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推翻土耳其的總統是什麼人

推翻土耳其的總統是什麼人

發布時間: 2022-06-05 18:25:25

㈠ 之前土耳其發動了推翻總統埃爾多安的軍事政變,目的是什麼呢

這是因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上台以後,使得土耳其逐漸的走向了伊斯蘭化。並且土耳其總統也奉行反以色列的政策方針。但是由於土耳其和以色列都是美國的盟友,一旦如此的話,將會使得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害。所以也導致了土耳其和美國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張。這次軍事政變其實也有著一些美國方面的支持。

所以土耳其軍方才會發動這次政變,但是由於這次政變並沒有取得成功,也使得土耳其總統繼續掌握了非常大的權力,並且由於這次軍事政變的原因,也使得土耳其政府對於土耳其軍隊內部進行了大力的改革。

㈡ 土耳其伊諾努總統是庫爾德人嗎 最好附上能證明的材料

穆斯塔法·伊斯麥特·伊諾努(Mustafa İsmet İnönü) (1884年9月24日 - 1973年12月25日) 土耳其軍事家、政治家和土耳其第二任總統(1938~1950)。

他生於伊茲密爾(Izmir)。 畢業於伊斯坦布爾軍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第4軍團司令。他是凱末爾的主要軍事助手之一,曾率軍在兩次伊諾努戰役(1921年1月10日,3月31日至4月1日)中擊潰希臘入侵軍。

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伊諾諾努出任總理(1923~1924,1925~1937),1938年凱末爾逝世後,伊諾努當選為總統和執政的共和人民黨終身主席。1950年共和人民黨在大選中失敗,伊諾努成為在野黨的領袖。1960年軍人政變推翻阿德南·曼德列斯民主黨政權後,伊諾努又3次組織聯合內閣(1961~1965),推行經濟建設計劃。1972年5月退出共和人民黨,1973年12月25日病逝,葬於安卡拉凱末爾陵園。

㈢ 凱爾末為何被稱為土耳其之父

土耳其共和國奠基人,第一任總統。早年受過高等軍事教育,其間,曾因參與反對封建王朝的政治活動,一度被捕並被放逐。一次大戰中,調任第19師師長,在戰斗中顯示出才能,1916年8月被任命為第二軍團司令並晉升為將軍,1917—1918年任第二集團軍司令。一戰結束時,土耳其作為戰敗國,面臨著被瓜分的民族危機。他開始發動和領導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919年9月,在錫瓦斯成立了全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組織。

1920年1月,以他為首的革命力量促使伊斯坦布爾議會通過了要求民族獨立反對帝國主義瓜分的六項《國民公約》。同年4月,在安卡拉建立資產階級革命政權—大國民議會,他當選為主席兼國民軍總司令。1921—1922年領導人民抗擊了英國支持的希臘軍隊。1923年當選為第一任總統,連任到1938年逝世。執政期間,實施了一系列社會政治經濟改革措施,逐步形成了以他為代表的土耳其民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理論體系—凱末爾主義。1934年11月24日,國民議會授予他「阿塔圖爾克」的姓(意為「土耳其之父」)。

㈣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反政變中屢屢獲勝,他究竟有何制勝法寶

埃爾多安在政變時用手機軟體接受了CNN的采訪,號召民眾走上街頭抵制發動政變的軍人們,他本人也說了自己將要去安卡拉的廣場。土耳其的人民也確實走到了街上,向發動政變的人表示了明明白白的抗議。抗議的民眾沖進了機場,爬上了坦克。顯而易見,這次政變必然失敗。兩個小時後,埃爾多安抵達,之後就是打掃殘局而已。這次政變就這樣被他化解了。

埃爾多安這次也算是推特革命,只不過他這次是利用新媒體手段,直接讓民眾表達訴求,與政變者硬碰。本來政變者都掌控電視台了,在以前,這基本意味著政變勝利。埃爾多安的做法打破了舊規,民眾的直接介入使得政變失敗。

㈤ 傑拉勒·拜亞爾的人物簡介

馬赫穆特·傑拉勒·拜亞爾(Mahmut Celal Bayar) (1883年5月16日 - 1986年8月22日) 土耳其第三任總統(1950~1960)。
他1883年生於格姆利克(Gemlik),1908年任統一進步協會的布爾薩地區書記、伊茲密爾省書記。1920年當選為奧斯曼帝國國會議員。不久,投身凱末爾·阿塔圖爾克領導的革命。獨立戰爭期間,歷任安卡拉大國民議會政府經濟部長、共和國重建和安置部長等職。1924年奉命創辦實業銀行,任該行董事長。1932年重任經濟部長。1937年接替伊斯麥特·伊諾努任總理﹐1939年辭職。1945年退出共和人民黨。1946年參加組建民主黨﹐任該黨主席。1950年民主黨在大選中獲勝﹐拜亞爾當選為總統。1960年軍人政變推翻民主黨政權﹐拜亞爾被捕受審﹐被判處死刑。後改為無期徒刑。1964年因病假釋﹐隱居於伊斯坦布爾。他是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中壽命最長的總統和總理,壽命達到103歲。

㈥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為何會以悲劇收場

近代戰爭中,打得最熱鬧的無疑是中東戰區,之前的阿伊戰爭以及近年的敘利亞跟以色列戰爭,都受到美國的干預,而部分中東國家的領導人在美國的針對下,均淪得一個悲慘收場。

那麼埃爾多安會是下一個薩達姆或者卡扎菲嗎?

埃爾多安作為土耳其的攬權總統,他曾經也在聯合國會議上出言不遜,並且要求取消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成員。這種大膽的提議,從來沒有人敢提出過,唯獨埃爾多安敢提出取消五大常任理事國這種要求,看來他的霸氣一點都不輸給卡扎菲跟薩達姆。不過土耳其目前是北約成員國之一,如果他們受到侵略,那麼其他北約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都要對其出兵支援。所以埃爾多安就算在聯合國放肆過一回,美國也不至於把他當成薩達姆一類的人物看待。

㈦ 有一個復興奧斯曼帝國的夢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有怎樣的家庭背景

埃爾多安的家庭背景並不是很好,他出生於一個貧窮的家庭,家裡人都是伊斯蘭教的虔誠信徒。幼時的他很好學,是一個德智體美勞的好學生。

埃爾多安最早接觸政治應該是在他15歲時,他加入了一個支持土耳其政教合一的團體。埃爾多安見證了土耳其艱難成長的歷程,於是他決心讓土耳其的未來變得更加美好,並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奮斗。最終他成功了,當選了土耳其的第十二任總統,在他當選總統後,使土耳其人民的均收入翻了三倍,可以說是完成了他的目標的一小部分。

雖然埃爾多安在政治方面是個狂熱派,但是他卻為土耳其民眾做了許多好事,無論是使土耳其人均收入翻了三倍還是捍衛了領土的完整,都使他深得民心,也便於推行他的復興理念,總的來說,埃爾多安所做的還是不錯的。

㈧ 為什麼土耳其會政變

主要是世俗社會和伊斯蘭主義之間的爭斗。

1960年至2016年間,土耳其軍隊發動了5次軍事政變,平均每十年一次。1960年4月27日,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傑馬勒·古爾塞勒將軍發動政變,推翻時任曼德列斯政權,並出任臨時總統、總理兼國防部長。1961年10月大選後,軍人政權還政於民。1971年3月12日,因不滿土耳其各種激進組織出現,土耳其軍方向蘇奈總統和國民議會提交了一份備忘錄,要求建立「一個強大的可信賴的政府」。當天,1965年開始執政的德米雷爾正義黨政府被迫辭職,史稱「備忘錄政變」。1980年4月,土耳其選舉期間,由於左右勢力勢均力敵,選舉曠日持久,經濟形勢每況愈下。同年9月12日,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科南·埃夫倫發動武裝政變,宣布解散議會和內閣,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埃夫倫將軍自任國家元首,建立軍政府。後來的1997年6月18日,在軍方的強大壓力下,宗教色彩濃厚的總理埃爾巴坎辭去職務。2016年7月16日,土耳其爆發了第六次軍事政變。

根據土耳其政變軍方發表的聲明,他們此次政變是為了恢復民主與自由。當然這只是對外宣傳的說辭,或者說表面原因。究其根本,土軍方發動政變恐怕還是要歸根到世俗力量與伊斯蘭之間的交鋒上來。
現代土耳其脫胎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斯曼土耳其時期,伊斯蘭教被奉為國教,其採取政教合一的政體,民眾接受的是伊斯蘭化的教育。伊斯蘭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土耳其有著深厚的伊斯蘭文化傳統。
一戰後,凱末爾領導的革命獲得了勝利,土耳其共和國誕生。革命勝利後凱末爾採取了一系列世俗化的措施。取消了政教合一制度,實行政教分離;以資產階級世俗法律代替伊斯蘭教法,撤銷伊斯蘭法庭;撤銷伊斯蘭長老委員會,設立宗教事務委員會,由政府管理宗教活動;改革伊斯蘭化的教育制度,改以西式教育等。凱末爾的世俗化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土耳其也成為伊斯蘭世界中,世俗化最徹底的一個國家。
凱末爾的世俗化改革勢必要觸及伊斯蘭勢力的利益,伊斯蘭勢力一直沒有放棄重拾影響。伊斯蘭勢力與世俗化力量一直都在交鋒,但總體而言,世俗力量一直占據優勢。作為世俗化力量象徵的土耳其軍隊一直都是世俗化成果的堅定捍衛者。1960年、1971年和1997年,土耳其軍方曾多次發動政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打擊伊斯蘭主義的抬頭。
1961年,土耳其通過了《土耳其軍隊內部服務法》,其後1982年又修改了憲法。兩者都賦予了土耳其軍隊在國家危難之際極大的許可權。
土耳其軍方此次政變,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滿埃爾多安的伊斯蘭主義傾向。埃爾多安在還未當任國家領導人時,就曾表露出強烈的伊斯蘭主義傾向。1998年,他還因朗誦鼓吹原教旨主義的禁詩被判處四個月的監禁。2003年上台執政後,他採取了一些不利於世俗化的措施,導致土耳其國內日益伊斯蘭化。埃爾多安上台後,大肆建造清真寺,從2002年至今大約建造了17000座。在教育改革方面,他採取了偏向於宗教學校的政策,10年間,宗教學校的學生翻了10倍。
除此以外,埃爾多安失敗的周邊外交政策也有可能是此次政變的原因之一。2002年,埃爾多安上台後,積極推動「零問題」外交。土耳其通過這一政策改善了同周邊國家之間的關系,地區影響力得到了提升,與此同時也為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有力的周邊環境。土耳其經濟在此期間高速發展,躋身為「新鑽國家」,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隨著實力的增強,土耳其燃起了重做大國的雄心壯志。不斷插手周邊事務,導致與周邊國家交惡。土耳其的「零問題」外交也變成「零朋友」外交。此外,在打擊伊斯蘭國方面先是放任不管,後又惹火燒身,導致土耳其國內安全惡化。一系列政策的失誤,引發了民眾的不滿。
最後,埃爾多安加速集權進程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埃爾多安於2003年11月受命組閣,正式執掌政權。作為一個強勢的政治人物,此後的土耳其政壇打上了深刻的埃爾多安個人色彩。顯然,埃爾多安也是一個迷戀權力的人。2007年埃爾多安獲得連任。當年,土耳其通過全民公決修改了憲法,將議會選舉總統制改為直選。此事也被看作是埃爾多安在為自己的政治前途作安排。2014年,埃爾多安在卸任總理後,成功當選土耳其第一任直選總統。土耳其實行的議會制,總統本是虛位的,沒有實權。但是埃爾多安,不甘於做一個沒有實權的總統,他試圖想推動土耳其成為一個總統制國家,但是這涉及到修改憲法。從目前正發黨在議會所佔席位來看,通過議會修憲顯然是不可能的,埃爾多安也只能另謀他法。

㈨ 土耳其的總統是誰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2014年8月—至今)
土耳其現代史上第12位總統 、正義與發展黨(正發黨)主席 ,土耳其第59和60屆總理,出身於貧寒穆斯林家庭,早年是職業足球隊員,後畢業於馬爾馬拉大學經貿學院。1994年3月當選伊斯坦布爾市市長。1998年因當眾頌揚宗教詩篇被判刑入獄10個月,2002年大選獲勝,2003年底單獨組閣至今,土耳其在他的帶領下,人均收入翻了三倍,對內鎮壓庫爾德起義,對外激烈反對以色列,並謀求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導者。埃爾多安試圖恢復奧斯曼帝國,被《經濟學家》稱為「新時代的蘇丹」。埃爾多安打擊利比亞,並且派兵進入伊拉克及敘利亞,且表示不會撤軍。
埃爾多安是土耳其政壇老將 。2001年,創建了正義與發展黨(正發黨)並任主席 。2003年3月,他出任土耳其政府總理 。此後,正發黨又贏得2007年、2011年大選,埃爾多安連任總理 。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正發黨)主席埃爾多安在10日舉行的首次總統直選中獲勝。

㈩ 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的人物經歷

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 (Recep Tayyip Erdogan) ,土耳其現任總統。反對派稱他為「土耳其第一狂人」。1954年2月26日生於伊斯坦布爾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家庭,兒時家境貧寒。在一個盛產美男子的國度,他的長相頂多算周正,但他從小就有著過人的抱負,並在多個領域「全面發展」:學習方面,他畢業於馬爾馬拉大學商學院;體育方面,年輕時他曾是個職業足球運動員,一直以加入國家隊為目標;政治領域,他在15歲時就加入了支持政教合一的土耳其繁榮黨青年預備隊。
在埃爾多安出生前兩年,土耳其就加入了北約;在他5歲的時候,土耳其表達了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的興趣,當時,歐共體只有區區六個會員國。可以說,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埃爾多安見證了土耳其這個國家「脫亞入歐」的艱辛歷程。1963年,土耳其與歐洲經濟共同體簽訂了結盟協定,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成員、歐洲委員會首任主席沃爾特-霍爾斯坦稱頌此項協定是對「土耳其是歐洲一部分」的明確承認。可悲的是,那似乎成了土耳其與歐洲關系最近的一刻,半個世紀過去了,霍爾斯坦的同黨後輩默克爾明確表態,不支持土耳其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國。國內政治也一樣,在土耳其,政黨出現得快,消失得更快,形形色色的政治聯盟組建了,又反目成仇,軍隊時不時還會出面將出格的政府趕下台。幾十年的政治生涯里,這些挫折埃爾多安全都經歷過。1994年,40歲的埃爾多安當選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市的市長。當時土耳其剛剛經歷了長達15年同庫爾德分裂勢力的戰爭,內戰導致3萬多人死亡。上任後,埃爾多安把一個擁擠喧囂的第三世界大城市治理得整潔、干凈,甚至一度解決了腐敗問題,他當市長期間,伊斯坦布爾經濟繁榮,治安良好,外國遊客紛至沓來。但一場巨大的挫折也正在等待著他。 美國《時代》周刊這樣評價埃爾多安:他表面上是個世俗派,骨子裡是個伊斯蘭保守派。他總是西裝革履,也主張婦女在公共場合不要蒙面紗,但他的妻子不論什麼時候都會用頭巾嚴嚴實實地裹住自己的頭發。在反對派眼中,埃爾多安是一個狂熱的宗教主義者。他不抽煙、不喝酒,每個星期五到清真寺做禱告。國父凱末爾規定土耳其是個政教分離的世俗國家,要土耳其人拋棄阿拉伯文,改用拉丁文;取消一夫多妻制,讓男子剃掉胡須,讓婦女摘下頭巾,甚至規定,婦女在政府機關及學校佩戴頭巾為非法。然而,這一規矩遭到埃爾多安夫人和女兒的挑戰。她們佩戴傳統的頭巾出現在各種公開場合。外人或許很難理解一條小小的頭巾竟然會成為土耳其政治斗爭的焦點,但很多土耳其人的確把頭巾看作是「保守」和「世俗」的分水嶺,更擔憂這背後有西方女權勢力的入侵。
1998年,他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引用了一首古詩:「宣禮塔是我們的劍,穹頂是我們的頭盔,清真寺是我們的兵營,信徒們是我們的士兵,」這首詩因為隱含原教旨主義的極端思想,一直被主導世俗化的土耳其軍方認定為「禁詩」。剛講完這幾句,就有幾位秘密警察沖出來拉住埃爾多安,在被拖走前,他大呼:「這首詩還沒頌完!」隨後,埃爾多安因「反世俗罪」被判處4個月監禁,剝奪政治權利5年,他所在的政黨也被取締。但在這段時間里,他率領相對溫和的舊黨派同僚創建了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該黨成立不久就在2002年的議會選舉中獲勝,隨後對相應憲法條款進行修改,恢復了埃爾多安的從政資格。2003年3月9日,埃參加地方議會補選並當選議員,同月11日,原總理,正義和發展黨副主席阿卜杜拉·居爾辭職,艾哈邁德·內傑代特·塞澤爾總統任命埃為總理並授權組閣。遭遇牢獄之災5年後,埃爾多安終於成功的邁上了政治生涯的頂峰。 埃爾多安能夠卷土重來,是因為土耳其在1999年和2001年連續經歷了兩次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率接近40%,100萬土耳其里拉只能兌換1美元,成為全球最不值錢的貨幣之一,銀行利率一度高達1000%,但依然無法阻止大量資本外逃。無奈之下。土耳其只能接受國際貨幣基金條件苛刻的110億美元緊急援助方案,同意推動私有化改革,政府也開始了緊縮政策。軍隊干政的情況才有所收斂。上台之後,埃爾多安和他的正義與發展黨一直牢牢把持著土耳其的政權。對此,卡內基基金會的土耳其專家亨利·巴爾基評價說:「大多數人看自己的錢包投票。」埃爾多安任總理後,不僅成功地將通貨膨脹率控制在5%-8%左右,還讓土耳其GDP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7.3%,速度超過俄羅斯、巴西和韓國。從2003到2011年,人均產值從2500美元增加到10522美元。來自沙特和阿聯酋等富裕阿拉伯國家的投資源源而來,土耳其的企業也和伊朗、敘利亞、伊拉克等國做起了生意。可以說,土耳其就是中國在中東的翻版。它的製造業、建築業快速發展,土耳其建築公司還成了中國企業在中東地區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2007年7月17日,土耳其議會大選前夕,他再出狂言:「如果我們不能獨立組建政府,我將從此退出江湖,再不過問政治。」23日,選舉結果揭曉,他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大勝,在550個席位的大國民議會中獲得340席,穩居議會第一大黨地位,並將繼續單獨組閣。 埃爾多安在政治領域的改革更為大膽。軍方干政在土耳其歷史上屢見不鮮,過去40多年裡,軍方曾經四次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埃爾多安執政後,卻對給予軍方太多權力的法律進行了修改,引起軍方的不滿,他還依靠強大的民意,數次大規模清洗軍隊高級將領 。
未來除了繼續推進改革,在外交上,埃爾多安手中還有兩張路線圖,它們分別指向美國與歐洲。一張是伊拉克問題路線圖。埃爾多安認為,美國應該盡快拿出一份從伊拉克撤軍的時間表,並表示不排除土耳其軍隊「越界清剿」伊拉克境內庫爾德工人黨武裝的可能。而且,對於美國所謂「駐軍伊拉克是防範伊朗」的說法,埃爾多安也不以為然。他相信伊朗發展核能是出於和平目的。他認為:「一把刀子,要是在兇手手裡,就會殺人。要是在醫生手裡,就會救人。」
而另一張路線圖指向的則是歐盟。這張圖,從上世紀末他當伊斯坦布爾市市長時就開始成形。伊斯坦布爾是亞歐兩大洲的聯結點,兼具東西方血緣,但有99%的人信仰伊斯蘭教的土耳其,究竟是該走向西方還是東方?埃爾多安的回答是:走向西方,加入歐盟。但歐盟內部對於土耳其入盟分歧嚴重,阻力頗大。在埃爾多安看來,羅馬是歐洲之父,伊斯坦布爾是歐洲之母。歐洲人卻無法像接納自己的母親一樣接納土耳其,原因就在於西方濃重的「宗教情結」。
「歐盟到底是一個一視同仁的文明的聯盟,還是一個基督教的俱樂部?如果是前者,那麼土耳其願意參加;如果是後者,那麼就別再浪費雙方的時間了。」埃爾多安2006年在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時這樣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失望。雖然為了滿足歐盟提出的入盟條件,土耳其一直在進行改革,但在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尊嚴方面,埃爾多安表示,讓步是有限度的。
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懂得抓住時機,埃爾多安就是如此。2011年,他先後走訪了埃及、突尼西亞以及利比亞,然後又在聯合國大會上大出風頭,奧巴馬親熱地贊美埃爾多安在中東地區顯示出了「偉大的領導能力」。美國總統並不是一直這樣稱贊埃爾多安的。2003年,埃爾多安堅決拒絕美國越境對伊拉克展開軍事行動;他對境內的庫爾德人進行了強硬的鎮壓,同伊朗的態度曖昧不明;作為北約中的軍事強國,土耳其在埃及、利比亞和突尼西亞問題上常常不顧北約和美國單獨行動;最重要的是,埃爾多安對以色列態度強硬,而這一點,盡管讓美國非常不滿意,卻讓他贏得了眾多阿拉伯國家的尊敬。 當穆巴拉克下台後,埃爾多安訪問埃及時,迎接他的場面彷彿是歌迷在等待一位搖滾巨星——數千平民高呼他的名字,舉著印有他頭像的大幅海報。在他走下舷梯的一刻,許多人失聲痛哭,攝影記者的閃光燈將黑夜照得如白晝一般。走進專車的剎那,埃爾多安揮手向人群致意,埃及人大聲喊道:「你是個真正的穆斯林,不是懦夫!」2010年。美國馬里蘭大學出資在伊斯蘭國家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題目是:誰是你們最尊敬的伊斯蘭國家領導人。結果埃爾多安以絕對優勢當選。在埃及、突尼西亞等國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開始遊行前,他們在Facebook上留言說,希望本國也能誕生埃爾多安這樣的領導人。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0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6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6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2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