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土耳其加入二戰會怎麼樣
A. 如果二戰有土耳其參戰,軍力等於德國,加入軸心國,軸心國會不會勝利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土耳其,而是美國,美國才是掌握著勝利鑰匙的人。
美國政府當時的主流意見是反法西斯的,就算不發生珍珠港事件,美國不直接參戰,也會堅決地做反法西斯國家的兵工廠,持續地為英國、中國等反法西斯國家提供援助,無非是戰爭拖延的久一些,但最終的勝利必然是反法西斯國家的。
不過,如果如你假設的話,那麼軸心國以土耳其為跳板,而可以兵進中東,威脅甚至奪取英國在中東的殖民地,會嚴重打擊英國的戰爭潛力。
軸心國不打蘇聯,但蘇聯能不打軸心國嗎?如果土耳其加入軸心國,會對蘇聯在高加索地區的油田和工業區造成嚴重威脅。何況蘇聯也對中東地區虎視眈眈,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蘇聯和軸心國的戰爭終究不可避免。
B. 土耳其在一戰時是德國的鐵桿盟國,到了二戰土耳其做了些什麼
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與同盟國共同作戰,最終戰敗,結果遭列強宰割。土耳其民族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因此於一九一九年,今日之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凱末爾·阿塔圖爾克)領導民族抗戰運動,擊退外國勢力。一九二一年一月 ,大國民議會通過根本法,改國名為土耳其。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一日,廢蘇丹制,奧斯曼帝國正式滅亡。翌年十月二十九日土耳其共和國建立。二戰土耳其是中立國,但它與德國的關系類似西班牙瑞典和德國的關系,都是親德但卻拒絕捲入戰爭。德國二戰後重建時,由於缺乏成年男性勞動力,從土耳其「引進」了大量勞工,因此現在在德國到處可見土耳其人。
C. 若土耳其在二戰加入軸心國,對軸心國戰局會有怎樣的影響
對軸心國戰局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從伊朗-伊朗地區向北穿過澳大利亞的高加索地區,新印度與北部路線和被遺忘的太平洋路線一起到達俄羅斯西部,連接英國和蘇聯。從印度向南到達好望角,再向北返回弗里頓,再至直布羅陀,再到英格蘭南部,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連接到大英帝國,馬來西亞和英國以及非洲的西部。這三條路線是將海軍艦船從歐洲調動到印度洋戰區的唯一方法(否則,它們必須先到達美國,然後繞過兩條大洋的運河),並從資源豐富的印度運輸資源。 澳門,紐西蘭和西伯利亞,再到英國和俄羅斯的主要工業區。一種重要的方式,許多資源是不可替代的,例如橡膠。
D. 二戰的時候,土耳其國力如何為什麼蘇德戰爭時蘇聯還要戒備土耳其
一開始中立,最後還是加入盟國了。
土耳其地處歐亞大陸交匯處,把守戰略要道。戰爭剛剛開始,各國使節就蜂擁而至,希望用各種陰謀詭計動搖這個年輕的共和國的中立立場。但土耳其的策略是同時向德國和英國出口礦石等資源,換回武器和其他物資來保衛自己的國家,並藉此機會尋求發展。德國將幫助土耳其建設道路和鐵路,英國將幫助土耳其建設機場和港口,兩國會相互競爭,各自提供最好的設備,而土耳其則允許兩國勢力在國內用各種陰險的伎倆明爭暗鬥。
土耳其利用自己的鉻鐵礦和銅礦石換回了先進的武器。由50個旅,80萬農民出身的士兵組成的步兵在古安納托利亞高原嚴酷的環境下鍛煉出來,足可以媲美歐洲任何一國的步兵。土耳其領袖伊諾努決心維護國家的獨立,他不希望依靠別國軍隊保衛自己的家園,因為那樣的代價就是本國的子弟兵也要為他國的利益流血犧牲。
土耳其同交戰雙方簽署了貿易和約,換來雙方對自己中立地位的承認。1943年1月30日,伊諾努與丘吉爾在土耳其南部城市阿達納舉行會談,並同意在聖誕節那天加入戰斗。隨後同盟國向土耳其提供了350輛坦克,48門自動炮,300門野戰炮,近3000門防空炮,大約100萬枚反坦克地雷和10萬把步槍,作為第一批軍事援助。但11月,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這三巨頭在德黑蘭舉行會議的時候,土耳其依然拒絕與德國斷絕聯系,甚至不允許英國飛機使用盟軍幫助修建的空軍基地。
現在,只有丘吉爾對土耳其的參戰依舊感興趣,蘇聯對其徹底失望,決定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放巴爾干半島。在開羅會議上,伊諾努辯解稱自己沒有行動是因為需要和其他國家的部隊協同作戰,這需要周密的准備。而被要求現在就著手制定計劃的時候,伊諾努卻說軍事將領都留在安卡拉,所以無法討論。
1944年2月,駐土耳其的英國司令官回國;4月,英國要求土耳其停止向德國出口鉻鐵礦,否則就封鎖土耳其的口岸。8月,土耳其終於照辦,因為到這時,納粹德國已經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報復這樣一個國家了。
直到1945年2月23日,土耳其才對德國宣戰——再過5天,就要超過同盟國定下的有權在戰後加入聯合國的最後期限。
E. 二戰如果西班牙和土耳其加入軸心國納粹能贏嗎
贏不了。二戰打的是總體戰,拼的是國家整體的動員能力和工業實力,這兩方面西班牙和土耳其沒有任何優勢。如果他們加入軸心國陣營,為了訓練及武裝他們的部隊,德國軍備工業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另外,西班牙與土耳其均處於交通要道,易受攻擊,為了保衛他們漫長的海岸線,要浪費大量的兵力。這兩個國家完全是累贅。
F. 二戰時土耳其為什麼不參戰
土耳其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次俄土戰爭的教訓,不敢再次輕易捲入戰爭。
土耳其人從此開始了對自己政務的管理,他們進一步鞏固安卡拉,並將其設為首都,廢除了伊斯蘭教君主政體。穆斯塔法·凱末爾成為新建立的世俗共和國的總統以及共和國人民黨。之後,他被授予「土耳其之父」的姓氏。阿塔爾圖克建立起民主政體。
阿塔圖爾克的繼任人,伊斯梅特·伊納尼小心翼翼地不讓土耳其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戰爭結束後,土耳其卻發現自己成了美國的同盟國。
當時亞美尼亞邊境就是蘇聯邊界的標志,由於土耳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它成為對抗蘇聯的前沿陣地,故隨之開始接受美國援助。後來土耳其軍隊參加了韓戰,與美國的關系就更加密切了。此後不久,土耳其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
(6)如果土耳其加入二戰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後,土政體始終為議會共和制,總統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並無太多實權。總統授權獲得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為總理,總理作為政府首腦,掌握行政權。
2017年4月16日,土耳其舉行修憲公投。計票結果顯示,支持修憲的比例為51.4%,修憲獲得通過,土政體將由議會制改成總統制,土耳其總理職位將被廢除,行政權完全移交給總統。總統可直接任命包括副總統和內閣部長在內的政府高官,還可以繼續擔任政黨主席。
此外,總統還可任命最高司法機關「法官和檢察官最高委員會」的多數成員。總統可以不經過議會批准頒布法令和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G. 假如二戰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中華民國、瑞士、瑞典和南美洲幾個國家,加入軸心國參與二戰,那麼日本
在二戰期間,德國非常清楚自己資源匱乏的實際狀況,因此在戰爭爆發以前就建立了各種戰略資源儲備,這解決了一部分問題,導致到了1943年的時候德國還沒有出現什麼嚴重的資源危機。而且還從其他歐洲國家掠奪一些,所以鋼鐵、煤炭等主要資源還是比較充足的。到了1943年年末義大利投降後,其在戰爭中的儲備落入了德國人手中,暫時
H. 二戰如果西班牙和土耳其加入軸心國,那軸心國能用嗎
能用啊!你想想,如果西班牙和土耳其加入的話,那麼西班牙更容易包抄英國,這樣是不會有諾曼底登陸的!西班牙會保護德國的西線!土耳其嘛!德國會通過土耳其和中央軍團一起夾擊蘇聯!
I. 二戰如果土耳其和西班牙加入軸心國會怎樣
西班牙入軸,奪取直布羅陀。軸心國勢力將控制整個地中海,北非將很快淪陷。以至於中東國家時刻受到軸心國威脅而被迫選擇陣營。土耳其入軸又會將黑海完全封鎖,導致蘇聯黑海艦隊時刻面臨被全殲的風險,德軍將會在義大利艦隊幫助下在黑海沿岸登錄奪取克里米亞,高加索地區受到的威脅將前所未有。不會再出現歷史上德軍為了奪取油田而發動斯大林格勒戰役把自己戰線拉的過長。德軍將會在土耳其境內部署軍隊進攻高加索,克里米亞集結的軍隊向斯大林格勒與方向推進,蘇聯將陷入三線作戰。而一旦高加索地區淪陷,蘇聯將會陷入極大的戰略被動,東線戰場的進展將會使盟軍在諾曼底登錄無限延遲。再大膽一點,高加索地區淪陷向北推進後配合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和克里米亞集團軍大規模合圍蘇軍,而蘇軍丟失了巴庫油田喪失了大規模進攻能力,大量有生力量被殲滅也就離莫斯科淪陷不遠了,蘇聯隨後宣布投降,在如此局勢下,諾曼底登錄將會變得毫無意義,而英美的海軍又讓德軍很難實施海獅行動。至此無論在戰略還是民族情結上德國都會選擇和英美和解,德國將會在歐洲占據主導地位建立新秩序。
J. 如果在1940年,英國及其殖民地,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加入軸心國陣營,那麼二戰局勢會有什
首先,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發生了,納粹無疑會得到巨大利益。美國將會和蘇聯結盟,暫時與日本達成妥協,與軸心國進行大西洋,地中海海戰。蘇聯將全面向德國進攻。而納粹,將兵分三路迎擊蘇聯。中國會在英國和日本的夾擊下放棄抵抗。美國陸軍無法參加戰斗,只能從阿拉斯加經西伯利亞為蘇聯提供支援。納粹會占據大部分資源,國力達到鼎盛。如果蘇聯被納粹滅亡。美國會和納粹達成妥協。世界只會存在幾個少數政權。納粹將接手西歐國家的所有殖民地,義大利,西班牙,匈牙利,羅馬尼亞總有一定自治權,西歐民主國家建立納粹的傀儡政權。日本獨霸亞太。整個美洲納入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