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为什么全面侵华

日本为什么全面侵华

发布时间: 2022-06-15 18:07:00

1.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其长期奉行对外侵略政策的必然结果。

1868年实现明治维新改革后,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日本明治政府明确了一个思路,那就是到国外去“抢”。

当时,明治政府积极推行“国民皆兵主义”,以实现向外去抢的战争准备;通过军事改革确立军国主义体制,以实现“对外用兵”的指挥领导;明确侵略的主要对象就是中国,因为清国“地泽财丰”;根本遵循即所谓的“大陆政策”。日本对华“兵备之急,犹如渴饮饥食”。

1895年4月,挟甲午战争大败清军之势,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勒索白银2.3亿两,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凭借这笔赔款,日本建立了金本位制度,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由此,日本继续侵略中国的野心大大膨胀,其后的历届政府无不积极谋划推动侵华之准备。

2、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借用“提携”“共荣”“防共”等口号,这些都是欺骗或借口,其真实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经济利益。

七七事变前,日本为了攫取华北的经济利益,一方面不断增兵,另一方面不断增设主导侵略的机构。如日本大藏省增设了东亚经济调查课,华北驻屯军设置了经济顾问部,满铁株式会社在华北设立了“兴中公司”。

另外,日本还通过汉奸和买办拼凑成“东亚经济协会”、“华北经济委员会”等机构。日本通过这些机构虎视眈眈,对华北经济进行肆意调查和渗透。同时,日本打着“日中经济提携”、“双方合作”的招牌。

逼迫华北当局把航空、铁路、煤炭、铁矿、港口、电力、通讯、农业、渔业等多种行业的开发权让给日本。与此同时,日本人在驻屯军的武装支持下,以“特殊贸易”为名,在冀东大规模地走私,明目张胆地攫取巨额经济利益,严重地危害中国经济。

(1)日本为什么全面侵华扩展阅读:

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历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即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实现其将东北与中国内地相分割的计划。随后借故发动一二八事变,大举进攻上海。日军通过对上海的进攻,实现了扭转国际舆论关注东北问题及策划成立伪满洲国的战略目的,通过对国民政府的军事压力强化了在东北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淞沪抗战中,处于劣势的中国军队,在全国民众的热情支持下顽强抵抗一个多月,虽蒙受惨重损失,却重创日军,振奋了全国民众的抗战士气。日本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大举进攻上海,完全是非法的,是灭绝人性的,是没有任何国际法根据的。

如果说日本在天津驻军还符合《辛丑条约》的话,1932年后日本华北驻屯军发动山海关事变,配合日本关东军逐渐蚕食长城内外,把军队移驻到北平西南丰台,就是完全违反国际法的。

这是造成卢沟桥事变的根源。日本学者争论宛平城的第一枪是谁开的,这在纯战争史或者军事学角度看可能有某种意义,但在日本侵略中国这个大主题上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日军到了北平附近的丰台,本身是完全非法的,除了肆意侵略,难有更准确的解释。即使第一枪不是日军开的,也改变不了日军侵略的本质。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14年侵华战争燃起的第一把战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人类公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与贪婪。日本的失败结局是必然的。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这段历史应该被世人永远铭记。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当年的血与火,但要深知和平来之不易,要为捍卫人类和平尽心竭力。

2. 日本为什么要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有很多原因。一是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国内矛盾。特别是经济危机。 二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因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盛行。 三是这是日本蓄谋已久的计划。

3. 日本为什么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攫取经济利益。

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借用“提携”“共荣”“防共”等口号,这些都是欺骗或借口,其真实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经济利益。

七七事变前,日本为了攫取华北的经济利益,一方面不断增兵,另一方面不断增设主导侵略的机构。如日本大藏省增设了东亚经济调查课,华北驻屯军设置了经济顾问部,满铁株式会社在华北设立了“兴中公司”。

另外,日本还通过汉奸和买办拼凑成“东亚经济协会”、“华北经济委员会”等机构。日本通过这些机构虎视眈眈,对华北经济进行肆意调查和渗透。

同时,日本打着“日中经济提携”、“双方合作”的招牌,逼迫华北当局把航空、铁路、煤炭、铁矿、港口、电力、通讯、农业、渔业等多种行业的开发权让给日本。

与此同时,日本人在驻屯军的武装支持下,以“特殊贸易”为名,在冀东大规模地走私,明目张胆地攫取巨额经济利益,严重地危害中国经济。

因为日本在华北的经济侵略侵害了英、美在华北的经济利益,受到了英、美的干预,危害了中国的经济,受到了中国政府和华北当局的抵制,所以日本无法在华北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但是,日本侵吞华北,最大限度地攫取华北经济利益是早已蓄谋的。1934年6月,伪满洲国协和会次长长阪谷希一就明确说明:关东军和中国驻屯军认为“满洲已经到手了,可是满洲的资源究竟不如华北。

山西的铁和煤都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一不注意,就会落入英美手中。因此,目前把华北弄到手是最要紧的,也是大好时机。”那么如何把华北弄到手呢?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发动战争,用军事手段夺取对华北的统治权。只有掌握了统治权,才能掌控经济,才能为所欲为地攫取经济利益。

通过七七事变发动侵华战争,日本在华北有了统治权,掌控了华北经济。随之,施展了一切掠夺手段。

1937年12月24日经日本政府内阁会议决定的“事变处理大纲”里关于“华北处理方针”中,明确提出,经济上以建立日满华不可分离的关系为目标,要实现日满华经济一体化。

所谓一体化,就是与满洲不一样,把华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为达到此目的,日本在经济上开始进行野蛮的直接抢夺,或者进行掠夺性的强制开发。

首先,日军所到之处,对中国的工业企业,不管是官方企业还是民资企业,实行军管理事。在管理期间,军队对企业的财产实行无偿占有和支配。

随后,将企业移交给日本的有关公司经营。当时,满铁属下的兴中公司是接受军方移交企业的大户。到1938年8月,兴中公司在华北接收了11个分公司,几乎把华北的矿业、电业、运输业、棉业全部囊括在了自己的旗下。

进入到抗战相持阶段,日本为了使华北经济持续运行,能够持续掠夺,改变用军事手段直接抢夺的方法。日本专门成立了国策会社,对一些关系经济命脉的企业,如工矿、交通运输业等,实行统治,实际上是独占;未实行统治的企业,划由日本人自由经营。

在华北的国策会社即华北开发株式会社,它于1938年10月30日成立。其成立的目的,日本人在1937年12月24日决定的“事变处理大纲”中明确表明:负责发展、经营和调整有关主要的交通运输业(包括港湾和道路)、主要通讯事业、主要的发电事业、主要矿产事业、盐业及其化学工业等。

华北开发株式会社成立后,通过所谓的“综合调整”的方法很快把原有的各类经济的经营部门统制在自己的名下,成为它的子公司。每个子公司又另有子公司,形成庞大的垄断网系。实际上,它所统治的企业远远超出了初始所表明的范围,就连消费方面也以配给组合的方式统制起来。

无论由“国策”会社强制统制的企业,还是由日本人强行占有自由经营的企业,在经营上都是采取野蛮的手段。日本经营者疯狂地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以煤业为例,他们在开采煤炭时,连巷道当作支撑的煤柱都采空,使矿工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日本除侵吞和霸占企业外,在金融方面也进行野蛮的操控和掠夺。发行毫无储备,不兑现的纸币,依靠暴力强制华北人民使用。同时,禁止法币流通,强令老百姓用法币以低值兑换伪币。

回顾七七事变后,日本在华北的经济掠夺,不难看出,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肆无忌惮地、最大限度地攫取经济利益。

(3)日本为什么全面侵华扩展阅读:

日本侵略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

日本在侵占中国大片国土后,对占领区实施严厉的社会控制,其中不仅包括军事的、经济的、政治的统治,甚至严格限制中国民众的人身自由。这些严厉的控制政策如同沉重的枷锁,给中国民众带来巨大伤害。

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日军对广大占领区实施“治安肃正”作战,其主要目的是扫清占领区中国的军事反抗力量。他们还建立了一些社会统治机构,如建立伪满、汪伪、蒙疆、华北等伪政权,实施“以华制华”,为其统治服务。

在各地建立伪军和数量庞大的警备队或保安队,以维护当地的所谓“治安”,防止中国民众反抗。特别是在苏浙皖汪伪统治地区,大力开展“清乡”运动,从军事上、经济上、思想上对民众严加管理和控制,限制民众的行动,防止与新四军接触。

日军规定:“实行连坐切结……如该结内藏有要匪及匪物,先未报出,后经军队、团队或署长查出,同结者与匪同罪。”

日军还建立一些伪团体,如所谓的“维持会”“新民会”“自治委员会”“宣抚班”等,借以帮助日军势力渗透到社会基层,诱惑广大民众服从日军的统治。

日军在占领区广泛实行“良民证”制度,证上不仅有持证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等,有的还记载“面貌”“身材”等特征,以便于识别和加强人身控制。

日军为了改造占领区中国民众,使其顺从统治,还在广大占领区实施奴化教育政策,连小学生都被逼迫学习日语。日军还用毒品麻痹、毒害中国民众,在日军占领区鸦片毒品泛滥。

据1934年伪满民政部调查,吸食毒品者达900万人,占东北人口的1/3。东北伪满建立制度,垄断鸦片生产。“天津日租界,现为世界制造海洛因之中心……有售吸所1000家以上,制造厂200家以上”。

在日军的军事、政治高压政策下,沦陷区中国民众受尽磨难,生活在极端恶劣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中。

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面对日本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中国人民在艰难中坚持抗战。

在敌后,延安成为中国坚持抗战、推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中坚力量和坚强堡垒。1935年,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的长征到达陕北,全力投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八路军、新四军源源不断地开赴抗日战场,在华北、华中等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收复了许多失地,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与日军开展游击战争,消灭了日军大量武装力量,保护了中国民众。

伴随抗日战争的军事斗争,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地区探索实施农村改造和初步的民主政治改革。抗日根据地建立各级政府和实施以“三三制”为中心的参议会制度,实行民主普选,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实行农民耕者有其田和减租减息制度。

敌后中共军事力量吸引了大批日军,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支持,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人民勤劳。抗日战争爆发后,川军出川投入全国抗战,展现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大批军政人员、企业职工、高等院校师生、文化界人士纷纷涌入云、贵、川等地。由于沿海各省相继沦陷,中国与海外的交通被切断,西南地区滇缅、滇越、中印公路等成为中国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大量军用物资、商品经由这些通道维持着抗战物资供应。

沿海各地内迁高校的师生,在生活和教学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辛勤地进行教学与学习,开展科学研究,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许多着名科学家在烽火连绵的战争年代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许多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激动人心的作品,激发人们奋勇抗敌。大后方人民不断组织各种战地服务团,帮助看护伤员,慰问抗日战士。

重庆作为中国战时的陪都,成为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日军自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对其进行了长达7年的狂轰滥炸,企图彻底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

以重庆、成都、昆明、桂林、贵阳、西安、兰州等城市为中心的西南、西北地区广大人民,为支援抗战、坚持抗战作出了突出贡献,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真实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日本侵略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

4. 日本为何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面侵华

首先要从日本的地理环境说起,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导致了日本既没有充足的战略资源,也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为了增强国家实力,对外扩张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选择,而日本想要扩张陆地面积,只有三个选择,苏俄(联),朝韩,中国,而当时朝韩实际上已经被日本占领,在苏联与中国相比,当时的中国内部军阀乱战,实力极弱,且自蒙古灭宋以来,日本认为中华正统已灭(其实朝鲜也是这样认为不过朝鲜还是认同大明朝的,朝鲜使用了崇祯的年号用了256年来纪念大明,日本当时蔑称忽必烈胡皇,这也是忽必烈要远征日本的原因,结果远征船队被台风摧毁,日本人称其为神风,这也是日本神风突击队名称的来源),于是制定了战争计划,其实与大明万历年间丰臣秀吉所制定的征服朝鲜,再来征服中国,后再征服印度,建立一个包括日本中国、印度、朝鲜在内的亚洲大帝国计划如出一辙,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意图在最短时间内拿下中国,从而可以腾出兵力投入其他战场

5. 日本为什么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原因如下:
1、日本自丰臣秀吉时代起就有吞并东亚的野心。
2、国内经济的崩溃,强烈需要转嫁矛盾。
出于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而中国资源和劳动力众多并且成本低廉,同时还打开了海外市场;日本进过明治维新后,虽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实行法西斯专政,对外侵华。
,当时的正处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时期.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于建立在经济和商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更加明显.那么基于这样的原因,国内的各种矛盾激化,势必导致社会动荡,政局动荡.在这样的形势下,就有两条路线摆在政府的面前. 一是在本国内部化解矛盾,罗斯福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方法,具体做法不用细说. 二是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就是最好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拉动工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稳定这回.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巨额的战争赔款来缓解经济上的危机.德国,日本正是采取的这样的方式。
3、军国主义作祟,称雄世界的野心
4、中国积贫积弱,地大物博,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物质诱惑
5、宋明灭亡于少数民族,使中国天朝上国的高大形象崩溃。元清等少数民族统治中国,让日本觉得自己更有资格、能力统治中国。
6、甲午海战中满清的失败,使日本知道了中国可以被战胜。

6. 日本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1、民族个性。日本是岛国,资源缺乏,不能依靠自身资源生存,所以危机感特别强,而且这个民族特别虚伪贪婪。

2、利益驱使。清政府甲午战争输给日本之后,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从侵略之中尝到了甜头,侵略使得它的国力有了很大增强,所以对外扩张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日本长期的国策,尤其是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之后,侵略者野心更加膨胀。

3、为了摆脱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把侵略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助推了日本帝国主义走上侵略道路,日本军国主义者从而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过程

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当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军队第一次全面对抗和较量。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日本侵华战争

7.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这个东亚的岛国,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关系。从历史上看,中国对日本是友谊的,在中国强大时,特别是唐宋时期,中国人民和统治者,对日本人民在科学、文化、宗教,军事、冶金、上层建筑、农业、工具、技术等方面的输出是毫无保留的。
可日本对中国呢?谁都知道,远在明代,倭寇就屡屡进犯我国沿海,清代,他们又发动了举世震惊的“甲午战争”,国民时期,日本又侵占我们东北,进而发动“九·一八”事变、“芦沟桥事变”,此后又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一桩桩一件件令人发指的事实,无不印证出日本这个由大和民族构成的国家的禽兽行径。
日本为什么会走上侵略的道路呢?我们可以从日本的发展史上找到答案。
纵观日本历史的发展,始终以对外侵略,特别是企图征服中国,控制东亚为基本战略。当日本统一后,在力量不足时,动员一些武士和浪人对元、明时期的中国沿海地区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中国称之为倭寇。14世纪,抗倭明将戚继光,经浴血奋战,扫平倭寇。
后来丰臣秀吉①曾对织田信长②说:君欲赏臣功,愿以朝鲜为请。臣乃用朝鲜之兵,以入于明,庶几倚君威,席卷明国,合三国为一,是臣宿志也。两次帅部侵略朝鲜,被中朝两国人民所打败。到了18世纪90年代,本多利明的《西域物语》竭力鼓吹入侵堪察加、库页岛和满洲。
1803年又献上《贸易论》,主张以战争形式掠夺财富应该成为日本的国策。1823年,左藤信渊内阁制定《宇内混同秘策》,提出要使“世界悉为皇国之郡县。万国君主皆为天皇之臣民……凡此先以吞中国始。”这条海蛇的野心何其大也?不但要吞下中国,而且要吞下世界,将所有的人间财富据为己有!“皇大御国乃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各国之根本”,因此,皇国号令世界各国之“天理”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这一“天理”,日本要首先并吞满洲,继而将中国全部领土划入日本版图,尔后从东南亚进军印度,合并世界各国。19世纪50年代,吉田松阴曾主张:急修武备,一俟船坚炮足,北割满洲之地,南取台湾、吕宋诸岛。又叫嚣:与俄美讲和,乘此间隙培养国力,转而掠取朝鲜、满洲、中国,“致对俄美贸易中之所失,亦可由略地朝鲜满洲而取得补偿。”
1927年7月25日,田中义一提出了世界历史上罕见的极其露骨的侵略计划“满蒙积极政策”,世称《田中奏折》。这个秘密文件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侵略中国的方针政策。《田中奏折》提出日本新大陆政策的总战略是:“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日本获取全中国的资源以后,“就可以进而征服印度、南洋诸岛、中小亚细亚以至欧洲。”“大和民族在亚洲大陆显露身手,掌握满蒙的权利则为首要关键。”
《田中奏折》提出日本“应开拓满蒙富源,以培养帝国恒久的繁荣。”为此,日本必须千方百计地取得满蒙的土地商租权、铁路建筑权、矿权、林权、对外贸易、海运、金融权等;日本人自由出入满蒙;设置日本政治、财政、军事顾问和教官;大力奖励朝鲜移民;派遣军人潜入蒙古,控制旧王公等。为了管理满蒙的事务,日本政府要设置拓殖省即殖民部。《田中奏折》认为:“日本除采用‘铁血’政策而外,而能排去东亚的困难”;“将来欲制中国,必以摧毁美国势力为先决条件,”“不得不与美一战”;“最近将来,在北满地方必与赤俄冲突。”因此,日本计划“以军事为目的”,迅速修建几条具有战略价值的铁路,把满蒙与朝鲜连成一体,加强对我国东北的经济掠夺。
《田中奏折》提出的侵略步骤是:第一期夺取台湾,第二期夺取朝鲜,第三期夺取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全世界。该奏折写道:“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皆已实现。唯第三期征服满蒙以征服中国全土,……则尚未完成。”奏折继而提出侵略中国的具体办法。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即按此计划,以“铁血主义”即武装侵略的方针,并通过“贸易”、“移民”、“开拓”、“经营铁路”、“经营厂矿企业”等等一系列侵略形式,不断扩大和加强其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范围和势力。直至30年代发动“九·一八”事变,用武力侵占了我国东北,制造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继而,又发动了“七·七事变”,对我国进行全面的武装侵略战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自“东方会议”以来,田中的罪恶侵华计划已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一步一步地变成了现实。
从经济形势上分析。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这次危机使美国和欧洲受到极大的冲击,经济一下倒退几十年。日本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929年到1932年,全球都处在一片凄风苦雨中。中国经济由于主要是小农经济,受的影响小一些。而日本则采取了四种办法应对这次危机,一是日元贬值,二是工资指数下降,三是低利率,四是扩大军事开支和军火产业规模。同时日本出于经济和领土的需要,悍然入侵了中国东三省。
1931至1936年,高度军国主义化而又被“九·一八”事变大大刺激起领土野心的日本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充。日本官方军事订货金额达70亿日元,三菱、川崎、浦贺船渠、日产、日氮等十大民营军需企业利润平均增长48%。日本称其为“军需景气”。军事支出在1931—1936年达35%至47%,土木工程和公用事业支出则仅占8%—15%。但在这表面化的“军需景气”背后是饮鸩止渴的危险。虽然军事工业也能刺激生产,但其产品只能消耗于战争(除非搞军火输出的支柱产业),既不能还原为资本、转入社会再生产,也不能提高国民购买力、保存或发展资源。除非发动战争,掠夺他国财力、人力和资源。选择这一条路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一直在准备一场全面的战争。
与这种情况相对应的是1932年,日本政府首次发行赤字公债,总额3.83亿日元,为当年岁入的17.4%。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932年的100:50降到1933年的100:25。同年(1932),日本发行军事国债3.1亿日元。至1935年,日本国民收入为145.3亿日元,政府中央财政支出为57亿日元。与此对应的是年度一般国民收入为166.5日元,东京一般市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开支是每人每年109.2日元。农村生活水平较之则更加贫困。
这种情况是不能持久的。由于日本的国家战略就是用军事实力征服占领,养着庞大的帝国陆军和帝国舰队,以及海陆各属的空军,经济上很难持久。尽管日本逼国民党政府在华北五省自治上做出了辱失主权的让步,但是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华北,而是整个中国和亚洲。加上对中国军事力量的轻视,日本挑起了“芦沟桥事变”,提出“六月亡华”的狂妄口号,妄图在三到数个月内,征服中国。

①丰臣秀吉(1536—1598),日本战国末期武将。初为今川氏家臣的侍从,后为织田信长的家臣。1573年成为近江滨的领主。1585年任关白,后晋升为太政大臣,赐姓丰臣。1590年平定关东和奥羽地方,完成统一日本大业。1592年入侵朝鲜,被李舜臣的龟船舰队打败。1597年第二次侵朝,又败,死于桃山。
②织田信长(1534—1582),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封建领主。生于尾张(今爱知县)的那古野城,幼名吉法师。1551年继承父业,数年后成为尾张国的大名领主。1567年制“天下布武”印,展示其统一日本的抱负。1568年拥立足利义昭为室町幕府第15代将军,掌握实权。1570年6月平定了近江的浅井长政的叛乱后,率兵入京都,假天皇之威,号令群雄。1582年6月2日遭部将明智光秀的突袭而自杀。执政期间,他推行新的大名领主制,采用西方火器改革旧武士军队的战术,使武士离农,为消灭封建割据,加速统一,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开辟了道路。

8.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1、日本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国民经济亏损,黄金不断外流,工业萎缩,农业告急。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走上侵略道路,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2、日本对外扩张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又向天皇上奏了《田中奏折》,明确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扩张总战略蓝图。

3、国际环境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各主要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连。

中国政府曾将希望寄托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然而西方政治家们此时主要精力集中于欧洲战场,未向中国伸出援手。国联的绥靖主义态度使日本对国际社会不再心存忌惮,它向日本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尝到了甜头的日本从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9.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有哪四点

1.日本自丰臣秀吉时代起就有吞并东亚的野心。
2.国内经济的崩溃,强烈需要转嫁矛盾。
出于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而中国资源和劳动力众多并且成本低廉,同时还打开了海外市场;日本进过明治维新后,虽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实行法西斯专政,对外侵华。
,当时的正处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时期.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于建立在经济和商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更加明显.那么基于这样的原因,国内的各种矛盾激化,势必导致社会动荡,政局动荡.在这样的形势下,就有两条路线摆在政府的面前. 一是在本国内部化解矛盾,罗斯福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方法,具体做法不用细说. 二是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就是最好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拉动工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稳定这回.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巨额的战争赔款来缓解经济上的危机.德国,日本正是采取的这样的方式。
3.军国主义作祟,称雄世界的野心
4.中国积贫积弱,地大物博,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物质诱惑。
望采纳,谢谢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17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15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50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09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15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0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2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31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777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