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美蘇對峙時期土耳其什麼角色

美蘇對峙時期土耳其什麼角色

發布時間: 2023-06-05 06:58:44

Ⅰ 土耳其與美國的關系如何它會加入「去美元化」行列嗎

土耳其與美國的關系從來都是相互利用,在二戰之前兩國交集不算多,但是二戰之後由於美蘇意識形態嚴重對立,世界由此進入到了冷戰狀態,當時雙方爭奪的地方就是歐洲,由於蘇聯有巨大的戰略縱深和二戰期間作戰能力強大的機械化雄師,對歐洲的資本主義國家構成了威脅,所以美英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內部溝通協調,放棄以往的糾紛共同應對蘇聯的挑戰,在軍事上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從北歐的挪威、丹麥開始,到中部的德國(西德,55年加入),比利時、荷蘭…南歐義大利,希臘(52年加入)都成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加入北約的國家。

Ⅱ 美國為何在二戰後擔心蘇聯顛覆土耳其政權土耳其二戰後並沒有發生內戰

冷戰開始初期到土耳其參加朝鮮戰爭前的美土關系

「在朝鮮戰爭之前,美國是以盡力爭取的態度看待土耳其的。在美國眼中,土耳其充其量不過是一個『阻止蘇聯力量南下和進入地中海的前沿陣地』」。①

這一階段的美土關系受到了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蘇土關系的轉變。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後實行「國內和平,世界和平」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中包括加強與蘇聯的友好關系。1921年3月,土耳其與新成立的蘇俄政權在莫斯科簽訂了《蘇土友好條約》。該條約體現出雙方平等互惠的原則。在條約中,蘇俄政府完全放棄了以往強加在土耳其身上的所有不平等條款,還免除了所欠沙俄的一切債務。總體上,土蘇關系在二戰爆發前一直保持著和睦友好的關系。

二戰爆發後,土耳其政府立即制定了中立的外交政策。即土耳其既與英美蘇保持著關系也與納粹德國互通有無。1941年6月,土耳其與德國簽訂了《土德友好與互不侵犯條約》。該條約中規定土耳其向德國提供重要的戰略原料銅、鉻等礦石,封鎖黑海海峽,禁止美、英援助蘇聯的軍事物資通過黑海海峽。土耳其政府的政策立即招致蘇聯的不滿。「蘇聯認為土耳其的親德路線使其南部邊境受到了直接的威脅,土耳其這種投機的騎牆政策是不可容忍的。到戰爭後期,蘇聯對土更是施加巨大的壓力,要求土放棄中立政策,立即加入盟國參戰。英國和法國一度也對土耳其的中立政策持懷疑和批評態度,盟國中只有美國一直對土耳其的中立外交政策給予理解和支持。」②後來在美國的勸說之下,土耳其向軸心國宣戰,結束了五年之久的中立政策而且加入了聯合國。1945年,蘇聯要求監管黑海海峽。美國等西方國家與土耳其都對蘇聯的要求感到震驚。蘇聯的態度是對土耳其國家主權的嚴重干涉,而且還將美英等國排除在解決海峽爭端的大門之外。因此,美國得到這一消息之後的反應便是將「富蘭克林·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派往地中海保護土耳其。

美國在中東的力量增長。美國戰後在中東的擴張首先是為其冷戰這個大戰略服務的。中東自然屬於美蘇爭奪的勢力范圍之一。「中東地區的戰略地位對爭奪世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此,戰後中東地區就一直成為美國與蘇聯爭奪世界霸權的重要目標。美國政府歷來十分重視中東北部、東地中海區域的戰略地位,認為這是遏制蘇聯軍事力量進入地中海與中東的防禦地帶。」③

美國為了不使土耳其落入蘇聯之手,向土耳其提供了大量的經濟、軍事援助而且還在土耳其修建了軍事基地。這個措施是美國加強中東霸權地位的重要一環。美國對中東如此重視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東的石油資源。除此之外,中東還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富饒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使得中東成為戰後美國在這一地區滲透的重要原因之一。

Ⅲ 為什麼土耳其和老美同屬北約陣營,但卻十分不和

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帝國曾和俄羅斯發生過十次大的戰爭,小的戰爭更不計其數,結果奧斯曼帝國在俄羅斯的蠶食下不但喪失了大片的領土,還導致了帝國的解體。因此,土耳其對俄羅斯的仇恨那不是很輕易就能化解的,所以在美國提出利用土耳其的有利地理位置,將蘇聯的黑海艦隊封鎖在黑海之內時,土耳其自然很樂意和美國合作。
在冷戰的格局下,美蘇兩大集團展開激烈的對抗,同時在中東爭奪勢力范圍。土耳其處在黑海的出海口,而這個出海口是俄羅斯(蘇聯)謀求了幾百年都未能如願以償的戰略要地,單靠土耳其自身的力量恐難以抵擋蘇聯的勢力。而土耳其聯合美國,一方面可以獲得美國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同時還可以藉助美國的力量來對付蘇聯,這對土耳其來說可謂一舉兩得。
這幾年土耳其同俄羅斯的關系緩和,不但從俄羅斯大量進口石油和天然氣,還同俄羅斯保持一些有限的合作,土耳其准備采購俄羅斯S-400反導系統引起美國的反對。目前美土在F35的研製和生產上有合作,土耳其預計裝備100架F35戰機,目前已訂購30架,兩架已在美國本土交付,進行訓練飛行員使用。美國擔心,一旦土耳其擁有了F35和S-400,如果對其性能進行測試,那麼勢必會將F35的技術參數泄露給俄羅斯。所以,美國現在需要重新評估是否停止對土耳其出售F35。

Ⅳ 在俄羅斯和美國之中,對土耳其威脅最大的是誰

肯定是俄羅斯,美國才是它的助力,遠交近攻,離得近的 大概率是敵人。

現實的情況也是,土耳其才是美國的盟友,加入了北約。而且還能成為f35的研發國,在美國的盟友體系當中還是地位很高的。

俄羅斯和土耳其在歷史上都信奉擴張主義,土耳其理論上還會成為北約壓制或者進攻俄羅斯的基地,所以兩個國家的這幾年的關系改善不代表國家利益的根本改變。

現在處於特殊時期,可預見的幾年內俄羅斯和土耳其還是會在部分問題上有協商的可能,但是中東亂局一起,兩個會逐步回歸到傳統上的敵對。

Ⅳ 兵家必爭之地 土耳其海峽

「海峽」被人們稱為」海上走廊」、」黃金水道」,其實就是海洋較窄的水道!其特點深度大且水流急。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更是航運樞紐,所以地理位置也是至關重要的。據統計,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海峽多達1000多個,接下來 城市文化 為大家整理了世界上知名的十大海峽的相關介紹,一起來看看。

簡介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是黑海和地中海之間唯一的交通水道和戰略要地。17世紀末以前,黑海是奧斯曼帝國的內海。1696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攫取亞速,使俄國成為黑海國家之一後,黑海海峽問題便具有國際性質,後又成為東方問題的一部分。

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冷戰時期,美蘇均將黑海海峽確立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戰後,北約仍視黑海海峽為歐亞大陸的戰略要點之一。

戰略地位
軍事價值
近兩個世紀來,歐洲列強為爭得海峽的控制權進行了長期激烈的斗爭。其中俄國為此曾幾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英法軍隊也曾佔領過海峽地區。1936年,有關國家召開了土耳其海峽問題的國際會議,並達成協議。它規定了各國的船舶可以自由通過海峽,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也可以通過,唯航空母艦例外,可非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通過則有一定限制。

如今,蘇聯解體,華約不復存在,北約積極東擴,土耳其加盟北約,成為北約的南翼,所以,土耳其海峽的戰略地位日益突現,它對世界列強的全球戰略具有重要的影響。對獨聯體(主要是俄羅斯)來說,土耳其海峽是其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戰略屏障。它關繫到美國和北約的切身利益,故而也不會對其等閑視之。因此,土耳其海峽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今世界關注的焦點。

Ⅵ 二戰時期的土耳其

他開始是中立的,後來傾向於同盟國了
當時隆美爾入侵埃及時一直希望土耳其的炮群象英軍艦隊開火,如果真是那樣英軍本來就不妙的處境將更糟糕了,但是土耳其一直沒有這樣做~~

Ⅶ 土耳其在敘利亞戰爭中表現就屬於牆頭草,他到底想達到什麼目的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本來就是個牆頭草,一直在美蘇兩邊得到既得利益,一段時期和蘇聯俄羅斯走得近,但是一段時期後美國可能開出的籌碼更高,土耳其可能在中東的立場上就很明顯偏向了美國。因為土耳其知道美國和俄羅斯都需要他在中東的立場上,更加傾向於自己的一方,這樣就會在中東的地區就能獲得更多的國際利益。



土耳其政府在處理國際問題時一直都是左右搖擺,在敘利亞問題上徹底的失去了公信力相信俄羅斯政府以後與土耳其打交道的時候肯定會多留心眼。

Ⅷ 埃爾多安領導下的土耳其,經濟和軍事實力如何

埃爾多安被稱為土耳其的「新蘇丹」,自2003年開始擔任土耳其總理,再到2013年開始擔任總統,埃爾多安在土耳其大權獨攬已經十幾年時間,而土耳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國產的「阿勒泰」主戰坦克、「圖爾帕」履帶式步兵戰車進入量產階段;T129-ATAK武裝直升機、「安卡」系列無人機部分已交付使用並參與了實戰;土第一艘兩棲攻擊艦「阿納多盧」號計劃於2021年完工;航空母艦的建造也提上了日程。國防工業的發展不僅提高了土軍的自給率,而且刺激了軍工出口。今年5月,土國防部長在第13屆國際國防工業博覽會上宣布,土耳其武器裝備自給率已超過60%,計劃在2023年提升至100%。過去五年,土武器出口總額增長了一倍,2016年達16.8億美元,佔全球軍售總額約0.7%。

Ⅸ 土耳其,敘利亞之間的矛盾是怎麼產生的

1.被奧斯曼統治、剝削四百年:

早在16世紀,敘利亞就被納入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帝國的版圖,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帝國一直對敘利亞實施專橫的壓迫和無情的經濟掠奪。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斯曼帝國變本加厲地進行掠奪,並打擊阿拉伯民族主義分子。僅在1915年,從敘利亞強征了當年9成的糧食產量,戰爭後三年,45萬敘利亞和黎巴嫩人死於非命。

2.因領土問題再添仇怨:

亞歷山大勒塔是所謂天然的敘利亞的組成部分,在經濟、宗教、文化方面與敘利亞有著密切關系,但該地區也生活著大量土耳其人。

1936年,土耳其政府提出對亞歷山大勒塔的主權要求,法國很快做出讓步。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山雨欲來,為了拉攏土耳其,法國、英國已經決定以這塊土地為誘餌。

3.冷戰時期的離合:

1957年10月,敘利亞在聯合國控告土耳其,敘利亞問題一下成了國際危機,美蘇兩強則分別支持自己的盟友。不過,這場危機最終沒有發展成公開的軍事對抗。

1957年危機只是敘土緊張關系的一個縮影,由於兩國結怨已久,之後的近半個世紀,敘土關系經歷了緊張與緩和、沖突與合作的艱難歷程。

(9)美蘇對峙時期土耳其什麼角色擴展閱讀

奧斯曼時期,敘利亞與土耳其矛盾的起因:

1516年,敘利亞被納入曾一度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奧斯曼帝國版圖,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政府對敘利亞人民政治上專橫壓迫,經濟上無情掠奪,文化上實行愚民政策。

18世紀後,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外國資本大量侵入敘利亞。18世紀末葉,法國資本在敘利亞各大城市佔絕對優勢。外國資本的侵入,促使敘利亞在19世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1831至1840年,名義上屬於奧斯曼帝國的藩屬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佔領敘利亞長達10年之久。

19世紀下半葉,敘利亞的民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領導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復興運動在敘利亞和黎巴嫩蓬勃發展。代表人物有布斯塔尼、阿卜杜勒·拉赫曼·卡瓦基比等。

文化復興運動激發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識,為阿拉伯的民族解放運動鋪平了道路。一些秘密的民族主義組織相繼建立,如「青年阿拉伯協會」和「盟約社」。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敘利亞人民蒙受更加深重的災難。奧斯曼帝國軍事當局強迫敘利亞人民充當炮灰,殘酷鎮壓愛國分子。

1916年6月,麥加的謝里夫海珊舉行反土起義,海珊的第三子費薩爾率軍由阿拉伯半島北上,與英軍協同作戰,大批敘利亞人參加了戰斗。

1918年10月費薩爾攻佔敘利亞,在大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在敘利亞長達300多年的封建軍事統治。

此後,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地帶由法國控制,從亞喀巴到阿勒頗的敘利亞內地由費薩爾的軍隊控制。

參考資料

敘利亞-網路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5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5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