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东渡日本多少岁
① “徐福东渡”到底是历史还是传说
“徐福东渡”是真是的历史事件,因为在历史上秦始皇真的派人东渡去了日本,但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所以人们赋予了一些神话色彩,才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传说。徐福是秦朝时期一个有名的方士,因为秦始皇一直在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所以在他的身边有很多像徐福这样的方士,徐福之所以这么出名就是因为他在东渡日本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所以他的去向才成为了一个传说。秦始皇在老年时期一直在想尽办法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所以才召集了全天下的能人异士为自己炼制长生不老丹药,徐福就是秦始皇挑选出来为自己炼制丹药的人之一。
秦始皇又给他准备了很多渔具和弓弩,徐福带上了这些东西又准备出海,但是这一次还没有等到徐福回来秦始皇就已经驾崩了。于是徐福就没有再回到大陆,而是留在了岛上开始全新的生活,因为徐福在出海的时候带足了粮食,种子和工匠,还有很多童男童女。所以岛上发展的也非常快,虽然日本到现在还是不承认这件事情,但是根据种种证据显示,徐福当初去的小岛很有可能就是如今的日本。
② 徐福东渡日本是否真实对日本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徐福,也叫徐市,为秦国时一方士,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往渤海三神山寻找长生不老药,此后便无音信。徐福到底去了哪里?
关于徐福东渡的目的地问题,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认为徐福率领的船队到了日本,但也有人以为到了舟山岛与台湾,或很可能是朝鲜。
徐福等人的初始目的是为了寻觅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与山上求神仙与不死之药,值得注意的是,古今渤海的海域概念是大为不同的。古人所说的渤海就是中国东面的大海,它包括了今天的渤海、黄海,乃至东海。
中国东面的大海中,有今台湾岛、菲律宾的吕宋岛、日本群岛等,徐福究竟去的是哪个岛,司马迁也不清楚。
现在,许多日本学者认为,最早提出徐福到日本定居的,是五代后周的义楚和尚。
刘华祝认为,其实《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就有徐福去向的记载,文章说,230年,吴派大将卫温和诸葛直去夷洲及亶洲。结果只到了夷洲(今台湾),亶洲太远,没能到达。并且说亶洲在海中,传言说徐福带领的男女数千人入海到此洲不还。从陈寿的叙述可以断定,亶洲不会是台湾,因为卫温和诸葛直到了台湾;也不会是吕宋岛,因为陈寿说亶洲有人口“数万家”,而吕宋岛至元世组时仍“民不及二百户”;更不可能是舟山岛,因为舟山岛离陆地较近,容易到达。那么,这里的亶洲到底是哪里呢?法国人希格勒的着作《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中指出亶洲即是日本岛。
其实,在日本的史籍文献中,关于徐福东渡日本的记载举不胜举。日本学者奥野利雄先生考证徐福东渡后主要活动地域在日本九州、熊野一带。据《富士古文书》研究家铃木贞一先生的研究看,徐福是70岁去世的。
据台湾学者彭双松先生统计,日本各地与徐福姓名联系在一起的墓、祠、碑、宫、庙、神庄等遗址有50余处,登陆点20余处,传说故事30余个。这些遗迹与传说虽不全是真实的,但也与史实有所关联。
二、徐福率数千人到达日本,把中国先进的耕种方式、百工技术与习俗文化等带到了那里,使日本很快由新石器时代跃入铜铁器时代,或曰由渔猎经济的绳纹时代转变为农耕经济的弥生时代,水稻、蚕桑、药物等种植得到了推广,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在日本民间,徐福被尊称为农神、蚕桑神、医药神便是明证。
由以上论述可以断定,徐福东渡确实到了日本列岛。
③ 徐福东渡日本真实是五百童女,不是三千,哪有那么多。你们都搞错了
秦始皇曾派童年童女入海求取仙药,来自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但是说徐福入海求药不归,到某地自立为王,却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淮南衡山列传》说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到一块有平原有沼泽的地方,称王不回来了,可没说去日本。即便这个记载,跟《史记.秦始皇本纪》也是有出入的。
徐福两次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
现在日本不少城市都有徐福公园、徐福庙,而且新宫市还保存有徐福陵墓,雕刻着“秦徐福之墓”五个汉字。
客观的讲,徐福东渡日本,不能完全否认他的真实性,毕竟徐福第二次见完秦始皇后,不久秦始皇暴毙沙丘,之后陈胜吴广起义,几年间秦国灭亡,徐福第一次带领的几千个童男童女也应该长大了,这批人何去何从,历史太长,已经无可考证了。
秦始皇带人射杀鲸鱼后,徐福是否又带一批童男童女入海,《秦始皇本纪》再没有记载,只能留给后人无限想象。
④ 徐福的一生
徐福是秦史人物中一位传奇色彩很浓的人物。徐福第一次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登场,是在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 (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后在《太平广记·徐福》和《十洲记》中都记载有:“徐福,又写作徐𫐐,字君房,齐人。”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却毫无记载。 从徐福的职业看,据《史记》记载:徐福为“方士”,即可与神仙沟通的人物,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通灵者”。他出现的目的是为秦始皇服务,是去“入海求仙人”,来为始皇帝指点长生不老之路的。 徐福的功绩如何呢?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七年,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笽。方士徐𫐐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从这段记载来看,徐福的第一次行动失败了,失败的理由犹如他向始皇帝汇报的那样:“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而秦始皇帝呢?因求长生心切,非但没有问徐福的罪,还有了“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的心理反应,并让解梦人解梦。解梦的骗子又告诉始皇帝:“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听了解梦人的话,糊涂的始皇帝“乃令入海者备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笽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始皇帝除掉求仙寻药道路上的恶神:“大鲛鱼”后,便再次命令徐福招兵买马,带领大量善射者、工匠、手工艺者、农艺师以及数千童男女,五谷种籽及百工等再度入海求仙药。徐福借此机会,便溜之大吉。 那么,徐福求药寻仙最后去了哪儿呢?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将军武被与淮南王刘安在谈论徐福入海求仙药时说:“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词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耶?臣答曰:然。汝何求?曰:愿请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各男妇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徐福最后到达“平原广泽”之地,竟“止王不来。”也就是说,徐福从此之后,再也没有重返故里,而是长居在他求仙求药的人间仙境,直至终老。此后,在中国的历史大舞台上便不再有徐福这个角色,余下的便只有人们相互传唱的徐福东渡后的故事和传说了。 日本学者奥野利雄先生的徐福论以及徐福对日本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在日本学术界,研究徐福事迹的学术团体、学者和专家有很多,也有很多研究徐福事迹的文章、着作和专着。这次借去日本出差之机,我收集了一些学者的研究文章和着作。在此我要着重介绍一下奥野利雄先生的着作《罗曼之人·徐福》一书的内容,并由此可知日本人对徐福的态度,了解徐福对日本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罗曼之人·徐福》一书共分五个章节。首先作者从徐福的生平入手;接着考证了徐福故里;记述徐福东渡;分析徐福渡海后的生活;最后根据所收集的家谱资料对徐福一生作出概括。 奥野先生在记述徐福生平时认为:开始撰写徐福的司马迁在着《史记》时,距徐福生活的时代仅仅只有百年时间,所以《史记》中的描述应具有真实的价值。同时奥野先生还确定所谓的“平原广泽”应该是日本而非他处。徐福东渡后主要活动地域在日本九州、熊野一带。 本书的第二章节:作者确认徐福的故里是中国的江苏省连云港赣榆县。在当地徐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咒术师、祈祷师、药剂师。徐福的后代在中国已繁衍到第73代。 第三章节:奥野先生主要分析了徐福东渡的动机,为报亡国之仇,消灭族之恨而策划的一次叛离始皇恶政统治的行动。并为实现目标,徐福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始皇一再拨发经费、赏赐宝物、申请船只、组织人员、集结各种有用人士、准备粮食种子,为逃离后的安居乐业做好一切准备。 第五章节:记述的是徐福东渡后的情况。在两千多年前,人们的航海技术还有限,船只也较落后。所以徐福在渡海前往日本时,因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的影响,历经了许多磨难,才到了日本。至今在日本本土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与之有关的遗址、地名及传说故事。奥野先生在本章详细地论述了日本六大区域内二十余处与徐福有关的地名及故事。这些地名、故事中渗透着徐福到日本后艰苦创业的情形。也昭示出徐福所到之处,便把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生活技能、文化传统传授给当地的居民,使当地的土着居民们很快过上稳定、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徐福因此而倍受人们的推崇和尊敬,人们开始把他视为救世的神灵,为他建寺修庙,书文立碑,并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而这种崇敬的情愫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直至今日! 奥野先生在本书的最后部分:利用所收集的历史资料及徐氏等家谱,推测出:[1]徐福生年为公元前278年;[2]比始皇帝大19岁;[3]并据《富士古文书》研究家铃木贞一先生的研究看,徐福是70岁去世的。 总之,在日本学术界,除奥野利雄先生认为徐福的确到了日本之外,还有很多学者,史料都记述徐福到日本的情况,在日本的文字记载中,认为徐福东渡到达日本的有《神皇正统记》《林罗山文集》《异称日本传》《同文通考》等文献。林下见林在《异称日本传》中说:“夷洲、澶州皆日本。相传纪伊国熊野之山下有徐福墓。熊野新宫东南有蓬莱山,山前有徐福祠。”新井君美在《同文通考》中说,BF“今熊野附近有地曰秦住,土人相传为徐福居住之旧地。由此七八里有徐福祠。其间古坟参差,相传为其家臣之冢。如斯旧迹今犹相传,且又有秦姓诸氏,则秦人之来往乃必然之事”。另外,还有一些日本学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徐福等人东渡日本的事实,日本学者粟山一周在《日本的阙史时代研究》一书中认为:秦人由朝鲜半岛大举南下,是以公元前206年为中心。而日本在绳文文化后产生了弥生文化。日本学者金关丈夫认为:绳文时代与弥生时代之间,在文化上存在着显着变化。伴随着弥生文化的到来,有新的人种移居日本。通过了解学者们的观点可以说:是徐福东渡,将进步的秦文化,即种植、制陶、养蚕、纺织、建筑等等技术传到了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使日本社会走上文明之路,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徐福的功绩,理所当然地受到日本民众的尊崇与爱戴。
⑤ 介绍一下徐福东渡的故事
《史记》的记载
徐福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在秦始皇本纪中称“徐”,在淮南衡山列传中称“徐福”)。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徐巿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巿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徐巿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秦始皇应允,派遣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后徐福再度率众出海。
《史记》中记录徐福东渡之事比较多内容的是“淮南衡山列传”,其中包括徐福从东南到蓬莱,与海神的对话以及海神索要童男童女作为礼物等事,一般认为这是徐福对秦始皇编造的托辞,还记载了徐福再度出海携带了谷种,并有百工随行。这次出海后,徐福来到“平原广泽”(可能是日本九州岛),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止王不来”,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不回来了。“淮南衡山列传”与“秦始皇本纪”稍有不同,称徐福并未开始就带数千童男童女入海,而是寻访仙家多年未果的情况下,再度出海时率数千童男女出海。关于徐福所要寻访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史记》“封禅书”只是说在渤海中,并不能确定具体位置。而平原广泽在何处,更是不能考证。
《三国志》的记载
《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后汉书》“东夷列传”也有提及徐福东渡之事。《三国志》提到了徐福到达亶洲(一作澶洲)并滞留不归。在《三国志》的记载中,亶洲与夷洲在同在中国外海的东南方向,并相距不远。有人认为夷洲就是台湾,亶洲就是日本,与倭国是一个地方的两个名字。《三国志》“魏书·倭人传”记载倭国“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说明那时候中国人认为倭国在中国外海的东南方向。《后汉书》也是同样的记录。
《义楚六帖》的记载
到了五代的后周时,济州开元寺僧人义楚在《义楚六帖》(又称《释氏六帖》)的卷二十一“国城州市部”的“城廓·日本”中,首次明确提到徐福最终到达的是日本(也叫倭国),今日的秦氏(日本古代渡来豪族)为其后代,仍自称秦人。并说徐福到达后,将富士山称为蓬莱。此为目前所知最早明确指出徐福滞留不归之地是日本的中国文献。不过有观点认为,义楚的记载很可能和日本的传说有关。因为义楚有一个日本醍醐天皇时代的僧人好友叫宽辅(法号弘顺大师,927年到达中国),义楚没有到过日本,关于富士山的记载很显然来自他的日本好友的说法。
《日本刀歌》
的记载宋代欧阳修的《日本刀歌》明确指明徐福所滞留的地方就是日本,并且认为徐福东渡时携带了大量的典籍,才使得在中国遭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籍在日本得以保留。但是这种说法的真实性难以考证。1339年日本南朝大臣北畠亲房所着《神皇正统记》将此事作为信史记录,称“孔子全经唯存日本矣”。
《正统记》的记录
日本最早出现的徐福东渡到日本的记录是1339年日本南朝大臣北畠亲房所着的《神皇正统记》。而成书于8世纪的日本典籍《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只提到了秦朝人移民到日本的情况,没有徐福东渡的记载。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中国8世纪时尚未明确提出徐福东渡所到之地就是日本。
日本人认为徐福在日本的纪州熊野的新宫(今和歌山县新宫市)登陆,目前当地还有徐福墓和徐福神社,每年11月28日是祭祀徐福的日子。在日本徐福的传说中,日本人认为徐福带来了童男童女、百工、谷种、农具、药物及生产技术和医术,对日本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尊徐福为“司农耕神”和“司药神”。
⑥ 现在日本人的祖先是徐福东渡的那些中国人吗
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寻找长生不老之药。那麽,徐福东渡是否到了日本?有人认为,徐福东渡确实到了日本,甚至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后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武天皇。但是,也有很多学者对徐福到过日本一说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徐福的船队无法战胜海洋上的狂风恶浪。近来,随着国内学者对当时造船技术和航线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对徐福登陆地点的考证,一个个谜团相继被揭开。
谜团一:徐福东渡是否到达日本?
徐福,也叫徐市,为秦国时一方士,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往渤海三神山寻找长生不老药,此后便无音信。徐福到底去了哪裏?
关于徐福东渡的目的地问题,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认为徐福率领的船队到了日本,但也有人以为到了舟山岛与台湾,或很可能是朝鲜。
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刘华祝认为,徐福到了朝鲜之说,没有信史为根据,恐难以成立。
徐福等人的初始目的是为了寻觅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与山上求神仙与不死之药,值得注意的是,古今渤海的海域概念是大为不同的。古人所说的渤海就是我国东面的大海,它包括了今天的渤海、黄海,乃至东海。
我国东面的大海中,有今台湾岛、菲律宾的吕宋岛、日本群岛等,徐福究竟去的是哪个岛,司马迁也不清楚。
现在,许多日本学者认为,最早提出徐福到日本定居的,是五代后周的义楚和尚。
刘华祝认为,其实《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就有徐福去向的记载,文章说,230年,吴派大将卫温和诸葛直去夷洲及亶洲。结果只到了夷洲(今台湾),亶洲太远,没能到达。并且说亶洲在海中,传言说徐福带领的男女数千人入海到此洲不还。从陈寿的叙述可以断定,亶洲不会是台湾,因为卫温和诸葛直到了台湾;也不会是吕宋岛,因为陈寿说亶洲有人口“数万家”,而吕宋岛至元世组时仍“民不及二百户”;更不可能是舟山岛,因为舟山岛离陆地较近,容易到达。那麽,这裏的亶洲到底是哪裏呢?法国人希格勒的着作《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中指出亶洲即是日本岛。
其实,在日本的史籍文献中,关于徐福东渡日本的记载举不胜举。日本学者奥野利雄先生考证徐福东渡后主要活动地域在日本九州、熊野一带。据《富士古文书》研究家铃木贞一先生的研究看,徐福是70岁去世的。
据台湾学者彭双松先生统计,日本各地与徐福姓名联系在一起的墓、祠、碑、宫、庙、神庄等遗址有50余处,登陆点20余处,传说故事30余个。这些遗迹与传说虽不全是真实的,但也与史实有所关联。
徐福率数千人到达日本,把中国先进的耕种方式、百工技术与习俗文化等带到了那裏,使日本很快由新石器时代跃入铜铁器时代,或曰由渔猎经济的绳纹时代转变为农耕经济的弥生时代,水稻、蚕桑、药物等种植得到了推广,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在日本民间,徐福被尊称为农神、蚕桑神、医药神便是明证。
由以上论述可以断定,徐福东渡确实到了日本列岛。
谜团二:徐福东渡起航港在何处?
关于徐福东渡的起航港,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热点,除了日本学者主张的“广东沿海说”与我国台湾有的学者主张的“浙江沿海说”之外,还有大陆学者主张的“江苏沿海说”与“山东沿海说”。
刘华祝认为,徐福东渡起航点的确定,起决定作用的是当地的物质条件,一是经济的发达,二是港口的自然状况。否则,聚集大批的人员,征调大量的物资,建造很多的船只等大规模的准备工作就无法进行。还有港湾也应宽广,并与腹地有便利的交通。
比较而言,具备上述优越条件的,据史书所记,只有当时的琅邪。战国时,楚国灭掉越国之前,越国在琅邪建都已经有一百余年。琅邪曾是一度强大的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战国中期归属齐国后,它也是齐国都城临淄之外的又一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秦统一后,琅邪作为琅邪郡的治所,其重要地位更加提升了。
琅邪不仅经济条件优越,而且也是战国及后来的秦国着名的海港之一。位于琅琊台下石河入海河段,附近属花岗巖侵蚀性海岸地貌,水深港阔,起航条件好。另外,徐山附近还有大小珠山,琅琊山等,山上有大量的优质木材,具备打造楼船的充足资源。
而且,《史记·秦始皇本纪》明确记载,徐福第一次在琅邪上书后即被就地派遣出海求仙,第二次更是由秦始皇亲自从琅邪送出海的。
谜团三:徐福东渡航线是哪一条?
徐福船队从琅邪航抵日本,经过的航线是哪一条呢?目前学界的“北行航线说”与“南行航线说”最具代表性,“北行航线说”认为,徐率船队从琅邪出发后,沿辽东半岛南、朝鲜半岛西的海岸线,穿过对马海峡,到达日本北九州和歌山等地。“南行航线说”有两种意见:一是从山东半岛的青岛或成山头或之罘横渡大海,经朝鲜半岛南部到达日本九州等地;二是从苏北沿海诸港口(因出发港意见不一)横渡黄海,或至朝鲜半岛穿过济州海峡抵达日本九州,或直达日本。
刘华祝认为,史记对徐福东渡的航线没有具体的提示,我们只能依据当时的造船技术、航海知识、海洋条件,其前后航线的蛛丝马迹,以及考古成果等做出较为合理的论证。
越国历来就具造船与航海传统,自会稽迁都琅邪后,吸收了吴国的造船工艺与航海知识,更进一步促进了琅邪地区造船与航运业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融合了越、吴、齐三个所谓海上强国的造船、航海诸技术,使秦代的造船业与航海业获得很大的发展。秦国在攻打匈奴时,即从沿海的琅邪等地征调粮食经渤海船运入黄海,以应黄河以北前线之急需。这证明秦代的造船与航海技术具备了一定的远航能力。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即开通了一条经朝鲜半岛到达日本的航海线。齐威王、宣王和燕昭王时,就有不少齐燕方士入海寻三神山,去求仙人与长生不死药,方士的入海地多在碣石或山东半岛,入海后可能有至朝鲜半岛南部或倭人居住地的。汉武帝时,曾发生从山东半岛发楼船击匈奴事,其所经之地就是前述北行航线到朝鲜岛西岸之一段。距此事之前110年的徐福东渡,最大可能也是走这一航线。
刘华祝说,北行航线上海岛相望,航船可随时就近避风浪,补充淡水、食物等,安全系数大。而南行航线由于当时还没有罗盘,远海航行的导航只能靠日月星辰或目视,船的动力也只有靠海风吹送或人摇橹,横穿黄海的危险性大,成功率低。而且,这一航线的开通只是南朝以后的事。
日本人宫泰彦了也曾指出:“日本海有一种左旋之回流,利用此种回流,可以由朝鲜南部古辰韩地方到达日本山阴。中、朝、日的古代使者曾在这条航线上往来了近千年。北行航线沿岸不断出土有战国时燕齐的刀币,还有青铜剑、青铜戈、铜铎等,说明战国时已开通此航道。
⑦ 在历史上,徐福东渡真的是去了日本吗
徐福东渡就是去了日本,当时徐福带了许许多多年轻的童男童女去日本东渡,并且船上也带了许许多多的物资。因为当时秦始皇想求长生不老,而徐福就说东方有一个蓬莱仙岛,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日本,说上面有长生不老药,于是秦始皇就派了几十艘运着非常多物资的船,让徐福去那个蓬莱仙岛,但是徐福去了以后再也没回来,而秦始皇也病死了。
所以说这些关于古老的这些传说可能就得不到一些证实了,但是我们现在应该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最后才能得出真正的结果,所以说徐福去过日本或没去过并不是很重要,重要是我们对于未知要有一颗好奇心,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些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徐福肯定是去过日本的,但是他到底有没有被在那里扎根,我们不知道。
⑧ 徐福东渡到日本是虚构的故事还是确有其事呢
世界上流传着数不胜数的传说,但传说虽然基于历史,却也并非真实的历史。很多人出于或明或暗的目的,用传说当历史,或是混淆了小说和历史的界限,结果附会出大量市井家言,流传于世。其实走进各个地方的小吃店,在墙上看到的“干隆帝、诸葛亮”美食传说,绝大部分都是如此。
日本有几个流传很广的和中国历史有关的传说,并且还真有不少人借此搞起了商业开发,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传说也就仅仅是传说而已。
比如流传非常广的这个传说: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吗?
徐福也作徐巿,是秦始皇时代的方士,秦始皇命他带着童男童女千人,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一去不返。现在日本有人声称徐福的船队是漂洋过海到了日本,并在当地繁衍生息,成为日本人的祖先。后周时访问洛阳的日本弘顺和尚基由本地流传的故事持这一观点,欧阳修写过一首《为日本刀歌》的诗,其中也写到了这件事。日本管自大陆移民过来的人叫“渡来人”,历朝历代都有,但这些人里有没有徐福呢?徐福是否像一些传说中说的那样,给日本带去了中国文化呢?
而再往后的《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只有“邪马台国”,没有关于徐福的记载,而且“邪马台国”在哪里连日本人也没有定论。
及至《晋书·四夷传》中,对“倭人”的记载又有变化。说东南大海数百小国相接,男子黥面纹身,自谓太伯之后。太伯是周文王的叔叔,他是周朝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太王想要立幼子季历,也就是周文王的父亲继承王位,太伯和二弟仲雍就南下避嫌,到了江南一带。他们的后代也许有乘船东渡的,也许是其他渡来人附会而言。这里依然没有徐福什么事儿。
其实就算到了徐福传说初现的五代、唐宋时期,当时的史书记载日本的时候也没有提到过和徐福有关,可见历朝历代的史书对徐福的观点基本是没有争议的。倒是宋、明两朝覆亡后,一些遗民到了日本,吸收了当地的徐福传说后,寄托了自身的归国梦想,用自己的诗句将徐福的影响扩大了。比如在日本很着名的朱舜水,还有黄宗羲,都有相关的诗词流传。
远逐徐生迹,移舟住别峰。
遗书搜孔壁,仙路隔秦封。
流水去无尽,故人何日逢。
乡书经岁达,离恨转重重。
——朱舜水《漫兴》
东尽观沧海,往事一慨然。
浪中鼓万叠,鲸背血千年。
何物秦始皇,于此求神仙。
——黄宗羲《达蓬纪游》
但这已经是徐福东渡后近两千年的事儿了。我们万不可认为这就是历史。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长期影响,是世世代代交流形成的,而绝非某人一次东渡之功。
⑨ 徐福活了多少岁
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着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
徐福东渡走了
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
在当时的年代
没有像样的记载
在《古今大战秦俑情》中日本人说徐福活了两百岁
不过这不可信
在古代 也就过百岁撑死
再说徐福是炼丹的
里边都有药物 成分
所以徐福的年纪不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