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沃洛夫差點滅了土耳其多少
⑴ 俄國土耳其歷史上有什麼恩怨,為什麼發生那麼多次戰爭呢
如果問起,這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最恨俄羅斯,拋開蘇聯解體後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那就非土耳其莫屬了。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三百多年間,兩國之間的大型戰爭,多達12次。
即使是今天,兩國在敘利亞戰場的暗中較量,也是持續不斷。
那麼,俄土兩國間究竟有什麼歷史恩怨,為什麼會造成今天這種水火不容的局面呢?
(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
真正讓土耳其痛不欲生的,是沙俄歷史上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第五次俄土戰爭爆發後,俄軍名將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大敗土軍,攻入克里木汗國和巴爾干,愛琴海的俄海軍也大獲全勝。
土耳其不得不休戰求和,俄國獲得了第聶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間地區和刻赤海峽,成功打通了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但是葉卡捷琳娜並不滿足。1783年,克里木半島、塔曼島和庫班地區也被俄國強行佔有。至此,俄國得到包括黑海重要港口在內的大片海岸線,成為黑海沿岸國家。國勢日衰的土耳其,只能間接承認了俄羅斯的吞並。
俄國在黑海區域的擴張,和英國的龐大殖民利益存在著尖銳的矛盾。英國希望利用土耳其,控制兩個海峽,遏制俄國與其爭霸。
第十次俄土戰爭時,俄軍一直挺進到離君士坦丁堡只有12公里的地方,差點實現彼得大帝的夙願。這次戰爭,不僅土耳其在整個巴爾乾地區的領土被肢解獨立,卡爾斯、阿爾達漢等也落入了俄國手中。
和俄國打了數百年的土耳其,慢慢淪落到牆倒眾人推的境地。1911年發生意土戰爭,1912年發生巴爾干聯盟戰爭。土耳其在巴爾干半島上的廣博領地,僅剩下伊斯坦布爾所在的一小塊東色雷斯。
十月革命後的蘇聯,和土耳其的凱末爾運動一拍即合。兩個世仇國家出現了少有的親密。但二戰後兩國關系再次走入冰點。在冷戰時期,土耳其一直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抗蘇俄的最前沿陣地。
直到今天,俄羅斯還念念不忘君士坦丁堡和南方出海口的夢想,讓土耳其如芒在背。這對十世之仇的冤家,圍繞各自的政治利益,在敘利亞局勢中,暗地裡仍然摩擦不斷。
⑵ 俄土戰爭是怎麼樣發生的
俄土戰爭指俄國與土耳其為爭奪黑海及其毗連地區的統治權而進行的戰爭。17世紀至18世紀上半葉所進行的戰爭,旨在結束奧斯曼帝國和克里木汗國對俄國的侵略,合並13世紀被蒙古韃靼人侵佔的黑海北部沿岸地區,奪取黑海出海口。這是俄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從18世紀下半葉起,俄土戰爭的起因是:關於東方問題的國際矛盾尖銳化;土耳其企圖對烏克蘭和黑海沿岸國進行報復;以及俄國力圖在巴爾干半島和高加索鞏固自己的勢力,為此而依靠受奴役、信奉基督教的各族人民蓬勃發展的反對奧斯曼帝國壓迫的民族解放運動。
1676~1681年的俄土戰爭是在烏克蘭同俄國重新合並後,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入侵烏克蘭而引起的。土耳其反對重新合並。
它在1672~1676年的波土戰爭中佔領了波多利亞,以後又依靠右岸烏克蘭的黑特曼多羅申科,企圖將整個右岸烏克蘭地區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1674年,左岸烏克蘭的黑特曼薩莫伊洛維奇被選為烏克蘭的總黑特曼。多羅申科率部1.2萬人於1676年佔領了黑特曼首都奇吉林,企圖藉助於土軍恢復自己的統治。
為阻止這一企圖,俄國—烏克蘭聯軍在薩莫伊洛維奇和羅莫達諾夫斯基的率領下,於1676年春渡過第聶伯河,包圍了奇吉林,並於8月2日奪取該城,俘虜了多羅申科。在奇吉林遠征期間,俄國—烏克蘭聯軍與土耳其韃靼軍爭奪奇吉林的斗爭始終沒有停止。
1679~1680年,薩莫伊洛維奇和羅莫達諾夫斯基率領的俄國—烏克蘭聯軍依託新築起的伊久姆鹿砦防線,擊退了克里木韃靼人的多次侵襲。土耳其由於未能達到目的,被迫於1681年1月23日簽訂了巴赫奇薩賴和約,承認左岸烏克蘭與俄國的重新合並。俄軍和烏克蘭軍的一致行動,對在戰爭中戰勝土耳其韃靼軍起了重要作用。
1686~1700年的俄土戰爭是俄國反對奧斯曼帝國侵略斗爭的繼續。戰爭是在俄國加入反土「神聖同盟」之後爆發的。
戰爭過程中俄軍進行了克里木遠征和亞速遠征。由於俄瑞戰爭迫近,以及同盟的其他成員國與土耳其締結了和約,俄國政府也同土耳其締結了君士坦丁堡和約。
戰爭的結局是:亞速和到米烏斯河的亞速海沿岸一帶轉歸俄國。戰爭證明俄軍必須進行改革。
1710~1713年的俄土戰爭是在北方戰爭期間進行的,以俄國的失敗告終。俄國被迫放棄亞述,拆毀亞速海沿岸的工事。
1735~1739年的俄土戰爭是1733~1735年俄波戰爭後由於俄土之間的矛盾激化而引起的。
1736年5月31日,米尼赫元帥的第聶伯河集團軍以猛攻奪占彼列科普,爾後又佔領克里木汗國首都巴赫奇薩賴,但後來由於發生了流行疾病和缺乏糧秣及飲水,俄軍被迫撤回烏克蘭。拉西將軍指揮的俄頓河集團軍,在布列達利海軍中將的頓河區艦隊的支援下,於1736年6月30日攻佔亞速。1737年7月頓河集團軍在區艦隊的協同下強渡錫瓦什湖,在薩爾吉爾河交戰中擊潰了克里木汗的軍隊。7月13日,第聶伯河集團軍以猛攻奪取了奧恰科夫。
同年,奧地利參戰,但奧軍屢遭失敗。為了與活動在瓦拉幾亞和波斯尼亞的奧軍協同作戰,俄軍於1739年初向摩爾達維亞展開進攻。從而使戰爭產生了轉折。8月,第聶伯河集團軍在斯塔武恰內戰役中擊潰了土軍。
根據摩爾達維亞代表團的請求,摩爾達維亞被接收加入俄國版圖。俄國由於面臨瑞典入侵的威脅而且同盟國奧地利及退出戰爭,不得已與土耳其簽訂了貝爾格萊德和約。在1735~1739年的俄土戰爭中,強渡地形復雜的水障礙的經驗豐富了軍事學術。
1768~1774年俄土戰爭是由奧斯曼帝國對俄國的侵略行動和反對俄國在波蘭擴大影響而引起的,是俄國爭奪黑海出海口斗爭的繼續。10月6日,得到法奧兩國支持的土耳其對俄宣戰。
為此,俄國將戈利岑將軍的第1集團軍從基輔調往霍京,將魯緬采夫將軍的第2集團軍調到第聶伯河與頓河之間的地區作戰。1768年12月,克里木汗卡普蘭·格來的軍隊入侵烏克蘭領土。俄第2集團軍在擊退敵人對烏克蘭的進攻後,前出至亞速海,封鎖了克里木。在多瑙河戰區,戈利岑與20萬敵軍作戰。
在對霍京的兩次猛攻失利後,他被迫於1769年6月率部撤過德涅斯特河。11月,土耳其駐防軍由於缺少食物,放棄了霍京。第1集團軍在新任指揮官魯緬采夫的指揮下向雅西展開進攻,於10月7日佔領該城;第2集團軍沿南布格河作戰。1769年7月,海軍上將斯皮里多夫的分艦隊從波羅的海駛入地中海參戰。
在1770年的戰爭中,第1集團軍在坑田墓地附近及拉爾加河和卡古爾河河畔擊潰了敵軍。俄國分艦隊在愛琴海的出現,促進了希臘人民反抗土耳其統治的起義。
在切斯梅海戰中,俄國分艦隊擊潰了土耳其艦隊,從而保障了自己在愛琴海的制海權,並完成了對達達尼爾海峽的封鎖。9月,俄軍以猛攻奪取了賓傑里要塞,7~11月,先後攻佔了伊茲梅爾、基利亞、布賴洛夫和阿克爾曼。
1771年,第1集團軍展開軍事行動,在多瑙河區艦隊的協同下,於2月佔領了茹爾扎,3月封鎖了土耳恰和伊薩克恰要塞。多爾戈魯科夫將軍的第2集團軍在亞速海區艦隊的協同下,於6月25日以猛攻奪取了彼列科普,並佔領了克里木。
奧軍推進到俄國邊境之後,俄第1集團軍轉入積極防禦。
該集團軍分3個集群在1000公里的正面作戰,於6月和10月多次擊退企圖以優勢兵力沖入多瑙河左岸地區的土軍。俄國艦隊在地中海成功的行動,促進了埃及和敘利亞的阿拉伯人1771年反土起義的爆發。俄國在陸海戰場的勝利迫使土耳其於1772年5月30日在茹爾扎同俄國簽訂停戰協定。11月12日,俄國又同克里木汗薩希布·格來締結條約。
根據條約,克里木脫離土耳其,處在俄國的庇護之下。
1773年的軍事行動是在巴爾干戰區進行的。6月,魯緬采夫集團軍渡過多瑙河,包圍了錫利斯特里亞要塞。5~6月,蘇沃洛夫將軍的部隊多次成功地襲擊了圖爾圖卡伊。
但由於兵力不足,魯緬采夫集團軍被迫撤過多瑙河。9~10月,俄軍企圖攻打瓦爾納和敘姆拉,均未果。
1774年6月,魯緬采夫率俄軍5.2萬人強渡多瑙河。6月20日,俄軍在科茲盧賈附近擊潰土軍4萬人。薩爾特科夫的部隊在圖爾圖卡伊附近擊潰土軍1.5萬人。魯緬采夫所部封鎖了敘姆拉、魯敘克和錫利斯特里亞諸要塞,其先頭部隊越過了巴爾干。
在這種形勢下,俄土雙方於7月24日簽訂了楚庫克—凱那爾吉和約。和約確認了俄國在這次戰爭中的勝利,保障了俄國自由進入黑海。
在1768~1774年的俄土戰爭中,陸軍和海軍的戰略協同動作、強渡大的水障礙、山地進攻、爭奪要塞等方面的經驗豐富了俄軍的軍事學術。魯緬采夫在戰爭中創建了協同陸軍完成戰斗任務的利曼槳船區艦隊。
戰爭中,廣泛採用新式疏開戰斗隊形——師、團方陣,採用與射擊兵散開隊形相結合的縱隊取代線式戰斗隊形。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制定的教令和守則反映了部隊的戰斗經驗。
1789~1791年的俄土戰爭是由於土耳其的復仇計劃引起的。土耳其要求俄國歸還克里木,承認喬治亞為土耳其的屬地,允許土耳其檢查出入海峽的俄國商船。俄國拒絕了這一最後通牒,土耳其便對俄開戰,出動了20萬軍隊和一支強大的艦隊。俄軍統帥部展開了2個集團軍:葉卡捷琳娜集團軍和烏克蘭集團軍,以及克里木軍團和庫班軍團。
同時,還調動了黑海艦隊。1787年8月21日,土耳其艦隊的大部兵力向停泊在金布恩附近的俄國護衛艦發起攻擊。9月13日夜,土軍700人在金布恩沙咀登陸,但被俄軍擊潰。
10月12日,土耳其登陸隊在炮火掩護下在金布恩附近登陸,但遭到蘇沃洛夫軍團的急速突擊,幾乎被全殲。1788年戰爭初期,奧地利加入俄國一方參戰,並派出科布爾格斯基親王的軍團2.6萬人在摩爾達維亞作戰。
戰爭過程中,俄軍圍攻並奪取了霍京和奧恰科夫要塞。在攻打奧恰科夫要塞時,艦隊起了重要作用。
在1789年的戰爭中,烏克蘭集團軍在比薩拉比亞對賓傑里以及其他要塞展開了爭奪戰。1789年8月1日,一支俄國部隊和奧地利的一個軍團在福克沙尼擊潰奧斯曼·帕夏的軍隊3萬人。9月22日,俄奧聯軍在蘇沃洛夫的指揮下在雷姆尼克河畔粉碎了尤素甫·帕夏宰相的土軍10萬人。
但波將金沒有利用這些勝利向多瑙河對岸發展進攻,而只是限於攻佔賓傑里、哈吉別伊和阿克爾曼諸要塞。在黑海和地中海,俄國各捕敵私船隊活動在土耳其艦隊的交通線上。
在1790年的戰爭中,波將金仍是集中主力圍攻敵要塞,而不是在野戰中殲滅土軍。土耳其指揮部將主要突擊方向轉向黑海高加索沿岸,將巴塔爾·帕夏的部隊4萬人調往阿納帕要塞地區攻打庫班,並且做好了在克里木登陸的准備。
俄黑海艦隊在烏沙科夫海軍少將的指揮下,先後在錫諾普海域、刻赤海峽和堅德拉島海域的海戰中連續突擊,擊敗了土耳其艦隊。在9月8~9日堅德拉島海戰中俄艦隊鞏固了這一勝利。南方集團軍在艦隊的協助下佔領了基利亞、土耳恰和伊薩克恰諸要塞。向卡巴爾達進攻的巴塔爾·帕夏軍團也被擊潰。9月,奧地利單獨與土耳其締結和約,從而使俄國處於困難境地。盡管如此,俄國仍向多瑙河展開進攻。
1790年12月22日,蘇沃洛夫所部以猛攻奪取了土耳其防禦工事堅固的伊茲梅爾要塞。
俄軍在1791年的戰爭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6月15日,庫圖佐夫將軍的部隊強渡多瑙河後,在巴巴達格附近擊潰土軍2.3萬人。7月9日,俄軍主力在默欽戰役中擊敗土軍。7月3日,古多維奇將軍的部隊在西高加索以猛攻奪取了阿納帕。俄軍在陸上和海上的勝利,以及烏沙科夫8月11日在卡列阿克里亞角擊潰土耳其艦隊的勝利加速了雅西和約的簽訂。
1787~1791年的俄土戰爭中,陸軍和海軍在戰略和戰術上協同的新經驗豐富了俄軍的軍事學術。縱隊與散開隊形相結合的戰術和圍攻要塞的戰法得到了發展。蘇沃洛夫在《制勝的科學》條令中總結了俄軍的先進經驗。
1806~1812年的俄土戰爭是土耳其在拿破崙一世的支持下發動的。土耳其企圖在戰爭中進行報復,因為當時俄國正與法國、伊朗進行著激烈的戰爭。
這場戰爭的起因是:1805年簽訂的關於俄國船隻自由通過海峽的條約遭到破壞。
對此,俄國政府於1806年11~12月將米赫爾松將軍的摩爾達維亞集團軍調到了土耳其傀儡控制的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多瑙河哥薩克軍投靠了俄國。12月30日,站在俄國一邊的大不列顛開始行動,其艦隊企圖控制達達尼爾海峽兩岸的工事和埃及沿海,但未成功。辛亞文海軍中將的俄國分艦隊,以捷涅多斯島為基地,從1807年2月起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在達達尼爾海戰和阿索斯海戰中戰勝了土耳其艦隊。
在巴爾干戰區和高加索戰區,俄軍也多次擊敗土軍。英俄反土聯盟崩潰之後,俄國於1807年8月與土耳其簽訂了停戰協定,但1809年春戰火重燃。俄軍與亞塞拜然民團和喬治亞民團在高加索戰區協同作戰,將土軍逐出波季和蘇胡姆—卡列,同時還佔領了阿哈爾卡拉基要塞。普羅佐羅夫斯基元帥率俄軍8萬人,在擁有140艘艦船的多瑙河區艦隊的配合下強渡了多瑙河,奪取了伊薩克恰、土耳恰、巴巴達格、默欽、伊茲梅爾、布賴洛夫等要塞。
1810年5月,俄軍在新任總司令卡緬斯基將軍的指揮下,佔領了帕扎爾吉克、錫利斯特里亞和拉茲格勒諸要塞。在9月7~8日巴蒂納戰役中,土軍敗北。9月,魯舒克要塞和茹爾扎要塞的土耳其駐防軍投降。1810年10月29日,俄軍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奪取了洛佛奇,但很快又將其放棄;1811年2月10日以猛攻的方式再次攻克該城。
1811年初,俄國由於面臨拿破崙軍入侵的威脅,被迫將多瑙河集團軍一部調往西部邊境。兵力幾乎減少一半的俄軍開始由庫圖佐夫指揮。他在7月4日魯舒克戰役和12月5日斯洛博德澤亞地區的交戰中迫使土軍投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由於庫圖佐夫具備高超的外交藝術,土耳其才簽訂了布加勒斯特和約。和約規定比薩拉比亞和西喬治亞並入俄國的版圖。拿破崙在1812年衛國戰爭前夕失去了土耳其這一盟友。
在1806~1812年的俄土戰爭中,陸海軍在戰略上協同作戰的新經驗,以及奪取要塞、包圍敵人的經驗豐富了俄軍的軍事學術。
1828~1829年的俄土戰爭是由於歐洲列強爭奪奧斯曼帝國的領地而引起的。
當時,奧斯曼帝國嚴重的國內危機由於希臘民族解放革命戰爭而進一步加深。
當聯合艦隊出動保衛希臘自治權而在納瓦里諾海戰中擊敗土—埃聯合艦隊之後,土耳其蘇丹得知同盟國之間的矛盾加劇,便撕毀了俄土兩國以前締結的所有協定,並於1827年12月宣布對俄進行「神聖戰爭」。
1828年4月26日,俄國向土耳其宣戰。為對付海珊·帕夏的15萬軍隊,俄國將維特根施泰因元帥的集團軍9.5萬人調到多瑙河戰區;將帕斯克維奇將軍的軍團2.5萬人調到高加索戰區,以對付5萬人的土耳其軍。
維特根施泰因集團軍於5月7日越過國境,經過一個月的戰斗,佔領了多瑙河各公國,強渡了多瑙河。10月11日,俄軍從陸上和海上發起聯合攻擊,佔領了瓦爾納。帕斯克維奇軍團越過國境之後,於7月5日以猛攻奪佔了卡爾斯要塞。7~8月間,高加索軍團各部隊在地方民團的支援下佔領了阿爾達甘、阿哈爾齊赫、波季和巴亞濟特諸要塞。
在1829年戰爭中,雙方戰斗非常激烈。6月11日,季比奇將軍指揮的俄軍在序列夫恰附近的戰役中擊潰了兵力比自己多1倍的敵軍,並於6月30日佔領錫利斯特里亞。7月,季比奇率部1.7萬人越過巴爾乾地區,向亞得利亞那堡挺進。8月20日,該城守軍投降。
俄軍向南發展進攻,使伊斯坦布爾岌岌可危。在高加索,俄軍於7月9日控制了埃爾祖魯姆,前出到特拉帕作斯。俄軍在兩戰區取得勝利,主力前出到伊斯坦布爾,艦隊封鎖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以及艦船在黑海土耳其沿岸一帶游曳,這些行動都迫使土耳其政府於9月14日簽訂了亞得利亞那堡和約。
1828~1829年的俄土戰爭對於改進軍隊的指揮,組織陸海協同具有很大的影響,同時,積累了爭奪要塞和進行野戰的經驗,使戰役諸要素得到了發展。
俄土戰爭的結果,是俄國保留了南烏克蘭、克里木、比薩拉比亞及高加索的部分領土,並在黑海沿岸鞏固地建立了自己的統治。
⑶ 解釋一下俄土戰爭
俄土戰爭(Russo-Turkish Wars)是指17-19世紀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為爭奪高加索、巴爾干、克里米亞、黑海等進行的一系列戰爭,斷續續前後共長達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較大規模的戰爭,其中重要的有11次。俄國四敗七勝。雖然奪取的領土不大,只有摩爾多瓦和高加索兩個山地基督教小國,但打擊了奧斯曼土耳其的權威,動搖了其統治。
⑷ 俄國歷史上的十次俄土戰爭
俄土戰爭是指17-19世紀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為爭奪高加索、巴爾干、克里米亞、黑海等進行的一系列戰爭,其中重要的有10次,下面是我分享的俄國 歷史 上的十次俄土戰爭,一起來看看吧。
俄國歷史上的十次俄土戰爭
俄土之間的戰爭斷斷續續前後共長達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較大規模的戰爭,是歐洲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系列,奧地利、英國、法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也先後參與其中,戰爭的結果是俄國擴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漸衰落。
第一次俄土戰爭(1676年-1681年)
第一次俄土戰爭,這是沙皇俄國的羅曼諾夫王朝與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之間第一次較為重要的戰爭,為爭奪第聶伯河下游地區,沙皇俄國同土耳其發生的戰爭。
1676年,俄國對土耳其宣戰,戰爭持續5年,雙方都沒能分出勝負,於1681年簽署和約,奧斯曼帝國承認沙皇俄國對第涅伯河左岸地區的統治。
第二次俄土戰爭(1686年-1700年)
1683年7月土軍圍困維也納。1684年奧地利、波蘭和威尼斯結成反奧斯曼帝國的“神聖同盟”,1686年俄國加盟。1695年及1696年俄皇彼得一世兩度進攻亞速海,被奧斯曼帝國與其屬國克里米亞汗國的聯軍擊敗。1697年9月奧軍在蒂薩河畔進行的澤特戰役中大勝土軍,俄軍佔領了頓河河口。
戰爭的結局是:亞速和延伸到米烏斯河的亞速海沿岸一帶歸屬俄國,俄國獲得亞速要塞,在黑海建立了第一個出海口。
第三次俄土戰爭(1710年-1713年)
1710年,土耳其軍遂北伐,收復頓河河口,俄土戰爭爆發。1711年,沙皇彼得一世親征普魯特河,陷入土耳其和克里米亞韃靼人軍隊的重圍。
戰爭以俄國失敗告終,其被迫放棄亞速,並需拆毀亞速海沿岸的防禦工事。根據1711年7月俄土《普魯特和約》,亞速重歸土耳其統治。
第四次俄土戰爭(1735年-1739年)
1735年底克里米亞韃靼人襲擊烏克蘭和高加索成為了戰爭的借口,在1736年,俄國的指揮官們期望能奪取亞速和克里米亞半島,但是,由於缺乏補給以及流行病的爆發,俄軍不得不率軍撤回烏克蘭。1737年,為了接應瓦拉幾亞和波斯尼亞的奧軍,俄軍於1739年初向摩爾達維亞展開進攻,使戰爭發生了轉折,俄國面臨瑞典入侵的威脅,而盟國奧地利又退出戰爭,不得已而同土耳其簽訂了貝爾格萊德和約。
根據1739年9月俄土《貝爾格萊德和約》,亞速再次歸俄國所有。
第五次俄土戰爭(1768年-1774年)
第五次俄土戰爭是發生在沙皇俄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之間的一場影響重大的戰爭,其主要結果是南烏克蘭、北高加索地區和克里米亞從此被沙皇俄國控制,戰爭一開始俄軍的名將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蘇沃洛夫很快輕松打敗了巴爾聯盟的軍隊,在1773和1774年間多次取得大勝,在海上戰場,俄軍最終於1770年的切什梅海戰消滅了土耳其海軍的主力。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最終不得已於1774年7月21日簽訂《庫楚克開納吉和約》,俄國得到割地賠償和二百五十萬盧布的戰爭賠款,同時還獲得了第聶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間的地區和刻赤海峽,打通了黑海出海口。
第六次俄土戰爭(1787年-1792年)
土耳其要求俄國歸還克里木,承認喬治亞為土耳其屬地,授權土耳其檢查通過海峽的俄國商船,俄國拒絕了這一最後通牒,土耳其出動了20萬軍隊和一支強大的艦隊對俄開戰,在1791年的戰局中俄軍取得了巨大勝利,6月15日,庫圖佐夫所部強渡多瑙河,在巴巴達格附近擊潰土一個軍,7月9日,俄軍主力在默欽戰役中重創土軍。
1792年1月,俄土簽定《雅西和約》,土耳其承認俄國兼並克里木和喬治亞,這次戰爭俄國作了充分准備,實現了稱霸黑海的野心,獲得了黑海不凍的出海口。
第七次俄土戰爭(1806年-1812年)
1806年,奧斯曼帝國受到法國拿破崙一世的支持,加上俄國在奧斯特利茨會戰中遭到慘敗, 決定 對俄國進行 軍事 行動,以奪回對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兩地的控制權,不久,米哈伊爾·庫圖佐夫接管了俄軍指揮權,他制定了一次大膽的誘敵戰術,以期盡快解決戰事來抽調主力北上防備拿破崙,10月2日,兩軍決戰,土耳其軍徹底崩潰,並於11月23日向俄軍投降。
土耳其於1812年5月28日承認戰敗,簽定《布加勒斯特條約》,割讓比薩拉比亞。
第八次俄土戰爭(1828年-1829年)
1828-1829年的俄士戰爭是歐洲列強瓜分興起於亞洲西部、後向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區擴張的奧斯曼帝國在巴爾乾地區的屬地的斗爭所引起的,此時正值希臘人擺脫土耳其統治的希臘獨立戰爭,俄國趁火打劫,法國也支持希臘,英國詩人拜倫率領一支志願軍赴希臘作戰,土耳其與埃及聯軍戰敗。
1829年9月,俄土雙方簽定《亞得里亞堡和約》,土耳其向俄國割讓外高加索沿海的領土。1832年,土耳其被迫承認希臘獨立。
第九次俄土戰爭(1853年-1856年)
一開始它被稱為“第九次俄土戰爭”,但因為其最長和最重要的戰役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爆發,後來被稱為“克里米亞戰爭”,1854年底英國和法國對俄羅斯宣戰,1855年薩丁尼亞加入這個同盟。奧地利迫使俄羅斯從多瑙河撤軍,但並沒有幫助英法圍攻克里米亞上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艦隊,塞瓦斯托波爾被圍攻近一年後英法聯軍佔領了這個重要的堡壘,此後俄軍退出克里米亞半島。
最後簽署的巴黎和約使俄羅斯喪失了幾乎歷次對土戰爭的成果,這也是土耳其在對俄作戰中取得的唯一一次勝利。
第十次俄土戰爭(1877年–1878年)
1877年4月24日,俄國向土耳其宣戰,從巴爾干半島及高加索兩地發動進攻,俄軍主力進入羅馬尼亞後,6月及7月在不同地點渡過多瑙河,12月攻佔土軍重要據點普列文,次年1月逼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被迫接受俄國提出的和平條件,最後1878年歐洲列強在柏林舉行了柏林會議並以《柏林條約》取代《聖士提法諾條約》,保加利亞、東魯梅利亞改由土耳其保護,土耳其賠款2億盧布。
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戰傳統上被認為是第11次俄土戰爭,俄國和英、法結盟,謀取君士坦丁堡,但先是英法聯軍在加里波利慘敗,損失50萬,1917年俄國又因為戰爭而崩潰,處於崩潰前夕的、已經淪為半殖民地、所轄的屬地僅剩於亞洲西部地區的奧斯曼帝國趁機打下整個高加索,甚至進軍南俄草原,這次算奧斯曼帝國獲勝,但距離自身離滅亡也沒有多少日子了。
猜你感 興趣 :
1. 俄土戰爭簡介大全
2. 俄羅斯歷史上的戰爭
3. 俄羅斯衛國戰爭歷史
4. 帝王故事 永不滿足的彼得大帝
5. 數字10代表什麼
6. 公共基礎知識世界歷史
⑸ 一把彼得大帝的刺刀,殺敗土耳其、降伏波斯,刺穿了四百年時空
在人們的印象里,日本軍隊最痴迷於白刃戰,在熱兵器時代仍然妄想刺刀決勝;在諾門坎戰役和太平洋戰場上,日本士兵端著刺刀,如飛蛾撲火般沖向對方炙熱火網的腦殘行為已經成了人們的笑談。 然而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出現以前,刺刀突擊的威力是絕不能低估的;在日俄戰爭的弓長嶺之戰中,彈葯耗盡的的日軍第二師團12000人以夜間刺刀突擊的戰法,以少勝多,擊潰了俄軍17000守軍;黑溝台會戰中,為了救出瀕臨絕境的秋山好古的騎兵第一旅團,立見尚文中將率第八師團一萬餘人,發動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白刃突擊,生生殺開了一條血路。 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刺刀在關鍵時刻仍然能發揮決定性作用。2004年,20名英軍士兵被100餘名什葉派武裝分子包圍,很快就打光子彈,陷入絕境;英軍指揮官率領士兵斷然發起刺刀突擊,結果以亡命著稱的35名極端武裝分子死於刺刀下,其餘潰逃,而英軍僅少數部分士兵受傷。英軍能絕處逢生,就是依靠那種敢於刺刀見紅的氣勢和無畏精神,而這種精神是軍隊最需要的。 其實,世界上最推崇刺刀戰的是俄國軍隊,因為戰斗民族最引以為傲的,就是無所畏懼的勇氣,進入熱兵器時代後,他們也沒有放棄對刺刀的執著,從彼得大帝時代直到現在。著名的普列奧布拉仁斯基團是彼得大帝的近衛團,而他們的軍歌《普列奧布拉仁斯基團進行曲》中唱到:「 」三棱刺刀訴說驕傲,不息旋律歌唱榮光……」可見那時,三棱軍刺已經為俄軍所鍾愛。 俄國名將蘇沃洛夫元帥對刺刀的偏愛更是到達了極致,他經常鼓勵士兵們說:「 」勇士們!敵人在 你們面前發抖……敵人雖然也和你們一樣有雙手,但他們不會像咱俄國人亮衡這樣使用刺刀 ……」 在那個冷熱兵器混用的時代,蘇沃洛夫更信任刺刀,他說:「 」彈會上當,刺刀不會上當。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 在第六次俄土戰爭中,蘇沃洛夫就率領俄軍在雷姆尼克戰役中用刺刀擊敗了奧斯曼大軍。 1789年9月21日夜,兩萬五千名俄奧聯軍偷渡雷姆納河,向十萬土耳其軍隊發起進攻;當時俄軍使用的燧發槍口徑雜亂質量低劣,准確性很差,帆野又由於天降大雨,已經無法可靠擊發了,而土軍卻裝備了性能先進的英制褐貝斯步槍;在裝備和人數都居於劣勢的情況下,俄軍發起了刺刀沖鋒,雙方激戰達12小時,土軍遭重創,放棄陣地潰逃,傷亡、溺斃者達1萬餘人,而俄軍僅死44人,傷300餘人,真是越不怕死的越不容易死。 1812年拿破崙侵俄,在博羅季諾戰役中,法軍裝備遠勝俄國,俄軍能依仗的只有勇氣和刺刀,堅守拉耶夫斯基炮台的俄軍經過一日激戰後,僅剩92人。法軍突入後,俄軍用刺刀甚至火炮通條進行了最後的戰斗,正是在這次戰斗中,利哈喬夫師長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號:「 」我們身後就是莫斯科!」 俄軍使用的槍刺雖然鋼材質量低劣,但因為採用了三棱設計、螺絲刀式的平口刀尖,因而特別堅固,在俄羅斯的嚴寒中也不會折斷,而且創口極難癒合,這些特點使俄國幾百年來始終難以割捨對多棱軍刺的熱情。 1812年10月31日,俄土戰爭中的英雄,科特利亞列夫斯基將軍指揮俄軍利用暗夜掩護渡過阿拉斯河,偷襲了波斯太子阿巴斯指揮的波斯軍隊,結果在俄軍突如其來的猛烈打擊下,波斯軍隊軍隊損失慘重,全面崩潰。英國顧問克里斯蒂和威廉蒙蒂斯組織了堅決抵抗,但無濟於事,他們雙雙陣亡。 此戰,波斯人陣亡一萬人,而俄軍僅陣亡一百二十四名士兵和三名軍官。俄軍隨後猛攻了英國工程師修建的連科蘭要塞。由於要塞十分堅固,得到英法援助的波斯守軍槍械精良,而俄軍的M1808式燧發槍還沒有普遍列裝。 俄軍經過五天血戰仍無法攻克,最後用大量炸葯爆破才取得成功。俄軍損失慘重,士兵傷亡了三分之二,統帥科特利亞列夫斯基也在最後的沖鋒中頭部受重傷,瀕臨死亡。 攻入要塞的俄軍因慘重傷亡而殺紅了眼,在最後的短兵相接中,俄軍的白刃戰優勢徹底碾壓了對手,他們暴怒地用刺刀殺死了要塞中殘存的4000名波斯士兵。 19世紀中期,後膛步槍和定裝彈葯在英法等先進國家的廣泛裝備,戰場火力密度較以往大大增加態鍵喊,冷兵器加速退出,然而俄國人仍然執著於刺刀。除了民族氣質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俄國於軍工水平長期落後,步槍性能長期不如歐洲同類裝備,只能依賴刺刀。 在17世紀和18世紀早期,沙俄自造步槍質量很差,子彈打出去往往做布朗運動,毫無准頭可言,這種火槍只能在遠東欺負滿清,連奧斯曼土耳其的裝備都不如。所以那時俄軍步槍很多是從不同國家進口的,口徑都很不統一。直到到1715年,沙俄的M1715燧發槍才終於統一了19.8mm口徑。然而因製造水平低下,自產槍支不能完全滿足軍隊需要,仍不能擺脫進口依賴,到拿破崙戰爭時期,俄軍槍支型號還很雜亂,有許多法國M1777、英國布朗貝斯之類不同口徑的火槍。 後來俄軍模仿西方技術,造出了M1808式燧發槍,但有些復雜的鋼制部件還不能製造,只能用黃銅代替。 19世紀30年代,火帽逐漸開始替代燧石。但工業基礎落後的沙俄無法量產火帽,直到1845才列裝M1845式火帽步槍。而同時期德國已經裝備了德萊塞後裝線膛針發槍,英國列裝了布倫瑞克線膛槍。克里米亞戰爭中,裝備M1845滑膛槍的俄軍被英法聯軍的線膛步槍打得一敗塗地。 為了趕上西方的後裝線膛潮流,俄國請美國槍械設計師博爾丹為他們設計一款後裝線膛槍,博爾丹根據俄國軍工當時的製造加工能力設計了一款活門式後膛閉鎖的後裝線膛槍,就是博爾丹1型。 但俄軍對這款步槍並不滿意,到了1870年,因活門閉鎖而使操作變得復雜不可靠的博爾丹1型被採用旋轉栓動技術的博爾丹2型取代,博爾丹還為俄軍開發了專門的10.7×58mmR全金屬定裝彈,至此俄軍才才真正擁有了一款和歐洲沒有代差的步槍。 然而僅僅十年後,跨時代的筒倉式無煙火葯連珠步槍問世,法國首先裝備了採用這種技術的勒貝爾步槍,隨後德國的彈倉式M1888也誕生了,感到自家博爾丹又落後了的沙俄請來了比利時設計師里昂·納甘與本國陸軍上校 謝爾蓋·莫辛共同開發了7.62x54mmR無煙火葯的莫辛·納甘,再次追平了與歐洲的差距。 由於當時西方國家已經普遍為步槍換裝可拆卸的劍形刺刀,俄國也意識到了其三棱軍刺只能捅刺不能劈削,而且相對於劍形刺刀缺乏韌性易折斷的局限,所以也想改進。但俄國鋼材質量差,無法批量生產合格的劍形刺刀,於是他們的改進走向了另一個方向,就是再加一條棱,從三棱變成四棱,使之更加堅固。這樣做符合俄國人的性格,這與後來他們說的:「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一發RPG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發!」是一個邏輯。 俄國在博爾丹2型上使用四棱軍刺,莫辛納甘步槍也繼承了這種軍刺。然而在日俄戰爭中,一向對自己的白刃戰水平非常自信的俄軍卻在與日本人的對刺中落入下風。本來,莫辛納甘1891無論是槍長還是刺刀長度都優於日軍的30式步槍,而且俄國人高大威猛,所以他們自信地認為近戰中要五個日本兵才能打得過一個俄國兵。可是弓長嶺和黑台溝兩戰,卻顛覆了這種看法。對此,俄國人認為,刺刀對決不佔優勢的重要原因是日本人裝備了30式刺刀,於是他們也打算改進,然而還未來得及實施,一戰和革命就接連爆發了,面臨諸多重大問題的俄國已經顧不上一把刺刀了。而後來斯大林對四棱刺刀的喜歡,使任何替換它的想法都失去了可能。 二戰結束後,蘇軍換裝半自動步槍,四棱軍刺再一次赫然出現在現代化的SKS槍管上,至此,這把軍刺已經在彼得大帝的注視下,伴隨著《普列奧布拉仁斯基團進行曲》穿越了四百年的時空,隨後,它的榮耀又在中國軍隊里延續了四十年。 1962年端著三棱軍刺的 *** ,把揮舞牛腿彎刀的廓爾喀阿四捅了個落花流水,這也是這把軍刺在退出歷史舞台前閃現出的最後一道寒光。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公開渠道,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⑹ 1787~1791年的俄土戰爭的起因是什麼戰爭的過程是怎樣的
1787~1791年的俄土戰爭是由於土耳其的復仇計劃引起的。土耳其要求俄國歸還克里木,承認喬治亞為土耳其的屬地,允許土耳其檢查出入海峽的俄國商船。俄國拒絕了這一最後通牒,土耳其便對俄開戰,出動了20萬軍隊和一支強大的艦隊。俄軍統帥部展開了2個集團軍:葉卡捷琳娜集團軍和烏克蘭集團軍,以及克里木軍團和庫班軍團。同時,還調動了黑海艦隊。
1787年8月21日,土耳其艦隊的大部兵力向停泊在金布恩附近的俄國護衛艦發起攻擊。9月13日夜,土軍700人在金布恩沙咀登陸,但被俄軍擊潰。
10月12日,土耳其登陸隊在炮火掩護下在金布恩附近登陸,但遭到蘇沃洛夫軍團的急速突擊,幾乎被全殲。1788年戰爭初期,奧地利加入俄國一方參戰,並派出科布爾格斯基親王的軍團2.6萬人在摩爾達維亞作戰。
戰爭過程中,俄軍圍攻並奪取了霍京和奧恰科夫要塞。在攻打奧恰科夫要塞時,艦隊起了重要作用。
在1789年的戰爭中,烏克蘭集團軍在比薩拉比亞對賓傑里以及其他要塞展開了爭奪戰。1789年8月1日,一支俄國部隊和奧地利的一個軍團在福克沙尼擊潰奧斯曼•帕夏的軍隊3萬人。9月22日,俄奧聯軍在蘇沃洛夫的指揮下在雷姆尼克河畔粉碎了尤素甫•帕夏宰相的土軍10萬人。但波將金沒有利用這些勝利向多瑙河對岸發展進攻,而只是限於攻佔賓傑里、哈吉別伊和阿克爾曼諸要塞。在黑海和地中海,俄國各捕敵私船隊活動在土耳其艦隊的交通線上。
在1790年的戰爭中,波將金仍是集中主力圍攻敵要塞,而不是在野戰中殲滅土軍。土耳其指揮部將主要突擊方向轉向黑海高加索沿岸,將巴塔爾•帕夏的部隊4萬人調往阿納帕要塞地區攻打庫班,並且做好了在克里木登陸的准備。
俄黑海艦隊在烏沙科夫海軍少將的指揮下,先後在錫諾普海域、刻赤海峽和堅德拉島海域的海戰中連續突擊,擊敗了土耳其艦隊。在9月8~9日堅德拉島海戰中俄艦隊鞏固了這一勝利。南方集團軍在艦隊的協助下佔領了基利亞、土耳恰和伊薩克恰諸要塞。向卡巴爾達進攻的巴塔爾•帕夏軍團也被擊潰。9月,奧地利單獨與土耳其締結和約,從而使俄國處於困難境地。盡管如此,俄國仍向多瑙河展開進攻。
1790年12月22日,蘇沃洛夫所部以猛攻奪取了土耳其防禦工事堅固的伊茲梅爾要塞。
俄軍在1791年的戰爭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6月15日,庫圖佐夫將軍的部隊強渡多瑙河後,在巴巴達格附近擊潰土軍2.3萬人。7月9日,俄軍主力在默欽戰役中擊敗土軍。7月3日,古多維奇將軍的部隊在西高加索以猛攻奪取了阿納帕。俄軍在陸上和海上的勝利,以及烏沙科夫8月11日在卡列阿克里亞角擊潰土耳其艦隊的勝利加速了雅西和約的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