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人有多少德國人

土耳其人有多少德國人

發布時間: 2023-08-15 16:29:55

1. 德國有幾種民族

德國主要是德國人(德意志人),有少數丹麥人和索布人。有721.4萬外籍人,占人口總數的8.9%,其中最多的是土耳其人,共161萬(2011年底數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網站)。通用德語。居民中29.2%(2389.6萬人)信奉新教,30.2%(2465.1萬人)信奉羅馬天主教。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簡稱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110萬人,是歐慧洞判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為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顫並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國,曾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前改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德國在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方面十分發達,以理學、工程技術而聞名的科研機構和發達的職業教育支撐了德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2015年10月28日,德國成功獲選第70屆聯合國大會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

2. 德國是有很多從俄羅斯移民的嗎

回顧歷史,德國早就出現過來自俄羅斯的移民潮。1917年10月革命之後,許多貴族、軍官和富裕階層紛紛逃往西方。早在1923年,逗留在柏林的俄羅斯難民就有35萬人,那時在全德意志的土地上有60萬俄羅斯人。
德國的俄羅斯少數民族裡,所謂的迫遷居民扮演著一個特殊的角色。從國籍上講,他們是德國人。240年前,俄羅斯女沙皇卡特琳娜一世將大批德國移民安置在伏爾加地區,風水輪流轉,從80年代起,這些德國移民的後代重新踏上德意志的土地。1990年蘇聯解體後,在德國就有250萬所謂的「後迫遷居民」。原本這些人中許多人在經歷了幾代之後依然保持自己的文化和語言習慣,在俄羅斯被看作是德國人,但是在斯大林時代的強制歸化政策下,這種傳統消失。如今,大多數來自俄羅斯的昔日德國人後代和他們的家屬不會說一句德語。
來自德國官方的統計局數字,德國共有來自前蘇聯的29萬7106個公民,其中11萬6003人來自俄羅斯共和國。如果把母語作為統計標準的話,加上所謂的後迫遷居民,這些人的人數已經早就超出了在德國的土耳其人。以土耳其語為母語的人在德國算是最大的少數民族,據統計在德國共有約2百萬土耳其人。
來自德國官方的統計局數字,德國共有來自前蘇聯的29萬7106個公民,其中11萬6003人來自俄羅斯共和國。如果把母語作為統計標準的話,加上所謂的後迫遷居民,這些人的人數已經早就超出了在德國的土耳其人。以土耳其語為母語的人在德國算是最大的少數民族,據統計在德國共有約2百萬土耳其人。

3. 德國是雅利安人還是日耳曼人

德國不是雅利安人也不是日耳曼人,事實上這只是一個范圍很大的統稱,具體的話並不叫日耳曼人。真正德國境內人口佔多數的是一個叫做蘇維匯的人種,這個是日耳曼人中的一個分支。

德國人口約8071萬,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主要是德意志人(日耳曼人後裔),有少數丹麥人和索布人。有721.4萬外籍人,占人口總數的8.9%,其中最多的是土耳其人,共161萬。通用德語。

日耳曼人的種族分布

日耳曼人是古代一些語言、文化、血緣和習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會)的總稱。古羅馬人將從前2千年到約4世紀生活在歐洲北部和中部,使用日耳曼語族的各種語言的民族,統稱為日耳曼人。日耳曼既不是一個民族,也算不上一個種族,今天各日耳曼國家也不稱自己為日耳曼人。

更多的是以語言劃分的民族集團。民族大遷徙後從日耳曼人中演化出斯堪的納維亞北歐人、英格蘭人、德意志人、荷蘭人、瑞士人、盧森堡人、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和比利時、法國、南非、奧地利也有許多日耳曼人後裔。

4. 德國有多少人

德國全國總人口8320多萬,與我國江蘇省的總人口大體相當。
但肆銷悄是從GDP總量來說,德國的GDP總量超過了廣東、江蘇兩省之和。德國的前身是普魯士王國,1871年,普魯士王國基本上完成了統一,並且擊敗了歐洲雄主法國,德意志帝國建立。在著名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德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1905年,德國經濟總量超越了英國,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僅次於美國。1914年,德國與英法俄等國家,展開裂渣了規模浩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截至1945年,德國、日本先後戰敗投降。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策源地之一,德國損失了600多萬人口,大部分都是青壯年。在戰爭的破壞之下,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發展經濟根本不可能。但是在二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進入了劍拔弩張的冷戰。面對日益強大的蘇聯,依託歐洲各國的現狀,根本無力阻擋蘇聯向西推進。
美國出台了著名的「馬歇爾計劃,」開始大規模援助西歐德國。尤其是德國,處於抗擊東方陣營的第一線。德國並不缺乏技術和成斗森熟工人,缺乏必要的條件和資金。在美國的援助下,德國經濟迅速崛起,成為了西方經濟強國。例如一系列的著名品牌,相當一部分都是德國企業的產品。在西歐德國中,英法德堪稱是三駕馬車。

5. 土耳其國家有多少人口

8300 萬 (2019年12月)

6. 歐洲 人口

這個只好給你復制一份了:

歐洲

歐洲的人口約有7.28億人(2005年數據),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1%。其平均人口密度居各大洲的第一位。目前歐洲各國多面臨生育率下降及人口老化的問題,而推行各種政策以使人口正常成長。

年份 人口(單位:萬人)
1950 5 4740.5
1960 6 0440.6
1970 6 5586.2
1980 6 9243.5
1990 7 2139.0
2000 7 2846.3
2005 7 2838.9

來源:UNPP:

[編輯] 數據
地區[1] 面積
(km²) 人口
(2002年7月1日估計) 人口密度
(人/km²) 首都
東歐:
白俄羅斯 207,600 10,335,382 49.8 明斯克
保加利亞[2] 110,910 7,322,858 68.4 索菲亞
捷克[3] 78,866 10,228,744 129.7 布拉格
匈牙利[4] 93,030 9,956,108 107 布達佩斯
摩爾多瓦[5] 33,843 4,320,490 127.6 Chişinău
波蘭[6] 312,685 38,518,241 123.2 華沙
羅馬尼亞[7] 238,391 22,276,056 93.4 布加勒斯特
俄羅斯[8] 3,960,000 143,003,702 26.8 莫斯科
斯洛伐克[9] 48,845 5,447,502 111.53 布拉迪斯拉發
烏克蘭[10] 603,700 46,299,862 76.7 基輔
北歐:
奧蘭群島 1,552 26,008 16.8 Mariehamn
丹麥 43,094 5,368,854 124.6 哥本哈根
愛沙尼亞 45,226 1,415,681 31.3 塔林
法羅群島 1,399 46,011 32.9 Tórshavn
芬蘭 336,593 5,157,537 15.3 赫爾辛基
格恩西島[11] 78 64,587 828.0 St Peter Port
冰島 103,000 307,261 2.7 Reykjavík
愛爾蘭 70,280 4,234,925 60.3 都柏林
馬恩島[12] 572 73,873 129.1 Douglas
澤西島[13] 116 89,775 773.9 Saint Helier
拉脫維亞 64,589 2,366,515 36.6 里加
立陶宛 65,200 3,601,138 55.2 維爾紐斯
挪威 324,220 4,525,116 14.0 奧斯陸
斯瓦巴及尖棉島 (挪威) 62,049 2,868 0.046 Longyearbyen
瑞典 449,964 9,090,113 19.7 斯德哥爾摩
英國 244,820 59,201,000 244.2 倫敦
南歐:
阿爾巴尼亞[14] 28,748 3,600,523 125.2 Tirana
安道爾 468 68,403 146.2 Andorra la Vella
波黑[15] 51,129 4,552,198 89 薩拉熱窩
克羅埃西亞[16] 56,542 4,493,312 79.5 Zagreb
直布羅陀 5.9 27,714 4,697.3 Gibraltar
希臘[17] 131,940 10,706,291 81.1 雅典
義大利[18] 301,230 58,147,733 193 羅馬
馬其頓[19] 25,333 2,055,915 81.1 Skopje
馬爾他 316 397,499 1,257.9 Valletta
黑山[20] 13,812 684,736 49.6 Podgorica
葡萄牙[21] 91,568 10,084,245 110.1 里斯本
聖馬利諾 61 27,730 454.6 San Marino
塞爾維亞[22] 88,361 10,147,398 114.8 貝爾格萊德
斯洛維尼亞[23] 20,273 2,009,245 99.1 盧布爾雅那
西班牙[24] 498,506 40,077,100 80.4 馬德里
梵蒂岡 0.44 900 2,045.5 梵諦岡
西歐:
奧地利 83,858 8,169,929 97.4 維也納
比利時 30,510 10,274,595 336.8 布魯塞爾
法國[25] 547,030 61,538,322 109.3 巴黎
德國 357,021 83,251,851 233.2 柏林
列支敦斯登 160 32,842 205.3 Vaz
盧森堡 2,586 448,569 173.5 盧森堡
摩納哥 1.95 31,987 16,403.6 摩納哥
荷蘭[26] 41,526 16,318,199 393.0 阿姆斯特丹
瑞士 41,290 7,301,994 176.8 伯恩
中亞:
哈薩克[27] 150,000 600,000 4.0 Astana
西亞:[28]
亞塞拜然[29] 86,6 8,581,487 105.7 巴庫
喬治亞[30] 49,240 2,447,176 49.7 Tbilisi
土耳其[31] 24,378 71,044,932 453.1 安卡拉
總計 10,176,246[32] 709,608,850[33] 69.7

------------------------------------
歐洲,全稱歐羅巴洲(希臘文:Ευρώπη),字源於希臘神話的「歐羅巴」,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積10,180,000平方千米(3,931,000平方英里),人口7億1千2百萬(2008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亞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48個已獨立國家,歐洲東以烏拉山脈、烏拉河,東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脈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蘭海、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歐洲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馬羅基角,歐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陸,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歐亞大陸,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歐洲名字的來歷可能是來自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叫做歐羅巴的女子,她受到變成公牛的宙斯的引誘。[1]一個更學術性的說法是:這個詞可能來源於閃族語(ereb),表示「日落之地」。[2]

通常,根據政治、經濟、文化或實際考慮,歐洲的邊界線並不總是一樣的。這就使得人們產生了幾個不同「歐洲」的觀念。

地理
歐洲地理

地形

這張歐洲地理環境的衛星照片很詳細的顯示了山脈、半島、島嶼以及乾旱與寒冷的地區歐洲的地形樣貌頗為豐富。不列顛群島及愛爾蘭島是平原、丘陵與高地混雜的地形,在西歐法國、荷蘭、比利時部分以平原為主,其中荷蘭有許多低窪地區是填海造陸而成。法國與西班牙、安道爾以比利牛斯山山脈為界,南歐的伊比利半島多丘陵地,各丘陵間則有平原,義大利半島亦以丘陵地為主,穿插許多小面積平原,巴爾干半島則多山地。阿爾卑斯山山脈橫亘歐洲中部,也就是德國南部、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及義大利北部;德國北部則為平原地型。東歐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地形,歐洲的東南界為高加索山脈,其主峰鄂爾布魯士峰海拔5642米,是歐洲最高峰。北歐則多冰河地形,斯堪地納維亞半島及丹麥的沿海有許多冰河切割消溶入海後所造成的峽灣地形,冰島則除了冰河地形以外有很多火山地形。

水文

萊因河,歐洲重要的河川之一歐洲流經數國的大河有萊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奧德河等。此外主要河流還有法國境內的塞納河、盧瓦爾河、加隆河等、俄國境內的窩瓦河、第聶伯河、烏拉爾河、英國境內的泰晤士河、義大利境內的波河等。

除了河流,歐洲有許多湖泊。其中冰河所遺留下的冰蝕湖使芬蘭被稱為萬湖之國。

氣候
歐洲緯度是在北緯35度以北,大部分屬溫帶氣候,並向北延伸至北極圈,故北歐西部及南部屬溫帶氣候。整個歐洲不存在最熱月平均氣溫高於30攝氏度的酷暑區,亦不存在最冷月平均氣溫低於零下20攝氏度的酷寒區。在西風的吹拂及洋流的調節之下,西歐的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宜人居住,多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東歐則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南歐緊鄰地中海,夏干冬雨,全球具有此類特徵的氣候即被稱為地中海型氣候。北歐及東歐的北冰洋沿岸地區屬於寒帶苔原氣候。

歷史
主條目:歐洲歷史

英國倫敦西南部的巨石陣歐洲擁有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2500年西歐的凱爾特人就出現了巨石文化,現在還留有歐洲巨石建築遺跡。地中海東部的愛琴海被認為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臘人的祖先就定居在愛琴海的克里特島,它也成為了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地,並且逐漸發展出城邦文化。公元前5世紀,伯羅奔尼撒戰爭過後,古希臘本土逐漸走向衰落,但是其文化影響力繼續擴大,公元前3世紀,來自希臘邊境馬其頓王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和波斯,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將希臘文化傳播到亞洲和非洲地區,史稱希臘化時代,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屋大維,羅馬帝國的建立者繼希臘後,羅馬興起,於公元前27年成立羅馬帝國,成為了一個統治歐洲、西亞和北非的大帝國,地中海成為其內海。亞平寧半島是當時歐洲政治和經濟的中心地區。公元1世紀後,基督教逐漸在羅馬境內傳播開來。313年,被定為羅馬國教,取得了在歐洲的統治地位。3世紀後,羅馬帝國逐漸衰弱,395年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北歐的日爾曼人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相繼興起。在4世紀,來自東方的匈奴人迫使東歐各族不斷向西遷移。376年,匈奴人擊敗東哥德王國,哥德人被迫渡過多瑙河進入西羅馬帝國。西哥德人於436年滅亡西羅馬帝國,西歐進入中世紀,但帝國的東半部(東羅馬帝國)則持續發展至1453年被鄂圖曼土耳其人所滅。

中世紀時期,許多民族相繼建立王國,採行封建采邑制,戰爭不斷。查理曼大帝在公元800年建立了查理曼帝國,但在843年即分裂,該帝國的東半部發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許多國家的雛型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建立起來的。天主教教會在西歐握有極大力量,所有知識傳承都在修道院中進行,宗教迫害和十字軍東征給歐洲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這一時期被啟蒙時代的學者稱為黑暗時代。在這段時間內,歐洲,尤其是南歐和東歐遭受了亞洲游牧民族的多次入侵,比如阿拉伯人、馬扎爾人、阿瓦爾人、蒙古人和土耳其人。

法國大革命時,人民攻陷巴士底監獄從14世紀開始,在南歐和西歐的一些國家中,特別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和英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通過地理大發現和對海外的冒險,足跡遍及了非洲、美洲和亞洲。同一時期歐洲開始發生文化的大量精進,被稱為文藝復興,這也引發了宗教革命,許多國家脫離天主教教會的管轄而改奉新教,政教合一的各國常因教派不同而引發政爭,甚至有許多的宗教戰爭。在西歐的政教紛擾之際,東方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則在彼得大帝及隨後的幾位沙皇領導下逐漸強盛。

17世紀末,英國政治上發生了光榮革命,18世紀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隨即影響了歐洲大陸,也促進了民族國家的興起,北美十三州從英國殖民地的地位獨立建國,歐陸上的法國則發生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稱帝;德國、義大利則在19世紀完成統一,隨著科技的進步、對外界的不斷探索及進化論的提出,歐洲成為帝國主義的搖籃,撂奪全世界的資源。

20世紀初,帝國主義的極度擴張終於導致歐洲變為戰爭策源地,發生兩次世界大戰,使歐洲遭受了很大的創傷並喪失世界霸權,老牌殖民主義國家英國及法國等歐洲國家,紛紛喪失其殖民地統治權。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歐洲各個帝國主義國間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除了亞洲、非洲,歐洲還是主要的戰場。第一次世界大戰其間,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二戰後,在蘇聯的影響下,又出現了一批社會主義國家。從1950年代開始,出現了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及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締約國兩個集團對峙的局面。歐洲被劃分為兩個主要的政治經濟陣營:東歐的共產主義和西歐的資本主義,直到1990年左右,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歐洲的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多數爆發革命,部分重新返回資本主義陣營。

現在,「歐洲」這個詞被更廣泛的用來作為歐洲聯盟的代名詞。現在歐盟有27個成員國,更多的一些成員身份談判正在或即將進行。所有歐洲聯盟成員國都是歐洲議會的成員國。

地區
歐洲可分為西歐、中歐、東歐、北歐和南歐、亞歐交界國地區:

西歐

英國
愛爾蘭
荷蘭
比利時
盧森堡
法國
摩納哥

中歐

德國
奧地利
瑞士
列支敦斯登
波蘭
捷克
斯洛伐克
匈牙利

東歐

俄羅斯
白俄羅斯
烏克蘭
愛沙尼亞
拉脫維亞
立陶宛
摩爾多瓦

北歐

冰島
丹麥
挪威
瑞典
芬蘭

南歐

葡萄牙
西班牙
安道爾
義大利
梵蒂岡
聖馬利諾
馬爾他
(以下統稱巴爾干半島國家)
塞爾維亞
克羅埃西亞
斯洛維尼亞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黑山
馬其頓
科索沃(未被國際普遍承認)
阿爾巴尼亞
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
希臘

亞歐交界國

土耳其
喬治亞
亞塞拜然
亞美尼亞
哈薩克

政治
歐洲政治

歐盟的旗幟歐洲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主要發源地。在政治制度方面,無論是民主制、共和制、君主立憲制(內閣制)、雙首長制等均源自於歐洲,世界各國普受影響。

在政治色彩上,歐洲政治思潮從左到右,一列俱全,諸如無政府主義、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中庸主義乃至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均在歐洲政治史上扮演一定角色,此較諸其他各大洲,是為歐洲獨特之處。現在歐洲某些國家左派與右派輪流執政,形成鍾擺效應也為頗值關注。

歐洲一體化越來越成為了歐洲發展的趨勢。歐洲許多國家的政黨之間組成了各自的聯盟,例如歐洲共同體社會黨聯盟,歐洲共同體自由黨和民主黨聯盟,歐洲共同體自由民主改革黨聯盟,歐洲基督教民主聯盟,歐洲綠黨,歐洲民主聯盟。歐洲人民黨等。除美國以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會員國主要是由歐洲各國所組成。目前歐洲在聯合國共有44個會員國,其中英、法、俄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

現在的歐洲是世界最為關注的戰略重點,歐盟的發展加強了歐洲一體化,現時歐盟更為一個超國家組織,的是影響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冷戰結束後,美歐爭奪歐洲主導權的斗爭開始凸現出來。

經濟
主條目:歐洲經濟

一枚2歐元( 2)的硬幣資本主義最早就是從歐洲發展起來的,工業和農業的機械化水平也是各洲中最高的。歐洲絕大多數國家都屬發達國家,其中以北歐、西歐和中歐一些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最高。

隨著歐盟的發展,歐洲經濟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1979年3月13日開始在歐洲共同體內部使用歐洲貨幣單位作為計價結算的一種貨幣單位。現在歐元 ( ISO 4217碼EUR)是目前歐盟25個會員國中的12國(也有這12國以外的國家,已經是31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貨幣)所使用的貨幣。歐盟各國對於是否加入歐元區皆有自身利益的考量,目前有一半以上的歐盟會員國仍發行自己國家的貨幣,並未加入歐元區的行列,例如:英鎊等。歐元區是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歐元區經濟的榮枯深深地影響著全世界的景氣。

在歐洲一些傳統產業中,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很高。全洲耕地總面積約2.9億公頃,農業人口比重為15%。但是由於人口稠密,消費高,大多數國家糧食不能自給。歐洲的工業產值是各洲中最高的,交通運輸業極其發達,全洲有35萬千米鐵路;公路總長420萬千米;海運總噸位約佔世界的45%,具有很強的外貿經濟的特點。此外,歐洲航空業和旅遊業也很發達。

民族及語言
主條目:歐洲民族
歐洲各民族主要是屬於印歐語系語言的民族(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歐洲居民),最為廣泛使用的有波羅的語族、羅曼語族、日爾曼語族、斯拉夫語族、凱爾特語族以及阿爾巴尼亞語、希臘語,也有從東方遷徙過去的使用烏拉爾語系語言的各民族和古老的巴斯克民族,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尚有一部分使用阿爾泰語系的民族。基本是以民族國家劃分,有的生活在不同國家的操同一語言的人群承認屬於同一民族,但有的不願意承認,只強調自己是那一國家的人。

歐洲人分屬多個不同的語族,其中有:

印歐語系
波羅的語族: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
羅曼語族:法語、加泰羅尼亞語、羅馬尼亞語、羅曼什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
日爾曼語族:冰島語、丹麥語、德語、荷蘭語、盧森堡語、挪威語、瑞典語、英語
斯拉夫語族:白俄羅斯語、波蘭語、波斯尼亞語、俄羅斯語、捷克語、克羅埃西亞語、馬其頓語、塞爾維亞語、斯洛伐克語、斯洛維尼亞語、烏克蘭語
凱爾特語族:愛爾蘭語、蘇格蘭語、威爾士語
孤立語言:阿爾巴尼亞語、希臘語
烏拉爾語系:
芬蘭烏戈爾語族:愛沙尼亞語、芬蘭語、匈牙利語

教育與文化
所有歐洲國家的公民都要接受義務教育,或者至少是接受某種教育培訓。歐洲的義務教育大概從6、7歲開始,一直持續到15、16歲。在大多數歐洲國家,基礎教育的時間大概只持續四到五年,而在少數國家,卻需要七八年。基礎教育完成之後,學生所繼續接受教育的高一級的學校就有多種類型了,有繼續為高等學校預先培養人才的文理中學,還有一些技工學校。與此同時,在許多國家還有許多很有名望的高等專科學校和綜合性大學,接納那些已經完成初中等教育的學生。在這種教育體制的促進下,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文盲率都很低。

雕刻藝術建築、美術、文學以及音樂都是在歐洲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的東西。許多城市,比如巴黎、維也納、羅馬、柏林以及莫斯科等,今天都是在作為首都的同時,也被視作該國的文化中心。此外,在許多城市還有很多重要的劇院、博物館、交響樂團以及其他很重要的文化設施。

古代文化
歐洲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歐洲史前美術體現了歐洲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建築、雕刻、繪畫和工藝的成就,其中歐洲舊石器時代藝術是迄今所知人類最早的真正的藝術品。此外歐洲史前器具藝術具有很強的表現力,被學者們稱之為活動藝術。

11~17世紀,歐洲中世紀大學的興起奠定了現代高等教育的模式。

科學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歐洲各國在科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也很緊密。

在文化方面,1950年創立了以西歐和地中海沿岸國家廣播電視機構為主的歐洲廣播聯盟。1957年8月21日創立的歐洲新聞社聯盟增進了各國新聞社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在科學技術方面,由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典、荷蘭、丹麥、義大利、瑞士8個國家共同經營的歐洲南天天文台是位於南半球的大型綜合性天文台,其研究課題幾乎涉及天文學的各個領域。1973年由30多個國家建立的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促進了歐洲各國在分子生物學領域的迅速發展。1975年5月30日由歐洲多個國家組成的歐洲太空局在航天領域很有競爭力。 {{subst:}}

宗教
歐洲宗教
歐洲的宗教信徒主要是基督教徒(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以及東正教)。

8%是伊斯蘭教徒,其中大多數在俄羅斯生活(兩千五百萬),除此之外,在土耳其(590萬)、法國(550萬)、德國(320萬)、阿爾巴尼亞(140-250萬)以及義大利(110萬)等歐洲廣大地區都有穆斯林分布,西歐的穆斯林主要為移民。

僅有少於1%的歐洲居民信仰猶太教(將近200萬人)。其他的宗教(如印度教、佛教等)也都只有僅有低於1%的信徒。

在歐洲,越是發達的地區,無神論者人口的比例越高;越是落後的地區,信神的宗教信徒的比例越高。根據歐洲聯盟2005年公布的調查結果,不相信存在神的人口比例,超過60%的有英國、法國、荷蘭、瑞典等國,超過50%的有德國、比利時、瑞士、挪威等國,而低於10%的有羅馬尼亞、土耳其等國,低於20%的有葡萄牙、希臘、波蘭等國。

7. 德國很多土耳其人嗎

是的,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很多土耳其人去了德國法國

8. 德國有多少土耳其人

摘自搜狐專題,德土勞工協議50周年:

二戰以降,在馬歇爾計劃的幫助下,德國經濟得到迅速恢復。上世紀60年代初,創造著「經濟奇跡」的德國勞動力匱乏,開始有計劃地從義大利、希臘、西班牙和土耳其招募勞工。1961年10月30日,德土兩國政府簽署了勞動力招聘協議,首批7000名土耳其勞工乘專列抵達慕尼黑。協議規定,土耳其工人在德工作年滿兩年後必須返回土耳其。第一批來德的土籍工人最大的夢想是賺夠回國能買汽車買房的錢。然而,每小時2.28馬克的工資與他們的「淘金夢」相距甚遠,自然想多干一段時間。同時,德國僱主看到土籍勞工肯賣力氣,也虛心好學,許多人很快成為熟練技工,為創造更多價值,也捨不得放他們走。因此,土籍工人的勞動許可被無限期延長。此後,大量土籍勞工的親屬來德團聚。伊斯坦布爾開往德國的專列從最初的每周兩班發展到1968年後的每天一班。如今,生活在德國的250多萬土耳其人中,有近60萬人已取得德國國籍。

1973年,受石油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影響,聯邦德國政府決定取消招聘所有外籍勞工的規定。時任總理勃蘭特在政府聲明中表示,德國社會要認真考慮是否到了接收外籍勞工的極限。1982年,時任德國總理科爾在他的首次政府聲明中就宣告,要採取嚴格的移民政策,控制外國人的數量。他甚至聲稱,「不能讓我們的國家變成移民國家」。此後,德國的外國人移民法規定變得更加嚴格,德國不再允許擁有雙重國籍,移民必須學習德語,親屬來德家庭團聚和外國人入籍都變得更難了。

從第一批土籍勞工算起,在德國的土耳其人已經有了第四代,但他們與德國的融合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土耳其人在德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族裔群體。他們大多生活在封閉、保守的圈子裡,很多土耳其人來德40年還不會講德語。土籍勞工文化層次相對較低,當德國經濟出現問題時,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往往是土籍工人。德國目前的失業率為6%,而在德土耳其人的失業率卻高達19%,生活在首都柏林的土耳其人的失業率更是高達38%。由於歷史原因和民族特性,德國人對外國人的包容性不強。上世紀90年代初德國的仇外情緒不斷擴大,諸如「土耳其人滾回去」的標語到處可見。在莫爾恩和佐林根,曾發生針對土移民的縱火襲擊案,燒死多人。

但誰也無法否認,在德的土耳其人對德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社會穩定,對德國文化的多樣化發展有很大貢獻。在德國,勞動強度大、又臟又累的工作幾乎都由土耳其人在承擔。一份官方的調查表明,如果土耳其人全部返回家鄉,德國各城市的城市清潔、交通運輸、建築等行業都將癱瘓。土耳其人在德國開設了5萬家中小企業,每年向德國財政上交的稅款高達40億歐元。對德國社會生產總值的貢獻達400多億歐元。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在「德國―土耳其招聘(勞工)協議」簽署50周年舉行的慶祝活動上也強調說,土耳其勞工對德國的福祉作出了貢獻,並成為了這個國家的一部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1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3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3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