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土耳其要打阿富汗
1. 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宣稱原因和實際原因各是什麼
來自「天然盟友」的災難
「如果劍已出鞘,你就投入戰斗吧,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凱旋迴家 !」這是一首 古老的阿富汗民謠,在剛剛過去的一段歷史中,這首民謠像是戰斗的號角,激勵著無 數阿富汗人民投入反抗蘇聯入侵者的斗爭中去,譜寫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1979年12月27日晚上,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市中心的高級國際旅館里,正在舉行 著一次盛大的招待宴會,賓主頻頻舉杯,為他們的「友誼和合作」一醉方休,好一派 「友誼合作」的動人場景。酒過數巡,突然,一聲巨響震耳欲聾,整個大樓都在搖晃。 到底是怎麼回事 ?出席宴會的阿明政府軍政要員無不驚慌失措,倒是出席宴會的客人 們一個個顯得鎮定自若,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或者說他們知道要發生什麼事,他 們是蘇聯農業代表團的成員們。 原來,喀布爾市中心廣場附近的中央電訊大樓被炸,與此同時,市內幾處油庫也 火光沖天。阿富汗的軍政要員預感大事不好,急忙拿起電話機詢問情況,無奈,通訊 聯絡早已被切斷,人們唯一可以聽到的是大炮的轟鳴、機槍的吼叫和坦克碾過街道發 出的隆隆巨響。電台中斷了播音,可是片刻之後又恢復播送阿富汗的民族音樂,而電 視中斷以後沒有再播映。喀布爾市內到處漆黑一片,政府首腦機關、交通要道周圍, 到處是一群群身穿臃腫棕色外衣、頭戴皮帽的人,他們手持自動步槍四處掃射。坦克 和裝甲車一輛接著一輛開進來,一路肆無忌憚地吐出長長的火舌。人們借著火光,終 於看清了坦克上的標記,原來製造這場災難的不是別人,正是阿富汗的「天然盟友」 蘇聯。 細心的國際時政分析家可能還記得,早在幾個月之前,美國《新聞周刊》駐莫斯 科的記者科爾曼曾有報道,他在蘇聯土庫曼共和國看到了令人不解的一幕,已是盛夏 的阿什哈馬德大街上,有兩種裝束完全不同的士兵,一種身著單衣,另一種頭戴皮帽、 身穿大衣。顯然,後者是剛從寒冷的北方調來的。那時,估計沒有多少人會料到,這 是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前奏。但是科爾曼以其記者所特有的敏銳的政治眼光意識到,這 是蘇聯軍隊在其南部集結的一個明顯跡象。也許,除了定位於蘇聯領空之上的美國軍 用偵察衛星之外,科爾曼是第一個察覺到蘇聯軍隊在南部的這次重要的軍事集結的外 國人,他就此作出的有關推測也相當有道理。
莫斯科向南望
科爾曼將1979年 4月初在土庫曼看到的那一幕以「莫斯科向南望」為題在美國《 新聞周刊》發了一篇報道。人們不禁要問,阿富汗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內陸國家,人口 僅1500萬,身為超級大國的蘇聯為什麼要和這樣一個國家過不去,竟要鬧到大軍壓境 的地步 ?如果人們分析一下前因後果,就不難找到答案了。據說俄國最著名的沙皇彼 得大帝曾經有一份一直保存在保險櫃中的遺囑,直到他死後50年,即1775年才公布於 世。彼得大帝在這份遺囑中說,不論誰繼承他的王位,都應該向南推進到君士坦丁堡 和印度。因為在他看來,「不管誰在那裡統治,誰就將統治世界。」他揚言:「當俄 國可以自由進入印度洋的時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軍事和政治統治。」彼得 為他的後代設想了俄國南下的 3條路線:一條是從黑海經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到 地中海;第二條是從南高加索經伊朗到波斯灣;第三條是從中亞經阿富汗到阿拉伯海。 人們翻開地圖就會發現,在這三條路線中,經阿富汗這條通道為最近。 彼得大帝的後繼者們可以說是不負先皇使命,拚命向印度洋方向擴張。在19世紀 下半葉和20世紀初,老沙皇們曾與老牌殖民帝國英國為爭奪阿富汗險些大戰一場。本 世紀初,由於新生的德國像一隻餓狼對英俄都虎視眈眈,英俄才在1907年達成了著名 的《英俄協約》,形成協約國與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的抗衡。然而,沙皇妄圖奪取阿富 汗的野心並未泯滅。1907年 3月,沙皇政府的參謀長毫不掩飾地說,對於沙俄來說, 在中亞具有最大戰略意義的不是阿富汗,而是伊朗和巴基斯坦。沙俄的意圖昭然若揭, 他們要以阿富汗為跳板,然後直指伊朗和巴基斯坦,進而南下印度洋。 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基本上一直和阿富汗保持著友好的關系。隨著蘇聯逐步成 為超級大國,在世界各地都和美國展開爭奪,阿富汗也成了蘇聯與美國爭霸的一個棋 子。50年代,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圍繞著普什圖尼斯坦問題發生了嚴重的爭執,兩國火 並一觸即發。蘇聯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表示堅決支持阿富汗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趁 機打擊親美的巴基斯坦,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入了蘇聯的懷抱。勃列日涅夫上台後,更 加強了對阿富汗的滲透和控制,向阿富汗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使阿富汗的軍隊基本 上蘇式化。蘇聯還加強對阿富汗政權的干預和控制,要求阿富汗政權聽任蘇聯的擺布, 當阿富汗領導人稍微表現出某些獨立傾向或向美國暗送秋波時,克里姆林宮會立即支 持更加忠實的走狗發動政變,確保阿富汗政權掌握在親蘇派手中。但是,阿富汗的局 勢並不總是順遂克里姆林宮的意願。到70年代末,蘇阿關系鬧到了要刀兵相見的地步。 那麼,阿富汗對於蘇聯究竟有多麼重要的戰略地位呢 ?如果蘇聯處於守勢,阿富 汗是蘇聯南部的一道屏障,是一個緩沖區;如果蘇聯處於攻勢,阿富汗則是南下的一 個前進基地。在70年代,美蘇爭霸出現了蘇攻美守的棋局。蘇聯繼承老沙皇南下戰略 的衣缽,企圖以阿富汗為南下的基地,進而打通陸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脅中東產油 區和迂迴包圍歐洲,並與其太平洋戰略互相呼應,最終實現其世界稱霸的目的。可見, 蘇聯悍然入侵阿富汗決不是偶然和局部的行動,而是它全球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
2. 阿富汗戰爭的 起因是什麼
2001年阿富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起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該戰爭是美國對九一一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志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指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組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恐怖分子支援。2014年12月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宣布阿富汗戰爭結束。
(2)為什麼土耳其要打阿富汗擴展閱讀
戰爭影響
周邊國家
由於在阿富汗戰爭期間,美軍指稱有基地組織成員越過邊境逃往巴基斯坦,一度引起鄰近國家的緊張。另外,位於阿富汗北部的前蘇聯中亞國家由於為美軍提供協助,一度惹來其他伊斯蘭教國家例如黎巴嫩及蘇丹等的敵視。
美國
由於阿富汗政府本身的問題,使西方的巨大投入付諸東流,不僅未能把阿社會引向正軌,而且在恐怖勢力面前節節敗退,控制的國土不斷縮小,總統被戲稱為喀布爾市長。相反,塔利班勢力則從最初的打擊中恢復,控制了大部分國土,並轉入巴基斯坦北部,大有東山再起之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富汗戰爭
3. 什麼是前蘇聯侵略阿富汗戰爭
1979~1989年的前蘇聯侵略阿富汗戰爭歷時十年之久的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自1979年12月開始,到1989年2月前蘇聯撤走最後一批侵阿蘇軍結束,戰爭以雙方軍事力量斗爭處於僵持狀態而告終。500萬阿富汗人為此背井離鄉,而前蘇聯第一次在其東歐盟國之外大規模地直接使用本國軍事力量的南下擴張入侵戰爭,也宣告破產,前蘇聯的國際聲譽也因此大大下降。
阿富汗地處西亞最東部,北接前蘇聯,西鄰伊朗,東部和南部與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相連,東北部與中國接壤,阿富汗是中東通往亞洲東部和東南亞的陸上交通要沖,是前蘇聯前出波斯灣、南下印度洋的捷徑,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從五十年代中期起,蘇就以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為敲門磚,對阿富汗進行引誘滲透,爾後又逐步發展到政治上顛覆,建立親蘇政權。這都與蘇南下戰略有著直接關系。蘇南下戰略是以控制中東地區、攫取石油和其他戰略資源,封鎖海上通道為目的,向西可包抄歐洲,向東能迂迴遠東。能夠侵佔阿富汗,便可以把阿富汗作為實現南下戰略的跳板。
塔拉基上台後,更加投靠前蘇聯。阿富汗人民反對前蘇聯和親蘇當局的武裝斗爭不斷發展,同時阿明與塔拉基之間的矛盾亦日益加劇。因此,1979年9月蘇曾密謀藉手除掉阿明,結果事情敗露,反被阿明搶先動手鏟除了塔拉基,公開逼蘇撤換大使,限制蘇軍事人員入境,聲稱要與美國關系正常化。阿明的行動,人民的反抗,使前蘇聯極為恐慌,遂決定出動大批軍隊進行武裝佔領,以保住多年經營的陣地。
1979年伊朗和美國因「人質」問題關系惡化,伊朗國內出現動亂;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國均有內部困難,無暇它顧,美國與西歐盟國對中東形勢看法不統一,且離這一地區較遠,鞭長莫及。在這種形勢下,蘇認為出兵入侵的時機已經成熟。
為達成入侵的突然性,前蘇聯製造種種友好緩和假象,欺騙世界輿論。入侵前,蘇一方面假裝「全面支持阿明」政府,在《蘇阿友好睦鄰合作條約》簽定一周年時,由勃列日涅夫親自向阿明致電祝賀,聲稱要繼續向阿提供「全面無私的援助」;另一方面大肆宣揚准備從東德實行部分撤軍,抨擊北約集團在西歐部署核導彈,以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同時還攻擊巴基斯坦、美國和中國對阿進行「破壞」和「顛覆活動」,以製造入侵借口。
蘇為進一步掌握阿富汗的全面情況,利用「友好」關系,派要員相繼赴阿進行實地偵察。這些要員利用「訪問」的合法身份,全面搜集阿富汗的政治、軍事、地理等各方面的情報,為制定入侵計劃提供了重要依據。
入侵前,蘇以幫助阿軍訓練為名,先後向阿派遣軍事人員達3000餘人。這些軍事專家和顧問滲透的阿軍主要部門、軍事基地和野戰部隊的營以上單位,以加強對阿軍的監視和控制。1979年6月,駐阿蘇軍限制阿空軍戰斗飛行。同時借保衛蘇軍安全為名,又派出戰斗部隊進駐馬格蘭姆、興丹空軍機場和薩蘭山口等戰略要地。12月中旬,蘇軍顧問在喀布爾地區以檢查武器裝備和技術兵器為由,封存了輕武器,拆卸了重裝備,致使阿軍失去了應付突然事變的能力。
侵阿集群是以土耳其斯坦軍區的兵力為主,又從鄰近軍區抽調部分兵力組成。
侵阿集群的戰役布勢包括東西兩個突擊群、空降突擊群及預備隊等。其中有8個摩托師、1個坦克師、3個空降師、1個炮兵師,1個殲擊航空兵師等部隊,總兵力在26萬人以上。11月,作戰部隊向展開地區秘密機動,同時向邊界地區調集武器裝備和作戰物資。至12月24日,各作戰部隊進入指定地區並完成入侵的最後准備。
1979年12月24~27日,蘇在運送援阿武器裝備的掩護下,先後出動各型運輸機350多架次,將空降兵運至喀布爾國際機場和巴格蘭姆機場。空降兵著陸後,即佔領了機場和附近要地。12月24日晚7時許,第105空降師在原駐阿蘇軍和克格勃人員協助下,首先奪占喀布爾電報大樓,切斷與外界聯系,同時佔領阿明官邸,打死阿明及其全家成員,隨即又佔領總統府、廣播電台和其他政府部門。經3個半小時戰斗,蘇軍就完全控制了首都喀布爾市。在此期間,在巴格蘭姆機場的空降兵,也迅速控制了該基地和薩蘭隧道。28日晨,蘇地面部隊的航空兵掩護下,越過蘇阿邊界,沿東、西兩條戰略公路向阿國境縱深高速推進。
東西突擊群均按預定目標和計劃推進,7天推進700-900公里,體現了現代條件下蘇軍高速度、大縱深進攻戰役的特點。在蘇軍入侵過程中,阿政府軍沒有進行有組織的抵抗,因而沒有影響蘇軍進攻速度。但阿富汗人民卻組織了若干游擊隊,到處開展游擊戰爭。阿政府軍的大部官兵嘩變,參加或自成游擊隊。蘇軍速戰速決的戰略因此而破產,陷入了游擊戰爭的泥潭。
10年內,阿富汗游擊隊以廣大農村為基地,以小股分散活動為主,在各個地區廣泛開展襲擾戰、破襲戰。在公路交通線上,經常製造和設置障礙,拆毀橋梁和破壞路段,阻塞和中斷公路交通,遲滯和限制敵人的行動;沿公路兩側設伏,伏擊和奇襲敵人的車隊等。據有關資料統計,游擊隊平均每年進行破壞、伏擊、襲擊等游擊活動3000餘次,同時游擊規模逐漸增大,使得蘇軍日夜不得安寧,欲進不得欲退不行。
蘇軍對付阿富汗游擊隊的基本方針是以軍事手段為主,結合採取一些政治的、外交的和經濟的措施。在軍事中主要採取:建立反游擊戰力量體制;不斷增強反游擊戰的手段;固定點線,分區圍剿;封鎖邊境,切斷游擊隊同國外的聯系。同時,脅迫巴基斯坦等國停止對阿游擊隊的軍事援助,以切斷游擊隊的外援。在入侵和反游擊隊作戰中,蘇軍尤其重視空降兵的使用,以空中機動和地面突擊相結合。但是手執大刀、步槍的阿富汗山民和游擊隊,控制著全國85%以上的國土,阿富汗人民沒有被飛機、坦克和大炮征服,卻使蘇軍一籌莫展。經過10年交戰,蘇軍不僅沒有達到預定的戰略目的,反而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1988年4月14日,阿富汗、巴基斯坦、前蘇聯、美國在日內瓦簽署了關於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的協議。根據協議,前蘇聯從1988年5月15日開始從阿富汗撤軍,至1989年2月15日全部撤出阿富汗。
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歷時10年,耗資約200億美元,傷亡官兵萬名,始終未能對整個阿富汗實行有效控制,同時,前蘇聯因此在國際上的威望受到巨大損害,聲名狼藉。國際地位的下降加劇了前蘇聯國內動盪和危機。就在其撤軍不到兩年,前蘇聯就開始解體,15個加盟共和國四分五裂,對外擴張的歷史告以結束。
這場戰爭給阿富汗造成了巨大破壞,使上百萬阿富汗人死於戰亂,450多萬人淪為難民(在巴基斯坦有300多萬,在伊朗有150萬)。加劇了阿富汗的貧窮和落後。由於蘇軍在阿期間製造了阿內部許多民族、政治力量之間的矛盾和對立,這就使得阿即便在蘇撤軍後,國內仍將在很長時間內動盪不安。
4. 土耳其打仗嗎現在
土耳其一直在打仗,主要是和在伊拉克,敘利亞的庫爾克武裝力量打。
5. 英、美、蘇三國當年為什麼會輪番入侵阿富汗這三次阿富汗戰爭在打什麼呢
在19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初,英國曾三次入侵阿富汗,但都以失敗告終,經過長期英勇的斗爭,阿富汗最終擺脫英國的控制而獲得完全獨立。英國當年入侵阿富汗,是為了建立一個從北非到印度的勢力帶,為了防止阿富汗被沙俄佔領,英國必須要提前出手了。當然了,其背後還是殖民主義在作祟。
蘇聯在50年代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爭執中支持了阿富汗,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到了蘇聯的懷抱。然而,到了70年代,兩國關系便差了,而且越來越差。同時呢,阿富汗的阿明上台後,試圖擺脫蘇聯控制,聲稱要與美國實現關系正常化。蘇聯人一看,這還了得,所以決定除掉阿明,由此引發了戰爭。阿富汗人民在國際社會支持和援助下,與侵阿蘇軍和蘇聯扶植的政府軍展開曠日持久的戰爭。
6. 為什麼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常發生戰爭
這是地緣政治導致的最後結果。
1、土耳其橫跨歐亞大陸,扼守博斯普魯斯海峽,戰略位置無需贅言。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誰掌握了這道海峽誰就管控了俄羅斯在黑海的出海口,黑海艦隊淪為廢鐵一堆;
2、阿富汗雖然土地貧瘠,但是長期以來的宗教沖突不斷,阿富汗是高原地區,地緣上雄視巴基斯坦。並且長期以來的戰爭當地一直缺乏強有力的領導機構;
3、伊朗則是老牌的反美鬥士,石油資源世界排名靠前。而且與伊拉克一直存有矛盾。
總結,這一地區長期就是陷入分裂狀態,並同為伊斯蘭國家,與他國的沖突往往是意識形態的差異,深層的則是追逐資源搶占戰略高地。表現在形式上就是常常為其他大國所利用,作為在當地制衡另一方勢力的棋子。這不是單單的地理原因就能解釋的。
7. 阿富汗為何經常發生戰爭
一、阿富汗戰爭全年爆發也有原因,主要是賀掘利益驅使很多國家去看,但阿富汗還是比較穩定的,也是不需要大家擔心的。
二、阿富汗的全稱是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這是一種宗教力量。全帶拍李國百分之八十的人信仰伊斯蘭教。全年乾燥多雨,夏天很熱。近年來,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的阿富汗基本上陷入了困境。恐怖事件層出不窮,總體形勢不容樂觀。
三、阿富汗一直受到其他國家的廣泛侵略。所謂的帝國公墓蠢遲,可能和大家想像的不一樣。主要是說,在阿富汗遭受侵略時,無論敵國多麼強大,近代都曾有亞歷山大和蘇聯。在所有大國都入侵的情況下,阿富汗不僅停滯不前,而且還入侵了這個大國,如今美國也可能面臨這一困境。
四、阿富汗地處中亞,交通十分發達。它也是亞洲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心。它被許多人稱為中亞的十字路口。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從自然資源角度看,阿富汗礦產資源極其豐富。,但基本上還沒有開發。據估計,阿富汗的能源資源價值估計超過3萬億美元。截至2014年,已發現礦產1400餘處,天然氣儲量約1500億立方米,煤炭儲量約1億噸。鹽儲量3億噸,青金石儲量1300噸,鐵礦儲量17億噸,銅礦儲量5億噸。由於運輸困難和缺乏資金,只能開采天然氣、煤炭、鹽和鉻。
這就是問什麼阿富汗常年處於戰亂的原因,這也許就是扶強凌弱的原因吧。
8. 為什麼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經常發生戰爭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從中作梗,利用這些國家內部的矛盾,對上述地區進行各種形式的分化。滿足自己的需要
9. 俄羅斯為什麼打阿富汗
那是前蘇聯,因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蘇聯一直想把阿富汗變成南下印度洋的戰略基地。
10. 伊土戰爭是怎麼回事
伊土戰爭是奉遜尼派為國教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同以什葉派為國教的伊朗薩菲王朝為爭奪阿拉伯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和外高加索,控制歐亞兩洲間重要戰略和貿易交通線而進行的掠奪性戰爭。戰爭的結果未分勝負,兩敗俱傷,加速了西亞這一古代文明的衰落,為西歐資本主義強國佔領和奴役中近東創造了條件。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薩菲王朝的伊朗都信奉伊斯蘭教,是中世紀西亞地區的兩個大帝國,但由於派別不同,爭奪宗教統治權和爭奪兩河流域領土的斗爭十分激烈。薩菲王朝奉什葉派為國教,土耳其則信奉遜尼派。在土耳其帝國內部有許多什葉派教徒,薩菲王朝利用自己的代理人在安納托利亞四處活動,鼓動叛亂反對遜尼派奧斯曼人的統治,對土耳其構成威脅。1513年,土耳其蘇旦塞利姆一世殘酷鎮壓了什葉派教徒的叛亂,屠殺5萬之眾,並乘機對伊朗的薩菲王朝發動了戰爭。
伊土戰爭共分三個時期。第一時期從1514—1555年。1514年8月23日,奧斯曼軍隊在查爾迪蘭(南亞塞拜然)與8萬波斯騎兵展開決戰。土耳其部隊不僅有步兵、騎兵,還有強大的炮兵,伊朗部隊則主要是裝備馬刀和長矛的騎兵。伊朗軍隊以逸待勞,但軍事上不佔優勢。使用滑膛槍的土耳其耶尼切里兵團在大炮配合下摧毀了伊軍抵抗,擊敗了沙赫伊思邁爾一世,佔領了伊朗首都大不里士。1515年科奇希薩爾一戰,伊朗軍隊再次敗北,土耳其炮兵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到1516年,塞利姆已佔領了西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和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1516—1517年,土耳其又佔領了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賈茲和阿爾及利亞部分領土。1533年,蘇萊曼一世在同奧地利簽訂和約使其北翼安全得到保障之後又對伊朗開戰。1536年,土耳其佔領了喬治亞西南的部分領土。這里是伊土兩國爭奪外高加索和美索不達米亞統治地位的主要戰場。伊朗軍隊有了自己的炮兵之後,雙方的戰爭互有勝負。1555年5月,兩國在阿馬西亞城締結和約,伊朗保有所佔外高加索領土,土耳其則把阿拉伯伊拉克並入自己的版圖。兩國平分了喬治亞和亞美尼亞,確認卡爾斯城區為中立區。
伊土戰爭第二時期從1578年起,延續近半個世紀。土耳其乘伊朗薩菲王朝發生內部爭斗之機再次進攻伊朗。這一時期,奧斯曼帝國擁有克里木諸可汗強大軍隊的支持。1578年,土軍撕毀1555年和約,修復卡爾斯城,開進外高加索境內,並佔領南喬治亞的部分土地。8月10日,伊朗沙赫軍隊在徹爾德爾附近被擊潰,土軍侵入東喬治亞和東亞美尼亞,爾後進入北亞塞拜然並佔領希爾萬。1579年起,土軍同克里木可汗軍隊(10萬人)聯合作戰,奪取整個亞塞拜然和伊朗西部地區。但是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間(1587—1629年),伊朗東山再起,不僅收復了被土耳其侵佔的西部領土,而且吞並了一些新的領土如阿富汗等。由於忙於對烏茲別克封建主進行戰爭和鎮壓國內民眾起義,阿拔斯一世被迫於1590年3月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簽訂了屈辱性的《伊斯坦布爾和約》。根據條約,伊朗幾乎把整個外高加索和盧里斯坦、庫爾德斯坦大部領土(伊朗西北部)都割讓給了奧斯曼帝國。
16、17世紀之交,阿拔斯一世進行了軍事改革,組建了一支由火槍兵軍(1.2萬人)和騎兵軍(1萬人)組成的常備軍,成立炮兵教練場和炮兵部隊。改革後的伊朗軍隊兵力達12萬人,其中常備軍4.4萬人,封建民軍7.5萬人。大力擴軍之後,阿拔斯一世的軍隊達到30萬人。為准備對奧斯曼土耳其的戰爭,爭取主動地位,伊朗還同土耳其的敵人俄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1602年,阿拔斯一反一個世紀以來的被動防禦地位,第一次主動對土耳其發動了戰爭。由於軍隊體制沒有作出相應改革,土耳其面對伊朗的攻勢有些力不能支。1603—1604年,伊軍在蘇菲安附近的數次交戰中打敗了土軍,攻佔並洗劫了大不里士、納希切凡等城市,把30餘萬亞美尼亞人遷往伊朗境內。1602—1612年的10年戰爭,伊朗大獲全勝,1613年11月簽訂的《伊斯坦布爾和約》肯定了伊朗的全部戰果。
土耳其對該條約心懷不滿,遂於1616年對伊朗採取報復行動,但在3年的戰爭中再遭敗績,1618年的《薩拉卜和約》重申了《伊斯坦布爾和約》的內容。伊朗乘戰爭獲勝之機大大擴展了自己的領土,遂准備進行新的戰爭。1623年,伊朗軍隊入侵阿拉伯伊拉克,引發了1623—1639年戰爭。阿拔斯一世趁伊拉克人民反對土耳其蘇丹穆斯塔法一世統治舉行起義之機,興兵攻佔巴格達,繼之佔領了整個阿拉伯伊拉克。17世紀前25年,阿拔斯一世對東喬治亞進行了數次遠征,遭到外高加索各族人民的頑強抵抗。
蘇丹穆斯塔法四世在位期間(1623—1640年),鑒於土耳其對歐洲的征戰屢遭挫折,因而致力於征服東方。1625年,土耳其佔領了阿哈爾齊赫,從伊朗手中奪得了薩姆茨赫——薩塔巴戈公國,並將它變為自己的一個省。土軍還進犯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佔領了北美索不達米亞和摩蘇爾,但圍攻巴格達9個月未能成功。1630年,土軍轉戰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洗劫哈馬丹城,全城居民均遭屠殺。1639年5月,伊土簽訂《席林堡(佐哈布)條約》。伊土邊界保持現狀,但阿拉伯伊拉克劃歸土耳其。
伊土戰爭第三時期始於18世紀初,土耳其蘇丹艾哈邁德又對伊朗發動戰爭。1723年春,土軍乘薩菲王朝崩潰之機侵入外高加索,相繼佔領第比利斯、整個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同時,土軍還征服了伊朗西部的盧里斯坦省。土耳其的勝利直接威脅到沙皇俄國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1722—1723年對波斯的遠征和土耳其的軍事勝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馬斯普二世同俄國簽訂1723年的《彼得堡條約》。1724年6月,俄土《君士坦丁堡條約》在伊斯坦布爾簽訂。條約規定,1723年俄伊彼得堡條約列舉的裏海沿岸所有地區轉歸俄國,外高加索其餘地區、伊朗西部和克爾曼沙阿、哈馬丹兩城轉歸土耳其。土耳其取得如此有利於自己的條約,主要是由於法國的支持。
土耳其強佔大片領土後仍感不足,於是又在1725年進軍伊朗東部並攻佔加茲溫。1730年,伊朗的實權人物納迪爾率軍打敗土軍的進攻,並將其驅逐出哈馬丹、克爾曼沙阿和南亞塞拜然。塔赫馬斯普二世為提高個人聲望,令納迪爾鎮壓阿富汗阿布達利部族霍拉桑起義,自己親征土耳其,但在1731年的哈馬丹城下一戰被土軍擊敗。1732年,他被迫與土耳其簽訂和約,承認土侵佔的阿拉斯河以北外高加索永久歸屬土耳其。1732年,納迪爾推翻塔赫馬斯普二世,並同俄國簽訂《拉什特條約》(1732年),答應肅清外高加索土軍後把庫拉河以北歸還俄羅斯,以換回吉蘭省。1735年6月,納迪爾率7萬大軍在卡爾斯城下打敗了8萬土軍。1736年,納迪爾即伊朗沙赫王,著手改組軍隊,擴大軍隊數量和改善裝備,特別注重發展炮兵。他的軍隊近代化計劃得到英法軍事專家的幫助。薩菲伊朗重新統一穩定之後,納迪爾沙赫為奪回土耳其控制的阿拉伯伊拉克和外高加索,於1743年對土再次發動戰爭。3年的伊土戰爭未分勝負。
16—18世紀的伊土戰爭除各族人民遭到大批屠殺外,任何一方均未獲勝。戰爭阻礙了兩國生產力的發展,加速了這些落後民族和多部族鬆散聯合而成的封建國家的崩潰。這場長達200餘年的戰爭是伊斯蘭教兩大封建國家為爭霸中東而進行的掠奪性戰爭,因此在被征服的各族人民中間不斷激起民族解放運動和反封建斗爭,而雙方又對這種矛盾和斗爭加以利用,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外高加索各族人民的命運中,伊土戰爭是他們許多世紀的歷史上苦難最深重的時期。伊朗和土耳其在血腥的戰爭中兩敗俱傷,日益淪為正致力於在中近東建立霸權的英法兩國的殖民地。
伊土戰爭時間雖長,但軍事學術上卻無甚發展。雙方軍隊的主要類型是封建民軍,主要兵種是裝備矛、盾、馬刀、弓箭、短劍和火槍(16世紀末開始裝備)的正規騎兵和非正規騎兵,其中前者是軍中的快速機動部隊。從16世紀(土耳其)和17世紀(伊朗)組建的常備步兵處於從屬地位。但到17、18世紀,步兵的作用有所提高,這主要是由於西歐經驗的傳人。步兵裝備了射擊武器(前裝槍、火槍),並按正規軍體制編成。炮兵作為一個兵種在土耳其出現較早,它曾是奧斯曼土耳其向外擴張的有力武器。同時,納迪爾沙赫的軍隊中也有戰象隊,交戰時用於突擊敵戰斗隊形中央,減輕步兵壓力。使用射擊武器之前,戰役結局通常取決於大批騎兵的沖擊和圍殲,因為騎兵能突然而迅速地攻擊敵軍。隨著正規步兵和炮兵的出現,騎兵變成了戰斗隊形的主體。騎兵掩護側翼安全,並以騎兵沖擊完成對敵突擊。軍隊作戰採用疏開隊形,到17、18世紀則採用線式戰斗隊形。對潰逃之敵一般不予追擊。奪取要塞多靠長期圍攻。軍事學術在伊土戰爭中發展遲緩,這是因為兩國處於落後的封建社會而且正走下坡路,兩國軍隊都有大量非正規的、不同部族的封建步、騎兵民軍,武器裝備以冷兵器為主,五花八門,極不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