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什麼文化圈6
㈠ 世界各經濟體發展情況及全球九大文化圈劃分
西歐
公認的高度發達國家: 德國、英國、法國/高達大國;荷蘭、瑞士、瑞典、比利時、奧地利、丹麥、芬蘭、挪威/高達小國;愛爾蘭、盧森堡、冰島/高達富國
准高度發達國家: 義大利、西班牙(南歐的門面)
普通發達國家: 捷克、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有些工業基礎;希臘、葡萄牙、塞普勒斯、馬爾他/工業基礎薄弱
袖珍小國: 安道爾、摩納哥、列支敦斯登、聖馬利諾、梵蒂岡/地小人少但特別富裕
准發達國家: 波蘭、匈牙利/部分組織認定是發達國
發展中國家: 克羅埃西亞(發展較好的,西歐唯一的發展中國家)
北美
美國/高度發達大國還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西方發達國家的老大),加拿大/高度發達大國(地大人少資源豐富),文化上美國和加拿大都屬於西歐文化圈
南澳
澳大利亞/高度發達大國(地大人少資源豐富),紐西蘭/高度發達富國(跟澳洲類似賣資源都能富有),文化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都屬於西歐文化圈
總結
西歐+北美+南澳=西方國家圈,也約等於發達國家圈,除了波蘭、匈牙利、克羅埃西亞3國其它全是發達國家/西歐26個北美2個南澳2個再加上以色列1個,而西方之外的發達國家只有日本、韓國、新加坡3國(都特別西化有脫亞入歐的感覺了,都是緊跟美國的)。西方是最早現代化和工業化的地方,很多東西都是西方發明發現的,尤其 科技 革命,是佔先發優勢的,導致現代化就等於西方化了。除了歐洲本土,還擴張了北美、拉美和南澳,亞洲和非洲都在西方化,尤其非洲的宗教和語言都是歐洲的,現在還沒出現另一個文明崛起,亞洲幾個文明都被西方文明反超了。
東歐
發展較好的: 俄羅斯、羅馬尼亞、白俄羅斯、保加利亞、黑山/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是前SL的一部分,工業化是很早的以重工業為主,教育和 科技 基礎比較好,而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黑山加入歐盟後經濟發展很快
發展一般的: 塞爾維亞、北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波黑/塞爾維亞在南斯拉夫時期工業發展不錯,外交比較獨立,後3國接近歐盟
中下收入的: 烏克蘭、摩爾多瓦、科索沃/烏克蘭本來工業和教育基礎好但出現倒退,摩爾多瓦和科索沃一直以來都比較墊底的
東亞
發達國家: 日本/高度發達大國(最早近代化的1990年前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韓國/准高度發達國家(發展水平不錯的,後起國家的典範)
發展較好的: 中國/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港澳台三地區是發達經濟體水平
中下收入的: 朝鮮/教育和工業是不錯的; 低收入的: 蒙古/草原及礦產資源豐富
東南亞
發達國家: 新加坡/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是准高度發達水平,以轉口貿易、港口經濟、金融中心出名
石油富國: 汶萊/地小人少但油氣資源豐富
發展較好的: 馬來西亞、泰國/發展得很早,是新興工業化國家
中下收入的: 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都是新興工業化國家,除越南外另兩個發展也是比較早的
最不發達的: 柬埔寨、寮國、緬甸、東帝汶/近些年很多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移前面3個國家
總結
東歐是跟西歐文化相近的,東正教跟新教、天主教都屬於基督教,也是白人為主體的發展是比較早的。 東亞在古代一直是強盛的,以中國為中心,日韓發達了沒改變東亞的地位,必須靠人口最多的中國崛起才能真正改變東亞人的世界地位,東亞中日韓在各領域的國際排名都在前列尤其是總量的排名,東亞正在崛起! 東南亞是發展蠻早的,跟拉美一樣沒有突破,東南亞新興工業化國家多,在承接產業轉移上很強,加工出口業厲害。
中美
發展較好的: 墨西哥、巴拿馬、哥斯大黎加/墨西哥是工業發展比較好可承接美國的產業轉移特別是出口加工,後2國都是環境安定且發展比較早的利用地利發展自由貿易港
中下收入的: 貝里斯、薩爾瓦多、瓜地馬拉
低收入的: 尼加拉瓜、宏都拉斯/環境不安定影響經濟發展
加勒比
發達經濟體: 波多黎各/美國的自由邦可以說是直接扶持起來的,發展工業製造和 旅遊
發展較好的: 巴哈馬、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安地卡及巴布達/都是前英國ZM地靠金融和 旅遊 致富
發展一般的: 巴貝多、格瑞那達、多米尼加/前2個也是前英國ZM地小島國
中下收入的: 古巴、多米尼克、牙買加/古馬的教育醫療 體育 是很棒,後2國也前英國ZM地島國,多米尼克很小才7萬人
最不發達的: 海地/獨立很早但不會發展經濟
南美
發達經濟體: 法屬蓋亞那/純靠法國扶持,是歐洲的宇航中心
石油富國: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油氣資源豐富的小島國
發展較好的: 阿根廷、智利、烏拉圭/阿根廷和智利的工業是不錯的,三國都是農業和礦產致富
發展一般的: 巴西、哥倫比亞、秘魯、厄瓜多、蘇利南、巴拉圭/巴西和哥倫比亞的工業化是不錯的
中下收入的: 委內瑞拉、蓋亞那、玻利維亞/委內瑞拉石油資源豐富20世紀後期人均GDP很高現在受某國影響
總結
拉丁美洲跟美國一樣是歐洲和非洲移民為主體的,在近代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感覺美國先發達了,拉美就難崛起了,畢竟拉美號稱美國的後花園。拉美資源豐富也發展早但沒有突破走向發達,幾個前英國ZM地的小島國靠金融和 旅遊 業致富了,而巴西、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是工業化不錯的,拉美是僅次於西歐、東歐的地方,是蠻不錯的,沒受到兩次大戰破壞。
西亞
發達國家: 以色列/西亞唯一的發達國家,是准高度發達水平以高 科技 與創新出名
石油富國: 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卡達、巴林、科威特、阿曼/油氣資源豐富,賣資源致富
發展較好的: 土耳其/二戰後就加入西方經濟體系,工業化是不錯的
發展一般的: 伊朗、亞美尼亞、喬治亞、亞塞拜然、黎巴嫩/伊朗有完善的工業體系比較獨立的,後4個國家都是很西化的
中下收入的: 伊拉克、約旦、巴勒斯坦
最不發達的: 葉門、阿富汗/環境不安定影響經濟發展
中亞
發展較好的: 哈薩克/油氣資源豐富而人口才1900萬
發展一般的: 土庫曼/也是油氣資源豐富
中下收入的: 烏茲別克/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家經濟支柱靠黃金、石油、天然氣、棉花
低收入的: 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南亞
中下收入的: 印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印度有14億人口是比較大的發展中國家有些實力,斯里蘭卡最近轉移產業蠻多進步快,馬爾地夫是 旅遊 小島國
低收入的: 巴基斯坦/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移多,但人口2億
最不發達的: 孟加拉、不丹、尼泊爾/孟加拉勞動力密集產業也多,後2國是山地小國受印度影響大
北非
中下收入的: 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北非5國都是差不多水平是阿拉伯人為主體,前3國油氣資源比較豐富
總結
西亞和北非是中東在古代時跟南歐一起三個地方交流很多,也紛爭多現在經常上國際熱點,中東是阿拉伯人為主體,發現石油後經濟富有了。中東的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工業是不錯的,高加索和中亞是前SL加盟國,教育和其它領域發展是蠻好的,文化是有很多東歐因素。南亞就印度工業化還行,英國留下很好的底子,重視服務業和軟體開發,人才外流嚴重,南亞整體是發展一般的。
南非
發展較好的: 模里西斯/印度洋上的小島國,加工製造和 旅遊 致富
發展一般的: 南非、波札那/南非工業是不錯的非洲最發達的國家後來倒退,波札那資源豐富 旅遊 業吸引人
中下收入的: 納米比亞、史瓦濟蘭/近些年在非洲算發展很快的
最不發達的: 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馬達加斯加、賴索托
東非
發展較好的: 塞席爾/印度洋上的小島國, 旅遊 致富
低收入的: 吉布地/有多國J事基地,保障航運安全
最不發達的: 肯亞、葛摩、烏干達、盧安達、坦尚尼亞、蘇丹、衣索比亞、厄利垂亞、蒲隆地、南蘇丹、索馬里
中非
中下收入的: 加彭、赤道幾內亞/都是石油資源豐富
低收入的: 剛果/靠農業和礦產是比較貧困的
最不發達的: 喀麥隆、剛果民主、查德、中非
西非
中下收入的: 維德角/大西洋上的小島國
低收入的: 奈及利亞、迦納/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石油資源豐富
最不發達的: 茅利塔尼亞、貝南、象牙海岸、多哥、塞內加爾、甘比亞、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布吉納法索、獅子山、馬里、尼日
總結
都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是以黑人為主體的地方,也是歐美黑人的祖地。印度洋上模里西斯和塞席爾靠 旅遊 致富,其它幾個人均GDP高些的國家是靠賣農產和礦產,南非有些製造業的但競爭力不強,其它國家工業基礎都薄弱以輕工業為主甚至沒有製造業。非洲是以賣原材料出名,整體發展水平是靠後的,是最不發達國家集中的地方,一大片的最不發達國家,不過也是有商機的,所以歐美國家都在經營非洲。非洲北邊是伊斯蘭為主,南邊是基督教為主,北邊是早就阿拉伯語,南邊是近代開始用歐洲語言,主要是英語、法語、葡萄牙語作官方語言。
一、西歐文化圈
西歐+北美+澳紐+以色列,是發達國家集中地,也是世界上最早近代化和工業化的地區。波蘭和匈牙利是准發達國家,克羅埃西亞是發展中國家,其它全是發達國家,可以說引領了世界經濟發展,很多現代的重大發明和發明都是來自西歐。
二、東歐文化圈
東歐+東南歐,東歐也是發展很早的工業化不錯,巴爾干半島的東南歐在近代號稱戰爭火葯桶是歐亞交界紛爭多,二戰後才開始工業化,東歐雖然沒西歐發達,但跟世界其它地區比較起來是算第二好的地方了,是僅次於西歐的尤其教育和基礎方面。
三、東亞文化圈
中日韓新四國+朝蒙越,近代前是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地方,後來西方反超了多國都學習西方,日本是最早崛起的全面西方化成為近代列強之一,二戰後亞洲四小龍崛起(韓新2國+中國的港台2區),中國在1990年後快速發展,越南近些年發展很快是新興工業化國家,朝鮮的工業和教育很好的只是不開放,蒙古資源豐富潛力大,東亞正在崛起為歐美亞三中心之一。
四、拉 美文 化圈
就是美國以南的拉丁美洲,中美+加勒比+南美,是葡萄牙語的巴西和大部分西班牙語的拉美國家,歐洲與非洲移民及原住民印第安人混血多,發展比較早但沒有突圍還屬於發展中國家,可以說是世界第三好的地方,僅次於西歐、東歐。
五、歐亞文化圈
中亞5國+高加索3國+土耳其,前8國以前是SL的加盟國,是比較西方化的跟東歐文化接近,土耳其是很西方化的,跟日本一樣力求脫亞入歐,土耳其的工業化是不錯的,因為是處於歐亞交界處同時擁有歐洲與亞洲的文化因素。
六、東南亞文化圈
馬來群島和中南半島的國家,除了越南和新加坡之外的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在20世紀後期發展蠻早的,經濟增長快號稱東南亞四小虎,汶萊是人少靠石油都富有了,其它4國是最不發達國家近些年轉移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比較多。
七、中東文化圈
西亞+北非,可以說是阿拉伯人、波斯人(伊朗)、阿富汗人組成的,阿拉伯半島有一堆石油富國,兩伊也石油豐富,古代時地中海周邊的亞非歐地方交流甚多。
八、南亞文化圈
以印度文化為主體的南亞國家,都是前英國ZM地,可以說英國統一了南亞大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都是人口過億的國家,尤其印度有13億很快會成為世界第一多,南亞整體發展比較一般。
九、非洲文化圈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是以黑人為主體的地方,歐洲文化影響很大,英法葡三個西歐語言是多個非洲國家的官方語言,基督教也是比較流行的其次是伊斯蘭教,非洲是最不發達國家最多還最集中的地方,大部分非洲國家都在最不發達國家行列。
PS: 大洋洲除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其它島國都太小人也少,也是西方文化影響很大,所以就忽視了。
㈡ 屬於伊斯蘭文化圈的國家
「伊斯蘭國家」一般指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和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和地區。(伊斯蘭國家有時又稱穆斯林國家,穆斯林是伊斯蘭教徒之意)不過,有的國家穆斯林雖不佔人口多數,但由於受伊斯蘭教影響,也宣布為伊斯蘭國家,參加了伊斯蘭會議,如亞洲的馬來西亞、非洲的幾內亞比索、布吉納法索、喀麥隆、烏干達、加彭等。除這些國家外,其它伊斯蘭國家和地區還有:汶萊、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馬爾地夫、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阿拉伯葉門共和國、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土耳其、巴勒斯坦、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甘比亞、幾內亞、獅子山、馬里、查德、吉布地、索馬里、葛摩、尼日和西撒哈拉,一共45個國家和地區。
㈢ 大航海時代ol 特產怎麼跑
首先你要弄清楚文化圈的定義。即便是特產品,在相鄰的文化圈(地域相交)也不能算做是特產商品。
所以,特產品必須在相隔的文化圈出售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經驗、聲望、星書)。
於是,第一件事,我們就要弄清楚歐洲有幾個文化圈。
因為你的問題是泛指歐洲,所以我們從北歐地區說起。
在北歐這張地圖上,從最裡面的里加開始,一共有北歐文化圈、德意志文化圈、荷蘭文化圈、不列顛島文化圈和法蘭西北部文化圈。
西歐有伊比利亞文化圈、義大利·南法蘭西文化圈。
東歐有巴爾干文化圈、土耳其文化圈、北非文化圈、近東文化圈。
1、北歐文化圈的港口和其特產:
A、里加:石楠(醫)、羽毛(纖)、琥珀(寶)
B、斯德哥爾摩:石楠(醫)、亞麻(纖)
C、呂貝克:羽毛(纖)
D、哥本哈根:琥珀(寶)
E、奧斯陸:亞麻(纖)
F、卑爾根:阿瓜維特酒(酒)
G、但澤:琥珀(寶)
H、維斯比:阿瓜維特酒(酒)、亞麻(纖)
北歐文化圈的特產不被認定為名產的文化圈
北歐文化圈、德意志文化圈、荷蘭文化圈、不列顛島文化圈
2、德意志文化圈的港口及其特產:
A、漢堡:鈴蘭(香料)
B、不萊梅:無
德意志文化圈的特產不被認定為名產的文化圈
北歐文化圈、德意志文化圈、荷蘭文化圈、不列顛島文化圈
3、荷蘭文化圈的港口及其特產:
A、阿姆斯特丹:琴酒(酒)、荷蘭印花布(紡)
B、海爾德蘭:無
C、安特衛普:無
D、格羅寧根:琴酒(酒)
荷蘭文化圈的特產不被認定為名產的文化圈
北歐文化圈、德意志文化圈、荷蘭文化圈、不列顛島文化圈
4、不列顛島文化圈的港口及其特產:
A、愛丁堡:威士忌(酒)、法蘭絨(紡)
B、倫敦:威士忌(酒)
C、多佛:無
D、普利茅斯:無
E、都柏林:威士忌(酒)
不認定為名產的文化圈
北歐文化圈、德意志文化圈、荷蘭文化圈、不列顛島文化圈、法蘭西北部文化圈
5、法蘭西北部文化圈的港口及其特產:
A、加來:蘋果乾(嗜)、蘋果醋(調)、葛蘭布織錦(紡)
B、南特:水果白蘭地(酒)、紫丁香(香料)
C、波爾多:香檸檬(香辛料)
不認定為名產的文化圈
不列顛島文化圈、法蘭西北部文化圈、伊比利亞文化圈
6、伊比利亞文化圈的港口及其特產:
A、希洪:無
B、里斯本:無
C、波爾圖:無
D、法羅:雪利酒(酒)
E、塞維利亞:火槍(火)
F、馬拉加:藏紅花(香辛料)、雪利酒(酒)
G、巴倫西亞:無
H、帕爾馬:無
I:巴塞羅那:火槍(火)
J:馬德拉:無
K:拉斯帕馬斯:無
L:卡薩布蘭卡:無
M:休達:無
N:蒙比利埃:無
不認定為名產的文化圈
法蘭西北部文化圈、伊比利亞文化圈、義大利‧南法蘭西文化圈
7:義大利·南法蘭西文化圈港口及其特產:
A、馬賽:西洋李(嗜)
B、熱那亞:天鵝絨(紡)
C、比薩:天鵝絨(紡)、硬弩(武)
D、卡爾維:無
E、卡利亞里:無
F、薩薩里:無
G、那不勒斯:玻璃工藝品(工)
H、威尼斯:玻璃工藝品(工)
I、安科那:無
J、錫拉庫薩:無
K、第里雅斯特:無
L、扎達爾:無
M、拉古薩:大青(染)
不認定為名產的文化圈
伊比利亞文化圈、義大利‧南法蘭西文化圈、巴爾干文化圈
8、巴爾干文化圈的港口及其特產品:
A、薩洛尼卡:大理石(工)、橡樹苔(香料)
B、雅典:大理石(工)、橡樹苔(香料)、羊皮紙(工)
C、坎地亞:無
D、法馬古斯塔:月桂(香辛料)
不認定為名產的文化圈
義大利‧南法蘭西文化圈、北非文化圈、巴爾干文化圈、中東文化圈、土耳其文化圈
9、土耳其文化圈的港口及其特產品:
A、伊斯坦堡:土耳其絨毯(紡)
B、刻赤:土耳其絨毯(紡)
C、特拉布宗:無
D、傲德薩:無
E、塞瓦斯托波爾:秋水仙(醫)
不認定為名產的文化圈
北非文化圈、巴爾干文化圈、中東文化圈、土耳其文化圈
10、近東文化圈的港口及其特產品:
A、貝魯特:紅花(染)、大馬士革錦緞(紡)、大馬士革劍(武)
B、水仙(香料)、無花果(嗜)
不認定為名產的文化圈
北非文化圈、巴爾干文化圈、中東文化圈、土耳其文化圈
11、北非文化圈的港口及其特產品:
A、突尼西亞:無
B、阿爾及爾:無
C、的黎波里:無
D、亞歷山大:沒葯(醫)
E、班加西:沒葯(醫)
F、開羅:紙莎草紙(工)
如果遇到看不到的特產,那就需要投資才能看到,一般投資60萬就能看到這個港口幾乎全部的能看見的特產。當然如果遇到不能投資的他國的領地或者根據地,那就只有放棄了。
如果你以星書為目標進行特產倒賣,必須滿足每樣特產至少50個。抬價3次出貨到滿比抬價2次滿得到的星書會多一本,於是你自己可以權衡一下自己的裝備來控制抬價次數。
以上文字大部分為原創文字,希望各位鑒於我碼字的辛苦勿抄襲,謝謝。
㈣ 土耳其菜為什麼能躋身「世界三大菜系」
土耳其美食,代表伊斯蘭和地中海兩個主要文化圈。從地理上講,伊斯蘭世界包括阿拉伯世界,北非,土耳其和伊朗等伊斯蘭國家。從文化層面來看,伊斯蘭文化是地中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土耳其美食是地中海美食的大師,這是可以理解的。
穆斯林帶來的香料已成為土耳其美食的靈魂。但是,他們並沒有像阿拉伯人那樣沉迷於香料,而是在不犧牲成分的原始味道的情況下,謹慎使用香料,而只是增強味道。與其他穆斯林國家一樣,烤牛肉和羊肉是土耳其宴會中最重要的主菜,反映了其祖先的游牧生活方式。其他穆斯林文化也對土耳其菜產生了影響,例如水果燉肉就有鮮明的波斯風格。新疆的維吾爾族甚至將一些中國飲食特色帶去了土耳其。
㈤ 世界上有哪幾個文化圈
西方希臘眾神文化(及基督教,天主教,羅馬教)---西方文化---法國、希臘、英國、德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西方國家。
兩河流域文化(伊斯蘭教)-------------中東文化--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等中東國家。
東方文化(佛教、道教)--------東方文化----中國、印度、日本、泰國、越南等部分東亞國家。
古埃及文化---------非州文化-------埃及、蘇丹、剛果等非洲國家。
美洲文化(印加文化、等)----南美洲的部分國家(基本消亡了)
㈥ 土耳其菜為什麼可以躋身「世界三大菜系」呢有什麼獨特的魅力
說起世界三大菜系,你知道是哪三個嗎?他們分別是以烹飪技藝冠絕東西方的中菜,以精緻美味的法餐,還有最後土耳其餐?很多人都會奇怪,為什麼土耳其菜,也能躋身於世界三大菜系呢。
說起土耳其美食,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烤肉,經典的燒烤,主要是以牛羊肉為主,土耳其的酸奶也是十分出名的,奶質稠厚,奶香濃郁,無論是用作飲品,還是點心都十分的美味。出名的還有土耳其的牛肚湯,土耳其披薩,土耳其甜點等等。
世界三大菜系,他們名次不分前後,都是特色且出名的,有機會一定要去嘗一嘗。
㈦ 各國的文化特點
【內容提要】歐洲一體化是集經濟一體化、政治一體化、社會規范化、文化均質化於一身的綜合性進程。歐洲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和深邃的理性構成了一體化廣闊的人文背景和基本要素。歐洲一體化既是同一性的,又是多樣性的,是「歐洲自性」和「民族自性」的結合。自歐洲一體化進程啟動以來,文化因素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深刻影響了歐洲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基本原則、法律體系、機構設置及其表決機制和程序,對正在實施的歐盟東擴的范圍選擇、標准要求也產生了重大影響。隨著歐洲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文化的作用將會越來越突出和明顯。
【關鍵詞】歐洲一體化 歐洲文化 文化影響
戰後歐洲一體化進程是自民族國家產生以來區域合作和區域一體化的最高成就,其發展到目前的程度不僅出乎世界各國的意料,也大大超越了歐洲各國政治家們的想像。歐洲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和地緣政治、經濟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歐洲一體化不僅意味著歐洲的經濟一體化和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同時也意味著歐洲文化的「均質化」。歐洲一體化始於經濟領域,外溢於政治、防務和社會領域,但將終結於文化領域。歐洲各國只有在文化上緊密融合在一起,建立一個統一的文化歐洲,歐洲一體化才算最終實現。實際上,自歐洲一體化進程啟動以來,文化因素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一體化的不斷深化和擴大,文化因素必將對整個進程產生更大的影響,甚至將直接決定一體化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結局。
一、歐洲文化的內涵及特點
所謂文化,是「一個社會中的價值觀、態度、信念、取向以及人們普遍持有的見解。」①美國人類文化學家克羅伯(A.L.Kroeber)和科拉克洪(Clydkluckholn)認為,文化「存在於各種內隱和外顯的模式中,藉助於符號的運用得以學習和傳播,並構成人類群體的特殊成就……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傳統思想觀念和價值,其中尤以價值觀最為重要。」他們認為,文化可以分為內隱結構和外顯模式兩部分。文化的內隱結構由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審美方式構成,其核心是價值觀念,它是文化中最一般、也最持久的東西;文化的外顯模式由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構成,它取決於內隱部分,也是內隱結構的存在和表現方式。②而政治文化則構成了一切偉大文化的核心,古希臘文化的核心不是斷臂的維納斯,而是雅典民主政體。所謂政治文化,「就是一個民族關於政治生活的心理學」,「是一個民族在特定時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態度、信仰和感情。這個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歷史和現在社會、經濟、政治活動進程所形成。……政治文化影響各個擔任政治角色者的行為、他們的政治要求內容和對法律的反應。」 它同樣表現為內隱和外顯兩種形態。本文將主要從政治文化的角度來分析歐洲文化。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歐洲文化經歷了一個從近代到現代、從野蠻到文明的演變過程。建構主義理論家亞歷山大•溫特認為,以歐洲為中心的西方社會經歷了三種不同的文化形態: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霍布斯文化的道德基礎是所謂的「性惡論」和不容「異類」的觀念。他認為,人性是惡的,人人充滿了自私、貪婪和做壞事的慾望,「人對人象豺狼」,社會則處在「所有人反對所有人的戰爭」中。每個國家也都把別國看作「敵人」,在國家利益上都盡可能地「損人利己」,國際關系始終處在混亂、沖突甚至「無限」的戰爭中,「戰爭成了一種制度」。「殺戮和被殺是霍布斯文化下國家間關系的特徵。」 在普遍仇視的狀態中,「異類」是沒有生存和自由的權利的,對「異教」的「十字軍東征」正是這種文化的具體體現。在歐洲內部,這種文化還導致了「權力集中」和「建立帝國」。洛克文化的道德基礎是「生存和容許生存」,即「我活也讓別人活」。它把國際關系確定為一種競爭對手關系,從而使國際社會擺脫了戰爭的無限性和「國家的高死亡率」。自我剋制、「競爭與合作構成了洛克文化國際關系的特徵。」 而實現這一點的基本條件是約束人們和國家殺戮、作惡的法律和「法治」。因此,「性惡論」導致了歐洲法律體系的發達和歐洲人法制觀念的根深蒂固,以及「制衡理論」、「均勢理論」及其相關機制的形成和發展,也導致了人權觀念、民主意識和民主制度的發展。秩序、法制、民主、容忍、共存等日益成為歐洲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然而,「洛克文化不是一種完全的法治體系」,實際不穩定的,因為「戰爭被認為是正常和合法的」。 而一旦約束戰爭的機制失靈,戰爭就可能再次無限化,從而回到霍布斯文化狀態。康德文化的道德基礎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其規范性基礎則是「法治」。它把國際關系定位為朋友關系,在此種關系中「非暴力和團隊行為已經成為規范」,「行為體之間的關系模式超越了競爭與合作,不僅不以對方為敵,而且將對方的利益內化為共同體的利益,並由此建立了新的合作觀念。」 溫特將這種結構稱之為「共同體」,認為共同體各成員建構了充分的、「群我」的集體認同。這是最高一級的文化形態。事實上,從邏輯順序而非時間順序上看,歐洲文化恰恰經歷了從霍布斯文化到康德文化的歷史演變。就目前來講,歐洲文化比較明顯地體現了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的某些特點,是二者的混合體。
歐洲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特點,可以對其進行不同的劃分。根據上述文化的兩分法,可以將歐洲文化分為兩部分,即內隱部分和外顯部分,或稱之為觀念性文化和結構性文化。同時,歐洲文化不是單一的,它既是一個擁有共同文化內涵的同一性的文化,又是一個包容了不同民族文化特性的多樣性的文化,「它是內涵著『認同中有多樣』(diversity in identity)和『多樣中有認同』(identity in diversity)的綜合概念」,「就其整合性可見其宏觀上的同(identity),由此而產生『歐洲主義』。就其支脈的分殊性又可見其微觀的異(diversity),由此而產生『民族主義』。」 總結國內外學者的有關論述,可以把同一性的歐洲文化(亦被稱為「歐洲的自性」、歐洲的「結構認同」)歸結為基督教文明、法制觀念、人權觀念、自由觀念、平等觀念、競爭意識、權利義務觀念、和解精神、容忍態度、協商精神、非暴力觀念、秩序觀念、互助觀念、個人主義、理性主義、實證主義、浪漫主義等觀念性文化,以及憲政、三權分立、普選制、代議民主制、內閣制、獨立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體系、自由貿易和市場體制等結構性文化。 此外,還有歐洲各民族共有的關於建立統一歐洲的「歐洲意識」、「歐洲主義」等。而多樣性的歐洲文化(亦被稱為「民族的自性」、歐洲的「國家認同」)主要是指歐洲各國的民族主義情感、不同的民主觀念及其實施方式、法律體系的差異、經濟自由度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對各自文化及其表徵(語言、貨幣、藝術等)的鍾愛以及民族歷史自豪感等。例如,法蘭西文化具有明顯的「大陸型」特徵,它的「天然聯系」主要在歐洲大陸。自大革命起法國就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共和民主制度,消除了一切封建殘余;在法律上它屬於典型的大陸法系,成文法豐富而嚴謹;在宗教上它屬於天主教歐洲;其人民對法蘭西民族悠久的語言、文學、藝術、貨幣、生活方式和輝煌的歷史懷有一種深深的民族優越感。而不列顛文化則是「海洋型」的,它的「天然聯系」首先是英殖民帝國、英聯邦和美國,然後才是歐洲大陸。它對其歷史上形成的君主立憲情有獨鍾,對19世紀「大英帝國」的輝煌充滿自豪和懷戀,以至於對過去形成的一切(英語、英鎊、以莎士比亞為代表的英國古典文學等)有著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愫。在法律上,它屬於英美法系,強調判例的意義;在宗教上,它屬於新教歐洲。德意志民族在歷史上則是一個「既極其『保守』,又特別『先進』、既古老又富有朝氣的民族。」「它的社會制度一直是極端反民主的獨裁專制制度」,直到二戰後才在外來強力的推動下走上自由民主的道路。「他們認為自己的民族是屬於最優秀民族當中的一員,日耳曼民族的品質、文化、哲學、宗教、語言,等等,都是優秀無比的。」另外,德意志民族素有崇拜權威、嚴守紀律的傳統等。 因此,歐洲文化「對『外』是『歐洲主義』;而對內是『民族主義』」,歐洲聯盟正「是『歐洲主義』和『民族主義』的結合。」
歐洲文化的上述特點對歐洲一體化進程及其結構特徵產生了重大影響。
二、文化因素對歐洲一體化的影響
自1952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以來,歐洲一體化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不斷深化和鞏固的過程。從其成員構成來看,已從最初的6國發展到目前的15國,2004年5月以後還將擴大為25國,一體化的文化背景也日益豐富多彩;從一體化的領域來看,已從最初只涉及部分經濟領域的煤鋼共同體發展到目前包括經濟、政治、外交、防務和社會各領域的全面的歐洲聯盟;從發展最快的經濟一體化的程度來看,已由最初的自由貿易區經過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發展到了目前的經貨聯盟;它的結構體系也從最初的單一結構發展為目前復雜的三大支柱結構。而歐洲一體化發展的每一步無疑都受到了歐洲文化的影響,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實際上,在一體化進程正式啟動之前,歐洲已先期經歷了一場長達幾個世紀的推動歐洲統一的文化運動。首先,歐洲文化自誕生之日起就蘊含著統一的因素。在近代民族國家產生之前,歐洲是統一於基督教信仰的,歐洲人擁有共同的「天國」和共同的上帝,擁有統一的精神世界。正是這種精神認同使歐洲各民族產生了有別於外邦的「歐洲意識」。隨著民族國家的誕生,歐洲開始四分五裂並陷入了持續不斷的沖突和戰爭之中,而這又從反面激起了歐洲人對恢復「歐洲統一」的強烈願望。「歐洲統一」的觀念首先反映在思想家的著作中,並形成了以追求和平為目的的建立新國家結構和國際結構的政治學。 歐洲民間的「促統」思想和運動也從未間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災難性後果震驚了歐洲各國,促使歐洲朝野開始認真對待歐洲聯合的問題,形成了廣泛的社會運動。二戰結束後,在探索持久和平途徑的過程中,歐洲人終於開始了以「地區一體化」為標志的統一進程,綿延數百年的歐洲聯合思想終於進入了實踐階段。因此,歐洲一體化決不僅僅是「政府行為」的結果,它的基礎性條件恰恰是歐洲各民族共有的歐洲文化。前歐共體委員會主席雅克•德洛爾甚至認為歐共體是「思想的結晶」。
在歐洲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文化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其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一,對一體化發展模式的影響。自民族國家產生以來,歐洲文化始終處在一種「雙重自性」的結構中。渴望歐洲統一的「歐洲自性」與主張民族利益至上的「民族自性」既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由此決定了歐洲文化和歐洲國際關系的整體面貌。在結構內部,兩種「自性」之間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民族自性」的膨脹必然導致「歐洲自性」的萎縮,反之亦然。它所涉及的核心問題是以國家主權為中心的國家利益問題。「歐洲自性」以歐洲的聯合和統一為目標,各民族國家利益作為歐洲整體利益的組成部分對後者只能服從而不能超越,國家主權因而必須在較大程度上作出讓渡。「民族自性」則強調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的至高無上和不可侵犯,不承認國家之上的任何權威,它使各主權國家很難完全融為一體,導致合作的有限性,甚至導致分裂、沖突和戰爭。因而,當「民族自性」成為主導性歐洲文化時,歐洲就會陷入分裂和混亂,而在「歐洲自性」主導歐洲文化的情況下歐洲便會走上聯合甚至一體化的道路。長期以來,「民族自性」一直是歐洲各國制定對外政策的主導因素,甚至目前主權問題依然是歐洲一體化中最為敏感的問題。這決定了所有以損害和削弱各國主權為主要內容的一體化設計註定要失敗。這也正是「聯邦主義」一體化思想在實踐中一再遭到拒絕的主要原因。於是,以個別領域的一體化為起點的「功能主義」和以鬆散聯合為特徵的「邦聯主義」便成為歐洲各國的最佳選擇。而且,一體化也只能從對主權影響最小而對和平保障最有利的領域開始,在戰後初期這便是煤、鋼領域。因此,歐洲一體化以煤鋼共同體為突破口和起點也就不難理解了。歐洲文化的上述特點還決定了歐洲一體化只能採取漸進的、功能外溢的模式,只能從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中導出其他領域的一體化。
第二,對一體化法律建設和機構設置的影響。歐洲是近代民主法制思想的發源地,歐洲各國均建立了以憲政、三權分立、普選制、代議制、司法獨立和法律至上為基本原則與核心內容的民主法制制度,民主法制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並成為人們日常行為的普遍准則。歐洲文化的這一特點深深地影響了歐洲一體化的法律建設和機構設置。首先,它使歐洲一體化從一開始就遵從法制的原則,確立了法律在一體化中的突出地位。歐洲一體化開始於有關歐洲煤鋼共同體的談判,而共同體條約這一法律文件的簽署和通過則標志著一體化邁出了第一步。從《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的簽署到目前《歐洲憲法》的即將出台,歐洲一體化發展的每一步都首先體現為相應的法律成果,並通過法律得以鞏固。歐洲一體化走過了一條逐步建立和完善統一的歐洲法律體系的道路。目前,歐盟已擁有一整套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內容十分豐富和具體且具有可操作性、長達8萬頁的法律文件,構成了完整的法律體系。因而歐盟也被稱為「法律共同體」。 其次,歐洲一體化的機構設置充分體現了三權分立、權力制衡和代議制的特點。歐盟的主要機構有5個,即歐洲理事會、歐盟部長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和歐洲法院。歐洲理事會是歐盟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制定歐盟的大政方針;部長理事會是歐盟的主要決策機關,負責制定歐盟的法律和政策;委員會是歐盟的執行機構,負責執行上述機構做出的決定和監督有關條約的執行;歐洲議會主要是一個咨詢機構,具有監督、建議、審議、批准和預算等職權;歐洲法院是歐盟的最高司法機構,負責有關歐盟法律的解釋、案件的審理和裁決等事宜。盡管在權力分配方面歐盟與各國明顯不同,如歐洲議會未被賦予最高的立法職能等,但在歐盟各機構之間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權力的分立、獨立和相互制衡則是極為明顯的。而且,某些機構的代表由選舉產生,具有代議制的特點。再次,「歐洲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共存與交融使歐盟一體化機制具有極為特殊的性質特徵。邏輯上,歐洲文化的同一性導致歐洲一體化機制的超國家性質,而其多樣性則導致一體化的政府間性質。一方面,總體上講,目前歐洲一體化的政府間性質是很明顯的。不僅其條約的創建和修改需由政府間會議討論決定,而且其機構的活動也僅限於成員國授權的范圍,其職權來源於共同條約的規定。因此,「共同機構即使權力再大,它也不可能擁有使自己不斷增生的權力」 。在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以及司法與民政事務方面尤其如此。但另一方面,在成員國讓渡權力的領域,一體化活動就不再是簡單的政府間性質。「在委員會提議、理事會決策、歐洲議會審查、歐洲法院作司法監督這樣一個決策進程中,共同體更多地體現為一種政體的活動,而非一般的政府間組織」。一般認為,「歐洲理事會明顯屬於政府間性質,而歐洲議會、歐洲法院、委員會等機構往往被認為屬於超國家機制」,但「同一機制在不同場合也具有不同屬性」。因此,歐盟「一體化機制並非具有單一的政府間性質,或超國家性質,而是多種性質並存於同一體系的不同層面。」
第三,對一體化表決機制的影響。歐盟機構的表決機制分為三種:一致同意、特定多數和簡單多數。從文化角度看,其中每一種都體現了不同的意義。一致同意具有政府間屬性,體現了較多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意義,它給予每一個成員國以否決權。正因為如此,具有強烈民族主義意識的法國戴高樂政府一度對歐共體實施了長達6個月的「空椅子政策」,要求修改歐共體的表決機制,實行一致同意的原則。而簡單多數和特定多數則具有超國家屬性,體現了較多的「歐洲主義」意義。長期以來,在幾乎所有重大問題上歐共體都實行了一致表決制,但恰恰這一點造成了其決策效率的缺乏,大大阻礙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隨著歐洲聯盟的成立和歐盟東擴計劃的實施,原有的表決機制越來越難以適應形勢的需要。因此,自冷戰結束以來,歐盟加快了表決機制方面的改革,逐步擴大了多數表決制的適用范圍。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歐洲主義」意識在歐盟內部的發展。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僅歐洲一體化的實施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和廣闊的文化背景,而且一體化的模式、進程、性質和特徵都深受歐洲文化的影響。
三、歐盟東擴的文化視角
東擴是歐盟的一項跨世紀宏偉藍圖,是歐盟在綜合考察了冷戰後的世界形勢和歐洲局勢後做出的戰略抉擇,它將在更大的地域范圍內實現歐洲的統一。與前幾次擴大不同,歐盟此次擴大具有更為鮮明的文化色彩和更為明確的文化意圖。
首先,東擴戰略是在東歐各國發生劇變並進行全面改制的形勢下制定和實施的,具有鮮明的文化背景。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起,在蘇聯「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帶動和影響下,東歐各國紛紛摒棄社會主義制度和意識形態,廢除一黨制和計劃經濟,並按照西歐的價值觀念、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模式重構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經濟、社會制度。與此同時,它們紛紛提出「回歸歐洲」的口號,積極要求加入歐洲組織,重新成為「歐洲」的一部分。 東歐國家認為,它們與西歐各國擁有共同的基督教文化和價值觀念,加入歐盟既可以為其民主化進程提供新的動力,又有利於促進其民族心理的轉變。與政治和經濟因素相比,「社會心理因素或許是最重要的:回歸歐洲等於加入西方文明,回歸歐洲也等於還原『歐洲人』。」因此,加入歐盟「是這些國家在尋求它們屬於西方的證言。」 出於地緣政治、經濟、安全和文化的考慮,歐盟也將東擴視為歐洲一體化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步驟。經過十多年的醞釀和准備,2002年12月的歐盟哥本哈根首腦會議正式決定吸收10個中東歐國家入盟,2003年上半年簽署了入盟條約。
其次,歐盟為中東歐國家制定了明確的政治、文化入盟標准。與以往幾次擴大不同,此次歐盟東擴除了為申請國制定了嚴格的經濟入盟標准外,還首次明確提出了以民主、法制、人權等為主要內容的政治、文化入盟標准。歐共體在最初簽訂「歐洲協定」時就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文化要求,將尊重民主制度、人權和市場經濟作為協定的基本原則,要求聯系國繼續進行政治和經濟改革,遵守法律和維護人權。1993年制定的「哥本哈根標准」更明確地規定了聯系國入盟的政治、文化條件:申請國必須是穩定的、多元化的民主國家,至少擁有獨立的政黨和定期選舉制度、依法治國、尊重人權和保護少數民族權益;必須建立可以發揮功能的市場經濟,實行競爭、價格自由化等政策;以西歐國家的法律為範本改革法律體系,逐漸與歐盟的法律制度融合。 歐盟《阿姆斯特丹條約》進一步加強了對入盟申請國的政治、文化訴求,第一次將政治、文化條件同成員國資格直接聯系起來,明確指出,如果申請國嚴重違反民主原則將被推遲接納入盟。 此後,文化標准一直被歐盟視為接納新成員的必要條件。
再次,在確定入盟國名單和東擴邊界時,歐盟表現出明顯的文化選擇傾向。東擴伊始,在歐盟內部就有關於「誰不屬於歐洲」和「何處是歐洲邊界」的爭論。在這場爭論中,文化因素被賦予了十分重要的意義。盡管爭論目前仍未結束,但首批入盟國名單表明,歐盟在確定東擴目標時有著明顯的文化選擇傾向。在已確定的10個首批入盟國中,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馬爾他都是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國家,其民主和人權狀況也被認為基本達到了歐盟制定的標准。而未被接納的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土耳其等國,其國內多數居民則信仰東正教或伊斯蘭教,其民主和人權狀況也常常遭到歐盟的批評。 尤其是1987年就提出入盟申請的土耳其,盡管其各項經濟指標普遍好於上述10國,但仍被拒之門外。究其根源,文化上的差異被普遍認為是主要原因。而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前蘇聯共和國則在一開始就被排除在加入歐盟的可能性之外,其中文化方面的考慮佔有很大份量。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認為,目前的歐盟15國都是屬於「被打上歐洲文化烙印」的國家,波蘭、匈牙利、捷克、波羅的海沿岸三個共和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以及斯洛維尼亞也都「屬於共同的歐洲文化」,而塞普勒斯在文化特點方面(除去它的土耳其部分)「與歐盟成員國希臘幾乎沒有區別」,其他入盟候選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和馬爾他的文化歸屬「存在疑問」,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個國家「只能被視為一個獨立的文化圈」,而土耳其則無庸置疑「不屬於歐洲文化圈」。因此,他堅決反對歐盟考慮接納土耳其入盟的問題,因為「如果仍有人堅持接納土耳其加入歐盟,就必須知道,它將來以什麼理由來拒絕埃及、摩洛哥、阿爾及利亞或者利比亞可能提出的加入申請。」 比利時前首相馬爾騰斯也認為,土耳其不屬於歐洲文化范疇,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不可能成為歐盟成員國。
最後,歐盟有一整套幫助候選國改造其國內制度的文化政策。為了順利實現東擴的目標,歐盟不僅為中東歐國家制定了明確的入盟標准,而且還積極幫助這些國家改造國內的各項規章制度,推動其盡快達標。為此,歐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其中包括改革候選國法律體系、樹立新的法制觀念、完善選舉制度、建立公民社會、婦女兒童權益保障、青年培訓和在職培訓、培育共同的歐洲觀念,以及文化教育現代化等方面的內容。另外,歐盟還通過簽訂雙邊和多邊協議等方式,加強了與候選國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加大了對這些國家的文化資助力度。
小結
從文化視角觀察和分析國際問題是當代國際政治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特點,因為「不了解國際體系層次的文化內容,無論是政治家還是現實主義學者都無法解釋現代國家和國家體系的行為。」 對歐洲一體化的研究同樣如此。
歐洲一體化經歷了一個從局部經濟領域到所有經濟領域,再到政治領域和安全領域的逐步深化的過程。而一體化的每一步深化都伴隨著歐洲各國在文化上的斗爭和協調。一方面,文藝復興後在歐洲各國普遍發展與繁榮起來的共同的「歐洲文化」促進了它們的接近和融合;另一方面,不同民族根深蒂固的「本土」文化又使各國在建立統一的「歐洲文化」的過程中必然會進行某種程度的「碰撞」和「整合」。正是在這種「碰撞」和「整合」過程中,歐洲文化實現了某種程度的「均質化」,變成了一種難分你我的混合體。實踐證明,文化因素對歐洲一體化深化的成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同時,在歐洲一體化的不斷發展中,歐洲文化本身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和更多的色彩。正如丹尼爾•帕特里克•莫伊尼漢指出的,「保守地說,真理的中心在於,對一個社會的成功起決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開明地說,真理的中心在於,政治可以改變文化,使文化免於沉淪。」
作為歐洲一體化的組成部分,歐共體(歐盟)的擴大同樣受到文化因素的巨大影響,特別是在此次歐盟東擴中文化的影響甚至是至關重要的。而無論是此前接納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和芬蘭,還是目前對東歐十國的接納,更不用說將來對土耳其的接受,都存在一個對被接納者進行文化改造和融合的問題。相對來講,經濟和政治的改造要容易得多,而文化的改造和融合則是一個極其艱巨和復雜的過程;結構性的、制度性的文化改造要容易得多,而人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改變則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需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隨著歐洲一體化的進一步深化和擴大,歐盟內部的文化影響將會越來越突出,文化之爭也會越來越激烈。一方面,一體化向政治、安全領域的擴散和外溢將直接觸及歐盟各成員國國家主權的核心和最敏感的部位,從而刺激各國內部民族主義的神經,這勢必會引起民族主義甚至極端民族主義的反彈(近年來歐洲右翼民族主義勢力的抬頭正是這種反彈的表現)。另一方面,「每吸收一些新成員,就意味著增加了『共同體』的多樣性」 ,也意味著為不同文化之間的協調和融合增添了某些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要處理好歐盟共同利益和各民族國家利益的關系以及新老成員國之間的利益關系將更加困難。近年來,「歐盟幾個主要成員國公眾對(歐盟)擴大的支持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德國和愛爾蘭均下降了4個百分點,英國下降了3個百分點,希臘下降了6個百分點。法國贊成和反對擴大的比例為40:47。」 這也意味著歐洲一體化的阻力將越來越大。然而,歐洲一體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共同的利益將使歐洲各國在共同文化的基礎上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歐洲一體化的成功經驗使歐洲文化具有很大的向外輻射和傳播的功能,它的一整套制度、規則、標准、價值觀和文明理念被認為是符合人類利益的積極成果,且行之有效。因此,歐盟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將會直接影響到其他國家和地區,首先是周邊國家和地區,如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以及地中海沿岸國家等。其中許多國家已明確表達了加入歐洲一體化的意願,並在實踐中積極向歐盟標准靠攏。這為進一步擴大歐盟在國際上的影響、提高歐盟的國際地位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