝鮮的甲午農民戰爭和義兵運動、中國的義和團運動。亞洲覺醒表現出來的主要特點包括:①出現了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對運動的領導,如印度的國大黨、中國的同盟會等;②主要是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③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紛紛建立本階級的革命團體和政黨,提出自己的斗爭綱領,領導和聯合各階層進行更自覺、更明確和更有組織的斗爭;④被壓迫民族在爭取獨立的斗爭中互相聲援和支持。但由於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致使革命無一例外地失敗了。在非洲,由於帝國主義對非洲的瓜分,使殖民地人民同帝國主義的矛盾十分突出。這一時期,武裝斗爭和武裝起義是非洲人民反殖民斗爭的主要形式。埃及的抗英斗爭、蘇丹馬赫迪起義和衣索比亞抗意戰爭,都是其中的突出事件。在拉丁美洲,獨立後的各國普遍建立了共和國,但實際掌權的是大資產階級。他們控制了政權後,不僅保留了原有的大地產制,而且更加擴大了。大地產制的存在,政治上普遍出現的獨裁局面,以及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或軍事侵略,都導致了拉丁美洲國家經濟發展處於停滯狀態。因此反帝反封建仍是拉丁美洲人民面臨的艱巨任務。1910~1917年的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是這一時期拉丁美洲人民反帝斗爭的一個突出事件。

4.一戰後亞非民族解放運動的新時代

1917年十月革命後,民族解放運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十月革命把西方無產階級和東方被壓迫民族連結成一條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統一戰線。從此,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不再是舊的資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變成了新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後,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高潮。在這次高潮中,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外,土耳其凱末爾資產階級革命、朝鮮「三一」反日運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埃及的「華夫脫」運動等是一戰後民族解放運動比較突出的事件。1924年後,資本主義進入相對穩定時期,西方工人運動轉入低潮,而東方民族解放運動仍持續發展。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30年代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又出現新的高潮,並且具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質。中國人民首先舉起了東方反法西斯侵略的旗幟,朝鮮人民開展了抗日武裝斗爭,衣索比亞則在非洲最早開展了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戰爭。十月革命後的這些民族解放運動,具有一些新的特點。首先,具有持續發展的特點。如上所述,從1918年至1939年,民族解放運動從未間斷,持續高漲。其次,具有多樣性,這首先表現在領導權上。亞非拉大多數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由民族資產階級領導,但是中國、朝鮮、越南等國的民族解放運動走上了由無產階級領導的道路,這是世界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此外,還存在著一些過渡形式,如非洲一些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由小資產階級或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領導。還有一些國家如衣索比亞的民族解放運動由愛國的封建王公領導。多樣性還表現在民族解放運動的形式和內容方面。在近代前期,以自發起義和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為主要形式和內容。十月革命後的民族解放運動在較多國家發展為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採用武裝斗爭的形式,而在一些國家則表現為資產階級群眾運動、工人罷工、農民抗捐、學生罷課和士兵起義,有少數國家發展成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民族運動的結局也具有多樣性。近代民族解放運動都以失敗告終,十月革命後的民族解放運動開始由失敗走向勝利,建立了一系列民族獨立國家,盡管有的國家還沒有完全擺脫帝國主義的奴役和剝削,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民族獨立。民族解放運動的多樣性,統一在反對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同一目標之中,形成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基本歷史進程。

5.二戰後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945年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業開辟了更加廣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現實的道路。戰後,以民族民主革命為主要內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個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民族解放運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945年到50年代中期是第一個階段。這一時期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在亞洲和北非。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和朝中人民抗美衛國戰爭的勝利,其次是印度的獨立和埃及成立共和國。從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為第二個階段。民族解放運動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廣泛展開。在這一時期非洲大陸誕生了32個新獨立的國家,其中1960年就有17個國家取得獨立,因此,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在拉美,1959年,古巴在卡斯特羅領導下舉行起義,推翻了美帝支持的獨裁政權,後於1961年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巴拿馬人民掀起了要求收回運河主權的斗爭。1999年底,巴拿馬人民將運河區的主權和管轄權全部收回。在這一時期,1955年召開的亞非會議,標志著亞非拉地區反帝反殖斗爭更加自覺地聯合起來,新興國家開始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台,逐漸形成第三世界力量。1961年召開的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正式形成不結盟運動。這是第三世界興起和發展的又一個重要標志。從70年代開始,是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三個階段。在這一階段,絕大多數亞非拉國家爭得了民族獨立,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徹底崩潰。第三世界在國際事務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突出地反映在聯合國的變化和第三世界國家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斗爭上。1971年,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共同努力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七十七國集團」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建立,標志著第三世界開始了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斗爭。

(三)第三世界的興起

1.第三世界:泛指亞洲(日本除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區原來是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而後爭得民族獨立的發展中國家的總和。這一概念始於50年代,60~80年代為國際社會所認同。由於第三世界國家絕大多數分布在赤道以南地區,所以,有時也稱作「南方國家」。

2.第三世界具有共同的特徵:①從歷史上看,它們有著共同的遭遇,都曾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屬國。長期遭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奴役和掠奪,他們反對奴役、壓迫,謀求解放和發展的要求也特別強烈。為了擺脫殖民統治,爭取本國的獨立和解放,進行了長期的斗爭。②從面臨的任務看,它們在取得政治獨立,建立了民族獨立國家之後,都面臨著肅清殖民主義殘余勢力,發展民族經濟,鞏固民族獨立的歷史任務。③從經濟上看,當前絕大多數國家仍是不發達或欠發達,表現在: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十分困苦,人均年收入低;勞動生產率低下,人口增長率高,負擔沉重;在經濟發展中缺乏資金和技術,在國際經濟關系中處於劣勢地位。④從外交上看,它們都執行獨立自主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反對外來干涉和強權政治,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國際爭端,不主張訴諸武力以和武力相威脅,積極維護世界和平。它們主張推進南北對話,發展南南合作,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它們是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主力軍。

3.第三世界興起有三大標志,即萬隆會議、不結盟運動興起、七十七國集團建立。萬隆會議召開於1955年4月,這是戰後第一次沒有西方國家參加,由亞非國家自己召開的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國際會議。從亞非會議一開始,帝國主義就利用亞非國家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差異,千方百計進行破壞和阻撓,妄圖使會議失敗,但未得逞;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總理在大會的發言中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得到各國代表的贊揚,從而為會議成功奠定了基礎;在大多數與會國的努力下,會議擊敗了某些西方國家妄圖分裂、破壞會議的陰謀,消除了內部的分歧,通過了《亞非會議最後公報》等。亞非會議的召開是第三世界興起的第一個重要的標志。因為它是亞非國家歷史上第一次發起和組織的國際會議,它標志著亞非人民的覺醒和團結,顯示了亞非國家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作用。萬隆會議確定的各國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引申和發展,對於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不結盟運動興起於60年代,1961年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領導人鐵托、尼赫魯和納賽爾的推動下,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召開,不結盟運動正式誕生。不結盟運動的興起標志著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台。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60年代第三世界建立的國際經濟組織「七十七國集團」,到80年代其成員國已增加到110多個。這個組織主要通過與發達國家在聯合國進行談判,來實現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目標。為了同舊的國際經濟秩序作斗爭,一些亞、非、拉原料出口國還聯合建立了專門的國際經濟組織。1973年,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石油輸出國組織以石油為武器,對那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進行制裁,結果觸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使西方經濟陷入嚴重混亂。第三世界興起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沖擊了戰後國際關系中的兩極格局。

(四)東西方關系的嬗變及歷史啟示

16世紀以前,歷史是分散的,東西方之間在各自的活動范圍之內活動,保持著閉關自守狀態。但隨著新航路的發現和16世紀初具規模的世界市場的萌芽,世界各民族之間的聯系、亞歐大陸東西方的交往活動開始變成經常性的了。隨著歷史以世界為一整體的發展,長期存在的東西方經濟發展水平大體平衡狀態逐漸發生變化。東方最先進的國家如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發展雖然也循著資本主義萌芽的方向發展,但是速度緩慢,而西方國家商業資本主義由於具有種種有利條件,特別是實行重商主義政策之後,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東西方之間平等的、互不依存關系的結束,已是指日可待了。

16~18世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正處於資本原始積累時期。這一時期的殖民主義乃是資本原始積累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馬克思指出:「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被埋葬於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的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詩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這段論述精闢地概括了這一時期殖民主義對美洲、亞洲和非洲入侵的內容及其對原始積累的貢獻。從中可以看到這一時期西方殖民主義侵略的最主要特點是「以最殘酷的暴力手段為基礎」的赤裸裸的劫掠。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殖民主義侵略並沒有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帶進東方世界,反而常常在東方維護並利用傳統的落後的生產方式為自己謀利,甚至從外部移入比當地原有生產方式更落後的形式,如從非洲販賣黑奴到美洲等。這一時期殖民侵略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後果是:開辟和加強了新舊大陸之間、亞歐大陸之間的經濟、文化和人種的聯系;促成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這一時期面對西方殖民主義的侵略,東方世界的反映是形形色色的,總的來說是遲鈍的。比如中國和日本的統治者繼續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阻礙資本主義萌芽。中日兩國高度自給自足的經濟,使對外貿易僅占其經濟極小的比例,政府完全專注於國內經濟生活;自成系統的具有絕對權威的儒家思想拒絕接受任何外國政治觀念和新思想;自古以來高度發展的文明及其成就使統治集團對即將降臨的殖民侵略災難毫無思想准備。通過廣州和長崎的貿易白銀源源流入兩國,世界市場尚未使中日受到任何社會結構性的震盪和影響,傳統經濟形態仍然完整地保存著。這一切使它們對世界資本主義潮流反應遲鈍,毫無應變舉動。

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尤其是工業革命後,開始了資本主義殖民制度的新時期,它使殖民政策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一時期殖民侵略的目的在於尋找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自由貿易」成為其殖民侵略的重要手段,在「自由貿易」旗幟下,用廉價商品的重炮到處開辟市場,通過表面平等的買和賣兩個環節,來剝削和掠奪東方殖民地。當然殖民者仍然不放棄使用暴力,例如19世紀殖民者頻繁地使用武力向亞洲那些強大的封建帝國中國、日本、伊朗、印度進行侵略。在這一時期西方向東方的商品輸出,對東方自然經濟的瓦解起了推動作用,從而給東方國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造成某些客觀條件和可能。面對西方殖民主義的侵略,這一時期的東方世界作出了不同的反映,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抗擊殖民主義的侵略,或進行反封建統治的起義,如19世紀中葉中國的太平天國起義、印度的民族起義、伊朗的巴布教徒起義等。另一方面是學習西方,實行近代化的改革,如中國的洋務運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等。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殖民掠奪的動機、方式和殖民政策較之以前各時期又有了重大的變化。一方面帝國主義在全球掀起了瓜分殖民地和劃分「勢力范圍」的活動;另一方面資本輸出成了這一時期帝國主義對外侵略的主要手段。帝國主義的殖民政策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經濟出現了二重趨勢:一是由於帝國主義殖民政策的基本目的是要保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落後農業國和原料產地的狀態,不讓民族工業發展成為自己的競爭者,因而這種對東方社會的發展,始終是一種阻遏的趨勢,其結果,東方社會在擺脫帝國主義控制之前,一直處於經濟停滯落後的狀態。二是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獨立發展的趨勢。這是對東方國家輸出資本的必然結果。帝國主義輸出資本到東方,必然會大大加速東方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這種經常處於對抗性矛盾之中的二重趨勢,是帝國主義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雙重作用的客觀反映。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民族資本主義近代工業的興起,東方民族資產階級產生了。工人階級發展壯大。這樣東方國家的社會階級結構和階級力量的配置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這一時期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東方國家的下層勞動人民繼續進行了斗爭,如中國的義和團運動、朝鮮的甲午農民戰爭等。但這些下層人民起義的結局說明,單純的自發的農民起義已不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在東方占據歷史舞台中心地位的已不可能是舊式的農民運動了。歷史召喚東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5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6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