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土耳其為什麼解體
⑴ 曾經令歐洲感到畏懼的奧斯曼帝國,為何最後會淪為「西亞病夫」
⑵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戰處於哪方為什麼他被摧毀
土耳其的陸軍親德,而海軍則是親英,不過總體來說,德國對土耳其的影響力要比英國大得多。到了開戰之前,海軍大臣丘吉爾認為一旦英德開戰,土耳其必然倒向德國,而自己為土耳其打造的海軍戰艦也會變成遏制自己在地中海作戰的掣肘,因此扣押了土耳其在英國訂購的戰列艦「奧斯曼蘇丹五世」號,劃入了自己的海軍作戰序列,並重新命名為「阿金庫爾」號戰列艦。此舉徹底激怒了土耳其,而德國則水順推舟,宣布將剛剛逃命到地中海的德國海軍戰列巡洋艦「戈本」號「賣給」土耳其。至此,土耳其徹底倒向了同盟國,而宿敵希臘則投向了協約國。土耳其人在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中給了英國人一個狠狠的教訓,直接導致海軍大臣丘吉爾辭職調往法國前線,費舍爾勛爵辭去了海務大臣的職務離開了海軍。隨著同盟國的戰敗,土耳其也不免受到影響,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直接解體,歐洲數個小國在原土耳其的版圖上成立,奧斯曼帝國徹底土崩瓦解
⑶ 為什麼奧斯曼土耳其被肢解了,而晚清卻沒有
晚清時期,「東亞病夫」的稱號令當時的國人倍感恥辱。實際上,當年的大清朝還有個被稱為「西亞病夫」的「難兄難弟」。
沒錯,正是傳說中的奧斯曼土耳其。
近代的奧斯曼土耳其軍隊
歐洲列強包括俄國崛起後,東歐的基督教民族主義也比較早地覺醒了。
1829年,在英、法、俄三國的干涉下,希臘在19世紀30年代的希臘獨立戰爭後宣布獨立;
1875年,塞爾維亞、黑山、瓦拉幾亞及摩爾多瓦宣布脫離帝國獨立,俄土戰爭正式確立了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黑山及保加利亞的獨立。
⑷ 橫行歐亞非600年的奧斯曼帝國,怎麼一戰後就直接亡了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空前慘烈的一場大戰,戰爭造成1000萬人死亡,2000萬人受傷。戰爭持續了四年,打垮了三個帝國,分別是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其中,奧斯曼帝國在一戰後被徹底肢解,它的碎片演變成了土耳其和中東巴爾干一系列國家。那麼,曾經橫行歐亞600年的奧斯曼帝國,怎麼在這次戰爭中直接走向了滅亡呢?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奧斯曼帝國的最終解體呢?
奧斯曼帝國被瓜分
若不是後來凱末爾領導的軍隊擋住了英法支持下的希臘的進攻,保住了在安納托利亞地區領土的完整,並建立了現代土耳其,也許奧斯曼帝國最後的遺產都將不復存在。
從奧斯曼帝國的覆沒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國家任何時候都必須保持自身的學習與改變能力,只有與時俱進,不斷進化,才能在歷史發展的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⑸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它在16世紀的時候就開始衰落,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國家,被稱為「歐洲的病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作出了加入同盟國的重大決定,而這個決定意味著帝國的滅亡。果然同盟國戰敗,協約國強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簽訂了著名的《塞夫爾條約》(詳見鄙人編輯的網路詞條),這個條約則使法國託管敘利亞,而英國除保護國埃及外,還獲得了美索不達米亞和巴勒斯坦。義大利分得了多德卡尼斯群島,希臘因其首相韋尼澤洛斯巧妙的外交手腕而獲得了愛琴海上的幾座島嶼、東色雷斯以及對士麥拿地區的五年管轄權——對士麥拿地區的最後處置將在五年後由公民投票決定。亞美尼亞和漢志王國的獨立得到承認。這實際上就是帝國的死刑執行令。停戰後,被稱為土耳其之父的凱末爾帶頭反對該條約,要求廢除蘇丹政權,並和獲勝的協約國作斗爭,迫使協約國讓步,以爭取了一個較為有利的條約。1922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解體(滅亡),取而代之的是凱末爾領導的年輕的也就是生存至現在的土耳其共和國。
補充:確切的說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國是凱末爾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而古老的奧斯曼帝國已經滅亡,蘇丹政權被完全廢除。所以可以說現在的土耳其並不是改革後的奧斯曼帝國,而是一個新興的國家。
⑹ 為什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會衰落
奧斯曼帝國的征服和統治給帝國境內的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的災難,阻礙了帝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龐大的軍費開支造成國庫枯竭和稅收不斷增加,人民群眾負擔越來越重,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終於使帝國元氣大傷,日趨衰落。其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l 、帝國的經濟技術停滯不前,缺乏當時西歐國家變革社會、提高生產力的動力。在經濟技術領域,無論農業和工商業,17、18世紀的奧斯曼帝國均未發生根本變化。17世紀末一位英國人訪問伊斯坦布爾後對那裡的蕭條和衰落作了十分生動的描寫:「在君士坦丁堡,假如哪位遠道而來的異鄉人需要合身的衣服,需要紙、筆、墨水、餐具、鞋、帽子,總之,需要那些在世界各城市都可以找到的物品,那麼,他將會發現,除了一些質量極為低劣、叫人都弄不清可派什麼用場的物品外,幾乎啥都沒有。擺出來待售的少數商品,要麼是英國的、不適宜其他任何市場的出口貨,要麼更糟,是德意志和荷蘭仿效英國造的仿製品 …… 只能把它看作世界上最低劣、最貧困的都城。同時代的西歐正先後經歷了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的洗禮,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和杜會生產力的提高已將奧斯曼封建軍事帝國遠遠拋在後頭。門世紀3O年代以後,英國在近東市場上已佔有優勢,奧斯曼帝國作為英國的一個龐大的原料、商品市場,在西方資本的原始積累中只好任人盤剝。由於外商的進入,大量歐洲銀幣湧入奧斯曼帝國,導致本國貨幣貶值,物價飛漲,奧斯曼社會內部極不安定。有人評論道:「事實上呈現在奧斯曼帝國的解體過程面前的正是西方化的勝利。」
2、 封建專制嚴重束縛了人們思想的解放,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奧斯曼帝國中央專制政權隨著歷史發展,越來越產生負面效應。奧斯曼帝國維持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政治模式,保留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框架,實行伊斯蘭教政教合一、反對革新和開放的思想禁銅,這些都為帝國的衰落埋下禍根。
⑺ 領土廣袤的奧斯曼土耳其怎麼衰落的,是怎麼一步步被肢解的
輝煌的奧斯曼帝國在19-20世紀走到了歷史的盡頭。當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意味著它作為砧板上的肉的命運以無法改變。
5、海峽被其他國家管理。黑海海岸基雷松之東、艾爾新疆、木施以西、比特利斯及凡湖以南歸亞美尼亞;包括達達尼爾海峽及博斯普魯斯海峽兩旁的「海峽地區」成為非軍事區,但協約國擁有對該地區的軍事行動權。美、英、法、意、日、俄六國組成「海峽管理委員會」,負責區內航運、燈塔管理及領航等事宜;原屬奧斯曼之阿拉伯及伊拉克地區領土割予英、法兩國,成立新的保護地。其中卡拉塔施及馬爾丁以南歸敘利亞,摩蘇爾以南歸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