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阿富汗喀布爾機場為什麼土耳其掌管

阿富汗喀布爾機場為什麼土耳其掌管

發布時間: 2023-08-10 23:46:08

① 喀布爾機場在哪裡

阿富汗

喀布爾機場它其實叫喀布爾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是城市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首任總統名字的組合。

阿富汗簡介: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ic Republic of Afghanistan),簡稱「阿富汗」,是位於亞洲西部的西亞高原內陸國,北鄰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西接伊朗,南和東連巴基斯坦,東北與中國接壤。阿富汗面積64.75萬平方千米,氣候以大陸性氣候為主,秋季多「阿富汗風」,東北部是高原山地氣候區。

阿富汗是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30多年戰亂產生了600多萬難民。阿富汗礦產資源雖較為豐富,但因戰亂而未得到開發,其工業基礎也幾近崩潰。阿富汗作為農牧業國家,農、牧民約佔全國人口的80%,是世界第一大毒源地「金新月」的中心。阿富汗是大乘佛教的搖籃,主要旅遊資源有巴米揚谷、賈姆宣禮塔。

② 什麼是前蘇聯侵略阿富汗戰爭

1979~1989年的前蘇聯侵略阿富汗戰爭歷時十年之久的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自1979年12月開始,到1989年2月前蘇聯撤走最後一批侵阿蘇軍結束,戰爭以雙方軍事力量斗爭處於僵持狀態而告終。500萬阿富汗人為此背井離鄉,而前蘇聯第一次在其東歐盟國之外大規模地直接使用本國軍事力量的南下擴張入侵戰爭,也宣告破產,前蘇聯的國際聲譽也因此大大下降。

阿富汗地處西亞最東部,北接前蘇聯,西鄰伊朗,東部和南部與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相連,東北部與中國接壤,阿富汗是中東通往亞洲東部和東南亞的陸上交通要沖,是前蘇聯前出波斯灣、南下印度洋的捷徑,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從五十年代中期起,蘇就以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為敲門磚,對阿富汗進行引誘滲透,爾後又逐步發展到政治上顛覆,建立親蘇政權。這都與蘇南下戰略有著直接關系。蘇南下戰略是以控制中東地區、攫取石油和其他戰略資源,封鎖海上通道為目的,向西可包抄歐洲,向東能迂迴遠東。能夠侵佔阿富汗,便可以把阿富汗作為實現南下戰略的跳板。

塔拉基上台後,更加投靠前蘇聯。阿富汗人民反對前蘇聯和親蘇當局的武裝斗爭不斷發展,同時阿明與塔拉基之間的矛盾亦日益加劇。因此,1979年9月蘇曾密謀藉手除掉阿明,結果事情敗露,反被阿明搶先動手鏟除了塔拉基,公開逼蘇撤換大使,限制蘇軍事人員入境,聲稱要與美國關系正常化。阿明的行動,人民的反抗,使前蘇聯極為恐慌,遂決定出動大批軍隊進行武裝佔領,以保住多年經營的陣地。

1979年伊朗和美國因「人質」問題關系惡化,伊朗國內出現動亂;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國均有內部困難,無暇它顧,美國與西歐盟國對中東形勢看法不統一,且離這一地區較遠,鞭長莫及。在這種形勢下,蘇認為出兵入侵的時機已經成熟。

為達成入侵的突然性,前蘇聯製造種種友好緩和假象,欺騙世界輿論。入侵前,蘇一方面假裝「全面支持阿明」政府,在《蘇阿友好睦鄰合作條約》簽定一周年時,由勃列日涅夫親自向阿明致電祝賀,聲稱要繼續向阿提供「全面無私的援助」;另一方面大肆宣揚准備從東德實行部分撤軍,抨擊北約集團在西歐部署核導彈,以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同時還攻擊巴基斯坦、美國和中國對阿進行「破壞」和「顛覆活動」,以製造入侵借口。

蘇為進一步掌握阿富汗的全面情況,利用「友好」關系,派要員相繼赴阿進行實地偵察。這些要員利用「訪問」的合法身份,全面搜集阿富汗的政治、軍事、地理等各方面的情報,為制定入侵計劃提供了重要依據。

入侵前,蘇以幫助阿軍訓練為名,先後向阿派遣軍事人員達3000餘人。這些軍事專家和顧問滲透的阿軍主要部門、軍事基地和野戰部隊的營以上單位,以加強對阿軍的監視和控制。1979年6月,駐阿蘇軍限制阿空軍戰斗飛行。同時借保衛蘇軍安全為名,又派出戰斗部隊進駐馬格蘭姆、興丹空軍機場和薩蘭山口等戰略要地。12月中旬,蘇軍顧問在喀布爾地區以檢查武器裝備和技術兵器為由,封存了輕武器,拆卸了重裝備,致使阿軍失去了應付突然事變的能力。

侵阿集群是以土耳其斯坦軍區的兵力為主,又從鄰近軍區抽調部分兵力組成。

侵阿集群的戰役布勢包括東西兩個突擊群、空降突擊群及預備隊等。其中有8個摩托師、1個坦克師、3個空降師、1個炮兵師,1個殲擊航空兵師等部隊,總兵力在26萬人以上。11月,作戰部隊向展開地區秘密機動,同時向邊界地區調集武器裝備和作戰物資。至12月24日,各作戰部隊進入指定地區並完成入侵的最後准備。

1979年12月24~27日,蘇在運送援阿武器裝備的掩護下,先後出動各型運輸機350多架次,將空降兵運至喀布爾國際機場和巴格蘭姆機場。空降兵著陸後,即佔領了機場和附近要地。12月24日晚7時許,第105空降師在原駐阿蘇軍和克格勃人員協助下,首先奪占喀布爾電報大樓,切斷與外界聯系,同時佔領阿明官邸,打死阿明及其全家成員,隨即又佔領總統府、廣播電台和其他政府部門。經3個半小時戰斗,蘇軍就完全控制了首都喀布爾市。在此期間,在巴格蘭姆機場的空降兵,也迅速控制了該基地和薩蘭隧道。28日晨,蘇地面部隊的航空兵掩護下,越過蘇阿邊界,沿東、西兩條戰略公路向阿國境縱深高速推進。

東西突擊群均按預定目標和計劃推進,7天推進700-900公里,體現了現代條件下蘇軍高速度、大縱深進攻戰役的特點。在蘇軍入侵過程中,阿政府軍沒有進行有組織的抵抗,因而沒有影響蘇軍進攻速度。但阿富汗人民卻組織了若干游擊隊,到處開展游擊戰爭。阿政府軍的大部官兵嘩變,參加或自成游擊隊。蘇軍速戰速決的戰略因此而破產,陷入了游擊戰爭的泥潭。

10年內,阿富汗游擊隊以廣大農村為基地,以小股分散活動為主,在各個地區廣泛開展襲擾戰、破襲戰。在公路交通線上,經常製造和設置障礙,拆毀橋梁和破壞路段,阻塞和中斷公路交通,遲滯和限制敵人的行動;沿公路兩側設伏,伏擊和奇襲敵人的車隊等。據有關資料統計,游擊隊平均每年進行破壞、伏擊、襲擊等游擊活動3000餘次,同時游擊規模逐漸增大,使得蘇軍日夜不得安寧,欲進不得欲退不行。

蘇軍對付阿富汗游擊隊的基本方針是以軍事手段為主,結合採取一些政治的、外交的和經濟的措施。在軍事中主要採取:建立反游擊戰力量體制;不斷增強反游擊戰的手段;固定點線,分區圍剿;封鎖邊境,切斷游擊隊同國外的聯系。同時,脅迫巴基斯坦等國停止對阿游擊隊的軍事援助,以切斷游擊隊的外援。在入侵和反游擊隊作戰中,蘇軍尤其重視空降兵的使用,以空中機動和地面突擊相結合。但是手執大刀、步槍的阿富汗山民和游擊隊,控制著全國85%以上的國土,阿富汗人民沒有被飛機、坦克和大炮征服,卻使蘇軍一籌莫展。經過10年交戰,蘇軍不僅沒有達到預定的戰略目的,反而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1988年4月14日,阿富汗、巴基斯坦、前蘇聯、美國在日內瓦簽署了關於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的協議。根據協議,前蘇聯從1988年5月15日開始從阿富汗撤軍,至1989年2月15日全部撤出阿富汗。

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歷時10年,耗資約200億美元,傷亡官兵萬名,始終未能對整個阿富汗實行有效控制,同時,前蘇聯因此在國際上的威望受到巨大損害,聲名狼藉。國際地位的下降加劇了前蘇聯國內動盪和危機。就在其撤軍不到兩年,前蘇聯就開始解體,15個加盟共和國四分五裂,對外擴張的歷史告以結束。

這場戰爭給阿富汗造成了巨大破壞,使上百萬阿富汗人死於戰亂,450多萬人淪為難民(在巴基斯坦有300多萬,在伊朗有150萬)。加劇了阿富汗的貧窮和落後。由於蘇軍在阿期間製造了阿內部許多民族、政治力量之間的矛盾和對立,這就使得阿即便在蘇撤軍後,國內仍將在很長時間內動盪不安。

③ 准中國留學生實拍喀布爾機場,機場的現場情況是什麼樣的呢

因為阿富汗現在的政權非常的動盪,所以一名准中國留學生沒有辦法來到中國,不過他在阿富汗的喀布爾機場拍攝了一個視頻,發布到了網上,立刻就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因為從他的視頻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機場可以說是一片混亂,有很多的難民以及各種各樣的武裝組織。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機場的情況。

第三,如何評價這樣的事情?

中東地區一直是極為混亂的,隨著美軍的車里,現在這樣的混亂局面已經逐漸的升級,塔利班目前並沒有良好的管理政策趨於穩定,目前的明星,所以這才導致了出現了如此混亂的局面。目前在機場周圍已經出現了很多的武裝力量保衛這里,但是在信息不發達的地區,依舊有很多難民向這里涌來。

④ 03年到20年的重大事件

圖為8月20日,美軍士兵守衛在阿富汗喀布爾機場的鐵絲網一側。圖源新華社/法新

「9·11」恐襲事件發生20年了。

20年過去,美國紐約雙子塔的烈火濃煙彷彿仍在眼前,恐怖主義的陰霾依舊籠罩在世界上空。20年間,美國的「反恐」進程「把阿富汗政權從塔利班換成塔利班」,這種頗具反諷意味的「輪回」,宣告了美國所謂「反恐戰爭」的失敗。

「美式反恐」為何越反越恐?自詡為「正義之師」的美國為何沒給世界帶來和平與安全?在「9·11」事件20周年之際,人民日報海外版邀請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李偉、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德剛等國際問題專家就這些問題進行對話。

「9·11」事件為何發生?20年間,美國內政外交發生哪些變化?

2001年9月11日上午,兩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機撞向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另一組劫機者迫使第三架民航客機撞入華盛頓五角大樓,造成2977名平民遇難及19名劫機者死亡,美國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這是美國遭受的最為嚴重的恐怖主義災難。2001年10月7日,美國以「反恐」為名發動阿富汗戰爭。

李海東:「9·11」事件的發生基於多方面因素:一是美國沒有處理好與伊斯蘭國家的關系。多年來,美國的中東政策總體而言是「一邊倒」地偏袒以色列,導致其與伊斯蘭國家關系持久緊張,中東地區的諸多宗教極端主義者更是對美國充滿仇恨。二是美國沒有處理好自身問題。盡管美國已經擁有十分發達的情報系統,但20世紀90年代其整體安全情報和外交資源主要用於籌劃如何與其他大國開展大國地緣政治對抗,並未足夠重視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直接威脅的伊斯蘭世界中存在的極端主義者。美國情報系統誤導了決策者,使其出現重大政策失誤。「9·11」事件打了美國一個措手不及。

有個頗具諷刺意味的事實,策劃「9·11」事件的「基地」組織正是美國一手扶植起來的。20世紀80年代,為了遏制蘇聯,美國在阿富汗大力支持伊斯蘭世界中的反蘇力量,其中就包括「基地」組織。由於美國缺乏長遠的戰略規劃和判斷,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李偉:「9·11」事件給美國造成巨大打擊,並對其國家安全觀念產生極大沖擊。在此之前,美國認為對其構成威脅的對手以國家行為體為主,但「9·11」事件表明,作為非國家行為體的「基地」組織,也能對美國造成幾乎致命性的打擊。

之後一段時期,美國整體國內政策圍繞「反恐」進行。例如,「9·11」事件發生不久,美國以「反恐」名義頒布了《愛國者法案》。同時,美國實施了大規模的政府改組,包括成立國土安全部、設立國家反恐中心等,並在一定時期內修改了與留學、移民相關的一系列政策。

在外交領域,美國從小布希政府時期開始採取以「反恐」立場劃分敵友的對外政策,即誰支持美國「反恐」,誰就是美國的朋友,反之就是美國的敵人。

「9·11」事件後,美國給國際社會造成最大影響的舉措是發動了兩場所謂「反恐」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

孫德剛:「9·11」事件發生以來的20年間,美國對外戰略發生多次重大轉變。事件發生後至2011年的10年間,美國相繼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對外戰略重心從大國博弈轉向「反恐」。從2011年至2021年的10年間,「反恐」和大國博弈同時處於美國對外戰略的重要位置。隨著美國正式結束20年阿富汗戰爭,其對外戰略重心回歸地緣政治的大國博弈。

在所謂「反恐」方面,美國主要採取以下舉措:一是以政權更迭為目的組建「志願者聯盟」,發動阿富汗戰爭,並糾集一撥「小兄弟」發動伊拉克戰爭;二是發起「反跨國恐怖主義論壇」,並把打擊反美力量一並納入「反恐」行動之中,給朝鮮、伊朗、敘利亞等國「貼標簽」,將其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三是將高科技應用於「反恐」行動,在中東、中亞等地區建立多個無人機基地,對恐怖分子進行定點清除。

所謂「反恐戰爭」為何慘淡收場?美國「反恐」政策出了哪些問題?

據外媒報道,美國布朗大學的戰爭成本項目發布報告顯示,美國在「9·11」事件後的「反恐戰爭」的預算成本和未來債務總額,「以當前美元計算約為8萬億美元」;此外,約92.9萬人在美國的「反恐戰爭」中喪生。

然而,無數的金錢和死亡並未換來美國人期待的和平與安寧。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近期公布的民調顯示,近七成美國民眾認為美國未能在阿富汗實現目標。

李偉:美國摧毀「基地」組織在阿富汗的訓練營地後,其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動步入歧途。一方面美國以「反恐」為名「夾帶私貨」。2003年,在發動阿富汗戰爭僅兩年後,美國為了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捏造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與「基地」組織有聯系的虛假情報,悍然發動伊拉克戰爭,其根本目的是在中東國家推行「美式民主」。最終,事與願違,反而在伊拉克催生了另一個新的國際恐怖勢力——「伊斯蘭國」極端組織。

另一方面,2011年擊斃本·拉登後,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便只有「反恐」之名,而無「反恐」之實。此後10年,美國的對手不再是恐怖組織,而是阿富汗塔利班武裝,其目的是在阿富汗扶植一個親美的傀儡政權。而這一政權並不符合阿富汗的整體國家利益。

美國看似高舉「反恐」旗幟,實質卻在不斷製造新的恐怖主義,並使恐怖主義發展蔓延的土壤更加肥沃,恐怖活動日益猖獗。

孫德剛:美國的「反恐」政策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沒有弄清恐怖主義具有多重根源,如思想層面的意識形態極端化、社會層面的族群對立和分裂主義、經濟層面的貧窮導致極端分子鋌而走險,而是簡單採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引發新的矛盾。

二是錯誤地認為民主是根治恐怖主義的良方,將二戰後對日本、德國的民主化改造用於伊斯蘭國家,企圖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等國打造「民主樣本」,結果出現「水土不服」。同時,美國簡單地將民主治理等同於民主選舉,導致這些國家在選舉中以部落、教派、族群等劃線、抱團,原有的國家認同和內部平衡被打破,族群之間的對立進一步加劇。

三是過於迷信高科技「反恐」手段,無人機「斬首」行動常因情報失誤而造成平民傷亡,加劇中東地區反美情緒,讓美國大失民心。

李海東:美國在「9·11」事件後的一系列「反恐」行動遠未達到其預期目標,決策者一再犯錯,政策失敗成為20年來美國對外政策的一個鮮明特點。

例如,美國以塔利班庇護「9·11」事件幕後主使本·拉登和「基地」組織為由,發動阿富汗戰爭,在推翻塔利班政權後,基於新的戰略考慮,不僅未從阿富汗撤軍,反而將北約力量帶入阿富汗。在此期間,美國還盲目地開辟了伊拉克戰場,把顛覆薩達姆政權作為其「反恐」的一個目標。此後,美國還加大對利比亞、敘利亞等中東北非其他國家內政的干預。事實上,美國並未將心思真正用於反恐,而是將大量資源用於顛覆其他國家政權,試圖借「反恐」之名對相關國家進行美式改造,並利用美國在不同地區的軍事存在搞大國地緣政治角逐把戲。但美國的能力與目標不相匹配,致使其政策反復失敗。可以看到,「9·11」事件之後,美國外交政策錯誤迭出,錯上加錯,最終導致其在阿富汗的狼狽大潰敗。

美國在中東釀成哪些惡果?給世界留下多少隱患?

日前,伊朗國家電視台援引國際慈善組織救助兒童會的數據稱,美國入侵阿富汗的20年間,近3.3萬名兒童被殺害或致殘,且這一數字不包括因飢餓、貧困和疾病而死亡的兒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8月31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今天,1800萬人,也就是阿富汗幾乎一半的人口需要靠人道主義援助才能倖存。」

如世人所見,「9·11」事件發生20年後,高舉「反恐」這面「正義大旗」的美國,留給中東乃至世界的是更多苦難和安全隱患。

孫德剛:「9·11」事件發生之後,世界各國普遍同情美國人民,國際社會也一致認為恐怖主義活動與反恐怖主義活動是一對主要矛盾。然而,美國錯誤地發動兩場所謂「反恐戰爭」,從受害者變為加害者和佔領者,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造成大規模的無辜平民傷亡,導致國際社會尤其是伊斯蘭國家對美國的看法發生轉變。

在美國發動戰爭之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國家認同較強。然而,美國試圖「嫁接」西方選舉政治,導致兩個國家內部族群矛盾上升,部分失去資源和權力的前政府官員、軍人轉而加入極端組織。美國發動所謂「反恐戰爭」的另一個結果是,地區民族主義抬頭,包括極端民族主義、排外主義、反美主義上升,並為新的暴力和恐怖主義活動提供了土壤。

此外,近年來歐美國家頻繁發生的「獨狼式」恐怖襲擊事件,也是美國「反恐」行動產生的衍生品。其中大部分「獨狼式」恐怖分子都受到「伊斯蘭國」極端意識形態的影響。

李海東:過去20年,國際恐怖主義危害並未減弱,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政策失誤導致多個國家、相關地區以及美國自身的深刻混亂。美國在「反恐」中的雙重標准和三心二意,還增加了國際反恐協調與合作的難度,恐怖主義始終未能被徹底清除。

對世界而言,美國越來越危險了,其以「反恐」之名不斷顛覆其他國家政權,並在不同地區反復製造危機和動盪,非但沒有給其自身和世界帶來安全,反而使其所到之處盡是混亂,並由此催生出更多恐怖分子,讓世界變得更不安全。可以說,美國已經成為全球混亂的製造者和散播者。

透過美國20年的所謂「反恐」行動,越來越多人看清美國對外政策損人害己的本質,也看清了美國對外行動的危險性。世界各國對美國更加警覺和抵觸。

李偉:除了在發動兩場戰爭期間催生出新的恐怖組織之外,美國還試圖利用恐怖組織遏制圍堵其他國家。例如,眾多證據表明,美國為了推翻敘利亞的巴沙爾·阿薩德政權,暗中為「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在敘利亞的活動提供武器。種種行為表明,美國並未將反恐作為真正目標,而只是將其作為維系自身霸權地位的工具。這種做法導致恐怖活動愈演愈烈,並且反噬美國自身。當下,無論美國還是國際社會,都在承擔美國「反恐」釀成的惡果。

當前,國際反恐面臨哪些新挑戰?美國應當如何發揮應盡作用?

8月26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國際機場發生兩起爆炸襲擊,致使大量阿富汗平民和13名美軍士兵死亡,成為10年來駐阿美軍傷亡最慘重的事件。「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發表聲明宣稱實施了此次襲擊。美媒稱,美國和盟友花了20年時間試圖挫敗阿富汗境內的恐怖主義,但這次襲擊表明恐怖主義仍是一個威脅。

當前,國際社會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並沒有根本消除,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仍然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李海東:接下來,國際反恐還將面臨諸多新挑戰。一方面,盡管塔利班在阿富汗重新掌權,並宣布組建新政府,但阿富汗局勢仍存在不確定性。在其他國家難以生存發展的部分極端主義者會利用阿富汗未來一段時間內部治理薄弱局面,將其作為庇護所或集結地,從而加劇全球反恐形勢的復雜程度。此外,美國20年來的所謂「反恐戰爭」產生大批難民,給許多國家造成困擾。難民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也給極端組織煽風點火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另一方面,美國國內對反恐的態度存在嚴重分歧,部分政治精英想繼續推行所謂「反恐」政策,而美國民眾則希望將更多資源用於國內發展,這意味著未來美國「反恐」行動將缺少更多國內支持,相關投入勢必相應減少。美國在製造出更多恐怖主義力量之後,卻在全球反恐進程中逐漸減少自身的努力和投入,這將給國際反恐合作進程帶來更多困難。

李偉:美國政府應當摒棄在反恐問題上的雙重標准,放棄將反恐「政治化」「工具化」的錯誤做法,真正從本國民眾利益以及國際利益出發,而不是僅僅服務於國內大資本集團,以「反恐」為名來謀取一己私利,助長恐怖主義的囂張氣焰。

美國政府必須認識到,無論打著什麼旗號的恐怖主義都是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威脅和危害,絕不能為了所謂「大國競爭」戰略,而去支持或縱容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的恐怖組織,這樣只會損害國際社會的整體利益。世界各國只有堅持以建設促穩定、以發展促安全的思路,聯合開展有效的反恐行動,縮小恐怖組織的活動空間,鏟除恐怖主義的滋生土壤,才是應對恐怖主義威脅的根本出路。

孫德剛:美國從阿富汗撤軍表明,美國所謂的「反恐戰爭」是失敗的。失敗的根源在於美國始終戴著有色眼鏡,不願與其他大國在反恐領域開展真正的多邊合作,而只是建立了一個「偽多邊」的「反恐」聯盟。美國一方面希望藉助中國、俄羅斯等大國以及伊朗、沙特、土耳其等伊斯蘭國家的力量,打擊恐怖主義;另一方面卻對這些國家的內政指指點點,並打著所謂「宗教自由」、「少數民族人權」的旗號反對這些國家的反恐與去極端化行動,暴露出美國在反恐問題上的功利性和雙重標准。

美國政府必須在反恐問題上改弦更張,應當與其他國家的反恐進程保持一致步調,借鑒別國的反恐與去極端化經驗,推動國際社會對恐怖主義的概念定義盡快達成共識,避免在反恐進程中將恐怖主義與特定的民族、宗教掛鉤。同時,應當堅持以聯合國為中心開展國際反恐合作,在打擊恐怖主義融資及網路恐怖主義方面形成合力。

更重要的是,反恐應當回歸治理這一根源。對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葉門、索馬里等動盪國家,加強安全治理,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是國際社會當務之急。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國際社會應當施以援手,尤其是發達國家應當承擔更多責任,幫助這些動盪的國家實現穩定和發展,多管齊下推動反恐與去極端化工作。

","force_purephv":"0","gnid":"97d6df6c4673748e6","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24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d0ac41816d242b7.jpg","width":"400"}]}],"original":"0","pat":"mass_vulgar,art_src_3,socialc,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3133352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911f99341036493a","src":"大眾網","tag":[{"clk":"kinternational_1:阿富汗","k":"阿富汗","u":""},{"clk":"kinternational_1:伊斯蘭國家","k":"伊斯蘭國家","u":""},{"clk":"kinternational_1:恐怖主義","k":"恐怖主義","u":""},{"clk":"kinternational_1:9·11","k":"9·11","u":""},{"clk":"kinternational_1:美國","k":"美國","u":""}],"title":"「9·11」事件20年:「美式反恐」為何越反越恐?

03年到20年都發生過什麼大事? - : 03年的非典禽流感,04年神舟5號飛船,06年免除農業稅,07年發射第一顆北斗導航衛星,08年雪災,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毒奶粉,美國赤貸危機...

2003 .3.20號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 - :(4)阿富汗喀布爾機場為什麼土耳其掌管擴展閱讀: 伊拉克戰爭期間的著名戰役介紹: 第二次費盧傑戰役(2004年11月7日—12月23日,聯軍稱為幻影狂怒行動,伊政府稱為破曉行動),是2004年底美國、英國和伊拉克軍隊聯合發起的軍事行動,...

2003世界十大事件有哪些 : 2003世界十大事件有哪些 全部 好評回答 2005-03-09 20:51:16 2003年的世界大事1、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返回地球的途中解體爆炸.2、3月20日美以戰爭, 4月9日...

...請回答:(1)「三年以來」是指歷史上哪三年?中國處於什麼時期?(2)「三十年以來」是指哪一革命時期?它以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為開始的標志?(3... - :[答案]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三年以來」指1946-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6月,國民黨20多萬人,向中原解放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由此爆發,解放戰爭開始.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

列舉2003 - 2012年間我國發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影響,並思考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 : 2003到2012年間我國發生的重大事件有,2003年發生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2年發生禽流感.

2003年我國有什麼重大歷史事件 - : 2003 非典爆發

2003年中國發生了什麼大事 - : 非典 對於這種型傳染病,人們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概念也漸趨正確.起初人們認為,致病原因是衣原體病毒,直到2003年3月份才弄清其病原體是「冠狀病毒」.我國廣東醫生在與病魔的搏鬥中,根據其臨床上有發燒、咳嗽、肺部...

中國03年後的重大事件: 汶川地震! 神7上天 嫦娥一號繞月衛星

03年重大事件??: 非典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7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1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09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2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0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7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