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海峽大橋怎麼建

土耳其海峽大橋怎麼建

發布時間: 2022-06-07 12:18:47

1. 第一座連接亞歐大陸的跨海大橋

博斯普魯斯大橋(Boğaziçi Köprüsü)是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一座懸索橋,為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魯斯海峽並連結亞洲與歐洲兩大陸的跨海大橋。1968年興建首座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修築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窄處,橋面可以並排行駛六輛汽車。

2. 中國在土耳其參建的世界主跨最大橋梁建成通車,這座橋梁連接了哪些地方

近年來,許多國家著力建設基礎設施,特別是為了進一步擴大與許多國家的經濟交流,正在建設有效的橋梁。1915年查納卡雷大橋背後的主要主持國是土耳其,這個國家為了加快經濟建設,特意向世界許多公司提出了橄欖枝。世界許多公司需要根據總體修訂和設計原理提供必要的方案,以便獲得投標機會。作為世界上最長的橋梁之一,該大橋的電纜非常重要,進行了全球招標,潞盛集團以優異的實力獲得了投標權,最終提供了3萬多噸的材料。

其實,我國的建設技術已經成為世界主流認可的技術之一,在國際招標方式上獲得許多非常重要的項目。眾所周知,跨越兩大洲的橋梁,建設難度非常大,尤其是在這個項目中,對電纜的要求特別多。上海奧盛集團可以通過全新的材料和技術獲得大量訂單,這表明中國企業服務於世界許多國家的優質項目。

3. 土耳其境內跨歐亞兩洲,長1074米,被譽為歐洲第一橋的是

聯結歐亞兩洲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建於1973年,全長1560米,跨越海峽水面1074米,橋身離海面64米,各種類型的船隻都可以通過,是歐洲第1大吊橋,世界第4大吊橋。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古都、最大城市和港口、著名旅遊勝地;扼黑海咽喉,地跨亞歐兩地,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終點。公元前660年希臘人建城,稱拜占廷;公元330年,羅馬帝國遷都,改稱君士坦丁堡;1453年,其又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始稱伊斯坦布爾。伊斯坦布爾由於地跨歐亞兩陸,自古以來一直為世人矚目。博斯普魯斯海峽位於土耳其境內,全長30.4公里,是黑海沿岸國家第一道出外海的關口,形勢險要,戰略位置重要。1973年10月30日,土耳其在日本的援助下,建成了橫跨海峽兩岸的公路大吊橋。
該橋長1560米,寬33米,整個橋身以兩根粗達56厘米的鋼索牽引,水中不設橋柱。橋兩端各有一「門」字形橋塔,橋身高出水面64米,可供大型船隻通航。海峽大橋的橋面可以並排行駛六輛汽車。這是一座吊橋,海峽兩岸每邊有一個「門」字形的橋塔,有一百六十五米高。兩個橋塔連著兩根五十八厘米粗的鋼索,這鋼索是用一萬一千三百根五毫米的鋼絲擰成的。大橋沒有橋墩,整個橋身就吊在兩根鋼索上。西岸的橋塔重六萬噸,東岸的橋塔重五萬噸。如果橋上停滿汽車,西岸的橋塔會向里傾斜八十六厘米,東岸的橋塔會向里傾斜九十厘米。刮大風的時候,大橋會左右擺一兩米。不過這些都不會發生什麼危險。這座橋上只行駛汽車,不準行人步行通過。
大橋集自然的壯觀秀美和人類的偉大創造與一身,是歐洲第一大橋,世界第四大橋,入夜,橋上華燈齊上,遠看宛若巨龍一般十分壯觀,讓人嘆為觀止。大橋的建成,不僅使隔海相望的土耳其領土融合一片,也使歐亞大陸在此連成一體。
現在,這座大橋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把這座城市連成一個整體。大橋的正中有一道白線,白線以東是亞洲,白線以西是歐洲。
博斯普魯斯海峽 (Straitofbosporus)
博斯普魯斯海峽又稱伊斯坦布爾海峽(Istanbulbogazl)。它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和地中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亞洲和歐洲兩部分。
海峽全長30.4公里,最寬處為3.6公里,最窄處708米,最深處為120米,最淺處只有27.5米。
博斯普魯斯在希臘語中是「牛渡」之意。傳說古希臘萬神之王宙斯,曾變成一頭雄壯的神牛,馱著一位美麗的人間公主,從這條波濤洶涌的海峽游到對岸。海峽因此而得名。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溝通歐亞兩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國家出外海的第一道關口。由於兩洲各國間的商貿等各種交往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斷增多,它的地理位置尤具戰略意義。
公元前5世紀的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一世率領軍隊西侵歐洲時,曾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建造了一座浮橋。東羅馬帝國時期十字軍東征時,曾乘船渡過這里,直逼耶路撒冷。
1841和1871年,土耳其曾先後制定了通過海峽的商船和軍艦的管理條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英、法等國曾達成一項秘密交易:如果它們在戰爭中取勝,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兩岸的大片土地,以及這兩個海峽之間的馬爾馬拉海中的島嶼將歸俄國。交換條件之一是英、法的船艦可以自由通過海峽。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列寧宣布廢除這一秘密條約。如今,海峽兩岸的土地主權均屬土耳其。通過這個海峽的船隻,按照1936年在瑞士蒙特羅簽訂的《關於海峽制度公約》的規定行駛。

http://photo.hexun.com/p/2005/1110/5507/b_937A12568C26F23D.jpg圖片地址

http://blog.hexun.com/earthpedia/1408516/viewarticle.html網站連接

4. 土耳其海峽的戰略地位

以貫通安卡拉經伊斯坦布爾至歐洲的高速公路。達達尼爾海峽是地中海進入伊芳史丹布爾和黑海的門戶。
土耳其海峽大橋修築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窄處,因此也被稱為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又名歐亞大橋,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又名歐亞大橋,興建於1968年,修築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窄處,1973年10月正式通車。大橋全長1560米,兩座塔橋之間跨越海峽水面部分的橋長1074米,橋寬33米,高出海面64米。橋的兩頭各有一呈「門」字形的橋塔,水中不設橋墩,整個橋身用兩根粗大的鋼索牽引,每根鋼索由11300根5毫米的鋼絲擰成,支撐整個橋面。大橋正中有一道白線,白線以東是亞洲,以西是歐洲。橋面可以並排行駛6輛汽車,如果橋上停滿汽車,西岸橋塔就要向里傾斜86厘米,東岸橋塔則傾斜90厘米。一刮大風,大橋會左右擺動一兩米。不過這都沒有什麼危險。這座大橋是歐亞第一大鋼索吊橋,也是世界上第四大吊橋。
海峽大橋和兩岸燈火通明,水面熠熠泛著銀光,倒映出岸上的古堡、清真寺、屋影和林影,五彩繽紛,充滿神奇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1985年12月4日,土耳其政府和日本、義大利三國共同承建了第二座海峽大橋。新建的大橋橫跨在海峽歐洲部分的希沙呂斯蒂與亞洲部分的卡瓦久克之間,位於第一座大橋的北面約5公里處。大橋總長1510米,跨越海面部分為1090米,比第一座大橋長17米,是世界第六大吊橋。橋身高出海面64米,任何遠洋巨輪均可自由航行。橋面寬39.4米,可平行通過8輛汽車,比第一座大橋寬出兩個車道。整座大橋沒有一個橋墩,由兩岸高達107米的兩座橋塔用兩根粗達77厘米的鋼索牽引製成。每根鋼索重9500噸,由16128根粗5.38毫米的鋼絲擰成。從遠處眺望,雄踞海面的大橋,猶如一條巨龍橫卧,蔚為壯觀。海峽大橋東岸是亞洲,西岸是歐洲,伊斯坦布爾最初的老城區就建在西岸金角灣南部的岬角上,如今還保留著歷代修整的城牆。市內蜿蜒曲折的古老街道上,殿閣林立,寺塔如雲,而寬敞筆直的阿塔土耳其大道和獨立大道兩旁卻高樓簇起,樹木成蔭,清晰地顯示出這里薈集了東西方各種文明。 位於海峽南端的金角灣,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海港之一。金角灣是淡水灣,因向四面山坡反射金色陽光而得名。若乘遊艇自西南至東北游海峽,遊客無不驚嘆兩岸風光綺麗,景色多姿。其中歐洲部分著名建築物有:建於19世紀的西式建築道爾馬巴赫切宮、拜什克塔什廣場的海軍將軍巴爾巴羅斯·哈伊芳萊廷墓、海軍博物館、藝術博物館、徹拉昂宮、耶魯德茲宮、奧爾塔克伊芳清真寺、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色雷斯城堡、征服者蘇丹邁赫邁特大橋、特拉比亞飯店、色雷斯森林、黑海海峽入口。
亞洲部分的景點有:榭姆斯將軍清真寺(同道爾馬巴赫切宮隔海相對)、拜伊芳賴爾拜伊芳宮、松林坡、埃及總督府、庫萊利海軍學院、阿納多盧城堡、阿納多盧森林、黑海海峽入口。 博斯普魯斯海峽全長31.5公里,最寬處3200米、最窄處550米、平均深度62米、最深處118米。海峽最窄處隔岸分別修建了兩座軍事堡壘,亞洲部分的名叫阿納多盧城堡,建於1390年,歐洲部分的叫色雷斯城堡,建於1452年。兩座斜拉網式大橋橫跨海峽,其一名為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建於1973年,全長1074米;其二名為征服者蘇丹邁赫邁特大橋,建於1988年,全長1090米。土政府正籌備以BOT模式,用4年時間興建一條全長8公里的海底隧道,連通西岸的托普卡帕和東岸的希德拉帕夏,以貫通安卡拉經伊芳史丹布爾至歐洲的高速公路。
海峽風景
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南端的金角灣,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海港之一。金角灣是淡水灣,因向四面山坡反射金色陽光而得名。
若乘遊艇自西南至東北游博斯普魯斯海峽。
神話傳說
在希臘文中,博斯普魯斯意為「牛津渡」,即牛可涉水之地,這源於希臘神話。相傳,萬神之主宙斯愛上了珀拉斯戈斯王的公主愛莪,不料這一秘密被其妻天後赫拉發現了。於是,宙斯將愛莪變成一匹白色的小母牛,以逃避赫拉的報復。而愛莪則涉水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尋找避難所。 1841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海峽平時對外國軍艦封鎖,戰時開放與否取決於土耳其。《溫卡爾-伊斯凱萊西條約》締結後,俄、英對海峽的爭奪加劇。1841年 7月13日,英、法、奧、普、俄、土 6國簽訂《倫敦海峽公約》。這是對海峽制度作國際規定的第一個多邊條約,實際上廢除了沙俄的特權。
沙俄在克里木戰爭中失敗。1856年的《巴黎和約》重申1841年《倫敦海峽公約》的原則。1871年《倫敦海峽公約》再次確定海峽對外國軍艦不開放的原則。1878年柏林會議確認《巴黎和約》和1871年《倫敦海峽公約》關於海峽制度的決定仍然有效。1913年德國插手海峽問題,進一步激化俄、德兩國的矛盾。1915年3月12日,沙俄同英國達成《君士坦丁堡和海峽問題秘密協定》,規定戰後俄國有權兼並海峽和君士坦丁堡。隨後法國參加了這一秘密協定。 1936年迄今,蘇聯等黑海國家軍艦平時有權自由通過海峽,非黑海國家軍艦通過則受一定限制。在土耳其政府建議下,1936年召開蒙特勒會議,討論修改《洛桑協議》。會上,土耳其代表力爭海峽對任何國家軍艦封閉。英國代表堅持要求將黑海視為國際公海,反對對非黑海國家軍艦通過海峽作任何限制。同年7月20日簽定《蒙特勒公約》,規定黑海國家平時有權自由通過海峽;非黑海國家派遣進入黑海的軍艦類型、噸位和在黑海停留時間則受到限制;交戰國軍艦不得通過海峽;如土耳其參戰或受到戰爭威脅時,有權允許或禁止任何軍艦通過海峽。1945年 8月,蘇聯政府要求土耳其政府同意在兩海峽建立軍事基地以及土、蘇共同組織海峽防禦。1950年土耳其政府宣布拒絕蘇、土共管海峽的要求。《蒙特勒公約》仍然是關於海峽制度的現行國際公約。

5. 土耳其海峽的簡介

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 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見下表: 土耳其海峽 海峽名 長度(km) 寬度(km) 主航道水深(m) 博斯普魯斯海峽 30.6 747~3700 27.5~124 達達尼爾海峽 61.0 1200~6400 57~92 連接兩海峽的馬爾馬拉海東西長約250 km,南北寬約70 km,面積11800 km2,是世界上最小的海,但水卻很深,最深處達1355 m,平均深度為183 m。 1973年,土耳其政府投資近20億美元的資金,建成了橫跨海峽的博斯普魯斯公路大橋,橋長1560 m,其跨度1074 m,居當時世界的第四位、歐洲第一位。大橋橋身高出水面64 m,水面無任何橋墩,橋兩岸各有一座高165 m、分別重5萬噸和6萬噸的門字形橋塔,由兩根粗大的鋼索(每根由1萬多條5毫米粗的鋼絲擰成)牽引。大橋建成後顯著改善了海峽兩岸的交通條件。至1998年底累計已有5.7億輛汽車通過大橋,每日平均達6萬余輛。1998年7月,在離這座大橋8海里的地方,又架設了第二座現代化公路吊橋。近年來,土耳其政府又在籌劃修建海峽隧道。屆時建成後將更方便亞歐的交通和經濟貿易往來。 土耳其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它溝通黑海和地中海,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峽區屬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海流緩慢,灘礁亦少,航運條件優越,故海上航運十分繁忙,年通過船舶約4萬艘、軍艦幾百艘,總噸位達4億噸左右(不包括軍艦)。 土耳其海峽是西亞、北非和南歐通往黑海的咽喉。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無論在過去、現在或將來,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近兩個世紀來,歐洲列強為爭得海峽的控制權進行了長期激烈的斗爭。其中俄國為此曾幾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英法軍隊也曾佔領過海峽地區。1936年,有關國家召開了土耳其海峽問題的國際會議,並達成協議。它規定了各國的船舶可以自由通過海峽,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也可以通過,唯航空母艦例外,可非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通過則有一定限制。如今,蘇聯解體,華約不復存在,北約積極東擴,土耳其加盟北約,成為北約的南翼,所以,土耳其海峽的戰略地位日益突現,它對世界列強的全球戰略具有重要的影響。對獨聯體(主要是俄羅斯)來說,土耳其海峽是其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戰略屏障。它關繫到美國和北約的切身利益,故而也不會對其等閑視之。因此,土耳其海峽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今世界關注的焦點。參考資料: http://www.n318.com/e/freeja/cz/qinianji/rjbxjcdl/200605/e_337498.html

6. 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坐落在什麼地方

博斯普魯斯大橋是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一座懸索橋,為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魯斯海峽並連結亞洲與歐洲兩大陸的跨海大橋。

7. 修在海中的橋的橋墩是怎麼修的

浮碼頭固定在海邊。如果你知道長距離的深海,你需要找一個固定的島礁框架,用釘子在海里釘一條長的線,讓線在海上漂浮,而漂浮的碼頭力相互制約,使它們不會移動。橋墩部分浸入水中,然後在海床上打入至少4根錨樁,錨樁與橋墩用鐵鏈拴牢錨固,防止橋面波動。

如果要在有深水的地方修建橋墩,就必須採用打樁船方式,即將大量的圓柱形鋼管打入水深70米的地方,四周圍成三角形,起到固定作用,然後將水抽走直到圓柱形鋼管的頭部露出來,因為圓柱形鋼管要用混凝土補強,這樣的樁基將在深海中穩定。

(7)土耳其海峽大橋怎麼建擴展閱讀:

橋墩應考慮深水或不良地基給橋梁墩台基礎施工帶來的各種困難。冰、浮木或泥石流會增加橋墩的附加荷載。布置橋墩時,應特別小心。

對於地形陡峭的V形深層河谷,宜在大跨度上進行跨越,避免在溝槽底部設置高墩,在橋下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允許淺基礎墩用於河床和地基條件,或為美化環境、避免高路堤過多佔地而修建的旱橋,宜設置低墩短跨的橋孔。



8. 跨海大橋是一種連接海峽以及近海島嶼之間的一座橋,是什麼支撐跨海大橋的

除了海底隧道,架設跨海大橋也是一種連接海峽以及近海島嶼之間的重要方法。與一般江河上的橋梁相比,跨海大橋的跨度要大得多,它們短則幾千米,長則數十千米。橋身的跨度越長,建造的難度也就越大!那麼,究竟是什麼支撐著巨龍般的大橋屹立在海中央的呢?

總結:

目前,世界上已經建成許多跨海大橋,比較著名的有巴林—沙烏地阿拉伯跨海大橋、美國金門大橋、土耳其博斯普魯斯大橋、紐西蘭奧克蘭港灣大橋和澳大利亞悉尼大橋等。中國是跨海大橋的建設強國,建造了很多著名的跨海大橋,如廈門大橋、廈門海滄大橋、廈漳大橋、青島海灣大橋、東海大橋和杭州灣大橋等。

9. 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的建造過程

1973年10月30日,舉世聞名的連接歐亞兩洲的大橋——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正式建成。大橋長1560米,寬33米,橋面可以並排行駛六輛汽車。這是一座吊橋,海峽兩岸每邊有一個「門」字形的橋塔,水中不設橋墩。整個橋身用兩根粗大的鋼索牽引,每根鋼索由11300根5毫米的鋼絲擰成,西岸的橋塔重6萬噸,東岸的橋塔重五萬噸。如果橋上停滿汽車,西岸的橋塔就會向里傾斜86厘米,東岸的橋塔會向里傾斜90厘米。
大橋的橋面離海面64米,各種大型船隻都可以在橋下通行無阻。博斯普魯斯海峽在土耳其境內,它把土耳其的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從中切開一分為二。伊斯坦布爾是游覽勝地,歐、亞兩洲的分界線。海峽全長30.4公里,最寬處2.4公里,最窄處只有708米,最深處為80米,最淺處27.5米,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和地中海,是黑海沿岸國家出外海的第一道關口,兩岸懸崖陡壁,形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這座大橋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把這座城市連成一個整體。
到了80年代初期,隨著土耳其城市現代化及交通事業的發展,一座大橋已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政府開始興建第二座海峽大橋。新建的大橋橫跨在海峽歐洲部分的希沙呂斯蒂與亞洲部分的卡瓦久克之間,位於第一座大橋的北面約5公里處。命名為法蒂赫大橋,於1988年投入使用,在長度和荷重量等方面都優於老橋,水面部分長1090米,寬39.4米,比第一座大橋長16米、寬6.4米,可並行8輛汽車。橋高仍為64米,可通行任何巨型船隻。整座大橋沒有一個橋墩,由兩岸高達107米的兩座橋塔用兩根粗達77厘米的鋼索牽引製成。每根鋼索重9500噸,由16128根粗5.38毫米的鋼絲擰成。從遠處眺望,雄踞海面的大橋,猶如一條巨龍橫卧,蔚為壯觀。海峽大橋東岸是亞洲,西岸是歐洲,伊斯坦布爾最初的老城區就建在西岸金角灣南部的岬角上,如今還保留著歷代修整的城牆。市內蜿蜒曲折的古老街道上,殿閣林立,寺塔如雲,而寬敞筆直的阿塔土耳其大道和獨立大道兩旁卻高樓簇起,樹木成蔭,清晰地顯示出這里薈集了東西方各種文化。每當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海峽大橋和兩岸燈火通明,水面熠熠泛著銀光,倒映出岸上的古堡、清真寺、屋影和林影,五彩繽紛,充滿神奇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橫跨海峽的兩座大吊橋與亞、歐兩邊的高速公路相連,人們驅車從亞洲出發,穿越大橋,沿著寬闊的高速公路,可以直達歐洲各國,開闊壯麗的大橋,縱橫交錯的公路,上下回環的立交橋,組成了一幅雄偉的海峽交通圖。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