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古建筑以什么瓦为主

日本古建筑以什么瓦为主

发布时间: 2022-06-12 02:58:31

A. 日本神社建筑屋顶上覆的好像不是瓦而是稻草之类的东西请问有了解详细的吗

是瓦片啊……大型的神社建筑顶上是瓦片、你说的大概是系着铃铛,投钱币的许愿的地方吧?那个上面是很厚的茅草。神社很多都几百年历史了。。。。能是茅草么。。。。

B. 中古日本建筑

日本古建筑指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的建筑。日本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木材,木架草顶是日本建筑的传统形式。房屋采用开敞式布局,地板架空,出檐深远。居室小巧精致,柱梁壁板等都不施油漆。室内木地板上铺设垫层,通常用草席作成,称为“”(汉语音译“榻榻米”),坐卧起居都在上面。古代日本风俗,一屋只住一代,下一代另建新屋居住,持统女皇(690~697年在位)以前,皇室也是每朝都营新宫。
钦明天皇在位(539~571)时,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佛教传入,日本建筑开始采用瓦屋面、石台基、朱白相映的色彩以及有举架和翼角的屋顶。出现了宏伟庄严的佛寺、塔和宫室,住宅和神社的建筑式样也发生变化。外来文化对日本建筑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吸收中国南北朝和隋唐文化,到 9世纪末逐渐日本化;第二阶段是受中国宋、元、明三代文化的影响,到16世纪以后完成日本化。
神社 日本祀奉自然神、氏族祖先和英烈人物的建筑物。神社历来实行“造替”制度,即每隔一定时期(如20年、60年)重建一次。所以,现存神社屋宇有些虽仍保留早期住宅遗风,但都是后世重建的。早期神社的平面和外观都比较简单,用木板墙,下部架空,双坡木架草顶,屋面无举折,不施彩色和雕饰。有两种基本式样:一种称为“大社造”,以岛根县出云大社为代表;现存社屋是1744年造替的,平面呈方形,悬山式屋顶,山面开门,室内有一根中心柱。另一种称为“神明造”,以伊势神宫为代表;其特点是社屋三开间,正面明间开门,屋顶也是悬山式。
平安时代以后,神社建筑式样增多,出现了单间方形平面,两坡顶山面加一个披檐的“春日造”;将“神明造”前檐披出成前廊的“流造”;在主殿前接建一殿,两者屋顶联成勾连搭的“八幡造”;在三开间社屋的左、右、前三面各加披檐的“日吉造”等。此后,神社的式样和数量都不断增加,到大正年间(1912~1926),日本全国有大小神社约12万所。
佛寺 日本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624年,日本全国有佛寺46所。奈良时代(710~784)佛教兴盛,全国佛寺增加到几百所。着名的是奈良前期重建的法隆寺(607)西院,其主要建筑物塔、佛殿、中门、回廊是日本现存最古的建筑物,建筑式样仍保持飞鸟时期的特色。奈良中期迁都平城京后,大力吸收唐代中国文化,在各诸侯国建立国分寺,在平城京建造总国分寺——东大寺。东大寺的大殿面阔11间,高约40米,殿内佛像高20米左右,是当时日本最宏伟的建筑物,大殿前有东西二塔,后有讲堂,现在寺内仅铜佛是当时旧物。奈良后期的代表性建筑物唐招提寺(759)金堂,是中国鉴真和尚东渡后率弟子建造的,反映了中国唐代建筑的风格。平安时代(794~1192)贵族们向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促使华丽的阿弥陀堂发展起来,突出的遗例有宇治的平等院凤凰堂(1053)、京都府净琉璃寺的阿弥陀堂等。其中凤凰堂汇集了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各方面的精品。镰仓时代(1192~1333)新兴的武士势力取代贵族集团执政,中国宋代传入的禅宗获得武士们的赞赏和信仰,禅寺由此兴起,实例有镰仓圆觉寺舍利殿等。此类寺庙往往仿照中国宋代建筑,称为“唐样”;因袭平安时代旧样的建筑,称为“和样”;另一些受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建筑式样影响的佛寺,则称为“大佛样”或“天竺样”,典型实例有奈良东大寺南大门和兵库县净土寺净土堂。室町幕府时代(1338~1573),禅宗继续有所发展,在京都和镰仓都仿照南宋时中国禅宗的五山十刹之制,设立五山寺院。
住宅 日本早期住宅多采用木架草顶,下部架空如干阑式建筑。佛教传入后,住宅也有明显变化。圣武天皇在位时(724~748)朝廷鼓励臣下建造“涂为赤白”(柱梁涂朱,墙壁刷白)的邸宅。奈良时代留下的唯一住宅实例是已被改造成法隆寺东院传法堂的一座五开间木架建筑,原是圣武天皇皇后之母橘夫人的邸宅。平安时代贵族住宅采用“寝殿造”式样,主人寝殿居中,左、右、后三面是眷属所住的“对屋”,寝殿和对屋之间有走廊相联,寝殿南面有园池,池旁设亭榭,用走廊和对屋相联,供观赏游憩之用。镰仓时代的武士住宅,出于防御上的考虑,平面形式和内部分隔都很复杂,布局和外观富有变化。僧侣们则因读经需要而在居室旁设置小间作为书房,这是“书院造”式住宅的萌芽。到了室町(1338~1573)和桃山(1573~1600)时期,书院造式住宅兴盛起来。这种住宅平面开敞、简朴,分隔灵活,室内设有“书院”(读书用的小空间)、“床之间”(挂字画和插花、插香等清供之处,形如壁 龛)、“违棚”(放置文具图书的架子)等陈设和室内处理,富有特色。由于商业繁荣,各地领主所在地,以城堡为中心的“城下町”(集镇)兴起,世俗建筑如市房、商家都有所发展;而茶道在武士和文人中的流行,又促进了茶室建筑的发展,以具有农家风味的草庵式茶室最富有特色,这种风格的建筑物称为“数寄屋”(意为风雅之屋)。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各地诸侯兴起一阵兴建城堡望楼——“天守阁”之风这是一种木结构的高层楼阁,不仅具有防御上的实用目的,而且还作为政治上炫耀和威慑的手段。着名的有犬山、姬路、松本、熊本、名古屋等天守阁。江户初期(1615)发布禁令,限制筑城,后此风渐绝。

C. 日本古建筑屋顶所用的材料是什么像是瓦片而光泽度又很高的,是釉吗

不是,就是瓦,刷的漆

D. 鬼瓦的简介

中国古建筑构件之一,为一块铲形的雕有鬼面的瓦件,常见于唐宋古建筑正脊端头和垂脊的端头,是叠瓦的收束部分。鬼瓦在宋以后逐渐在中国古建筑中消失,而在日本,鬼瓦使用非常兴盛,甚至在镰仓时代之后,鬼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唐样鸱尾,而成为正脊端头的主要装饰,形式也愈发多样化,甚至出现了铸铜和镀金的鬼瓦。

E. 日本和韩国古建筑都受到中华影响,两者有什么区别

日本和韩国古建筑都受到中华影响,两者有什么区别?

最早的建筑物可以追溯到未生时代和祖门时代,此后,由于历史变化的影响,建筑物在不同的时代也有各自的特点。早期建筑以神社、佛教寺院、宜宫等建筑为主,中世纪出现了象征城市繁荣的城堡,开国、明治维新后受西方影响,融合了东西方风格。

为了避免地面虫水的侵害和地下湿气,船民将休休休住宅建在地面上、用树木或竹子支撑的柱子架上,在中国的河武道文化和扬州文化等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了埋在地下的木桩和埋在底座上的横梁。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干乱式建筑的遗迹。

754年,感振东道在平圣经设立了唐招工,此时日本建筑物以盛唐建筑物为模型,现有的唐卓寺金堂和东大寺郑昌原等建筑物为天平。

平安早期红人时代(781-1183年)、天台宗、陈彦宗(781-1183年)在日本大流行,延历寺和锦江寺等密教的本山寺为了摆脱城市的喧嚣,在山里建了寺庙

F. 日本建筑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有哪些

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建筑艺术是每个人生命史中不可分的一部分。每天早晨,人们在一幢建筑物里睡醒后,到另一座或者更多建筑中度过忙碌的一天,晚上又回到建筑物中安寝。
同时,建筑也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建筑物凝固着人的需要、情感、审美和追求,把这些传达给一代又一代的人,渗透到他们的性格和理想中去。建筑成了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之一。
对古建筑的考察、回顾,不仅是在见证祖先呈现给现代人的客观存在,而且还赋予了现代人类审美创造的动机。以古建筑为媒介,人们仿佛可以跟远古的祖先进行交谈。这种可能性使得古建筑的风格、精神和技术可以融入到现在以至将来的建筑活动中乃至精神生活中去。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寻求自我的连续性发展过程。
古建筑是一门四维艺术,与二维的绘画、三维的雕塑不同,它不仅占有空间,而且要经历时间因素才能展示出来。
日本古建筑早在公元1世纪便形成了它基本的特点,如使用木构架、通透轻盈。这些特点是在中国南方流派的影响下形成的,同时也是因为日本盛产木材。日本的木构架采用了中国式的梁柱结构,甚至还有斗拱。总的说来,日本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有很深的渊源,它们具备了中国建筑的大部分特点。
虽然如此,日本古建筑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尤其体现在它们的美学特征上。它们的美学特征集中体现在平易亲切,富有人情味;尺度小,设计得细致而朴素,精巧而素雅;同时,日本古代建筑也擅长于呈现材料、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如草、木、竹、石、麻布、纸张等材料,都被利用得恰到好处。日本古建筑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夸张表现上,如伸展得很远的飘檐、硕大的斗拱、过于华丽的装饰、园林中的枯山水等。
古建筑艺术的实际魅力因人而异,如对某个人来说,他可能注重实用,而对另一个人来说,他可能更注重美观。因此,本文除了从艺术史学出发,介绍日本的古代建筑历史,还以一个设计者的方式去理解问题的隐喻含义,即它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子?如果能够揭示出其中一些原因,诸如历史的、政治的、宗教和社会愿望的影响等,人们可能会更明了日本的古建筑。日本的古代建筑历史:
日本的古代建筑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6世纪中叶到12世纪,即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建筑;
中期,12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即镰仓、室町时代的建筑;
近期,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即桃山、江户时代的建筑。
6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经朝鲜百济传入日本,同时带入了中国南北朝与隋唐的建筑技术与风格。从此,佛寺成为日本的主要建筑活动,其影响遍及宫殿与神社。在飞鸟时代(671年-8世纪初),佛寺的布局与形式呈多样化。至奈良时代(710-784)逐渐形成统一的风格,即既有中国唐代建筑的明显特征,又在向日本化过渡。到平安时代(791-1191),这个过渡基本完成,在佛寺中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和样建筑”,在贵族府邸中形成了“寝殿造”。
12世纪后,地方势力兴起。在镰仓幕府(1192-1333)和室町幕府(1338-1573)时代中,宫殿、神社、佛寺、府邸等建筑形态逐渐推向全国。在奈良的仿中国宋式做法被称之为“唐样建筑”(又称“禅宗式”建筑)的风格,与“和样建筑”一同传播到各地。此时日本建筑一面继续受到中国影响,同时又有自己的创造。如奈良时期的粗大构件缩小了,柱子越来越细,枋子成为不可缺少的构件,佛堂内广泛使用天花板,门板演变为隔窗等等。在住宅府邸中又出现了“主殿造”,即简化了的“寝殿造”;还出现了适宜于武士与僧人生活需要的“书院造”,即在居室旁另设披屋作为书房。
从12世纪到19世纪,幕府首领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军队,他们掌握着最主要的权力。幕府的权力和火药的使用,对建筑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日本出现了令人惊异的守备城楼,取代了作防御用的中国式城墙系统。城楼常常建在花岗岩台基上,并有城壕围绕以防火攻,因为火攻是木质结构的主要威胁。
佛寺自16世纪后已不再是主要的建筑活动,府邸、城楼成为重要类型。1630年,德川幕府时代的家康,曾驱逐所有的外国人,封闭边境,对贸易者实行重罚,导致了16世纪初随荷兰、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的探险者传入日本的基督教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这段时间日本也进入“流动”世界时期,进入中产阶级富裕起来和艺术上的黄金时代,日本已准备重新与外界联系。过去在战争中兴建的城堡到江户时代(1603-1867)已演变为地方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城郭上筑有象征城市统治者威严与用于防卫的城楼。城市住宅府邸大量兴建,其规模与风格按业主的身份等级而异。此外,由中国传入的饮茶、品茶成为贵族、武士等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茶室往往采用民居的泥墙草顶、落地窗,并在周围布置步石、树木、桌凳、灯笼等,称为“草庵风茶室”。另外,在住宅中又出现了混合有“书院造”与“草庵风茶室”格调的“数寄屋”(Sukiya)。“数寄屋”的传统至今仍强烈地反映在日本的住宅建筑中。
19世纪以后,明治天皇的维新(1868-1912)使日本建筑转而接受西方影响。日本古建筑的特色:
日本古建筑的类型有神社、佛寺、府邸住宅、城池和天守阁等。本节不试图对日本的古建筑做一个全面、详细的梳理和回顾,只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古建筑。当然,这可能是有失偏颇的。“钓鱼台”、蓬式屋顶
中国最早采用的建筑形式,是建造在木桩支撑的平台上的长方形建筑。日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外部游廊,通常叫做“钓鱼台”,因为只要有可能,日本的住宅一般都建造在湖边或池塘边上,而且鱼是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品之一,这样在食用鱼时既方便又新鲜。
日本建筑中最古老的蓬式屋顶至少持续沿用了2000年,其显着特点是屋脊横木两端的V形木柱。但最为普遍的屋顶形状,是山墙与半脊的结合形式(类似中国的卷棚),山墙的底部稍向后弯曲继而消失在抱合的屋脊后面。这样在建筑的正面获得了一个奇特的轮廓线,象是一个农夫头上的宽大斗笠。日本塔
日本塔的塔顶有5条直线,比中国的塔顶处理更为精练。日本的塔顶样式严整、苗条,整个建筑物由于宽大的翼展显得翱翔欲动。有时这种挑檐达2米以上;有时多重塔顶出檐尺寸参差不一,密积在一个方形塔的塔顶之下,像是串在纺锤上的一些圆盘,纺锤顶上有又高又细的尖顶饰,叫“和硕”(Hosho)———神圣无上的、象征王权的宝石,这种纺锤形的塔顶由显现到消失,像是一只在天空中鸣叫的鸟。这类塔顶的轮廓往往有类似书法或者松树这类日本景色的象征特点。
令人注目的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虽在奈良时代,但还是继承了飞鸟时代的布局和形式。它的塔顶尺寸依次向上精巧地递减,其比例为10:9:8:7:6。该塔艺术造型秀丽,建筑结构古朴,结合完好。铜件的加固与装饰,通排的棂窗,浑重的灰色瓦顶及莲纹大瓦当无一不显示出精巧。
奈良药师寺的东塔建于公元730年,为飞鸟时代原建筑物,是日本国宝。东塔高三层,为楼阁式木塔,下层为较矮的塔身,辟板门,大檐下复加小檐,皆用斗拱。二、三层双檐之下均加置平座栏杆。只有底层的入口才能进入塔内,塔上各层的入口及回廊都是假的。神社
神社是日本固有的神道教的崇祀建筑,史于原始时期。神道教崇拜自然神,崇拜祖先,分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民俗神道三系,以神社神道为主流,存在至今。神社神道尊天照大神即太阳女神为主神,奉行政教合一,神化天皇世系,以8世纪成书的《占事记》和《日本世纪》为经典。
神社纵深布局,富有层次,入口处有一座牌坊,一根大木横架在一对柱子上,两端左右伸出,有些在稍低一点的位置再横架一根木枋子,这种牌坊叫做“鸟居”(Torii)。进了牌坊,沿正道向前走,到达“净盆”,参观者在“净盆”处洗手漱口后再走向本殿。本殿里供奉着神的象征物,如神镜、木偶像、“从云剑”等。
日本最神圣的神社是伊势神宫,位于三重市。它分为内外两宫。内宫称为“皇大神宫”(图11),祭祀天照大神,建于公元纪元前不久。外宫大约晚于内宫500年。称为“丰受大神宫”,丰收大神专司保护天照大神的食物。内外宫形式大体相同,公元7世纪的天武天皇确立制度,每隔20年依原式重建一次,所以现在的建筑并非早期原物。内外宫相距不远,都是以“本宫”为中心的小建筑群,地段为长方形,外面围一圈栅栏。神宫的细节处理非常精致。坚鱼木呈梭形、柱身顶端卷杀,鞭挂截面原是方的,但在前端渐变成圆的。它们使简洁方正的神宫柔和丰润起来,更有人气和人性。在坚鱼木两端、千木、门扉甚至地板上,恰当地装饰了镂花的金叶子,给温雅的素色白木和茅草点染上高贵的光泽。黄金和素木、茅草相辉映,既朴实又华丽,足见审美力的敏锐。木结构的精湛技艺
日本在木结构工程方面的技艺甚至超过了中国。这是由于他们实践的机会很多,往往在地震和台风之后就需要重新建设,同时由于在公元710年将奈良定位永久性首府之前的许多世纪中,天皇宫廷是巡回游动的,所以手工匠人将建筑物的连接部分做得十分精确,既能很好地组合在一起,又便于拆卸和再次安装。
奈良法隆寺,原建于7世纪初,是保留得最完整的日本古木构建筑群,以堂、塔为主。法隆寺以金堂和塔为中心,绕以回廊,以区分佛和俗的世界。其形式以至细部纹样均反映了来自中国南北朝建筑的影响。建筑用料粗壮,金堂的圆柱卷杀明显、柱上置有皿板大斗,用整木刻成云头状的云形斗拱支承着檐口,并采用了勾栏和大字拱等。整个建筑群既雄壮又美丽。
京都的清水寺,建于奈良时代后期。正殿依山而建,前面是由139根粗大圆柱支撑的悬空“舞台”,气势宏伟。木柱等构件不施彩绘,显示出木质本色的自然美。清水寺的建筑特点十分突出,如柱头为小覆盆式,斗拱为偷心造等。
京都金阁寺(又名鹿苑寺)是日本着名寺院之一,临湖而建,景色秀丽。寺的主题建筑是高作三层的金阁,平面方形,上下阁檐为灰瓦覆盖,最上以方形脊座收结,座上立一展翅的凤凰。此阁的上两层柱子、墙壁和斗拱均饰以金箔,光耀夺目。非对称性的空间布局
曾以对称为特点而先入为主的中国建筑形式在日本逐渐消匿。在日本的古建筑布局上,已经不再局限于南北轴向布置。当公元670年大火之后重建法隆寺时,建筑师们把一个原供停尸的庙堂合并到金堂的境域之内,并在其旁建了一座塔。到公元773年,在寺院境域内的高地上又增建了一座法华堂。与金堂一样,它是一个单体建筑,拥有早期那种典型的空间分布不匀的柱子,而且它具有古老屋顶模式那种平缓的屋顶、银灰色的瓦和曲线优美的檐口,因而显得更优雅、更漂亮。
在佛寺的建造上保持座东朝西的传统,是有其实用目的的。为了避免下午令人难耐的西晒,所以将建筑物的长边定为东西轴向,起居室朝南或者东南。此外,依据季节调整起居室已成为常规,到了炎热的夏季,人们便搬入房屋阴凉的一面。这种变化最后摆脱了中国模式,超越了轴对称的范围,日本的建筑在尝试中找出了属于自己的不对称的轴向特点。模数的运用和灵活的住宅体系
日本的佛教建筑基本上是中国式的,但日本的世俗建筑却逐渐产生了自己的型制。世俗建筑,主要是住宅,服务于日常生活。它们既要在可能条件下满足生活的需要,又不能不考虑节俭。因此,和宗教建筑相比,它们不大墨守成规,而能适时变化。
与此同时,对肌理的兴趣是由禅宗信徒们掀起的,他们极力主张简朴的思想,已影响到现代西方建筑艺术的线条、色彩和装饰的风格。这也是一种从属于日本建筑艺术的古代仪式,即模数的运用。房屋本身、室内面积和屏风沿房屋的立面形成开间,开间是以6英尺宽、3英尺长为模数的。6:3英尺是地板上榻榻米的尺寸。最初,是将榻榻米一个挨一个地随便置放在一起的,只到首都在1615年迁到江户以后才形成模数的标准化(江户即现在的东京)。在那个时代,早期用来将单体建筑连接起来的回廊(走廊)已被纸屏风形成的走廊所代替。12世纪之后,在地板上安装了屏风门的滑轨,以便将屏风推到一侧,创造出一部分新的空间,在夏季还可以使房子某一面全部向庭院敞开。在早期,日本并没有传统的家具,他们坐在脚后跟上,用浅浅的钵子吃饭,在榻榻米上睡觉。这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是由于天花板很低,在室内可以观赏高出地面2英尺左右的庭院美景;第二种更为重要的后果,是这种住宅使室内的空间有了极大的灵活性。住宅通常有两块较高的地方:一块是房间地板上铺榻榻米的一块地方,供起居和睡眠,进屋前须脱掉鞋;另一块地面是用木板做的,作为回廊、走廊和盥洗室;较低处地板上不加铺设的地方是餐厅、浴室和厨房。这是一种十分灵活的住宅体系,在建筑构件大量生产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个性。源于茶道的日本古建筑精神
日本的茶道是由禅僧倡导起来的。禅僧饮茶最直接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他们在打禅时能保持头脑清醒,而茶室就是为茶道而建造的。由于禅僧们在茶道里注入了寂灭无为的生活哲理和不分贵胄黎庶一律平等的思想,茶室就以淡雅与之相呼应,追求自然天成。广泛流行起来的是草庵风的茶室,成为日本最有特色的古建筑类型之一。
草庵风茶室一般都很小,若以榻榻米为度量单位,茶室大多是四席半,最小的只有两席。它们小而求变,内外都避免对称,也有床和棚。常用木柱、草顶、泥壁和纸格扇。为了渲染天然,常用不加斧凿的毛石做踏步或架茶炉,用圆竹做窗棂或搁板,用粗糙的苇席做障屏。茶室的墙壁和门板是白色的或者是半透明的,为的是让地面的反射光透进来,在如此深的屋檐下,地面的反光是采光的主要来源。地板上铺着席子,家具只是狭窄的架子和陈列主要艺术品的凹龛。艺术品可能是一幅油画、一只碗或一瓶插花,或者只是一套茶具。
在草庵风茶室的影响之下,出现了一种田舍风的住宅,称为数寄屋(Sukiya)。作为住宅,它比茶室多讲究一些实用,比较整齐,因此更显得自然平易。在室町时代已经传到日本的中国水墨画,这时候成了障壁画的主流,木材也通常漆成黝黑色,这是数寄屋的特点之一。数寄屋的风格同样也影响了当时大型的书院造府邸。数寄屋是后来和风住宅的前身。和风住宅吸纳了西洋式住宅的许多特点,就是日本的现代民用住宅了。
由茶室提炼出来的这种日本建筑精神也体现在庭园上。禅宗佛教认为,人需要与自然和花园融为一体,他们认为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同中国的庭园,是在极小的范围内再现世界,即小中见大,而日本在这方面的艺术是更具特色的自然设计。观赏日本的庭院不能走进去,应从走廊或游廊来观赏,如其插花艺术。日本的庭园一般需要大画家来设计。天守阁
随着16世纪西洋文化的输入,日本建筑发生了新的变化,除了和风住宅外,重要的还有城楼,叫“天守阁”。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是天守阁建设的高潮时期。这些天守阁已经不像封建内战时期那样兼作番主的府邸,而是纯粹的军事堡垒了。
天守阁里通常有武器库、水井、厨房和粮仓。还有投石洞、射箭孔和铁炮孔等作战设施。天守阁仍然是木结构的,木材粗壮。随着火器在战争中的使用,有些天守阁加上了砖石的外围护墙,下部用大块蛮石砌筑,上部抹白灰。
位于兵库的姬路城天守阁是最着名的天守阁之一。细腻明亮的白灰和粗犷的蛮石对比强烈,产生了极强的力的冲突的视觉效果。为了扩大防卫者的视野,便于射击,姬路城的天守阁在墙上设了几个凸碉,像歇山式的山花,被称之为“唐破风”。 日本古建筑对世界建筑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以模数为基础的建筑构件标准化;
采用地毯或垫子来铺设室内、运用凹室或床轮来取代家具、以及使用屏风使室内成为可以灵活分隔的空间等,这些方法,建立了灵活的住宅体系;
运用不加处理的天然材料形成纹理对比,而且运用天然材料本身的色彩配制(白色、黑色、本木色)常常能突出结构;
房屋和庭园建筑艺术间的内部交流,这种内外空间的交流强烈地影响了欧洲20世纪的建筑艺术。

G. 古建砖瓦种类有哪些

古建筑中常用到各种材料有青瓦、青砖、方砖、琉璃瓦。古建砖瓦种类繁多包括板瓦、筒瓦、勾头、滴水、正当沟、斜当沟、托泥当沟、吻下当沟、平口条、压当条合角吻、蹬脚瓦、博通脊、挂尖、承奉连砖、博脊连砖、套兽、走兽、仙人、三仙盘子、列角盘子、升头、川头、戗通脊、戗兽座、戗兽、垂通脊、小连砖、三连砖、大连砖、联座、垂兽座、垂兽、正通脊、群色条、大群色、黄道、赤脚通脊、吻座、正吻、鸱吻、望兽都被通称古建砖瓦。

H. 世界古代东西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西方古代建筑的范围,是指从古希腊到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建筑。主要以石块砌垒。
1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
2 古罗马的建筑风格的特点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3 拜占庭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夺目。
4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而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5 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基调是富丽堂皇而又新奇欢畅,具有强烈的世俗享乐的味道。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炫耀财富。它常常大量用贵重的材料、精细的加工、刻意的装饰,以显示其富有与高贵。第二,不囿于结构逻辑,常常采用一些非理性组合手法,从而产生反常与惊奇的特殊效果。第三,充满欢乐的气氛。提倡世俗化,反对神化,提倡人权,反对神权的结果是人性的解放,这种人性的光芒照耀着艺术,给文艺复兴的艺术印上了欢快的色彩。完全走上了享乐至上的歧途。第四,标新立异,追求新奇。这是巴洛克建筑风格最显着的特征。采用以椭圆形为基础的S形,波浪形的平面和立面,使建筑形象产生动态感;又或者把建筑和雕刻二者混合,以求新奇感;又或者用高低错落及形式构件之间的某种不协调,引起刺激感。
6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一切围绕柔媚顺和来构图,特别喜爱使用曲线和圆形,尽可能避免方角。在装饰题材上,常常喜用各种草叶及蚌壳、蔷薇和棕榈。以质感温软的木材取代过去常常使用的大理石。墙面上不再出现古典程式,而代之以线脚繁复的镶板和数量特多的玻璃镜面。喜用娇嫩的色彩,如白色、金色、粉红色、嫩绿色、淡黄色,尽量避免强烈的对比。线脚多用金色,天花板常涂上天蓝色,还常常画上飘浮的白云。此外还喜欢张挂绸缎的幔帐和晶体玻璃吊灯,陈设瓷器古玩,力图显出豪华的高雅之趣。然而,它的格调却因装饰手法的过于刻意,往往是脂粉之气过浓,高洁之意不足;堆砌、柔媚有余,自然韵雅不足。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一
以柔克刚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而且其代价远远小于西方的“刚”,不能不让人叹服“柔”的力量。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二
柔性的框架结构:墙倒屋不塌
中华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作为对比,西方数千年中一直采用承重墙体系,直到工业革命以来、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后,才意识到框架结构的优越性,遂开始大规模地普及,更值得玩味的是,这种框架体系仍然是“以刚克刚”。而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但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地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三

整体浮筏式基础、斗栱、榫卯:抗击地震的关键

I. 中国唐代建筑和日本古建筑的差异有哪些

1、唐破风与抱厦

唐破风只是一段弧形凸起的装饰而已,向外延申的唐破风仅也仅只是一段主屋与外界过渡的一个灰空间而已,它只是作为屋檐的一个延伸结构,并不是单独接建出来的一个屋子,无法脱离原建筑存在,而且它也没有梁架斗拱。

而中国的抱厦从外部来看完全就是一个屋子的形状,虽然也有一部分抱厦并不筑墙,但是其梁架、斗拱结构皆和主屋相同,况且中国很多古建筑的墙体并不起承重作用。

但是中国在悬山和硬山等普通建筑里面也是用的平行椽。

另外中国敦煌壁画中和一些南方地方民俗建筑中也有歇山使用平行椽的记录,因此之前的论调:“唐风建筑使用平行椽就是仿日”并不准确,中国其实也有平行椽,只不过不是主流而已,而且后期逐渐被官方弃用。

J. 日本古建筑汲取了中华建筑风格,它具有哪些特点呢

日本古建筑汲取了中华建筑风格,它具有哪些特点呢?

从公元631年(唐贞观五年)到公元895年(唐建宁一年)的264年间,日本为学习中国文化工艺和政策制度等,向大唐派遣了19次党团。狮子本公司当时对促进日本社会发展、促进中日文化友好交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狮子本公司为日本带来了文学化、音乐舞蹈、科学技术、法令制度等,现在也在日本广泛传播。其中建筑设计的影响最深。日本的古都国家建筑总体上是唐代的风格,其中混杂着许多寺庙、佛堂等独特的日式特征,在唐代的古籍和古籍中可以找到几乎相似的模板。

有唐朝余韵,也有本土特色,日本古代建筑怎么能窃取师大党的独创性风格?

在日本皇室的宫殿里,皇室贵族想要表达的也是崇拜自然的简单朴素的居住思想。“日本对美”的代表作桂利宫是简洁明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理念。桂利宫的御运门是用面团编织而成的,高度比较低的建筑物,有竹子栅栏连接。宫殿内建筑物的天花板大部分由竹木结构、草修补或树皮修补等材料组成,建筑物的墙壁上没有太多油漆和奢华的装饰。整个宫殿都以自然为主的材料作为主要装饰材料,展现了皇室贵族的端庄、清贵和与自然和谐共生。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2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6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570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3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19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4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7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37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18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