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剑法为什么这么快
⑴ 有了解日本剑道的人吗
剑道”一词最早源于中国前秦时期古籍《吴越春秋》。中国一脉相承的双手刀法经过日本官方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官方往来,以及朝鲜半岛和大陆沿海周边地区和日本列岛的民间交流,于汉唐时期流传到了日本。传至日本的刀法经过日本长年的战争岁月不断演变,在日趋稳定的 日本江户时期,模仿日本盔甲的样式,制作了剑道护具与竹剑的基本形制,确立了日后体育剑道的雏形。经过明治维新日本政府颁布“废刀令” 之后,渐渐定型并逐渐发展到现在确立了“体育剑道”这种古代双手剑术在现代运动领域内的存在形式。如今在日本、韩 国,剑道同时也是警察的必修训练课程,法国、巴西的警界也极为重视。剑道为世界上仅有的两项器械直接对抗的竞技体育项目(另外一项就是奥运项目“击剑”),剑道普及于世界上四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据国际剑道联盟前些年的统计,世界上练习剑道的人口约有500万人之多。现在剑道运动竞技水准居于前列的国家是日本与韩国,我国的台湾地区也拥有非常高的运动竞技水准。
现代的剑道,是使用竹刀、穿着护具进行真实的剑术格斗型体育运动。所以,在器材上也有特别的讲究;竹刀是用四片竹板外加刀尖皮及握柄皮组合而成。防护用品有面具、护胸、腰垂、手套及穿着棉质衣裤。场地通常在木制弹性地板上,赤脚对打。因而,保护措施做得很完善,所以,比其它武术运动所发生的伤害率较低。剑道的训练运动量非常大,对于消耗脂肪改善体形有着直接的效果,不过同时有着独特的练习方法保持身体的柔软性,而不会像很多负重训练容易使得肌肉变得僵化。剑道不但适合年轻人练习,很多高段老师到了七八十这样的年纪还照样在剑道场上进行比赛,更有过了九十岁还可以上场表演的老前辈。
剑道是属于武术的运动,学习的态度必须严格认真,才能得到实质的效果。欣赏和观看剑道可从外在的技术和内在的心理两方面来看。就技术方面,动作利落姿势优美,气势及精神饱满,显现强而有活力的表现。就心理方面而言,观看其临场情绪表现是冷静或浮燥,交战中是否能有敏锐正确的判断力,如何采取妥适的因应对策,如“先发制人”、“以逸待劳”或“反击致胜”的战术运用等,便可看出习剑者的智慧与修炼。练习徒手的拳术很可能需要年轻年轻力壮才会占尽优势,但是剑道绝对是一种对力量控制的艺术,剑道追求的不是绝对的强有力,一拳打死奔牛的蛮力在剑道练习里面可以说是没有用的,真正的剑道追求的是力量的调和,也就是对力量的完全控制,达到“柔软”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剑道。剑道具有运动和武术的本质,长期修习,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精神活力外,同时能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力、专注力和果敢进取的性格,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冷静自信的态度,剑道界一直流传有“剑道是一辈子的修行”这样的说法。这些优点不只用于武术,对各人处事的理法或事业的经营都助益良多。所以习之不辍,终身受益。
⑵ 中国的剑术和日本的剑道有啥不同
中国剑术与日本剑道之比较
人们对中国传统剑术的认识,有两种极端的看法:一是认为中国剑术玄妙神奇得不得了,世界上一切同类的武技在中国剑术面前,都不足道,轻描谈写地就能把对手收拾了;二是妄白菲薄,认为中国剑术是花架子,不堪一击。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中国传统剑术有其深奥的理论、独到的技术和功法,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剑道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之一,有悠久的历史。作为战场上的武器,日本剑(刀)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1945年结束)。剑道转变为竞技体育运动,至今仍为日
本人民所喜爱。
剑道有很强的实用性,格斗制胜是剑道发展的宗旨。学练剑道,可以锻炼身体,获得自卫防身本领,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和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本的大、中学把剑道列为必修课程。剑道在日本有很高的地位,与柔道一起被尊为国技,国民以具有高超的剑道水平为荣。
术作—对比,以突出中国剑术的特性。
在日本历史上,日本古代的武士阶层是一个统治阶层,他们以高超的剑道技术征服其他领主,获得统治地位。所以,剑道从一开始就是以进攻的姿态出现的,其技术风格是凶狠勇猛,以胆和力降人。
今天的日本剑道已不采取钢剑(日本刀)格斗的形式较技,而是采用竹制的剑器。竹剑由四条竹片组成,竹片由皮包头、中箍、护手盘和剑柄固定。剑道用剑的规格已经标准化,分大学生、高中生、中学牛三种规格,长度约1至1.18米。剑道是双手握剑,所以剑柄较长,双手握剑是为了增强格斗劈刺的力量。为选手在比赛中全面发挥劈刺格斗技术和安全,剑道比赛使用专门的护具,含:面罩(头盔)、胴甲(护胸)、护服、手套等。护具是比较笨重的。
剑道技术主要是双手握剑劈刺。防守技术是挑刀、躲闪、格挡。身法、步法主要是二人相对正面攻防,所以身法和步法移动幅度都不大。进攻多举剑(刀)过顶(头顶),以加大打击力量。上述介绍可以看出,日本剑道的发展、技术风格和文化传统与中国剑术是完全不同的。根本不同之点如下:
1.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剑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至前221年)已经从两军交战的车、步战中得到发挥。当时的阵战以兵法胜,也就是战略上胜人,重斗智而轻斗勇。这种战略恩想渗透到单兵的剑法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分不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不崇拜强者,道德观念是扶持弱者。这都反映在当时的剑法中.恃巧不恃力、斗智不斗勇,以弱胜强。当时出现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典范。单兵训练注重机动灵活,所以兵器甲胄装备都相对较轻。用兵多诈;剑术多变。
日本文化发展较晚,在日本中古时期(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出现了武士文化和禅宗思想。《日本文化史》(日本外务省编印,1987年版)记述禅宗和武士文化,写道:“在南北朝内战之后,武士阶级的权力大力加强,对主要是贵族的文化开始有革新,作出自己的贡献。武士文化在室町时代(1333—1573)达到了顶点。”又写道:“禅宗与佛教其他宗派不同之处在它强调个人的修炼和守律。禅宗僧人和禅宗教义一起从中国带回日本的宋代和元代的艺术,与崇拜比,更注重悟。禅宗这样的新特性很容易为武士文化所采纳。
日本的武士文化在中国是不曾有过的。中国的宗教从来没有形成过坚定的信仰或信念,例如,信佛而不懂佛,言道而不明道;神佛被视为保佑发家致富、功名成就、平安无事,甚至求得贵子的工具。保佑一方,就修庙塑像;不保佑扰拆庙毁像。所以禅宗在中国也没有多大会政治文化影响。武土文化和禅宗都强烈地表现在剑道上,所以剑道的技术风格是拼命式的,凶狠残暴。不但在日本中古时期的内战中如此,在近代日本对外的侵略战争中,最典型的是侵略中国的战争中表现得尤其充分。
2 中国剑术与日本剑道之比较
技术风格不同
中国剑术的巨大变革是从唐代开始的,剑作为作战武器被刀代替,然而剑并末因之销声匿迹。剑从战场上退出来,转入更广阔的大舞台——民间,所谓“江湖”。剑术的发展,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具人民性,许多民间剑客把剑术钻研习练得“炉火纯青”,“出微入化”。中国剑术走了一条与日本剑道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剑术的发展与道教思想和道士的实践密个可分。道士云游天下,是最不受约束的人,以“闲云野鹤”称之。古代道士几乎都剑,所以中国剑术的风格是“闲云野鹤”式的,潇洒飘逸,变化多端,随意性极大。而日本剑道则技术单调,古板,严格遵守若干固定程式,例如,每击必双手握剑(刀)高举过顶(头顶)。这是一个非常不利的程式。故,日本剑道表现得凶狠有余而变化不足。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军队的大刀队正是利用这点,在白刃战中制胜的。中国士兵常利用口本士兵举刀过顶的—瞬间击杀之。
3.技术含量的差别
中国剑术有“十年磨一剑”的说法。这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立于不败之地”有关、与对手对敌要求有“十分取胜”的把握。这就要求剑术有极大的技术含量,不能练习二三年就深入不下去,没什么可练习的了。提倡练功,练功不练力,力也功中。这就是“内家剑法”。
日本剑道是实用型技术,招法简单无华,学习几天就可以应用。提高靠实际格斗经验;训练是重复少数的规范功作;取胜靠必胜、必死的心理素质、凶狠的招法、强大的力量和迅猛的速度。
4.意志修养不同
中国剑术的主导思想是以弱胜强,所以提倡“以柔克刚”,“无过不及”,“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不硬拼。所以它的取胜在于顶住对方开始时的一系列强攻,不被打垮,从而胜券在握,即所渭“后发制人”。这都表现了中国剑术的民间特点。应该承认,这种剑法不适于打大仗、对大阵的冲锋战场。
日本剑道,志在必胜、必死,全力决斗,有我无敌,甚至拼个两败俱伤,一旦强攻无效就—筹莫展,然而日本武士精神决决不坐以待毙,而是“困兽犹斗”。这是要认真对付的。
我国的武术家,纷纷着书献艺,提出武术克敌制胜的重大意义,倡导全民尚武精神。太极拳大师吴图南先生,1936年在所着《太极剑》一书的自序中与道:“去冬,更本发扬光人之旨,继成此《太极剑》一书。用赠国人,供诸同好!尤望举国民众,闻风兴赵,大声疾呼,加紧锻炼。十年之后,若与世界列强,战于疆场、虽我科学落后、火器不精,然而横磨成师,大刀有队,或可为救国雪耻之一助。倘能恢复吾国民族固有之精神;达到国际自由平等之地位;亦着者二十余年提倡国术之志愿成功矣夫!”当时中国军旅不乏剑术大家,最着名者如李景林先生。中日两军内刃战之事实证明,中国传统武术对付日本剑道之劈刺是实用和有效的!剑道的致命弱点在于“过”,扬刀狠劈,不留余地,被劈中者必身首异处;然而因其凶猛,暴露的破绽就多而大,一旦劈空,势必用力过猛而无回旋余地,即“旧力已过,新力未生”,此必死之时也。这就是剑道可以被击败的根本原因。惜乎!我国今日“横磨之“大刀之队”安在?而日本之剑道犹存。本书就是带着这个问题而编写的,就笔者所知中国剑术之一鳞半爪,引发国人志士之奋发图强,重新挖掘国之瑰宝——中国剑术之技击,使中国剑术得以跻身世界技击体育之林.大放光彩!
⑶ 中国剑术和日本剑术有什么区别
中国剑术与日本剑道之比较人们对中国传统剑术的认识,有两种极端的看法:一是认为中国剑术玄妙神奇得不得了,世界上一切同类的武技在中国剑术面前,都不足道,轻描谈写地就能把对手收拾了;二是妄白菲薄,认为中国剑术是花架子,不堪一击。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中国传统剑术有其深奥的理论、独到的技术和功法,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剑道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之一,有悠久的历史。作为战场上的武器,日本剑(刀)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1945年结束)。剑道转变为竞技体育运动,至今仍为日本人民所喜爱。剑道有很强的实用性,格斗制胜是剑道发展的宗旨。学练剑道,可以锻炼身体,获得自卫防身本领,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和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本的大、中学把剑道列为必修课程。剑道在日本有很高的地位,与柔道一起被尊为国技,国民以具有高超的剑道水平为荣。术作—对比,以突出中国剑术的特性。在日本历史上,日本古代的武士阶层是一个统治阶层,他们以高超的剑道技术征服其他领主,获得统治地位。所以,剑道从一开始就是以进攻的姿态出现的,其技术风格是凶狠勇猛,以胆和力降人。今天的日本剑道已不采取钢剑(日本刀)格斗的形式较技,而是采用竹制的剑器。竹剑由四条竹片组成,竹片由皮包头、中箍、护手盘和剑柄固定。剑道用剑的规格已经标准化,分大学生、高中生、中学牛三种规格,长度约1至1.18米。剑道是双手握剑,所以剑柄较长,双手握剑是为了增强格斗劈刺的力量。为选手在比赛中全面发挥劈刺格斗技术和安全,剑道比赛使用专门的护具,含:面罩(头盔)、胴甲(护胸)、护服、手套等。护具是比较笨重的。剑道技术主要是双手握剑劈刺。防守技术是挑刀、躲闪、格挡。身法、步法主要是二人相对正面攻防,所以身法和步法移动幅度都不大。进攻多举剑(刀)过顶(头顶),以加大打击力量。上述介绍可以看出,日本剑道的发展、技术风格和文化传统与中国剑术是完全不同的。根本不同之点如下:1.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中国剑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至前221年)已经从两军交战的车、步战中得到发挥。当时的阵战以兵法胜,也就是战略上胜人,重斗智而轻斗勇。这种战略恩想渗透到单兵的剑法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分不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不崇拜强者,道德观念是扶持弱者。这都反映在当时的剑法中.恃巧不恃力、斗智不斗勇,以弱胜强。当时出现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典范。单兵训练注重机动灵活,所以兵器甲胄装备都相对较轻。用兵多诈;剑术多变。日本文化发展较晚,在日本中古时期(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出现了武士文化和禅宗思想。《日本文化史》(日本外务省编印,1987年版)记述禅宗和武士文化,写道:“在南北朝内战之后,武士阶级的权力大力加强,对主要是贵族的文化开始有革新,作出自己的贡献。武士文化在室町时代(1333—1573)达到了顶点。”又写道:“禅宗与佛教其他宗派不同之处在它强调个人的修炼和守律。禅宗僧人和禅宗教义一起从中国带回日本的宋代和元代的艺术,与崇拜比,更注重悟。禅宗这样的新特性很容易为武士文化所采纳。日本的武士文化在中国是不曾有过的。中国的宗教从来没有形成过坚定的信仰或信念,例如,信佛而不懂佛,言道而不明道;神佛被视为保佑发家致富、功名成就、平安无事,甚至求得贵子的工具。保佑一方,就修庙塑像;不保佑扰拆庙毁像。所以禅宗在中国也没有多大会政治文化影响。武土文化和禅宗都强烈地表现在剑道上,所以剑道的技术风格是拼命式的,凶狠残暴。不但在日本中古时期的内战中如此,在近代日本对外的侵略战争中,最典型的是侵略中国的战争中表现得尤其充分。2 中国剑术与日本剑道之比较技术风格不同中国剑术的巨大变革是从唐代开始的,剑作为作战武器被刀代替,然而剑并末因之销声匿迹。剑从战场上退出来,转入更广阔的大舞台——民间,所谓“江湖”。剑术的发展,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具人民性,许多民间剑客把剑术钻研习练得“炉火纯青”,“出微入化”。中国剑术走了一条与日本剑道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剑术的发展与道教思想和道士的实践密个可分。道士云游天下,是最不受约束的人,以“闲云野鹤”称之。古代道士几乎都剑,所以中国剑术的风格是“闲云野鹤”式的,潇洒飘逸,变化多端,随意性极大。而日本剑道则技术单调,古板,严格遵守若干固定程式,例如,每击必双手握剑(刀)高举过顶(头顶)。这是一个非常不利的程式。故,日本剑道表现得凶狠有余而变化不足。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军队的大刀队正是利用这点,在白刃战中制胜的。中国士兵常利用口本士兵举刀过顶的—瞬间击杀之。3.技术含量的差别中国剑术有“十年磨一剑”的说法。这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立于不败之地”有关、与对手对敌要求有“十分取胜”的把握。这就要求剑术有极大的技术含量,不能练习二三年就深入不下去,没什么可练习的了。提倡练功,练功不练力,力也功中。这就是“内家剑法”。日本剑道是实用型技术,招法简单无华,学习几天就可以应用。提高靠实际格斗经验;训练是重复少数的规范功作;取胜靠必胜、必死的心理素质、凶狠的招法、强大的力量和迅猛的速度。4.意志修养不同中国剑术的主导思想是以弱胜强,所以提倡“以柔克刚”,“无过不及”,“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不硬拼。所以它的取胜在于顶住对方开始时的一系列强攻,不被打垮,从而胜券在握,即所渭“后发制人”。这都表现了中国剑术的民间特点。应该承认,这种剑法不适于打大仗、对大阵的冲锋战场。日本剑道,志在必胜、必死,全力决斗,有我无敌,甚至拼个两败俱伤,一旦强攻无效就—筹莫展,然而日本武士精神决决不坐以待毙,而是“困兽犹斗”。这是要认真对付的。我国的武术家,纷纷着书献艺,提出武术克敌制胜的重大意义,倡导全民尚武精神。太极拳大师吴图南先生,1936年在所着《太极剑》一书的自序中与道:“去冬,更本发扬光人之旨,继成此《太极剑》一书。用赠国人,供诸同好!尤望举国民众,闻风兴赵,大声疾呼,加紧锻炼。十年之后,若与世界列强,战于疆场、虽我科学落后、火器不精,然而横磨成师,大刀有队,或可为救国雪耻之一助。倘能恢复吾国民族固有之精神;达到国际自由平等之地位;亦着者二十余年提倡国术之志愿成功矣夫!”当时中国军旅不乏剑术大家,最着名者如李景林先生。中日两军内刃战之事实证明,中国传统武术对付日本剑道之劈刺是实用和有效的!剑道的致命弱点在于“过”,扬刀狠劈,不留余地,被劈中者必身首异处;然而因其凶猛,暴露的破绽就多而大,一旦劈空,势必用力过猛而无回旋余地,即“旧力已过,新力未生”,此必死之时也。这就是剑道可以被击败的根本原因。惜乎!我国今日“横磨之“大刀之队”安在?而日本之剑道犹存。本书就是带着这个问题而编写的,就笔者所知中国剑术之一鳞半爪,引发国人志士之奋发图强,重新挖掘国之瑰宝——中国剑术之技击,使中国剑术得以跻身世界技击体育之林.大放光彩!
⑷ 日本刀 流派
摘录了一部分,可以去参考资料的网址看看~
日本剑法的发端 有案可查的剑法中,最古老的是名叫中条一刀流的流派,由中条兵库头长秀(?-1348)创建,所以,中条长秀应算是最早创立流派的剑剑术家。之后沿着中条一刀流的剑术主张,产生了富田流、一刀流、北辰一刀流、无刀流等流派。
中条一刀流为开端的派系出现后,过了一个世纪,即15世纪前半叶,剑士饭条长威斋(1387~1488)创立了神道流,全名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从此发展出卜传流、萨摩示源流、心形刀流等。 大约又过了半个世纪,阴流在剑术师爱洲移香斋(1452~1538)的手中降生了。(这时已进入战车时代,有一种说法,阴流是天上的神(指鹈户明神)为这个血腥的时代而教给世人的珍贵杀人技。)众生周知,这以后很快便产生出新阴流、柳生新阴流、直心影流许许多多的“新阴流”,而形成一个庞在的派系。 注意一下这三大派系的时代背景,不难看出剑法流派的诞生、发展和成熟,正是从南北朝到战国时代的乱世。在战乱中,“活下来”比任何严酷的修行都还要有效地刺激武士们大幅度提升实。因此,剑法的飞速进化是很自然的。 初期剑术的核心,便是“一击必杀”。在战场上,斩系或被斩杀都是在一瞬间便会决定,所以,最初的一击通常也是最后一击。而“一击决胜负”的思想下,就要求剑士必须做到能迅速集中精神,准确地对放手的破绽进行会心一击。 以后的300年间,基于以上理论而总结出的“在被斩之前斩系列手”这句话,成为所有流派的座右铭,书写出血腥的剑士历史。
二、前大江户剑术时代
一之太刀R26;鹿岛新当流 新当流开山祖师是冢原卜传(1489—1571)他将冢原家家传的大刀术与长威斋的神道流融合而创鹿岛新当流。 流派的特征很单纯,是讲究纯粹的“一击必杀”的刀法。卜传——生与人真剑决胜负19次,上阵39次,从未有过败绩,并担任当时的大将军足利义辉的剑术老师。 小太刀之利R26;富田流 富因流是由出身自中条流的富田九郎左卫1—长家所创的剑术,流派的名人有富田势源(1519—?)及势源弟弟的女婿越后守重政等。 富田流是使用小大刀的流派,小太刀的规格lL正式的长刀要短近一半,但正是因为它的“短”在战斗个可以发挥出灵活、快速等优势。 史上最大的派系R26;新阴流 着名的新阴流,是从移香斋的阴流发展而来的,故此得名。同时“新”字的发音(日文中“新”字与中文读法相同),尚有“心”、“神”、“真”等同音字,因此也有“真心新阴流”的说法。
柳生石舟斋(1527—1606),曾在三好长庆及织田信长手下仕官,后托病引退,得到信纲的传授,并融合新当流与一刀流,创立名叫“柳生新阴流”的技法。其真髓在于空手制住对方的利剑。 “无刀取”。石舟斋之后,他的第五子但马守宗钜(柳生十兵卫之父,1571—1646)及长子的儿子兵库助利严(1579。1650)两人各自作为江户柳生与尾张柳生辅佐德川幕府,并在以后几世纪间,保持着受人敬重、维护太平盛世的剑士一族的形象。 神谷传信斋(1582—1668),年轻时名丈左卫门,武艺得自信纲的徒孙小笠原源信斋,并且是将“真心阴流”确立的重要人物。但他的光辉一直被繁荣的柳生一族所掩盖,直到二个半世纪后,当日本再次发生动荡,从真心阴流开始不断出现强悍的超剑士,这是后话剑术时代。
⑸ 日本的剑道和西洋的击剑哪个实战性强
那么你先要理解剑的3种进化模式 分别是中国剑寓意是剑走偏锋以奇制胜 日本剑寓意力劈山河
以求一击必杀 欧洲剑(刺剑)寓意以快制胜以求一点突破 3种剑的特点造成了3种剑道的不同 所以没什么优劣之分 也各有缺点 日本剑的缺点是 那一把根本没法硬砍得刀去砍 这是一个很坑爹的问题 真正地日本刀是不可以对刀的 应为他的很脆很容易断的 你想一下就知道日本刀要快又要锋利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天下名刀还是可以喝别人对砍的··不过一般的情况下 日本刀对刀是很容易崩刃的 所以日本剑道拿竹刀是坑你的··实际上一对刀 就会断的·如果你不信你可以想下普通人都能打30~40KG的力量 2个人接近80KG的力打到哪薄薄的剑刃上不断算好(可能你有疑问是可能1次对刀到不断 多打几次就什么都断了) 所以他是坑你的··日本剑道有些地方时不合理的··高手对决是把刀的两面和对方碰撞的所以是非常难看和别扭的事情··· 所以你看的是日本剑道表演 而非日本真剑道 说白了就SHOW··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所以日本剑道不算最强 看过日本刀剑道各派之间的对决最后赢的是 小太刀(日本的短剑哦) 坑把呵呵 还有日本刀是很别扭的东西因为说白了剑的主要杀伤力是刺劈为辅 但日本刀非刀非剑 说刀他的刀背太短容易断(刀背厚的叫斧) 说剑他有不太能刺 非主流哦 所以你说强呢他有不是很强说弱呢又不好说 就是蛋疼啊··日本刀除了华美的造型外找不到什么特点 =。= 劈砍比不过大刀的能力 就不说什么偃月刀了 又不能能刺(在兵器中刺得威力是最大的因为大多是有甲的劈砍的伤害是有限的) 所以结论是日本刀的出现只不过是因为当时他们的轻足是用长矛的 近身能力很差 又没有其他克制长矛中型决战武器 所以日本刀就被神化了··日本剑道也被神化了 说白了就是一种中型偏向与劈的普通兵器之一 兵器特点就决定了他的技术的极限 所以他只不过是比较华美 击剑他的伤害是最大的 你看击剑比赛没得一分就是他要死一次(不是即时死亡的那种) 就算刺中了手脚会流血和降低移动手的动作就没那么灵敏 那么下一刺就要你的头和躯干咯 呵呵不是为什么日本的战国最强是用矛(蜻蜓彻)的日本刀一般没事才用用 有事还是那小太刀安全点 近身一刺就挂了 妥妥的 所以别被日本剑道所坑了 都是假的··骗人的 人家只不过要有人想去做武士 就像欧洲人要别人想去做骑士一样 就好宗教一样的要人去信他而已 中国刀剑就不一样都是玩玩的可学可不学 所以日本剑道基本都是夸大的成分比较多 实战 一般一般而已 别听他们胡吹啦 你可以实战一下 击剑是贵族玩意 但是实战的样子击剑没那么柔的 而且是带盾的 战法把细剑隐藏在盾后 想蛇一样出击 一咬就一口血 奸笑ING 个人认为最强是这样 单挑 带盾的最强 因为你往往是看不到对方武器的 很难应对的 压缩你的反应时间就是最实际的作战方案 越简单的东西越实际 这就是你所谓的实战型 带盾单手剑系武器 杀敌方式为刺 毫不花俏 所以上至将军下至步兵基本用的是矛 因为简单 威力大 就一个动作刺 也就是所弩是实战最强的 枪也是 动作越小 威力一般就是 就最强武器 还有实战是需要的不是大师级剑术而是大师级铁匠做的盔甲 和幸运值 其他都是浮云 因为实战重来都是不公平的 10个打1个还是用长矛就算你超神也得打你打到超鬼
⑹ 中国的剑法特点与日本刀法和欧洲剑术的区别
日本刀只有九种基本斩击,讲求的是简洁;
欧洲剑术,特别是骑士剑,是以刺击为主,劈砍为辅,主要是为了在马上辅助攻击,步兵的话大都使用重武器;
中国剑术以轻灵为主,剑术以美观为最大特点……
补充:
第一位朋友说得没错,九种基本斩击确实是在《浪客剑心》中有比较形象的描述,唐竹、袈裟斩、逆袈裟、左雉、右雉、左切上、右切上、逆风、刺突,各种日本古剑派都是以这九种斩击为基础,而武士刀本身也配合这些斩击方式进行了相应改变。比如,长度变短,刀身变直,这些都是为了配合地面作战,而不是马上作战所进行的修改。再具体一点,萨摩示现流就是以袈裟斩和逆袈裟两种斩击为基础,将多余的动作完全剔出后诞生的;居合剑术就是以左雉或右雉为基础,辅助二段变形技所诞生的。
欧洲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本没有剑术,所谓的刺击斜劈都是仗着力气,丝毫没有美感可言。
中国剑术就像上边说得那样,自从发现刀比较实用以后,剑术的最大功效已经转为娱乐祭祀,比如当初刘备就跟孙尚香舞得不亦乐乎……
⑺ 日本剑道起源
本剑道起源:一、剑道的开端日本自古就有刀剑使用,有许多武器之中,刀剑因有其两种意义,而被特别重视,其一是刀剑本身为武器中的灵魂,不论作为防御或攻击,刀剑都是必要的用具。由于是战斗不可或缺的东西,其使用方法自古以来就有各种研究。随着使用方法的变化,刀剑的制作也随之改变,从刀剑的历史来看是显着的事实。刀剑另一种意义是如同祈祷、祭祀、神佑等的象征性效用。研究古代神话和传说就不难了解。作为三种神器(帝位的象征,历代日本皇帝继承的三种宝物)之一,如有祈愿或还愿及奉献刀剑于神前,以及将军的任命也赐予宝剑等等来看都是这种意义的确证。日本刀演变成近代的型态之前,古代日本大都使用中国式刀剑。公元第十世纪,日本历史是贵族中心的政治。政治纷乱,于是地方土豪为了保护土地不得不聚众习武,武士于焉诞生。武士遂致力于刀法、剑法的改进,由于中国式剑法改变为日本式剑法。安平时代中期至末期的前九年、后三年之役,以及保元平治之乱,增加实战经验之后,形成了日本独有的剑法。即今天日本剑道的基础。这些历史也影响刀剑的制作,先前的平造形、直刀形中国式刀剑,由于有棱线或带弯曲的日本式刀剑取代。到平安时代中期以后已成为纯粹的日本刀。古代刀剑的称谓大和时代称为<多知加伎>或<多知宇知>。奈良时代采用击剑的字眼,但发音仍为<多知宇知>或称做<平法>。在安平时代则称为<太刀打>。
⑻ 我想知道日本的剑道有什么实战作用和价值。
首先应该明白,究竟什么是所谓的实战。
真正的实战,背后拍砖头,丢折凳,扔沙子,踢下体,抓眼睛,打电话叫兄弟,看你拿真刀就打电话报警……这就是实战。 一定要把武术往实战上扯,实在是非常蛋疼。别说是剑道,就算什么太极拳太极剑独孤九剑都一样蛋疼。
但是,如果苦练剑道很多年,面对一个没练过武术,又是正大光明和你对抗的敌人,那我敢说,苦练过武术的人,肯定赢的机会大——如果你有个木刀棍子的在手,赢面就更大了,即使你没武器,长期练习练出来的反应力,也能提升你的胜率。
看过精武门的人应该知道,船越先生说的话——要击倒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手枪,而武术的目的,并不是争勇斗狠,而是追求自身的极限。
日本更是发展出了武道的说法,现代剑道的意义并非是杀人,而是磨练自己的技艺,得到心境上的提高,完善自己的人格——这就是武道,剑道的价值所在。
日本剑法也好,中国剑法也好,还是一句话,不是武术强,而是练武的人强,没有天下无敌的武术,也没有天下无敌的武者。
日本不但经济发达,文化同样发达,古代传承下来的技艺很多都在延续。日本到处有剑道馆,空手道馆,日本学生几乎100%都练过剑道或者空手道。 而我国不但在经济上落后,连文化上也很落后,你的城市里有几个专业教太极剑的馆子呢?就算有,又有多少有穿护具的实战?又有多少正规的赛事?就算有正规赛事,中国人又有几个正儿八经练过几年传统武术的?
⑼ 日本的剑道的流派到底是多少种
一、日本剑道有案可查的最古老的流派是名叫中条一刀流的流派
由中条兵库头长秀(?—1348)创建,所以,中条长秀应算是最早创立流派的剑术家。之后沿着中条一刀流的剑术主张,产生了富田流、一刀流、北辰一刀流、无刀流等流派。中条一刀流为开端的派系出现后,过了一个多世纪,即15世纪前半叶,剑士饭条长威(1387—1488)创立了神道流,全然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从此发展出卜传流、萨摩示源流、心形刀流等。大约又过了半个世纪,阴流在剑术师爱洲移香斋(1452—1538)的手中降生了。(这时已进入战国时代,有一种说法,阴流是天上的神(指鹈户明神)为这个血腥的时代而教给世人的珍贵杀人技。)众所周知,这以后很快便产生出新阴流、柳生新阴流、、直心影流等许许多多的“新阴流”,而形成一个庞大的派系。注意一下这三大派系的时代背景,不难看出剑法流派的诞生、发展和成熟,正是从南北朝到战国时代的乱世。在战乱中,“活下来”比任何严酷的修行都还要有效地刺激武士们大幅度提升实力。因此,剑法的飞速进化是很自然的。初期剑术的核心,便是“一击必杀”。在战场上,斩杀或被斩杀都是在一瞬间便会决定,所以,最初的一击通常也是最后一击。而在“一击决胜负”的思想下,就要求剑士必须做到能迅速集中精神,准确的对敌手的破绽进行会心一击。以后的300年间,基于以上理论而总结出的“在被斩前斩杀对手”这句话,成为所有流派的座右铭,书写出血腥的剑士历史。
二、前大江户剑术时代
一之太刀-鹿岛新当流
新当流的开山祖师是冢原卜传(1489—1571),他将冢原家家传的太刀术与长威斋的神道流融合而创鹿岛新当流。
流派的特征很单纯,是讲究纯粹的“一击必杀”的刀法。卜传一生与人真剑决胜负19次,上阵39次,从未有过败绩,并担任当时的大将军足利义辉的剑术老师。
小太刀之利-富田流
富田流是由出身自中条流的富田九郎左卫门长家所创的剑术,流派的名人有富田势源(1519—?)及势源弟弟的女婿越后守重政等。富田流是使用小太刀的流派,小太刀的规格比正式的长刀要短近一半,但正是因为它的“短”在战斗中可以发挥出灵活、快捷的优势。
史上最大的派系-新阴流
着名的新阴流,是从移香斋的阴流发展而来的,故此得名。同时“新”字的发音(日文中“新”字与中文读法相同),尚有“心”、“神”、“真”等同音字,因此也有“真心新阴流”的说法。
开山祖师上泉伊势守信纲(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曾是上杉谦信家着名枪术师,上杉灭亡后终生不仕,武田信玄曾邀请他亦被拒绝,在以后的生涯中,他研究剑法,开创了新阴流。
新阴流在剑术历史上,应该说是有着积极作用的,首先是它采用竹刀作对战练习,这在当时是空前的,到少在安全系数上,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伤害。
另外,新阴流最初确定了实力的等级方式“初级→上级→免许皆传”,用竹刀练习提高实力,再逐步传授更高的技巧,……等等,完成了沿用至今的一整套剑术修业系统。
“怎样避免被斩而斩掉对手?”信纲的回答是:“合理的锻炼便是全部。”
在这种合理化、普及化的制度和方法确立后,新阴流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也出现了许多青出于蓝的分支。
在这里,不可不提的至少有两个重要人物,他们是柳生石舟斋与神谷传信斋。
柳生石舟斋(1527—1606),曾在三好长庆及织田信长手下仕官,后托病引退,得到了信纲的传授,并融合新当流与一刀流,创立名叫“柳生新阴流”的技法。其真髓在手于空手制住对主的利剑的“无刀取”。石舟斋之后,他的第五子但马守宗钜(柳生十兵卫之父,1571—1606)及长子的儿子兵库助利严(1579—1650)两人各自作为江户柳生与尾张柳生辅佐德川幕府,并在以后几世纪间,保持着受人敬重、维护太平盛世的剑士一族的形象。
神谷传信斋(1582—1668),年轻时名丈左卫门,武艺得自信纲的徒孙小笠原源信斋,并且是将“真心阴流”确立的重要人物。但他的光辉一直被繁荣的柳生一族所掩盖,直到两个半世纪后,当日本再次发生动荡,从真心阴流开始不断出现强悍的超剑士,这是后语了。
人类的剑术-一刀流
源于名叫伊藤一刀斋的男子,详情不明,年轻时名叫伊藤景久。师傅是富田流的弟子,名叫钟卷自斋。与其他众多名剑士相比,一刀斋有很多特别之处。他曾在醉卧时被仇人偷去爱刀,在拼命逃跑时仍多次尝试将刀夺回来。由伊藤一刀流,发展出许多一刀流派,有小野派一刀流、古藤田流、水户一刀流及沟口一刀流等。
三、 后大江户剑术时代
最强无敌-萨摩示源流
这是东西方历史上以前都不曾存在过的特异剑法流派,开创者是神道流出身的东乡肥前守重位(1561—1643)。
萨摩示源流的战法,是与敌人交手时,先将剑高举在自己的右肩上方,再向左下猛烈挥动劈,对手如何攻击完全不与理会;若对攻,示源流占有压倒性的力量与速度;若架隔,示源流会一气将对方的武器击下!实际上,幕末时期萨摩与幕府军的战斗中幕府的兵士有很多都是因挡架不住,自己的刀被对方的攻击反弹向头部而败北的。
所以,萨摩示源流可以看作一种猪突猛进、无法抵挡的剑法。
新思想-林崎流拔刀术与田宫流居合术
林崎流,全名林崎明神梦想流拔刀术,开创者林崎甚助(1547—161?),他是既无道场也没有妻儿,终生流浪、修行的迷之剑士。
林崎甚助使用柄部及刀刃较普通尺寸长的多的大刀,其有利点是在斩出一剑做圆形运动时,因长度增加,剑尖部分的速度及攻击力也会相当惊人。但是,使用时对于体力的消耗及种种不便也应运而生,因此,产生了拔刀与攻击一体的技巧,这就是拔刀术。
林崎甚助以他独特的理论,强悍的实力而名气大噪,弟子也遍及全国,其中名剑士大量涌现,田宫平兵卫便是代表性的杰出人物之一。
田宫平兵卫(生卒年不详),生活在战国末期,将迎来太平之世的岁月,而为实战服务的拔刀术,也有必要进行变为和平时期剑术的蜕变。平兵卫经过反复探索,总结出了发源于拔刀术,但一对一较量时会更有效的居合术。
有名之无名-二天一流与严流
不用介绍,后到标题便可想到这是那时代两大剑豪:宫本武藏(1584—1654)与佐佐木小次郎(15??—1612)各自创立的流派,但虽然剑士很有名,流派的内容却无人知晓。
宫本武藏原名新免武藏,在二天一流兵法中的正式名称是新免武藏玄信。但宫本武藏这个名字更为人们所熟知。天正十二年(1584年),宫本武藏出生于冈山县英田郡大原町宫本。年少时跟父亲新免无二斋学习当理流兵法。从十三岁与新当流有马喜兵卫比武开始,直到二十八岁,这期间与其他流派比武六十余次,据说一次都未败过。武藏二十九岁时在严流岛跟当时名满天下的剑士佐佐木小次郎决斗,用自制的四尺二寸长的木刀将小次郎斩于剑下,一战成名。在二十余岁时,武藏便以 “圆明一流”自成一派。并于庆长十年(1605年)写成剑术书《兵道镜》。但他对自己的剑术始终不满意,认为没有达到极境。三十岁后,武藏继续修业,终于在自己五十岁左右练成了使用大小两刀(即一之太刀与二之太刀)的剑术。这就是着名的“二天一流”。武藏五十七岁时,即宽永十七年(1640年),得熊本藩(今熊本县)藩主细川越中守忠利邀请,在当地正式教导剑术。在以后的岁月里,武藏写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以及《五轮书》,合称为" 兵法二天一流三兵书"。
正保二年(1645年),宫本武藏去世,终年六十二岁。二天一流中所谓“二天”就是指“二天晒日”(“晒”同“晒”,《五方之太刀道序》)之意,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即阴与阳,也就是象征对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对事物组成,由这些相对事物相互浸透而使所有事物发展统一,产生新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简单的讲就是统一左右两手上大小二刀的动作,由此达到战胜对手这一目的。由这对立的二极升华统一而发展这个事实,不但是剑术,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书状),因此命名为“兵法二天一流。
小次郎是由钟卷自斋处学习富田流剑术而出身.佐佐木严流创始人。与出身于并不富裕的家庭的武藏相比,小次郎则是在拥护和赞扬的光环的环绕中成长起来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纨绔子弟不同,小次郎绝对是一个剑术奇材。虽然曾经跟随钟卷自斋学习过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但小次郎自己所创立的严流,使用的却是比小太刀长得多的太刀。小次郎的爱刀“长光”便是长达三尺二寸的长刀,而小次郎的绝技“燕返”,更是能够将长刀之利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招式。可是,即使是这样的小次郎,却连“燕返”都没有使出就败在了宫本武藏的剑下。跟武藏决斗时的小次郎,无法发挥自己刀长的优势,因为武藏在决斗之前,特意制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长度是四尺二寸,比小次郎的“长光”长了整整一尺。
因为小次郎在决斗之前并未将绝技“燕返”传给弟子,这一招便从此失传。或许从《侍魂》里右京的必杀技之一“秘剑•燕返”中,可以领略到一点小次郎“燕返” 的风采(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划出一只火鸟来……)。所以加入大部分自己的思想而构成严流剑术的。其中最着名的是被称作“燕返”的技巧,但亦没有流传下来。
恐怖的同归于尽思想-无住心剑流
在小说和剧作中出现得不多,但其实是不逊于萨摩示源流的凌厉剑法。
开山祖名叫针谷夕云(1592—1662),是上野国人,俗名五郎右卫门。他是学习新阴流而出生的,师傅是着名的小笠原源信斋。
无住心剑流又有“夕云流”及“破想流”的别名。
夕云流的理论,并不是简单的“战平”或“同归于尽”,而是指“在对手强得无法命中时”,为了流派的骄傲,对其它任何流派都至少要同归于尽,而绝不能败北。或者同归于尽,或者胜利,在两者中二选一,绝没有失败一途。但这种思想除了在江户时代,是没有大市场的。
无住心剑流,是为江户时代而生的,空前绝后的流派。
流派的总合-井蛙流平法
不言而喻,“井蛙”这一名称有着“井底之蛙无从知晓大海”的意思。而这一流派,正是抱着这一思想去最大限度吸收别派精义而诞生的。
其代表性的创始人,是深尾角马道义(1631—1682),他从父亲那一代学到丹石流剑法,并加入了新当流、富田流、新阴流的技巧,再综合修习松本流、去水流、东军流、体舍流、念阿弥流、岩流各派技法并发扬光大。
与之相匹敌的,可以说是三浦源右卫门政为(1645—1709)的无眼流(其人得到一刀、卜传、富田、新阴、吉冈等十八个流派的免许皆传的评价,也是一位不世出的习剑天才)。
惊人的剑流-二阶堂平法
在本文中介绍的流程中,这是最最特别的一种。不过,称之为剑法恐怕不大合适。
正式完成这种“术”的人,是着名的松山主水大吉(?—1635),他曾一生四次试图狙杀宫本武藏未果,但本人亦是相当了不起的忍法剑士。
主水大吉的祖父,是竹中半兵卫的异父同母兄弟,而松山一族过去曾追随加藤清正,到主水这一代清正投入细川家,松山主水大吉亦出仕在细川家。
松山家代代相传的“二阶堂之兵法”,是由二阶堂氏首创的,它与剑术祖师级的中条流也有关系,有一种说法这是中条兵库头与僧侣慈彦共同开发的,已进入传说的领域。
二阶堂平法,其实是以牵制和束缚对方为主的技巧,尤其它修炼到最高境界时能使用的“心之一法”,更是一种让人骇异的技法。
在记载中,细川忠利出府时,刚刚登上江户城头,城门前已有各地诸侯杀到,而这时松山主水站到细川家的行列最前,不知用什么方法,瞬间“以目光”令各队伍中为首的武士失去战意,而细川的军旅,安然通过庞大的封锁……
以上是加入了传奇色彩的记录。但主水在武士对决中确实曾应用使对手无法行动的能力,就算拔出刀也没法发出杀招的威力。抑制对手力量的主水,便在这时散发出凌厉的杀气,压倒的姿态斩掉对手。
主水以后,继承二阶堂平法的人名叫村上吉之丞,再往下到了儿子那一代便失传了。但这门诡异的、糅合催眠术、忍术与刀术的武艺,在小说、GAME等领域一再被重视。
复仇的剑术-荒木流
日本三大复仇者之一,荒木又右卫门(1598—1638)的独创流派。
荒木流来历不详,一说荒木曾在柳生十兵卫处学习剑技。
结束“36人斩”而完成复仇的又右卫门,本应作为一大流派的宗主而活跃,但很可惜,之后不久便病亡了(虽有传说五年后仍有人见过他)。因此,荒木流也是绝传的流派,其真正的精义也成了一个谜。
剑士一族-心形刀流
最古老剑派的一支,香取神道流中诞生的新流派,创始人是伊庭水轩秀明(1649—1713)。
“心”字的含义,代表这是一个典型的自修剑法流派。在这一流派中,于动乱的幕末期,产生众多着名剑士。其中有被称为天才的独臂剑士“小天狗”伊庭八郎(1843—1869),及中兴心形刀流的军兵卫秀业(1810—1858),以及在海军学校任剑道教官的军兵卫秀俊(1813—1886)等。伊庭一族在历史上,是可与柳生并列为剑士代表的名门。
新古典派-神道无念流
那是在1707年富士山喷火后诞生的,由原一远流,亦称无念流的弟子福井兵卫门嘉平创立。
因为福井得到了谜之老人传授的秘剑“饭钢”,故将老人尊为神而改名神道无念流。在江户后期,被称为“最古老而又最新的剑法”。
四、血肉与硝烟的幕末时代
“技”之北辰一刀流
由千叶周作(1794—1855)创立的流派。与剑圣上泉伊势守相似,改良了竹刀及防具,并使练习方式更加合理化。说创始了近代剑法也并不过份。在这一族中,相继涌现优秀的人才。周作的次子荣二郎、有“小千叶”之称的弟弟定吉、及其子重太郎均是佼佼者。而重太郎的妹夫,着名的志士坂本龙马(1825— 1867)更是北辰一刀流的杰出代表人物。以他为首,新撰组的军师清河入郎正明(1830—1867)、伊藤甲子太郎武明(1835—1867),还有将西乡与胜会谈后从江户战火中救出的剑圣山冈铁舟(1836—1888)等,均是超一流的北辰派剑士。
另外,赤胴铃之助也是千叶周作的弟子。
“力”之斋藤派无念流
与千叶的“技”相对的,是“力”之斋藤,代表人物是出自神道无念流的斋藤弥九郎善道(1798—1871)。
从善道开始,他的儿子新太郎龙善(1828—1888)、桂小五郎(即木户孝允,1833—1872)、明治剑道三长老之一的根岸信五郎(1844— 1913),率领奇兵队的高彬晋作(1839—1867),还有更着名的总理大臣伊藤博文(1841—1909)等等,以及渡边华山、佐久间象山、吉田松等,都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不仅是力量,实际上需要更强的头脑与精神,才可称为斋藤派无念流的达人。
“位”之镜心明智流
“位”的意思,指姿势、形态的端正与优美。
初代由桃井八郎左卫门创立镜心时智流(是富田流的一刀流为核心,与柳生、堀内流混合而成)。但将其真正发扬光大的人,是四代目的桃井春藏直正(1826—1885)。真正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他27岁就成为四代目的继承人,并且在庆应年间,但任幕府讲武所的教授。
在这一流派中,出现了许多明治时期的活跃人物,有警视厅的剑术教师上田马之助(1832—?)、“杀手”冈田以藏(1836—1865)、土佐鄞王志士武市半平太等等。
一刀正传无刀流
出自北辰一刀流派,代表人物——山冈铁舟(1836—1888)、笼手安定(1840—1900)。
天然理心流
代表人物——新撰组的近藤勇(1834—1868),土方岁三(1835—1869)、冲田总司(18??—1868)等。
示源流
代表人物——剑圣男谷精一郎(1798—1864)、胜海舟(1823—1899)、天野八郎(1831—1868)、主持明治击剑会的神原健吉(1830—1894)、明治三长老之一的得能关四郎(1842—1908)等。
直心影流
代表人物——以暗杀井伊大老而着名的有村次左卫门(1838—1860)、中村半次郎(1838—1860)等。
大石真影流
代表人物——大石进
江户三大道场1--北辰一刀流
北辰一刀流是江户时代末期很流行的剑术流派。其创始人为千叶周作成政(1794-1855)。
周作出生于陆前栗原郡花山村,是三兄弟中的次男。其祖父千叶吉之丞常成原为磐城国相马藩北辰梦想流剑术师范,后移居到陆前国栗原郡花山村居住。周作少时随父亲千叶幸右卫门练习北辰梦想流剑术,以后作为浅利又七郎义信的养子,到下总松户跟随浅利又七郎和中西忠兵卫学习一刀流剑法。后来将自己所学剑术糅合起来,创立了北辰一刀流,并在江户日本桥设立了剑术道场玄武馆,与镜心明智流的士学馆、神道无念流的练兵馆合称“江户三大道场”。玄武馆后来迁往神田玉池。
北辰一刀流认为剑道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真剑胜负盛行的江户末期,北辰一刀流改良了使用竹刀跟护具的练习方法,对现代日本剑道有较大的影响。
北辰一刀流可谓人才辈出的门派。周作之弟千叶定吉政道(?-1879)、周作之次男千叶荣次郎、定吉之长男千叶重太郎均为振兴北辰一刀流做出巨大贡献。其中千叶定吉在江户桶町开设了一户剑术道场,为跟玄武馆相区别,被称为“小千叶道场”,土佐勤王志士坂本龙马即是这家道场的弟子。龙马曾说道:“小千叶道场是我的第二个家”。除坂本龙马外,幕末很多名人剑士,比如新撰组的伊东甲子太郎、山南敬助、清河八郎等等都出自北辰一刀流。
附 幕末北辰一刀流剑士名录:
千叶家
流祖:千叶周作成政
周作之弟千叶定吉政道
周作次男千叶荣次郎、三男千叶道三郎
定吉长男千叶重太郎、次男千叶东一郎、长女千叶佐那、次女千叶里几、三女千叶几久
非千叶家
伊东甲子太郎、井上八郎延陵、奥田松五郎、海保帆平、清河八郎、坂本龙马、真田范之介、下江秀太郎、庄司弁吉、冢田孔平、丹羽精藏、森要藏、稻垣定之助、山南敬助、藤堂平助、服部武藏 等 。
剑道.江户三大道场2--镜心明智流
镜心明智流,也作镜新明智流,是一种讲求动作的“位”,即姿势、形态,艺术性与实用性并重,更偏向于艺术性的剑术。其道场位于江户南八丁堀,名为士学馆。流派代表人物为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春藏直正为骏州沼津藩士田中重郎左卫门丰秋的次男,出生于文政八年。本名为田中左右八郎堪助。天保九年,十四岁时来到江户,于镜心明智流桃井道场修行剑术,当时的道场师范为桃井春藏直雄。十七岁时,娶直雄次女为妻,入赘桃井家,继承春藏之名,改名为桃井春藏直正。嘉永二年,春藏直正以二十五岁取得皆传称号,并继承镜心明智流宗家,为四代目师范。
据天保时代《新撰武术流祖录》记载,镜心明智流始祖是安永年间(1772-1781)人,名为桃井八郎左卫门。这位桃井八郎本来出仕柳泽家,后来离开主家开始自己的武艺修行,精通各种武艺。艺成之后,创立镜心明智流,并于江户开创桃井道场。
桃井道场代代都是由儿子继承。比较特殊的是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是作为桃井家入赘的女婿以及养子的身份继承士学馆道场的。春藏直正担任师范时,镜心明智流迎来了鼎盛时期。桃井道场士学馆与千叶周作的玄武馆(北辰一刀流)、斋藤弥九郎的练兵馆(神道无念流)三雄并立,称为“江户三大道场”。三大流派的剑术相比,有“技之千叶”、“力之斋藤”、“位之桃井”的说法。
跟北辰一刀流讲究剑技、于攻防之中体现艺术性不同,镜心明智流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一个“位”字上,即讲求形态、姿势的优美和潇洒。据说桃井春藏直正本身就是一位美男子(剑豪中的美男子好象还真不少……),因此镜心明智流的“位”被他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在幕末这个动荡的时代,光讲求艺术性的剑法是无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实用性方面,镜心明智流也不输于人。被称为“刽子手以藏”的冈田以藏,以及土佐藩士武市半平太瑞山也是镜心明智流的高手。
附 幕末镜心明智流剑士名录:
桃井道场师范 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
土佐藩 冈田以藏、武市半平太瑞山
佐仓藩 逸见宗助
其他 田口永八朗 等。
剑道.江户三大道场3--神道无念流
神道无念流是下野国人福井平右卫门于天明年中(1781-1789)创立的剑术流派。
平右卫门最初是学习一円流剑法。传说他在修行回国途中,参拜信州稻纲权现,并于参拜时突然顿悟,从而创立了新的剑术。因为是在万念俱空的冥想下,由于神的权现而突然悟得的剑法,因此叫做神道无念流。
在平右卫门的弟子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户贺崎熊太郎。在剑术有所成后,熊太郎在江户开设了户贺崎道场。号称神道无念流最强剑士的冈田十松便是户贺崎道场弟子,并在这里取得了师范代称号。之后,冈田十松从户贺崎道场独立,在江户开设了击剑馆道场。幕末神道无念流的代表人物斋藤弥九郎即是冈田十松的弟子,弥九郎与同门铃木斧八郎并称为击剑馆最杰出的门人。
斋藤弥九郎于宽政十年一月十三日出生于越中冰见郡佛生村斋藤信道家,是家中之长男。大名善道,号笃信斋。十五岁来到江户,入冈田十松神道无念流击剑馆道场修习剑术,不久取得师范代的称号。
文政九年,在同门江川坦庵的帮助下,弥九郎在江户饭田町俎桥开设剑术道场--练兵馆。天保九年,由于遭受火灾,练兵馆迁往九段坂上三番町。
在当时江户的剑术界,有“技之千叶、位之桃井、力之斋藤”的说法。跟同为江户三大道场的玄武馆(千叶周作 北辰一刀流)、士学馆(桃井春藏镜心明智流)的剑术相比,练兵馆的神道无念流更注重格斗时的实用性和压倒对方的气势与力量。因为斋藤弥九郎的剑术将神道无念流的精髓--“力”发挥得比同流派其他支流还要淋漓尽致,因此练兵馆的神道无念流剑术又被称为“斋藤派无念流”。
在幕末,神道无念流是一个影响力很大,门人弟子众多的剑术流派。有很多名人剑客出自神道无念流,其中包括维新三杰之一--长州藩桂小五郎。此外,新撰组二番队长永仓新八,新撰组前局长芹泽鸭也出自神道无念流。
附 幕末神道无念流剑士名录:
斋藤家
斋藤弥九郎
弥九郎长男斋藤新太郎
弥九郎三男斋藤欢之助
其它
桂小五郎、冈田带刀(冈田十松利敦)、藤田东湖、武田耕云斋、江川太郎左卫门、渡边华山、永仓新八、芹泽鸭、新见锦、平山五郎、平间重助、太田市之进、户贺崎芳荣、金子健四郎、中村万五郎、原保太郎、宫本左一郎、百合元升三、横仓喜三次 等 。
剑道--柳生新阴流
阴流,由战国初期剑士爱洲移香斋创立。后来的上泉伊势守信纲在阴流的基础上开创了新阴流。与以前的剑法的真剑决胜相比,新阴流在练习时采用竹刀,从而避免了无谓的伤害。此外,新阴流最先确立了“初级→上级→免许皆传”的剑术等级方式,后来的等级制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上泉信纲创立了新阴流,而将新阴流剑技发扬光大的,则是上泉信纲的弟子柳生石舟斋宗严。
柳生家是大和的豪族,柳生宗严曾先后仕官于三好长庆及织田信长,后托病辞官而潜心研究剑法。在得到上泉信纲的传授后,将鹿岛新当流与户田一刀流融合于新阴流剑技中,创立了新阴流的最大的一个分支--柳生新阴流。此后宗严之子柳生宗矩及宗矩之子柳生三严(柳生十兵卫)将柳生新阴流加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使柳生新阴流成为江户时代最大的剑术流派之一。柳生宗严、柳生宗矩及柳生十兵卫三人则成为战国末期至江户初期着名的三剑士,人称“柳生三天狗”。
柳生家传兵法书(即剑术书)有《杀人刀》、《活人剑》、《无刀之卷》,以及后来由十兵卫撰写的《月之抄》。柳生新阴流的真髓在于“无刀取”,即以空手制住对手。与有些流派相比,柳生新阴流不赞成以杀戮来磨炼剑技。在《活人剑》及《无刀之卷》中,都体现了柳生“无刀取”的意义: “不杀人,我们以不被杀为胜。”
附 资料:
柳生新阴流--资料(一)
阴流派系图
第一代 爱洲移香斋 --爱洲阴流
第二代 上泉伊势守信纲--新阴流或神阴流
第三代 上泉常陆介秀胤--上泉流军法
上泉主水正宪元--会津一刀流
神后伊豆守宗治--神后流
柳生石舟斋宗严--柳生新阴流
宝藏院胤荣--宝藏院流枪术
丸目藏人佐长惠--泰舍流
奥山休贺斋公重--神影流
疋田文五郎景兼--疋田阴流
柳生家系
柳生石舟斋宗严 → 长男 柳生新次郎严胜 → 柳生如云斋兵库介利严
二男 柳生久斋
三男 柳生德斋
四男 柳生右卫门
五男 柳生又右卫门宗矩(柳生但马守宗矩)→ →长男 柳生十兵卫(剑豪)
次男 柳生刑部友矩
三男 柳生主膳宗冬
弟子 田宫坊太郎国宗
柳生十兵卫
柳生十兵卫三严 庆长十二年--庆安三年(1607-1650)
柳生宗矩的长男。据说在小十兵卫跟父亲练剑时,因为剑势过于凌厉,使宗矩不由自主痛下杀手,打伤了十兵卫的右眼,于是就有了现在大家所熟悉的独眼十兵卫(幸好当时用的是竹刀,否则一代剑豪的苗子就此夭折)。元和二年,十兵卫跟随父亲谒见将军秀忠。十三岁时当了三代将军家光的小姓(即随从)。后来又担当了家光的剑术老师。传说一天夜里,家光认为自己的剑术已经很不错了
⑽ 看了中国短兵和日本剑道的对抗之后,发现中国的剑术好像比日本剑道差了好多,无论是技术的
那么你先要理解剑的3种进化模式 分别是中国剑寓意是剑走偏锋以奇制胜 日本剑寓意力劈山河
以求一击必杀 欧洲剑(刺剑)寓意以快制胜以求一点突破 3种剑的特点造成了3种剑道的不同 所以没什么优劣之分 也各有缺点 日本剑的缺点是 那一把根本没法硬砍得刀去砍 这是一个很坑爹的问题 真正地日本刀是不可以对刀的 应为他的很脆很容易断的 你想一下就知道日本刀要快又要锋利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天下名刀还是可以喝别人对砍的··不过一般的情况下 日本刀对刀是很容易崩刃的 所以日本剑道拿竹刀是坑你的··实际上一对刀 就会断的·如果你不信你可以想下普通人都能打30~40KG的力量 2个人接近80KG的力打到哪薄薄的剑刃上不断算好(可能你有疑问是可能1次对刀到不断 多打几次就什么都断了) 所以他是坑你的··日本剑道有些地方时不合理的··高手对决是把刀的两面和对方碰撞的所以是非常难看和别扭的事情··· 所以你看的是日本剑道表演 而非日本真剑道 说白了就SHOW··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所以日本剑道不算最强 看过日本刀剑道各派之间的对决最后赢的是 小太刀(日本的短剑哦) 坑把呵呵 还有日本刀是很别扭的东西因为说白了剑的主要杀伤力是刺劈为辅 但日本刀非刀非剑 说刀他的刀背太短容易断(刀背厚的叫斧) 说剑他有不太能刺 非主流哦 所以你说强呢他有不是很强说弱呢又不好说 就是蛋疼啊··日本刀除了华美的造型外找不到什么特点 =。= 劈砍比不过大刀的能力 就不说什么偃月刀了 又不能能刺(在兵器中刺得威力是最大的因为大多是有甲的劈砍的伤害是有限的) 所以结论是日本刀的出现只不过是因为当时他们的轻足是用长矛的 近身能力很差 又没有其他克制长矛中型决战武器 所以日本刀就被神化了··日本剑道也被神化了 说白了就是一种中型偏向与劈的普通兵器之一 兵器特点就决定了他的技术的极限 所以他只不过是比较华美 击剑他的伤害是最大的 你看击剑比赛没得一分就是他要死一次(不是即时死亡的那种) 就算刺中了手脚会流血和降低移动手的动作就没那么灵敏 那么下一刺就要你的头和躯干咯 呵呵不是为什么日本的战国最强是用矛(蜻蜓彻)的日本刀一般没事才用用 有事还是那小太刀安全点 近身一刺就挂了 妥妥的 所以别被日本剑道所坑了 都是假的··骗人的 人家只不过要有人想去做武士 就像欧洲人要别人想去做骑士一样 就好宗教一样的要人去信他而已 中国刀剑就不一样都是玩玩的可学可不学 所以日本剑道基本都是夸大的成分比较多 实战 一般一般而已 别听他们胡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