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被洗劫成鬼城
❶ 曾經熱鬧非凡,如今已經淪落到「鬼城」的四個地方是哪裡
首先是俄羅斯的阿卡瑪拉,曾經這座城市非常的繁榮,熙熙攘攘的人群到處都是,但是後來由於戰爭等等原因,現在已經是一座鬼城。阿卡瑪拉以前是一個人數非常多的城市,後來由於戰爭過後引起的經濟衰退,大量的人被迫背井離鄉,去到了更加適合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這座城市也就逐漸的被荒廢了,到現在,阿卡瑪拉已經沒有人在這里生活了。
最後一個是美國的博迪,這座城市在以前美國的西部可以說是非常的繁華,因為附近有金礦,充斥著很多的淘金者。但是後來,金礦逐漸枯竭,也就沒有淘金者來這里了,曾經十分繁華的一個美國西部小鎮,也就逐漸的沒落了,大量的人搬離這里,博迪變成了一座鬼城。
❷ 君士坦丁堡是被那個國家滅亡的,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最後毀滅
當時的東羅馬面已經十分衰微,被奧斯曼帝國侵佔越來越多的土地。1453年領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周邊地區,以及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一部分。
其衰落的原因有:
1、在經濟上受到威尼斯的挾制。失去了海關收入,帝國在商業方面的壟斷地位也逐漸喪失。
2、幾次十字軍東征,西歐來的士兵肆虐城鄉,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3、突厥人興起,蠶食鯨吞領土
——滅亡前夕的東羅馬帝國疆域,拜占庭已經被包圍了
❸ 鬼鎮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走進去可能直接被捕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鬼鎮嗎,知道他們在哪裡嗎,知道他們是怎麼形成的嗎?其實,這個世界上真的會有很多我們沒有辦法理解的事情,但這里頭也有很多的謎題等待我們大家進行解答,有很多的地方因為環境的問題等各種原因漸漸變得荒蕪起來,而這些地方常常也會發生一些難以解釋的極為詭異的事情,因而變得可怕,人們稱之為鬼鎮。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站在加州的伯帝鎮上,你會看到什麼?當你凝視這些搖搖欲墜的房子時,映入你眼簾的也許會是積滿厚厚灰塵的傢具、古老的松餅煎鍋、綉跡斑斑的罐頭盒子、破爛不堪的煤油燈,也或許是貨架滿滿的雜貨店,店裡堆滿古老的木箱,貨架上擺放著錫罐。這里是美國出了名的鬧鬼之地,它一開始僅僅是一座小小的采礦的地方,可自從這里頻繁的鬧鬼死人之後,就很少有人再去這里了。伯帝鎮只能永遠停格在“凝固的破敗中”了,就像故事中的僵屍,從此不在改變……
❹ 信仰與故鄉之殤
卡亞寇伊是一個村莊的名字,位於土耳其西南部的舊利西亞省,距離美麗的海濱小城費特希耶大約8公里,離熱鬧的 旅遊 度假聖地薩若努僅5公里。20世紀中葉,這里一度繁榮富足,上萬名穆斯林和基督徒安居樂業;多方政治勢力聚集,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
然而,若干年後,曾經一度繁華的村莊,變成了土耳其著名的「鬼城」。它的消亡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息息相關,戰後的人口交換協議,打破了世外桃源原本的寧靜,歲月的洗禮和自然災害的摧殘,使其淪為荒涼蕭瑟的廢墟群,吸引大批的探險者前往探秘。
卡亞寇伊的 歷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相傳一群拜占庭時期的村民為了躲避海盜,選擇定居在這片隱秘的山林中。他們說著希臘語,信仰的是基督教,而這群人所建立起的希臘小鎮,在當時被叫做「萊維西」。
到14世紀,隨著更多的人來到這里,萊維西已成為一雀仔個相當大的聚落點,居民上萬,主要分為基督徒和穆斯林兩個宗教族群。穆斯林們大多生活在山谷周邊,頃螞汪從事農業活動;以希臘人為主的基督教徒則住在山谷的內側,以手工藝維持生計。雖然信仰各不相同,但兩個族群相處融洽,互幫互助:每當遇上婚禮或神聖的宗教活動,穆斯林的音樂家會出現在基督教的慶典上為其彈奏優美的曲調,女人們會將糖果和食物進行分享,男人們在當地的咖啡館中聚到一起,吸著水煙,下著棋,說笑著為彼此排憂解難,孩子們在路邊一起玩耍……他們共同維持著卡亞寇伊的繁榮和穩定,使這座城鎮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飛躍性的發展,成為土耳其西南海濱首屈一指的繁榮地區。
然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生活,被當地政府的一紙協議打破了。那是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統治者奧斯曼帝國戰敗,被迫與協約國簽訂的《色佛爾條約》。這項條約瓜分了土耳其的許多領土,希臘打算割走土耳其相當富庶的兩大地區,而此時「萊維西」所在的半島南部則是義大利想要的地盤。過於殘酷的條約一經提出,當即激起了土耳其民眾的反抗情緒,第二次希土戰爭爆發了。戰後《,色佛爾條約》作廢,雙方重新簽訂了《洛桑條約》。其中有一項《人口交換協議》規定:希土兩國之間需要交換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口。這就意味著物咐,生活在土耳其的希臘裔基督教居民,必須「返回故土」希臘;同時,生活在希臘的土耳其裔穆斯林,也必須遷居土耳其。
1923年的萊維西,一夜之間,6000多名基督教居民被迫離開,曾經相親相愛的人們匆匆告別之後,再不相見。一場人口大交換,留下的是無盡的悲傷和凄涼。
信仰基督教的希臘裔居民,已經在萊維西生活了上千年,他們和當地土耳其穆斯林和睦相處,期間早已無數次通婚,血濃於水,就因為信仰基督教,他們不得不離開世代生活的故土,被遣返回「自己的國家」——希臘。據記載,希土兩國的這次人口交換,大約有200萬人的命運從此被改寫。總共約有50萬穆斯林離開希臘,遷往土耳其;同時,約有150萬基督教徒離開土耳其,遷往希臘。遷移導致的結果是,希臘突然人口暴增,這些從土耳其返回的「同胞」缺少居所,被本土希臘人嘲諷為「酸奶洗禮過的東方人」,雙方格格不入,一度互相排斥;同樣,從希臘遷回土耳其的穆斯林日子也不好過,他們被本地土耳其穆斯林稱為「異教徒」。
隨著時間的流逝,基督徒離開後,在周邊從事農業的穆斯林發現失去了生產價值,也紛紛離開此地。後來,萊維西小鎮逐漸荒廢,淪為空空如也的鬼城,人們便稱之為「卡亞寇伊(意為卡亞可石頭村)」,表明這里除了廢墟里的石頭,什麼都沒有。
自古以來,戰爭不僅會讓人類損失慘重、威脅生命,甚至會破壞文明、激發族群矛盾。希臘和土耳其之間的戰爭,便加劇了種族的分崩離析。《人口交換協議》帶給卡亞寇伊的破壞不可逆轉,直接導致這座蘊含璀璨文明的村莊徹底消失於人類的 歷史 長河中。
最初,村民的遣返只是導致卡亞寇伊變成空城。那些記載人類文明記憶的建築仍舊屹立在那裡,經受歲月的洗禮。但1957年發生的7.1級大地震,則徹底摧毀了所有建築物,真正讓這座村莊化作一片荒涼蕭瑟的廢墟。盡管後來山谷周邊的房屋得到一定的修繕,但是山谷內部的建築再無人問津。
從此,關於卡亞寇伊的往事,人們只能在史書的記載、老一輩的記憶中,找到幾分痕跡。於是,後人把對那段歲月的懷念,寫進一些文藝作品裡,誕生了一個個愛恨別離的故事。英國作家博尼爾斯在他的小說《無翼之鳥》中,借卡亞寇伊村的背景,講述了一個動人凄美的愛情故事:美麗的希臘少女,由於兩國之間的紛爭,不得不與相愛的土耳其情人分離。
此外,著名影片《香料共和國》,也是以希臘與土耳其人口交換的 歷史 為背景,根據導演塔索斯·布爾梅提斯的親身經歷改編。同樣是因為人口交換,年幼的主角凡尼斯跟隨父母一起遷往希臘,而身為穆斯林的祖父則留在了土耳其,還有他的童年玩伴莎米。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鏡頭,當凡尼斯的父親被驅逐的時候,移民官在他耳邊悄悄說,如果他能放棄基督教,改信伊斯蘭教,就能留下來,可是他猶豫了五秒鍾,之後,一切都晚了——物是人非,當他再踏上這片土地時,參加的是祖父的葬禮,童年玩伴也早已嫁作人婦。
如今,人們若想要探尋 歷史 ,只需穿過茂密的樹叢,徒步往前繼續行走,便能看到依山而建的卡亞寇伊。天氣陰暗的時候,站在山腳下遠遠望去,能看到山坡上錯落有致地分散著大大小小數百幢破舊的房屋,沒有房頂,有些只剩下一面孤牆、一根柱子或一塊石墩,也沒有人居住,看上去格外荒涼。當然,盡管它被當地人稱作「鬼城」,但事實上卻未發生過任何靈異鬼怪的事。
殘敗本來是壓抑的場景,但卡亞寇伊卻有一種另類的瑰麗。沿著碎石路,順著坡道往上爬,便能更清晰地看到卡亞寇伊現存的容貌。房屋依山而建,設計獨特,在景觀和採光方面互不幹擾。各種斷壁富有層次感地分列兩旁,有如一個個隱者,默默地守護著此地。越往上走,石頭路面破壞得越嚴重,房屋坍塌得也更厲害,一些倒塌的房子下面,還留有希臘人用過的一些石頭物品,如石灶、石凳等,都丟棄在那裡。牆邊、牆內瘋長的野草、仙人掌,又給滄桑的畫面平添了幾分生機。
經歷了戰爭、人口遷離、地理環境等多重因素的侵蝕後,卡亞寇伊呈現出一副破敗的景象。但值得欣慰的是,20世紀末,在當地政府的協助下,這座被人遺忘的小村莊得到修繕和翻新。它承載著厚重的文化 歷史 ,象徵著土耳其和希臘之間的和平與友誼,因此政府對其非常重視,並將如今的卡亞寇伊及其周圍地區列為土耳其三級保護區和考古遺址。
據統計,大約有4000幢石屋及其他建築被保留下來,包括14座小教堂、2座大教堂、2座學校行會和1座海關大樓,其中有760處建築被列入文化遺產保護范圍。近幾年來,由土耳其旅行社協會、土耳其-希臘友誼協會和土耳其建築師協會開發的重建項目,也將陸續讓剩下的房屋、教堂、學校、圖書館、醫院、商店和其他一些設施得到恢復。
如今在政府的扶持下,卡亞寇伊已經逐漸成為土耳其特色小鎮, 旅遊 業的發展使其重獲新生。遊客們可以漫步在碎石街道上,穿行於教堂的立柱和拱門間,透過殘缺的建築追尋昔日的盛名。由於這里曾經居住過虔誠的信徒,所以廢墟中的教堂相對比較完好,有3座可供遊人進入參觀。教堂的遺跡外,還設立了標志牌,用英語和土耳其語寫著名字。它們大多建於17世紀,日曬雨淋的侵蝕下,內部的壁畫已褪去原本鮮艷的色彩,哥特式拱形的屋頂也不像以前一樣華麗,斑駁的銹蝕彷彿衰老者的滄桑褶皺,孤獨地屹立在荒涼的「鬼城」中,記錄著過去那段悲傷的往事。 歷史 的長河裡,這里也曾明亮寬敞,富麗堂皇,擠滿了前來禱告的信徒。但在大自然和戰爭的掠奪下,美好逐漸消散,獨留一絲悵惘。
不過,有時命運就是如此有趣。其實,並不是所有希臘人離去後的小城,都淪落成了「鬼城」。在土耳其境內,還有一座與卡亞寇伊有相似 歷史 的小鎮,卻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在土耳其著名遺跡以弗所附近,有一個存在了千年的小鎮,叫希林斯,因有「甜美」「可愛」的意思,所以又被稱為「甜美小鎮」。它建於6世紀。一群來自希臘的基督教徒,意外發現了這塊風水寶地,一直過著與世無爭的平靜生活。當年第二次土希之戰爆發,希林斯也受到波及,《人口交換協議》迫使希林斯的基督教徒回到希臘,而希臘的穆斯林「返回故土」,成為了小鎮新的主人。戲劇性的是,同樣 歷史 下的希林斯,卻跟卡亞寇伊走向了截然相反的命運之路:那些新遷來的穆斯林沒有拒絕和抱怨,而是將希臘式房屋進行改建,融入了奧斯曼風格,過起了幸福美滿的新生活。
現在,隱匿在深山之中的希林斯因獨特的建築風格和 歷史 文化,成為了熱門 旅遊 景點。狹窄的街道上遍布各式各樣的商店,商品琳琅滿目,匯聚著來自五湖四海的遊人。紅頂白牆的希臘式民居,錯落有致地盤踞在半山腰上,掩映在滿山的果樹中,遠遠望去,如同一幅風景畫。
相比之下,卡亞寇伊確實顯得有些許靜謐和悲涼。在廢墟旁的山間道路上行走,遊客們都安安靜靜,大家都默契地保護著此地的靜謐。畢竟,「廢墟之美」需要用心去體會,沉浸其中,才能感受那份殘缺的遺憾。當溫暖的陽光碟機散山林里的陰霾,登上頂峰,感受來自視覺的震撼體驗;再閉上眼,於烈烈清風之中聆聽歲月消逝的低語……
❺ 伊朗—土耳其戰爭是怎麼樣發生的
伊朗—土耳其戰爭指奧斯曼帝國與伊朗薩非王朝進行的掠奪性戰爭。戰爭目的是為了爭奪阿拉伯的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外高加索的所有權以及歐亞兩洲間最重要的戰略和貿易交通線的控制權。
這場戰爭自1514年起,斷斷續續進行到1746年,是打著伊斯蘭教的兩大流派——什葉派與遜尼派捍衛者之間的斗爭的幌子進行的。
得到遜尼派封建貴族上層人物支持的土耳其佔領者,遭到了15世紀末產生的以薩非王朝為首的伊朗國家的反抗,薩非王朝宣布希葉派為國教。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殘酷地鎮壓了1513年安納托利亞的什葉派教徒起義,殺死什葉派教徒4萬人。從此,開始了對什葉派的伊朗的戰爭。
伊土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奧斯曼帝國不僅擁有封建民軍,還擁有常備軍——土耳其近衛兵和強大的炮兵。
伊朗軍隊由騎兵弓箭手近衛軍、負責保護本部族領導機構並時常攜帶家小驅趕牲畜遠出的游牧民族的騎兵民軍和少量的地方封建主的民軍組成。庫爾奇伊和民軍戰士的武器是馬刀和長矛。在恰爾德蘭平原雙方首次大戰,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的軍隊在軍事上各方面都占優勢,打敗了沙赫伊思邁爾一世的薩非王朝軍隊並佔領其首都大不里士城。
但是,由於給養不足,加之近衛兵內部發生騷亂,謝里姆一世被迫放棄了亞塞拜然。其他地區的軍事行動仍在繼續。在科奇希薩爾附近的交戰中,伊恩邁爾一世的軍隊再次大敗。土耳其炮兵在這次交戰中又一次起了決定性作用。
至1516年前夕,謝里姆一世已佔領了西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和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1516~1517年,土耳其在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賈茲建立了自己的統治,1519年又統治了阿爾及利亞的一部分。
1533年,蘇丹蘇里曼一世與奧地利簽訂了和約。土耳其在其北陲安全得到保障之後,於同年重新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1536年,土耳其侵佔了喬治亞西南部的一部分,該地區成為伊土兩國爭奪外高加索和美索不達米亞統治地位的主要戰場。由於伊朗軍隊也有了炮兵,所以戰爭進行到1555年時,雙方已不分勝負。1555年5月29日,伊土兩國在阿馬西亞城締結和約。
按照和約規定,伊朗保有所佔領的外高加索的一些領土。奧斯曼帝國把阿拉伯的伊拉克劃入自己的版圖。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則由兩國瓜分。伊朗得到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的一部分、卡爾特里和卡赫齊亞。土耳其獲得了阿布哈茲、古里亞、伊美列丁以及拉濟人的領土。兩國承認卡爾斯城地區為中立區,全城已遭洗劫,城堡被夷為廢墟。伊土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就這樣以1555年雙方締結和約而結束。
伊土戰爭的第二個時期,始於1578年,時斷時續地持續了約半個世紀。土耳其利用薩非王朝國內封建內訌的機會,再次進攻伊朗。
這期間,土耳其依靠的是他的附庸——擁有強大軍隊的克里木諸可汗。1578年,土軍違反1555年和約,修復了卡爾斯城堡,繼而進入外高加索境內,佔領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的一部分。1578年8月10日,伊朗沙赫的軍隊在奇爾德爾附近被擊潰,土軍侵入東喬治亞和東亞美尼亞,後又侵入北亞塞拜然並在這里佔領了希爾凡。
自1579年起,土軍和克里木汗的10萬軍隊共同奪取了整個亞塞拜然和伊朗西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間,伊朗恢復了昔日的強盛,不僅奪回了被土耳其侵佔的西部領土,而且還吞並了一些新的領土。
然而,由於對烏茲別克封建主進行戰爭和鎮壓反封建的起義,阿拔斯一世不得不於1590年3月21日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對伊朗非常不利的伊斯坦布爾和約。按照這項和約,幾乎整個外高加索和路里斯坦、庫爾德斯坦的頗大部分都劃歸奧斯曼帝國統治。
16世紀與17世紀之交,阿拔斯一世進行了軍事改革。
最初,他建立了一支常備部隊,其中包括一個1.2萬人的火槍兵軍團和一個1萬人的騎兵軍團;還建立了火炮工廠和由炮手組成的炮兵部隊。火槍兵和炮手只從波斯人中招募。至改革完成時,伊朗軍隊的兵力達12萬人,計有常備軍4.4萬人、封建民軍7.5萬人,封建民軍中有3萬克濟爾巴希人和由土庫曼人、庫爾德人、盧爾人及其他游牧部落和定居的伊朗封建主組成的4.5萬民軍。阿拔斯一世的軍隊很快增至30萬人。伊朗為准備與強大的奧斯曼帝國進行戰爭,還與土耳其的敵對國——俄國和歐洲諸國建立了政治與外交關系。
1602年,阿拔斯一世對土耳其開戰。
整整一個世紀以來,伊朗國第一次成為進攻的一方,而軍事組織未作根本改變的奧斯曼帝國卻成為防禦的一方。1603~1604年,在蘇菲安附近的數次交戰中,伊軍打敗了土軍,攻佔並洗劫了大不里士、納希契凡及其他城市。遵照阿拔斯一世的命令,有30餘萬亞美尼亞人從被征服的亞美尼亞被趕往伊朗內地。
在1602~1612年的伊土戰爭中,伊朗獲得全勝。1613年11月20日,交戰雙方在伊斯坦布爾簽訂了使伊朗保有全部戰果的和約。
由於對1613年伊斯坦布爾和約的條款不滿,土耳其於1616年開始對伊朗採取報復行動。
在1616~1618年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新戰爭中,土耳其又遭失敗,於1618年在謝拉布簽訂和約,條約基本上重申了伊斯坦布爾和約的各項條款。在最後兩次戰爭中,伊朗大大擴張了自己的領土范圍,接著就開始了進一步的征服。
1623~1639年的伊土戰爭起因於沙赫阿拔斯一世的軍隊入侵阿拉伯的伊拉克。阿拔斯一世利用伊拉克人反對蘇丹穆斯塔法一世統治的起義之機,攻佔了巴格達市,隨後佔領了整個阿拉伯的伊拉克。
阿拔斯一世於17世紀的前25年裡,對東喬治亞的幾次遠征,破壞性特別大。外高加索人民對其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在喬治亞,薩阿卡則領導的廣泛的反伊朗起義,動搖和削弱了伊朗在外高加索的統治。
與此同時,土耳其在歐洲的戰事中遭數次挫折後,在蘇丹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間,便重新致力於征服東方。
1625年,土耳其佔領了阿哈耳齊赫,奪取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將其變為土耳其的一個省。穆拉德四世還進犯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同時,他的部隊還佔領了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可是他未能佔領巴格達,對該城長達9個月的圍攻毫無成效。
1630年,土軍轉攻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毀掉了哈馬丹城,屠殺了全城居民。1639年5月17日,簽訂了卡斯列—席林條約。
按照這項條約,伊土兩國間的疆界沒有變動,但阿拉伯的伊拉克歸屬土耳其。
伊土戰爭的第三個時期開始於18世紀初,土耳其蘇丹艾罕默德三世對伊朗重起戰端。
1723年春,土軍乘薩非王朝國家崩潰之機侵入外高加索,佔領了第比利斯、整個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與此同時,土軍還征服了伊朗西部的路里斯坦省。土耳其人的勝利直接威脅著俄國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遠征波斯和土耳其的軍事勝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馬斯普二世同俄國簽訂了1723年彼得堡條約。
1724年6月23日,俄土君士坦丁堡條約在伊斯坦布爾簽訂。
根據這項條約,1723年俄伊彼得堡條約列舉的裏海沿岸所有地區轉歸俄國,而外高加索的其餘地區和包括克爾曼沙赫、哈馬丹兩市在內的伊朗西部則轉歸土耳其。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條約的條款有利於土耳其,這是由於法國對它支持的結果,因為法國害怕俄國勢力加強。土耳其不滿足於已佔領的大片領土,其軍隊又向伊朗東部推進並攻佔了加茲溫。對土耳其侵略者進行抵抗的只有波斯和亞塞拜然的人民群眾。
18世紀30年代初,統帥納迪爾成為伊朗的實際統治者。
1730年,他擊敗了土軍並將其逐出哈馬丹、克爾曼沙赫和南亞塞拜然。
然而,當納迪爾忙於鎮壓阿富汗阿布達爾部族的霍臘散起義時,唯恐納迪爾的聲望增高的塔赫馬斯普二世向土耳其人出征,以期提高個人威望。塔赫馬斯普二世的軍隊在哈馬丹城下遭到失敗。
1732年1月10日,他被迫與土耳其簽訂和約。和約使土耳其侵佔的阿拉斯河以北的外高加索領土合法化。
1732年底,納迪爾推翻了塔赫馬斯普二世,事先與俄國簽訂臘什特條約後,便親自出征土耳其。
按該條約規定,吉蘭省立即歸還伊朗,而庫拉河以北的領土待將土軍從外高加索境內驅逐後歸還。
1735年6月14日,納迪爾的7萬軍隊在卡爾斯城下打敗了蘇丹的8萬大軍。
1736年,納迪爾加冕為伊朗沙赫,著手改組軍隊,以期增加兵員和裝備,尤其是炮兵。在這方面他得到英法兩國軍事專家的幫助。納迪爾—沙赫在鞏固了薩非王朝國家的統一之後,為了從土耳其手中奪回阿拉伯的伊拉克和外高加索,於1743年對土耳其重新開戰。3年戰爭雙方未分勝負而結束。
16至18世紀的伊士戰爭造成了各族人民的大批死亡,交戰的任何一方都未獲勝。戰爭阻礙了伊土兩國生產力的發展,加速了一些由許多民族和部落鬆散地拼湊而成的封建國家的崩潰。
伊土戰爭的非正義性,在被征服的各民族人民中間——特別是在17至18世紀——不斷激起民族解放運動和反封建運動,這些運動都為交戰國的某一方所利用,以建立自己的統治。伊土戰爭對外高加索人民來說是他們自古以來的歷史上苦難最深重的時期。在血腥的伊土戰爭中遭到削弱的伊朗和土耳其,日益淪為在近東和中東建立霸權的英法兩國的殖民地。
在伊朗和土耳其,武裝力量的基本形式是封建民軍,武裝力量的主要兵種是用矛、盾、馬刀、弓箭、短劍和火槍武裝起來的正規騎兵和非正規騎兵。伊朗的正規騎兵和土耳其的正規騎兵是軍隊中靈活機動的部隊。常備步兵與騎兵相比則處於從屬地位。
但是,到17至18世紀時常備步兵的作用上升到主要地位,這是由於西歐經驗傳到了這些國家。步兵裝備有熱兵器並按正規原則編成。炮兵作為一個兵種在土耳其出現的較伊朗為早。
在納迪爾的軍隊中有許多戰象,交戰時用它們沖擊敵人戰斗隊形的中央,為步兵開路。在運用熱兵器之前,交戰勝負通常取決於大批騎兵的沖擊,旨在包圍敵人,隨後將被圍之敵擊潰。騎兵能保證突然而迅速地打擊敵人。
隨著正規步兵和炮兵的出現,騎兵成為戰斗隊形的基礎,它能夠掩護翼側並對敵突擊。部隊作戰採用疏開隊形,而到17至18世紀時則採用線式戰斗隊形。對擊潰之敵一般不予追擊。奪取要塞主要靠長期圍攻。
在伊土戰爭中,總的說來軍事學術發展極其緩慢,這是由於兩國軍隊中存在著大量非正規的、不同種族的、用各式各樣的武器裝備起來的封建騎兵和封建步兵組成的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