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小亞細亞
1. 土耳其的小亞細亞半島內部,為啥分布著大量的沼澤和湖泊
小亞細亞半島又稱為“安納托利亞半島”,東西長度約為1000千米,南北寬度約為600千米,位於亞洲的西亞地區,東部與亞美尼亞高原相連,北部瀕臨黑海,西北部隔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相望,西部瀕臨愛琴海,南部瀕臨地中海,陸地面積約為52.5萬平方千米,位於土耳其境內。
小亞細亞半島上的地形主要為高原和山地地形,主要的地形區為安納托利亞高原,與東部的亞美尼亞高原、伊朗高原等地形區相連。
青藏高原湖區
2. 「小亞細亞」指什麼
小亞細亞:
安那托利亞(Anatolia;ανατολή),又名小亞細亞或西亞美尼亞,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半島,位於黑海和地中海之間。現時安那托利亞的全境屬於土耳其。但亞美尼亞及爭取獨立的庫爾德斯坦都宣稱擁有該半島的部份主權。
名字的意思
安那托利亞是希臘語「上升;東方」之意,隱含著這片地方位於歐洲東部(日出之地)的意思。而在土耳其語中,希臘語的安那托利亞音似「被母親充滿」。
地理
安那托利亞像一座橋連接著亞洲和歐洲大陸。安那托利亞高原是一個位於中心地區的半乾旱大高原,四周由連綿的山丘和山脈圍繞。很多地方都受到地理上的限制,因此要接近富饒的地區很困難,也就造成了濃密的人口聚居在海岸地區。
安那托利亞的地形結構很復雜。上升了的地塊和低窪地槽組成一座中央的山丘,覆蓋在上的新堆積物形成了高原表面上粗糙的地形。山丘楔入在兩段聚合在西邊的褶皺山脈之間。真正的低地位於黑海和地中海一小部分的狹窄海岸線。平坦和微微傾斜的土地很稀少,而且大部分位於在『哈利河』()三角洲、『西利西亞省』(Cilicia)的濱海平原、以及『機地斯河』(Gediz Rive)谷底和『比約克彎河』(Büyükmenderes River)、還有部分安那托利亞內陸的高處平原,但還是主要地圍繞在『塔斯哥路鹽湖』(Tuz Gölü)和科尼亞盆地()。
黑海地區擁有陡峭和布滿岩石的海岸,還有河流於海岸山脈的山峽像瀑布般噴流直下。少數較大的河流橫穿『假牙山脈』(Pontic Mountains),支流散布於遼闊高拔的盆地。由海岸到內陸的連接被一些由起伏的山脊而造成的狹窄山谷所限制,『咔卡山脈』(Kackar Moutains)西部的海拔從1525到1800米而東邊的更有3000至4000米高,形成一堵近乎完整的牆分隔著海邊和內陸地區。面向西北方較高的斜坡趨向擁有茂密的樹林。因為這些自然環境,所以黑海海岸有史以來都是和安那托利亞隔絕的。
北安那托利亞山就像一條鐵鏈橫穿與黑海海岸平行的褶皺高地。西邊的山脈的海拔較低,僅僅超過1500米,不過越向東邊海拔就越高,及至『萊滋』(Rize)的南邊,這里的海拔有超過3000米那麼高。南邊的山坡 - 座向安那托利亞高原 - 大部分都是不長樹木的,北邊的山坡卻有著生長得很密集的落葉樹和常青樹。
具有集中的耕作地、高達海拔2000至2750米的『托拉斯山脈』(可譯作『金牛座山脈』,Taurus mountains]從中將地中海地區狹窄的沿岸平原跟安那托利亞高原分隔開。肥沃的土壤和溫暖的氣候使致地中海海岸很適合種植柑桔、葡萄、無花果、香蕉、各種蔬菜、大麥、小麥,還有在進行灌溉的地方 - 稻米和棉花。在東邊的『苦卡勞法』(Çukurova)平原在地中海地區中是農業最發達的地方之一。
由愛琴海(Aegean)沿岸平原伸延開的內部陸地中部安那托利亞占據著褶皺山的兩個地帶之間的區域,向東伸展到兩座山脈匯合的一點。像高原的半乾旱安那托利亞高地被認為該國家的中心地。這地區的海拔高度由西到東由600升到1200米。科尼亞盆地( Ovasi)以及由一個大鹽湖占據的『塔斯哥路』(Tuz Gölü)盆地是高原上最大的兩個盆地。兩個盆地的特點都是內陸的排水區域。高原的西北和東北部分別為樹木繁茂地域的邊界。
本都山脈(Pontus mountains)和金牛座山脈(Taurus mountains)匯合在的安那托利亞東部地區是具有高海拔、更加嚴峻的氣候、比安那托利亞高原的降水量更多的一個崎嶇地帶。這個地區被認為是『反金牛座』(Anti-Taurus),它的高峰的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阿勒山(Mount Ararat)是土耳其的最高點 - 5137米高,位於『反金牛座』山脈中。『范湖』()坐落在海拔1546米高的山上。三條重要的河流都起源於『反金牛座』山脈:向東流的『阿拉斯』(Aras)流進裏海();向南的幼發拉底河();還有向南的底格里斯河(),在流入波斯灣之前先與幼發拉底河接合在伊拉克。流進黑海或者流進被陸地所包圍的『范湖』的幾條小溪都是源自這些山脈。
安那托利亞的東南部、『反金牛座山脈』的南部這個地區布滿起伏的山丘,還有一個遼闊的高原表面延伸至敘利亞。海拔由大約800米逐漸地減低至南邊的大約500米。傳統上,小麥和大麥曾經是該地區的重要農作物,但是在八十年代開始的新灌溉計劃帶來了農業的多樣化和發展。
在海岸邊的山脈防止著來自地中海沿岸向內推移,令到土耳其內部的大陸氣候很獨特的季節。然而安那托利亞高原比沿海地帶遭受著更多的極端影響。冬天的高原更是特別的嚴峻。東邊的山脈地區的氣溫可以低至-30攝氏度到-40攝氏度,而且一年中120天地面都可能覆蓋上冰雪。在西邊,冬天的平均氣溫低於1攝氏度。夏天趨於炎熱和乾燥,氣溫高於30攝氏度。平均年降水量大約400毫米,而實際數量隨著海拔的高度而改變。最熱的地區是科尼亞盆地( Ovasi)和『馬拉亞盆地』(Malatya Ovasi),年降雨量常常少於300毫米。五月份通常是最多雨的還有七月和八月份是最乾燥的。
PS:以單引號標明的地名非正式譯名,請參照英文名。
歷史
由於小亞細亞的地理位置位於深具戰略意義的歐亞交界,從史前年代開始,這里就已是多個不同民族的搖籃。
參考:維基網路
3. 歷史上所說的亞細亞地區和小亞細亞地區是指什麼地方啊謝謝!!!!!
1、亞細亞就是亞洲。
小亞細亞屬於現在的土耳其,古代叫安那托利亞,希臘文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腓尼基人開始將它叫做「亞細亞」,意思是「東方」,後來就沿用了。隨著西方人對東方地域認識的日益擴大,凡是在他們東方的都叫亞細亞,成為現在的亞洲。
2、小亞細亞又稱安納托利亞屬於現在的土耳其,原來安那托利亞地方被稱為「小亞細亞」。
(3)土耳其為什麼小亞細亞擴展閱讀:
亞細亞名字的來源及影響:
亞細亞是Asia的音譯,即亞洲。這個詞來源於古代西亞等地古人的閃米特語。亞洲位於地球東半球,是七大洲里最先迎來日出的大洲。
因此,亞細亞的意思是指東方日出的地方。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同時也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巴比倫的所在地,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祥地,可見其對世界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相比亞細亞,小亞細亞面積要小得多。小亞細亞又稱安納托利亞,即今天的土耳其亞洲部分。小亞細亞北瀕黑海,南濱地中海,西臨愛琴海,東鄰伊朗高原。
4. 哪裡被稱為「小亞細亞」為什麼會有這個稱呼
亞洲 釋義: 古代閃米特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與歐洲「西方日落之地」相反。 面積: 4400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 人口: 2000年人口達36.72億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5%。 種族: 黃種人約佔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種人,黑種人很少。 語言: 分屬於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系、日本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 宗教: 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發源地。 氣候: 亞洲大陸地跨寒、溫、熱三個氣候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影響范圍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自然資源: 礦產種類多,儲量大,石油、鐵、錫等儲量居各洲首位;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可開發森林總面積的13%;可開發水力資源年可發電量達26000億千瓦時,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量的27%;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 經濟: 除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外,亞洲大多數國家的經濟以農業、礦業為主。各國各地區工業發展水平和部門、地域結構差異顯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農產品加工業及經紡工業佔主要地位。 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濱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亞洲名稱的由來 亞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稱是亞細亞洲,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為Asia。相傳亞細亞的名稱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愛琴海以東的地區泛稱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則泛稱為「Ereb」,意為「日沒地」。Asia一詞是由腓尼基語Asu演化來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確的,范圍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紀Asia已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的名稱,以後才逐漸擴大,包括現今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世界最大的洲名。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亞細亞洲」該詞來源於古代西亞等地古人的閃米特語。亞細亞的意思是指東方日出的地方。亞洲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巴比倫的所在地,又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詳地,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亞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濱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皮艾角(東經103度30分,北緯1度1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緯度最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所跨經度亦最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北部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寬僅86千米的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對。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毗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總面積約5071萬平方千米,其中亞洲大陸約佔4/5。 耳其的亞洲部分被稱為安納托利亞,也稱小亞細亞。安納托利亞位於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的高原上,山脈環繞四周,夏季的高原到處都是種植的穀物。這里白晝炎熱,夜晚寒冷,即使在夏天也須穿禦寒服。 編輯本段連接古今文明的紐帶 安卡拉在1919——1922年的獨立戰爭中被確定為首都,1923年成立土耳其共和國,正式定都安卡拉。 安卡拉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到處都是淺灰色的樓房,但居民區還保留著19世紀典型的土耳其木屋。安卡拉城由波欺人創建,最初被稱為安基拉,後改稱安哥拉。 安卡拉城裡的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是一個磚砌築,展出物品中有大批安納托利亞的早期文物。展品按時間順序排列,第一部分從公元前1萬年到公元前6世紀,第二部分是晚青銅器時代,最後一部分是羅馬帝國的文物。 展品中最珍貴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居洞穴的復製品,其中的一個洞穴位於美索不達米亞。還有一個洞穴靠近伊斯坦布爾。有些展品來自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人類文化遺產的加泰士丘。
5. 小亞細亞是指那些地方為啥叫小亞細亞
小亞細亞屬於現在的土耳其,古代叫安那托利亞,希臘文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
腓尼基人開始將它叫做「亞細亞」,意思是「東方」,後來就沿用了。隨著西方人對東方地域認識的日益擴大,凡是在他們東方的都叫亞細亞,成為現在的亞洲。原來安那托利亞地方就被稱為「小亞細亞」。
6. 為什麼在土耳其的亞洲部分,被稱為小亞西亞呢
土耳其,面積78萬平方公里,這個數字比我國的青海省略大,但在今天的世界各國中並不算小。
從此,小亞細亞由基督教世界變成了伊斯蘭世界,至今不變。從此,小亞細亞在文化上逐漸脫離了歐洲。塞爾柱帝國衰落之後四分五裂,在小亞細亞的是羅姆蘇丹國,羅姆蘇丹國有36個侯國,其中之一便是奧斯曼。當羅姆蘇丹國被蒙古人滅掉之後,奧斯曼一世在公元1299年建立了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持續了600多年,至一戰後,公元1922年解體。奧斯曼帝國的繼承者便是今天的土耳其,塞爾柱帝國~羅姆蘇丹國~奧斯曼帝國~土耳其,這便是土耳其歷史的變遷。當土耳其在追溯其的歷史時,其更願意講述其祖上突厥人的輝煌,而公元11世紀之前的小亞細亞歷史,與今日的土耳其幾乎毫不相干。
7. 土耳其:97%的領土在亞洲,土耳其為何卻總以歐洲國家自居呢
有個詞語叫做“攀高枝”,用來形容土耳其再合適不過。
從地理上來看,土耳其是個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話雖如此,但土耳其位於歐洲的領地部分實在是太少了,也就佔到期總面積的3%不到,土耳其的主體也大多都是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甚至其都城安卡拉也在亞洲。
不僅是在地理上,就算是文化上土耳其也是個不折不扣的亞洲國家,雖然已世俗化,但土耳其仍舊以尊奉回回為主,土耳其人的先祖無論是突厥人還是其他,大多也都是來自亞洲大陸內陸的游牧族群,在歷史文化方面也跟歐洲人根本不一路。不管怎麼看,土耳其都應該是個亞洲國家,然而土耳其自己偏偏不這么認為。
雖然怎麼看都不像個歐洲國家,但土耳其還是一個勁往上貼,為何這么努力?當然還是土耳其覺得作為歐洲國家更有面子也更有好處。相對於亞洲,歐洲經過數百年的殖民掠取還有工業發展,各方面發展得相當發達,所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誰都覺得攀一門有錢的親戚關系,對面子里子都是莫大的好處。
土耳其想要加入歐洲,最明顯也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加入歐盟,雖然非常艱難且目前看來希望渺茫,但加入歐盟對土耳其來說誘惑實在很大,歐盟中很多欠發達的中東歐國家,都因為加入歐盟獲得援助,過得非常舒適,土耳其的對頭希臘也是如此。土耳其也很清楚,成為歐洲國家自然很難,但若成功了,得到的好處實在太多。
8. 土耳其的97%國土在亞洲,土耳其為何卻總以歐洲國家自居
土耳其的歷史主要發生在歐洲,土耳其的經濟發展,政治文化中心,以及各種大的經濟體都是在歐洲。我們都知道歐洲部分足球水平或者某些賽事上面的水平要高於我們亞洲,能參加歐洲的賽事無疑是對國家運動發展的一種肯定,還有歐洲的經濟上對於土耳其來說經濟發展很重要,土耳其本身是一個發展沒有那麼快的城市,能和歐洲沾上邊那可是大大的提升。
除了心理認同歐洲外,政治,經濟好處是尋求入歐的重要動因。一旦土耳其加入了歐盟,他們不僅可以獲得歐盟的經濟援助,還可以鞏固世俗化的成果,鞏固政治改革的成果。在很多人的眼中,歐洲很富裕,很先進。在這種情況下,土耳其也想攀高枝,與有錢人在一起,顯著也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