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降服英國
㈠ 世界上的神秘事件,226名英國人被烏雲吞噬失蹤,這是怎麼回事
聽不到中所提到的神秘事件,266名英國人被烏雲吞噬失蹤,是歷史上著名的「第五營失蹤謎案」。其實這件事情的原因就是被土耳其軍隊偷襲了,並非被烏雲吞噬。
總而言之,這兩百多名英國人被烏雲吞噬失蹤是謠言,被土耳其軍隊打了個伏擊才是真的。
㈡ 為何同是「病夫」,土耳其能把48萬英法協約國軍推下海,而滿清面對數萬八國聯軍卻不堪一擊
首先奧斯曼近代化比清朝早得多,洋務運動做得比清朝還要成功。其次奧斯曼帝國的地緣環境比較差,在繼承拜占庭帝國疆域的同時也繼承了其糟糕的地緣政治,甚至更糟。
因為沒幾年,沙俄被德國錘爆國內又遭遇十月革命。又幾年,英國最終被戰爭拖垮經濟已經開始無力維持殖民地秩序。最後只剩下希臘。
㈢ 為甚麼土耳其跟歐洲有仇,現在英國孤立歐洲土耳其是不是更恨英國
今天的這些中東小國曾經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擊敗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後,改君士坦丁堡為伊斯坦布爾成為橫跨亞非拉的超級大國,土耳其的強大迫使西方開辟新航路,拿破崙時代中後期,土耳其衰落,阿拉伯各部落尋求獨立建國,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使得它分裂。所以無論從歷史來看,宗教來看他們都有仇。
㈣ 二戰中土耳其宣布中立,為何最後幾個月倒向蘇聯和英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土耳其站錯了隊,慘被列強瓜分。歷史教訓讓土耳其認識到:不要輕易選邊站,萬一再老眼昏花站錯隊,那點家底還夠列強分的嗎?
但是,列強不會容忍土耳其走鋼絲。看地圖就知道土耳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土耳其往北就是蘇聯,往西就是德國重點經營的巴爾干半島,往南是地中海、非洲,往東是亞洲。
位於歐、亞、非十字路口,還扼守對各方都非常重要的黑海出海口,各方都緊緊盯著土耳其,都在督促土耳其上自己的船。
最先找上門來的是英國、法國,1939年初,英、法想和土耳其簽訂互助條約。土耳其現在不確定英、法能不能頂住德國,但也沒有直接拒絕,就是拖。英、法被拖得七竅冒煙,土耳其依然不鬆口。畢竟,得罪英、法是小,距離自己太遠。而蘇聯就在自己旁邊,得罪了蘇聯那位爺,有自己好果子吃嗎?
土耳其想巴結蘇聯,蘇聯還瞧不上土耳其。蘇聯當時正和德國談判,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土耳其代表灰頭土臉的來到莫斯科,又灰頭土臉的離開莫斯科,蘇聯人連個驢肉火燒也沒請客人吃。
蘇聯既然不把自己當盤菜,看來只能和英、法這種次一級的強國簽約了。英、法需要土耳其在地緣戰略上的支持,自然也向土耳其提供保障:只要德國或蘇聯進攻土耳其,或影響到土耳其的利益,英、法一定會提供所有必要的援助。
土耳其不敢過於相信英、法,他們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醜行,就發生在前不久。果然,英、法對和土耳其簽訂的白紙黑字,沒說賴賬,也基本不履行。
土耳其也不想和英、法泡蘑菇,他們還是更看重蘇聯。蘇聯進攻芬蘭,英、法要土耳其開放領空,土耳其因怕得罪蘇聯,拒絕了英、法。
英、法還不死心,又想忽悠土耳其當炮灰。德國在1940年5月進攻西歐時,但土耳其拒絕英、法。
英、法提出了什麼要求?竟是讓土耳其封鎖黑海出海口。這等於向德國宣戰,土耳其憑什麼做那隻替猴子火中取栗的蠢貓。
土耳其對二戰的態度,還是先圍觀,看情況再說。對德國,對英、法,對蘇聯,都是既不得罪,也不入伙。土耳其還是擺脫不了狡兔本性,當土耳其看到德國勢力大,蘇聯岌岌可危時,土耳其就跳上了德國的船。
在蘇德開戰前四天,也就是1941年6月18日,土耳其就和德國簽約,承認互不侵犯(實際上是德國承諾不侵犯土耳其)。土耳其嘴上說不在蘇、德之間選邊站,但看土耳其的種種作為,還是站在德國一邊。
土耳其和蘇聯(沙俄)有很深的歷史恩怨,再加上蘇聯要尋找印度洋的出海口,勢必要突破土耳其。站在土耳其的角度,他們寧可讓德國吃掉蘇聯。這樣一來,土耳其的生存壓力就會大大的減輕。土耳其人告訴德國人:祝你們早日消滅蘇聯。
現實卻打了土耳其一記響亮的耳光。二戰後期,德國越打越沒脾氣,眼看蘇聯要贏了。
土耳其有的是辦法。不就是向蘇聯人賠笑臉嗎?土耳其開始向蘇聯,以及英國暗送秋波,說有什麼事可以談談價。此時是1943年,雖說德軍敗象明顯,可土耳其還是不敢確定德國會不會來個咸魚大翻身,對加入蘇英陣線還是拖拖拉拉。
蘇聯對土耳其的首鼠兩端明顯不耐煩,蘇聯老大通過英國傳話:要跳船趕緊跳,現在還來得及。到了明年,盟軍對德軍優勢更大的時候,也就不稀罕你跳不跳船了。
這話已說得非常清楚:留給土耳其的時間不多了。
也不知道土耳其是怎麼想的。到了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都開了,土耳其還在猶豫是否跳船。連對土耳其向來「好脾氣」的英國首相丘吉爾都忍不住說:給你最後一次機會,別玩兩頭通吃,最後讓你一頭都吃不著!
土耳其知道再也不能保持所謂的中立了,趕緊對德國宣戰,時間是1945年2月23日。而蘇軍向德國首都柏林發起總攻的時間,則是1945年4月16日。
蘇聯大罵土耳其狡猾,哪有這么宣戰的,分明就是白撿便宜。而西方出於在戰後抗衡蘇聯的考慮,對土耳其的狡兔三窟比較寬容。土耳其最終還是倒向西方,1952年加入北約,成為北約與蘇聯對抗的馬前卒。
㈤ 二戰末期土耳其一招就降服了英國,它用的是什麼招數
二戰末期,軸心國集團敗局已定,許多手腳不幹凈的“中立國”惶惶不可終日,因為此時的美英等國打算對它們展開清算。在這個過程中,一度同德國走得很近的土耳其實在是按捺不住了。要知道,早在1942年夏,當隆美爾大軍在北非戰場上所向披靡時,土耳其甚至已暗中做好准備,接應德軍打開通向中東地區的通道。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土耳其瘋狂對美英示好,希望能爭取一個寬大處理時,英國方面給出的態度十分強硬,丘吉爾直言不諱:我們大英帝國再不濟,也不至於同土耳其這種毫無價值的小國結盟吧? 丘吉爾向來嘴毒,在大問題上手段也足夠狠,在美國沒有特殊關照的情況下,他的態度幾乎是判了土耳其死刑。其實,英國向來對土耳其沒啥好感,早在奧斯曼帝國末期,英國就是折騰這個“西方病夫”的排頭兵,瘋狂攫取利益的同時還死命地醜化土耳其人的形象。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奧斯曼帝國好歹還是個落魄的大國,如今的土耳其要地盤沒地盤,沒兵又沒錢,英國便更是看不上了。更要命的是,即便如此,土耳其還一度把英國嚇個半死。
1945年1月25日,土耳其《黎明報》在顯眼的位置發表了這樣一段文字:“土耳其認為,如果它摒棄英國的友誼和支持,它就將喪失它的獨立;但同樣,如果英國中斷了它同土耳其的緊密友好關系,它就將失去其在中東的地位……土耳其在1941~1942年曾堅如磐石般地在納粹的波濤中砥柱中流,從而拯救了敘利亞、埃及和伊拉克。今天,土耳其准備一如既往,以同樣堅強不屈的精神來抵抗目前威脅地中海地區的‘托洛茨基’運動。面臨這種危險,英國和土耳其必須同生死、共存亡。”這番話說得圓滑無比,同時卻又綿里藏針。首先,土耳其人自貶身價,把英國吹得天花亂墜,極大地誇贊大英帝國對二戰局勢的影響力;其次,土耳其堅決同軸心國集團劃清界限,給自己從泥潭中抽身而出提供了條件;最為重要的是,土耳其把蘇聯樹立成了英國新的敵人,而前者的態度很明確:要麼緊緊團結在英國周圍,大夥一塊對抗蘇聯,要麼乾脆自毀長城,聽天由命。
㈥ 英國想出一個妙計,但土耳其急了,英國究竟想出了什麼妙計
引言:土耳其之所以急了是因為英國想出的這個點子就是把數量龐大的難民通通送到土耳其去!對於英國提出的這個主張,土耳其立刻就發表聲明,陳列的種種理由都表示土耳其目前對於難民已經不堪重負,所以不願意再接收來自英國的難民。
英國之所以出了那麼多點子想把難民從自己國家中送走,就是既想保全名譽,又想減少安頓難民的費用支出。如今難民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英國想利用大國的優勢逼迫土耳其接受自己的協議,土耳其拒絕接收難民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為了保證國際問題公平公正,各個國家應該自覺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共同維護國際社會的安定。
㈦ 土耳其以身做餌,英法緊隨其後,俄國是怎麼被玩殘的
在世界海戰歷史上,錫諾普戰役是一場名垂史冊的經典戰役。俄歷1853年11月18日,俄國黑海艦隊在海軍中將納西莫夫的指揮下,包圍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駐扎在黑海南岸錫諾普港灣的艦隊,在優勢火力的打擊下,這場「風帆戰艦時代最後的絕唱」以俄羅斯人徹徹底底的勝利而告終。從表面上來看,俄軍有力地打擊了土耳其人向黑海東岸高加索地區運送補給的意圖。但隨著海戰之後英法等國激烈的反應和克里米亞戰爭的結局來看,錫諾普海戰更像是土耳其人設下的一個圈套……
時任英國首相的帕麥斯頓正是這種不列顛民族主義的產物
因此,錫諾普海戰在英國人眼中有了別樣的韻味,納西莫夫艦隊炮擊錫諾普海岸炮台的行為,經英國媒體之手就成了「一場有預謀的對錫諾普土耳其居民的大屠殺」,這場海戰不過是俄羅斯人「野蠻」的又一注腳。游弋在地中海的英法艦隊蜂擁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一場慘烈的戰爭剛剛結束它的序章,現在,到了聯軍「替天行道」的時候了。
㈧ 歷史上土耳其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嗎,如果是,請詳細說一下,謝謝
土耳其民族在中國古代史上稱突厥。公元8世紀時開始從阿爾泰山一帶遷入小亞細亞,約公元11世紀時,在安納托利亞東部建立塞爾柱王朝。13世紀末建立奧斯曼帝國。15、16世紀是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版圖包括西亞、東南歐和北非國家。從17世紀起,奧斯曼帝國開始衰落。第一次世界大站期間,奧斯曼帝國參加同盟國作戰失敗,本土地為英、法、意等國的半殖民地。1919年凱末爾發動資產階級革命,擊退外國侵略。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國,凱末爾任第一任總統。
殖民地是指國家已經完全滅亡,連形式上本國人建立的政權都不存在,而由外國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直接統治的地區。從上述歷史來看,近代土耳其雖屢遭俄、英、德、法、意等國的侵略,其中英國在土耳其的侵略勢力尤其大,但形式上還有本國的政府存在,所以只能說它已淪為半殖民地尤其是英國的半殖民地,而不能說它是英國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