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為什麼水利容量少

土耳其為什麼水利容量少

發布時間: 2023-05-25 18:58:54

Ⅰ 土耳其的經濟支柱主要是什麼

工業。

上世紀80年代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由經濟基礎較為落後的傳統農業國向現代化的工業國快速轉變。自2002年正發黨上台以來,土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改善投資環境以吸引外資,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經濟建設取得較大成就。

2003年至2015年,土經濟總量從3049億美元增長至7200億美元;人均國民收入從4559美元增至9261美元。2017年土國內生產總值7695億美元,同比增長3%,人均國民生產總值9647美元。

自2018年春季以來,59%的土耳其民眾視經濟狀況惡化為最大問題,進入2019年後預期更為黯淡。在該機構2018年年初的調查中,多達51%的受訪者將恐怖主義列為最大擔憂,但當年12月這一比例已降至13%。

(1)土耳其為什麼水利容量少擴展閱讀

土耳其國家統計局2019年3月11日發布報告稱,2018年土耳其經濟增長2.6%,較2017年7.4%的增速大幅放緩。

從行業看,2018年土耳其農業增長1.3%,工業增長1.1%,建築業下跌1.9%,服務業增長5.6%。同時,受土耳其貨幣大幅貶值影響,2018年貨物和服務出口增長7.5%,進口下跌7.9%。

2018年土耳其遭遇貨幣危機,土耳其貨幣里拉匯率暴跌,引發投資和消費放緩,日常消費品和能源價格大漲。

貨幣危機發生後,土耳其政府發布為期三年的中期經濟規劃,採取一系列刺激措施,期望將2019年和2020年經濟增速分別維持在2.3%和3.5%,並在2021年恢復到5%。

Ⅱ 在兩河流域,經常因為水資源發生沖突的國家有哪些

第一,國家和地區范圍內缺水的程度。盡管全球面臨淡水資源缺乏的潛在危機,但由於水資源的分布不同,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陷入嚴重的水資源危機,一些國家的水資可能不很寬余或剛剛夠用,另一些國家則屬於水資源豐富的國家。在水資源豐富的國家,年人均淡水量有的達到10 萬立方米以上,如美國年人均淡水佔有量為9900 立方米,加拿大為12 萬立方米。有關專家將1000 立方米定為一個國家人均年淡水佔有量的警戒線,年人均淡水擁有量在1000-1600 立方米以下的為淡水緊張國家,說明這些國家面臨嚴重缺水,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都將受到威脅。而實際上,許多國家的人均淡水佔有量遠遠低於這一警界線。阿爾及利亞、蒲隆地、坦尚尼亞、肯亞等國的人均淡水量在600-700 立方米之間,以色列、突尼西亞等國為400-500 左右,而像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約旦、葉門等國家年人均淡水量僅有200-100 立方米左右。對這些國家來說,水是國家的戰略資源,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這些國家也容易因水資源問題與他國發生爭端,或爆發因水資源糾紛引起的戰爭。以色列前總理佩雷斯曾說,如果公路通向文明,那麼,水就通向和平。反映了缺水地區和平受到的威脅以及水與安全的關系③。

第二,大量水沖突發生在共同擁有同一水資源的國家之間,擁有同一水資源的國家越多,越容易發生水沖突。世界上大約有200 多條河流是流經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如非洲的尼羅河流經蒲隆地、盧安達、扎伊爾、烏干達、肯亞、衣索比亞、蘇丹、埃及等10 個國家;約旦河流經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和約旦四國;幼發拉底河是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三國的重要水資源。在這些流域地區,國家間的沖突和糾紛長期存在。鹹海問題在蘇聯解體之前屬於一個國家內部問題,現在鹹海以及阿姆河、錫爾河都變成了國際共有的水資源,涉及5 個獨立的國家,因此中亞國家如何解決面臨的水資源匱乏問題已經引起有關水資源專家的關注。中亞地區人口多,水資源又不足,過度用水已經使世界第四大淡水湖鹹海的面積縮小40%,水容量減少67%。此外,南亞的恆河、美洲的亞馬遜河等,都是國際性的河流。如前所說,並不是所有國際河流都會引起沖突,但由於流域內國家多,且政治、經濟利益不同,在水資源的分配、利用、管理等方面容易發生糾紛和沖突。

第三,擁有共同水資源國家的差異愈大,越容易發生水沖突。一些河流雖為若干國家共有,但如果這些國家在歷史、政治、宗教、文化等背景方面差異不大,可能不會因共同擁有的水資源而發生嚴重沖突。如果擁有共同水資源的國家在政治、種族、宗教等方面原本就存在尖銳的沖突,那麼,各種沖突將相互影響,水資源必然成為沖突的一個方面,中東地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這一地區存在尖銳的民族沖突、宗教沖突,同時又是嚴重的缺水地區,因此水資源一直是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阿拉伯國家與非阿拉伯國家之間爭奪的一個重要方面。另外,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以及人口等方面的差異都會引起同一流域內國家在水資源上的沖突。

第四,對水資源的依賴程度和國內水分布特徵也是影響水沖突的一個因素。有的河流雖然流經多個國家,但它的流量不大,對沿岸國家水資源沒有生產重大影響,圍繞這類水資源的爭奪可能不很激烈。但有些河流同是若干國家賴以生存的水資源,這種分布使沖突的可能性增大。一些國家所需要的水資源主要來自境外,也就是說這些國家的水資源在其他國家的控制之下,有的是在被認為有敵意的國家控制之下,對這類國家來說,水資源問題是個與國家安全密切相關的敏感問題,它們可能擔心其他國家因種種原因而切斷自己的水資源供應,擔心水資源被用作戰爭的工具。埃及依賴尼羅河水,可97%的尼羅河水來自境外,以色列55%的水資源來自阿拉伯國家。據水資源專家分析,三分之一的水資源來源於境外的國家,發生水糾紛的可能性更大。他們預計像亞洲的柬埔寨、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以及歐洲的匈牙利、德國、比利時、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國家有可能因此發生水沖突,因為這些國家50%以上的水資源來自境外④。

第五,人口發展速度對水的影響。水資源沖突與人口的增加密切相關。當一個國家或地區,其人口尚未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水資源危機也許並不急迫,此時國家往往沒有將水問題提到日程。一旦人口迅速發展,與之相應的農業、工業發展起來,對水的需求量將大幅度增加,水則變得越來越缺乏,這時水資源問題將日益突出。在一個國家范圍可能發生地區間的水糾紛,在國家間則可能導致爭奪水資源的沖突。到2025 年,中東北非地區的人均水消費量將從60 年代的3500 立方米下降到600 立方米,而人口已經從60 年代的1.07 億上升到1995 年的2 億。20 世紀以來,埃及人口增加了9 倍,而尼羅河水卻日益減少和惡化,這使埃及和尼羅河沿岸國家面臨水資源危機。尼羅河下游國家人口的迅速增長,導致它們對已有的尼羅河水分配不滿,這將影響它們同埃及、蘇丹的關系。1948 年以色列建國之初人口為不到200萬,到隨著大量猶太移民的湧入,僅前4 年人口就增加了120%倍,到90 年代已經增加到500 多萬人。人口的急劇增長對水資源造成極大的壓力,這也是以色列一直將水資源的保護、利用和爭奪作為國家最重大政治目標的主要原因,也是它佔領阿拉伯國家領土不願撤出的一個主要原因⑤。

第六,在政局動盪、對抗嚴重的國家和地區,水對國家安全和國際關系的影響更大。在相對和平的政治氣氛和環境下,水資源糾紛比較容易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但在沖突嚴重的地區,即便沖突不是水資源引起的,水資源也往往成為沖突的一個方面, 而且以水自願作為威脅對方的手段或戰爭工具的可能性也更大。例如在動盪不安的中東和非洲大湖地區,如果不先實現地區和平,圍繞水資源的沖突也將愈演愈烈。

三,水資源沖突的主要類型

水資源的缺乏可能引起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沖突,這些沖突可能是非暴力、非軍事性的,但如果受其他因素影響,則可能擴大、升級,演變為軍事沖突。以下列舉的屬於最有可能發生的幾種沖突類型,在很多情況下,這幾種情況可能相互聯系、同時存在的。

第一,歷史遺留的水糾紛。在缺水的國家和地區,對水資源的爭奪從歷史上就已開始。盡管有關國家和當局就水爭端達成過一些協議,但隨著地理、政治版圖的變化,隨著有關國家國內的發展,這些協議不但不能為有關國家接受,還成為引起糾紛的歷史原因。一些國家邊界的劃分沒有考慮到水資源的分配和管理,形成國界與水界不相一致的情況,埋下後來水糾紛的種子。這在非洲、中東地區最為明顯。例如英國統治時期,為確保埃及的用水,與上游各國簽訂協議,確定了埃及使用尼羅河水的優先地位。60 年代以來,尼羅河上游國家紛紛獨立,新獨立的國家以及衣索比亞表示不承認過去有關尼羅河的協議,它們稱埃及得到了更多的尼羅河水資源,應該對其他國家給予補償。它們堅持保留充分利用尼羅河水資源的權力。敘利亞、以色列的國界至今未定,很大程度是因為英、法統治時期劃定的界線涉及到水資源的分配,兩國都不滿足已有的幾種劃分。

第二,水資源缺乏國家與其他國家爭奪水資源導致的沖突。以色列是個缺水的國家,水是這個國家最關注的戰略資源,為了得到更多的水資源,以色列採用擴張的軍事手段,佔領大片了阿拉伯國家領土,使阿以沖突更為復雜。50-60 年代,以色列單方實施「國家輸水工程」分引約旦河水,阿拉伯國家為了與之對抗,實施自己的河水改道工程,雙方互不相讓,導致多次破壞工程的軍事沖突,最後成為爆發第三次中東戰爭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得到被占阿拉伯領土後,以色列水資源狀況大為改進,並在制水權方面占據了優勢。敘利亞、伊拉克同土耳其之間圍繞兩河流域水資源的沖突也非常激烈。因此許多人預言,下個世紀發生戰爭將不是因為爭奪石油而是因為爭奪水資源。

第三,以水資源作為威脅手段或戰爭工具。從古至今,以水為戰爭手段的例子很多,如以水淹沒敵方大軍隊,或摧毀敵方供水系統,污染水源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都發生過摧毀對方水利系統、灌溉系統的軍事行動。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科威特兩國的水壩、海水淡化廠、水利系統等同樣成為雙方的軍事目標,在戰爭中遭到破壞。有關水資源專家認為,越是在缺乏水資源的國家,水的價值就越大,其被作為軍事目標的價值也就越大。以水資源作為軍事目標和武器的例子雖然有,但這畢竟是水沖突中最激烈、也最危險也是最少的一種。由於存在這種可能,一些沖突國家在涉及水資源和制水權的問題上非常敏感。1986朝鮮計劃在漢江支流上修建水壩,引起韓國的不安,擔心一旦發生沖突,水壩被當做戰爭的工具,漢城有被淹沒的危險。因此韓國不得不採取相應的防禦措施。

第四,水資源的開發、管理以及有關水利工程引發的沖突。在若干國家共有水資源的情況下,一個國家的水利工程或工農業發展計劃往往會對鄰國的水資源或其他方面生產影響,由此而引起的沖突是經常發生的。利比亞通過人工河開采地下水,這一工程引起蘇丹、埃及的不滿,因為地下水層是三國共有的,利比亞的行為被認為會導致這一地區地下水的減少。土耳其在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河修建水利工程,導致流入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河水減少。引起土耳其與伊、敘兩國關系的緊張,為此伊拉克曾中斷對土的石油供應。美國在科羅拉多河修建水利工程,影響了流入墨西哥的河水質量,導致兩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爭吵,最後通過外交談判才得以解決。以色列在國內實施人工降雨,引起約旦的抱怨,約旦認為如果以色列不搞人工降雨,雨水可能會降到約旦,而不是以色列

Ⅲ 中東地區為何缺少水資源

<一>

中東石油資源十分豐富,但水資源卻非常緊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和地中海以東的沙漠覆蓋並威脅著大片地區。
中東地區雨量很少,離地中海215千米的開羅年平均降水量僅為28毫米,而中東地區人口正以平均3%的速度增長,進一步加速了水資源的緊張狀況。因此,各國間圍繞水的矛盾斗爭層出不窮。

中東地區的水資源主要分布在尼羅河盆地,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以及約旦河谷區。

尼羅河全長6700千米,發源於非洲赤道山地和衣索比亞高原,流經蒲隆地、埃及等9個國家。尼羅河河水總量為840億立方米,埃及的份額為560億立方米,但由於尼羅河流經9國,加上非洲連年乾旱,埃及實際上得不到它應有的份額。據預測,這9個國家缺水共計200億立方米。

幼發拉底河發源於土耳其東部山區,在土耳其境內綿延約1000千米,從土耳其進入敘利亞再到伊拉克,全長2700千米,90%的水來自土耳其山區,它是3國的重要經濟命脈。1979年土前總理厄扎爾訪敘,和敘領導人阿薩德就塔托克大壩建成後幼發拉底河河水問題簽訂了一項議定書,並成立了3方技術委員會具體研究此事,這關系著土、敘、伊3國的切身利益。土耳其把幼發拉底河看做是本國的河流,聲稱擁有絕對主權。從20世紀60年代起,土敘伊三國就幼發拉底河水資源問題進行多次談判,但一直未能達成協議。

約旦河為約旦、敘利亞、以色列3國共有。多年來,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一直圍繞水資源進行殊死的斗爭。以色列建國前,移居在巴勒斯坦要求復國的猶太人,大多定居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湖區,以便控制水源。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後,通過4次中東戰爭和兩次對黎巴嫩的大規模武裝入侵,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埃及的西奈半島、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和黎巴嫩南部約850平方千米的領土。以色列佔領這些地區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企圖霸佔和掠奪那裡的地面和地下水資源。以色列近40%的水來自約旦河西岸,西岸的3個天然地下水池,水資源十分豐富,以色列佔用了其中兩個。

以色列控制約旦河後,約旦受害最大,因為約旦的水資源的40%來自約旦河。
近年來,約旦面臨著嚴重的缺水危機。

水資源匱乏問題嚴重地困擾著阿拉伯國家,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些阿拉伯國家已制定並採取了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綜合性戰略措施。

據阿拉伯沙漠和乾旱地區研究中心的調查表明,阿拉伯國家必須再開發出目前供水量的一倍,才能滿足農業部門的需要,實現糧食的自給自足。目前,整個中東地區農業用水佔87%,工業和家庭用水分別佔7%和6%。另據世界銀行1995年發表的一份報告統計,到2025年,中東地區每人將只有700立方米的飲用水,相當於1990年的1/2,而且這些水的水質將比以前更差。

面對嚴重的水荒,阿拉伯各國十分重視開發水資源。埃及計劃在它與蘇丹之間繼續修建朱格利運河。該運河長280千米,寬120米,深5米,建成後白尼羅河的水量可增加140億立方米。埃及還制定了一項耗資76億美元、歷時30年的灌溉革新戰略。這項戰略規劃的目標是從1996年7月1日開始,用30年的時間使全國的灌溉設施現代化,節約灌溉用水10%。此外,埃及政府還採取措施,減少水稻等耗水量大的農作物的種植面積。以色列也開展大規模的節水活動,在農業灌溉用水方面,發明並採取了電腦控制的滴灌和噴灌系統。並制定了《水法》,實行用水許可證和計劃用水分配製度。同其他中東國家相比,海灣各國地處沙漠,且無常年性可流,缺水就更加嚴重。沙烏地阿拉伯等海灣國家依靠淡化海水,緩解了居民用水的困難。科威特每年生產的淡化水佔全國用水量的70%以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淡化海水也佔全國用水量的一半左右。其他阿拉伯國家也在改善灌溉方式,採取各種措施節約用水,保護和開發新的可再生水源。

<二>
以色列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西蒙·佩雷斯曾經說過:「如果道路引導人們步入文明,那麼水流則引導人們走向和平。」
不幸的是,他的將維系生命的水力資源作為「新中東」誕生催產婦的遠景設想,受到經濟和地緣政治分割局面的有力挑戰。這種分裂局面把上述格言的含義顛倒過來,並且要把這一地區變為21世紀初期資源戰爭的代名詞。
長久以來,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兼並企圖,以及約旦河兩岸激烈的領土之爭,都給人們留下了強烈而持久的記憶。它提醒人們:為稱霸領土而進行的戰爭是現代中東事務的永恆話題:而劇烈的水力資源之爭則是這種政治爭端產生的獨特現象。
如今,水源已經和石油一樣成為這一地區競相爭奪的不可替代資源。考慮到這種緊張造成的壓力和在建立中東水力資源聯合體方面各國外交表現出的束手無策,我們可以預期,一場更為險惡的水力資源危機會替代自1973年以來的持續不斷的石油危機而成為矚目的焦點。
迫近的水力資源危機
所有跡象都顯示,適宜飲用的淡水在整個中東正在成為一種珍稀又不斷減少的生活必備品從而引發爭端。在這一地區已經發生過的事件,肯定了水資源危機具有三重危險性,即:導致國家內政不穩、國家間關系緊張和破壞該地區和平前景。例如:
1998年7月的酷熱期間,由於供水安排失當和公眾對由此而引發的物資短缺不滿造成約旦政府倒台。
土耳其威脅要以切斷水源作為對敘利亞支持庫爾德分離主義分子和其他不友好行為的制裁。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聲稱它們在任何永久性的領土妥協和解中對地下水資源擁有主權。
正在出現的水力資源短缺災難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它們可以分為自然和人為兩種。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這一地區年降雨稀少。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提供的材料,在50年代中期,面臨水力資源短缺的國家只有兩個,可是現在主要因為人口的增長,這一數字已經達到了10個,並有另外4個在2000年會出現在這一名單上。
現在,沙漠構成了以色列的60%、敘利亞的70%、約旦的85%和埃及的90%。在無休止的沙漠和耕地的較量中,中東人一直在土地的荒漠化中節節敗退。
在每一個中東國家,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業發展和工業進步等多種因素使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供應更為捉襟見肘。
按國際標准衡量,中東水資源的消費處於低水平(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分別為每人每年26400和9240加侖,而加利福尼亞平均為58000加侖)。1997年世界糧農組織宣布,在中東,可供個人消費的水力資源在世界上是最低的。
同樣,1997年阿拉伯乾旱土地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預言,到2000年,這一地區年缺水將達40·9萬億加侖。到2030年,將達到68·6萬億加侖。
由梅克羅特水資源公司公布的一項獨立的研究材料警告說,到2020年,以色列可提供的淡水和消費需求的差距可達每年89·7萬億加侖之多。
簡而言之,在這一地區上升的水的消費需求超過了當前和未來計劃所能提供的數量。
水的浪費
政治上短視,加上地緣政治和幫派紛爭,使地處惡劣自然條件之中的這一地區雪上加霜。
步入歧途的水力資源政策,始於對環境的過度開發。它們:
對水力資源保護計劃採取不關心或是更糟的冷漠態度。
河流和湖泊被污染。
對降雨、河流和其他地表水未予利用。
對現有水力資源無計劃開發使用,或採取用盡了之的態度。
廣泛存在的飲用水浪費和利用不充分,尤其在農業灌溉方面,後者佔去了總數的60%。
私人和非官方許可打井是造成泥沙淤井和鹽鹼侵蝕的第二大原因,提高了地下水的鹽鹼度。
泵水設備和灌溉噴灑設備過時。
輸水管道及其自身缺陷。
進一步分析,中東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和政府應該受到嚴厲譴責。
首先,他們沒能注意到水力資源發出的報警信號和認真對待迫切的危機。
其次,即使是政府批準的,旨在對付可預見的將來出現的大旱的極少數項目,執行起來也步履緩慢(這些項目包括大壩、地下蓄水池和貯水設備、水電和海水淡化工廠,以及運水設備)。
第三,他們堅持一種傳統觀念,把水看成是一種自然資源而非地區資源。有些國家政府常常單方面進行河流改道施工,而不管是否對鄰國或下游國家的生態和水源需求產生重大影響。
例如,沒有哪一個地區像加沙那樣頻受水源短缺之苦,這一地區人口密度每平方英里超過5180人。加沙人目前對水的消費幾乎是水資源自我補充和恢復能力的兩倍。地下水是當地惟一淡水來源,過度消費使地下水位下降,而在邊遠海岸附近過度開發地下蓄水層,又使海水滲入並且導致污染。
水資源爭奪
巴勒斯坦水利部門負責人艾莎·阿塔拉指責以色列地約旦河西岸水資源短缺負責。她說:「當你看到自己的孩子口渴難忍,而那些相鄰的猶太人定居者用水澆花園,還在游泳池中游泳時,你真是沮喪極了。」
以色列水力委員會委員梅厄·本梅厄反駁道,以色列所提供的水比奧斯陸協定規定的要多。水源危機在於巴勒斯坦當局分配和儲存不力。
中東外圍國家,如土耳其和三個尼羅河上游國家:肯亞、烏干達和衣索比亞,控制著這一地區60%的水資源。這使它們握有限制河流流量和改變河道的大權,從而對下游國家造成致命的潛在影響。土耳其、衣索比亞、肯亞和烏干達四國都不是阿拉伯國家這一事實,既誇大了水源脅迫政治的程度,又在阿拉伯聯盟中激起一種潛在的憂患意識。
土耳其計劃人員把巨大的東南安納托利亞工程建設放在全國最優先位置。按這一計劃,要建22座大壩、19個水電設施,年發電量將超過270億千瓦。在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河盆地灌溉170萬公頃土地。但是,這一龐大工程會使位於下游的敘利亞和伊拉克水源短缺。
按照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研究人員阿肖克·斯溫的說法,到2010年,土耳其的灌溉計劃實現時,幼發拉底河在敘利亞境內的流量將減少40%,而在伊拉克將減少80%。即便是現在,未經談判的水資源爭端已使本已緊張的兩國關系雪上加霜。
阿拉伯農業灌溉部長級會議在1997年5月的會議上呼籲所有阿拉伯國家攜手一致,努力保護水力資源,反對外來勢力的控制。
但是,水力資源之爭並不僅局限在阿拉伯和非阿拉伯國家之間。敘利亞和伊拉克爭奪幼發拉底河資源就是一個例子。雙方始終對1990年簽署的條約不滿。這一條約把流出土耳其的幼發拉底河水的42%分配給大馬士革,58%給了巴格達。
約旦,除了依靠以色列境內的基尼烈湖外,再就是依靠敘利亞的恩賜——不阻斷或佔用大份額流過約旦的耶爾穆克河下遊河水。
生存戰略
十分清楚,水的匱乏是中東的現實危險。氣象圖表和人口統計資料充分說明這種短缺對所有中東地區國家、不管阿拉伯人還是非阿拉伯人死亡率、經濟前景和生活質量諸方面的毀滅性影響。
作為真正重中之重的問題,防止水資源危機應該提上中東議事日程。可是世界和公眾的注意力卻繼續偏離這一問題而投向截然不同的一些方面:從生物和化學武器的購買儲備、導彈的擴散到恐怖主義,還有宗教戰爭、巴以永久和平構架不穩以及傳統的軍備競賽,等等。
不管形勢如何緊迫,應該採取的地區性一致行動最終被視為完全無足輕重。更糟的是,這一問題被危險地政治化了。政府之間相互指責對方不講信用,公開粗暴侵犯他人享有的水的使用權利。
事實上,水資源權是如何界定的?誰來決定水資源的正當消費水準?什麼才是已有水資源的「合理分配」?有沒有有前途的替代資源?如果有,開發所需資金從何而來?
和石油危機相比,水資源危機給我們的教訓就是應該拋開政治立場和民族糾紛,在中東切實建立一個唯一的生態系統。所以,隨著危機深化,中東水資源角逐場上的玩家們除了自己,誰也抱怨不得,因為正是他們自己對充斥這一地區的有關解決水源危機的呼籲充耳不聞。
要打破水資源分配上的利已主義頑症,必須建立聯合機制,以保證人民享有足夠的用得起的水。
海水淡化還是窮兵黷武?
為滿足現今需求,最經濟並且最有把握的選擇可能也是最短視的選擇,就是利用已有資源把蘊藏的水消耗殆盡。與之相對立的解決辦法——保護節省水資源,卻要冒隨之而來的風險。這就要把更為嚴苛的限制加給以百萬計的民眾身上。這會引起內政不穩。
雄心勃勃的跨國方案,如海水過濾、水庫、泵水站等等,是另一種解決辦法,值得鼓勵,並且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可是現實是,這些東西都需要花寶貴的時間去談判、簽約。除此之外,這些計劃還需要巨額的外國投資。這些投資在目前過度延伸的國際經濟中不會立即到位。耶耳穆克河上的聯合大壩被擱置的一個原因,便是約旦和敘利亞無法籌集到工程的所需的4·3億美元資金。
另一個選擇是通過合作努力把水從豐水區引向貧水區,擴寬水的來源。
為此,土耳其主動提出兩項舉措。第一項計劃是埋設分叉的「和平輸水管道」,把傑伊漢河、塞伊漢河的河水跨越大約4000英里,引入以色列、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和敘利亞。據中東水利專家阿米卡姆·納赫曼尼估計,這項計劃需資金200億美元,工期20年。該計劃的另一路則把水引到波斯灣的酋長們的領地上去,甚至更遠些。
土耳其的另一個主張是用漂浮的大號淡水水袋通過東地中海把淡水送給乾渴的人們。
盡管技術上可行,這種輝煌的設計容易受到敵對方面的攻擊和破壞。另外,其造價也高得令人咋舌。
歸根結底,海水淡化,使海水——這個中東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通過加工變為純凈飲用水,總的來看,很可能是解決這一地區所面臨資源危機是有前途的方案。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獲取海水十分簡單容易,減少了對他人的依賴。他們可以這樣獲取淡水,直至一個新的、聯合的、和平和民主的中東的到來。
盡管海水淡化成本不菲,但隨著時間推移,價格一路下降,這是因為加強了技術改進的研究。即便是就眼下價格而言,也要比打一場爭奪水資源的實際戰爭所花的代價低得多。
拋開1990~1991年的科威特危機不算,被普遍推測1973年後會爆發的石油戰爭始終沒有發生。但是我們沒有理由因此而自負地認為爭奪另一種寶貴的水資源戰爭不會打起來。
公平而論,如果優先考慮人類的幸福和繁榮,海水淡化,而非窮兵黷武應是國家和地區的絕對首選方案。但是,正像所有的中東事務一樣,水資源的戰略方案也是一項政治選擇。海水淡化,加上一套同樣急需制定的規范措施,是值得我們全力以赴去實現的最佳方案。
否則,水這種物質就會表現出易燃特性。與其物理屬性相反,它無疑具有點燃中東戰火的潛在能力,當然也沒有足夠的中東之水可以撲來這場大火。
摘自《世界博覽》

Ⅳ 土耳其沿海農業生產自然條件

土耳其的氣候類型變化很大。東南部較乾旱,黑海被薄霧籠罩;地中海和愛琴海地區冬季溫和,而多山的東部地區積雪期長達數月,異常嚴寒。一般來說,土耳其的夏季長,氣溫高,降雨少;冬季帶來了降雪和冷雨。果園、麥田和水庫儲有充沛的雨水,葡萄園和去海灘遊玩的人有充足的日照。氣候多樣性說明土耳其的農作物品種極為豐富。這里是世界上主要的煙草、阿月渾子(開心果)、葡萄乾和水果蔬菜的產地之一。
位於土耳其西北角的馬爾馬拉地區,包括東色雷斯,范圍從埃迪恩到伊斯坦布爾,是綿延起伏的牧場和向日葵種植區,農牧業、漁業和輕工業發達。這一地區再往南,跨過馬爾馬拉海是一片優良的農產區,種植有水果、橄欖、葡萄和番茄等。漁業、礦業和葡萄酒加工業是這一地區的重要產業,布爾薩市(人口200萬)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和汽車生產地。伊斯坦布爾(人口920萬)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也是全國金融和商業中心。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是戰略性的水上通道,將愛琴海和地中海同馬爾馬拉海和黑海相連。土耳其監管著所有艦船的進出,也包括從俄國為數不多的不凍港開出的艦船,它們通過這兩個海峽前往愛琴海和地中海的溫暖海域。伊茲密爾(人口310萬)是愛琴海地區最大的城市,這座城市所在地廣布著肥沃的平原和河谷、丘陵和山脈。此地大面積種植橄欖、無花果、葡萄、向日葵、煙草等作物,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基地。伊茲密爾美麗的鄉村風光、未開掘的歷史古跡、旖旎的海灘和波光粼粼的湛藍海水,令世界各地的遊客流連忘返。
托洛斯山脈構成了土耳其地中海地區的主幹山脈,在綠寶石海岸跌宕下去,它自馬特馬利斯遊船港口始,一直延伸至海岸的西端,經過欣欣向榮的安塔利亞市,直至東端的工農商業城市亞達那。這一地區盛產棉花、穀物、蔬菜和香蕉,森林也格外出名。 它日益成為土耳其主要的旅遊中心,吸引了日光浴愛好者、帆船駕駛愛好者和徒步旅行者,當然還有熱衷考古的人士。
中部安納托利亞是土耳其共和國的心臟地帶,是一片海拔3000英尺的高原,錯落分布著山脈、大河、鹽湖和淡水湖泊。這片土地極利於小麥、棉花和瓜果的生長,也適宜放牧牛羊和馬匹。春天到來的時候,野花遍地,包裹著綿延起伏的群山。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人口370萬)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是在古羅馬城市—安哥拉上發展起來的。
黑海海岸有1000多英里的海岬和山脈,河川湍湍從陡峭的峽谷中流過。這片肥沃的海岸地區降水充沛,主要特產有:櫻桃、榛子、奶製品、茶樹和煙草。這是徒步旅遊者的理想地點,群山中隱藏著古老的遺跡。
東南部安納托利亞氣候炎熱、乾燥,以灌溉系統、農業、牧業、石油勘探和生產聞名。這一地區的阿月渾子(開心果)數一數二。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發源於土耳其東部,蜿蜒流經東南部地區。一個耗資320億美元的大壩、水庫、水利發電廠和灌溉渠道項目—「東南安納托亞利項目」正在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灌溉著面積相當於愛爾蘭國土的一片地區,提高了國家的農業產量,雖然土耳其已是為數不多的凈食品出口國之一。
東部地區多山,氣溫較低,降雨量適中。這里的農業發展環境更為苛刻,但是農民們仍種植小麥,放牧羊群。然而,該地區美麗寧靜的高山為旅遊業發展創造了條件。總之,土耳其是一片四季皆宜、品味萬方的土地。
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內陸高原向熱帶草原和沙漠型氣候過渡。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分別為14-20℃和4-18℃。年平均降水量黑海沿岸700—2500毫米,地中海沿岸500—700毫米,內陸250—400毫米。

Ⅳ 土耳其是那個國家

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Ⅵ 中東地圖臨海,為什麼水資源缺乏

這里的「水」指的是人能喝的,能澆逗氏花灌田咐指脊的淡水資源。海水是鹹水,人是不能直接喝的,也不能用海水灌田、種植,要經過淡化處理。但是將海水轉化成淡水成本很高,不能夠普及。而中東地區大部分是沙漠、戈壁,氣候炎熱,降水稀少,河流也很少,導致那裡淡水資源衡滲十分稀缺。

Ⅶ 土耳其伊茲密爾強降雨導致嚴重洪澇災害,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們已經聽說了在土耳其有一個城市已經出現了接連降暴雨的這樣一種狀態,並且已經導致了嚴重的洪澇災害。面臨著這樣一種情況,也是讓許多人感覺到十分惋惜的一個場面,畢竟對於這樣一個地區來說,如果經歷了這樣一個事件的話,很有可能會讓當地的一些人民面臨著非常慘痛的教訓。那麼對於這樣的一些人群來說,很有可能會讓他們丟失掉自己的生命安全,讓他們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態度當中。

如果他們總是出現這樣一種場面的話,很有可能會對他們生活的環境造成非常嚴重影響。而洪澇災害只是一個比較小的方面,很有可能會危及他們更大的生命安全的健康,雨水的降臨應該讓一些人們他們產生一個警醒的作用。對於他們來說,應該去保護自己生活的環境,不然的話會讓自己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當中,也會對於自己的健康,還有他人的健康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Ⅷ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走向世界,移民浪漫土耳其需要什麼條件

第1點想要去浪漫的土耳其就要有漁民的資格證,第2點自己要有相關的一些資金才能去土耳其,第3點就是自己要是一個非常厲害的高管人員,要在土耳其居住一段時間才可以。

Ⅸ 土耳其的自然資源

土耳其礦物資源豐富。主要有硼、鉻、鐵、銅、鋁礬土及煤等。三氧化二硼和鉻礦儲量均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積廣大,凡湖盛產魚和鹽,安納托利亞高原有廣闊牧場。水力資源亦較豐富,在主要河流的峽谷上築水壩建水庫,發展水電和灌溉事業。
土耳其境內有產石油及天然氣,但產量不足以自足,必須從國外進口,然於北安那托利亞黑海沿岸東色雷斯伊斯肯德倫灣及南安內托利亞地區近敘利亞及伊拉克邊境發現油田,可望使自給率提高。
土耳其建有油管1738公里,天然氣管708公里,巴庫-第比利斯-油管為世界第二長油管,於2005年5月10日開始營運。此油管將原油由裏海盆地送至土耳其第中海沿岸的Ceyhan港。計劃中的Nabucco管線則是運輸天然氣從裏海盆地經土耳其送至歐盟國家。Blue Stream為已營運的天然氣管,可將天然氣由俄羅斯運至土耳其,於2005年11月17日啟用。大布里士-安卡拉天然氣管長2577公里,銜接北伊朗至安卡拉森林主要是針葉林,大約佔全國面積的1/4,主要分布在黑海周圍,但很少開發。
隨著生活水平提升,能源消耗亦隨之增加,土耳其政府計劃興建核能發電廠以增加裝機容量。興建核能發電廠最早於1960年代被提出,但廠商出價過高及安全因素而持續被取消。

Ⅹ 土耳其是個怎樣的國家

土耳其是一個歐洲模式的穆斯林國家。
東方的穆斯林國家覺得土耳其不倫不類。
歐洲的國家覺得土耳其不論怎樣始終都還是一個穆斯林國家,所以比較排斥其進入歐盟。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5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6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