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端午吃什么
㈠ 日本要端午节吗
早在飞鸟时代,端午节传入日本,与当地的民俗“五月祭”相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端午节文化。直到江户时代以后,才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改用公历,如今因为日本人的端午节是在公历5月5日,万万没想到,日本端午节居然和儿童节一起过。
和中国的端午节纪念屈原不同,日本的端午节是纪念武士的,因为当天还是儿童节,所以也是孩子们的狂欢日。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口挂上鲤鱼旗,向神灵祈祷小孩健康幸福地成长,有一天可以鲤鱼跳龙门。也会摆上头盔、刀剑等兵器祈求男孩子能善战善武,成为一个真正的武士。
日本端午节这一天,日本人也会吃粽子,但是他们的粽子是长长的锥形,最初是用茅叶包裹,现在也有用菖蒲叶、竹叶、芦苇叶包裹的。日本文化习俗关西地区多吃粽子,而关中地区多吃柏饼,柏饼是由含有馅料的高档米粉制成的和果子,为迎接儿童节,商店里也会推出各种鲤鱼造型的糕点、武士造型的巧克力等,供小孩解馋。
希望采纳哦~
㈡ 日本的端午节什么时候,有粽子吃吗
日本西化之后,就不过阴历了,所以日本端午端是阳历的
5
月
5
日,没有粽子,挂挂
鲤鱼旗
是有,那天也是日本的男儿节。
㈢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各国端午节习俗
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
韩国端午节习俗:除了举办多种祭祀仪式外,韩国当地还会组织比如摔跤、荡秋千、拔河、射箭等比赛,还有假面舞、烟火表演、端午放灯等活动。
日本端午节习俗:在日本,端午节主要是男孩子的节日,有男孩的家庭要挂出鲤鱼形状的旗子。江户时代,崇尚武士精神,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表达了父母期望子孙成为勇敢坚强的武士的愿望。
越南端午节习俗:在越南大人们会给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戴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
新加坡端午节习俗:新加坡的端午节,会在东海岸公园举行精彩的龙舟邀请赛,世界各地的龙舟队伍聚集在此,一较高低。
德国端午节习俗:端午赛龙舟在德国落地生根已经有20多年,龙舟赛在德国流传很广,比赛时,每支龙舟可容纳20人,选手允许使用自带划桨。
㈣ 日本人端午节为什么用柏叶包馅儿
日本主要的端午习俗包括:吃粽子和柏叶饼。有些地区把菖蒲和艾蒿插在屋檐上,或放在房顶上。有些地区喝菖蒲酒,用菖蒲水沐浴。传统的日本浴池在端午都要把菖蒲切成段放进水池中。这些都与中国端午节习俗基本一致。鹿儿岛五月五日的时候,母亲背着不到一岁的小女孩出门,在外边跳一种名叫幼女祭的圆圈舞。类似于中国南北方普遍存在的带孩子回外婆家躲端午的习俗。
㈤ 日本各大节日的饮食
日本并不是每个节日都一定要吃什么的,我只把特定的,大多数日本国民在此节日一定要吃的,举出来
元旦:杂煮年糕汤
こどもの日:鲤鱼烧,柏饼,粽子(与我国端午节是同一天)
盂兰盆节:甜酒
月见:米粉团
七五三:千岁糖,红豆米饭,鳊
㈥ 日本为什么也有端午节习俗是什么
日本的端午节
二战前,日本的端午节又称儿童节,是男孩子的节日。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竖起鲤鱼旗,吃粽子和柏叶饼来祝贺。竖鲤鱼旗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有中国“望子成龙”的意思。从下面看鲤鱼旗,浮现在蓝天下的鲤鱼很像在水中健壮地游。另外,为了避邪,把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将菖蒲放入洗澡水中洗澡。说到避邪,还有着这么一段传说:从前,有个叫平舒王的君主,诛杀了一个不忠之臣,这个奸臣死后化为一条毒蛇,不断害人。有个有智谋的大臣,头戴红色的蛇头,身上洒满菖蒲酒与之激战,最终制服了毒蛇。从此,在端午节时,插菖蒲、熏艾叶、喝菖蒲酒,就流传开来,成为传统的风俗,日本人称“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端午的习惯是在日本的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到现在,与中国的意义大不相同了。中国是在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为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和举行赛龙舟活动的;在日本,主要是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叶饼。菖蒲因为叶子的形状像剑,被用来避邪的。其实依我看,菖蒲是中药,能够消除病魔倒是真的。在日语中“菖蒲”和“尚武”是谐音,因此日本端午节又渐渐地变成了男孩子的节日。至于为什么端午节定在5月5日,老板也说不上,或许是从中国传过来变了样也未可知。
虽说中日两国的端午节意义已不相同了,但中日两国的文化还是源远流长。
㈦ 日本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和文化
日本
日本也有端午节。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的贵族阶层首先引进了中国的端午节。后来,这个节日传入民间。江户时代,端午节的各项要素已经普遍存在于日本民间生活之中。
日本主要的端午习俗包括:吃粽子和柏叶饼。有些地区把菖蒲和艾蒿插在屋檐上,或放在房顶上。有些地区喝菖蒲酒,用菖蒲水沐浴。传统的日本浴池在端午都要把菖蒲切成段放进水池中。这些都与中国端午节习俗基本一致。鹿儿岛五月五日的时候,母亲背着不到一岁的小女孩出门,在外边跳一种名叫“幼女祭”的圆圈舞。类似于中国南北方普遍存在的带孩子回外婆家“躲端午”的习俗。
日本冲绳有端午竞渡习俗,称为“哈利”。长崎的“爬龙”活动就是竞渡。这都是从中国传入的。当然,与中国一样,日本的竞渡活动并不都是在端午节进行。像对马、岛根等地区的竞渡日期不是端午节,内容也是日本特有的神社祭祀仪式之一,这些恐怕是日本文化固有的。
日本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是,挂鲤鱼旗,摆武士偶人。在日本,端午节主要是男孩子的节日,三月三是女儿节。所以,每到端午节,有男孩子的家庭要挂出鲤鱼形状的旗子,有一个男孩挂一条。从鲤鱼旗的数量可以知道此户人家有多少个男孩子。家里还要摆出相应数量的武士偶人,表示孩子未来能成为武士。不过,有的日本学者认为:原始的武士偶人可能是用来转移污秽和灾难的,就是把它们扔到江河大海里。这和中国民间的“躲避灾星”、“扔灾”习俗是一致的。
㈧ 日本端午节 详细资料
日本的端午节又称儿童节,是男孩子的节日。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竖起鲤鱼旗,吃粽子和柏叶饼来祝贺。竖鲤鱼旗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有中国“望子成龙”的意思。从下面看鲤鱼旗,浮现在蓝天下的鲤鱼很像在水中健壮地游。另外,为了避邪,把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将菖蒲放入洗澡水中洗澡。说到避邪,还有着这么一段传说:从前,有个叫平舒王的君主,诛杀了一个不忠之臣,这个奸臣死后化为一条毒蛇,不断害人。有个有智谋的大臣,头戴红色的蛇头,身上洒满菖蒲酒与之激战,最终制服了毒蛇。从此,在端午节时,插菖蒲、熏艾叶、喝菖蒲酒,就流传开来,成为传统的风俗,日本人称“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端午的习惯是在日本的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到现在,与中国的意义大不相同了。中国是在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为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和举行赛龙舟活动的;在日本,主要是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叶饼。菖蒲因为叶子的形状像剑,被用来避邪的。其实依我看,菖蒲是中药,能够消除病魔倒是真的。在日语中“菖蒲”和“尚武”是谐音,因此日本端午节又渐渐地变成了男孩子的节日。至于为什么端午节定在5月5日,或许是从中国传过来变了样也未可知。 虽说中日两国的端午节意义已不相同了,但中日两国的文化还是源远流长。就说端午节吧,中国有插艾蒿避邪风俗,日本有插菖蒲避邪之说;中国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日本有挂鲤鱼旗的风俗。
㈨ 日本的端午节是哪一天
日本的端午节是在公历的5月5日。
在日本,端午节又称端午之节句、菖蒲之节句。
一般认为日本的端午节是在飞鸟时代(约始于公元593年,止于710年)由中国唐朝传入。当地农民在农历五月有一个被称为“五月忌”的祭祀活动,后与中国唐代端午习俗的内容结合,开始形成具备日本本土特色的端午节。不过,端午节最早在日本是属于贵族享受的节日,通常只在皇宫内搞一些活动,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在江户时代以后。
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农历,改用公历,于是端午节的法定日期也改为公历5月5日,但部分地区的端午传统活动仍照旧历日期进行。日本政府自1948年起把5月5日定为儿童节,列为公众假期。
(9)日本端午吃什么扩展阅读:
日本的端午节主要成了儿童节,吃粽子及柏饼,插鲤鱼旗,有些富裕人家还会插武家之刀和旗,摆兜或五月人形(桃太郎或金太郎造形的娃娃),洗泡菖蒲避邪强身,所以在日本“端午之节句”又名“菖蒲之节句”。
日本人的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米粉做成的,形状是长圆形的,上面缠以兰草,是节日赠送亲友的礼品。墨西哥人也喜欢吃粽子,不过他们的粽子是以粗颗粒的玉米面为原料,用玉米叶或芭蕉叶包成的,里面放有肉片和辣椒等。
㈩ 与中国相比日本端午节有什么特色
日本的端午节是在其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的。日文是以中文为基础的,但大部分字都变了样,并且字意、词意、发音也不相同了。端午节本来应该是阴历五月初五,而到日本后就变成阳历5月5日了。到现在,日本的端午节与中国的端午节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意义上却已经完全不同了。
在中国,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为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和举行赛龙舟活动,同时,在这一天有插艾蒿避邪的风俗。而在日本,端午节主要是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叶饼。并且要插菖蒲避邪(因为菖蒲叶子的形状像剑,所以用来避邪)。客观地说,日本过端午节的时间正是万物生长的时期,同时也是百病可能发生的季节。菖蒲是中药,能够消除病魔。
日本的端午节又是男孩子的节日。这是因为在日语中“菖蒲”和“尚武”是谐音,因此渐渐地变成了男孩子的节日。人们希望男孩子茁壮成长和事业有成,于是竖起鲤鱼旗,摆上武士偶像、盔甲和战帽。我们走在街上,看到一些家庭的院子里竖起了鲤鱼旗,据说,此举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地成长,有中国望子成龙的意思。从下面看鲤鱼旗,浮现在蓝天下的鲤鱼很像在水中游动着。另外,为了避邪,人们将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将其放入洗澡水中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