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帝国为什么没有强盛

日本帝国为什么没有强盛

发布时间: 2022-06-18 00:43:18

① 中国几千年来改朝换代了好几次,为什么日本一次都没有

谁说的?不知道就不要瞎说。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于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实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公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绳文时代
从洪积世起,日本列岛上就有人类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种及日语原型的形成则被认为是1万年前至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绳文时代。当时,人们数人或十人一户居住在竖坑式草屋,以狩猎、捕捞及采集为生,构成了贫富与阶级差别的社会。

弥生时代
公元前3世纪,水稻种植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由朝鲜转入九州北部。稻作技术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扩大了生产,产生了贫富等级差别,使农村共同体趋向政治集团化。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飞鸟时代
公元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广大到各个地方。这个时期是中国许多知识和技术传入日本的时期。4世纪,大和政权吸引了大陆的高度物质文明。到了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归化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纺织、金属工艺及土木等技术。同时已开始使用中国的汉字。6世纪,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时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来了律令国家的兴盛时期。但是,此时农民贫困、游民增加,由于庄园扩大而导致公地公民制的实质上的崩溃等,矛盾开始暴露出来。
这个时期由于国家极力保护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别是佛教美术开始繁荣起来。如7世纪初期开创日本佛教文化的飞鸟文化;7世纪后期独具一格的白凤文化;8世纪中叶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响下以写实手法体现人类丰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与佛教美术相媲美,这个时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万叶集》。《万叶集》收集了8世纪中叶前约400年间,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约4500首和歌,如实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朴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现在还保存着的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籍《古事记》(712年)最古敕撰历史书《日本书纪》(720年)、最古的汉诗集《怀风藻》(751年)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文化遗产。

平安时代
8世纪末,日本将都城移至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市),试图重建律令体制。但由于公地公民制的崩溃,国家陷入了财政困难。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便告终止,就此不在大量摄取大陆文化。
10—11世纪,藤原氏垄断政权,以庄园为经济基础,势力最为强盛。但是,由于地方政治的混乱,导致治安混乱,武士集团强大起来。到11世纪末,为对抗藤原开始实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时代后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执政)。于是,武士进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时代以中国文化为特色。9世纪时受唐朝影响,密教和汉学方面的弘仁、贞观文化还十分繁荣。但是10世纪后与大陆的直接交流断绝后,便产生了日本独特的贵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纪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11世纪初)、随笔《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后)等等一批文艺作品。

镰仓时代
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幕府,从此诞生了武士政权,由此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13世纪后期,幕府的武士统治开始面临困难,镰仓幕府逐渐走上灭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过去的贵族文化为基础,摄取宋朝时传入日本的禅宗文化,培育了生动、写实、朴素及独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亲鸾、日莲等着名僧人创建了镰仓佛教,获得了各阶层的信仰。12世纪传入日本的禅宗受到了关东武士的重视,艺术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倾向。文学方面出现了以源平合战为背景小说《平家物语》(原作诞生于13世纪初),是日本古代军记物语的杰出代表。

室町时代
14世纪的前半期,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稳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后,2个多世纪内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压倒公家,处于优势。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薄弱。应仁元年(1467年)一月,应仁之乱爆发,全国各地的大名纷纷而起,室町幕府摇摇欲坠,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战国大名成了统治当地土地及人民的强而有力的独立政权。
在文化方面,无论是贵族还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禅宗的影响。14世纪末期以金阁寺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纪末期以银阁寺为代表的东山文化都十分发达。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来到日本,传入了枪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满生气的时代。

战国时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时代)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16世纪中叶,一位决心以武力统一日本、结束乱世的枭雄出现,他就是织田信长。永禄三年(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并准备进攻山阴、山阳。在此期间,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逝。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大败西军,建立德川政权。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战国时代结束。

江户时代
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在江户(现东京)建立幕府政权,此后260多年,德川家统治全国。这段时期被称作江户时代。德川幕府严格控制天皇、贵族、寺院神社,并费尽心计统治着支撑幕藩体制的农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就职,下令锁国。除开放长崎、界作为对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国人来日本,也禁止日本人远渡海外。由于闭关自守,幕藩体制迎来了安定时期。但是随着产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自给自足的经营体制系崩溃,18世纪起幕藩体制开始动摇。
庶民文化是这个时期的特色。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的元禄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关东地方人称京都、大阪为上方)地区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净琉璃、歌舞伎、浮世绘、文人画等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商人文化。

明治时代
江户幕府末期,天灾不断,幕府统治腐败,民不聊生。且幕府财政困难,使大部分中下级武士对幕府日益不满。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叩开锁国达200余年的日本国门。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日本人逐渐认识到,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才是日本富强之路。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展开了。在这场推翻幕府统治的运动中,萨摩、长州两藩武士起着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维新三杰”之称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的领导下,成功发动政变,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政权,并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诏书。这就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日本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之后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明治初期,日本重视轻工业,19世纪90年代,生丝和棉花纺织业已经为典型工业。生丝全国出口量第一,棉花和纱代替了茶叶,出口量仅次于生丝。渐渐地,日本成了生丝和棉的出口大国。但与此相对照的是,日本的重工业在此时期发展缓慢。日本国力逐渐强大。后来在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方面称“日清战争”)及日俄战争中打败中国北洋舰队,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一。

大正时代、昭和时代
与明治时代取得的历史性进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称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1912—1926年),政绩还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为脑病所困,最后被迫让权疗养,由裕仁亲王摄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时代前30年,对于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来说,是黑暗的30年。这时的日本政府致力于侵略扩张。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不久后侵占中国满洲。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不仅给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这是日本历史以及中日关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美军占领日本,改日本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
1972年7月,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开始执行“多边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访华,于9月29日与周恩来总理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应邀访问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中日两国关系从此趋于正常化。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号为“平成”。

② 日本为什么没有像英国哪样成为日不落帝国

运气不好。亚洲的中国,非常难打败,
并且美国,英国。其他列强不会坐视不理,
时机不对,得罪了苏联,美国。
更多的是对手太多了!!!亚洲国家喜欢死战

③ 曰本在明治维新时仅凭他们那么困乏的资源就能使国力大大增强 那时的清国为什么怎么也强不起来

1、日本人文化崇尚团结,本性争强好胜,注重学习,民族性具有相当活力。鸦片在中国盛行,但在日本并不盛行,很能看出中日两国民族的精神面貌的不同。改革前景自然也就能够看出几分。

2、日本自古以来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并不稳固。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自皇帝以下各级官员臣民一体遵守的局面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并没有出现。老实说,日本人锁国不过就是上层人物“锁国”,下层各级人士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打破封锁,开眼看世界。这和中国的锁国大大不同。

3、既然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在日本没有什么太大根基,推翻幕府自然比推翻清朝容易许多,破坏性也小很多。日本天皇和将军两套元首模式可以方便除旧布新,一个不行再换一个。中国皇帝独揽大权,皇权意识,官僚机构根深蒂固,一体同根,尾大不掉。改变帝国自然伤筋动骨,改革和革命很困难。

4、天皇不掌权的“虚君”历史也有助于日本确立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立宪”,但至少能起到一些积极作用。中国自古皇帝独尊,明清更是皇帝独裁的登峰造极时期,所以任何分权或者民主改革均难以执行。即便推翻了帝国,继任的“总统”,“主席”,“总书记”一类的,和皇帝的权力也差不多,甚至犹有过之!

5、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为顺畅,日本商人地位卑下,但因为社会结构的关系,其自由度和社会影响也远比中国商人大,因此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在日本也颇受欢迎。中国资本主义长期受到压制,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农村贫困生产力低下,购买力也低下,资本主义水土不服也是自然的。

④ 日本为什么没有成为日不落帝国

一个国家的强盛无非是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协调发展的结果。模仿是日本的强项,曾为其带来好学生的美誉,但实际上日本虽然好学,但却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过于偏执,往往陷于邯郸学步的窘境。日本开始向中国学习,后来又向西方看齐。这样使得日本人搞不清自己应该算哪方人?因而就发明了染黄自己的头发,以为这样就让自己变成了西方人。日本在亚洲是最先觉醒的民族,按理说日本应该以自己的体验,唤醒亚洲的同胞,一起反抗西方殖民统治。但可惜,日本却是和西方殖民者一道坑害自己的亚洲同胞。让自己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亚洲同胞的牺牲上,这怎能赢得亚洲尊敬。(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日本作为唯一的亚洲国家,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建立的血腥的大东亚共荣圈,对中国和东南亚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日本在政治上缺少一位世界级的领导人,比如说象中国的毛泽东,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这样的通过自己国家的变革,从而影响世界的领导人。反而由于岛国的劣根性,尽是一些自以为是,狂妄无知的人物,这样的人,只能称之为政客,不会让日本在政治上有什么作为。近年来日本居高不下的自杀率,更是表明了普通日本人对前途的迷茫和绝望。经济上,日本就更没什么值得夸耀得。世界上公认的有三大善于经商的民族,犹太人、中国人和印度人,没有日本人。日本人的偏执狂在日本人的航母情界上表现的淋漓尽致。非要造航母,恢复二战中联合舰队昔日的辉煌不可。不惜花费巨资,费劲心机,其实毫无必要,把这个精力用来搞好和周遍国家的关系多好!他不,也不想想,如今是什么年代了,天上有侦察卫星,空中有飞机、导弹,费劲心机,就是让你造出航母又怎样,还不是活靶子一个,二战中的大和战舰的命运,日本一点都不吸取教训,死不认错!或者把这笔经费用来改善国民生活也不错呀!军事上,日本就更没有什么成就了。有网友讥笑日本人除了会偷袭,就不会打仗。二战中,日本在中国的表现,证明了此言不假。一开始是日军在中国大陆上,乱冲乱撞,碰了钉子后,又龟缩不前。是打胜了不知道乘胜扩大战果,失败了又只知道死守抵抗,毫无战法可言。日本有一部兵书叫《斗战经》,此书批评中国《孙子兵法》是对敌人的胆怯,而不适合日本,他们认为真锐之气才是日本兵法的至宝。结果实践证明日本是错误的。为什么?你看二战中日本曾经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编队,上面有当时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也拥有当时最好的潜艇编队。但是,你看日军将领是怎么指挥的。强大的潜艇舰队不是用来袭击对手的运输线,而是用来当运输队,为什么?因为根据《斗战经》来说,用潜艇来偷袭对手的运输线不够光明正大,日军要堂堂正正在水面上用大型战舰来打败对手才是上策。强大的航母编队已经被证明了是攻击的主力,但日军将领就是抱着大炮巨舰决胜的主张不放。多么愚蠢!所以,日本永远也不会象英国那样成为日不落帝国。

⑤ 大清帝国时,为何日本的崛起仅仅用了不到30年

日本经历倒幕运动,亲政的明治天皇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同时期稍晚的清朝也开始洋务运动,但是,东方两个儒家文化圈的过度相似的经历走上了不同的结果,满清一开始就是治标不治本的样子工程,而日本则是自上而下的全民革新运动。

至此,对日本来说自打立国以来都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好机会。自从丰臣秀吉筹划入侵中原,到田中奏折,日本梦寐以求的入华计划引来了最好的时代。

而中国呢,从洋务运动开始,满人的主要目的是保大清不保中国,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甚至,贵族们的思维更加阴险:宁与友邦,勿与家奴。满洲贵族们心心念的是自己的皇位特权,而不是家国社稷。

所以,从一开始,洋务运动就不可能成功,他只能延缓清朝灭亡,事实上也确实延缓了清朝的灭亡。

⑥ 日本的王朝为何能延续两千年不倒塌呢

改朝换代,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中国封建史两千年,换了十几个朝代,往往一个王朝经历大约200多年就会被取代,历史原因也是多样性的,在看看中国周边的国家,也同样是如此,几乎几百年就会改朝换代。



英国的皇室估计也是这个原因吧,这是世界上唯一保持了君主立宪的两个超级国家,人们惊讶的发现,皇帝,王者和现代化社会毫无关系,重要的还是看人怎么管理这些东西。

⑦ 日本帝国什么时候建立;什么时候崛起;什么时候强盛;什么时候衰落;什么时候灭亡(具体年代:指19x

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日本就此强盛,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918事变占领东北全境,1937年7月7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日本此时军事力量如日中天,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此后美国反击,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请楼主采纳!

⑧ 日本大帝国,为什么那么牛

日本的牛其实都有很大隐患的...他的两个强盛期其实都不【扎实】,和那些传统强国的强盛不太一样....
现在的日本不牛,日本牛在二战前期和70,80年代的经济奇迹时期。现在的日本比较一般。日本的两个强盛期其实都不【扎实】,和那些传统强国的强盛不太一样,日本缺乏一口口好好消化胜利的能力。

⑨ 二战时期的大日本帝国鼎盛时期的综合国力怎么样

二战时期日本的综合国力是非常强大的,日本是七个“列强”国家之一,这七个“列强”分别是美、英、德、法、苏、意、日。日本是一战战胜国,拥有着世界一流的海军,三流陆军。在一战后成立的国际政治协商框架-国际联盟中(相当于今天的联合国),日本与英,法,意并列作为四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美,苏,德没参与),国际政治地位可见一斑。

客观的来说,二战时期的日本已经拥有现代化的军队和经济体系,也是一个工业强国。他之所以在二战中失败,是因为他推行法西斯主义,而且日本的军国主义害了他们。二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日本失败理所应当。

⑩ 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没有过多久变强大起来

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区别
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上。第一,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优于中国。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19世纪中叶,这两个国家都还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充分的社会经济前提。只是由于遭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日中两国才被迫将“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任务提上自己的历史议事日程。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因此它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也比中国更有利一些。第二,日本幕府统治与清朝统治虽然同样面临严重的危机,但情况有所不同。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其危机主要体现在:一是日本存在着猛烈而持续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它有力地冲击着幕府的统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分化也日益激烈。旧的统治阶级——武士等级,不仅在其上层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日益贫困化的广大下级武士对上层的不满情绪也发展到“恨主如仇”的严重程度,一部分武士甚至向资产阶级转化,这就使幕府陷入极端孤立的地位。此外,强藩的离心倾向也越来越大。1864、1865年幕府两次发兵征讨长州藩,标志着幕府与强藩的矛盾也已公开化。而日本封建制度因其僵化的土地所有制和封闭式的社会结构,不但无法调节这些矛盾,本身也陷于瓦解。而中国戊戌维新时却没有出现这样的形势。自从1864年欺骗利用。在统治阶级内部,掌握清政府大权的满族贵族,对外向外国侵略势力投降妥协,勾结起来共同绞杀中国人民革命;对内则向汉族地主实行让步,依靠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军阀官僚镇压农民起义,办理国防外交,使清朝封建政权暂时得以维持。统治阶级内部虽然有洋务派、顽固派以及帝党、后党之争,但总的说来守旧势力还很强大。

从力量对比上。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尚不成熟的条件下,能否实现近代的社会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旧的统治阶级营垒中是否能分化出一支革新的力量以及这支力量的实力情况。在日本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势力已经十分脆弱,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抬出天皇为旗帜,与反幕府的强藩相结合,既有基地,又有军队,广大农民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因此组成了强大的维新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中国的情况则不然。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又是它们的共同思想准则。而且,这股反动势力还有强大的外国侵略势力的支持。因此,在这个具有特殊凝聚力的统治营垒中是很难分化出与之相对抗的革新势力的。如中国的维新势力仅以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为核心,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既没有基地,也无兵权、财权,“与守旧党比,不过千与一之比,其数极小”(严复语)。因此,守旧势力一反扑,维新势力顷刻瓦解。

从政策措施的实施上。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如奉还版籍(1869年)、废藩置县(1871 年)、改革封建身份(1869至1873年)、废除封建俸禄(1876年)、地税改革(1873年)、教育改革、殖产兴业、修改不平等条约,最后制定宪法(1889年)、召开国会(1890年),使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百日维新”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从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而中国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2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6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570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3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19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4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7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377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17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