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相扑台怎么做
1. 日本的相扑是怎样一种运动
相扑(すもう):一种类似摔跤的体育活动,秦汉时期叫角抵,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大约在唐朝时传入日本,现为流行于日本的一种摔跤运动。
相扑(すもう),古称素舞,起源于中国的汉代,由两名大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直至西元七世纪,在允恭天皇的葬礼上(西元四百五十三年),中国派遣特使到日本表演素舞致意,被认为是中国相扑首次传入日本,对日本原有的相扑造成一定影响。后来成为日本的国技,日本的国际性的格斗术和体育运动。作为专业竞技项目,在日本国内称作大相扑。
大多数优秀选手都是在18-35岁之间,经过严格训练的运动员。他们为赢得身体上的优势除了消耗就是吃大量的食物,并且吃饭后再睡觉。初学者居住在相当严格的专门相扑室内。地位:在日本,"相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日本人成为"国技",而且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喜爱,有很多日本人以自己新家建成之时能收到一个相扑选手的名片为荣!两个胖胖的相扑在一个圆环里进行一场肉搏战,感觉实在很好!两个相扑运动员装束很简单,只在腰间系一条"兜裆布"以遮住下身!在人们看来,这可能有些不雅!但这确实是相扑运动的专用"运动衣",在日本,有很多的相扑都是乡村一些家里贫寒的子女,从小就接受"相扑部屋"的教育,以此达到"出人头地"的社会位置!据说每天相扑的运动很少,以保证自己能够永久保持肥胖的身材,因为在日本的相扑比赛中,是没有若干级别的,只有靠相扑运动员自己能够"膀大腰圆"。所以日本的相扑男选手,越“膘肥体胖”当然也就越有利,所以为了尽量长胖,男相扑选手每天除了饱餐两顿饭以外就是长时间的睡觉,期间只进行短时间的训练。如今,日本相扑界为了使相扑运动走向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对相扑进行了很多改革。
职业相扑手必须体型高大魁梧,二十岁之后要求身高一米七五以上,体重一百二十公斤以上。一流的相扑手最后有巨大而呈梨状的躯体,他们具有如此身型和力量,其实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惊人的食量大约是正常人的十倍。
日本有史以来最重的相扑手是当今来自美国夏威夷的小锦,他的体重二百六十三公斤。相扑手按比赛成绩分为十个等级: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两、前头、小结、开齐、大关、横纲。近年曾为横纲的两位风云人物是日本相扑史上第一位非日本籍的横纲(终身荣誉称号)曙太郎(夏威夷)和日本最有前途的贵之花,两人曾在香港超霸赛对撼,各胜一场之后由曙太郎夺得总冠军荣誉。
当代大相扑比赛,是在称为土表的场地举行,它用粘土堆成三十至六十厘米。比赛区圆形,直径4。55米,在坚实平整的比赛区表面铺上薄层细砂。传统的比赛,土表四角有柱,上托日式屋顶,观众围观同中国古代传统的擂台赛相似,例如十八世纪的“江都劝进大相扑浮绘之图”,柱子有碍观众视线,1951年起,取消柱子,改用悬挂式屋顶。主于搏人的相扑技术中有“技麻利”七十手,和传统的四十八手,实际有一百多手。在彼此体型相当的情况下,要赢的话,出了快之外,力量和时机,加上反应的配合,并不容易。
相扑对身高和体重的要求只有下限没有上限,体重下限是75公斤,身高下限是1.73米。
日本着名相扑手-曙,曾经参加过日本着名的<<K-1格斗大赛>>虽然在K-1里,他的实力不是最好的一个,但是他的精神是值得表扬和敬佩的!
2. 网友们,谁能知道日本的相扑是怎么吃成那个样子的
呵呵,每天都要吃很多餐!
基本上以“相扑火锅”为主,配以“米饭”!
“相扑火锅”分5个大的口味!他们天天就是吃这个火锅!
不过与咱们中国火锅不同,他们不是边涮边吃,而是把菜肉等放在火锅里面
一起煮!东北乱炖?呵呵!
然后吃很多的米饭!基本上就是这些!
具体数量根据相扑选手来配比!
没有固定的量,因为个人情况不同!
总之他们就是吃,吃,吃,然后睡,然后训练,再吃,再睡,再训练
循环往复,也够辛苦的!
都是为了荣誉啊!横纲的身份地位在民众心中比天皇都要高!
一般相扑一辈子都混不了一个大关(仅次于横纲)!
横纲级相扑是要列入史册的!
现在日本现役横纲是:朝青龙!蒙古的!
对了,日本最高的人都去当相扑了!
记得上学时候看乔丹、巴克利他们去日本打球,与大相扑合影!
竟然比相扑矮上半头到一头!当时我就惊了,没见日本篮球运动员高啊!
原来都去做相扑了,可见这个国技在该国的影响力!
(历史上有的横纲大相扑和姚明差不多高)
再看看我们中国对武术的态度!
呵呵,现在有几个实战型的?有几个精通哪怕一套功夫的?
电视台还总放散打(没有贬低散打之意)
散打不是武术,请国人自重!
3. 日本相扑的规则是怎么样的
横纲是最高级别,依次是大关、关胁、小结、前头、十两、幕下、三段目、序二段和序之口。横纲的地位独一无二,获此荣誉也着实不易,必须以大关身份连续2次赢得冠军方能摘此桂冠,从横纲级别创立至今300多年的历史中,只有68名力士获此殊荣,而且一旦获此级别,便不会因某场比赛表现不佳而被降级,如果成绩连续欠佳,惟有引退一条路。目前赛场上的横纲是一位名叫朝青龙的蒙古力士。 相关情况: 相扑摔跤用的园圈叫做土表,它是由稻草包织成园圈而做成的。每一稻草包的大部分被结实地埋在地上。土表是用6.7平方米大,34--60厘米厚的特殊粘土铺成的。坚硬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沙子。相扑选手被限制在直径只有4.55米大的内圈中进行比赛。土表的上面是一个屋顶,用粗索悬吊在天花板上,屋顶的四角装有类似于神社里的巨大垂缨,象征着一年四季。 在一场相扑比赛中,相扑选手是通过用力把对于推出圈外或把对手摔倒在土表中来取胜的。但是输掉比赛却不是一定要被摔倒在圈内或被完全推出圈外。那些力士在比赛中,他的身体的除脚底以外的任何部分,如膝盖或者是手指尖,或者是发髻的顶部,碰到地上他就输掉比赛。或者他只要将自己的脚趾或脚后跟踩在圈外,那么这样也算输掉。那些明显的拳头、拉头发、用手挖眼睛、使对方窒息、踢对方的肚子或胸部都是禁止的。还有攻击对方用带子包着的致命器官也是不允许的。相扑不像拳击和西方摔跤一样有体重的限制,对力士选手来说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战术来打败比自己重两倍的对手。 每年有6场重大的大相扑比赛,3场在东京举行,还有3场分别在大阪、名古屋和九州举行。 每场比赛将持续15天,每位力士每天将迎战一个不同的对手。比赛冠军也就是在15场比赛中成绩最佳的选手,在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将被授予“天皇赐杯”。另外还有3个附加奖,“殊奖”被授予那个打败横纲(最高冠军)和大关(冠军)的力士。“敢斗奖”被授予最富有战斗精神的力士,“技能奖”被授予最具有战术的力士。要想获得上述这些奖的力士,至少在15场的比赛中获得8场比赛的胜利。 相扑的等级排列 现在的日本大约有800名职业的相扑选手,级别从最低的弟子到最高的横纲。在每次相扑比赛结束后,根据力士们在15天比赛中的表现来调整他们的级别排列。新的公布排名表叫做“番付”(级别排列名单),这是由日本相扑协会模仿古代的书写风格而印刷颁布的。力士们最先是被任意地分成东西两队,尽管他们并没有代表本队进行过比赛,也没有规定和对方比赛。“级别排列名单J很长,用粗体字记载着级别较高的力士和幕内力士的名字。 在级别排列名单中随后的那些力士的级别,是“十两”和“幕下”,他们的名字字体慢慢变小。跟着是“三段目”和“序二段”,最后是“序之口”。“幕下”以下的选手在比赛期间不是每天都参加比赛的。比赛从早上由级别最低的力士开始,随着比赛的推进参赛力士的等级也越来越高。当一天将结束时比赛也就达到高潮,这时的比赛是由横纲选手来完成的。 横纲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从横纲级别创立至今的300多年历史里,只有68名力士拥有此殊荣。和其他任何级别不同的是,横纲不会因为在一场比赛中的糟糕表现而降级。但是如果他的比赛结果继续欠佳的话,那么他将被希望引退。在这之前每个力士都有晋升横纲的可能,他必须以大关的身份连续2次赢得比赛的冠军。同时他还须向挑剔的相扑协会的人士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表现是一致的,以及自己人格与这么尊贵的地位是相符合的。 力士的等级决定了他们的用长发制成的发型。十两和幕内的发型是被精心制作的,叫做“大银杏”。这是个类似于银杏叶子的发型。等级较低的力士的发型叫做“丁”,是用普通的纸线打结而成的普通发型。发型采用的是江户时代的流行式样。它被保存下来不仅是因为传统,还因为它是跌倒时保护头部的护具。
4. 我要关于日本相扑的知识
相扑起源说——蚩尤氏,上古相扑手
晚唐的时候,长安的六军宿卫往往是买得军籍的城市游民,整天无事可做,有些钱的,就吃吃喝喝再做些生意;身材健壮的,就整日玩些角抵之类的游戏。
�相扑最早叫“角抵”,始于古冀州的“蚩尤戏”。“蚩尤戏”流行于我国古代北方农村,带有纪念与黄帝逐鹿中原的蚩尤氏的意义。晋代伊始,角抵又出现了另一名称“相扑”。《太平御览》引《晋书》记载说:“襄城太守责功曹刘子笃日:‘卿郡人不如颖川人相扑。’笃曰:‘相扑下技,不足以别两国优劣。’”
日本古代相扑
目前唐代文献记载中的角抵,有一些是属于杂技艺人表演的范围,另外一些,则是上自宫廷,下至民间的习俗。唐代的皇帝们,除了观看神策军的角抵表演之外,还在宫内组织了“相扑朋”,征集擅长摔跤的“角抵之徒”,时时比赛。唐僖宗时候有个着名的摔跤手叫作蒙万赢的,会蹴鞠,也会步打球,还会拿弹弓打鸟,当然最擅长的就是角抵,就因为这样十四五岁就应诏进入了宫中的相扑朋,身手敏捷,成年后长胜不败好多年,因此就有了“万赢”这个名号。军队里面的角抵能手自然也不少,左右神策军由于是皇帝的禁军,经常会有接触皇帝的机会,人们总希望能够依靠这种技艺来获得赏识,因此角抵的风气更加兴盛。除了神策军之外,地方军镇也常常推荐角抵出色的兵卒,再加上角抵的确能够强健身体,因此成为了军队当中最常见的娱乐活动之一。晚唐的时候,长安的六军宿卫往往是买得军籍的城市游民。整天无事可做,有些钱的,就吃吃喝喝再做些生意;身材健壮的,就整日玩些角抵之类的游戏。这就是极端的情形了。
而在民间,角抵就更加流行,无论南北,都要在节庆的时候聚集比试角抵。中南一带的百姓,喜欢在大街上摔跤,四川人则是要到神社前面的平地上去比试,家家户户都出来观看,密集得仿佛墙壁一般,等到胜负决出,神社就出一份彩头奖给胜者,人们再把他拥上马去,送走才罢。而且这样的热闹活动一直要从正月持续到五月,足足有一个联赛那么长。由于角抵活动融入了传统节日风俗中,当时一些身在异乡的人们,于节日之际难忘家乡习俗,就玩相扑以解思乡之情,如《酉阳杂俎》记载:“荆州百姓郝惟谅,性粗率,勇于私斗。武宗会昌二年寒食日,与其徒游于郊外,蹴鞠、角力。”唐代民间俗好角力的风尚在传世绘画艺术中也时有体现。敦煌藏经洞里,藏有唐代幡画相扑图。画中人物赤身裸腿,形象逼真,是当时风行此项活动的真实写照。
在衣着方面,唐代相扑手下身穿的远比前代狭窄得多,已经很难用“短裤”来指称,应该说更类似于今天日本相扑手穿的“裤”(FUNDOSHI)。莫高窟藏经洞的唐代幡画上的相扑图真实描绘了这一点。在唐代,相扑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在皇帝祭祀天地之前,一般都要先看看相扑。“文宗将有事于南郊,祀前,本司进相扑之人。上曰:方清斋,岂合观此事?左右曰:旧例也,已在外侍候。”后来相扑给日本人学了去,日本天皇也设了“相扑司”管理相扑,每年七月都要观看相扑活动。
而在身材上,虽然没有今天日本人这么夸张,但相扑手还是个个身材肥硕,如果业余相扑手方枪枪去参加唐代的相扑,一定可以赢得满堂喝彩。那时候有一本书叫作《角力记》,记载了各处的角抵名家,有趣的是大多是南方人,不在浙江就在扬州,那么说当时南方人种未必在这方面有什么劣势。
相扑用语
明荷
力士升级为十两就可以携带的装身边衣物的小型竹箱子。
明荷的大小为长度80cm、深度45cm、高度30cm
力士等级表
表示力士和载判员等级的一览表。
力纸
力士用水擦净身体之后。为擦嘴边而用的纸。
力水
力水装在东面的赤房下和西面的白房下的手桶里。被传唤的东西两队的力士在土表(相扑摔跤场)上行个礼,做完准备体操之后,为净洁身体让前场获胜的力士用雕有花样的勺子沾在身上的水。
入场仪式
在正式比赛中,由横纲、幕内和十两实施的三种向神祈祷的仪式。
土表祭
在正式比赛前日,在土傅上进行的镇地祭祀仪式。在土表的中央隔开线中间,埋入榧子的果实、洗米、栗子、海带、干鱿鱼、盐等等。祈祷15天的比赛成功以及力士的安全。
同体
在土表圈上纠缠在一起,由于同时摔倒,产生不好决定胜负的状态。
房
在土表屋顶的四角装饰着四种颜色的饰穗,以表示四季和守护土表的四神。
军配
裁判员用于裁判的团扇。
发气扬扬
裁判员为力士加油时的呼唤声。
花道
力士在比赛前从自己的休息室从东西两侧走向土表(相扑摔跤场)所经过的专用通道。
板番付
板番付是告知登场比赛的力士名的牌子。在比赛之前,裁判员用相扑特有的字一字一字记入。在板番付上部写有“入”的字形,表示观众满座的愿望。
柝
呼叫员从比赛仪式开始到告知比赛情况等作用的拍子木。
颜触言上
幕内力士及横纲表演完入场仪式之后,由裁判员在土表上向观众宣布第二天的幕内比赛的仪式。
金星
平幕力士在推倒横纲时领取的取胜星(奖金)。
清净盐
撒盐是表示驱除土表上邪气的意思。
股割
即两脚全开,上半身贴近地面的练习姿势。柔软的腿和腰可以应付所有的动作,也可以防止激烈的相扑比赛。
水入
在势均力敌、胜负难分的长时间比赛中,力士明显地感到疲劳时比赛就被中止。此间力士们稍作调整,或者重新勒紧围布,然后重新继续比赛。
物言
审判员对裁判员的决定提出异议。
(月女)
插在会场周边的长旗子。旗上写着力士、部屋、裁判员的名字。
四股
锻炼腿和腰的基本动作。左右两脚分开,交替举高,不由膝,脚尖开始踏地。
蹲踞
相扑的基本姿势。在下蹲的状态下,踮脚并使上身与地面垂直。
擦足
比赛时的基本动作。脚底不离地面行走。
立会
比赛开始瞬间,两力士先吐气,然后吸入八分气后站着。
表
在土表(相扑摔跤场)里,有圆周形的胜负表(内表)16、东西南北的德表4、登上土表的台阶(脚踏表)10、略小点的水桶表4,共有六种表全计66表。
手刀
在有奖比赛获胜的力士按左、右、中的顺序,用手做刀状下撇的动作以示感谢之意,并拿走放在团扇上的。
橹
高度为16米的敲的地方。从敲鼓台上伸出2根竹竿,上面插有麻布和护身符。以示天下太平和五谷丰登,祈祷比赛顺利。
日本的国技——相扑
日本的相扑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时代。在“古事记”中的“让国记”的神话里有“比力气”的记载。在出云(在岛根县)的伊那佐(大社町稻佐)的小河边,建御雷神和建御名方神互相手抓住手,进行摔跤,最后用相扑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另外在“日本书纪”中,有野见宿弥和当麻蹶速在天皇面前进行相扑比赛,野见宿弥战胜了当麻蹶速的记载。这些都被认为是相扑的起源,但是这些都是神话传说。根据“日本书纪”记载,在公元642年为了招待来自百济的使者,让宫廷卫兵表演了相扑。这是最初的有关相扑的文献记录。另外和歌山县出土的估计是6世纪初的文物中有相扑的泥人,可以想象当时已经有了相扑。
口语“相扑”一词起源于日本古代的大和语言。当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以后,曾用上了“相扑”、“角力”、“角抵”等用来表示比力气的汉字。“角抵”一词用到了明治中期,“角力”一词用到大正末期。此后统一使用“相扑”一词,但是现在作为相扑界的俗称,“角界”一词仍在被使用。
相扑还和农耕文化仪式紧密相连,到了724-749年左右,作为祈祷五谷丰收、风调雨顺的农耕仪式,出现了祭神的相扑。后来发展为在皇宫中举行的国家规模的年景预测占卜的独立仪式--相扑节。在阶段确立了现在相扑的基础。一般平民对相扑产生了兴趣,由此相扑成日本的传统也是在这个时期。
1176年以后开始了武家政治时代。相扑作为武士们锻练身心的武术也被大力推崇。而后结束了战乱的幕府迁移到了江户之后,相扑也变得大众化。曾经为了建造和修建神社、佛阁而筹集资金的“劝进相扑”转变为与寺院、神社捐款无关的娱乐活动而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到了明治时期,随着文明开化,政府实施了断发废刀令。但是相扑界却例外,允许留发结。到了大正时期,一直未能解决的东京、大阪两个相扑协会的合并问题得到了解决。1926年7月两个相扑协会解散,新成立了“财团法人——大日本相扑协会”(1957年去掉“大”字,改名为“日本相扑协会”),以后历经多重变迁直到现在。
裁判员的服装
裁判员穿用根据裁判规定的衣服、黑帽子等传统的裁判员服装。指挥用的团扇的种类、装饰带的颜色以及鞋的种类则由级别不同而异。
大银杏
相扑传统的造型美之一是叫作“大银杏”的力士的发结,十两以上的力士有此资格梳留这种发结。由于打成发结的头发的前面部分的形状象银杏的叶子而得此名。大银杏既体现了传统美,也能够防止头部受伤。
粗绳
横纲登上土表时腰间所穿带的白色的粗绳,是用柔软的麻和木棉加上铜丝编织而成的。其长度约为4-5米,重为8公斤左右。编织粗绳的仪式叫“打粗绳”,由相同的练习场所的力士们一起编织。编织粗绳的方法有:只有一个圈的“云龙型”和有两个圈的“不知火型”两种。
和服
在练习之后以及巡回演出地,不脱下围布就套上浴衣,由于不在乎身上满是汗水和泥砂,故将浴衣称为“脏衣服”。
呼叫员的和服
呼叫员穿的印有赞助企业名的下摆收拢的和服裙裤,脚上穿厚底袜子。
呼叫员在呼叫时手里拿着白色丝绸团扇。
土表(相扑摔跤场)
土表的直为4.55米、高度为0.54米的正方形。在土表(相朴摔跤场)里,有圆周形有胜负表(内表)16、东西南北的德表4、围在周围的角表28、四角的上登表(外表)4、登上土表的台阶(脚踏表)10、略小点的水桶表4,共有六种表合计66表。建造土表(相扑摔跤场)是呼叫员的工作,由全员一起出动建造。
5. 为什么日本的“国技”相扑运动会受人追捧
在一方小小的圆台上,以白色的线为边界,没有任何阻拦的物体,在中央站着两个赤裸着身子,全身满是肥肉的男子,蓄势待发。突然一声令下,只见两坨肥球便开始激烈的斗争,灵活的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对日本相扑比赛形象的描述。
但是有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是如此油腻的运动为何还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可是存在即合理,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那样古老的运动仍然受人喜爱一定有它的原因,查阅历史,深究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或许就能够知道其中的原因。
而中国式摔跤呢,在中国经历了兴与衰,目前的处境更偏重于民间,大多被北方人民追捧,更多作为一项爱好存活着。
现代地位的虚与实
1、金钱与权力的“实”
在日本,被称为“国技”的相扑,自然有很好的地位,每个相扑选手都是硕大的身躯,虽与现代审美不太相符,但是也并不影响人们对他的追捧与热爱。赤裸着上身,仅穿着兜裆布就开始力量之间的较量,或许也是其被喜爱并且地位高的原因之一。
看日本国内,有一系列关于相扑的培训机构,很多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培训,并且那些机构还会到学校去挑选,因为一旦成为职业的相扑选手就会意味着金钱与地位。
在金钱方面,一个相扑一旦成名的话,一个月一般会有3万美元的收入,除了比赛的奖金还有赞助费感谢得等等,年薪一百万的相扑选手也不在少数。
6. 日本相扑火锅怎么做
相扑火锅除了与一般火锅相同,都放入大量的青菜之外,最大的特征是火锅汤底为鸡的高汤、锅内主要肉类为鸡肉,还放有鸡肉作的丸子。
准备材料(4人份)
鸡腿肉--- 2块(500g)
萝卜—— 10cm
胡萝卜——1/2根
牛蒡—— 1根
青葱——2根
香菇—— 8块
魔芋丝芋——200g
鸡架汤——6杯
砂糖——大匙4
酱油——1/2杯
味淋——1/3杯
制作方法 [25分钟]
1、鸡腿肉剔骨、切成一口大小、香菇切半、牛蒡切丝。
2、魔芋丝焯水、胡萝卜去皮切4—5cm长的片。
3、白罗卜切4—5cm长的片、白菜切4—5cm段。
4、青葱切4cm长。把①—④的材料装盘。
5、锅内加入鸡架汤、调入砂糖、酱油、味淋煮开。
6、将鸡肉放入,2—3分钟、再放入其他蔬菜。
注意事项
作为日本的国粹,“相扑”在日本是一项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和运动。因此相扑运动员所食用的料理也都是量身定做的。为了增加体重,相扑选手通常采用一种以饮食和睡眠为主的催肥法,每天相扑手只吃中午和晚上两顿饭,都是火锅,只是每天的口味有所变化,通常火锅吃饱了之后,有些相扑手还要吃大量的奶油蛋糕等甜点,吃完后马上睡觉。而这种高热量的火锅就是“相扑火锅”,一种典型的营养餐,即将鸡肉、鱼肉、豆制品、蔬菜等放在一个大锅内炖煮。体量大的相扑一顿就可以吃下相当于普通5—6人所吃的饭量
7. 怎样做相扑
入门相扑需要很多条件的,慢慢回答。
1.职业相扑只有日本有,只有男性可以参加。
2.义务教育毕业,年龄不超过在23岁。
3,身高173cm体重75kg,或者身高167cm体重67kg(这种情况需要通过体能测试)。
4.找一个相扑部屋,亲方愿意接收你入门。
5.如果是外国人,要找现在还没有外国弟子的部屋,因为日本相扑协会规定每个部屋的外国出身力士只能有一名。
满足以上条件就可以参加职业相扑了。
至于业余相扑,男女老少都可以玩。
P.S.一楼的理解不正确,相扑的大体重是因为相扑运动不分级别,因此体重大有一定优势。
他们提高体重的方式是进食高热量食物+长时间睡眠+拼命稽古(也就是训练)
力士退役之后,一般都会瘦下来。
8. 日本的相扑是什么运动
相扑是一项角力运动,在日本自古有之。过去它曾作为祈愿丰年的仪式长期流行于民间,后来又作为一种华丽的娱乐形式被搬入宫中。它在战乱时期还曾作过人们防身御敌的实用武技。但作为一种职业性的运动风行于整个日本,还是近世以来的事。
相扑
千余年来的发展,使相扑演变成了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的一种日本武技。对这一运动,日本人是十分崇尚、十分喜爱的,他们称相扑为“国技”。现代人所说的相扑一般是指以此为生的力士们所进行的职业性运动。当然,这决不是说日本今天就没有业余相扑运动者。每年所举行的“全日本相扑锦标赛”、“全国学生相扑锦标赛”、“全国高中学生相扑锦标赛”便证明着这项运动拥有为数不少的业余爱好者。
凡是见过相扑比赛的人都不会忘记位于体育馆中间的那个由粘土垒成的土台。这是正式进行相扑比赛的地方,叫作“土俵场”。整个台子为正方形,中部为圆形,圆圈直径为4.55米。整个土台的高度在34~40厘米。土台的表面薄薄地铺撒着一层细沙。比赛中,“力士”脚掌除外的任何部位都不得触及土台表面,触者为输。同时,力士们也不得越出这个土依场,只要脚尖接触圆圈外缘就被判为败北。
土俵场的上方,悬挂着个屋顶式的东西。在日本江户时期,这个屋顶是由四根裹着彩布的木柱支撑的。每根柱子外面的布色各不相同,分别为青、绿、赤、白。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1951年后,四根柱子为四条布束所代替。自然,那屋顶也就被吊挂在空中。
土俵场的北部为正面,其左侧为东,右侧为西,对面被称为“后正面”。每次比赛以前,所有有资格参加比赛的力士都被分在“东方”与“西方”两组之中。比赛在被称为“行司”的裁判的喊声中开始,随着“行司”的喊声,双方的力士分别从挂着红布处与挂白布处登场。登场后,两力士便开始进行相扑所特有的准备活动。与此同时,前场的胜者或者即将登场的力士为他们递来“力水”,让他们漱口,以增力壮气。两力士漱口后,还要用“力纸”擦拭全身。一切准备就绪,他们便各自捧一把白盐,撒在土俵场上,然后作出蹲姿,全神贯注地虎视对方,以此行交手礼。礼毕,两力士便走至土俵场的中央,分立在中央分界线两侧,双手下垂,身体前俯,对面相视,调整呼吸。如果呼吸一次调整不好,可反复数次。不过时间是有限制的,力士的级别越高,调整呼吸时间越长,但最长不得超过四分钟。
相扑的裁判共由六人组成,主裁判由手持折扇的“行司”登台担任。其余五人分别在正面、东面、西面及裁判席上。当力士对持扇行司的裁判不服时,则由其它五名裁判协议判定。胜负判定之后,两力士各自返回登场时所立的东、西口处,行礼。败者礼毕后即退场,胜者则要留下来给下面比赛者递“力水”。
职业相扑组织在整个日本仅有一家,便是日木相扑协会。这个协会每年组织六次大型比赛。这种比赛日本人称作“本场所”(即“正式比赛”)。细分起来,又有“初赛”(1月)、“春赛”(3月)、“夏赛”(5月),“秋赛”(9月)、“名古屋赛”(7月)、“九州赛”(11月)之别。每次比赛要进行15天。比赛前,相扑协会要以一张叫作“番付”的大表重新公布力士们的等级,并根据等级的改变提高他们的收入。
大力士的最高等级是“横纲”。下面是大关、关胁、小结、前颈。这四个等级被称为“幕内”,属于力士中的上层,再次是“十两”与“幕下”。除此之外还有更低级的力士“三段目”、“序二段”,最低一级的叫作“序口”。一名普通的力士要想获得较高的等级是需要花费很大气力的。不经过艰苦的努力,要想获得最低的等级,也是不可能的。
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力士,首先第一步就要成为相扑协会主要成员“年寄”的弟子。协会对招收新弟子有着严格的规定。规定不足18岁的入门者身高必须达到1.7米,体重要在70千克以上。超过18岁者身高则应在1.73米以上,体重不得低于75千克。此外,还要调查入门人员的家庭情况、健康状态等。
包括这些入门弟子在内,所有的力士都生活在被称作“相扑之家”的相扑协会主要成员的家中。在那里,一切生活事务均由男子承担,很少有女子的协助。在相扑之家,力士们学习相扑的各种招数,切磋技艺,严格训练。每个“相扑之家”的人数不等,多者可达100~150人,少者仅有3人。但是,不论人多人少,都有自己一套严格的纪律,要求力士严格遵守,不得违反。人们公认,不入“相扑之家”,决成不了优等的力士。而且200年来,相扑中的强豪皆出自于此的历史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扑的基本招数共有48个。一般来讲,在进攻时,力士主要靠颈、臂、腰、足。随着历史的发展,力士们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对以往的48招进行了提炼与改造。现在,相扑协会将其整理,归纳为70招、5大类。一类是运用颈与肩的力量攻击,再一类是以臂与手进攻。还有用胸及腹进攻和以腰、膝打击对方的招数。最后的一类则是使用腿、足攻击。当然,这些也仅仅是最基本的招数,力士们在比赛中还会使出许多令人惊诧、出人意料的绝招。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论什么样的奇技怪招都不会超越这五大类。
相扑是日本人所酷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了解了这项运动,它对我们理解今天日本人的生活是会有帮助的。
9. 日本的相扑是怎样的
日本的相扑不仅和我国的角抵相似,也与敦煌石窟中的相扑图中的相扑打扮一致,这很难说是一种纯粹的巧合。从日本有关相扑的文献记载正好和我国相扑发展时代相呼应看,很难说这之间没有什么关系。至少相扑一词是从我国传入日本的,这大概不会有什么异议。
日本有关相扑比较确切的文字记载,是8世纪初编纂成的《日本书纪》,书内记述第三十五代天皇为了接待古代百济国使者,召集了宫廷卫士举行相扑竞赛。
尽管日本相扑由我国传入这个事实,目前没见到有明确的记载,但很多专家认为,在4世纪至6世纪,我国的角抵已经随着大量东渡的大陆移民传到了日本,而且相扑在我国出现后,也很快传到了日本。
还有,在宋代的史料中,角抵与相扑这两个名词其实是通用的,角抵是宋代宫廷宴会娱乐的压轴节目,根据史书《宋史·乐志》中记载:“第十九用角抵,宴毕。”此外,在宋代着名学者孟元老所着的《东京梦华录》中《天宁节》中记载:
第九盏御酒慢曲子,宰臣酒慢曲子,百官酒舞三台,左右军相扑。宴退,臣僚皆簪花归私第。
10. 纸相扑怎么做
将方形的纸张两个对边进行对折,还原展开后留下折痕。
再将四个角向中间圆点折叠。
接着将折纸模型翻转。
然后将两个侧角向中间折叠。
接着将背后的结构展开。
然后将下部的三角形向后翻折。
接着将顶部的结构向下翻折。
再将前一步翻折下去的三角形上表面向上折叠起一些。
翻转折纸模型。
然后将中间的小三角形向下折叠。
接着将折纸模型右侧向后翻折,形成对折。
这个时候将中间的小三角形向后翻折起。
这样形成的就是相当漂亮的折纸相扑啦。