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人為什麼入侵歐洲
① 敘利亞難民借道土耳其進入歐洲的原因
土耳其戰爭難民較多,兩國文化相近。根據2022至2023年重慶市鐵路中學校高一下學期三月月考試題圓做蔽得知,敘利橘州亞難民借道土耳胡宏其進入歐洲的原因是土耳其戰爭難民多,兩國文化相近。
② 土耳其用每月放1.5萬難民入歐威脅歐盟多國,你怎麼看用難民當武器的行為
土耳其沒有任何義務承擔如此巨大數量的難民所帶來一切問題,放他們進入歐洲,其實也很正常。
自從去年的政變以失敗告終之後,土耳其政府在很多的問題上都來了個180°的轉彎。對外謀求和俄羅斯的和解,對內清洗政變人士,近來又希望通過公投改變國內的政治體制,改議會制為總統制,使得總統埃爾多安可以對這個國家建立起更加權威的統治。
本來這些事情都是土耳其自己的內政,他國沒有權利進行干涉。但是歐洲的很多國家卻不這么認為。雖然土耳其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都等著排隊進入歐盟的大家庭,但是卻一直被排斥在外。不過幾十年來在歐盟面前卑躬屈膝的土耳其,讓法德荷等國對其產生了很大的優越感。也正是因此,對於土耳其國內發生的變化,歐盟國家才更為關注。
對於土耳其將進行的公投,歐盟國家更是極為關注。一方面歐洲各國並不希望看到一個國內強勢政府的土耳其,畢竟一個混亂的土耳其才能讓歐洲各國放心。另一方面,歐國各國國內數量眾多的土耳其移民正在因為國內的公投問題發生著變化。各國在對待移民的問題上態度都是一樣的,都希望移民忘記母國,對本國產生完全的認同感。但是土耳其官員在歐洲的拉票行為,正在喚醒這這些人血液內的土耳其「基因」,這是任何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這才有了法德荷等國公然與土耳其政府撕逼的行為。
不過歐洲人卻忘了在土耳其難民營中的龐大的難民數量,雖然我們經常看到新聞中關於歐洲難民危機的問題,但是真正稱得上處在難民危機的國家並不只是歐洲那幾國,而是處在亞歐交界處的土耳其,一直以來土耳其都承擔了歐洲國家邊界牆的角色,將數百萬難民阻擋在歐洲國家之外,對此土耳其承擔了巨大的負擔。
而土耳其與歐洲國家失和之後,自然不願意做冤大頭,沒有完全放開邊境讓百萬難民湧入歐洲已經算得上是仁至義盡了。現在的做法更多的是一種態度的表現,下面就要看歐洲國家的反應了。
③ 維也納之戰的歷史背景:土耳其企圖入侵奧地利
從十六世紀初起,法國外交政策的核心之一就是聯合奧斯曼帝國,來牽制身兼西班牙國王,神聖拍梁羅馬帝國皇帝和奧地利國王三個王位的哈布斯堡家族。路易十四繼承了這一政策,不斷鼓動土耳其人進攻奧地利,土耳其人卻忙於內亂,無法響應。一直到1680年代初,奧地利統治下的匈牙利人造反,並向土耳其人求援,土耳其蘇丹 *** 四世認為時機已到,決定入侵奧地利。
土耳其近衛軍在阿德里安堡集結後於1683年3月31日出發, *** 四世帶著他的整個朝廷和後宮(光宮女就裝了一百輛大車),與軍隊一起開到貝爾格萊德。更多的軍隊源源不斷地從東西方各個省趕來,最後達到了24萬之眾,包括土耳其人,斯拉夫人,摩爾達維亞人和克里米亞的韃靼人,另有7萬托克力親王(Tokoly)指揮下的匈牙利叛軍,襲燃運這是自1529年蘇萊曼一世率領30萬人圍攻維也納之後歐洲基督徒所面對的最大威脅。當時只有法國陸軍超過40萬,但路易十四顯然不會為他的死敵哈布斯堡家族的命運擔心,相反,一隻法軍被派往法德邊境,對外宣稱是防範土耳其人的威脅(法國和土耳其人之間隔著整個神聖羅馬帝國,直線距離超過800公里),但更可能是想在奧地利崩潰時和土耳其人分贓。
蘇丹本人留在貝爾格萊德,由大宰相卡拉.穆斯塔法帕夏率領主力沿著多瑙河向維也納進發,一路上只遭到零星的抵抗。他們的目標將是維也納,布拉格,羅馬,最終飲馬萊茵河。其中一位土耳其將領向部下許諾,佔領羅馬後,騎兵們可以將聖彼得大教堂做為他們的馬廄--這將是世界上最豪華的馬廄。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歐洲各國除了聯合起來別無它法。奧地利的皇帝開始四處尋求盟友,結果出聲的多,出力的少。與奧地利同屬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正和法國在南佛蘭得段啟交戰,無法脫身,出了點錢意思一下,羅馬教皇,葡萄牙和義大利各邦也出錢不出人。波蘭國王索別斯基和德意志的一些公國,其中實力較強的有巴伐利亞公國和薩克森公國,答應派出軍隊。但也有很多選擇坐壁上觀,保持中立的,包括正在崛起的勃蘭登堡選侯。
④ 13世紀,奧斯曼土耳其人是如何向歐洲擴張的
首先,烏爾罕蘇丹不斷派遣士兵越過海峽進入拜占廷,有時他們在色雷斯地區和君士坦丁堡城郊搶劫財物,有時則應拜占廷皇帝的邀請,幫助拜占廷軍隊作戰。總之,他要以各種借口呆在歐洲,擴大影響並等待時機完成征服計劃。當時,約翰六世也極需要土耳其人的驍勇善戰的才幹,為了滿足土耳其人,他花光了國庫的積蓄,甚至將莫斯科大公捐贈的用來修復聖索菲亞教堂的金錢也支付給了土耳其人。
其次,烏爾罕蘇丹利用拜占廷的困境,以幫助拜占廷為名進兵歐洲。他曾於公元1348年、公元1350年、公元1352年和公元1356年四次大規模增兵,其中最大的一次(1352年)人數在兩萬左右,從而使色雷斯南部地區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每次派兵,烏爾罕蘇丹都是一舉兩得,一則他要求與拜占廷皇帝訂立協議,迫使後者提供金錢和承認對色雷斯部分城市的佔領,二則又為他的軍事擴張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
最後,烏爾罕致力於建立進軍歐洲的軍事基地。以前,奧斯曼土耳其人大多是經過達達尼爾海峽進入色雷斯南部地區,因此,位於海峽歐洲一側的加里伯利城就被確定為具有戰略意義的軍事基地。烏爾罕曾多次進攻此城,都因城池堅固而未果。因此,烏爾罕要順利達到目的,就必須攻下加里伯利城。
公元1354年,烏爾罕的機會終於來了,色雷斯南部地區發生強烈地震,當地居民紛紛逃離,奧斯曼土耳其軍隊乘著大好時機佔領整個地區,在地震廢墟上重新修建城牆和堡壘,並在加里伯利城駐扎大批軍隊,囤積大量給養。從此,這里就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軍歐洲最重要的戰略中心和軍事基地。
⑤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崛起後為何要遠征歐洲為何不敢遠征亞洲
因為他們想憑借著自己的實力征服世界。不遠征亞洲,是因為他們離亞洲還有一定的距離,亞洲當時的實力很強。
⑥ 為什麼現在把土耳其算入歐洲了以前不是亞洲嗎
土耳其一直把自己當做一個歐洲國家的。因為它的橫跨歐亞大陸的也國家,而它的首都在歐洲。就是他的制度跟歐洲差不多的。
⑦ 土耳其為什麼要脫亞入歐
土耳其民族和文明發祥於東方,今天也只有3%的國土跟歐洲擦上邊,地理上被歸於西亞,但土耳其認定自己是歐洲國家,在亞洲地區的會場、賽場你看不到土耳其人的身影。在亞洲,如此自上而下的「脫亞入歐」運動,土耳其是繼日本之後的第二家。
脫亞入歐是土耳其的既定國策。土耳其實行西方政體,奉行親西方的政策,1952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北約東南歐盟軍司令部和戰術空軍司令部所在地。
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1958年成立,土耳其第二年就開始申請加入,40餘年矢志不渝。2002年底歐盟首腦會議前夕,一向疑心歐盟想自己單乾的美國,為拉攏土耳其配合自己對伊拉克開戰,由總統布希親自出馬說項,堅決支持土耳其加入歐盟;歐盟的兩大盟主法國和德國領導人希拉克和施羅德也都做出歡迎的姿態,但會議最後的結果是決定接受十國入盟,名單中沒有土耳其。歐盟為安撫土耳其的情緒,同意給出土耳其堅持要求的「時間表」,2004年底再次審議土耳其的入盟條件,如達標即可開始入盟談判。這個時間表給了雙方一個台階。
歐盟認為土耳其的人權、民主等政治標准,以及在對待少數民族和塞普勒斯等問題上的政策還不夠入盟條件。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其實歐盟是怕受土耳其眾多貧困人口的拖累,更對土耳其的***色彩保持警惕。法國和德國卸任的領導人說得更直白一些,法國前總統吉斯卡爾·德斯坦說,土耳其不是歐洲國家,土耳其入盟等於歐盟的終結。聯邦德國前總理施密特更認為土耳其的***文化與歐洲的***文化很難融合。
歐盟追求經濟和政治的雙一體化。土耳其在歐盟成員國中比德國、法國和英國都要大的國土和軍隊以及僅次於德國的、仍在快速增長的人口數,土耳其所處的被稱做火葯桶的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以及負債累累的疲軟的經濟,更重要的是土耳其的***文化傳統和宗教屬性,對歐盟共同的外交安全和經濟政策,對歐盟內部將投票權與成員國人口數聯系起來的某些決策機制,對歐盟建設和平、繁榮和再現歐洲輝煌的歐洲合眾國的總目標,都構成重大挑戰。
看到後申請的前華沙條約組織國家紛紛入盟,冷戰時西方陣營的堡壘國家土耳其難掩失落,屢遭挫折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土耳其反西方的民族主義情緒,可以預見,土耳其將更加頑強地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會甘當西方俯首帖耳的小夥伴。另一方面,融入西方是土耳其長期奮斗的目標,是土耳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不會簡單地突然中止。為加入歐盟,土耳其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廢除死刑、緩和對庫爾德少數民族的政策
⑧ 奧斯曼土耳其崛起後為何要遠征歐洲為何不遠征亞洲
奧斯曼帝國是古代土耳其人所創造的強大帝國,其領土跨越了歐亞非三塊大陸。在奧斯曼帝國所存在的600多年的時間當中,對東歐以及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奧斯曼帝國的皇室的祖先原本是生活在中亞地區的游牧民族,當年蒙古西征的時候,奧斯曼家族為了躲避戰亂,於是便舉族開始西遷。經過了多年的跋涉之後,奧斯曼家族進入到了小亞細亞半島,成為了當時的羅姆蘇丹國的僱傭軍。
經過歷代酋長和蘇丹的努力,奧斯曼家族在小亞細亞半島站穩了腳跟。當羅姆蘇丹國衰落之後,奧斯曼家族的領袖奧斯曼一世成功擺脫宗主國的統治,並且將征服之劍指向了日薄西山的拜占庭帝國,奧斯曼一世率領驍勇善戰的游牧戰士不斷對拜占庭帝國作戰,當奧斯曼一世的生命走到盡頭之時,土耳其人征服了拜占庭帝國在小亞細亞半島最後一個據點布爾薩城,這座城市的陷落為土耳其人進軍歐洲掃平了道路。
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人很少參與東方的事務,他們一直執著的向歐洲進軍,奧斯曼一世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奧爾汗在精心准備後率軍渡過達達尼爾海峽,土耳其人首次踏入了歐洲的土地。通過奧爾汗、穆拉德一世和巴耶塞特一世三代人的努力,奧斯曼家族佔領了巴爾干半島的許多土地,而土耳其人的迅速擴張則讓歐洲的居民驚恐不已。
直到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在穆罕默德二世的帶領下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宣告滅亡,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標志著奧斯曼帝國開始放緩對歐洲的入侵,帝國的蘇丹開始將注意力放在東方的伊朗高原和非洲北部的土地。不過奧斯曼帝國對東方的入侵遠沒有他們入侵歐洲時順利,奧斯曼帝國曾和伊朗的薩法維王朝以及阿夫沙爾王朝進行了兩百多年的持久戰,結果以兩敗俱傷而告終。
當奧斯曼帝國的蘇丹明白自己無法在東方佔到太多便宜之後,土耳其人便開始重新進入歐洲戰場,可是此時的歐洲人以及開始強大起來,他們在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中重創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這場戰爭成為了奧斯曼帝國命運的轉折點。而奧斯曼帝國之所以要堅持入侵歐洲,《奧斯曼帝國和現代土耳其》的作者斯坦福·肖曾這樣解釋:「在奧斯曼帝國初期,土耳其人發現他們入侵歐洲要比對付東方的鄰居更容易,東方的那些強大國家總能讓奧斯曼帝國吃到苦頭。」
確實,在十七世紀之前,對於土耳其人來說,帝國東方的鄰居要比西方的鄰居更加強大,他們在西方作戰時往往戰無不勝,在東方作戰時卻嘗試到了屈辱的滋味。在奧斯曼家族剛剛崛起的時候,蒙古人在伊朗建立的伊兒汗國仍然存在,在這段時期,土耳其人是不敢挑釁伊兒汗國的,雖然伊兒汗國也已經衰落,但是相比於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家族則更畏懼成吉思汗的子孫。
到了公元1402年,讓歐洲人嘗盡失敗之苦的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開始挑釁東方的帖木兒,此時的土耳其人已經被在西方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巴耶塞特一世的挑釁直接導致中亞之王帖木兒率軍來襲,面對帖木兒強大的軍隊,巴耶塞特一世雖然英勇奮戰,但是仍然成為了安卡拉之戰的失敗者,他本人也在被俘後鬱郁而終,奧斯曼帝國進入了「大空位」時期,這場戰敗險些使奧斯曼帝國亡國,直到公元1421年才結束分裂。
在十六世紀初期,「冷酷者」塞利姆一世曾發動了三次東征,其中有兩次都是針對伊朗的薩法維王朝進行的。在塞利姆一世和薩法維王朝的戰爭中,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雖然在戰場上戰勝了薩法維軍隊,但是卻無法徹底摧毀薩法維王朝,薩法維王朝的統治者伊斯瑪儀一世被塞利姆一世擊敗後,便利用遼闊的國土對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進行消耗,結果導致奧斯曼帝國無法擴大戰果,在佔領薩法維王朝西部的一些土地後便開始回師。
塞利姆一世在滅亡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後,曾打算繼續征服薩法維王朝,但是由於自己病情的惡化,才使薩法維王朝逃過一劫。塞利姆一世去世後,他的繼承者蘇萊曼一世繼續對薩法維王朝作戰,但是蘇萊曼一世遇到了和父親一樣的問題,雖然蘇萊曼一世佔領了巴格達等地,但是始終無法深入薩法維王朝的腹地,伊朗高原惡劣的天氣讓土耳其人苦不堪言。
蘇萊曼一世去世之後,奧斯曼帝國和薩法維帝國開始進行消耗戰,在那段時期,兩個國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直到十六世紀末期,薩法維王朝的中興之主阿巴斯一世順利登基,在阿巴斯一世的帶領下,薩法維王朝開始對奧斯曼帝國進行反擊,阿巴斯一世經過近十年的殘酷戰爭,成功擊敗了土耳其人,並且收復了曾經被奧斯曼帝國佔領的許多土地。
⑨ 解密:奧斯曼土耳其是怎樣在近東地區興起的
奧斯曼部是突厥語民族,是原來的塞爾柱所屬羅姆蘇丹國下屬的一個小型部族。這個部族在安納托利亞半島逐漸定居,早期與拜占庭-希臘民族多有融合與戰爭,通過在拜占庭帝國和其他安納托利亞突厥語民族的遊走與斗爭,奧斯曼部日漸興盛,現代土耳其人就來源於此。
自羅姆蘇丹國於1300年左右滅亡後,位於黑海和地中海間的安那托利亞大陸上,分裂出多個獨立國家,統稱為安那托利亞侯國(Anatolian Beyliks)。
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本居住中亞阿姆河流域,實際上就是烏茲別克共和國花剌子模地區,屬於西突厥烏古斯人卡伊部落,在當時為花剌子模沙王朝的臣屬。自古從事游牧,逐水草而居。
13世紀時,蒙古人開始向西擴張,迫使他們遷移。最初他們依附於塞爾柱土克曼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在和拜占庭帝國相鄰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部落酋長埃爾托格魯爾死後,他的兒子奧斯曼(1258~1326年)繼位。繼其父擔任部落首領,1299年,奧斯曼趁塞爾柱羅姆蘇丹國分裂,正式宣布獨立,稱號「加齊」,奠定了奧斯曼國家的雛形。
1326年,奧斯曼之子奧爾汗(1326~1360在位)繼位後,改稱總督,建立了常備軍,吞並了羅姆蘇丹國之大部分地區。於1331年,打傷了拜占庭帝國國王,並攻佔了尼西亞城,並遷都於此。
1354年,奧爾汗率軍渡過達達尼爾海峽,佔領了加利波利半島,並把這里作為進攻巴爾干半島的橋頭堡空拿。奧爾汗對內確立國家行政組織,中央設立迪萬,任命維齊爾(即大臣),向各地派行政軍事長官和卡迪鑄造統一錢幣,成為奧斯曼國家的真正締造者。
1360年蘇丹穆拉德一世(1360~1389在位)繼位後,向東南族尺歐擴張取得決定性的進展。1362年,採取大規模軍事進攻,佔領埃迪爾內,並以此為都。接著又征服西色雷斯、馬其頓、索菲亞、薩洛尼卡和整個希臘北部,迫使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統治者稱臣納貢。
1389年在科索沃戰役中大敗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聯軍。這一勝利震動了歐洲各國的統治者。歐洲各國為了拯救拜占庭帝國,派出了援軍。
蘇丹巴耶塞特一世(1389~1402在位)在1396年的尼科堡戰役中,一舉打敗了匈牙利、法蘭西、德意志等國的聯軍,將近一萬名十字軍被俘,除了用鉅款贖回300名貴族騎士外,其餘的幾乎全部被殺。從此,歐洲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奧斯曼帝國擴張。拜占庭帝國危在旦夕。但就在此時,中亞的突厥人帖木兒強大起來,並開始向小亞細亞擴張。
1402年,在安卡拉戰役中,帖木兒軍大敗奧斯曼軍,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被俘。這一事件暫時挽救了拜占庭帝國,使之又勉強存在了一段時間。因為巴耶塞特蘇丹的四個兒子之間開始了爭奪王位的戰爭,新征服地區的人民也趁機掀起反抗運動,奧斯曼帝國處於嚴重的危機之中,不得不推遲了向歐洲的擴張。
蘇丹 *** 一斗穗搭世(1413~1421)結束分裂局面,收復帖木兒征戰時喪失的領土。1444年,穆拉德二世(1421~1451在位)在瓦爾納戰役打退了歐洲基督教王國的反撲。
⑩ 土耳其明明是亞州國家,為何一心想加入歐州國家的歐盟組織
如果加入了歐盟組織以後,對土耳其未來的經濟發展和世界地位會進一步提高,所以土耳其拼著命也是想擠進去的。
而且就算加入了歐盟,歐盟的勢力就接壤俄羅斯了,這對俄羅斯的地位也有不利的影響,就很容易和歐盟鬧翻,但對於土耳其來說,加入歐盟就是可以拉著自己國家騰飛起來的一根救命稻草,所以自己不管發展的怎麼樣,都是想擠破頭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