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為什麼要打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土耳其為什麼要打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發布時間: 2023-06-17 14:00:17

A. 土耳其人進攻君士坦丁堡的教訓是什麼

這一失敗使教會得到教訓:單憑熱情是不行的,組織與志願一樣重要。一年之後,由教皇組織的法國、義大利、德國的四支一十字軍,其中不乏王公貴族、騎士及嚴格訓練的士兵,共有騎兵4000人,步兵2.5萬人,於1096年8月從歐洲出發,不久就攻陷尼西亞。1097年10月20日,十字軍到達重鎮安條克,這座城鎮的設防非常堅固,有10多公里的城牆,城牆兩側有450座塔樓,以及延伸出城外400多米的城堡形成的要塞。十字軍因沒有攻城的武器而陷入困境。安條克的居民抵擋十字軍長達7個月之久,大馬士革的穆斯林軍隊也多次試圖為他們解圍。而這時的十字軍由於缺乏糧草,疲憊不堪,甚至冒險跑到100公里外去尋找糧草。1098年6月27日,城內軍民得到情報,讓他們再堅持兩天,其援軍就可到來。但由於叛徒出賣,這一消息被十字軍獲悉。6月29日,該城被十字軍攻下。兩天之後趕來的援軍也被十字軍擊潰。

1099年,十字軍包圍了耶路撒冷。當他們見到這座太陽下閃閃發光的城市,興奮得不知所措。他們以為既然奉上帝的旨意而來,上帝也會幫助他們推倒城牆,因此竟沒有準備攻城的梯子等器械,結果攻城當然失敗。於是,主教和教士們便決定按照《聖經》中記載的以色列人圍攻耶利哥的先例,先是祈禱和齋戒,然後讓士兵們列隊,由教士率領赤腳繞行耶路撒冷城牆一周,希望以這種方式使城牆轟然倒塌。當看到城牆依然不倒時,不少人「感到非常驚愕和恐慌」。7月10日,他們不得不使用武力攻城。15日,十字軍越過城牆,佔領了耶路撒冷。

1144年,摩蘇爾總督、塞爾柱突厥人贊吉統一了敘利亞所有的非基督教公國,形成了一支強大的穆斯林武裝力量。隨後他征服了十字軍建立的埃德薩公國。雖然贊吉在1146年被人暗殺,但他的兒子、勇悍善戰的努爾丁繼任王位,繼續對其他十字軍國家構成嚴重的威脅。大敵當前,西歐組織了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1148年7月,努爾丁在大馬士革打敗了德國十字軍。9月,康拉德三世率領部下回國,法軍成了孤軍。6個月後,路易七世也回國去了,這次東征毫無收獲。

1174年,努爾丁去世,其手下軍官薩拉丁很快成為埃及與敘利亞人公認的領袖。薩拉丁是庫爾德人,將門之子。他為人勇敢正直、溫文爾雅,是那個時代最堅強的人物和偉大的軍事統帥。自1174至1185年,他花了12年的時間統一了西亞、北非之交的一大片領土,並組建了一支強大的穆斯林軍隊。1185年,薩拉丁被授予埃及、敘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葉門蘇丹的稱號。

從1181年起,十字軍將領、外約旦領主雷諾幾度違約搶劫穆斯林的商隊,此舉令薩拉丁極為惱火,他趁機向耶路撒冷的十字軍王國宣戰。經過幾次戰斗,薩拉丁極大地削弱了這幾個十字軍小國的力量。1183年,薩拉丁摧毀了雷諾的軍隊,僅雷諾本人逃走。1187年7月,在哈廷之戰中,薩拉丁消滅了耶路撒冷十字軍的主力,他釋放了全部戰俘,僅殺死雷諾一人。1187年9月20日,薩拉丁乘勝率領大軍圍攻耶路撒冷。10月2日,薩拉丁率軍進入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被攻陷的消息傳到歐洲,在基督教世界引起極大的震動。狂熱的教徒們義憤填膺,並紛紛要求立刻採取行動。於是1189年,歐洲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和英國國王獅心王理查一世率領下,開始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紅鬍子腓特烈最先踏上征途,從陸地進發。他在安納托利亞打了場勝仗,大敗伊科尼的蘇丹。可是在橫渡西里西亞的薩勒夫河時不慎被淹死。他死後軍隊群龍無首,隨之分崩瓦解。

英國的獅心王理查是個典型的騎士,向來以勇敢著稱於世,在經歷了11個月漫長的血戰之後,十字軍終於設法打破城牆,攻陷了阿克城。

隨後,理查又在9月14日的阿爾蘇夫之戰中擊潰穆斯林守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十字軍佔領了雅法,理查領軍兩度進逼到離耶路撒冷只有幾公里的地方。眼看勝利在望了,十字軍卻起了內訌。法國國王腓力二世本來就一直嫉妒理查的聲望,關鍵時刻竟然撤兵回國。理查只好單獨與薩拉丁作戰。

1192年春,理查終於趕到耶路撒冷城下,所有的十字軍戰士都宣誓一定要奪下聖城。他們已清楚地看到耶路撒冷的塔尖,但四周卻鴉雀無聲,不見一個人影。理查頓時起了疑竇,他擔心中了薩拉丁的計策,便下令停止前進,立即撤兵。果然,薩拉丁的部隊似乎從天而降,突然殺出,幸虧理查已有準備,才未受重創。

此後雙方幾次交鋒,互有勝負。1192年9月2日,理查與薩拉丁達成了一項休戰協約,規定雙方休戰三年零三個月,第三次十字軍就這樣草草收場了。

雖然經過連續幾次失敗,但歐洲許多騎士依然夢想有一天能奪回耶路撒冷。1202年,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又發動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4年4月,十字軍攻陷君士坦丁堡,並對該城連續3天燒殺搶掠,把金銀財寶、藝術珍品洗劫一空。這種可恥的行徑後來在歐洲引起了民眾的公憤,不但羅馬教皇的威信大大下降,民眾對十字軍的狂熱也轉入低潮。

此後,歐洲又發動了幾次十字軍東征。1218年,以法國人為主的第五次十字軍進入埃及,但在1221年進軍開羅時因洪水泛濫遇阻,被迫撤退。1228年,德皇腓特烈二世指揮了第六次十字軍東征,他通過談判與卡米爾蘇丹簽訂《雅法條約》,約定耶路撒冷的歐麥爾清真寺歸穆斯林,聖墓則屬於基督徒。1244年,法王路易九世發動第七次十字軍東征,但他於1250年在埃及曼蘇拉被俘,次年才獲釋。20年後,路易九世又發動了第八次十字軍東征,但他在北非的突尼西亞登陸之後不久就染病而死。至此,十字軍便以悲劇告終。1289和1291年,十字軍的重要據點的黎波里和阿克分別被埃及的馬木路克王朝攻佔,西亞大陸的十字軍國家全部滅亡。長達200年的十字軍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從政治觀點和軍事觀點上講,十字軍東征是一場失敗。它導致西方與東方之間200年的大決裂,在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十字軍東征是西方在發泄剩餘力量,是封建主們在宗教掩飾下進行的大規模軍事性掠奪,嚴重破壞了西亞和東羅馬帝國的社會生產和文化,給東、西方人民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十字軍東征也促進了西方與東方的經濟和文化交流,使西方人看到了更加廣闊的生活天地,從東方帶回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愛好,促進了歐洲生活方式的變革和商業的發展。十字軍往返於地中海「通道」所需的費用和資金的轉移,也促進了銀行業在歐洲的普及,並為地中海東部發展貿易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B. 君士坦丁堡是怎麼陷落的揭秘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悲壯

君士但丁堡這座城池建立於公元前660年,是一座擁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古城,前生便是希臘人所建立的城市「拜占庭」。公元330年,君士但丁大帝將首都遷往拜占庭,這里便成為了東羅馬的重要城市。遷都到此之後,這座城市便進行了大力發展和建設。自此君士但丁堡成為了一個不亞於舊都城羅馬的新都城,屹立於歐亞大陸的節點之上。直到公元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攻陷為止,君士坦丁堡開啟了它長達11個世紀的輝煌歷史。

作為基督教世界裡,堅不可摧的城市。君士坦丁堡既有其身為羅馬帝國首都的地位,更重要的它擁有著崇高的宗教地位,是基督教世界抵抗東方伊斯蘭教的堅實壁壘。而通過一次次的沖突、戰爭,君士坦丁堡一次次的鞏固了神學的統治地位。這看似無堅不摧的局勢,最終還是被歷史的進程所摧垮。堅實的城牆不能抵抗火炮,就像拜占庭已然逝去的昔日的光輝最終也會消逝,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註定是開啟文藝復興時期、乃至歐洲早期資本主義的必要條件。

必然的新都城,拜占庭的光榮

拜占庭,作為希臘流動人民所建立的城市,原本並不受到羅馬貴族的認可,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在該地建城的原因有三點:

一為,其得天獨厚的戰略地位。本身坐落於山丘之上的城市,其三面依次被馬爾馬拉海、赫勒斯滂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和金角灣這三處水域所包裹,而西面便俯瞰色雷斯平原。如此易守難攻的地形,扼守著由黑海到愛琴海的唯一通道。因此便具備了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為,拜占庭地區作為歐亞大陸的交匯處,各國商人往來此地,是重要的商業隘口。筆者認為在交通手段相對落後的古代歐洲時期,商人因為需要經陸路經商而必須要在君士坦丁堡商下榻,也由此使得君士坦丁堡成為了歐亞大陸之間最為活躍的商業中心地帶。

三為,自從戴克里先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後,在四帝共治的政體下,東羅馬地區的的政治中心就基本位於歐亞大陸交界處。

政治的走向以及對軍事和商業的重視,君士坦丁堡正式基於這三個方面,才被建設出的。

拜占庭帝國的崛起是基於"四帝共治"所造成的羅馬帝國區域化,龐大的羅馬帝國最終依照方位,分裂為兩部分。為了更為精確地定義分裂後的羅馬,東羅馬帝國一般被稱為拜占庭帝國。而拜占庭帝國首都則定為君士坦丁堡,一直貫穿到帝國結束為止。

筆者以為,基於四帝共治所造成的區域化,除了對羅馬帝國帶來了東西方的分裂,也同時將雙方帶向了兩個不同的道路。西羅馬帝國被哥特人把持後,東羅馬帝國便不再對其進行軍事援助。面對高盧人以及其他蠻族(針對西羅馬人而言),西羅馬帝國被不斷滲透。而且,奴隸制度使得西羅馬帝國生產力和創造力持續低下,在這樣的情況下歐洲貿易的中心又偏離了義大利中部。至此,西羅馬帝國可謂經濟蕭條,軍事落後。最終在公元476年滅亡。與之相對的,占據優勢經濟地區的東羅馬帝國還可以在於蠻族的對峙中取得一定的優勢。

也行新的政治制度的確使得羅馬帝國有安穩的度過了100餘年,然而這也是為100年後所留下的政治隱患吧。

君士坦丁堡的危機

君士坦丁堡,在建都之後的1100餘年裡,基本沒有任何勢力對其進行過大肆的掠奪和破壞。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卻1最終佔領了君士坦丁堡。這一戰也被稱為君士坦丁堡戰役,是不同於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因威尼斯總督從中作短暫攻取君士坦丁堡的重大戰役。

君士坦丁堡戰役是由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兵挑起的。從1452年開始,新任蘇丹便允許士兵逐漸攻取君士坦丁堡的周邊城市,漸漸地孤立了君士坦丁堡。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為了能貫徹自己的信仰和教條,悍然發動了針對拜占庭的決定性戰役。以近10萬軍力,在新式火炮和各種熱武器的運用下,對僅有8千守軍的君士坦丁堡發動了攻城戰。

土耳其人先後使用了各種戰術,例如以火炮、攻城錘、投石器等對城牆進行攻擊;填平君士坦丁堡城牆外深100英尺的戰壕並且使用雲梯企圖入侵城內;甚至還在城牆外挖掘坑道。但是無論土軍使用什麼戰術,都被城內的拜占庭軍隊打破了計劃。至此,穆罕默德二世改變了戰術,採取由水路攻擊君士坦丁堡的策略。

土耳其軍隊的火炮在對金角灣展開突襲後得以發揮它的巨大優勢,火炮對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和僅有的近20艘戰船分別進行轟擊。與此同時在分散了拜占庭軍隊的戰鬥力後,土軍又從西面的陸牆打開了缺口,入侵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區

奧斯曼土耳其的勝利是必然的。筆者感到拜占庭帝國過於輕自己的敵人,也過於依附於信仰了。有史料記載,當1453年5月22日,天空出現罕見的月食後,君士坦丁堡的守軍認為這是神諭,預示著戰爭即將宣告失敗。所以,在土軍真正發動總攻擊前,拜占庭人就已經具備士氣低迷的徵兆了。果然在其後,僅僅因為將領負傷逃亡便軍心渙散來看。過於看中所謂神諭的拜占庭人,在心理上會很受制於周遭環境的變化,這將直接影響自身的戰鬥力。而土軍卻並沒有這一方面的顧慮,因此會表現得更自然一些吧。

君士坦丁堡之戰,是信仰之間的戰爭,也是新時代和舊時代的戰爭。熱兵器的出現早已打破了中世紀的戰斗風格。面對先進的武器,龐大的艦隊和大量同盟的無視和背叛,我想面對這種狀況沒有人會說是君士坦丁十一世的軟弱或施政不明造成的。拜占庭後期的君主都勵志挽救帝國,他們採取了對歐洲諸國和平的態度,希望藉此凝聚基督教的力量再次擊退奧斯曼土耳其的入侵。但是,歷史或許已經決定了君士坦丁堡只要它才有資格以它的衰敗告誡世人故步自封是多麼的不該。

拜占庭的末日,歐洲世界驚醒

穆罕默德二世在進攻君士坦丁堡的決戰中,使用了有計劃的投入士兵並分為多次進行攻擊的戰術。首先,由裝備粗糙、訓練狀態較差的輔助兵進攻,以可以預見的失敗來削弱君士坦丁堡守軍的作戰能力,然後投入了安納托利亞人對已經轟擊了近一個月的城牆缺口進行集中攻擊,當土耳其軍突入城市後,雖然被守軍擊退,但是蘇丹最為精銳的新軍也已經蓄勢待發了。守軍隨著將領負傷逃亡後,失去了意志力變得恐慌。最終在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陣亡殉國而失敗。君士坦丁堡也結束了自己作為中世紀標志的歷史使命。

拜占庭的失敗或許是註定的,面對實力越發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習慣於相互掣肘的歐洲貴族們依然認為經歷了1100年屹立不倒的君士坦丁堡即便會有危險也絕對不是能夠輕易陷落的。而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時,除了威尼斯人以外沒有任何援軍向君士坦丁堡推進,威尼斯人的援軍也僅僅是行至半路便得到消息進而回撤。

但是身為歐洲第一堅城的君士坦丁堡陷落,還是使歐洲各國有所警惕,甚至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比鄰的威尼斯全線進入了備戰。這其實也從側面說明了君士坦丁堡對於歐洲各國來說就像心中的希望,這樣的存在出現了不可逆轉的問題,各國之間自然不會無動於衷。

拜占庭帝國的終路,為歐洲各國做出了表率。一個故步自封不知變通。在大難臨頭前,國民還只在乎儀式和禮拜的國家,完全沒有危機意識的國家又怎麼能不衰敗呢?

中世紀的結束,文藝復興和大航海到來

蘇丹默罕默德二世,將已被攻取的君士坦丁堡當做了首都,並且自詡為羅馬帝國正統的繼承人。中世紀的伊斯蘭教徒,本身沒有像基督教徒一般極為排斥異教分子,他們有時願意去包容異教徒。而對於蘇丹而言,除了宗教以外最重要的是國家的安定。所以,即便是土軍佔領了君士坦丁堡,但是城區里的東正教會依然被保留了下來。而通過兩軍交戰間隙,君士坦丁堡中,有大量的希臘學者外逃向西方,把流傳於君士坦丁堡的希臘-羅馬時期的文學作品、科學成果和各類知識傳播了出去。

而最為受到希臘學者青睞的便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義大利。義大利從公元11-12世紀便的城邦時代,便開始接納學者的光顧。學者們為義大利帶去了先進的思想和藝術文化。大量學者因拜占庭帝國的毀滅而流入歐洲各國,其實也標志著中世界向近世開始演化,新的時代的開始。首當其沖的便是曾經神秘的,掌控者人民生活和精神的神學開始被質疑。

崇尚神而認為信仰可以拯救自己的人們也因為君士坦丁堡的失敗開始擺脫神學的束縛。對於逐步提倡的個人價值和尊嚴越發具備影響力,"每個人都是現實生活的主人"這樣的思想意識最終被升華而出。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擊敗拜占庭帝國,成為跨越三大洲的龐大國家後。依託其疆域的廣闊性,向來往商旅收取重稅的行為也使得商人們心生抵觸情緒。因此商人和冒險家們也開始試圖通過水路來重新保障自身的利益需求。這也從側面促進了新航路的開辟,大航海時代就此拉開了序幕,各國對海上權力的競爭進入了新的高峰時期。

結語 :筆者以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其實也正是打開新時代走向的必然現象。如果君士坦丁堡依然堅不可摧,就沒有人會去考慮教會的黑暗,沒有人會去質疑自己是否僅僅是被操縱者信仰和精神。中世紀的歐洲,教會和貴族之間是相互利用的,貴族通過教會獲取統治地位和信仰支持,從而讓人民可以無條件的信任自己擁護自己。教會則藉此提高自己的權威性和擴大宗教的影響力。但是這二者在遇到同樣教條鮮明的伊斯蘭教時,往日的優勢不在了。無論是十字軍的東征、雙方長達幾個世紀的決戰,都沒有徹底兼並對方。而每一次的沖擊對信仰都是挑戰。

也許,君士坦丁堡陷落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古典文藝的再次崛起,伴隨著被公開的各個方面的技術水平提升。也行直到那一刻,一直封閉在君士坦丁堡的往日榮耀下的學者們,他們生命中最為神聖的時刻才到來了。文藝復興,促進了人民思想意識的覺醒,也為早期得到歐洲資本主義做出了思想上的准備。同時,在文藝復興對於文化的傳播弘揚的同時,資本的原始積累也在迅速進行著。由此,歐洲邁入了文藝復興時期,新時代的黎明照耀在歐洲大地上。

拜占庭帝國的崩潰,一方面使得希臘學者們流亡他國傳輸了文化和技術;另一方面,也讓急需開辟新市場用以緩解貿易壓力的商人們,不得已嘗試了新的方式。至此歐洲的航海技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新航路的開辟也使得新大陸被發現了。世界格局發生了極大的改變,貿易帶來的收入和影響蔓延了整個歐洲世界,資本主義的萌芽開始出現。

C. 世界歷史之君士坦丁堡是如何陷落的

在世界的歷史上,在奧斯曼帝國的殘食下,拜占庭帝國只剩下一個城市,那就是首都君士坦丁堡。

1453年,野心勃勃的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率領20萬大軍和數百艘戰船圍攻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位於歐洲大陸的東南端,北臨金角灣,南靠馬爾馬拉海,東面與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隔海相望,西面與陸地相連,地勢十分的險要。
大敵當前,君士坦丁堡的軍民更是盡一切力量加固首都的防禦工事,除了在西面築了兩條堅固的城牆外,還在城牆上每隔100米修建一個碉堡,牆下挖了很深的護城河。在城北金角灣的入口處,他們用粗大的鐵索封住了海面,使任何的船隻都無法的進入,在城東、城南臨海的地方,他們也修築了高大的城牆。
4月6日,土耳其蘇丹拒絕了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的求和,下令攻城。隨著一陣陣震耳欲聾的巨響,一顆顆重達500公斤的巨石從土耳其人的大炮中發出,重重地砸在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上,高大堅固的城牆頓時出現一個個大坑。
「沖啊!」數萬土耳其士兵肩扛粗大的木頭,滾動著木桶,向護城河沖去,企圖填平護城河,為大軍攻城鋪平道路。
「射擊!快射擊!」城牆上的拜占庭軍官不住的大聲催促士兵攻擊。
拜占庭士兵趴在城牆上,躲在堡壘里,用火炮、投石機、標槍、弓箭等向城下密密麻麻的不斷涌過來的土耳其人瘋狂的射擊。
看到這一幕,土耳其蘇丹知道從正面強攻是不行了,必須另想辦法。於是下令挖地道,准備潛入城中,打拜占庭一個措手不及,不料,地道還沒有挖到城中,就被拜占庭人發覺了,拜占庭人用炸葯破壞了地道。
此後4艘拉丁船和1艘希臘船企圖沖過土耳其人的封鎖線,支援拜占庭,土耳其蘇丹下令海軍將他們擊沉,土耳其人派出140多艘戰艦前去攔截,結果反被擊沉了很多艘,而敵軍的5艘船卻順利進入君士坦丁堡。城中的軍民見來了援兵和給養,士氣大振。
土耳其蘇丹把海軍的司令叫來,臭罵了一頓,並宣布把他撤職。海軍司令一聽,頓時慌了神,急忙說「尊敬的蘇丹,千萬別撤我的職,給我一個贖罪的機會,我知道怎麼攻克君士坦丁堡!」
「怎麼攻克?」蘇丹問。
「用海軍從金角灣進去!」「胡說八道!金角灣有鐵索,怎麼進?」蘇丹非常的生氣。
「有辦法,金角灣北邊是由熱那亞商人守衛的加拉太鎮,與君士坦丁堡隔海相望。熱那亞商人都是些見錢眼開的財迷,只要我們給他們大量的賄賂,就可以從加拉太鎮進入金角灣。」
「好,就照你的主意辦,先不撤你的職。」
土耳其人和熱那亞人經過秘密的協商,達成了協議,熱那亞人同意土耳其人從加拉太鎮經過。
一天晚上,土耳其人的80艘戰船來到加拉太鎮。他們在岸上用木板鋪設了一條道路,上面塗滿了牛油羊油,以減少摩擦。經過一夜的努力,這些戰船終於從陸路通過了加拉太鎮,進入金角灣。
第二天早晨,守衛君士坦丁堡北牆的士兵發現了土耳其人的戰艦,大吃一驚。在蘇丹的親自指揮下,土耳其士兵在炮火的掩護下,一次接一次地沖鋒。君士坦丁堡內所有教堂的鍾聲都敲響了,拜占庭的皇帝親自登上城頭,激勵士兵拚死作戰。
可就在這時,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一群士兵從城牆上的小門出擊,返回後忘記將門鎖緊!土耳其人發現了拜占庭人這一致命的疏忽,他們立即結集重兵,猛攻這個小門,終於攻近了這座城。
土耳其人進程後,並沒有毀滅這座城市,搶掠過後,他們把奧斯曼帝國的首都遷到這里,改名伊斯坦布爾。

D. 君士坦丁堡是被那個國家滅亡的,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最後毀滅

當時的東羅馬面已經十分衰微,被奧斯曼帝國侵佔越來越多的土地。1453年領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周邊地區,以及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一部分。

其衰落的原因有:

1、在經濟上受到威尼斯的挾制。失去了海關收入,帝國在商業方面的壟斷地位也逐漸喪失。

2、幾次十字軍東征,西歐來的士兵肆虐城鄉,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3、突厥人興起,蠶食鯨吞領土

——滅亡前夕的東羅馬帝國疆域,拜占庭已經被包圍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4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4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