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什麼時候遷的都

土耳其什麼時候遷的都

發布時間: 2023-06-28 11:33:16

⑴ 一戰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首都在哪

伊斯坦布爾。建於公元前660年,當時稱拜占庭。公元324年,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從羅馬遷都於此,改名君士坦丁堡。1453年土耳其人作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後,始稱伊斯坦布爾,但西方國家仍習稱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遷都安卡拉,伊斯坦布爾成為正式名稱。

⑵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遷過首都

首都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了,比如我們用「北京」指代中國,用「倫敦」、「巴黎」指代英國和法國等,所以,首都擔負著「國家形象」的重任,說它是一國象徵也不過分。有了這樣的身份按說應該穩定才對,事實上,大多數國家的首都是很穩定的,遷都只是出於無奈。然而,從18世紀末到今天的200多年裡,全世界相繼有1/3的國家遷了都,這些現象的背後隱藏著近現代首都在發展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本文作者掌握著豐富翔實的資料,把近現代涌現出的遷都現象作了巡禮式的介紹,既有正史又有軼事,閱讀中我們會有窺探一國家務事的感覺。本來嘛,給首都搬家就是一件棘手的家務事。

從18世紀末到今天的200多年裡,世界歷史發生了諸多變化,世界經濟在飛速變革,人群與人群、國家與國家的關系也隨著戰爭的消長而變幻莫測。在這個動盪的背景之下,我們對任何事都不能抱有足夠的信心認為它永固不變,比如說一個國家的首都。如果把國家視為一個生命體,首都就相當於神經中樞,在任何時候,首都都是國家最重要的地點,她的興衰反映了國家的命運,內外戰爭中首都被攻佔,往往代表著政權的更替,甚至國家的滅亡。所以,首都應該是穩定的,正如大多數首都所表現的那樣,一旦確定,就生根發芽,直到成為一國的象徵。

但是首都搬遷的事古今中外都有發生,在個別國家的某個時期,遷都之舉還頻繁進行。比如日本,在公元6世紀末到8世紀末的200年間曾七遷其都,平均28年搬一次家。歷史上一些大帝國在開疆拓土、攻城略地的過程中,也會隨著形勢的發展而遷都——既為了鞏固已得到的戰爭成果,也為了建立突襲性的前進基地。這些,我們暫且不談。單說近現代世界各國已經或正在發生的遷都,就已經讓我們眼花繚亂了。

本文所說的「近現代」,把時間的上限基本定在18世紀末,時間的下限,則至當前。

在這期間,全世界發生過遷都的國家共有61個,將近現有國家總數(194個)的三分之一。這還僅僅就國家的「個數」而論,假若按這些國家的面積和人口——分別佔五大洲面積總和的71%與人口總和的74%,比值就高得多了。可見遷都影響非常廣闊,是牽動全世界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大動作。

把首都遷向國土的中央
近現代遷都的國家,雖然在遷都的動機與設想上各有不同,但有一點幾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內遷」。

中國有「擇天下之中而王」的說法,這個「中」指的是交通的中心。在古代,國家的交通中心往往位於國土內部四通八達的一個地方,顯然,首都定在這里有利於上情下達,也有利於把各地資源匯集過來。所以,自古以來,世界上多數國家都會把首都放在國境的內部,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也有不少國家的首都位於海岸線或國境線上,但是,一旦政治情況發生變化了,它們就會把首都向國境內部遷移。

但並不是說從來沒發生過首都外遷的事情。比如俄羅斯18世紀初把首都從莫斯科外遷到聖彼得堡,日本19世紀中把首都從京都外遷到江戶(即今東京),然而這類首都外遷的事後來再沒有發生過。

近現代各國首都的內遷,是指從沿海遷向內陸,或從邊境移向內地。

奈及利亞的首都內遷阿布賈,主要是為了加強中央政府與國內各地區的聯系,均衡內地與沿海的經濟發展,減輕原首都拉各斯人口過度密集的壓力;坦尚尼亞的新首都多多馬,位於國境中部,與全國各行政區的距離幾乎相等,交通便捷,既有利於中央政府的政治運作,又便於促進和推動地區間經濟的均衡發展。

所以說,首都內遷,是為了找到一個更利於全國各地經濟發展的地理位置——要麼彌補原首都位置過於偏遠的不足,要麼分散原首都的人口和環境壓力,從全國的范圍內找一個新的重心,用來平衡各地的經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首都就像銀河系的軸心,它遷到哪裡,全國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重心就會偏向哪裡,它的位置,決定了國家各方面的布局。

因此,遷都對於國家來說是一件綱舉目張的事,目的就是以後不再遷都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每個國家在遷都之前都要做大量調研工作,尋找最適合建都的地點。在這個過程中,多數國家會普遍徵求社會各個階層的意見,有的國家,甚至出現過要求舉行全民公決的呼聲。

首都內遷的地點,大多是(或靠近)該國的地理中心,非洲的奈及利亞、象牙海岸與坦尚尼亞的新首都就有這個特點。

而且,新首都的海拔大多比較高,從而具備了一系列天然優點:氣候溫和,溫差小,降水適中等。如坦尚尼亞的新首都多多馬位於國境中部的高原東側,海拔1136米,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2℃,年降水量600毫米。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亞,位於巴西高原中部,海拔1000米,氣候乾燥、溫和,年平均氣溫27℃,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再如馬拉維的新首都利隆圭,位於中央高原上,海拔1134米,受附近的馬拉維湖的調節,幾乎是四季如春。

巴基斯坦從1947年8月15日起成為英聯邦的一個自治領,這個新國家獨立之初就面臨定都的重大抉擇。當時印巴剛剛實現分治,巴基斯坦衡量自己各省的條件,多數都不利於奠都其間,比如西北邊境省偏處邊遠山區,交通不便,經濟、文化相對落後;俾路支省自然條件差,經濟、文化水平低;旁遮普省雖然富裕,地理地位居中,但教派矛盾突出,它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拉合爾,與印度過於接近;東巴基斯坦省與國家的主體部分隔離,聯系極其不便,等於孤懸一方。總括看來,這些省份都不具備建都的應有條件。惟獨信德省的卡拉奇,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國際往來便捷,又是全國第一大城市,有自然形成的號召力。加之信德省政府明確表示,願意聯邦把首都設在本省,並且很快正式提出建都卡拉奇的建議。事實上,當時也只有信德省有能力、有條件承擔建都的任務。

建都卡拉奇的重大決策,就這樣確定下來。1948年7月23日,巴基斯坦政府頒布了有關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奇為憲法首都。從定都開始到1959年9月,共有6任總督或總統和7任總理在卡拉奇供職。在這里展開了一系列政治活動:推動了各級行政機構的建立,鞏固了國防,安置了數百萬難民,為經濟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但巴基斯坦在卡拉奇設都,也存在許多難題:首先是人口壓力大,基礎設施建設滿足不了人口日益增長的需要。1941年,卡拉奇人口僅40萬左右,獨立後人口猛增,1950年就已超過百萬。隨著人口壓力越來越大,住房、就業、衛生、交通乃至食品等問題愈益嚴重;其次,大量生活必需的水和食品需從外地調入,既難於滿足人口需要,又增加了交通運輸的壓力;第三,中央政府的設置,加重了卡拉奇的負擔,無形中限制了它作為進出口中心和國際海運樞紐等優勢的發揮;第四,卡拉奇商業氣息濃烈,整日人聲鼎沸,市況嘈雜,不利於政府日常工作的進行;第五,氣候炎熱、疾病多發,政府工作人員每年必須到氣候宜人的地方休假,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財政開支;第六,外省人與當地人齟齬不斷、中央政府和信德省政府之間也矛盾重重,在卡拉奇的歸屬問題上,中央政府和信德省政府之間的爭執尤其尖銳。制憲會議決定將卡拉奇從信德省劃出,組建為直屬中央的單獨的行政區域,信德省穆斯林聯盟理事會反對;經過反復協商,信德省當局作出讓步,將省的首府遷至海得拉巴。但在房屋交接、難民安置、信德省議會補缺選舉等問題上分歧猶在;第七,卡拉奇瀕臨阿拉伯海,作為首都,易於遭到攻擊,安全性差。

所有這些不利因素,都使得巴政府必須就首都所在,作出新的統籌安排。

1959年初,巴總統下令組織了有氣象、鐵路、水利、電力、農業等方面的官員和專家參加的委員會,對首都問題進行詳細的考察和論證,同年7月15日,正式發表了委員會起草的報告,明確認為不惟卡拉奇不宜作為首都,全國也沒有其他哪一座現成的城市可改建為首都。只有另起爐灶,平地起家,從頭建立一個嶄新的首都,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建都問題。國家批准了這個報告,並且立即開展新首都的選址工作。最後選在旁遮普省最北端、拉瓦爾品第附近的波特瓦爾地區營建新都。

這個地區位於波特瓦爾高原西北部,地勢起伏有致,在海拔503-610米之間,北有海拔1500米的馬爾格拉山為屏障,西部有淺丘偎依,東南部是林木繁茂的開闊地,小溪和河流縱橫交錯,為城市生活和農業提供了充足水源;基本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有干、雨兩季,平均年降水1143毫米,附近山上還會有雪,氣溫遠較卡拉奇適宜;自然資源豐富,有建築用的大理石礦,土地肥沃,糧食和蔬菜供應充足;公路和航運設施齊備,土地徵用費用低廉。

1959年9月,制訂新都建設規劃的聯邦首都委員會成立,包括了地形、地質、氣候、供水、通訊、電力、衛生、人口等16個部門,各對有關項目進行具體的分析,僅「地區歷史報告書」就長達300多頁,從石器時代一直寫到巴基斯坦獨立,足見工作進行的細致和深入。

1960年5月24日通過了遷都總體規劃,其中特別指出:「首都不應當是工業或商業中心,只應當是首都」,應該把新首都建成「一座花園和花的城市,使全城看起來像一塊美麗的地毯」。6月22日,總統下令成立首都發展局,具體負責新都的建設。經過廣泛徵求意見,新都取名為「伊斯蘭堡」。

國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保護其國民不受外國的侵犯,因此,古代統治者除在首都集中大量的軍隊外,往往會選擇有利於防守、不利於進攻的地理區位作為首都。但在現當代國際環境下,國家已經不那樣擔心外敵的軍事侵入,所以凡是首都內遷,考慮較多的是政治、經濟乃至人口層面的問題,力求通過這種大動作,收到施政更加靈活、經濟均衡發展、人口分布趨於均勻等多重效果。但在某些國家,首都的內遷,似乎仍然包含軍事上的某種籌劃乃至國家安全的考慮。盡管目前有人認為,在現當代日益先進的軍事技術條件下,戰爭的真正致命打擊,往往是「垂直地」突然而降,並非是「水平地」緩緩推進,所以地上的平面「縱深」不拘大到多少公里,都沒有什麼實際保障意義,但有關「內地安全」的傳統構思,對某些國家首都的內遷,彷彿仍起一定的作用——至少在心理上蘊含著某種「安定」和「緩解」的潛在功能。

給首都搬家是個系統工程
遷都是件大事,有「牽一發動千鈞」的效果。不僅遷都國家的政治經濟格局將隨著新都的誕生而發生改變,其他國家也將依照新都的情況而改變與這個國家的聯絡方式,比如駐該國的使館要遷到新都啦,隨著該國政治經濟和人口分布的改變,對該國的經濟政策也要變化啦等等。因此,遷都實際上牽扯到許多人的現實利益,是個系統工程,由於眾口難調,實施起來就格外困難。

坦尚尼亞關於遷都多多馬的打算,早在上世紀60年代,也就是坦尚尼亞獨立建國之初,就已經有所醞釀了,只因費用過高,當時國力薄弱,無法承擔,所以只能紙上談兵,擱置了十多年,才得以正式提上日程。1973年9月,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聯盟(現執政黨坦尚尼亞革命黨的前身)在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出了把首都從達累斯薩拉姆內遷多多馬的決議,並且計劃10年內搬遷完成,當時估計需花費2.28億英鎊。為了保證遷都工作的順利完成,中央政府還特別增設了主管遷都工作的首都發展部。

多多馬原是多多馬行政區的首府,坦尚尼亞遷都於此,主要出於戰略和發展國民經濟的考慮。它位於坦尚尼亞的中部,幾乎是全國的地理中心。但是它的自然條件並不十分理想,乾旱缺水,而且有的地方土地疏鬆易陷。「多多馬」一名,來自當地的主要居民戈戈(Gogo)族語言,意思就是「下陷」。但多多馬的農牧業發展良好,尤其交通發達,是東西向鐵路和南北公路交通的樞紐。把首都設在這里,既有利於國防,也便於中央政府的領導和施政,還有利於促進本地區和其他地區國民經濟的發展。然而30多年過去了,雖然多多馬的人口在2005年時已達到了40萬,但遷都的進程卻大大落後於計劃,新都的營建,遠沒有全部完成。

到上世紀80年代末,已搬遷到多多馬的黨政機關不足計劃搬遷單位的20%,已搬遷的政府工作人員佔全體計劃搬遷人員的百分比更低,僅10%。這之後的20多年間,遷都的速度也並沒有加快,不免給人舉步維艱的感覺。雖然總統府已經矗立在新都了,總統本人卻仍在達累斯薩拉姆處理國務。即使到2006年,坦尚尼亞中央政府基本上仍在達累斯薩拉姆運轉,各國使館全沒搬家,中國的大使也仍然原地駐節。以至於不明就裡的人,仍舊認為達累斯薩拉姆是坦尚尼亞的首都,甚至一般出版物(包括地圖集)也照舊把達累斯薩拉姆當作坦尚尼亞的首都來介紹。更何況多多馬固然在「日益成長」,但達累斯薩拉姆「成長」得更快:2005年時人口已經達到400萬。

遷都遲速與否,也能反映國家政治生活的根本特點。比如韓國和緬甸,兩國近期都發生了遷都事件,但他們一個是吵吵嚷嚷,久拖未決;一個是不動聲色,閃電搬遷。韓國的政治生活,半個多世紀以來,以美國式的民主制度為樣本,其根本特點就是互相「扯皮」,優點是「多數說了算」,誰也別獨斷專行,缺點是拖拖拉拉。緬甸自1988年以來由軍人掌權,政治生活具有「軍人說了算」的特點,一切無須跟誰商量,辦起事來當然「干凈利落」了。

早在20世紀70年代,韓國執政當局就幾次萌生過遷都的念頭,後來隨著「冷戰」的結束而沉寂了下來。不料2002年,總統候選人盧武鉉在競選中舊話重提,保證一旦當選,將把行政首都遷到南方。彼時人們對這種表態並不認真對待,以為不過是吸引韓國中南部地區選民投票的「競選語言」。沒想到他上台後果然把推進「行政首都遷移」作為新政府的工作核心。在他的大力運作下,2003年12月29日,韓國國會以壓倒多數通過了《建設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案》,200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新都地址的確定鄭重其事。先由專門成立的韓國新行政首都推進委員會在國內進行排查,2004年6月15日將初步圈選的4個新行政首都候選地公布於眾;再經80名專家組成的評估委員會全面評估,舉行了5次全國巡迴聽證會,最後才以得分最高(88.96分)的忠清南道的燕岐—公州為將來的新都所在地。

韓國新任總統在遷都大業上雄心勃勃,他的政府也及時、積極地開展各項工作。新址初步確定後,政府隨即提出一系列設想和規劃:准備2007年底開工建設,2012年起從首爾(當時稱「漢城」)分批遷移總統府和中央各行政機關;2030年新都建設全部完工;計劃建設用地83平方公里,其中綠地佔新都總面積的48%;容納人口50萬等等。前後所需時間是24年,所需經費接近400億美元,其中政府負擔1/4,其餘3/4由民間籌集。這些數字表明韓國遷都規劃的恢宏與遠大。

但這事一啟動就遭到了韓國各方的質疑和強烈抵制。部分在野黨議員認為,遷都是新任總統撈取選票的「政治秀」和謀求長期執政的策略。韓國最大的在野黨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來阻止遷都,數十名國會議員為反對遷都而徵求簽名。首爾的反應尤為強烈。首爾市和京畿道等方面聲稱誓死反對, 還採取一連串的行動:不斷掀起示威浪潮,市議會通過一項反對遷都的決議,打算提請憲法法院裁定國會通過的《建設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案》是否違憲,同時發起大規模簽名運動,要求政府就遷都問題舉行全民公決等。已有調查表明,韓國將近68%的人認為遷都關繫到國家的長遠大計,贊成通過公投以決定取捨。

公民投票迄今為止還沒有舉行,但反對「遷都」的政治團體和部分國會反對黨議員卻採取了行動,於2004年7月12日向憲法法院提起訴訟,這年10月21日開庭,由首席法官宣讀判決書,9名法官中有8名法官認為,遷都是關系國家命運和發展的大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建設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案》,沒有經過全民投票公決,因而違犯了憲法。宣判公布後,韓國陷入一片混亂。不少執政黨國會議員認為,憲法法院的判決不是依據法律,而是出於政治判斷,難以成立;總統府對此判決感到「震驚」,並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而韓國最大的在野黨則對此判決拍手稱快,認為是法制的勝利;站在反「遷都」第一線的首爾市市議會對判決尤其贊不絕口。

判決後,圍繞「遷都」是否違憲的爭論將在法律層面畫上句號,如何應對成為現政府執政能力的嚴峻考驗。從已經發生的事態看,韓國政府似乎不為所動,政府發言人發表聲明說,「將在聽取國民意見的同時,通過法律專家對憲法法院的判決進行重審,然後再拿出對策」,申明「不論憲法法院作出何種判決,政府的政策不會改變」。有關專家也認為,憲法法院雖然作出了判決,但不等於「遷都」就徹底失敗。扭轉這一局面有兩條出路:一是政府延請法律專家對憲法法院的判決進行重審,如果證據充分,可駁倒憲法法院的結論;二是就遷都問題進行全民公決,如果獲勝,「遷都」可名正言順地大力推行。

韓國的遷都雖然一波三折,但是政府好像並沒有放棄,而是放慢腳步,尋覓適當的對策,以便遷都計劃得以實施和貫徹。

關於緬甸的遷都,社會上雖然早有傳聞,但誰也說不準確。所以緬甸政府突然於2005年11月7日正式向外界宣布遷都,使很多人感到「意外」,不僅普通老百姓,即便政府很多公務員甚至政府高官,都不清楚事情的背景。隨後,緬甸外交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緬政府將行政首都內遷,各國駐緬使團也不知就裡。其實,緬甸政府醞釀遷移行政首都由來已久。據媒體報道,3年前已著手准備,現在不過是付諸實行而已。

緬甸的新首都已由緬甸政府先期確定了,它就是國境中部的彬馬那(現稱「內比都」)。彬馬那位於原首都仰光以北390公里的一個小盆地中,行政上屬曼德勒省。此前這里是個鮮為外界所知的小城。錫當河從市東流過,周圍有叢林滿布的山丘環繞,向南是比較寬敞的平川地。這里是緬甸少有的鐵路樞紐之一。

緬甸政府公布遷都命令後,國防部、外交部、內政部等10個中央政府部門立即行動起來。據媒體報道,一夜之間,近千輛軍車駛入首都仰光,每個准備搬遷的部門前,均有數十輛軍車排成一字長龍待命。工作人員不斷將辦公傢具、設備、文件搬上車,人們都默不作聲地忙碌著。遷都令要求分三階段完成搬遷,除個別中央單位(如畜牧水產部),其他所有政府部門,必須於2005年12月中旬以前全都遷往彬馬那。

緬甸的新都不但已經選定,而且還分期進行了擴建,每期投入的經費達數千億緬元(據目前市場匯率,每1300緬元兌換1美元),現已完成三期工程,包括領導人辦公和住宿設施、政府各部辦公樓及住宅樓、巨大的地下及山中掩體、飛機場、火車站、醫院等,甚至還有高爾夫球場。環城公路與主要公路相連接,與仰光的車程僅7個小時,鐵路每天有列車往返。程式控制電話交換設備安裝完畢,可與世界各地通話。據說緬甸航空公司也已准備開通往返於彬馬那和仰光之間的航班。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由各大私營公司承擔,政府投入與實際的建設投入沒有直接聯系。因此,彬馬那的具體建設規模尚無法估計,根據實地施工人員的透露,工程建設規模容納緬甸政府數量有限的公務員綽綽有餘。

緬甸閃電式遷都在世界范圍來看也是罕見的,這與吵吵嚷嚷、懸而未決的韓國式遷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導致遷都的原因,兩國也有不同。

韓國的遷都是為了解決國家發展中遇到的難題。首先是為了緩解人口壓力——以首爾為中心、包括仁川和京畿道在內的首都圈,面積不足國土的12%,卻幾乎集中了全國半數的人口和七成經濟力量。首爾市本身的情況更嚴重:面積(600平方公里)僅佔全國的0.6%;人口(現已接近千萬,60年來增加了10倍)卻佔全國人口的21%!給現首都的人口壓力「松綁」已經迫在眉睫。其次是為了均衡地區發展——首都經濟力量的過度集中,既影響了韓國整體經濟的均衡發展,又加劇了地區間的矛盾沖突。首爾遠離欠發達地區,而新首都地處韓國中部,相比而言更便於對周邊地區形成輻射,實現國家的整體繁榮。至於隨著美國調整駐韓美軍的部署,漢江以北的美軍,將撤往韓國中部,為了安全,把國家的首都相應作地理上的南移,也未嘗不是韓國遷都籌劃的背景之一。緬甸的遷都,輿論界的一般看法認為,國防方面的考慮是首要因素......

⑶ 世界四大古都是那些

西安、開羅、雅典、羅馬並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四座城市的歷史濃縮了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史。

東、西兩方不同文化的深邃同時吸引著世人的注目,輝煌燦爛的黃河華夏文明、尼羅河文明、美索不達美亞文明、印度河文明、希伯來文化創造了人類歷史文明的每一個亮點。

一、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京兆,鎬京,歷史上第一個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周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簡稱「鎬」(hào)即源於此。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陸腹地,緊鄰中國大地原點,是歐亞大陸橋的中心城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文明古都

⑷ 7世紀時土耳其人為什麼開始向西遷徙

7世紀時,土耳其人被分為東西兩個部分,由於受到中國唐朝軍隊的追擊,開始向西遷徙,我們所稱的阿瓦爾人、保加利亞人和卡扎爾人原本都屬於土耳其人的部落。

10世紀時,土耳其人的一支塞爾柱突厥人發展迅速,建立了塞爾柱突厥人國家,並將勢力擴大到伊朗和俄羅斯草原,其西部邊界延伸至小亞細亞地區,開始與拜占廷帝國軍隊發生接觸。由於土耳其人慣於游牧生活,精於騎射,因此,常常大批受雇於拜占廷軍隊。

⑸ 土耳其首都為什麼要從伊斯坦布爾遷到內陸的安卡拉

土耳其首都從伊斯坦布爾遷到安卡拉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這次戰爭讓土耳其不得不選擇放棄伊斯坦布爾遷都到安卡拉。土耳其首都從伊斯坦布爾遷到安卡拉是被迫的,伊斯坦布爾特殊的位置實在是不利於當時土耳其的形勢發展。另外,土耳其當時這樣做也是為了新國家更好發展。


遷都安卡拉也是為了讓自己的新國家更安定,更好的發展。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了,但伊斯坦布爾曾經是奧斯曼帝國的首都,當時的伊斯坦布爾殘存著大量的奧斯曼帝國親信。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凱末爾建立了新的土耳其共和國,剛剛建國就在這樣的首都內發展可謂是危險重重,隨時可能受到奧斯曼帝國親信的襲擊,為了讓自己剛剛建立的國度更穩定,也是為了防止奧斯曼帝國殘余勢力反擊,凱末爾自然會選擇把首都遷往作為自己基地的安卡拉。

⑹ 為什麼土耳其遷都安卡拉

奧斯曼帝國時期,土耳其的首都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邊上的伊斯坦布爾。隨著奧斯曼帝國的日益衰落和俄、英、法等帝國主義勢力的侵入,到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土耳其面臨被瓜分的危險。首都伊斯坦布爾經常處於歐洲帝國主義列強的炮艦威脅之下,1920年還被英軍佔領過伊斯坦布爾市。被尊為「土耳其之父」的穆斯塔法·凱末爾便到小亞細亞半島組織對外反抗外國侵略、對內推翻蘇丹封建帝制的資產階級革命。由於地理位置適中,交通方便,安卡拉逐漸成了斗爭的中心。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革命勝利以後,1922年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決定遷都安卡拉,安卡拉便被定為共和國首都。

⑺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歷史區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伊斯坦布爾(土耳其語:İstanbul)是土耳其政治、經濟、文化、金融、新聞、貿易、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
位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當歐、亞交通要沖,戰略地位極為重要。面積5343平方公里,人口1385萬(1985)。
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岬上,稱拜占庭。公元330年改建為東羅馬帝國首都,改名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譯康斯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之名在奧斯曼帝國征服之前至少存在百餘年歷史了,如1403年西班牙國王遣使覲見帖木兒大帝,使臣途徑君士坦丁堡,在回憶錄中提到,希臘人也稱此地為伊斯坦布爾(見《克拉維約東使記》商務印書館漢譯本)。但西方國家認為奧斯曼帝國是此地的侵略者,所以依然堅持稱此地為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初建時為首都(獨立戰爭期間遷都安卡拉),伊斯坦布爾才成為國際上的正式名稱。現在市區已擴大到金角灣以北,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子斯屈達爾也劃入市區,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現代化城市。
伊斯坦布爾當選為2010年歐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歐洲體育之都。該市的歷史城區在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⑻ 求土耳其歷史

土耳其歷史:

1、古典時代

從亞伯拉罕到諾亞方舟所停泊的亞拉拉特山,安納托利亞在聖經時代已在文明史上扮演重要地位。

西台人Hattians、魯維人Luwian及胡里特人相繼佔領小亞細亞後,印歐人便攻陷了哈圖沙(Hattusas)。

公元前1800年到前1170年,赫梯人興起。

在赫梯帝國於公元前1170年崩潰後,安納托利亞地區出現了政治真空。

於是許多講印歐語的民族,以及「海上民族」紛紛遷入這一地區,形成了一波移民浪潮。

弗里吉亞人也在這批移民之內,他們於前9世紀至前8世紀時建立了以戈爾迪烏姆為都城的王國。

外來者的入侵使赫梯人和邁錫尼文明的文明都遭到徹底的毀滅。

2、突厥人遷入

大約在八世紀初, *** 帝國攻佔中亞各地,西突厥也被納入其統治。

3、塞爾柱帝國

烏古斯酋長塞爾柱原住錫爾河東岸,後來為了避免西喀拉汗王朝的侵略,後南下由孫子在1037年建立大塞爾柱帝國。

在東羅馬帝國浮沉的幾個世紀里,一個游牧民族 - 突厥人(Turk)開始從亞洲中部向西遷徙,由於堅強好戰的天性,很快佔領了衰落的白益王朝的地盤,並以波斯伊斯法罕為中心,建立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帝國。

4、羅姆蘇丹國

1077年Suleyman建國。

1095年烏爾班二世發起十字軍東侵。

1221年蒙古帝國摧毀花剌子模的莫夫城,烏古斯人卡耶部落由中亞的莫夫城的草原上逃難到小亞細亞,小亞細亞塞爾柱帝國(羅姆蘇丹國)收容他們,並開始向蒙古人稱臣納貢。

1243年蒙古人打敗小亞細亞羅姆蘇丹國,收為藩屬。

1308年被旭烈兀(Hulagu)所建立的伊兒汗國所滅,被設為羅馬省。

5、奧斯曼侯國

當羅姆蘇丹國滅亡後,這個王國分裂成了36個小候國,其中就有一個比較大的侯國叫奧斯曼,奧斯曼侯國逐漸吞並了其它的侯國,並成功擊退了外族入侵,建立了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為土耳其人所建立的一個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

土耳其人初居中亞內陸地區,後遷至小亞細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日漸興盛。

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干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和屬地,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今北蘇丹與葉門。

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

故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它將游牧部落的傳統、波斯的藝術修養、拜占庭的政治文明和 *** 的科學文化融於一身,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 *** 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

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 *** 化及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

奧斯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

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

在巴巴羅薩·海雷丁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奧斯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戰崛起的歐洲國家的 *** 勢力,但奧斯曼帝國終不能抵擋近代化歐洲國家的沖擊,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敗於協約國之手,奧斯曼帝國因而分裂。

之後凱末爾領導起義,擊退歐洲列強勢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6、土耳其共和國

出生於馬其頓的穆斯塔法·凱末爾實現了'青年土耳其黨'多年以來的夢想: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土耳其民族國家。

1923年《洛桑條約》的簽訂,洗刷了《色佛爾條約》的恥辱,並使外國勢力撤離了土耳其領土。

現代土耳其的邊境確定下來。

土耳其人從此開始了對自己政務的管理,他們進一步鞏固安卡拉,並將其設為首都,廢除了 *** 教君主政體。

穆斯塔法·凱末爾成為新建立的世俗共和國的總統以及共和國人民黨。

之後,他被授予''土耳其之父'的姓氏。

阿塔爾圖克建立起民主政體。

阿塔圖爾克的繼任人,伊斯梅特·伊納尼小心翼翼地不讓土耳其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戰爭結束後,土耳其卻發現自己成了美國的同盟國。

當時亞美尼亞邊境就是蘇聯邊界的標志,由於土耳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它成為對抗蘇聯的前沿陣地,故隨之開始接受美國援助。

後來土耳其軍隊參加了韓戰,與美國的關系就更加密切了。

此後不久,土耳其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

⑼ 土耳其為什麼要從伊斯坦布爾遷都安卡拉

1、伊斯坦布爾位於土耳其海峽的兩側,地跨歐亞兩洲,是連接巴爾乾和西亞的咽喉要道,也是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正是這種重要的戰略位置,使得伊斯坦布爾非常容易遭到攻擊。

一戰中,伊斯坦布爾遭到了協約國的猛烈攻擊,英法海軍輕松的就抵達了伊斯坦布爾附近的海面。在強大的現代海軍面前,伊斯坦布爾是非常危險的。一戰後,土耳其帝國土崩瓦解,土耳其丟掉了大部分土地,特別是巴爾乾地區,只剩下了周邊零星的土地。

伊斯坦布爾距離國境線非常近又沒有什麼戰略縱深,已經變得非常不安全。同時,周邊的希臘和保加利亞等國家一直虎視眈眈,特別是希臘,和土耳其一直打到1922年,所以土耳其不得不遷都更安全的內陸。

2、雖然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條件最好的城市,但安卡拉也不差。安卡拉歷史悠久,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是僅次於伊斯坦布爾的土耳其第二大城市,而且安卡拉位於土耳其內陸,既能夠輻射全國,加強對國家的控制,又遠離邊境,非常安全,所以土耳其從伊斯坦布爾遷都的時候選擇了安卡拉。

3、伊斯坦布爾是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是奧斯曼帝國的核心,奧斯曼帝國殘余勢力非常強大。一戰後,奧斯曼帝國崩潰,凱末爾廢黜了土耳其蘇丹,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

凱末爾為鞏固自己的實力,防止奧斯曼帝國殘余勢力的反撲,所以決定遷都。安卡拉是凱末爾的大本營,凱末爾在當地的統治非常穩固,所以凱末爾把首都遷到了安卡拉。

(9)土耳其什麼時候遷的都擴展閱讀: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前,安卡拉不過是個小城,而到2009年已發展為約有500萬人口的現代化都市,僅次於經濟中心、古都伊斯坦布爾。

安卡拉市區分新舊兩部分,老城以修建在一座小山丘上的古城堡為中心;新城環繞在老城東、西、南三面,尤以南面的城區最為整齊,這里均是歐式建築,大國民議會和政府主要部門都集中在該區,再往南是使館區和總統府所在地——羌卡亞。

貫穿南北的主要街道是以共和國奠基人凱末爾的尊稱命名的,叫阿塔圖爾克大道。這條大街上的民族廣場、勝利廣場和紅新月廣場上都建有凱末爾的塑像,他或高踞馬背,或昂首挺立,形象逼真。

安卡拉以行政中心和商業城市聞名,工業不很發達,經濟上的重要性遠不如伊斯坦布爾、伊茲密爾、阿達納等城市。這里只有一些中小規模的工廠。

安卡拉地勢起伏不平,氣候屬半大陸性氣候。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豆類、水果、蔬菜、葡萄等。牲畜主要有綿羊、安哥拉山羊、黃牛。

這里有著名的安卡拉大學、中東技術大學等高等學府。在老城區的一個山坡上,建有一座赫蒂博物館,裡面陳列著許多浮雕、青銅器等。這些屬於公元前六、七世紀的歷史文物,充分顯示出古代赫蒂人的高度文明。安卡拉建有許多清真寺。這些清真寺是伊斯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7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1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0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09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5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2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1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7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