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為什麼打不過三國聯盟

土耳其為什麼打不過三國聯盟

發布時間: 2023-08-19 13:29:12

Ⅰ 伊朗、土耳其、沙特三國誰的軍事力量最強

伊朗,土耳其,沙特這三個國家都是地處於中東,都是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東地區都擁有著一定的話語權,那麼這三個中東國家,那個國家的軍事力量最強那,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

首先來說伊朗,伊朗擁有51.3萬人的現役軍人,其中陸軍擁有35萬人,下轄多個裝甲師以及步兵師,擁有主戰坦克1400餘輛,只要以俄式坦克為主,其中T-62,T-72坦克是伊朗的主戰坦克。

而海軍方面,擁有各類型水面艦艇34艘,主力艦艇為導彈護衛艦和輕型護衛艦。在空軍方面,擁有各類作戰飛機400餘架,主力機型為美式F-5,F-15戰斗機。

我們綜合對比下來,土耳其的軍事力量是最強的,不僅僅在陸軍,還是在空軍方面,都是要強於伊朗和沙特的,並且土耳其還擁有這兩個國家沒有的核武器,這就讓土耳其在綜合軍事能力上更加具有威懾力!

Ⅱ 巴爾干戰爭的簡介

20世紀初,歐洲大陸到處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國家之間以及與殖民地之間矛盾不斷加深,斗爭愈演愈烈。巴爾乾地區,重重矛盾在這里匯聚著、斗爭著,1912年終於爆發了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黑山所組成的「巴爾干同盟」反對土耳其控制和壓制的戰爭。由於歐洲國家在巴爾乾地區有著重大利益之爭,它們干預這場戰爭又成為必然。對戰爭的干預導致歐洲國家之間矛盾進一步激化,於是也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接上了導火線。
位於地中海和黑海之間的巴爾干半島,飽經了歷史上無數次戰爭創傷。20世紀初期,曾於14世紀初興起於小亞細亞半島西北部的伊斯蘭教軍事帝國土耳其仍控制著巴爾干半島南部的大片領土和屬地,400年來一直頑強斗爭的阿爾巴尼亞人民還沒有取得獨立;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族人民在馬其頓、色雷斯一帶還受著土耳其的政治壓迫和宗教迫害。
1912年3月,南方斯拉夫國家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簽訂反土同盟條約。5月,希臘和保加利亞訂立盟約,黑山也在8月參加。這樣就形成了四個巴爾干國家反土同盟,並決定利用意土戰爭的時機發動對土戰爭。但歐洲國家不甘心巴爾幹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們各自懷著侵略擴張的野心進行干涉。 1912年10月8日,門的內哥羅(黑山)首先對土耳其宣戰,保、塞、希也相繼在17、18日向土耳其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土耳其軍隊撤出巴爾干,給予各民族以自治權。
土耳其政府拒絕了這個要求,並開始進行軍隊動員。這就構成巴爾干聯盟對土宣戰的直介面實。18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希臘也相繼對土採取軍事行動。
巴爾干同盟各國在兵員數量和武器質量,尤其是在炮兵質量和軍隊戰斗訓練水平上,均勝過土耳其軍隊。這些國家的軍隊在民族解放斗爭目標的鼓舞下,士氣高昂。保加利亞軍隊在伊斯坦布爾方向以三個集團軍組成主要集團。塞爾維亞的主要兵力(三個集團軍)對付土耳其軍隊在馬其頓的集團。希臘的弗薩利亞集團軍和伊皮魯斯集團軍分別准備對付薩洛尼卡和亞尼納的軍隊。希臘海軍准備對土耳其海軍採取行動,保證盟國在地中海的制海權。門的內哥羅軍隊的任務是協同塞爾維亞軍隊在馬其頓作戰。盟軍對土耳其軍隊形成了包圍態勢,准備在土耳其援軍到達之前擊潰敵軍。
1912年10月22日,門的內哥羅軍隊與為數2萬人的塞爾維亞伊巴爾部隊共同對色雷斯北部和阿爾巴尼亞北部的土耳其軍隊進攻,保軍越過保土邊界向南推進。位於保軍集團右翼的第集團軍擊退上軍。在左翼作戰的保軍第一、三集團軍,在多次擊退土耳其軍隊後,於10月22~24日在基爾克—基利塞(洛澤格拉德)附近擊潰土耳其軍隊第三軍,開始向南推進。1912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盧累布爾加茲發生激烈交戰,土耳其軍隊第四軍被擊潰。土耳其軍隊倉促退卻。
1912年10月24日,塞爾維亞各集團軍發起總攻,馬其頓的土耳其軍隊集團被粉碎。在馬其頓南部,希軍於11月1、2兩日在葉尼傑附近獲勝,向薩洛尼卡展開進攻,該城守軍於9日投降。
希海軍封鎖土海軍達達尼爾海峽出口,實施了奪取愛琴海諸島嶼的戰役。1912年11月28日,阿爾巴尼亞宣布獨立。但盟軍爾後的幾次軍事勝利並不符合一些大國的利益。俄羅斯(1547~1917)在支援巴爾干國家的同時,又擔心保軍進抵伊斯坦布爾不利於自己解決黑海海峽問題。德國(1871~1918)和奧地利(1867~1918)則認為塞爾維亞和希臘是站在協約國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們強大,卻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潛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覆滅。在各大國的壓力下,1912年12月,土耳其與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簽訂了停戰協定。
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境內發生政變,新政府(青年土耳其黨)拒不接受和約條件。2月3日,巴爾干聯盟各國重新開戰。土耳其在接連遭到幾次失敗後,於4月簽訂第二次停戰協定。第一次巴爾干戰爭以簽訂1913年5月《倫敦和約》而告終。根據這項條約,土耳其喪失了它在歐洲的幾乎全部領土。巴爾干各國人民擺脫土耳其壓迫的願望得以實現。
這場戰爭客觀上具有進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質。列寧指出:「巴爾干戰爭是標志著亞洲和東歐中世紀社會崩潰的一系列世界事件中的一環。」
1913年6月29日至8月10日,以保加利亞為一方,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門的內哥羅和土耳其為另一方進行了第二次巴爾干戰爭。它是第一次巴爾干戰爭原有盟國之間矛盾激化的結果,失去亞得里亞海出海口的塞爾維亞,要求馬其頓償付賠款。希臘也希望犧牲保加利亞(當時保加利亞已收回大部分土地)以擴大自己的領土。羅馬尼亞向保加利亞提出對多布羅加的領土要求。在奧德同盟的唆使下,保加利亞於1913年6月29 日夜間,對馬其頓的塞爾維亞軍隊與希臘軍隊採取軍事行動。保軍各集團軍的進攻受阻,塞軍進行反擊,突破了保加利亞第四集團軍陣地。戰斗繼續到7月6日,保軍被迫撤退。
10日,羅馬尼亞對保開戰,未遇什麼抵抗。21日,土耳其撕毀1913年《倫敦和約》,與保軍作戰,佔領埃迪爾內。保加利亞在全面潰敗的威脅下,於29日宣告投降。根據1913年《布加勒斯特和約》,保加利亞不僅失去已收回的大部分領土,而且喪失了多布羅加的南部。1913年保、土簽訂的《君士坦丁堡和約》又迫使保加利亞將埃迪爾內歸還。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的結果是巴爾干半島的力量重新改組:羅馬尼亞脫離1882年三國同盟,而與協約國靠近,保加利亞則加入德奧同盟。因失去許多領土而大大削弱了。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王國像扎進奧地利身邊的一根刺,幾乎把領土擴大了一倍,1913年夏季,奧地利秘密地向它的盟國建議採取一些措施來抑制塞爾維亞。可是,德國(1871~1918)和義大利拒絕採取行動。這些都成了191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因素。
巴爾干戰爭導致國際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巴爾干各國在戰後矛盾也進一步加深,為大國繼續干涉和控制巴爾干提供了可乘之機,為世界戰爭埋下了導火線。巴爾干戰爭之後,各國加緊了軍備競賽,大量徵集兵員,研製和生產各種新式兵器,軍費大幅度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奧兩國軍事預算達140億馬克,協約國軍事預算也達47.6億馬克。兩大軍事集團各自 召開軍事會議,討論制定作戰計劃,力圖先發制人。德國(1871~1918)總參謀長毛奇曾經說:「我們已經准備好了,對於我們,戰爭越快越好。」大戰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在巴爾干戰爭中,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均有提高,機槍數量增加,飛機除進行空中偵察外,還用以實施轟炸,以及裝甲車和無線電等軍事技術裝備大量使用,這一切促使陸軍改用疏開戰斗隊形,為了隱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溝,同時還必須保護部隊免遭空襲;軍隊在前線數百公里地段上展開。防禦強度的增加,又使機動作戰更加困難。過渡到陣地戰這種作戰樣式的趨向愈益明顯。這些對以後的戰爭產生了重大影響。

Ⅲ 二戰時期的土耳其

他開始是中立的,後來傾向於同盟國了
當時隆美爾入侵埃及時一直希望土耳其的炮群象英軍艦隊開火,如果真是那樣英軍本來就不妙的處境將更糟糕了,但是土耳其一直沒有這樣做~~

Ⅳ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大戰役

[編輯本段]閃擊波蘭,大戰爆發
1939年9月1日凌晨,波蘭戰役爆發, 與此同時西線的法德邊界卻毫無動靜,英法等國違背了自己許下的「如果德意志帝國膽敢入侵波蘭,英法聯軍將直搗魯爾谷地」的諾言,屯重兵卻躲在鋼筋水泥的工事後面,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唐·吉訶德式的小國抵抗著強大鄰國的侵略,取而代之的只是在外交上的譴責而已。從1939年9月1日戰爭爆發開始,直到1940年5月10日,德意志帝國才和英法爆發正式沖突,這段和平的時期被德國人叫作「靜坐戰」,西方則稱為「假戰」。希特勒在佔領波蘭後,對西方的綏靖一語道破:「對於這種結局,波蘭人應該感謝他們的英法朋友」。
[編輯本段]入侵北歐
1940年4月9日德國展開「威塞爾演習」(Weserübung)計劃,進攻丹麥和挪威。德國人聲稱這是為了防止英法首先佔領挪威這個原本中立的國家,從而切斷德國從瑞典進口礦產的道路。英國海軍成功地封鎖了挪威港口,並且在挪威登陸。德軍撤退到挪威腹地並據此堅守。英國軍隊無法肅清德軍,加上上西線戰事爆發隨後撤退,挪威被德國佔領。
[編輯本段]鐮刀割取,征服西歐
1940年5月10日,德軍決定採用改良過的施里芬計劃( 亦稱為曼斯坦計劃)分為A、B、C三個集團軍繞過馬奇諾防線侵略了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和法國。
第一階段作戰:5月13日德軍A集團按曼施坦因意圖軍通過法國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地區進入法國,盟軍在阿登山地因為德軍的奇襲完全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德國坦克師強渡馬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國南部戰略要地色當,而同時德軍B集團軍在空降兵配合下入侵荷蘭、比利時,來吸引跟牽制位於比利時平原一帶的英法盟軍主力部隊,使A集團軍得以更加順利的從法國北部附近通過英法聯軍主力部隊之側翼,來構成曼斯坦計劃中的大包圍。到5月19日德軍裝甲師已經抵達離英吉利海峽只有50英里處。5月24日,德軍裝甲部隊已經逼近法國的北部港口敦刻爾克,但卻在這時接到停止前進的命令。這個命令被證明是致命失誤,被包圍的盟軍開始執行「發電機計劃」,即敦刻爾克大撤退。850艘各種類型、動力引擎、大小的船隻艦隊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刻爾克,5月27日開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時已經有超過33萬人成功逃脫,其中23萬是英國遠征軍。這次的撤退雖為英國避免了全軍覆沒的悲劇,但也喪失了大量的物資和武器裝備,士氣亦一度低落。
第二階段作戰:1940年6月10日,德軍開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國本土,由於先前在低地國地區喪失了大部分的軍事力量, 所以德國的裝甲部隊紛紛進行一場競速比賽,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國中央,6月17日,首都巴黎被攻佔,6月25日,為了羞辱法國人,希特勒選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停戰簽字的貢比涅地區的福煦車廂內簽署與法國的停戰條約。根據此項條款,法國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領土疆域由德國武裝部隊來進行實質佔領,而南部地區則成立由貝當執政的附庸政權: 維希政府。
從德國展開西線進攻到法國敗降只經歷了6個星期,閃電戰的威力讓法國體會到了亡國的恥辱。法國的戰敗令英國必須獨自面對德國。
佔領法國後德國空軍就在法國北部集中,准備可能的登陸英國(海獅計劃)。德
但是德國人似乎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在8月5日發動了「鷹計劃」,即對英國的大規模空中打擊,從而為陸軍登陸掃除障礙。在戰役的高峰,8月24日到9月6日德軍每天平均出動1000多架飛機,憑借著數量上的優勢與已經十分疲勞的皇家空軍飛行員作戰,雖然英國擁有先進的雷達技術,他們還是損失了四分之一的空軍飛行員。
英國空軍也不時在夜間轟炸歐洲大陸。 當時在歐洲大陸沒有大的地面沖突,因此空戰成了主要的戰事。不列顛戰役的最終結果是,希特勒在9月17日下令「無限期推延」海獅計劃,德國登陸英國的企圖宣告失敗。另一個令希特勒取消海獅計劃的主要原因,他已將戰略目標由西歐轉向了蘇聯。
[編輯本段]巴爾干半島的情況
1939年4月7日,歐洲戰爭全面爆發之前,義大利就開始了對阿爾巴尼亞的侵略,隨後又在1940年10月28日進攻希臘,可是義大利不但未能佔領希臘,希臘人反而在1940年11月14日進入了阿爾巴尼亞。但這時德國開始介入戰事。1941年4月6日德軍開始與希臘人作戰,同時還攻擊了南斯拉夫。英國人雖然支援希臘,最後還是無法取勝,德國的軍隊在4月27日進入雅典。之後德國又開始發動對克里特島的攻擊,6月1日克里特島空降戰役結束,德國傘兵成功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了該島。但是這次行動對德國來說也不太順利,之後德國再也沒有使用傘兵攻擊。
英國和希臘的最後幾支武裝力量在6月1日撤退到埃及。在巴爾乾落入納粹手中之後,希特勒終於可以無顧慮地發動對蘇聯的襲擊了。
[編輯本段]東線蘇德戰場
★巴巴羅薩
1941年6月22日,德國集結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其仆從國在內的190個師,3712輛坦克,7184門火炮,60萬輛運輸車和4950架飛機,共計五百五十萬人,發動對蘇聯的突然襲擊,該軍事行動代號為「巴巴羅薩」,蘇德戰爭開始了。蘇聯將這場戰爭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也叫蘇聯衛國戰爭。
而除了德國以外,義大利、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的部隊在希特勒的要求下也對蘇另外芬軍亦參與了對列寧格勒的包圍。這場被稱為「繼續戰爭」的沖突持續到1944年。
在戰事的最初幾個星期對蘇聯紅軍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由於斯大林對德國發動戰爭的時間和進攻方向估計的嚴重錯誤,加上許多紅軍將領在斯大林發動的肅反行動中喪生或者被流放而嚴重削弱了蘇軍的作戰和指揮能力,蘇聯對德意志帝國發動的閃電戰猝不及防,導致戰爭初期蘇軍損失慘重,戰爭前蘇聯著手建立的「東方戰線」被德軍坦克一碾而過,進而喪失了大片國土,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和烏克蘭首府基輔等大城市相繼被德國佔領,蘇聯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也被包圍,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的基輔保衛戰,蘇軍西南方面軍在基輔被大規模圍殲,蘇軍僅被俘人數就達60萬人之多,這一戰役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包圍殲滅戰,此戰導致蘇聯西南防線的潰退。
雖然一開始德國人打得極其順利,但巴巴羅薩計劃本身就存在著重大的漏洞,蘇聯部隊始終能夠組織有效抵抗。這一錯誤的估計嚴重影響了德國人的計劃。另外,蘇聯人在撤退時採取了焦土政策,他們堅壁清野,令德國人的後勤問題更為突出。當冬天來臨時,大量德國士兵因蘇聯嚴寒的冬天和蘇聯的反攻而死亡。
雖然德軍最後不得不因供應短缺與寒冷的冬天而停止進攻計劃,但他們還是佔領了大片蘇聯西部領土,而蘇聯直到1944年末才完全收復失地。
當德軍佔領了大部分蘇聯東歐部分的土地後,這場戰爭中最大的悲劇開始了:圍攻列寧格勒。當德意志帝國與芬蘭的部隊分別從南方和北方抵達列寧格勒外圍後,希特勒下令必須「將列寧格勒從地球上清除」,命令消滅城內的所有人口。德軍開始包圍列寧格勒以切斷來自外部的援救物資,同時用炮擊和空軍轟炸。包圍持續了900天,在飢餓、嚴寒和恐懼的氛圍中,大約100萬平民死亡--其中80萬死於飢餓;但列寧格勒始終沒有向納粹屈服。著名音樂家肖斯塔科維奇為此創作了舉世聞名的《第七交響曲》(又稱《列寧格勒交響曲》)去表現蘇聯軍民在列寧格勒保衛戰當中的英勇抗爭及為此而付出的巨大犧牲。
在忍受了1941年末1942年初寒冷的冬天後,德軍開始准備進一步的進攻行動。進攻高加索地區、伏爾加河地區的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德軍始終未能完全佔領這座城市,並在進攻過程中遭受了重大的損失。斯大林格勒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希特勒的猶豫不決、高級將領們對改變計劃的不滿以及過長的補給線,以及蘇軍的頑強抵抗,令斯大林格勒的巷戰成為德國士兵的噩夢。當蘇聯紅軍發動反攻時,20個師的德軍(還有2個羅馬尼亞師)被切斷了退路,德第六集團軍被完全圍困。隨著食品、燃料和彈葯的消耗,德軍的陣地越來越小,直到最後一部分德軍在1943年初投降。為了確保前線軍官不會投降,希特勒提升第六集團軍司令弗雷德里希·保盧斯為陸軍元帥(歷史上的德國陸軍元帥沒有一個投降過。保羅斯沒有投降,但也沒有「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被蘇軍俘虜)。斯大林格勒戰役以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而載入史冊,雙方的損失都很慘重,大約有200萬人死亡,其中50萬是平民。該戰役與中途島海戰同時成為二戰最重大的轉折點。
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德軍漸漸喪失戰場的主動權,但蘇聯人也因為戰爭損耗太大而沒有形成有效的進攻力量。1943年開始,蘇軍在戰場上逐漸轉入反攻。1943年夏天,蘇德雙方的軍隊集結於庫爾斯克突出部,德軍由曼施坦因將軍領導下准備發動大規模的攻勢,庫爾斯克戰役打響。庫爾斯克戰役是德軍在東線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攻勢,也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役。由於蘇聯方面事先獲得了情報,為庫爾斯克突出部的防禦制訂了一個大規模計劃。在他們的抵抗之下,德軍裝甲部隊最多隻前進了17英里。在該場戰役以蘇軍的勝利結束後,紅軍就始終控制著戰爭的主導權,發動了一系列猛烈的攻勢(蘇聯歷史上稱為十次突擊),直到1945年5月2日佔領柏林。
[編輯本段]大西洋交通運輸線爭奪戰
歐洲戰區無論是東線或者是西線作戰,都與英美兩國在大西洋上與德國爭奪運輸線暢通與否有密切的關系。而這個運輸路線當中又以美洲大陸往英國與歐洲大陸的部分重要性最高。美洲大陸前往英國的運輸線擔負維系英國持續作戰的力量,以及累積返回歐洲大陸的行動所需要的一切資源。浮出水面的德國海軍U型潛艇
在整個戰爭期間,德國海軍實行「無限制潛艇戰」的整體戰略。德軍始終將潛艇作為海軍重中之重,德軍依靠潛艇,極大彌補了德國海軍水面艦艇與皇家海軍相比的劣勢。德國潛艇戰術:「狼群戰術」。
[編輯本段]北非和地中海戰場
北非和地中海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義大利和德國為一方,英美為另一方的武裝力量之間為爭奪重要戰略地區和目標,爭奪北非、近東和地中海的控制權的軍事行動。
義大利在非洲大陸展開了兩個軍隊集團,一個在東北非(30萬人),一個在北非(23.6萬人)。這兩個地區的英軍分別為3.25萬人和6.6萬人。在東北非,意軍於1940年7-8月開始從衣索比亞向蘇丹、肯亞和英屬索馬里腹地進攻,奪佔了許多地區,但是蘇丹和肯亞軍隊的頑強抵抗及在衣索比亞展開的游擊運動迫使意軍轉入了防禦。根據戰區條件,軍事行動在寬50-80公里的沿岸地帶進行,並從1940年9月13日持續到1943年5月13日。
北非戰局大致可分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0年9月13日一12月8日)——意軍進攻。由巴爾博元帥(8月起由格拉齊亞尼元帥)統一指揮的2個義大利集團軍在利比亞展開:第10集團軍(司令為貝爾蒂將軍)在利比亞、埃及邊界,第5集團軍(司令為加里波第將軍)在突尼西亞當面。9月13日,第10集團軍開始進攻韋維爾將軍指揮的英國「尼羅河」集團軍(在埃及共有6.6萬人)。英集團軍在埃及、利比亞邊界僅有1個師。
第二階段(1940年12月9日—1941年3月30日)——英軍進攻。12月9日,英集團軍在兩個月內推進800餘公里(利比亞戰役),至翌年2月11日前,英軍已進抵阿蓋拉、馬拉達以東一線,轉入防禦。既得勝利未得到發展。英國政府決定向巴爾干轉移力量,利用意軍在希臘的失敗,為奪取巴爾干半島在希臘建立戰略基地。英集團軍一部從北非調到了希臘。這就使意軍免於徹底失敗。
第三階段(1941年3月31日—11月17日)——德意聯軍進攻。隆美爾(沙漠之狐)率領德國非洲軍團進入北非。 第四階段(1941年11月18日—1942年1月20日)——英軍進攻。蘇德戰場的激烈交戰, 第五階段(1942年1月21日—10月22日)——德意軍進攻。法西斯統帥部利用英軍的分散和未做好防禦准備,變更了兵力部署,於1月21日發動反攻。至1942年2月8日前,德意軍推進達600公里,進至加扎拉、比爾哈基姆一線,戰線在此一直穩定到5月底。
第六階段(1942年10月23日—1943年5月13日)——阿拉曼戰役、火炬行動英美軍進攻。 地中海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組成部分,自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宣布正式參戰開始,至1943年9月10日義大利海軍艦隊在馬爾他島向英國投降止。歷時3年3個月。地中海海戰主要是英美為首的同盟國與義大利、德國圍繞著地中海海上交通線展開的爭奪戰。義大利和德國海軍總共損失艦船389艘,噸位306423噸;商船損失132艘,2106521噸。英美盟國海軍損失艦船349艘,噸位506061噸。
[編輯本段]義大利戰場
1943年7月,盟軍在西西里島的登陸迫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垮台,由巴多格利奧組成的新政府開始與美英秘密談判,但由於在是否「無條件投降」問題上雙方討價還價,一再延誤,使希特勒獲得了充足的時間來加強其在義大利的兵力。希特勒在墨索里尼垮台後的次日便下令佔領德意邊境和法意邊境的阿爾卑斯山的所有山口,並從法國和德國南部迅速集結了8個德國師,稱B集團軍群,由隆美爾元帥任司令,做好進軍義大利的准備。8月初,隆美爾率部越過邊境進入義大利北部,以支援駐守在義大利南部的凱塞林元帥的8個德國師。
盟軍於8月17日奪佔西西里島後,決定繼續進攻義大利本土。地面攻擊部隊為英國亞歷山大將軍指揮的第15集團軍群,下轄蒙哥馬利的英第8集團軍和克拉克指揮的美第5集團軍。
9月3日,義大利代表和盟國代表秘密簽訂了停戰協定,當天凌晨,英第8集團軍從西西里渡過峽窄的墨西拿海峽,在義大利的亞平寧半島登陸,向意南部快速挺進。 盟軍在整個義大利戰役中,共傷亡32萬多人,殲滅德軍65.8萬人,並一直牽制著德軍1個集團軍群的兵力,這對其它戰場上的盟軍作戰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盟軍對西歐的戰略轟炸===
1942年2月,哈里斯中將接任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部隊司令官。主張對德國的大城市實施徹底的、大面積的轟炸,以挫敗德國的民心和士氣,迫使德國屈服。回的重創,終至將整個西線與部分東線的制空權拱手讓出。
[編輯本段]1944-1945年的歐洲西線戰場
盟軍經過數年苦戰後終於開始反攻。1944年6月6日盟軍發起諾曼底登陸戰役,盟軍與德軍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激烈交戰。盟軍諾曼底登陸後,希特勒任命克盧格為德軍西線總司令,將駐法兵力增至26個師,企圖阻止盟軍。但這些師兵員和裝備都缺額較大(坦克只有900輛,飛機不足500架)。盧格以14個師防守塞納河口至科蒙一線,10個師防守科蒙到德律特海峽沿岸,2個師駐守布列塔尼半島。
為解放法國西北部,盟軍集中了4個集團軍〔包括24個步兵師,11個裝甲師和4個空降師,4000輛坦克和6500架飛機〕。1944年7月5日,美國第一集團軍率先發起攻擊,突破德軍防線後,向縱深推進50公里,抵達塞納河地區。8月1日, 巴頓指揮美第三集團軍在法國游擊隊配合下,向布列塔尼半島推進,由於德軍抵抗微弱,美軍主力移師東進,轉向巴黎以南塞納河地區突擊。
9月中旬後,西歐戰線已由法國西北部擴大到南起地中海、北至萊茵河口的廣大地區,逼近荷蘭邊界。盟軍統帥部決定:以英、加(拿大)聯軍發起荷蘭戰役,由蒙哥馬利元帥指揮。9月17日,英第30軍在空降兵配合下,向荷蘭奈梅根、阿納姆一線突擊(市場花園行動),英第8、12軍從兩翼配合。英軍初期進展順利,20日即進抵奈梅根。由於德軍集中兵力突擊英軍兩側,配合作戰的英、波(蘭)空降兵因使用不當遭受嚴重損失,戰況急劇逆轉,英30軍面臨被合圍危險。
,中英美發表《波茨坦公告》。8月6日,廣島遭受原子彈「小男孩」襲擊,日本平民死亡14萬人。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並出兵中國東北。8月9日,美國在長崎投擲第二顆以丘吉爾的體形命名的原子彈「胖子」,日本平民死亡7萬人。日本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
[編輯本段]戰爭的殘酷後果
在這場決定人類命運的生死大搏鬥中,先後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波及二十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戰火燃及歐、亞、非、美、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戰區域面積為兩千兩百萬平方公里,交戰雙方動員兵力達一點一億人,因戰爭死亡的軍人和平民超過五千五百萬,直接軍費開支總計約一點三萬億美元,占交戰國國民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達四萬億美元。
在亞洲,中國戰場擔負著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務。在歐洲,蘇德戰場為主要戰場。
中國是抗擊日本侵略的主戰場。據不完全統計,在日本侵略軍的屠刀下,中國死傷人數達三千五百萬,佔二次大戰參戰國死亡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死亡人數達兩千一百萬,僅南京大屠殺就死亡三十萬人以上。按一九三七年的比價計算,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一千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五千億美元。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
蘇聯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主戰場,二戰參戰國蒙受的全部損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蘇聯的損失。據俄羅斯公布的材料,蘇聯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衛國戰爭期間,因戰爭死亡兩千七百萬人,其中蘇聯紅軍犧牲八百六十六點八四萬人;物質損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價格計算達六千七百九十億盧布。
美國和英國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員,它們也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重大代價。據戰史材料,美國共有四十多萬人在二戰中喪生,英國有二十七萬軍人在戰爭中死亡。而法國則最少,有約二十萬人陣亡。
德國、日本和義大利是發動二戰的元兇,遭到了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嚴厲懲罰。
德、日、意發動的侵略戰爭也使這些國家國內的民眾深受其害。
也正是由於這次世界大戰的慘烈,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中英美蘇法為首的同盟國在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世界人民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終於打敗德、意、日等法西斯軸心國。其中,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在反法西斯戰爭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1945年11月20日紐倫堡法庭審判戰犯戰後,依照《波茨坦公告》,戰勝國分別對戰犯進行了審判,並成立了紐倫堡和東京兩大國際軍事法庭,對甲級戰犯進行審判,其中也有少數人逃過制裁的。部分人的下落:日本裕仁天皇,死於1989年;原日軍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受到國民政府包庇,躲過審判;墨索里尼,義大利法西斯領袖,法西斯主義始作俑者,1943年義大利對軸心國宣戰後被捕,後被希特勒派人救出,最後被游擊隊捕獲並曝屍街頭;赫斯,納粹副元首,於1941年秘密乘飛機前往英國「和談」,被英國政府長期拘留;志村菊次郎,小兵,由於1937年7月7日「失蹤」,導致日軍製造借口發動盧溝橋事變,繼而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日本政府為掩蓋事實真相,將其遣送回國,最後戰死在緬甸;山本五十六,日本聯合艦隊司令,珍珠港事件策劃者,死於1943年盟軍「復仇行動」;帝國元帥戈林、黨衛軍總司令希姆萊,納粹核心人物,1945年分別背叛希特勒,被希特勒開除出納粹黨,被盟軍俘獲後畏罪自殺;東條英機,日本法西斯獨裁者,太平洋戰爭策劃者,甲級戰犯,1948年被判絞刑;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二戰頭號元兇,1945年4月30日與愛娃·勞恩舉行婚禮後在總理府地堡自殺;卡爾·鄧尼茨,希特勒繼承人,前帝國首席潛艇官,海軍總司令,戰後接受審判,出獄後定居聯邦德國。
[編輯本段]矗立的柏林牆
戰後,美蘇兩國開始冷戰,日本接受美國改造,天皇和神道至高無上的地位開始動搖,美國積極幫助日本恢復經濟,日本成為美國的戰略合作夥伴。德國被英、美、法、蘇分別佔領,蘇占區成立民主德國,而英、美、法三國佔領區合並成聯邦德國,柏林牆把柏林分為東柏林和西柏林,兩德分裂開始。柏林牆的建立,是二戰以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志性建築。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兩德重歸統一。
[編輯本段]二戰的深遠影響
1945年9月2日的東京受降儀式在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美國駐日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發表講話:「今天,槍炮沉沒,一場大悲劇結束了,一個偉大的勝利贏得了。天空不再降臨死亡,海洋只用於貿易,人們在陽光下可以到處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寧和平,神聖的使命已經完成……我們體驗了失敗的痛苦和勝利的喜悅,從中領悟到決不能走回頭路。我們必須前進,在和平中維護在戰爭中贏得的東西……」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戰爭,是人類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危害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參戰國最多、波及范圍最廣的一場戰爭,給人類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遠的影響.
一、世界政治局勢形成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對峙,並開始分化,形成約半個世紀的「冷戰」國際關系
1.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影響和鼓舞下,東歐和亞洲出現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力量不斷壯大,越出了一國范圍,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社會主義運動曲折發展。中蘇關系破裂,社會主義陣營內部出現分化。
2. 二戰後,西歐國家普遍衰落,美國一枝獨秀,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霸權主義政策,出現了北約與華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同時,西歐、日本要求擺脫美國的控制,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沖擊,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矛盾重重,兩大陣營趨向瓦解。
3、美國和蘇聯為了在全球稱霸,展開全面斗爭。在政治上雙方各自擁立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在經濟上蘇聯實行計劃主義經濟,美國實行自由主義經濟;在軍事上美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則成立華約組織。雖然美蘇雙方沒有正面開戰,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都對其它國家發動戰爭,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戰爭;文化上蘇聯推行共產主義,美國推行民主主義。最後以蘇聯解體為標志結束冷戰格局。
4、由於雙方都有足以摧毀地球的核武器,因此雙方都不敢開戰,二戰結束後幾十年沒發生新的世界大戰。
二、客觀上推動了現代經濟的迅速發展
1.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扶持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空前發展的情況下,進入了高速發展和空前繁榮的「黃金時期」。
2. 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
3. 日本、聯邦德國迅速崛起,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強國,資本主義世界形成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
4. 這一階段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雖然有所恢復和發展,但是各國照搬了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弊端日益顯露,各國紛紛進行改革,未能找到適合本國國情的建設道路,嚴重製約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潛伏著各種危機。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找到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三、民族解放運動向縱深發展
由於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在二戰中受重創,亞非地區的殖民地人民發起了殖民地解放運動。印度的獨立給了大英帝國致命一擊,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對帝國主義戰爭的勝利,中東,非洲先後獨立數十個國家,最終導致由西方地理大發現後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體系徹底瓦解。
四、聯合國誕生
聯合國由中、美、蘇、英等國在戰後創建,是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權威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它在實現全球非殖民化、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據聯合國公布的材料,1948年以來,安理會共授權進行了60餘項維和行動。另外,聯合國還先後組織制定了從不擴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等數百個國際條約。

Ⅳ 瓦良格中國給土耳其10億美元的保證金要回來了嗎

希臘為瓦爾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行擔保,為中國免除了10億的保證金。

保險問題土耳其要求由於「瓦良格」號通過海峽,造成的精神上、物質上損失,都應該由中方來負責。提出來一個保額為10億美金為期兩年不可撤消的保函問題,土耳其說這是政治問題,因此它不接受中國保險公司保函,它要求中國銀行直接和土耳其銀行做保函。

在極短的時間里,中國備妥了土耳其當局要求的多項安全措施,租用了世界上最大馬利的希臘級拖船,同一級域國家擔保,負責可能涉及的賠償問題,避免了十億美元的巨額保金,中國在「瓦良格」號上裝設了小型雷達、全球衛星定位系統、VHR無線電通訊設備、電子羅盤及發電機等航行安全設施。土耳其政府對此表示滿意。

(5)土耳其為什麼打不過三國聯盟擴展閱讀:

1999年,中國購買了瓦良格號,於2002年3月4日抵達大連港。2005年4月26日,開始由中國海軍繼續建造改進。解放軍的目標是對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艦進行更改製造,及將其用於科研、實驗及訓練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遼寧號,交付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2013年11月,遼寧艦從青島赴中國南海展開為期47天的海上綜合演練,期間中國海軍以遼寧號航空母艦為主編組了大型遠洋航空母艦戰斗群,戰斗群編列近20艘各類艦艇。這是自冷戰結束以來除美國海軍外西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單國海上兵力集結演練,亦標志著遼寧號航空母艦開始具備海上編隊戰斗群能力。

Ⅵ 一戰中有哪些戰勝國哪些戰敗國

戰勝國有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美國;戰敗國有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

最終以協約國的勝利而告終,屬協約國陣營的國家就成了戰勝國,屬同盟國正營的國家就成了戰敗國。

(6)土耳其為什麼打不過三國聯盟擴展閱讀:

1、一戰協約國組成:

最初的協約國是由法國和俄羅斯組成的。英國本來實行的是"光榮孤立"政策,沒有加入的意思,但隨著英國的霸主地位被動搖,和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的建立,英國加入了這個法俄協約,形成了一戰中協約國的雛形。

協約國集團在1904~1907年間的英法俄「三國協約」的基礎上形成。英法、英俄分別簽訂協定,在相互承認各自勢力范圍的基礎上建立軍事集團,與同盟國集團相對峙。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站在協約國方面參戰的有3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日本於1914年、義大利於1915年、美國於1917年參戰。中國北洋軍閥政府也在1917年站在協約國一方對德奧宣戰,並派20000名勞工奔赴歐洲戰場。

2、一戰同盟國組成:

參與該聯盟的國家主要有德意志帝國、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王國、義大利等數個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然是同盟國國家,但在1915年5月加入協約國。三國同盟遂告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加入協約國,同盟國最終失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加入同盟國方面作戰的共有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和土耳其(時稱奧斯曼帝國)4個國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一次世界大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協約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同盟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1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2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8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2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