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一戰前是什麼戰爭

土耳其一戰前是什麼戰爭

發布時間: 2023-06-16 17:10:55

⑴ 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在什麼時候有哪些國家參與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

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和義大利王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大德意志帝國、大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1)土耳其一戰前是什麼戰爭擴展閱讀: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⑵ 第一次世界大戰

樓主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介紹一下一戰的性質 是一場帝國主義為爭奪土地,金錢利益而進行的一場非正義戰爭
下面就是介紹一戰的各參戰國
協約國
塞爾維亞王國(1914年7月28日被奧匈帝國宣戰。)
俄羅斯帝國(1914年7月30日援助塞國,對奧匈宣戰。8月1日被德國宣戰。8月6日被奧匈宣戰。1917年11月退出。)
法國 (包括法國殖民地。1914年8月3日被德國宣戰。)
比利時(包括比利時殖民地。1914年8月4日被德國入侵。)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1914年8月4日對德國宣戰。8月12日對奧匈宣戰。)各個殖民地同一天參戰(英國殖民地 + 英屬澳大利亞 + 英屬加拿大 + 英屬印度 + 英屬紐西蘭 + 英屬紐芬蘭 + 英屬南非)
日本帝國(1914年9月參戰)
義大利王國(1915年5月23日參戰)
聖馬利諾(1915年5月參戰)
羅馬尼亞王國(1916年8月參戰)
美國 (1917年4月參戰)
希臘王國(1917年5月參戰)
黑山王國(哪天參戰不記得了)不好意思
葡萄牙 (1916年3月9日被德國宣戰)
同盟國
德國(8月1日參戰)
奧匈帝國(7月28日參戰)
奧斯曼土耳其(1914年10月參戰)
保加利亞(1915年10月參戰)
然後讓我們來看看各個戰場的情況
根據地區,我把一戰分了這十大戰場
西線 東線 南線 北線 中東 北非 高加索 大西洋 太平洋 中國
先說西線戰場西線主要是德國與英法比兩軍作戰 後期葡萄牙參戰 與德軍進行了11次戰斗,
先期德軍在邊境會戰中勝利,挺進至馬恩河一線 英法比聯軍聯合擊敗了德軍,於是西線進入了塹壕戰,1915年英國發動了很多戰役均未成功,到了1916年,經過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德軍元氣大傷 開始退敗,1917年德軍試圖挽回敗局,俄國退出戰爭後,德國發動了1918西線大會戰,但被擊退,協約國開始反擊,德軍在西線戰敗。
東線,主要是德奧聯軍對俄軍,
先期俄軍同時在東普魯士和加利西亞發動攻擊,德軍在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指揮下,擊退俄軍。但奧地利軍隊出師不利,在加利西亞戰敗,隨後德軍發動了一系列反擊,1915年西線陷入僵局,但德奧聯軍卻發動了戈爾利采戰役,擊退了加利西亞的俄軍,但奧地利沒有繼續進攻,而是向南對義大利發動了特倫蒂諾戰役,1916年俄軍緩了過來,發動了1916年夏季攻勢,又一次佔領了加利西亞,俄國早已崩潰,十月革命後,俄國退出戰爭,德奧聯軍在東線獲得勝利。
南線,主要是奧匈軍隊和義大利,塞爾維亞作戰,後期還有保加利亞與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作戰,德國在南線各個戰役均給予了增援,
南線本來只有奧匈對塞爾維亞,但到了1915年,義大利轉投協約國,奧匈帝國便開始了兩線作戰,與義大利多次在伊松佐河戰斗,1915年10月保加利亞參戰,很快攻佔了塞爾維亞,但1916年羅馬尼亞參戰,保加利亞又和德國一起進攻羅馬尼亞,也攻佔了它。於是德奧聯軍主攻義大利,一連發動了好多戰役,在1917年的卡波雷托戰役中,德奧聯軍給予義大利重創,但由於種種問題,戰果未能擴大。南線同盟國與協約國打了平手。
北線,主要是德國和英俄聯軍的海上戰役
戰爭一開始海戰也就開始了,兩方在1914年激戰,經過赫爾戈蘭灣海戰,多格爾沙洲海戰等戰役,德國和英俄兩國不相上下,隨著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的實行,北線成了反潛和攻擊商船的戰場,但英國海軍要打破僵局,1916年震驚世界的日德蘭海戰,成功的將德國艦隊封鎖。所以德國在北線戰敗。
中東,主要是土耳其與協約國作戰,後期在巴勒斯坦德軍也與英軍開戰,
先期,英國為取得戰爭的主動權而發動了加里波利戰役,但土軍激烈抵抗,擊退了協約國的進攻,但英國並沒有放鬆對土耳其的進攻,在巴勒斯坦,美索不達米亞的地區,與土耳其開戰,到了1917年英軍在艾倫比將軍的帶領下勢如破竹的攻佔了巴勒斯坦等地,中東戰場土耳其和德國戰敗
北非戰場,主要是德軍與英法聯軍作戰,土耳其也參加了戰斗。
主要戰場在埃及和阿爾及利亞,先期德軍為了控制地中海與英國海軍在地中海戰斗,但為了奪取英法在北非的利益,向北非攻擊,土耳其在加里波利戰役勝利後也在北非配合德軍活動,雙方一直膠著到戰爭結束,所以,北非戰場是平手
高加索,是土耳其與俄國交戰。
土耳其本身就想佔有高加索,戰爭一開始土軍就發動了薩雷卡梅什戰役,3個軍攻擊俄軍,但俄軍只會正確,再加上土第1軍被困高加索山,土軍戰敗,土軍戰敗後,兩方一直在對峙,直到俄國退出戰爭,所以高加索是平手
大西洋,是德國與英軍的海上戰線
先期英德進行了福克蘭群島海戰,隨後雙方一直對峙,直到德國使用無限制潛艇戰,英國才開始主動進攻經過一系列戰斗,英軍打敗了德國潛艇,所以德國在大西洋戰敗
太平洋,是德國與日本和英國作戰,
最初德軍試圖控制大西洋,引起了日本的不滿,於是日本參戰,在海上打擊德軍,德軍節節敗退,德屬巴布亞紐幾內亞被澳新聯軍攻佔,太平洋德軍戰敗
中國,是日本與德國作戰
1914年日本為了奪取德國在青島的利益,對德宣戰,對青島進攻,不久攻佔青島,德國丟了中國的最後一塊殖民地,中國,德國戰敗
現在讓我們看看一戰的結束
1918年9月29日保加利亞投降
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和奧匈帝國投降
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一戰結束。
一戰從1914年7月28日爆發,1918年11月11日結束,歷時4年3個月,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殘酷的災難,痛苦的回憶,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鋪下了路。
謝謝

⑶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土戰爭是第幾次俄土戰爭

是第十一次俄土戰爭。俄土戰爭(俄語:Русско-Турция Война,土耳其語:Rus-Türk Savaşı),是指17-19世紀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為爭奪高加索、巴爾干、克里米亞、黑海等進行的一系列戰爭,其中重要的有10次,目的是結束地跨歐亞非三洲、曾經長達數個世紀的擴張和征服的奧斯曼帝國和其藩屬克里木汗國對俄羅斯的侵略。此外雙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交戰和土耳其在俄國內戰中的干預通常也被認為是第11次和第12次俄土戰爭。合並黑海北部沿岸地區,取得黑海出海口。這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需要。
從18世紀下半葉起,俄土戰爭的起因是:圍繞東方問題的國際矛盾尖銳化;土耳其企圖對烏克蘭和黑海沿岸國進行報復,俄羅斯依靠受奴役、信奉基督教(東正教)的各族人民日益蓬勃開展的反對興起在亞洲大陸西部、後向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擴張的奧斯曼帝國民族獨立運動的支持,力圖在巴爾干半島和高加索鞏固自己的勢力。
俄土之間的戰爭斷斷續續前後共長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較大規模的戰爭,是歐洲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系列,奧地利、英國、法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也先後參與其中。戰爭的結果是俄羅斯帝國擴大了疆土,奧斯曼帝國逐漸衰落。
名稱
俄土戰爭
發生時間
17-19世紀
地點
高加索、巴爾干、克里米亞、黑海
參戰方
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
結果
俄羅斯帝國擴大了疆土,奧斯曼帝國逐漸衰落
相關視頻
1.5萬播放|07:47
俄土12次戰爭(4):俄羅斯越打越強,土耳其又失去大片領土
8214播放|23:59
【大國角斗】俄土冤讎錄(下)巴爾干火葯桶小小的巴爾干,緣何成為世界大戰的導火索,這一切還得從三十多年前的「第十次俄土戰爭」說起。在這場戰爭中,一堆小國擺脫了土耳其的統治而獨立,然而之後,問題也隨之而來……V光計劃軍事分享官微博公開課
1.9萬播放|06:39
俄土12次戰爭(2):俄羅斯獲得出海口,土耳其因此丟失大片領土
5327播放|05:38
佩洛西突然竄訪亞美尼亞,在俄羅斯後院點火,俄軍已經自顧不暇
3.5萬播放|03:40
羅曼諾夫王朝支撐的11次俄土戰爭,打了241年究竟在打什麼?(下)
1.4萬播放|06:00
俄土12次戰爭(5):俄土兩國迎來最後一戰,兩大帝國走向滅亡
6599播放|02:20
【世界奇葩戰役】俄土戰爭:因為一口酒引發的戰爭!
6765播放|03:04
波蘭3次遭瓜分被誰滅國,葉帝與彼得誰更厲害?普大帝說歷史而已
1.1萬播放|02:12
戰爭在利比亞打響!25個俄械旅湧向首都,土軍火船到港冒濃煙爆炸
1.1萬播放|05:35
俄土12次戰爭(3):俄羅斯出兵攻打拿破崙,土耳其趁機反攻
查看更多
戰爭背景戰爭經過戰爭結果歷史影響TA說
戰爭背景
奧斯曼帝國(1299~1922)曾經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軍事大帝國。但到了19世紀下半葉已經開始衰落,為了挽救帝國,以穆斯塔法·雷希德帕夏和米德哈特帕夏為首的有識之士展開了一系列救亡運動,進行了民主改革,1875年底,奧斯曼帝國內外形勢迅速惡化。小亞細亞的北部和中部地區發生大飢荒,財政瀕臨崩潰,列強干涉的陰影籠罩全國。在這種形勢下,國內政治斗爭熾熱化。1876年5月30日,阿卜杜·阿齊茲被推翻,另立穆拉德五世為蘇丹。8月31日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接替精神錯亂的穆拉德為蘇丹。成了了西方式的資產階級立憲君主政體,但民族矛盾在民主的旗號下蔓延。在黑塞哥維那、波斯尼亞和保加利亞相繼爆發了起義,並很快波及到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這兩個土耳其的藩屬國。土耳其對起義者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但卻未能控制巴爾干西北部局勢的變化,它在巴爾乾的統治開始動搖起來。
1877-1878年俄土戰爭形勢圖
面對這種局勢,歐洲列強中的俄、奧、英三國表示了自己的特別關注。尤其是俄羅斯,它認為,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使自己在巴爾乾地區既丟面子又喪失了威信和影響,它需要尋找一個機會重新回到巴爾干,恢復原有的一切。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想通過控制巴爾干進而控制由地中海進入黑海的咽喉博斯普魯斯海峽,以便打通它謀求已久的在西南方面的唯一出海口。因此,它對土耳其局勢的惡化幸災樂禍,並積極地加以介入。
沙皇政府打著「拯救土耳其帝國壓迫下的基督徒」和「保護斯拉夫兄弟」的旗號,先是通過外交途徑向土耳其政府施加壓力,但效果並不顯著。它所提出的集體保護斯拉夫人的建議遭到了受奧匈帝國支持的英國的反對。隨後又倡議在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和保加利亞實行自治,也遭土耳其的拒絕。
土耳其恃仗著英國在背後的支持,力圖在戰場上徹底打敗起義者和在1876年6月30日對土宣戰的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當戰場上的形勢明顯地有利於奧斯曼帝國政府時,俄羅斯就在1877年4月24日正式對土宣戰。5月,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和黑山都宣布加入俄方,共同對土耳其作戰。
戰爭地點
多瑙河前線
宣戰之後,俄多瑙河集團軍各部隊即開始向進攻出發地域——多瑙河運動。但由於鐵路運輸落後和河水泛濫,拖延了渡河時間,到6月22日,俄軍多瑙河下游部隊才在加拉茨和布賴洛夫強渡了多瑙河。6月27日至7月2日,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德拉戈米羅夫將軍指揮的步兵第14師以及跟隨其後的集團軍主力在吉姆尼察地區也相繼渡過該河。多瑙河集團軍從西斯托沃地區的登陸場兵分三路展開進攻:西路部隊進攻尼科波爾和普列夫納;東路部隊進攻魯舒克;先頭部隊進攻巴爾干山口。約有7萬人留在戰場接近路作為預備隊。
約瑟夫·弗拉基米羅維奇·古爾科將軍的1.5萬人的先頭部隊急速推進,在7月7日攻佔保加利亞古都圖爾諾沃城,並在7月14日越過巴爾干山脈迅速佔領了希普卡山口,從而打開了通向博斯普魯斯海峽和君士坦丁堡的通道。由於俄軍兵力配置不當和指揮失誤,致使戰期延遲。西路部隊佔領尼科波爾後,未能趕在由維丁出發的奧斯曼·努里帕夏的土軍抵達之前佔領普列夫納,因此,俄多瑙河集團軍的交通線受敵威脅。在軍中的沙皇安全被提高的首要位置,由於不想重演色當悲劇,俄軍大部被迫停頓下來圍攻普列文要塞,俄軍速戰速決的作戰計劃完全被打亂。
俄先頭部隊佔領埃斯基~扎格拉城之後,遭到了從巴爾干半島的門的內哥羅開來的蘇里曼·帕夏指揮的土軍的反擊,於是撤向希普卡。不久,新組建的南路部隊來到這里,該部約有1/3是保加利亞民團。

⑷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經過介紹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戰爭,那麼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嗎?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經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經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7月,是由同盟國挑起的非正義性的戰爭。一戰雖然是1914年正式爆發的,但是同盟國集團和協約國集團卻是很早就成立的。1882年,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在維也納簽訂合約,同盟國就此成立。1892年到1907年這段時間,俄國、法國、英國先後簽訂了協約,漸漸形成與同盟國相對立的協約國。

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在塞爾維亞炫耀武力,於薩拉熱窩被刺殺。這件事就是一戰的導火線,戰爭一觸即發,很快的就從歐洲蔓延到中近東、遠東和個別非洲地區。除了這些陸地之外,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太平洋南部海域都發生過戰爭。

一開始戰爭只在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組成的同盟國和英國、法國、俄國組成的協約國之間發生。隨著戰爭的擴大化,許多亞洲、歐洲、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對德奧宣戰。義大利雖然是同盟國的起始成員,但是後來在英、法、俄承諾給予他一些好處之後,就轉而加入了協約國,對奧匈帝國宣戰。

一戰的戰線主要分為東線、西線和南線。東線是俄國對抗德國和奧匈帝國;西線是英法對抗德國;南線又被成為巴爾干戰線,主要是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之間的戰爭。在這三條戰線中,西線是最為慘烈的,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的凡爾登戰役就是發生西線。一戰最後在1918年以德奧戰敗而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東線戰場戰爭
一戰東線戰場主要是指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這三個同盟國聯軍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的戰場。東線戰場與西線戰場,戰化速度要快的多。當時在東線的戰場中,占據優勢的一直是德奧聯軍,最後東線戰場結束是以蘇聯割讓大片領土,退出戰爭而告終。

一戰正式爆發時,德軍趁亂向法國的發起了進攻。這時,東線戰場的俄軍組成了西北方面軍,向德軍的背後發起進攻。當時德軍全力攻打法國,東線的兵力非常少,於是俄軍非常輕易的就打到了德國的心臟地區。這使得俄軍只能從西線調回,殲滅了數萬俄軍之後才將戰局穩定下來。

俄軍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牽制住了的德軍大量的兵力。德國在馬恩河戰役的失敗後,就轉變了戰略計劃,將軍隊主力全部調往東線。目的就是迅速擊敗俄國,解除東方威脅,再回過頭來與英法交戰。1915年5月,德奧聯軍集中了18個師和2000多們大炮,兵分兩路向俄軍發起進攻。

德軍的兵力和火力都精於俄軍,俄軍根本不敵,於是被迫退出了加利西亞、波蘭、拉脫維亞等地區。德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沒能消滅俄軍主力。1916年春,俄軍再次向德奧聯軍發起進攻。俄軍在東線的連年戰爭,使得國內生產力下降,工廠倒閉,工人失業,軍火供應困難,士兵厭戰情緒高漲。1917年,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後, 決定 退出這場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東線戰場就此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的傷亡情況
一戰作為一場破壞性極強的現代戰爭,它所造成的傷亡情況是非常可怕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一戰的傷亡情況。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在一戰這一整場戰爭中,有38個國家共計15億人口參加了戰爭。基數如此龐大,傷亡情況 自然 也就嚴重了。

在這一場戰爭中,雙方共出動軍隊6000多萬人,傷亡人數超過3500萬人。戰爭雙方死亡人數高達1600萬左右。其中戰場上的士兵大約900萬,無辜的百姓大約700萬。士兵大多數都是在戰場上戰死的,而百姓大多死於與戰爭相關的飢荒和西班牙 流感 。除了同盟國和協約國雙方都有傷亡之外,許多保持中立的國家也有人員傷亡情況。

之所以會有這么嚴重的傷亡情況,是因為當時一戰的戰爭形式主要是陣地戰。所為陣地戰,就是一方沖破另一方的防線,採取沖鋒的方式的進攻敵人的陣地。而在一戰當中,武器裝備已經幾乎全部是現代化的,機關槍在當時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因此傷亡是非常慘重的。尤其是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傷亡數量是一戰所有戰爭中 排名 靠前的,就是因為這兩場戰爭是傳統的陣地戰。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當時各交戰國國內的民族情緒高漲。每個民族對敵對民族都有很強的仇視心理,再加上統治者大肆的 民族主義 宣傳,每一個上戰場的士兵都有濃重的民族主義意識,自然就會拼殺的更加厲害。

猜你喜歡:

1. 文化綜合(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概述

2. 二戰時期經典戰役

3. 英國歷史上被入侵過幾次

4. 《第一次世界大戰》練習題及答案

⑸ 在一戰以前奧斯曼土耳其這個國家的實力怎麼樣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帝國現代化的時期。帝國在前線失去不少領土,中央政府的衰弱導致管治不穩,帝國在坦志麥特時期試圖對帝國進行改革及重組。在坦志麥特時期,帝國須應對外國的入侵,帝國獨力難支,於是開始與歐洲國家結盟,如法國、荷蘭、英國等。在克里米亞戰爭,奧斯曼帝國聯合英國、法國等國抵抗俄國。
一部稱為坎寧-厄·埃沙西(Kanû;n-ı Esâ;sî;,奧斯曼土耳其語解作「基本法」)的憲法使改革時期達到頂峰,該憲法由新奧斯曼人的成員編寫,於1876年11月23日發布,為國民建立了自由及平等的概念。
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戰爭正式確立了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黑山及保加利亞的獨立。波斯尼亞被奧匈帝國占據,巴爾干其他地區仍舊置於奧斯曼帝國的控制。在這反殖民化的浪潮里,塞爾維亞裔猶太人居達·阿勒卡萊(Judah Alkalai)鼓吹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的國度。土耳其人在俄土戰爭失敗,奧斯曼帝國以塞普勒斯換取英國在柏林會議的支持。
1882年,英軍以整頓治安為借口占據埃及,在法律上,埃及和蘇丹仍是奧斯曼帝國在北非地區的省份,直到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英國隨即吞並埃及和蘇丹。在1830年至1912年間,奧斯曼帝國在北非的省份盡失,即阿爾及利亞(1830年被法國佔領)、突尼西亞(1881年被法國佔領)及利比亞(1912年被義大利佔領)。
土耳其革命(1908年)及蘇丹宣布復行1876年憲法、恢復議會後,奧斯曼帝國踏入二次立憲時期,對奧斯曼帝國的解體有重要的作用。在這時期,政務被聯合進步委員會掌控。奧匈帝國乘奧斯曼帝國陷於國內斗爭在1908年吞並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在1911年的意土戰爭中,奧斯曼帝國戰敗,失去了的黎波里和昔蘭尼加。隨著東南歐國家民族主義的崛起,巴爾干同盟(塞爾維亞,希臘,保加利亞,門的內哥羅)於1912年末向奧斯曼帝國宣戰,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干戰爭里失去了除了東色雷斯及埃迪爾內以外的巴爾干領地。

奧斯曼帝國海軍 蘇丹阿布杜勒阿齊茲嘗試重建一支強大的海軍,其規模是英國、法國以後最大的。位於英國巴羅的船廠在1886年建造了首艘奧斯曼帝國潛艇。不過,奧斯曼帝國崩塌的經濟未能支撐其海軍。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不信任海軍,認為大規模、昂貴的海軍在俄土戰爭里毫無用處,於是將大部分戰艦鎖定在金角灣,戰艦在及後的三十年裡逐漸腐爛。1908年青年土耳其人革命後,聯合進步委員會欲發展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奧斯曼海軍基金是為了收集公共捐獻購買船隻而成立。

奧斯曼帝國空軍在1909年6月成立,是世上首個飛行戰斗組織。1912年7月3日,奧斯曼帝國成立空軍學院,著手培訓飛行員,並訓練空軍軍官。空軍學院的成立加快了空軍壯大的進程,使更多的人員充實其中。1913年5月,空軍學院進行世上首個專門偵察訓練計劃,並成立首個偵察部門。1914年6月,一個新的海軍航空學院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現代化進程倉卒地停止,奧斯曼帝國空軍在前線參與戰爭

奧斯曼帝國人口統計(1899年)
人口3200W,埃及、突尼西亞、波斯尼亞、保加利亞、東魯米利亞、薩莫斯等藩屬國未列入。

⑹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戰前領土大致包括今天的哪幾個國家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戰前已衰弱不堪, 疆域與之前相比大大縮減,涵蓋了今天的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科威特、約旦、阿爾巴尼亞、希臘北部;另外利比亞名義上也是其屬地。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Ottoman Empire )為土耳其人建立的一個帝國。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東南歐、巴爾干半島之大部分領土,北及匈牙利和斯洛維尼亞。自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

(6)土耳其一戰前是什麼戰爭擴展閱讀: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政治

奧斯曼帝國實行的是軍政合一政體,同時兼有沙里亞政體的色彩,是伊斯蘭教法確認的政治體制之一。國家政權必須符合沙里亞的精神,國家元首(即哈里發、素丹、埃米爾等)亦必須遵循伊斯蘭教法治國。

教法學家們提出此說,意在為伊斯蘭國家政權的合法性提供一種權威的理論根據,以調和日益封建化、世俗化的國家政體同神聖律法的矛盾,強調神聖的沙里亞的普遍適用性。

為了捍衛伊斯蘭教義的神聖性、純潔性和連續性,教法學家們後來提出了比較系統的哈里發學說,就哈里發的資格、職能、產生辦法等作了一系列原則規定,認為哈里發作為「安拉之公僕」,必須尊重伊斯蘭教法,只能在沙里亞容許的有限范圍內行使其權力。

這些權力主要是行政立法權,包括頒布政令、制定行政法規、確定國家的行政建制、任免官吏等。但所有這些行政立法在理論上皆被視為對沙里亞的一種應用和補充,不能有悖於沙里亞的精神。

教法學家們認為,沙里亞政體是對君主專制的一種限制,但實際上只是一種道義上的限制,封建君主只要在名義上宣布忠誠於沙里亞,即可合法地行使其權力。歷史上封建君主常以此為據來頒布行政法規,如著名的《奧斯曼帝國法規》。

近代以來,還經常據此頒布政令和法規,限制沙里亞法院的司法權,並以行政立法的方式對教法的實體加以修訂。

⑺ 奧土戰爭發生的經過是怎樣的

16~18世紀的奧土戰爭。16~18世紀間的奧土戰爭,是奧地利和土耳其為爭奪東南歐和中歐霸權而進行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戰爭持續了近三個世紀,奧斯曼帝國日趨衰落,多民族的奧匈帝國開始形成。

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游牧突厥部落。13世紀末葉,奧斯曼突厥部落酋長的兒子奧斯曼襲封後,宣布成立獨立公國,遂不斷進行擴張,於1326年建立奧斯曼帝國。14世紀,奧斯曼土耳其乘拜占庭帝國內訌,開始插足歐洲。到14世紀末,巴爾乾的絕大部分土地都處於土耳其的統治之下。15世紀,土耳其開始對拜占庭帝國展開新的攻勢。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佔領。奧斯曼帝國遷都君士坦丁堡,更名為伊斯坦布爾。1461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到15世紀末葉,奧斯曼帝國已經佔有幾乎整個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軍事封建帝國。

奧斯曼土耳其佔領君士坦丁堡和東部地中海後,直接威脅巴爾干鄰近的波蘭、捷克、匈牙利、奧地利等國。這些國家不斷與奧斯曼土耳其發生爭斗,以哈布斯堡家族為首的多民族的奧地利國家也在長期爭斗中形成。從此,奧地利和土耳其為爭奪東南歐和中歐的霸權,雙方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

奧斯曼帝國在1453年佔領君士坦丁堡後,繼續對外擴張。塞里姆一世在位期間(1512~1520年),開始對伊朗的戰斗,佔領南高加索的亞塞拜然、喬治亞一部和庫爾德斯坦。蘇里曼一世在位期間(1520~1566年),奧斯曼帝國達到鼎盛時期。蘇里曼進行多次擴張,1521年,進占貝爾格萊德和羅德斯島。1526年8月,土耳其軍隊在摩哈奇附近打敗匈牙利和捷克聯軍。土耳其在匈牙利東部有了立足之地,也就有了向西進一步擴張的跳板。匈牙利王國其餘領土歸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管轄。匈牙利內部呈現兩派,一部分貴族選立斐迪南為王,藉以與土耳其對抗。土耳其蘇里曼王支持另一部分貴族選立查帕爾亞為王,反對斐迪南,與哈布斯堡王朝發生直接沖突。1529年,土耳其蘇里曼向匈牙利中部發起進攻。9月,佔領布達,入侵奧地利,並開始圍攻維也納。但是,土耳其屢攻不克,最後由於糧秣匱乏和疾病流行被迫撤退。1530年,奧地利與土耳其進行和談,但未達成任何協議。1532年夏,雙方重又開戰,奧軍在查理五世統率下,在匈牙利中部地區,阻止了土軍的進攻。1533年7月,奧土雙方在伊斯坦布爾簽訂和約。根據條約規定,匈牙利西部和西北部仍歸奧地利管轄;奧地利每年向土耳其蘇丹納貢3萬杜卡特(古威尼斯金幣);匈牙利其餘部分歸蘇里曼控制,奧軍保證不對駐軍進攻。

1540~1547年,土耳其與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聯盟,反對哈布斯堡王朝。土軍趁奧地利大部兵力被牽制在義大利北部和法國東部邊境之際,對匈牙利西部發起攻勢,於1541年和1543年先後佔領布達和埃斯特格。1544年,奧地利與法國媾和,奧軍得以抽出與法作戰的兵力阻止土軍的前進。1547年,奧土雙方簽訂《亞得利亞那堡和約》,奧地利把匈牙利中部地區割讓給土耳其,匈中部地區的政權落入土耳其代理人之手。哈布斯堡王朝承認土耳其對匈牙利大部地區的統治。1551~1562年,奧土雙方為爭奪特蘭西瓦尼亞而展開爭斗。土耳其軍隊獲得局部勝利:1552年,攻佔特梅什瓦爾(今蒂米什瓦拉);1553年,攻佔埃格爾。但是,根據1562年的雙方和約,土耳其寸土未得,雙方呈膠著狀態。在1566~1568年的戰爭中,土耳其仍無建樹。

1592~1606年的戰爭是由土耳其挑起的,雙方各有勝負。根據1606年雙方締結的《席特瓦托羅克和約》,奧地利首次被承認為平等的締約一方。1660~1664年的戰爭,是因土耳其大舉進犯匈牙利西部地區而爆發的。雙方於1664年8月,在拉布河畔的聖戈特哈特附近進行了決戰,土軍遭奧軍迎頭痛擊失利。根據1664年雙方締結的《瓦什瓦爾和約》,土耳其從特蘭西瓦尼亞撤軍,但該地區仍屬奧斯曼帝國所有。

雙方經過16~17世紀的角逐,奧斯曼帝國已經渡過它的強盛時代。從16世紀後期開始,奧斯曼帝國對西方的威脅的勢頭逐漸減弱。由於廣大農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地方貴族的離心傾向和宮廷貴族爭奪政權的內訌,以及因侵略擴張政策而引起的與鄰國的不斷戰爭,土耳其的實力開始走向衰落。到17世紀中期,土耳其矛盾重重,內外交困,越來越走向衰落。

在1683~1699年的戰爭中,土耳其企圖聯合對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不滿的匈牙利封建主的軍隊進行對奧的戰爭。1683年7月,土耳其軍隊圍困維也納。奧軍得到波蘭軍隊的支持,9月,土軍被擊潰,損失慘重:死亡2萬餘人,損失火炮300門。維也納一戰的敗北,迫使奧斯曼帝國轉入防禦,並逐步撤離中歐。1684年,奧地利、波蘭和威尼斯之間建立反土耳其的「神聖同盟」,1686年,俄國加盟。此後,戰局發生變化。1686年,奧軍攻佔被土耳其佔領的布達,1687~1688年,先後佔領匈牙利東部、斯拉沃尼亞、貝爾格萊德等地。1689年,土耳其海軍在多瑙河上的維丁城附近敗北。同年,土耳其曾一度扭轉敗局,迫使奧軍放棄原先佔領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特蘭西瓦尼亞等地。由於俄國的參戰,使奧地利得以恢復原來的態勢。1697年9月,奧軍在蒂薩河畔澤特一戰獲勝,土軍亡3萬餘人,損失全部火炮和輜重。根據1699年奧地利、波蘭、威尼斯與土耳其簽訂的《卡爾洛維茨和約》,以及次年俄國、土耳其簽訂的《伊斯坦布爾和約》,奧地利獲得了匈牙利、斯拉沃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大片領土;波蘭獲得第聶伯河西岸烏克蘭南部和波多里亞;威尼斯獲得摩里亞和愛琴海中的土屬各島;俄國獲得亞速夫要塞。這是對奧斯曼帝國的第一次分割。

進入18世紀,土耳其利用俄國與瑞典戰爭的機會,伺機報復俄國,土耳其取得了勝利。1716年,土耳其乘勝向奧地利開戰,但告失敗。1716年10月,奧軍攻佔特梅什瓦爾;1717年8月,在貝爾格萊德附近擊潰土軍,貝爾格萊德守軍投降。根據1718年《波日阿雷瓦茨和約》,土耳其又失去包括貝爾格萊德在內的塞爾維亞北部。1735~1739年期間,奧斯曼帝國連戰失利,奧軍開始取得部分勝利,佔領了波斯尼亞、塞爾維亞等地。1788~1790年期間,根據1781年奧俄同盟條約,奧軍發起進攻,1788年9月,在洛多什城附近被土軍擊潰。俄軍在俄土戰爭中的獲勝使奧軍得以整頓兵力,重新轉入進攻。1789年10月,奧軍經過三個星期的圍攻,攻佔了貝爾格萊德,接著又攻陷謝苗德利亞、波日阿雷瓦茨等要塞。歐洲形勢,尤其是法國大革命後形勢的變化促使奧地利退出戰爭。1790年之後,奧地利和土耳其在解決雙方沖突時不再訴諸武力,並且轉而相互合作。

奧土戰爭持續近三個世紀。奧斯曼帝國的對外擴張政策激起了各鄰國之間的不滿,促使各鄰國結成反土耳其的「神聖同盟」,在戰略上把自己擺在東南歐和中歐國家的對立面,「失道寡助」。長期的征戰使國庫空虛,激起了廣大農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這一切都加速了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奧土戰爭之後的奧斯曼帝國日趨衰落,給歐洲各國瓜分土耳其的歐洲領土創造了契機,也促進了多民族的奧匈帝國的形成。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7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1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0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09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5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2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1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7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