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gtp有多少
Ⅰ 語言學概論兩個最大的語系的區別
1、 語言的起源 一是,神授說 二是,人創說:人創說的各種學說的主張語言是人的創造,而不是上帝或是神的賜予,這比起神授說,應該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勞動創造語言,語言起源於勞動的觀點。
2、 (1)語言是不斷發展演變的。(2)語言發展演變的原因 A社會的進步會推動語言的發展。B 社會的分化和統一會推動語言的發展演變 C 社會之間的接觸也會推動語言的發展演變。 從根本上講,語言的存在和發展是受社會制約的,社會交際的需要時語言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但這並不意味著一種語言中的每一項具體演變和發展都有其直接的社會根源。在古代漢語中單音節詞是構詞的主要的模式,可是發展到現代漢語,詞彙中的詞大都是雙音節的,雙音節詞成了漢語的主要構詞模式。 語言是用來表達思想、交流信息的符號系統,它必須能夠利用自身的形式手段把不同的意義區別開來,達到表意的明確性。古代漢語中原本單音節詞占優勢,當時漢語的語音系統比較復雜,因而這些單音節詞之間可以保持有效地區別。(3)語言發展演變的特點:漸變性和不平衡性是語言演變發展的兩大特點。
第二節 語言的分化和統一
1、 語言隨社會的分化而分化 在一定的社會政治歷史條件下還可能使一種語言的方言成為不同的「親屬語言」;社會的社群分化會導致語言的社群分化,在一種語言或方言內部形成不同的「社會方言」。從同一種語言中分化出來的各個語言,叫做「親屬語言」親屬語言有共同的來源,這些語言之間具有歷史同源關系,這種關系被稱作親屬關系。世界上的諸語言按其親屬關系大致可以分為漢藏語系、印歐語系、烏拉爾語系、阿爾泰語系、閃含語系、達咯昆荼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南亞語系九大語系以及其他一些語群和語言,漢藏語系和印歐語系是使用人數最多的兩個語系。
2、 社會方言 在一個語言社會中,不同的人說話可能會使用不同的語言變體二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這些不同的語言變體和特點又同說話人的社會特徵相關聯,同一定的社群聯系在一起,這種語言或地域方言內部同一定的社會特徵和社群相關聯的變體和特點被稱之為「社會方言」。A階級和階層的差別會對語言產生影響 B職業的差別也會對語言產生影響C年齡的差別也可能對語言產生影響D 性別的不同也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語言。
3、 語言隨社會的統一而統一 一種語言的共同語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某一個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
第三節 「雙語現象」是指某一語言社團使用兩種或多種語言的社會現象。
「語言轉化」是隨著不同的民族的接觸和融合而產生的一種重要的語言現象,指的是一個民族的全體或部分成員放棄使用本民族語言而轉用另一民族語言的現象,也有人稱之為「語言交替」。
語言混合的形式有「洋涇浜語」和「克里奧耳語」。 洋涇浜語產生之後,它的命運主要由社會環境的變遷和社會交際的需求來決定。其發展前途有兩個:一個是隨著社會交際環境的變遷而消亡,一個是在社會交際需求的推動下,發展為克里奧耳語,成為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通用的交際工具。
第四節 語言規劃 社會對語言文字問題所作出的有組織的、有意識的管理、調節和改進,被稱之為『語言規劃』
官方語言的選擇 從理論上說,選擇官方語言應該充分考慮到本國,本民族的或本國各民族的長遠利益,應該選用國內多數人使用的語言,或是國內經濟文化發展水平較高因而較有影響的民族的語言。
民族語言政策 主要是關於一個國家內部少數民族語言的政策,
1、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各民族的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進行訴訟的權利。
2、 少數民族的語言教育 少數民族的語言教育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少數民族是否有接受本民族語言教育的權利。二是,少數民族在各級教育機構中使用哪一種語言來接受教育。我國現在在少數民族教育方面實行雙語政策,一方面保障各少數民族學習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一方面推行全國通行普通話。
第八章 語言和心理
語言是思維的最重要的工具
先有思維還是先有語言一種意見認為,思維和語言有各自的發展過程,二者不是一回事,也沒有多少關系,甚至語言出現後還干擾了純正的思維。第二種意見認為,語言和思維同時發生,而且由於堅持思維只能在語言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所以如果一定要分出先後,那麼甚至應該先有語言然後才有思維。與上面兩種意見都不同的第三種意見則認為思維是先於語言發生的,雖然語言出現後形成了思維的主要工具,但語言出現前人類就有了思維,甚至知道出現語言之後也存在著不需要語言參與的思維活動。主張第三種意見的主要是自然學家,而且他們都更多地採用了科學實驗的方法。這些科學實驗不但從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病理學等很多方面,進一步充分證明了人的思維在很大程度上必須藉助語言來進行,同時也提供了思維有先於語言而產生和脫離語言而存在的更客觀的證據。這其中值得注意的主要有3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從人類的系統發生學。二是從人類的個體發生學。三是從大腦受到損傷,喪失了語言能力或思維能力的病理現象。 目前在思維和語言的起源產生問題上比較傾向於一致的觀點是:一方面承認語言與思維卻是密不可分,至少在語言出現以後它是人類思維的最主要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承認人類的思維可能先於語言產生,或是說人類是先有思維後有語言的。
思維的三大類型:一類是『感性思維』二類是『抽象思維』三類是『發散思維 』
在思維和語言的范圍和功能對應問題上比較傾向於一致的觀點是:人類的思維活動有不同的類型,其中抽象思維是必須藉助語言進行的思維活動,抽象思維以外的其他思維活動;如感性思維和發散思維不一定需要語言參加,但語言也在這些思維活動中起作用。
目前在語言和思維的地位作用的問題上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在語言和思維的關系中,思維起主導作用,思維決定語言。語言雖然對思維活動有一定的影響,但不能無限誇大這種影響,語言也不能最終決定人的思維發生和思維活動。
心裡語言學就是研究這種大腦構造和語言能力的關系問題。人會說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獲得過程,甚至是一種創造過程。兒童學會說話,特別是學會自己母語的這種過程,心理學的術語叫做『語言獲得』大腦左半球掌管右半身的動作,大腦右半球掌管左半身的動作。
『單側化』的意思是,人的大腦左右兩個半球並不是完全對稱的,不但大小略有差別,而且有明確的分工,即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語言和抽象的思維活動;而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與語言無關的直觀動作的思維活動。
『失語症』因大腦不同部位受到損失而造成的語言障礙系統。
『失寫症』不能寫過去認識的字,或者寫出來的也是亂七八糟的。
『失讀症』不能讀懂本來可以閱讀的書面材料。
『臨界期』的意思是,不管是大腦的單側化,大腦左半球的分區,還是語言的遺傳機制,都只是提供人具有語言能力的潛在可能性,但這些潛能必須在一定期限內被一定的語言環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否則大腦的語言功能就會失效。人也就不會說話了。如果過了十二至十三歲的青春期,左右半球的功能已經定型,那時左半球再受損傷,喪失的語言能力就很難恢復了。
大腦的語言功能確實有一部分是先天的,只要經過某種後天學習,不管是有聲語言環境還是手勢語環境,都有可能激活大腦的這種功能,並進而使人具有完備的語言能力,或者是有聲語的語言能力,或者是手勢語的語言能力。而後天的各種語言學習則必須發生在臨界期內,否則不但單靠遺傳的語言機制是不可能發展成為完備的語言能力,這種先天機制本身也會失去作用。
兒童語言獲得的過程1、非自控階段 嬰兒出生到一歲左右就屬於語言前階段,或叫語言准備階段。其中前6個月就是非自控階段。2、咿呀學語階段 兒童大約6個月到一歲左右是語言前階段中的咿呀學語階段。3、單詞階段 兒童一歲左右就進入了真正的語言階段,也就是能開口說話了。4雙詞階段 兒童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開始進入了雙詞階段、5、簡單句階段 兒童在兩歲或兩歲半就進入了多個實詞連接的簡單句階段。6復雜句階段
兒童獲得語言的原因和條件 1、模仿說。2、強化說。3、天賦說。4、認知說、
兒童語言獲得傾向一致的看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兒童的語言發展肯定具有先天的生物學基礎,特別是大腦的語言功能或語言遺傳機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二是語言環境是兒童獲得語言的必須條件;三是兒童的認知能力的發展影響兒童的語言獲得,其中包括知識積累的階段性和智力發展的差異性也都有一定的作用。
語言在思維認知活動中的作用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語言可以幫助完成人的認知過程,二是語言可以儲存人的認知成果,三是語言可以改造人的認知能力。
語言和民族文化意識1、語言是重要的米民族標志,可以體現民族精神2、語言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可以反映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